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9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X线定时吞钡检查和24h食管pH监测在食管源性非心源性胸痛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1
作者 赫娟 巴图尔·吐尔地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4年第1期124-126,130,共4页
目的:探讨X线定时吞钡检查和24h食管pH监测在食管源性非心源性胸痛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0例主诉胸痛和(或)吞咽困难的患者,所有患者均于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医院消化内科及微创普外科、胸外科... 目的:探讨X线定时吞钡检查和24h食管pH监测在食管源性非心源性胸痛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0例主诉胸痛和(或)吞咽困难的患者,所有患者均于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医院消化内科及微创普外科、胸外科就诊。将200例受试病例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行24h食管pH监测,研究组在24h食管pH监测的基础上行X线定时吞钡检查。比较两组对于胃食管酸反流、食道裂孔疝、贲门失弛缓症和弥漫性食管痉挛的诊断结果。结果:200例食管源性非心源性胸痛患者中,胃食管酸反流93例,食道裂孔疝18例,贲门失弛缓症23例,弥漫性食管痉挛66例。24h食管pH监测方法和24h食管pH监测联合X线定时吞钡检查方法对于胃食管酸反流、食道裂孔疝以及弥漫性食管痉挛的诊断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而对于贲门失弛缓症,24h食管pH监测方法和24h食管pH监测联合X线定时吞钡检查方法结果显示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24h食管pH监测对于食管源性非心源性胸痛胃食管酸反流有较好的诊断作用,X线定时吞钡检查联合24h食管pH监测对于贲门失弛缓症有较好的诊断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线定时吞钡检查 24H食管ph监测 食管源性非心源性胸痛 临床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滴注奥美拉唑药代动力学和24h动态pH监测 被引量:16
2
作者 李珍 胡晋红 +2 位作者 邹多武 李兆申 许国铭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86-288,共3页
本文研究了8名健康志愿者静脉滴注80mg奥美拉唑药代动力学和临床药效学。方法:血药浓度测定采用HPLC方法,24h胃内pH监测采用Digitrapper MK Ⅲ动态 pH监测仪。结果:奥美拉唑药-时曲线符合二室开放模型... 本文研究了8名健康志愿者静脉滴注80mg奥美拉唑药代动力学和临床药效学。方法:血药浓度测定采用HPLC方法,24h胃内pH监测采用Digitrapper MK Ⅲ动态 pH监测仪。结果:奥美拉唑药-时曲线符合二室开放模型, 8名受试者 24 h基础胃酸pH平均为 2.30±0.74, pH> 4总时间百分比为16.67% ±11.97%;静脉滴注 80mg奥美拉唑后, 24 h胃内 pH平均值和 pH> 4总时间百分比分别升至5.57±0.93和81.07%±15.75%(P<0.01)。结论:结果表明静脉滴注80mg奥美拉唑可显著抑制胃酸分泌,但血药浓度与抑酸作用程度不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滴注 奥美拉唑 血药浓度 药代动力学 ph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平面胃食管吻合术后食管腔内24小时pH监测 被引量:35
3
作者 赵雍凡 王资斌 +1 位作者 伍伫 蒋光亮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1998年第3期144-145,共2页
目的为了解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术后胃食管在颈部、弓上和弓下吻合术后发生胃食管反流的差异。方法对10例正常人和30例在3个不同平面作胃食管吻合的患者术后1~3月进行残留食管腔内连续24小时pH监测。结果(1)食管癌、贲门... 目的为了解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术后胃食管在颈部、弓上和弓下吻合术后发生胃食管反流的差异。方法对10例正常人和30例在3个不同平面作胃食管吻合的患者术后1~3月进行残留食管腔内连续24小时pH监测。结果(1)食管癌、贲门癌患者术后无论吻合平面位于何处,术后近期内24小时食管腔内pH各项监测指标均高于正常(P<0.01);(2)24小时总反流次数在3个不同吻合平面吻合术间无差异(P>0.05);(3)其余监测指标颈部吻合>弓上吻合>弓下吻合(P<0.01)。结论食管癌、贲门癌患者术后普遍存在胃食管反流现象。吻合平面越高,反流越严重。降低吻合平面,缩小胸胃体积有利于减少术后反流,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贲门癌 胃食管吻合 治疗 食管腔 ph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食管测压及pH监测值 被引量:20
4
作者 万小平 张建忠 +5 位作者 王雁 袁申元 丁燕 陈波 王凝 谢新纪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2000年第6期552-553,556,共3页
为探讨反流性食管炎发病机制及其与胃食管反流的关系。 采用食管测压法和24h食管pH监测对68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和30例健康志愿者进行了食管功能检测。结果显示食管炎患者食管下括约肌压力(LESP)减低(P<0.05)、食管蠕动波幅(PA)减低... 为探讨反流性食管炎发病机制及其与胃食管反流的关系。 采用食管测压法和24h食管pH监测对68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和30例健康志愿者进行了食管功能检测。结果显示食管炎患者食管下括约肌压力(LESP)减低(P<0.05)、食管蠕动波幅(PA)减低(P<0.01) 、食管蠕动波传导速度(PV)减慢(P<0.05) ;24h食管pH<4的百分比 、酸反流次数和>5 min的酸反流次数明显增加(均P<0.01), Ⅰ期与Ⅱ期食管炎相比食管动力参数无差异, 而在24h食管 pH监测方面显示Ⅱ期食管炎患者在酸反流次数及>min反流次数、最长反流时间、pH<4时间百分比方面均较Ⅰ期食管炎患者有明显增加。提示反流性食管炎发病机制与胃食管反流明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 食管炎 ph监测 食管测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胃食管反流病食道压力测定和24小时pH监测的临床特点 被引量:16
5
作者 崔莉红 朱风珍 +1 位作者 陈桂敏 李方儒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7期2246-2247,共2页
关键词 食道压力测定 胃食管反流 24小时ph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腔胃蛋白酶检测与pH监测法在诊断咽喉反流中的应用 被引量:8
6
作者 金日群 廖志莹 +4 位作者 彭韶平 刘家锋 游凌云 谢洋 熊义豪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00-402,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鼻-鼻窦炎(CRS)与咽喉反流(LPR)的相关性,以及鼻腔分泌物中胃蛋白酶浓度检测与24 h咽喉pH监测两种方法在诊断LPR中的应用。方法:对50例CRS患者(CRS组)及2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分别行24 h咽喉pH监测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 目的:探讨慢性鼻-鼻窦炎(CRS)与咽喉反流(LPR)的相关性,以及鼻腔分泌物中胃蛋白酶浓度检测与24 h咽喉pH监测两种方法在诊断LPR中的应用。方法:对50例CRS患者(CRS组)及2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分别行24 h咽喉pH监测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患者鼻腔分泌物中胃蛋白酶浓度。结果:CRS患者行24 h pH监测示LPR的发生率为84%,对照组为25%,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RS组胃蛋白酶阳性率在为88%,对照组为30%,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鼻腔分泌物中胃蛋白酶浓度作为LPR的诊断指标,灵敏度为88%,特异度为70%,误诊率为30%,漏诊率为12%。配对卡方检验Kappa=0.765,两种检查方法一致性较好。结论:鼻腔分泌物中胃蛋白酶浓度检测可作为LPR诊断的可靠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窦炎 咽喉反流 胃蛋白酶 ph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率食管测压联合双通道24h食管pH监测在胃食管反流病发病机制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7
作者 王晓辉 崔立红 +3 位作者 弓三东 闫志辉 李超 贺星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4年第8期50-53,共4页
目的应用高分辨率食管测压联合双通道24 h食管pH监测技术了解不同类型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的食管动力学特征及酸反流情况,探讨食管动力障碍和酸反流在GERD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12月在海军总医院消化科就诊的具... 目的应用高分辨率食管测压联合双通道24 h食管pH监测技术了解不同类型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的食管动力学特征及酸反流情况,探讨食管动力障碍和酸反流在GERD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12月在海军总医院消化科就诊的具有典型胃食管反流症状的GERD患者67例和健康体检者25例(对照组),分别行电子胃镜检查、高分辨率食管测压和双通道24 h食管pH监测。依据内镜下有无食管黏膜糜烂将GERD患者分为糜烂性食管炎(EE)组(n=36)及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组(n=31),比较3组食管动力及酸反流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EE组、NERD组均存在食管动力障碍,表现为食管远端收缩积分(DCI)、收缩前沿速度(CFV)显著降低(P<0.01),EE组DCI、CFV较NERD组降低更为显著(P<0.05)。与对照组比较,EE组、NERD组各项酸反流指标均显著增高(P<0.01),EE组各项酸反流指标较NERD组增高更为显著(P<0.05)。结论高分辨率食管测压联合双通道24 h食管pH监测结果更清晰地揭示了食管动力障碍及酸反流是GERD发病的重要机制,不同类型的GERD患者之间存在食管动力及酸反流差异,EE患者的食管动力障碍及酸反流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病 糜烂性食管炎 非糜烂性反流病 食管测压 动态食管ph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h食管pH监测在婴儿难治性肺炎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江逊 张志培 +4 位作者 林燕 张薇 仝海霞 方雪娟 王宝西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45-347,共3页
目的探讨24h食管pH监测在婴儿难治性肺炎中的临床应用及其意义。方法对57例难治性肺炎患儿进行24h食管pH监测,监测指标包括食管pH<4.0的次数、反流时间≥5min的次数、最长反流时间、卧位pH值<4的时间占总监测时间的百分比和Biox-O... 目的探讨24h食管pH监测在婴儿难治性肺炎中的临床应用及其意义。方法对57例难治性肺炎患儿进行24h食管pH监测,监测指标包括食管pH<4.0的次数、反流时间≥5min的次数、最长反流时间、卧位pH值<4的时间占总监测时间的百分比和Biox-Ochoa评分。结果57例中存在胃食管反流(GER)28例(占49.1%);有呕吐与无呕吐症状患儿各项反流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伴有胃食管反流患儿经促动力剂治疗者,肺部罗音消失时间和咳嗽持续时间均较未用促动力剂治疗者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难治性肺炎患儿经正规抗炎治疗效果不佳者,应考虑是否合并胃食管反流,进行24h食管pH监测,以确定病因并指导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4H食管ph监测 婴儿 肺炎 胃食管反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测压及24小时食管pH监测在老年胃食管反流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6
9
作者 徐敏 郭继中 +4 位作者 王磊 夏敏 占强 陈涛 虞洁 《临床荟萃》 CAS 2011年第17期1523-1525,共3页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可发生于所有年龄的人,但有研究表明,GERD的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老年人是GERD的高危人群,而且是造成老年人多种食管外表现的根本元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给社会造成...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可发生于所有年龄的人,但有研究表明,GERD的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老年人是GERD的高危人群,而且是造成老年人多种食管外表现的根本元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给社会造成严重的经济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 测压法 食管ph监测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黏膜pH监测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1
10
作者 欧好 孙蓓 杨明施 《中国医刊》 CAS 2005年第3期52-55,共4页
关键词 临床应用 胃肠黏膜 胃黏膜 ph监测 危重症患者 细菌移位 无创监测 手段 敏感 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6例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阻抗-pH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虞阳 于晓峰 +4 位作者 姚健凤 邹健 王一倩 项丹妮 陈洁 《胃肠病学》 2012年第6期347-350,共4页
背景:质子泵抑制剂(PPIs)广泛用于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但部分患者对抑酸治疗的疗效不佳,称为难治性GERD。目的:研究难治性GERD患者食管内反流的严重程度和反流物性质,以探讨难治性GERD症状形成的因素。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0年1... 背景:质子泵抑制剂(PPIs)广泛用于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但部分患者对抑酸治疗的疗效不佳,称为难治性GERD。目的:研究难治性GERD患者食管内反流的严重程度和反流物性质,以探讨难治性GERD症状形成的因素。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0年12月华东医院确诊的难治性GERD患者36例,以PPIs治疗后症状得到缓解的12例GERD患者作为对照。行24 h阻抗-pH监测,根据反流物pH值和阻抗值,分析比较两组的反流情况。结果:难治性GERD组24 h总反流和弱酸反流次数的中位数(第25百分位数,第75了百分位数)分别为98(58,136)和62(40,86),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两组酸反流次数均控制在较低水平,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23)。难治性GERD组的气体反流和液气混合反流次数分别为48(31,61)和41(22,5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P=0.002);液体反流次数无明显差异(P=0.757)。结论:弱酸反流在难治性GERD患者症状形成中起一定的作用,气体反流可能加重反流症状的感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 诊断 电阻抗 食管ph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探头24小时pH监测对咽喉反流的诊断价值及特点 被引量:15
12
作者 张立红 熊灵峰 +1 位作者 郑宏伟 韩琳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12年第6期323-326,共4页
目的对咽喉反流患者用食道测压定位法行双探头24小时pH监测,探讨其诊断价值及特点。方法对53例疑咽喉反流患者用食道测压定位法行双探头24小时pH监测同时用反流症状指数量表(reflux symptom index,RSI)、反流检查计分量表(reflux findin... 目的对咽喉反流患者用食道测压定位法行双探头24小时pH监测,探讨其诊断价值及特点。方法对53例疑咽喉反流患者用食道测压定位法行双探头24小时pH监测同时用反流症状指数量表(reflux symptom index,RSI)、反流检查计分量表(reflux finding score,RFS)2个量表评估。结果 53例患者中31例咽喉反流阳性,与吸烟有相关性。RSI中以声嘶、咽异物感、持续清嗓为主要症状,RFS中以后连合增生、假声带沟、喉内黏液附着为主要体征。咽喉部酸反流主要发生在直立位,其中9例患者只有咽喉反流性疾病,10例只有胃食管反流性疾病;酸反流次数、酸暴露时间(即pH<4.0的总时间)与2个量表的评估有显著性差异。咽喉部pH监测结果与2个量表评估结果程度一致。结论咽喉反流性疾病可不伴发胃食管反流性疾病,减少酸反流次数及减少酸在咽喉部停留时间在治疗疾病中较为重要,RSI和RFS 2个量表可作为咽喉反流性疾病诊断的初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 食管ph监测 咽喉反流 反流症状指数量表 反流检查计分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监测正常与异常的非糜烂性反流病患者高分辨率食管测压特征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郑晓敏 李敏 +2 位作者 汪文生 张焰平 李仁君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232-234,共3页
目的应用高分辨率食管测压比较pH监测正常与异常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患者的食管动力学特征。方法按标准选取具有典型胃食管反流症状的NERD患者35例和健康体检者10例,分别行上消化道内镜检查、24 h食管pH监测和高分辨率食管测压。依据动... 目的应用高分辨率食管测压比较pH监测正常与异常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患者的食管动力学特征。方法按标准选取具有典型胃食管反流症状的NERD患者35例和健康体检者10例,分别行上消化道内镜检查、24 h食管pH监测和高分辨率食管测压。依据动态pH监测Demeester评分将NERD患者分为pH监测异常组和pH监测正常组,比较3组患者食管动力的差异。结果 pH监测异常组食管下括约肌(LES)长度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LES压力(LESP)显著降低(P<0.05),pH监测正常组与对照组比较则无明显差异。pH监测正常组和异常组均存在食管体部动力障碍,表现为食管远端收缩波波幅及远端收缩积分降低和有效蠕动比例减少,pH监测异常组改变更为明显。结论 pH监测不同NERD患者间存在食管动力特征差异,pH监测异常NERD组患者存在LES长度和压力异常,食管远端动力障碍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ph监测 非糜烂性反流病 高分辨率食管测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h双通道食管pH监测对胃食管酸反流的监测意义 被引量:4
14
作者 高玉静 王潇潇 +2 位作者 王巍峰 彭丽华 杨云生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3期212-215,共4页
目的探讨24 h双通道食管p H监测对胃食管病理性酸反流的监测意义。方法收集2011年8月-2012年9月因胃食管反流相关症状在我院消化科胃肠动力室行动态24 h双通道食管p H监测的51例患者资料,根据24 h双通道食管p H监测结果分为:远端、近端... 目的探讨24 h双通道食管p H监测对胃食管病理性酸反流的监测意义。方法收集2011年8月-2012年9月因胃食管反流相关症状在我院消化科胃肠动力室行动态24 h双通道食管p H监测的51例患者资料,根据24 h双通道食管p H监测结果分为:远端、近端均有病理性酸反流组(20例),仅远端有病理性酸反流组(2例),仅近端有病理性酸反流组(9例),远端、近端均无病理性酸反流组(20例)。比较单、双通道24 h食管p H监测食管病理性酸反流阳性率的差异,分析仅近端食管出现病理性酸反流的可能原因及近端与远端食管酸反流的相关性。结果 51例中9例仅近端提示有病理性酸反流,其中8例同时在本院进行了胃镜和(或)高分辨率食管测压检查,1例为Barrett食管(主诉仅为咽部异物感,没有明显的反酸、烧心症状),7例主诉反酸、烧心者中2例食管裂孔疝、2例贲门失迟缓、1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和1例胡桃夹食管,另外1例胃镜结果阴性(未做高分辨率食管测压检查)。近端、远端均有病理性酸反流患者近端食管p H<4所占总监测时间的百分比、卧位p H<4所占百分比、立位p H<4所占百分比及Demeester记分均明显高于单纯近端食管病理性酸反流患者(P<0.05),最长酸反流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食管近端、远端酸反流均与年龄有关,年龄越大越易反流。结论 24 h双通道食管p H监测对有明显胃食管反流症状但p H监测远端食管无病理性酸反流的患者有一定诊断意义。喉咽反流与胃食管反流具有相关性,24 h双通道食管p H监测对其研究有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 食管ph监测 胃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小时食管pH监测新生儿胃食管反流 被引量:3
15
作者 江米足 沈健 +3 位作者 汪天林 梁黎 魏健 叶瑞云 《浙江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2期66-68,共3页
对 12例疑诊为胃食管反流(GER)的新生儿进行 24 h食管内pH监测,6例无症状新生儿作对照,结果提示7例为生理性反流,5例为病理性反流,与钡餐诊断极不一致。认为利用钡餐检查诊断新生儿GER应慎重,24h食管内pH... 对 12例疑诊为胃食管反流(GER)的新生儿进行 24 h食管内pH监测,6例无症状新生儿作对照,结果提示7例为生理性反流,5例为病理性反流,与钡餐诊断极不一致。认为利用钡餐检查诊断新生儿GER应慎重,24h食管内pH监测是诊断新生儿GER的较理想检查方法,并阐述了建立我国新生儿食管内pH监测正常值范围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返流 诊断 ph监测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测压及24小时食管pH监测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廖祥丽 蒋耀光 +1 位作者 王如文 范士志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4年第2期151-152,共2页
目的 对 95例食管测压及 2 4小时食管 p H监测患者的结果进行总结分析。 方法 采用 SG- 型消化道压力检测仪进行食管测压及 MK- 型胃肠动态 p H监测仪行 2 4小时食管 p H监测 ,其中 4 4例发作性胸痛同步进行 2 4小时 Holter监测。... 目的 对 95例食管测压及 2 4小时食管 p H监测患者的结果进行总结分析。 方法 采用 SG- 型消化道压力检测仪进行食管测压及 MK- 型胃肠动态 p H监测仪行 2 4小时食管 p H监测 ,其中 4 4例发作性胸痛同步进行 2 4小时 Holter监测。 结果  13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术前和术后食管末端括约肌压力和 2 4小时 p H监测De Meester评分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 P<0 .0 1) ;4 4例发作性胸痛中明确为弥漫性食管痉挛 10例 ,异常酸反流 19例 ,可疑为心源性胸痛 2例 ,13例未能明确原因 ;食管癌切除食管胃底包套吻合术后 2 3例吻合口均有一高压区 ( 13.5 3±3.17mm Hg) ,15例有异常反流 ( De Meester评分为 97.5 8± 73.2 9) ;4例食管裂孔疝中有 3例存在严重胃食管反流而行手术治疗。 结论 食管测压及 2 4小时 p H监测对食管功能性疾病的诊断及某些食管手术效果的判定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测压 食管ph监测 食管功能 手术治疗 临床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24小时食管pH监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7
作者 殷勤 甘卫华 +6 位作者 焦泽霖 游思洪 张爱青 吴伟玲 郑大同 张薇莉 李述庭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149-1150,共2页
目的探讨24h食管pH监测在新生儿胃食管反流(GER)中的应用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便携式pH自动记录仪,对30例疑诊为GER的新生儿行24h食管pH监测;以无症状的新生儿1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GER组各项反流指标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新生儿病理性... 目的探讨24h食管pH监测在新生儿胃食管反流(GER)中的应用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便携式pH自动记录仪,对30例疑诊为GER的新生儿行24h食管pH监测;以无症状的新生儿1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GER组各项反流指标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新生儿病理性GER临床表现以呕吐(溢乳)最常见(95·5%),其次为呼吸暂停(发作青紫)(22·7%)和呛咳(4·5%);除单纯病理性GER及消化道畸形为主要病因外,新生儿窒息及败血症也与其关系密切。结论GER有多种临床表现,行24h食管pH监测是早期诊断新生儿GER的较好方法。GER可由多种疾病引起,应积极寻找病因,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食管ph监测 胃食管反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胃24h pH监测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高萍 张绍刚 张美艳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382-383,共2页
目的为获得老年人胃内酸的数据并与其他人群进行对照比较,以了解老年人胃酸的特点及其与酸相关疾病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便携式24hpH动态监测仪对23例老年人进行胃24h pH监测,并与29例其他人群进行对照比较。以pH<1、pH<2和pH<... 目的为获得老年人胃内酸的数据并与其他人群进行对照比较,以了解老年人胃酸的特点及其与酸相关疾病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便携式24hpH动态监测仪对23例老年人进行胃24h pH监测,并与29例其他人群进行对照比较。以pH<1、pH<2和pH<3的总时间%、平均pH、中位pH为观察指标。结果老年人组胃24h pH指标中的中位pH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H<1的总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平均pH也高于对照组、pH<2和pH<3的总时间%指标也低于对照组,但统计学无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胃24hpH监测显示老年人与其他人群比较,胃内酸度降低,特别是强酸所占的时间减少,可能与老年人壁细胞分泌功能较年轻人减弱有关。提示虽然老年人酸相关疾病发病率增高,胃酸可能不是主要的致病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胃24h ph监测 胃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小时食管pH监测和食管测压在胃食管反流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文斌 周曾芬 +2 位作者 段丽萍 张海蓉 李红缨 《胃肠病学》 1999年第1期27-28,共2页
目的:对80例患者同时进行食管测压和24小时pH值监测,探讨压力和24小时pH值与胃食管反流及反流性食管 炎间的关系。方法:80例病人分为A组无反流症状;B组有反流症状,但内镜或X线检查无食管炎;C组有反流症状,内 镜... 目的:对80例患者同时进行食管测压和24小时pH值监测,探讨压力和24小时pH值与胃食管反流及反流性食管 炎间的关系。方法:80例病人分为A组无反流症状;B组有反流症状,但内镜或X线检查无食管炎;C组有反流症状,内 镜或X线检查有食管炎。使用多导胃肠功能测定仪测定食管上、下括约肌及食管体静息和吞咽时压力及运动功能; 同时使用便携式24小时pH监测仪监测食管24小时pH值。结果:B、C两组的下食管括约肌压力(LESP)低于A组(P< 0.05),且食管下段蠕动幅度低于A组(P<0.01);C组食管下段蠕动低于B组(P<0.05);24小时pH监测B、C两组各项 指标均明显高于A组(P<0.001)。结论:胃食管反流与LESP降低、食管下段蠕动减弱有关,LESP低于11mmHg食管 炎的危险性增加。其诊断以24小时pH监测结果为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测压 ph监测 胃食管反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用兰索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24小时pH监测的临床试验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晓昕 张宜山 张振玉 《中国医药导刊》 2008年第6期870-871,共2页
目的:客观评价注射用兰索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时对胃酸的抑制作用及安全性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盲法、阳性药物、平行对照、多中心的临床试验。结果:从2005年10月至2005年12月共有35例患者入组,经监测结果:两组pH监测总时间、p... 目的:客观评价注射用兰索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时对胃酸的抑制作用及安全性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盲法、阳性药物、平行对照、多中心的临床试验。结果:从2005年10月至2005年12月共有35例患者入组,经监测结果:两组pH监测总时间、pH上升至4的时间、pH上升至6的时间、pH上升>4的时间所占百分比、pH上升>6的时间所占百分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兰索拉唑用于治疗十二指肠溃疡胃酸抑制是有效而安全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兰索拉唑 十二指肠溃疡 24小时ph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