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4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D-1/PD-L1抑制剂联合含铂化疗方案治疗晚期三阴性乳腺癌的疗效分析
1
作者 赵蕊 刘鹏良 《当代医药论丛》 2025年第4期28-30,共3页
目的:观察和评价晚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应用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PD-L1)抑制剂联合含铂化疗方案治疗的疗效及对患者预后的改善作用。方法:将2020年7月至2022年6月菏泽市曹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6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 目的:观察和评价晚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应用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PD-L1)抑制剂联合含铂化疗方案治疗的疗效及对患者预后的改善作用。方法:将2020年7月至2022年6月菏泽市曹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6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含铂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采用PD-1/PD-L1抑制剂联合含铂化疗方案治疗,比较两组的近期疗效、远期疗效、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结果:观察组疾病控制率与临床总有效率均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CD4^(+)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均较对照组高(P<0.05),CD8^(+)T细胞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癌胚抗原(CEA)水平均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2年生存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晚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联合应用PD-1/PD-L1抑制剂与含铂化疗方案治疗能够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提高免疫功能,改善预后,临床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三阴性乳腺癌 pd-1/pd-l1抑制剂 含铂化疗方案 免疫功能 肿瘤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1/PD-L1抑制剂对脂多糖诱导的小鼠小胶质细胞炎症反应的作用研究
2
作者 田进杰 王召 +5 位作者 郭朝 冯素娟 王蕾 严红燕 胡伟梁 张毅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71-575,581,共6页
目的:探究PD-1/PD-L1抑制剂BMS-1对LPS诱导的小鼠小胶质细胞(Bv-2细胞)炎症反应的作用。方法:将Bv-2细胞设置为Control组、LPS组及LPS+BMS-1组。Control组加入DMEM培养基正常培养78 h,LPS组正常培养72 h后用100 ng/ml LPS刺激Bv-2细胞6 ... 目的:探究PD-1/PD-L1抑制剂BMS-1对LPS诱导的小鼠小胶质细胞(Bv-2细胞)炎症反应的作用。方法:将Bv-2细胞设置为Control组、LPS组及LPS+BMS-1组。Control组加入DMEM培养基正常培养78 h,LPS组正常培养72 h后用100 ng/ml LPS刺激Bv-2细胞6 h,LPS+BMS-1组用50 nmol/ml BMS-1处理72 h后再用100 ng/ml的LPS刺激Bv-2细胞6 h。RTqPCR检测各组PD-1、iNOS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小胶质细胞中的PD-1、iNOS蛋白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情况;ELISA检测炎症因子IL-1β、IL-6、TNF-α及IL-10水平。结果:RT-qPCR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Control组相比,LPS组PD-1和iNOS表达明显增加(P<0.05);与LPS组相比,LPS+BMS-1组PD-1表达明显降低(P<0.05),而iNOS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与Control组相比,LPS组细胞凋亡增加(P<0.0001),与LPS组相比,LPS+BMS-1组的小胶质细胞凋亡明显增加(P<0.0001)。ELISA检测结果显示,与Control相比,LPS组的促炎因子IL-1β、IL-6无明显增加(P>0.05),而TNF-α显著升高(P<0.0001),抑炎因子IL-10显著升高(P<0.0001);LPS+BMS-1组的促炎因子IL-1β明显高于LPS组(P=0.0001),IL-6、TNF-α亦明显高于LPS组(P<0.0001),而抑炎因子IL-10则明显低于LPS组(P<0.0001)。结论:BMS-1可促进LPS诱导的小胶质细胞炎症反应或阻碍炎症恢复,增加细胞凋亡。PD-1/PD-L1通路可能是神经炎症治疗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炎症 小胶质细胞 脂多糖 炎症反应 pd-1/pd-l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1/PD-L1抑制剂治疗妇科常见恶性肿瘤的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3
作者 张燕萍 谌伦华 +4 位作者 张娟 杨凡 鲜标 翟靓鑫 李柯星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5年第3期509-519,I0001,共12页
目的:评价PD-1/PD-L1抑制剂不同方式治疗妇科常见恶性肿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使用计算机检索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CBM、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有关PD-1/PD-L1抑制剂治疗子宫颈癌、卵巢癌及... 目的:评价PD-1/PD-L1抑制剂不同方式治疗妇科常见恶性肿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使用计算机检索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CBM、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有关PD-1/PD-L1抑制剂治疗子宫颈癌、卵巢癌及子宫内膜癌的文献,并通过网页搜索clinical trials中相关临床试验。提取的数据包括中位总生存期(mOS)、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共纳入10项RCTs,包含研究对象6077名。meta分析结果显示,总体疗效,PD-1/PD-L1抑制剂联合治疗分别相较于其对照组显著改善了患者的OS及PFS(PD-1/PD-L1抑制剂+贝伐珠单抗+化疗mOS:HR=0.78,95%CI 0.63~0.98、mPFS:HR=0.79,95%CI 0.64~0.98;PD-1/PD-L1抑制剂+化疗/放化疗mOS:HR=0.84,95%CI 0.71~0.99、mPFS:HR=0.84,95%CI 0.74~0.96)。安全性,PD-1/PD-L1抑制剂+化疗/放化疗相较于对照组显示出较高的不良反应发生率(AEs:RR=1.02,95%CI 1.01~1.04、grade≥3 AEs:RR=1.11,95%CI 1.04~1.18;TRAEs:RR=1.05,95%CI 1.00~1.10)。结论:PD-1/PD-L1抑制剂的疗效优于对照组,但安全性并无明显优势,其中PD-1/PD-L1抑制剂联合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但增加了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而PD-1/PD-L1抑制剂单药治疗相较于化疗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无生存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恶性肿瘤 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 程序性死亡受体-1配体抑制 临床疗效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1/PD-L1抑制剂肝脏相关药物不良事件风险信号挖掘与分析
4
作者 狄潘潘 邢晓勤 +1 位作者 梁海 贾淑云 《浙江医学》 2025年第5期517-523,共7页
目的基于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数据库挖掘细胞程序性死亡1受体(PD-1)/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抑制剂的肝脏相关药物不良事件(ADE)风险信号,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提取FAERS数据库中以帕博利珠单... 目的基于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数据库挖掘细胞程序性死亡1受体(PD-1)/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抑制剂的肝脏相关药物不良事件(ADE)风险信号,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提取FAERS数据库中以帕博利珠单抗、纳武利尤单抗、阿替利珠单抗、度伐利尤单抗为首要怀疑药物的肝脏相关ADE报告,利用报告比值比(ROR)法进行数据挖掘,根据《国际医学用语词典》(27.0版)ADE术语集中的首选术语(PT)对ADE信号进行描述。结果共获得肝脏相关ADE报告14898份,其中帕博利珠单抗5349份,纳武利尤单抗6320份,阿替利珠单抗2440份,度伐利尤单抗789份。4种PD-1/PD-L1抑制剂肝脏相关ADE报告都以男性为主,患者年龄集中于65~85岁,ADE类型都以严重ADE为主,上报国家都以日本为主。经ROR法筛选后最终获得纳武利尤单抗相关ADE信号19个,阿替利珠单抗18个,帕博利珠单抗16个,度伐利尤单抗7个。其中,度伐利尤单抗与药物性肝损伤关联性最强,阿替利珠单抗与肝炎、肝脏疾病及肝功能异常关联性最强,帕博利珠单抗与肝细胞溶解、免疫介导性肝脏疾病关联性最强,纳武利尤单抗与免疫介导性肝炎关联性最强。肝细胞溶解、肝坏死、肝出血、肝破裂、肝萎缩、肝肾综合征等PT未被药品说明书收录。结论不同PD-1/PD-L1抑制剂肝脏相关ADE风险有所差异。临床应加强对PD-1/PD-L1抑制剂所致肝毒性的认识,重点关注药品说明书中未提及且易导致不良后果的ADE。使用PD-1/PD-L1抑制剂前应做好患者的用药评估,尤其是伴有肝功能损伤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程序性死亡1受体/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抑制 药物不良事件 肝毒性 数据挖掘 报告比值比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1/PD-L1抑制剂免疫治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二线及以上患者预后转归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李爱峰 《中外医疗》 2024年第5期107-110,136,共5页
目的探究真实世界中程序性死亡蛋白1(Programmed Death Protein 1,PD-1)/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Programmed Death Protein Ligand 1,PD-L1)抑制剂治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二线及以上患者预后转归的影... 目的探究真实世界中程序性死亡蛋白1(Programmed Death Protein 1,PD-1)/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Programmed Death Protein Ligand 1,PD-L1)抑制剂治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二线及以上患者预后转归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3年7月涟水县人民医院就诊的112例晚期NSCLC二线及以上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每组56例,对照组接受二线及以上单药化疗,观察组接受PD-1/PD-L1抑制剂免疫治疗,对比两组生存质量、无进展生存期、总生存期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化疗4个周期后,观察组生存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进展生存期、总生存期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高血压发生人数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晚期NSCLC患者二线治疗中PD-1/PD-L1抑制剂免疫治疗能提升患者生存质量,降低其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1/pd-l1抑制剂 老年患者 非小细胞肺癌 疗效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极情感体验护理干预在PD-1/PD-L1抑制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病人中的应用
6
作者 黄秀艳 张锡岩 张仰恩 《循证护理》 2024年第11期1981-1984,共4页
目的:探讨积极情感体验护理干预模式在程序性死亡分子1(PD-1)/程序性死亡分子配体1(PD-L1)抑制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病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于2022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80例NSCLC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人均给予PD-1/P... 目的:探讨积极情感体验护理干预模式在程序性死亡分子1(PD-1)/程序性死亡分子配体1(PD-L1)抑制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病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于2022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80例NSCLC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人均给予PD-1/PD-L1抑制剂治疗,根据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将先行PD-1/PD-L1抑制剂治疗的40例病人纳入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后行治疗的40例病人纳入研究组,实施积极情感体验护理干预模式。干预3个月后,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希望水平、心理状态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干预后研究组希望水平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2周、干预后研究组SDS、S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FACT-L评分及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积极情感体验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NSCLC病人的负面情绪,提高病人希望水平,提高病人生活质量,确保PD-1/PD-L1抑制剂治疗顺利进行,促进病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极情感体验 pd-1/pd-l1抑制剂 非小细胞肺癌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AERS数据库的PD-1/PD-L1抑制剂免疫相关不良事件信号分析
7
作者 柳鹏程 徐晓丽 +2 位作者 敬赟鑫 周明 刘源 《肿瘤药学》 CAS 2024年第3期339-349,共11页
目的基于美国FAERS数据库挖掘帕博利珠单抗、纳武利尤单抗、阿替利珠单抗、度伐利尤单抗的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rAE)信号,为降低临床用药风险和药品上市后安全性监测提供导向和参考。方法提取美国FAERS数据库2012年第四季度至2022年第一... 目的基于美国FAERS数据库挖掘帕博利珠单抗、纳武利尤单抗、阿替利珠单抗、度伐利尤单抗的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rAE)信号,为降低临床用药风险和药品上市后安全性监测提供导向和参考。方法提取美国FAERS数据库2012年第四季度至2022年第一季度的不良事件报告,采用报告比值比法、MHRA综合标准法、贝叶斯置信递进神经网络法(BCPNN)展开信号检测,应用标准MedDRA分析查询(Standardized MedDRA Queries,SMQ)在特定“免疫介导/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广义检索irAEs信号,分析四种PD-1/PD-L1抑制剂导致irAEs的共有特征。结果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纳武利尤单抗不良事件报告数最多且逐年增幅最大,不良事件患者中男性群体和老年群体占比较高,且主要临床结局为其他严重的重要医疗事件、住院和死亡。信号检测结果显示,四种PD-1/PD-L1抑制剂共检出23个irAEs信号,包括脑炎、重症肌无力、甲状腺疾病、类天疱疮、结肠炎、肌炎、肝炎、暴发性1型糖尿病等,累及11个系统器官分类(SOC);其中年龄差异性信号较多,主要表现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肌炎、心肌炎在老年群体中高发。结论PD-1/PD-L1抑制剂irAEs信号累及SOC范围较广泛,建议临床用药前详细询问患者既往病史,尤其需要关注老年群体的用药风险,加强免疫相关不良事件的早期管理和迅速评估;注重中国用药群体免疫相关不良事件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挖掘其不良反应特征,不断完善药品说明书,促进我国临床安全、合理使用PD-1/PD-L1抑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1/pd-l1抑制剂 免疫相关不良事件 信号检测 标准MedDRA分析查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1/PD-L1抑制剂在转移性结直肠癌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徐思蕾 莫文慧 +6 位作者 何霞 白妞妞 袁梦莹 李志敏 白义凤 张娇 刘浩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51-1258,共8页
结直肠癌是目前全球常见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由于早期结直肠癌具有症状隐匿的特点,多数患者初诊时已发展为中晚期。对于IV期的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手术辅以放化疗治疗mCRC患者的5年生存率较低。随着近年来... 结直肠癌是目前全球常见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由于早期结直肠癌具有症状隐匿的特点,多数患者初诊时已发展为中晚期。对于IV期的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手术辅以放化疗治疗mCRC患者的5年生存率较低。随着近年来免疫学的发展,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抑制剂已在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取得突破性进展,能提高部分mCRC患者尤其是错配修复缺陷/微卫星高度不稳定型患者的疗效,并获得指南的推荐;但对于临床上占比达90%以上的错配修复完整/微卫星稳定型mCRC患者,应用PD-1/PD-L1抑制剂治疗效果差,但也有不同临床研究报道了部分该类型的mCRC能获得一定的受益。该文围绕PD-1/PD-L1抑制剂的抗肿瘤机制以及不同类型mCRC患者的PD-1/PD-L1抑制剂临床应用进展和研究现状作一综述,探究PD-1/PD-L1抑制剂联合治疗的可行性,以期为错配修复完整/微卫星稳定型患者获益和优化PD-1/PD-L1抑制剂在mCRC治疗中的用药方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1/pd-l1抑制剂 转移性结直肠癌 抗肿瘤机制 合理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1/PD-L1抑制剂联合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免疫治疗晚期肝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黄燕妮 蓝雪灵 +3 位作者 朱敏敏 韦锦斌 李艳 董敏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29-1436,共8页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全球高发的恶性肿瘤。程序性死亡蛋白-1(programmed death protein-1,PD-1)/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programmed death protein ligand-1,PD-L1)抑制剂可通过阻断T细胞负调节信号,抑制肿瘤细胞...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全球高发的恶性肿瘤。程序性死亡蛋白-1(programmed death protein-1,PD-1)/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programmed death protein ligand-1,PD-L1)抑制剂可通过阻断T细胞负调节信号,抑制肿瘤细胞免疫逃逸途径,重新激活抗肿瘤免疫应答过程,成为晚期HCC治疗的新手段。然而,长期临床结果显示,采用PD-1/PD-L1抑制剂单药治疗晚期HCC的病人仍存在较高的复发率和转移率。免疫联合疗法是目前针对晚期HCC患者的新的治疗策略,其中PD-1/PD-L1抑制剂联合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药物在晚期HCC治疗中显示出了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PD-1/PD-L1抑制剂联合抗VEGF药物可通过参与癌症免疫循环途径抑制肝癌细胞的生长。该文就PD-1/PD-L1抑制剂联合抗VEGF药物在晚期HCC治疗中的临床研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1/pd-l1抑制剂 抗VEGF药物 免疫联合疗法 肝细胞癌 抗血管生成 癌症免疫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1/PD-L1抑制剂联合含铂方案化疗治疗晚期三阴性乳腺癌的疗效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蕙嘉 任章霞 +2 位作者 顾洪 王颖 罗凤梅 《西部医学》 2024年第5期719-722,727,共5页
目的探讨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PD-L1)抑制剂联合含铂方案化疗治疗晚期三阴性乳腺癌(TNBC)的疗效及对3年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4月—2019年8月四川大学华西广安医院收治的90例晚期TNBC患者的... 目的探讨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PD-L1)抑制剂联合含铂方案化疗治疗晚期三阴性乳腺癌(TNBC)的疗效及对3年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4月—2019年8月四川大学华西广安医院收治的90例晚期TNBC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最终选取的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使用吉西他滨、顺铂和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帕博利珠单抗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治疗后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和3年生存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晚期TNBC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和糖类抗原125(CA125)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情缓解率(ORR)和病情控制率(DCR)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和3年生存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D-1/PD-L1抑制剂联合含铂方案化疗治疗晚期TNBC,可有效改善疗效和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安全性高,为临床使用PD-1/PD-L1抑制剂治疗晚期TNBC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1/pd-l1抑制剂 铂类化疗药物 晚期三阴性乳腺癌 疗效 3年生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1/PD-L1抑制剂联合贝伐珠单抗在晚期三阴性乳腺癌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11
作者 闫晓倩 柯洋 +2 位作者 冯沛贝 彭湃 易善永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1期73-74,共2页
目的探究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抑制剂联合贝伐珠单抗在晚期三阴性乳腺癌(TNBC)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20年1月~2021年12月诊治的102例晚期TNBC患者,按治疗方式不同将其设为47例对照组(PD-1/PD-L1抑... 目的探究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抑制剂联合贝伐珠单抗在晚期三阴性乳腺癌(TNBC)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20年1月~2021年12月诊治的102例晚期TNBC患者,按治疗方式不同将其设为47例对照组(PD-1/PD-L1抑制剂治疗)与55例研究组(PD-1/PD-L1抑制剂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比较两组疗效、不良反应及预后情况。结果研究组总体客观缓解率36.36%,比对照组17.02%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对比无差异(P>0.05)。研究组无进展生存期比对照组高(P<0.05);两组复发率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PD-1/PD-L1抑制剂联合贝伐珠单抗在晚期三阴性乳腺癌中的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短期预后,且安全性可控,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性乳腺癌 pd-1/pd-l1抑制剂 贝伐珠单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脑立体定向放疗联合PD-1/PD-L1抑制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疗效及安全性
12
作者 付小娜 魏涛 +4 位作者 赵世杰 冯连杰 刘维鹏 赵晓园 朱青山 《实用癌症杂志》 2024年第5期819-822,共4页
目的不同剂量脑立体定向放疗联合PD-1/PD-L1抑制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50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脑立体定向放疗分割剂量分为A组(n=15)、B组(n=15)和C组(n=20),患者均接受脑立体定... 目的不同剂量脑立体定向放疗联合PD-1/PD-L1抑制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50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脑立体定向放疗分割剂量分为A组(n=15)、B组(n=15)和C组(n=20),患者均接受脑立体定向放疗联合生存PD-1/PD-L1抑制剂治疗,A组脑立体定向放疗剂量为4 Gy/f,12 f,B组为5 Gy/f,8 f组,C组为7 Gy/f,5 f。对比三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生存情况;对比三组患者治疗前后KPS评分。结果三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显著高于A组和B组(P<0.05);三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和C组患者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70个月、2.40个月和6.60个月。Log-rank检验结果提示,三组患者中位生存期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的KPS评分均显著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显著,且C组患者较A组和B组显著更高(P<0.05)。结论对于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7 Gy/f,5 f分割剂量相比于4 Gy/f,12 f和5 Gy/f,8 f联合PD-1/PD-L1抑制剂改善患者的临床疗效更明显,延长生存时间和生存质量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立体定向放疗 pd-1/pd-l1抑制剂 非小细胞肺癌 脑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1/PD-L1抑制剂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罗红梅 邹佳凤 +2 位作者 赵久凤 孙成新 杨建文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2923-2928,共6页
目的评价在含铂双药治疗基础上联合程序性死亡受体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1/PD-L1)抑制剂和贝伐珠单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Web of Science、PubMed等中英文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 目的评价在含铂双药治疗基础上联合程序性死亡受体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1/PD-L1)抑制剂和贝伐珠单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Web of Science、PubMed等中英文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4年4月25日。收集含铂双药联合PD-1/PD-L1抑制剂及贝伐珠单抗(试验组)对比含铂双药联合或不联合PD-1/PD-L1抑制剂或贝伐珠单抗(对照组)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队列研究或随机对照试验。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并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4.1软件进行Meta分析和敏感性分析。结果共纳入15篇文献,涉及13项研究,共计3282例患者。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有更高的部分缓解率[RR=0.75,95%CI(0.68,0.82),P<0.00001]、完全缓解率[RR=0.47,95%CI(0.29,0.76),P=0.002]、疾病进展率[RR=1.23,95%CI(1.11,1.37),P<0.0001]、客观缓解率[RR=0.72,95%CI(0.67,0.79),P<0.00001]和疾病控制率[RR=0.85,95%CI(0.77,0.95),P=0.003],两组患者的疾病稳定率[RR=1.25,95%CI(0.86,1.83),P=0.25]和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RR=0.95,95%CI(0.90,1.00),P=0.0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敏感性分析表明,所有结局指标的分析结果均稳健可靠。结论在含铂双药治疗基础上,PD-1/PD-L1抑制剂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具有提高患者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等临床获益,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pd-1/pd-l1抑制剂 贝伐珠单抗 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死亡加持PD-1/PD-L1抑制剂杀伤肿瘤细胞综述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洋 耿依珂 于丽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21-423,427,共4页
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每一环节都与免疫调节息息相关,近年铁死亡及PD-1/PD-L1抑制剂杀伤肿瘤细胞方面的研究是一大热点,因其精准治疗肿瘤的效果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治疗。但目前尚无将PD-1/PD-L1抑制剂与铁死亡治疗肿瘤细胞结合的研究... 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每一环节都与免疫调节息息相关,近年铁死亡及PD-1/PD-L1抑制剂杀伤肿瘤细胞方面的研究是一大热点,因其精准治疗肿瘤的效果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治疗。但目前尚无将PD-1/PD-L1抑制剂与铁死亡治疗肿瘤细胞结合的研究,本文将对铁死亡的相关机制、铁死亡与肿瘤的关系和PD-1/PD-L1免疫治疗肿瘤等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死亡 pd-1 pd-l1 肿瘤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1/PD-L1抑制剂在肺腺癌治疗中致白癜风1例
15
作者 尹岳松 吴玉佩 +2 位作者 王倩 郭少伟 邓新娜 《肿瘤药学》 CAS 2024年第5期649-652,共4页
本文报道1例69岁肺腺癌男性患者使用纳武利尤单抗治疗18个周期后更换为卡瑞利珠单抗继续治疗3个周期,末次治疗1个月后患者面部、手背及双下肢出现白色斑块,诊断为白癜风。继续卡瑞利珠单抗免疫治疗,定期复查CT显示病情稳定,白癜风病变... 本文报道1例69岁肺腺癌男性患者使用纳武利尤单抗治疗18个周期后更换为卡瑞利珠单抗继续治疗3个周期,末次治疗1个月后患者面部、手背及双下肢出现白色斑块,诊断为白癜风。继续卡瑞利珠单抗免疫治疗,定期复查CT显示病情稳定,白癜风病变范围未见进一步扩大。该病例提示非黑色素肿瘤患者在接受PD-1/PD-L1抑制剂治疗期间可能发生白癜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1/pd-l1抑制剂 纳武利尤单抗 卡瑞利珠单抗 皮肤相关不良反应 白癜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莱特注射液辅助PD-1/PD-L1抑制剂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16
作者 刘拥军 杨荣禄 +3 位作者 李正 朱伟明 李金虎 孙凡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CAS 2024年第4期87-91,共5页
目的观察康莱特注射液(KLTI)辅助PD-1/PD-L1抑制剂联合化疗一线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治疗NSCLC提供依据。方法纳入2020年01月至2023年12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NSCLC患者共64例,根据是否使用... 目的观察康莱特注射液(KLTI)辅助PD-1/PD-L1抑制剂联合化疗一线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治疗NSCLC提供依据。方法纳入2020年01月至2023年12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NSCLC患者共64例,根据是否使用KLTI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4例),比较两组患者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KPS评分、肿瘤标志物(CEA、CYFRA21-1)及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ORR、DCR、KP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标志物CEA和CYFRA21-1治疗前、后下降幅度显著(P<0.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KLTI辅助PD-1/PD-L1抑制剂联合化疗一线治疗NSCLC能降低患者血清CEA、CYFRA21-1水平,且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莱特注射液 pd-1/pd-l1抑制剂 化疗 非小细胞肺癌
原文传递
PD-1/PD-L1抑制剂治疗小细胞肺癌疗效及预后的真实世界研究
17
作者 周宇欣 邵佳康 +3 位作者 张正 张砾 贾谷和 焦顺昌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05-111,共7页
背景以PD-1/PD-L1抑制剂为主的免疫治疗在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一线治疗中取得重大突破,但在复杂的真实世界背景下,其疗效和安全性需要进一步验证。目的分析SCLC患者接受PD-1/PD-L1抑制剂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分... 背景以PD-1/PD-L1抑制剂为主的免疫治疗在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一线治疗中取得重大突破,但在复杂的真实世界背景下,其疗效和安全性需要进一步验证。目的分析SCLC患者接受PD-1/PD-L1抑制剂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分析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收集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2013年8月—2022年6月收治的经PD-1/PD-L1抑制剂治疗的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疗效和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s,irAEs)发生率,使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Log-rank检验评估不同因素对患者生存的影响,使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不同因素与预后的关系。结果共250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男性213例(85.2%),女性37例(14.8%),中位年龄60.5岁。其中局限期(limited stage-SCLC,LS-SCLC)62例(24.8%),广泛期(extensive stage-SCLC,ES-SCLC)188例(75.2%)。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为7.6(95%CI:6.2~9.0)个月,中位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为18.2(95%CI:14.7~21.7)个月。免疫治疗再挑战组(rechallenge of immunotherapy beyond progression,RIBP)相比进展后停止免疫治疗组(discontinuation of immunotherapy beyond progression,DIBP)OS显著延长(OS:10.2个月vs 5.1个月,P=0.004)。出现任何级别irAEs患者的OS优于未出现irAEs患者(OS:29.2个月vs 16.1个月,P=0.003)。多因素Cox分析结果提示,肝转移(HR=2.427,95%CI:1.648~3.573,P<0.001)、Ki67指数(HR=1.491,95%CI:1.009~2.203,P=0.045)和治疗线数(HR=1.601,95%CI:1.111~2.306,P=0.011)是独立影响PFS的预后因素,肝转移(HR=3.325,95%CI:2.191~5.046,P<0.001)和疾病分期(HR=2.092,95%CI:1.163~3.761,P=0.014)是OS的独立预后因素。3级及以上一般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24%,3级及以上免疫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11%,未发生导致死亡的不良事件。结论以PD-1/PD-L1抑制剂为主的免疫治疗对SCLC患者的疗效可靠,安全性可耐受。肝转移和疾病分期与OS独立关联。免疫治疗进展后,免疫再挑战可为SCLC患者带来益处。出现任何级别irAEs患者的总生存优于未出现irAEs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pd-1/pd-l1抑制剂 免疫治疗 无进展生存期 总生存期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CS3调控JAK/STAT3通路对PD-1/PD-L1抑制剂所致小鼠心脏毒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符基定 曾丽斯 +4 位作者 林颉 韦伊尔 徐维 徐睿 冼乐武 《西部医学》 2024年第3期338-343,350,共7页
目的 探讨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SOCS3)通过调控酪氨酸激酶/转录激活因子3(JAK/STAT3)通路影响巨噬细胞M1型极化的作用机制,及其对程序性死亡受体1/程序性死亡配体1(PD-1/PD-L1)抑制剂所致小鼠心脏毒性的影响。方法 将RAW 264.7细... 目的 探讨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SOCS3)通过调控酪氨酸激酶/转录激活因子3(JAK/STAT3)通路影响巨噬细胞M1型极化的作用机制,及其对程序性死亡受体1/程序性死亡配体1(PD-1/PD-L1)抑制剂所致小鼠心脏毒性的影响。方法 将RAW 264.7细胞分为对照组、LPS组、pc-NC组、pc-SOCS3组、si-NC组、si-SOCS3组及抑制剂组,细胞转染相应质粒并使用100 ng/mL LPS干预;50只SPF级6周龄BALB/c小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NC组、SOCS3组及抑制剂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小鼠通过腹腔注射PD-1/PD-L1抑制剂BMS-1 10 mg/kg建立PD-1/PD-L1抑制剂诱导的小鼠心脏毒性模型,并通过尾静脉注射相应质粒或腹腔注射相应药物。HE染色观察小鼠心脏组织病理;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和小鼠血清IL-10、TNF-α和IL-1β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细胞SOCS3、CD86、CD80以及JAK/STAT3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 细胞过表达SOCS3会促进巨噬细胞细胞炎症因子水平和M1型极化,并抑制JAK/STAT3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细胞SOCS3低表达后,细胞炎症因子水平降低,并抑制巨噬细胞M1型极化,激活JAK/STAT3通路(P<0.05);BMS-1干预后小鼠心脏组织损伤严重,心脏指数、血清炎症水平及CD86、CD80蛋白表达明显升高,JAK/STAT3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过表达SOCS3组小鼠心脏损伤减轻,心脏指数、血清炎症因子及心脏CD86、CD80蛋白表达明显降低,JAK/STAT3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JAK/STAT3通路抑制剂AG490逆转了低表达SOCS3对PD-1/PD-L1抑制剂诱导小鼠心脏损伤减轻作用和M1型巨噬细胞极化作用。结论 低表达SOCS3可通过激活JAK/STAT3通路抑制巨噬细胞M1型极化并减轻PD-1/PD-L1抑制剂所致小鼠心脏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 JAK/STAT3信号通路 巨噬细胞M1型极化 pd-1/pd-l1抑制剂 心脏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1/PD-L1抑制剂联合化疗对晚期宫颈癌的疗效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徐月 田永巍 李宁 《实用癌症杂志》 2024年第7期1167-1170,共4页
目的 分析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抑制剂联合化疗治疗晚期宫颈癌的疗效及预后。方法 选取96例晚期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化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 目的 分析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抑制剂联合化疗治疗晚期宫颈癌的疗效及预后。方法 选取96例晚期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化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PD-1/PD-L1抑制剂进行治疗。比较治疗6个周期后两组疗效,统计治疗6个周期内两组不良反应,观察治疗6个周期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宫颈癌生活质量评价表)。结果 治疗6个周期后,观察组临床疗效及治疗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周期内,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宫颈癌生活质量评价表躯体状况、生活状况、额外状况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D-1/PD-L1抑制剂联合化疗治疗晚期宫颈癌具有显著疗效,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1/pd-l1抑制剂 化疗 晚期宫颈癌 疗效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细胞毒性淋巴细胞在肺癌PD-1/PD-L1抑制剂治疗中的作用
20
作者 袁坤飞 曹冉华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12期1009-1015,共7页
免疫治疗是治疗肺癌的重要方式之一。先天毒性淋巴细胞与肺癌免疫治疗的预后相关,在肺癌免疫治疗的患者选择和预后评估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以指导肺癌患者的免疫治疗和管理。本文中,我们简要总结先天细胞毒性淋巴细胞在肺癌免疫调节中的作... 免疫治疗是治疗肺癌的重要方式之一。先天毒性淋巴细胞与肺癌免疫治疗的预后相关,在肺癌免疫治疗的患者选择和预后评估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以指导肺癌患者的免疫治疗和管理。本文中,我们简要总结先天细胞毒性淋巴细胞在肺癌免疫调节中的作用,重点关注先天细胞毒性淋巴细胞对肺癌PD-1/PD-L1抑制剂治疗疗效的预测作用。Immunotherapy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ways to treat lung cancer. The prevalence of innate cytotoxic lymphocytes is related to the prognosis of lung cancer immunotherapy, and 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selection of patients for lung cancer immunotherapy and the evaluation of prognosis, which can guide the immunotherapy and management of lung cancer patients. In this article, we briefly summarize the role of innate cytotoxic lymphocytes in lung cancer immune regulation and focus on the predictive effect of innate cytotoxic lymphocytes on the efficacy of PD-1/PD-L1 inhibitors in lung canc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细胞毒性淋巴细胞 pd-1/pd-l1抑制剂 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