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aprini和Padua血栓风险评估模型在肿瘤住院患者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的临床验证 被引量:1
1
作者 施红宁 胡忻雨 +1 位作者 刘菁轩 陈小兰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4年第6期1008-1014,共7页
目的验证Caprini和Padua血栓风险评估模型在中国肿瘤住院患者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的临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收集了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入住云南省普洱市人民医院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的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 目的验证Caprini和Padua血栓风险评估模型在中国肿瘤住院患者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的临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收集了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入住云南省普洱市人民医院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的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的肿瘤患者473例,非VTE的肿瘤患者471例。结果肿瘤合并VTE组患者中卧床、肿瘤转移、肿瘤分期为Ⅲ或Ⅳ期、糖尿病、冠心病、中心静脉置管、糖尿病、下肢水肿和D-二聚体升高的人数明显高于非VTE组。肿瘤合并VTE患者中肺癌(22.41%)患者最多,其次是结肠癌(19.66%)、胃癌(11.84%)。随着Caprini累积风险评分的增加VTE的发生率亦增加,两者成线性关系,在累积分数为9~10分时VTE患者人数最多。肿瘤合并VTE患者Caprini累积分数绝大部分≥5分,特别是≥9分。肿瘤合并VTE患者Caprini累积分数明显高于肿瘤非VTE患者(P<0.0001)。采用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模型评估为高危-极高危患者的累积分数(8.23±2.72)显著高于非VTE组(1.52±1.64)(P<0.0001);采用Padua血栓风险评估模型评估为高危患者中的累积分数亦高于非VTE组(P<0.0001)。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模型的AUC值(95.7%)显著高于Padua血栓风险评估模型的AUC值(88.9%)(P<0.05)。结论在住院的肿瘤患者中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模型比Padua血栓风险评估模型具有更好的VTE的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模型 padua血栓风险评估模型 肿瘤 住院患者 静脉血栓栓塞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dua量表在干预PICC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中的应用和研究
2
作者 黎洪群 罗君 +2 位作者 梁芳 刘燕 翁恋恋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11期137-139,共3页
目的研究血栓风险评估(Padua)量表运用于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中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6月-2022年6月期间在我院PICC专科门诊接受置管和导管维护的82例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列表法分为41例对照组... 目的研究血栓风险评估(Padua)量表运用于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中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6月-2022年6月期间在我院PICC专科门诊接受置管和导管维护的82例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列表法分为41例对照组与41例观察组,其中对照组在PICC置管前给予常规评估,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Padua量表对患者进行综合全面的评估,对比两组并发症、PICC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满意度、医疗费用、下床活动及住院时长。结果观察组PICC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的发生率4.88%低于对照组19.51%(P<0.05)。两组干预前的凝血指标并无差别(P>0.05),干预后观察组PT、APTT、TT均低于对照组,但FIB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9.76%少于对照组29.27%(P<0.05)。观察组在风险评估、护理服务、预防措施、操作专业性上的满意度高出对照组(P<0.05)。观察组医疗费用、下床活动及住院时长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Padua量表在评估PICC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中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凝血功能,减少并发症及PICC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同时缩短住院时长,降低医疗费用,患者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 内科血栓风险评估量表 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dua风险评估模型对内科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21
3
作者 王欣 洪新宇 +7 位作者 李金玉 赵瑞杰 杨煜清 柳思华 孙雪峰 朱卫国 范俊平 施举红 《协和医学杂志》 2018年第3期234-241,共8页
目的调查内科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现状,探究Padua风险评估模型是否适用于内科住院患者。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5月17日至9月9日北京协和医院内科住院患者基本信息和VTE危险因素、预防措施及发生情况,比较... 目的调查内科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现状,探究Padua风险评估模型是否适用于内科住院患者。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5月17日至9月9日北京协和医院内科住院患者基本信息和VTE危险因素、预防措施及发生情况,比较住院期间及出院后3个月内发生与未发生VTE患者的异同点,评估危险因素与VTE事件相关性。使用Padua风险评估模型对患者进行VTE风险分层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其预测价值。结果共3115例患者纳入本研究,症状性VTE发生率为2.5%。Padua模型敏感度为83.3%,特异度为62.3%,模型分层下高危患者占比38.8%。Padua模型中高龄、急性心肌梗死/缺血性卒中、肥胖、近期创伤和(或)手术这4项危险因素在VTE及非VTE患者间无统计学差别(P>0.05),而模型未包含的危险因素如雌、孕激素、输血、机械通气与VTE发生显著相关(P均<0.01)。Padua模型高危患者接受抗凝药物预防及机械预防的比例显著高于低危患者(P<0.01),其中85.3%的高危患者未接受抗凝药物或机械预防,亦未发生VTE。结论 Padua模型特异度低,模型中多项危险因素及其权重分布不合理,对内科住院患者VTE风险分层的价值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栓塞症 padua风险评估模型 风险分层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手术住院肺栓塞患者Padua量表特征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周冰荣 蓝歌雷 +3 位作者 周灵 孙娴雯 丁永杰 时国朝 《临床肺科杂志》 2019年第9期1557-1561,共5页
目的分析肺血栓栓塞症(PTE)患者Padua评分特征,完善肺栓塞临床风险评估。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1日~2018年6月30日在我院内科住院治疗的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地对每位患者进行Padua血栓风险评估模型评分。Padua<4分为低危组... 目的分析肺血栓栓塞症(PTE)患者Padua评分特征,完善肺栓塞临床风险评估。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1日~2018年6月30日在我院内科住院治疗的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地对每位患者进行Padua血栓风险评估模型评分。Padua<4分为低危组,Padua≥4分为高危组。结果本研究纳入肺血栓栓塞症159人,Padua评分平均值为(3.3±2.5),56.6%的患者为低危组,43.4%的患者是高危组。Padua评分项目活动性肿瘤、肥胖、正在性激素治疗,在低危组和高危组间无统计学差异。急性感染/风湿疾病和年龄满70岁,在低危组/高危组比例超过0.5。结论总体上,Padua评分用于识别非手术肺血栓栓塞症高危人群的价值有限。进一步研究活动性肿瘤、肥胖、急性感染/风湿疾病、年龄满70岁与PTE的关系,对提高Padua量表的预测准确性可能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血栓栓塞症 静脉血栓栓塞症 padua风险评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dua评分预测重症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的价值 被引量:13
5
作者 李金玉 程爱斌 +6 位作者 部璇 王建军 张军伟 白静 谢宇曦 康花民 冯凯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31期95-99,共5页
目的探讨Padua评分对预测重症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风险的有效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方法进行回顾性研究,选取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ICU)患者中确诊的78例VTE患者(VTE组)及同时期同科室随机抽取的96例未患VTE患者(非... 目的探讨Padua评分对预测重症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风险的有效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方法进行回顾性研究,选取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ICU)患者中确诊的78例VTE患者(VTE组)及同时期同科室随机抽取的96例未患VTE患者(非VTE组)。依据Padua评分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和危险分层。比较两组评分结果以及危险等级之间的关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危险因素与VTE发生之间的关系。结果 VTE组Padua评分与非VTE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VTE组高于非VTE组,高评分等级组患者发生VTE的风险是低评分等级组的7.66倍。以ICU住院患者的相关因素作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卧床≥3 d是ICU住院患者发生VTE的最高级别的危险因素。结论 Pauda评分可较好地评估ICU患者VTE发病的危险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患者 静脉血栓栓塞症 padua评分 风险评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dua血栓风险评估模型对内科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预测效果的meta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和雨 刘敏 +2 位作者 史亚玲 花永玲 张颖 《现代医药卫生》 2023年第3期449-454,共6页
目的 通过meta分析方法评价Padua血栓风险评估模型筛选内科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有效性。方法 检索数据库PubMed、Cochrance、Embase、Web of Science、CBM、CNKI、万方、维普,收集Padua血栓风险评估模型预测VTE的文献,检索时... 目的 通过meta分析方法评价Padua血栓风险评估模型筛选内科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有效性。方法 检索数据库PubMed、Cochrance、Embase、Web of Science、CBM、CNKI、万方、维普,收集Padua血栓风险评估模型预测VTE的文献,检索时限均为数据库建立至2022年5月10日。依据纳排标准进行文献筛选,采用QUADAS工具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利用Meta-Disc1.4软件及Stata16.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16篇文献,共13 402例内科住院患者,VTE患者1 418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效应量合并后的特异度、灵敏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综合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和诊断比值比分别为0.70[95%置信区间(95%CI):0.68~0.72]、0.70(95%CI:0.70~0.71)、3.14(95%CI:2.58~3.82),0.36(95%CI:0.28~0.46)、0.817 2(95%CI:0.799 9~0.834 5),9.45(95%CI:7.11~12.56)。结论 Padua风险评估模型作为单独指标筛选内科住院患者VTE有一定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dua血栓风险评估模型 内科住院患者 静脉血栓栓塞症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在电视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病人中的应用
7
作者 方芳 何平 《全科护理》 2021年第29期4063-4066,共4页
目的:观察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模型用于预测电视胸腔镜(VATS)肺癌根治术后静脉血栓栓塞(VTE)的价值,以指导临床合理预防VTE发生。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月医院行VATS肺癌根治术的204例肺癌病人作为研究对象,于术后采用Caprini及Pa... 目的:观察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模型用于预测电视胸腔镜(VATS)肺癌根治术后静脉血栓栓塞(VTE)的价值,以指导临床合理预防VTE发生。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月医院行VATS肺癌根治术的204例肺癌病人作为研究对象,于术后采用Caprini及Padua血栓风险评估模型评估病人VTE风险,并记录病人VTE发生情况,分析Caprini及Padua血栓风险评估模型对VATS肺癌根治术后VTE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204例VATS肺癌根治术病人的VTE发生率为10.78%;VTE病人Caprini及Padua血栓风险评分均高于无VTE病人(P<0.05);组间其他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单项Logistic回归分析后建立Logistic多元回归模型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VATS肺癌根治术病人病程、Caprini及Padua血栓风险评分是VATS肺癌根治术后病人VTE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发现,术后6 h时Caprini血栓风险评分预测VATS肺癌根治术后VTE发生风险的曲线下面积(AUC)>0.90,有高预测性能,Padua血栓风险评分预测术后VTE发生风险的AUC>0.80,有一定预测性能。结论:Caprini血栓风险评分与VATS肺癌根治术后VTE的发生有定性关系,预测VTE的价值较Padua血栓风险评估模型高,可根据评分结果进一步制定针对性VTE预防措施,可能对改善VATS肺癌根治术病人预后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电视胸腔镜 根治术 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模型 padua血栓风险评估模型 静脉血栓栓塞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dua风险评估模型对评估呼吸内科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有效性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刘恒 刘春丽 +4 位作者 卿思敏 张笋 王静 苏小芬 张挪富 《国际呼吸杂志》 2018年第8期590-593,共4页
目的 回顾性验证 Padua风险评估模型在呼吸内科住院患者中筛选静脉血栓栓塞症(VT E)的有效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住院患者中确诊的320例VTE患者作为VTE组,... 目的 回顾性验证 Padua风险评估模型在呼吸内科住院患者中筛选静脉血栓栓塞症(VT E)的有效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住院患者中确诊的320例VTE患者作为VTE组,以随机数字表法选取同时期呼吸内科出院诊断非V T E的640例患者为对照组,回顾性收集2组患者病史、实验室检查结果等临床资料,并根据Padua风险评估模型进行评分.比较2组Padua评分情况并分析各危险因素与V T E发生的风险关系.结果 V T E组患者 Padu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3.07 ± 1.93)分 比(1.32 ± 1.53)分,t =15.304,P 〈0.05].经Padua风险评估模型判定为V T E高危患者发生V T E的风险是低危患者的11.40倍(95% C I:7.81~16.64,P 〈0.05).进一步将Padua风险评估模型中的危险因素作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已知的血栓形成倾向、VTE病史是呼吸内科患者发生VTE的主要危险因素,通过既往病史发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下肢静脉曲张也是呼吸内科患者发生V T E的危险因素.结论 Padua风险评估模型可有效地基于个体危险因素对呼吸内科住院患者进行量化的VTE风险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dua风险评估模型 呼吸内科 静脉血栓栓塞症 病例对照研究
原文传递
改良Padua风险评估模型对评估内科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有效性研究 被引量:16
9
作者 刘恒 王静 +4 位作者 皮于红 张笋 卿思敏 刘春丽 张挪富 《国际呼吸杂志》 2020年第6期401-406,共6页
目的:回顾性验证改良Padua风险评估模型在内科住院患者中筛选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有效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设计,以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科住院患者中确诊为VTE的432例患者作为VTE组,以随机... 目的:回顾性验证改良Padua风险评估模型在内科住院患者中筛选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有效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设计,以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科住院患者中确诊为VTE的432例患者作为VTE组,以随机数字表法选取同时期同科室的出院诊断非VTE的864例内科住院患者为对照组,回顾性收集2组患者病史、实验室检查结果等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进行Padua风险评估模型以及改良Padua风险评估模型评分,比较2种风险评估模型评分情况。结果:VTE组患者Padua风险评估模型评分高于对照组[(2.92±0.18)分比(1.25±0.10)分,t=16.241,P<0.05]。VTE组患者改良Padua风险评估模型评分高于对照组[(3.27±0.19)分比(1.64±0.11)分,t=14.245,P<0.05]。2组患者随着2种风险评估模型评分的升高,发生VTE的风险也相应增高,经Padua风险评估模型以及改良Padua风险评估模型判定为VTE高危患者(评分≥4分)发生VTE的风险分别是低危患者的12.72倍(95%CI:9.00~17.98,P<0.05)与8.17倍(95%CI:6.00~11.12,P<0.05)。VTE组患者经改良Padua风险评估模型判定为VTE高危患者占比高于Padua风险评估模型(48.61%比39.12%,P<0.05)。结论:改良Padua风险评估模型是基于个体危险因素对内科住院患者进行量化更加有效的VTE风险评估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padua风险评估模型 内科患者 静脉血栓栓塞 病例对照研究
原文传递
Padua评估模型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预防性抗凝治疗的指导作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温琼娜 陈俊先 +1 位作者 马碧蔓 苏伟强 《慢性病学杂志》 2019年第1期14-16,共3页
目的探讨Padua评估模型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预防性抗凝治疗中的指导作用。方法收集湛江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COPD患者60例,采用Padua评估模型分出低危组27例,高危组33例,比较两组经过1周(1个疗程)的抗凝治疗前后凝血功能[包括凝... 目的探讨Padua评估模型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预防性抗凝治疗中的指导作用。方法收集湛江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COPD患者60例,采用Padua评估模型分出低危组27例,高危组33例,比较两组经过1周(1个疗程)的抗凝治疗前后凝血功能[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Fbg)以及同型半胱氨酸(Hcy)]、肺通气功能、血气分析指标变化。结果高危组静脉血栓栓塞疾病(VTE)发生率明显高于低危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低危组及高危组动脉血氧分压(PO2)、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升高,二氧化碳分压(PCO2)降低,PT、TT、APTT延长,Fbg、Hcy及D-二聚体水平降低(P<0.05)。与低危组相比,高危组D-二聚体及Hcy水平降低幅度更为明显(P<0.05)。所有纳入患者给予抗凝治疗后,均未出现出血风险,安全性较高。结论采用Padua评估模型对COPD患者进行筛选能较好地识别高危VTE患者并指导预防性抗凝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dua评估模型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预防性抗凝治疗
原文传递
分析Padua-VTE风险评估模型在AECOPD患者预防性抗凝治疗中的价值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珍 赵丽敏 《医药论坛杂志》 2018年第2期45-48,51,共5页
目的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合并情况,并探索Padua-VTE风险评估模型在指导AECOPD患者预防性抗凝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收住河南省人民医院呼吸内科的AECOPD患者235例... 目的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合并情况,并探索Padua-VTE风险评估模型在指导AECOPD患者预防性抗凝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收住河南省人民医院呼吸内科的AECOPD患者235例,入组患者采用Padua-VTE风险评估量表进行VTE风险评估,根据得分分为低危(<4分)、高危(≥4分)2个等级。所有高危组(110例)患者均行双下肢静脉血管彩超检查,高度可疑肺栓塞形成时,进行肺动脉CTA检查。低危组(125例)及高危组患者在排除抗凝禁忌症后,均给予不同剂量的低分子肝素钙进行预防性抗凝治疗。统计分析不同VTE分层患者VTE合并情况,并比较低危组及高危组抗凝治疗前后凝血、血气分析指标变化,观察有无出血等抗凝不良反应。结果高危组患者,24例(21.8%)确诊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其中1例合并肺栓塞(PTE)。低危组患者,1例(0.8%)确诊DVT,且合并PTE。VTE总合并率10.6%(25/235),高危组VTE合并率明显高于低危组(21.8%vs 0.8%)。VTE合并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趋势性检验P<0.05)。无双下肢疼痛、肿胀等症状者明显高于有症状者(13.8%vs4%,P<0.05)。两组患者抗凝治疗后纤维蛋白原(Fbg)、同型半胱氨酸(Hcy)、D-二聚体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高危组患者变化尤其显著,不同VTE风险分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抗凝治疗后血气分析PO2、PCO2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不同VTE风险分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河南省人民医院呼吸内科AECOPD患者VTE合并率不低,应用Padua-VTE风险评估模型对AECOPD患者进行筛选,能较好地识别高危VTE患者并指导血栓前状态预防性抗凝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dua风险评估模型 慢性阻塞性肺病 急性加重 抗凝 血栓
原文传递
Padua风险评估模型预测肾肿瘤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临床价值
12
作者 王兆娜 安雪丽 +1 位作者 刘利叶 罗玉贤 《国际泌尿系统杂志》 2023年第5期813-817,共5页
目的研究Padua风险评估模型预测肾肿瘤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10月在本院行肾肿瘤切除术的200例患者,将住院期间术后出现血栓的6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术后未出现血栓的13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 目的研究Padua风险评估模型预测肾肿瘤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10月在本院行肾肿瘤切除术的200例患者,将住院期间术后出现血栓的6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术后未出现血栓的13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进行Padua预测评分,对相关的危险因素进行统计。结果两组患者的住院死亡情况、体重指数(BMI)以及性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年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有VTE史、口服雌孕激素、卧床≥3d、患有恶性肿瘤、卒中或急性心梗、心力衰竭或呼吸衰竭、风湿性疾病或急性感染、1个月内发生过创伤和手术例数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Padua评分高于对照组[(3.54±2.18)分vs.(1.25±1.06)分,P<0.05]。观察组中高危患者占比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5.59%vs.4.55%,P<0.05)。观察组中高风险患者占比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8.82%vs.18.94%,P<0.05)。Padua总分≥4分(Padua-4)和Padua总分≥3分(Padua-3)均是影响肾肿瘤术后发生VTE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adua4模型中高危患者发生VTE的概率是低危患者的11.28倍,Padua-3模型中高危患者发生VTE的概率是低危患者的6.952倍。Padua-3模型预测肾肿瘤患者术后发生VTE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特异性为83.34%,敏感性为58.8%,曲线下面积为0.711,约登指数为0.420,Padua-4模型预测肾肿瘤患者术后发生VTE的R0C曲线特异性为94.89%,敏感性为39.38%,曲线下面积为0.672,约登指数为0.335。结论Padua模型对肾肿瘤术后患者血栓形成有预测作用,与Padua-4模型比较,Padua-3模型能够对肾肿瘤切除术患者个人存在的VTE风险进行更好的预测,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padua风险评估 血栓形成
原文传递
Padua模型预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性 被引量:13
13
作者 李金玉 程爱斌 +5 位作者 王红阳 谢宇曦 张军伟 白静 王建军 部璇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7年第11期1344-1349,共6页
目的验证Padua风险评估模型预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有效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方法进行回顾性研究,收集2015年1月—2017年1月于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ICU)入住的慢阻肺患者中确诊DVT... 目的验证Padua风险评估模型预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有效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方法进行回顾性研究,收集2015年1月—2017年1月于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ICU)入住的慢阻肺患者中确诊DVT的60例患者为病例组,及同时期同科室抽取的120例未患DVT的患者为对照组。依据Padua风险评估模型对二组患者进行评分及危险分层,比较二组评分结果及危险等级之间的关系。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VTE危险等级的相对危险度及95%置信区间(CI)。依据模型结果绘制ROC曲线并计算其曲线下面积。结果病例组Padua评分平均得分(3.53±2.34)高于对照组Padua评分平均得分(1.20±1.49)(t=8.132,P<0.001)。Padua-4模型与Padua-3模型进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为Padua-4模型中高危患者发生DVT的风险是低危患者的11.811倍(P<0.001),Padua-3模型中高危患者发生DVT的风险是低危患者的7.000倍(P<0.001)。Padua-3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0.708)高于Padua-4模型(0.667)(P<0.001)。结论 Padua-3模型较Padua-4模型更有效的识别慢阻肺患者发生DVT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栓塞症 padua风险评估模型 深静脉血栓形成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原文传递
3种风险评估工具预测骨科手术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价值对比
14
作者 杨哲奇 高彦哲 陈景涛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25年第1期43-48,共6页
目的对比分析Autar量表、Caprini量表、改良Padua量表预测骨科手术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兴安盟人民医院收治的280例拟行手术治疗的骨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年龄、既往史、体重指数等深静脉血... 目的对比分析Autar量表、Caprini量表、改良Padua量表预测骨科手术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兴安盟人民医院收治的280例拟行手术治疗的骨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年龄、既往史、体重指数等深静脉血栓形成评估工具中所涉及的所有项目资料,于术前及术后24 h分别采用Autar量表、Caprini量表、改良Padua量表评估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收集术后6周内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情况,分析量表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sα系数)、条目敏感性、结构效度、预测效度,并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量表预测骨科手术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价值。结果术后24 h评估骨科手术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时,Autar量表、Caprini量表、改良Padua量表Cronbach'sα系数分别为0.755、0.791、0.716,高于术前评估时的Cronbach'sα系数0.732、0.779、0.674;选取术后24 h骨科手术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评估结果进行条目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分别去掉其中1个维度后,Autar量表、Caprini量表、改良Padua量表Cronbach'sα系数为0.611-0.779、0.620~0.805、0.603~0.794;方差最大旋转后结果显示,Autar量表、Caprini量表、改良Padua量表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分别有3、2、3个,累计方差贡献率分别为63.23%、74.48%、64.28%;术后24 h采用Autar量表、Caprini量表、改良Padua量表评估骨科手术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的灵敏度分别为73.8%、81.5%、69.2%,特异度分别为73.4%、74.9%、66.7%,高于术前评估的灵敏度69.2%、75.4%、63.1%以及特异度70.0%、71.5%、63.3%;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aprini量表评估骨科手术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的价值明显高于Autar量表与改良Padua量表(术前:Z=2.341、2.837,P=0.015、0.006;术后24 h:Z=2.541、3.168,P=0.011、0.002),而Autar量表又明显高于改良Padua量表(Z=1.984、2.533,P=0.047、0.013),当诊断界值分别取15、7、6分时,灵敏度分别为72.3%、75.4%、67.7%,特异度分别为75.4%、81.2%、69.6%。结论与Autar量表和改良Padua量表相比,Caprini量表对骨科手术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评估有较强的针对性,内部一致性信度更好,预测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形成 骨科手术 风险评估模型 Autar量表 改良padua量表 Caprini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模型预测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莹莹 周硕 +1 位作者 袁亚杰 代俊利 《重庆医学》 CAS 2022年第4期624-629,共6页
目的比较Caprini和Padua两种风险评估模型对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简单随机抽样法选择承德市中心医院2014年1月至2020年12月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住院患者中确诊为VTE的166... 目的比较Caprini和Padua两种风险评估模型对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简单随机抽样法选择承德市中心医院2014年1月至2020年12月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住院患者中确诊为VTE的166例患者为观察组,按照1∶1的比例随机选择同时期住院的166例非VTE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为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基本资料,用Caprini和Padua两种模型分别对其VTE发生风险进行评估,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两种模型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种风险评估模型对两组患者VTE发生风险进行评估,观察组患者发生VTE风险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aprini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大于Padua模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756 vs.0.684,P<0.05),Caprini模型的灵敏度更高,Padua模型的特异度更高。对Caprini模型中极高危患者进行分层评估发现,VTE的发生风险随着危险评分的增高而增加;对Caprini模型中的危险因素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腹腔镜手术(>45 min)、患者卧床需大于72 h、下肢水肿、静脉曲张、中心静脉置管5个因素是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合并VTE的高危因素。结论Caprini模型更适合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VTE发生风险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 静脉血栓栓塞症 Caprini模型 padua模型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