-
题名“道德”与“有情”:从《水浒传》到《石秀》
- 1
-
-
作者
刘川鄂
杨萌
-
机构
湖北大学文学院
-
出处
《长江学术》
CSSCI
2023年第2期47-63,共17页
-
文摘
施蛰存的历史小说《石秀》,运用精神分析法对传统文本进行了现代性反叛,解构了传统文本中的儒家礼教和伦理道德,在中国现代文学中具有开山辟疆的作用。《水浒传》中石秀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智勇双全的英雄好汉,是“忠义”伦理道德的捍卫者。而施蛰存以“俄狄浦斯情结”来构建石秀形象,使其对义嫂产生不伦之恋,给予这种隐秘情欲以正当性、合理性,并不作善恶道德评价,是对复杂人性的展示和深挖。《水浒传》将潘巧云贬低、丑化为恶毒淫妇,是“贞节”伦理道德的背叛者,而《石秀》中潘巧云是热情爽朗、多情风流的美艳妇人,并体现出都市新女性的特质。《水浒传》中杨雄护兄弟,斩淫妇,是“忠义”伦理道德的践行者,而《石秀》却凸显杨雄杀妻的盲从和麻木,以此揭露封建礼教对人性的桎梏和扭曲。从《水浒传》到《石秀》单一的道德文本位移为丰富的人性文本,以三种形态展示了“有情”与“道德”的激烈冲撞下复杂多样的人性,体现了中国现代文学超越古代小说单一、道德化的人物塑形去建构人性。
-
关键词
施蛰存
石秀
潘巧云
杨雄
俄狄浦斯情结
-
Keywords
Shi Zhecun(施蛰存)
Shi Xiu(石秀)
pan qiaoyun(潘巧云)
Yang Xiong(杨雄)
Oedipus Complex
-
分类号
I207.4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论《水浒传》中为爱情而死的“淫妇”形象
被引量:1
- 2
-
-
作者
崔莹
-
机构
辽宁工学院中文系
-
出处
《菏泽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48-51,共4页
-
文摘
潘金莲、阎婆惜、潘巧云,是一组特殊的女性,她们都不遵守“三纲五常”,不恪守“妇德”。施耐庵运用现实主义的手法描绘了她们真实而痛苦的感情生活。她们血淋淋的结局使我们深刻地了解到,女性在那样一个以男权为中心的时代,即便再苦苦挣扎,也难逃命运的安排。
-
关键词
《水浒传》
潘金莲
阎婆惜
潘巧云
淫妇
-
Keywords
Shuihuzhuan
pan Jinlian
Yan Poxi
pan qiaoyun
immoral woman
-
分类号
I207.412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