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尖锐湿疣患者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结果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冯文曦 梅玲 +1 位作者 王宁 郑红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3期1366-1366,1369,共2页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 荧光定量 pcr技术检测 女性生殖道尖锐湿疣 患者 HPV-6 早期发现 pcr) 检测分析 发病率 危害性 潜伏性 亚临床 临床期 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牙周致病菌的研究现状
2
作者 朱丽芳 郑瑜谦 闫福华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80-382,共3页
关键词 pcr技术检测 牙周致病菌 实时荧光定量 细菌培养 聚合酶链反应 微生物群 分子生物学 不良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TPCR技术检测乳腺癌血行转移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黄伟炜 陈强 叶韵斌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141-144,共4页
关键词 pcr技术检测 血行转移 RT 肿瘤远处转移 分子生物技术 腋窝淋巴结 乳腺癌细胞 恶性肿瘤 乳腺肿瘤 常规方法 发生发展 治疗失败 转移性 微转移 外周血 瘤细胞 病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FQ-PCR技术检测HBV母婴传播
4
作者 孟晓 梁志东 李丽敏 《医学信息》 2009年第9期1848-1848,共1页
荧光定量PCR(FQ—PCR)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基因检测技术,用于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可从分子生物学水平直接测定HBV遗传物质DNA,是检测病毒存在,复制的最直接的指标,我们将该项技术运用于检测HBV母婴传播,取得良好效果,报... 荧光定量PCR(FQ—PCR)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基因检测技术,用于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可从分子生物学水平直接测定HBV遗传物质DNA,是检测病毒存在,复制的最直接的指标,我们将该项技术运用于检测HBV母婴传播,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HBV) pcr技术检测 母婴传播 基因检测技术 分子生物学 荧光定量 遗传物质 直接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宫颈感染HPV的临床分析
5
作者 陈娟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5年第22期3126-3126,共1页
目的:探究宫颈感染HPV患者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的具体方法和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6月收治的122例宫颈疾病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实验组61例,对照组61例,实验组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的检测,对照组采用常规TCT检查,分析检测结... 目的:探究宫颈感染HPV患者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的具体方法和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6月收治的122例宫颈疾病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实验组61例,对照组61例,实验组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的检测,对照组采用常规TCT检查,分析检测结果,探究不同检测方法对宫颈感染患者检测的意义。结果:实验组患者HPV16阳性的比例为13.1%,HPV18阳性的比例为8.2%,对照组人员HPV16阳性6.6%,HPV18阳性3.3%,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感染HPV患者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的检验,方法简便,结果准确,可进一步探索应用,该检测方法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 宫颈感染HPV 检测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PCR技术检测危重病人血中细菌DNA:探索外科感染的新前沿
6
作者 WilmoreDW 梁存河 蒋朱明 《中国临床营养杂志》 1999年第1期4-5,共2页
关键词 pcr技术检测 细菌DNA 外科感染 人血 感染并发症 诊断和治疗 外科医师 细菌培养 危重病人 死亡率 发病率 细菌学 引流液 血培养 败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R技术检测水体中大肠菌群的研究
7
作者 孙运武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3年第4期10-13,共4页
PCR技术是一种快速、准确地检测水体中微生物群落的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细菌基因组 DNA作为模板,通过特定基因的扩增,实现对水体中微生物群落的检测。近年来, PCR技术在水体中微生物群落检测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特别是在饮用水监测... PCR技术是一种快速、准确地检测水体中微生物群落的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细菌基因组 DNA作为模板,通过特定基因的扩增,实现对水体中微生物群落的检测。近年来, PCR技术在水体中微生物群落检测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特别是在饮用水监测、农业水污染监测等方面。本文将介绍 PCR技术检测水体中大肠菌群的研究进展,并探讨其应用前景和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r技术检测 大肠菌群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结核杆菌临床应用分析
8
作者 李微燕 朱晓芸 朱君瑶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18年第8期00007-00007,共1页
探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结核杆菌临床应用分析。方法:本次探究选取2017年1月到2018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确诊为肺结核的患者40例作为实验对象,并使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抗酸染色以及改良罗氏培养法对患者的结核杆菌进行检验,并对荧光定量PC... 探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结核杆菌临床应用分析。方法:本次探究选取2017年1月到2018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确诊为肺结核的患者40例作为实验对象,并使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抗酸染色以及改良罗氏培养法对患者的结核杆菌进行检验,并对荧光定量PCR技术检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三种检验方式的阳性检出率对比,并使用荧光定量PCR技术的阳性检出率与抗酸染色对比,阳性检出率具有差异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荧光定量PCR技术的阳性检出率与改良罗氏培养法对比,荧光定量PCR技术的阳性检出率更具优势,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结核杆菌具有较高的准确性,该种诊断方式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定量 pcr技术检测 结核杆菌
原文传递
建立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H5N1型高致病力禽流感病毒 被引量:2
9
作者 张常然 牛媛媛 +3 位作者 林建聪 李鸣 刘小云 王大清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8-71,共4页
禽流感(avian influenza,AI)是由正黏病毒科流感病毒属的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禽类或人类感染的疾病综合征。自1997年中国香港地区首次发生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AIV)感染以来,已引起多例患者死亡,同时对兽牧业造成的经济损失也... 禽流感(avian influenza,AI)是由正黏病毒科流感病毒属的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禽类或人类感染的疾病综合征。自1997年中国香港地区首次发生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AIV)感染以来,已引起多例患者死亡,同时对兽牧业造成的经济损失也难以估计。如何快速准确地检测出禽流感病毒成为目前亚洲乃至全球关注的焦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 pcr技术检测 实时荧光定量 致病力 INFLUENZA A型流感病毒 中国香港地区 人类感染
原文传递
原位PCR技术检测小鼠肺炎模型肺组织中b型流感嗜血杆菌DNA 被引量:1
10
作者 胡惠丽 胡翼云 +1 位作者 袁林 杨永弘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7-88,共2页
用于肺炎病原检测的传统方法,如咽分泌物培养、血培养、血清学等有时不能反映肺炎病原学的真实情况。分子生物学方法虽广泛应用于肺炎的病原学检测,但其价值也与标本来源有关。我们建立小鼠b型流感嗜血杆菌(Haemophilus influenza ty... 用于肺炎病原检测的传统方法,如咽分泌物培养、血培养、血清学等有时不能反映肺炎病原学的真实情况。分子生物学方法虽广泛应用于肺炎的病原学检测,但其价值也与标本来源有关。我们建立小鼠b型流感嗜血杆菌(Haemophilus influenza typeb,Hib)肺炎模型;并采用传统聚合酶链反应(PCR)、DNA印迹(Southern blot)和原位PCR(insitu PCR,ISPCR)检测石蜡包埋肺组织标本中的Hib,探讨ISPCR等方法在石蜡包埋肺组织标本中检测Hib的使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r技术检测 B型流感嗜血杆菌 DNA印迹 肺炎模型 肺组织 小鼠 原位 INFLUENZA
原文传递
实时荧光PCR和核酸点杂交技术在白斑病毒检测应用比较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虹玲 王忠发 蒋文雅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596-596,共1页
关键词 杂交技术 荧光pcr 应用比较 病毒检测 白斑 核酸 pcr技术检测 实时荧光定量 定性检测 重点实验室 杆状病毒 研究开发 结果比较 斑病毒 综合症 病毒性 探针点 传染病 卫生部 对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Q—PCR技术检测乳腺癌HER2基因
12
作者 武正炎 马全 +3 位作者 查小明 郑伟 陈琳 王萱仪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45-146,共2页
我们初步探索了采用即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FQ—PCR)方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中HER2的可行性,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pcr技术检测 HER2基因 乳腺癌组织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 FQ
原文传递
转基因玉米转化体特异性PCR检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武海斌 路兴波 +3 位作者 孙红炜 杨崇良 李天玉 李宝笃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5-70,共6页
根据不同转基因玉米中重组DNA结构,分别对转基因玉米Bt11、Bt176、Mon810、Mon863、TC1507、GA21和NK603设计转化体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检测。在此基础上分别以玉米内参照基因(ZSSIIb)作对照,对Bt11、Mon810、TC1507和GA21、NK603、Bt176... 根据不同转基因玉米中重组DNA结构,分别对转基因玉米Bt11、Bt176、Mon810、Mon863、TC1507、GA21和NK603设计转化体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检测。在此基础上分别以玉米内参照基因(ZSSIIb)作对照,对Bt11、Mon810、TC1507和GA21、NK603、Bt176分别作两对四重PCR反应,实现在同一个PCR反应管中同时对3种转基因玉米及内参照基因的特异性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玉米 转化体特异性检测 pcr检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兽用疫苗支原体污染的PCR检测技术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6
14
作者 贾丽艳 李彦明 张映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5年第6期55-58,共4页
根据支原体的16 S rRNA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以兽用疫苗中常见的支原体DNA为模板进行PCR试验,优化反应体系,建立了兽用疫苗支原体污染的PCR 检测方法,并对市场上的兽用疫苗随机抽查检测,其检出率为24.4%(22/90)。结果表明该方法特异性强... 根据支原体的16 S rRNA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以兽用疫苗中常见的支原体DNA为模板进行PCR试验,优化反应体系,建立了兽用疫苗支原体污染的PCR 检测方法,并对市场上的兽用疫苗随机抽查检测,其检出率为24.4%(22/90)。结果表明该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有望成为兽用疫苗支原体污染的检测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兽用疫苗 支原体 pcr检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源性致病菌PCR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5
作者 胡金强 雷俊婷 +6 位作者 景建洲 孙新城 高辉 耿尧 章银良 董彩文 姜春鹏 《轻工学报》 CAS 2016年第3期49-56,共8页
食源性致病菌是诱发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隐患,在众多食源性致病菌检测技术中,PCR检测技术因具有特异、敏感、简便、快速等优点而得以广泛应用.然而现有的包括多重PCR技术、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多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IMS-多重实时... 食源性致病菌是诱发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隐患,在众多食源性致病菌检测技术中,PCR检测技术因具有特异、敏感、简便、快速等优点而得以广泛应用.然而现有的包括多重PCR技术、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多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IMS-多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PCR-ELISA技术、EMA/PMA-PCR技术和DPO-PCR技术等在内的食源性致病菌PCR检测技术及其衍生技术仍存在成本高、效率低、质控差等缺陷,未来应向高灵敏度、高特异性、高通量、高重复性、简易、经济方向发展,以适应食源性致病菌对检测技术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致病菌 pcr检测技术 食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源性转基因食品PCR检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谭慧 王洋 +4 位作者 潘峰 彭琨 朱其明 郑华英 杨继红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407-409,共3页
〔目的〕建立简便、快速、灵敏、特异的植物源性转基因食品DNA检测技术。〔方法〕针对转基因植物技术中载体上常用花椰菜花叶病毒的 3 5S启动子和根农杆菌的NOS终止子特异基因序列 ,设计合成特异的引物对 3 5s -f/ 3 5s-r、Nos -f/Nos -... 〔目的〕建立简便、快速、灵敏、特异的植物源性转基因食品DNA检测技术。〔方法〕针对转基因植物技术中载体上常用花椰菜花叶病毒的 3 5S启动子和根农杆菌的NOS终止子特异基因序列 ,设计合成特异的引物对 3 5s -f/ 3 5s-r、Nos -f/Nos -r ,利用基因PCR扩增技术检测植物源性转基因食品。〔结果〕引物对 3 5s -f/ 3 5s -r、Nos -f/Nos -r分别成功从转基因大豆中扩增出 195bp和 180bp特异的DNA带。采用引物对 3 5s -f/ 3 5s -r进行PCR时检测灵敏度为每反应 10 4分子 ;采用Nos -f/Nos -r时检测灵敏度为 2× 10 4分子。最低可以对 0 .1μg转基因大豆进行检测。〔结论〕基于 3 5S启动子和NOS终止子基因序列的PCR扩增技术是一种简便、快速、灵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源性转基因食品 pcr检测技术 花椰菜花叶病毒 基因pcr扩增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肠弯曲菌的磁捕获-荧光PCR检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光明 方元炜 +5 位作者 陈伟玲 周昱 孔繁德 王根芳 刘棠 彭小莉 《检验检疫科学》 2004年第B12期16-21,共6页
空肠弯曲菌是世界卫生组织列为最常见食源性传染病菌之一的人兽共患病原菌,传统的分离鉴定方法需要耗费大量工时,并存在敏感性低、难以检出非可培养状态细菌和易出现假阴性结果等问题。本研究首创了空肠弯曲菌的磁捕获-荧光PCR快速检测... 空肠弯曲菌是世界卫生组织列为最常见食源性传染病菌之一的人兽共患病原菌,传统的分离鉴定方法需要耗费大量工时,并存在敏感性低、难以检出非可培养状态细菌和易出现假阴性结果等问题。本研究首创了空肠弯曲菌的磁捕获-荧光PCR快速检测方法,无需增菌培养即可直接捕获检样中的弯曲菌,利用实时荧光PCR进行鉴定,可在24h内完成检测,检测低限达到10cfu/mL,提高了非可培养状态空肠弯曲菌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肠弯曲菌 磁捕获-荧光pcr检测技术 格林-巴利综合症 人兽共患病 免疫磁捕获方法 肠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酸扩增荧光检测技术(PCR)检测肺炎支原体(MP)在社区幼儿获得性肺炎辅助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3
18
作者 唐礼新 庞大志 罗威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17年第5期19-20,共2页
目的肺炎支原体(MP)核酸扩增荧光检测技术(PCR)测定在社区幼儿获得性肺炎早期辅助诊断的意义。方法收集玉林市二医院住院及社区幼儿门诊就诊患呼吸道感染及发热幼儿310例,通过三种不同方法即PCR法、血清法和培养法测定MP-DNA及MP-Ab,分... 目的肺炎支原体(MP)核酸扩增荧光检测技术(PCR)测定在社区幼儿获得性肺炎早期辅助诊断的意义。方法收集玉林市二医院住院及社区幼儿门诊就诊患呼吸道感染及发热幼儿310例,通过三种不同方法即PCR法、血清法和培养法测定MP-DNA及MP-Ab,分析这三种方法测定结果的时间性、敏感性、特异性。评价PCR早期测定方法诊断的可行性。结果 PCR早期测定MP方法与血清法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5),与培养法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5)。结论核酸扩增荧光检测技术(PCR)可作为检测社区幼儿肺炎支原体(MP)早期检测诊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酸扩增荧光检测技术(pcr) 社区幼儿 获得性肺炎 诊断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析鲜切果蔬中四种病原微生物多重PCR检测技术
19
作者 杨琴 张国栋 +1 位作者 刘遂飞 龚來靖 《饮食科学》 2017年第10X期1-1,共1页
针对目前多重PCR检测技术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文章从实践角度出发,阐述了研究鲜切果蔬中四种病原微生物多重PCR检测技术的应用过程,并分析了检测试验结果,其目的是为相关建设者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关键词 病原微生物 多重pcr检测技术 引物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内标基因PCR检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肖乃衍 林冰 +8 位作者 刘迪 陈平华 许跃语 施桂姣 王恒波 郭晋隆 高三基 许莉萍 陈如凯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00-507,共8页
克隆鉴定甘蔗内源低拷贝基因鲜有研究,影响转基因甘蔗精确鉴定。根据其他作物已有的内标基因和内源低拷贝基因,按照内标基因的物种特异性和通用性原则,用12个有代表性甘蔗栽培品种对11个候选基因进行筛选与鉴定,获得了甘蔗特有的内源低... 克隆鉴定甘蔗内源低拷贝基因鲜有研究,影响转基因甘蔗精确鉴定。根据其他作物已有的内标基因和内源低拷贝基因,按照内标基因的物种特异性和通用性原则,用12个有代表性甘蔗栽培品种对11个候选基因进行筛选与鉴定,获得了甘蔗特有的内源低拷贝基因,并以该基因建立了甘蔗内标基因PCR检测技术体系,为转基因甘蔗的精确检测和转基因标准的制定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内标基因 鉴定 pcr检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