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udy of the Formation Conditions of Aluminum Oxide Nanoparticles in an Overstressed Nanosecond Discharge Between Aluminum Electrodes in a Mixture of Nitrogen and Oxygen
1
作者 A.K.Shuaibov A.Y.Minya +4 位作者 A.A.Malinina A.N.Malinin Z.T.Gomoki V.V.Danylo Yu.Yu.Bilak 《Journal of Metallic Material Research》 2020年第2期37-46,共10页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of oscillograms of voltage,current,pulsed electric power and energy input into the plasma of an overstressed nanosecond discharge between aluminum electrodes in argon and mixtures of nitrogen ...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of oscillograms of voltage,current,pulsed electric power and energy input into the plasma of an overstressed nanosecond discharge between aluminum electrodes in argon and mixtures of nitrogen with oxygen(100-1)at pressures in the range of 13.3-103.3 kPa are presented,the emission plasma spectra are studied.It is shown that in mixtures of nitrogen with oxygen at atmospheric pressure,nanoparticles of aluminum oxide(Al2O3)are formed,the luminescence of which manifests itself in the spectral range of 200-600 nm and which is associated with the formation of F-,F+-centers and more complex aggregate formations based on oxygen vacancies.Calculations of the electron-kinetic coefficients of plasma,transport characteristics,such as mean electron energies in the range 5.116-13.41 eV,are given.The electron concentration was 1.6∙10^(20)m^(-3)-1.1∙10^(20)m^(-3)at a current density of 5.1∙10^(6)A/m^(2)and l.02∙10^(7)A/m^(2)on the surface of the electrode of the radiation source(0.196·10^(-4)m^(2)).Also drift velocities,temperatures and concentrations of electrons,specific losses of the discharge power for elastic and inelastic processes of collisions of electrons per unit of the total concentration of the mixture from the reduced electric field strength(E/N)for a mixture of aluminum,nitrogen,oxygen,rate constants of collisions of electrons with aluminum atoms on the E/N parameter in plasma on a mixture of aluminum vapor,oxygen and nitrogen=30:1000:100000 Pa at a total mixture pressure of P=101030 Pa are give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ctrical and op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lasma Luminescence of nanostructures Aluminum oxide overstressed nanosecond discharge NITROGEN OXYGE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红注射液通过降低氧化应激损伤发挥抗肾纤维化的作用机制研究
2
作者 王松 陈娟娟 +5 位作者 赵院霞 鲁春云 薛莹 于沛 潘豹 杜书章 《中南药学》 CAS 2024年第10期2602-2608,共7页
目的探索丹红注射液对慢性肾衰竭大鼠肾损伤及肾纤维化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腺嘌呤法建立大鼠慢性肾衰竭体内模型,采用叔丁基过氧化氢诱导NRK-52E细胞,建立肾损伤体外模型,HE染色评估丹红注射液对慢性肾衰竭大鼠的肾脏病理学损... 目的探索丹红注射液对慢性肾衰竭大鼠肾损伤及肾纤维化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腺嘌呤法建立大鼠慢性肾衰竭体内模型,采用叔丁基过氧化氢诱导NRK-52E细胞,建立肾损伤体外模型,HE染色评估丹红注射液对慢性肾衰竭大鼠的肾脏病理学损伤,免疫组化法检测肾损伤及纤维化的关键蛋白表达,免疫荧光法检测NRK-52E细胞GRP78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法进行组织和细胞中的关键蛋白定量,活性氧(ROS)荧光探针检测NRK-52E细胞中的ROS水平,JC-1检测试剂盒检测NRK-52E细胞中线粒体膜电位(MMP)水平。结果丹红注射液可以显著缓解慢性肾衰竭的肾间质纤维化状态,减轻病理损伤;抑制KIM-1、GRP78和CHOP表达(P<0.01),从而缓解内质网过度应激状态;降低纤维化胶原CollagenⅠ沉积(P<0.01),减少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P<0.01),从而抑制肾间质纤维化形成;降低NRK-52E细胞内ROS的水平(P<0.01),减轻NRK-52E线粒体氧化损伤,稳定MMP水平。结论丹红注射液能够通过降低氧化损伤和缓解内质网过度应激状态,从而发挥抗肾纤维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红注射液 慢性肾衰竭 肾间质纤维化 内质网过度应激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采工作面应力区围岩支护技术 被引量:1
3
作者 宋彦强 《机械管理开发》 2024年第1期258-259,共2页
针对裕兴煤矿15210工作面回采期间超前应力区围岩破碎严重,导致巷帮垮落、顶板出现跨距、单体柱受力变形等,以及回风顺槽收缩量大,端头支架移架困难等问题,决定对超前应力区采取“液压伸缩钢棚+走向迈步式锚索吊棚+桁架锚索”等联合支... 针对裕兴煤矿15210工作面回采期间超前应力区围岩破碎严重,导致巷帮垮落、顶板出现跨距、单体柱受力变形等,以及回风顺槽收缩量大,端头支架移架困难等问题,决定对超前应力区采取“液压伸缩钢棚+走向迈步式锚索吊棚+桁架锚索”等联合支护措施,通过实际应用效果来看,该支护技术可有效控制应力区围岩失稳现象,取得了显著应用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采工作面 超前应力区 联合支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尺寸陶瓷BTC器件焊点过应力开裂失效分析
4
作者 洪健 羊立 +2 位作者 岳洲 张可 任清川 《电子工艺技术》 2024年第1期22-24,共3页
对大尺寸陶瓷BTC器件焊点过应力开裂现象进行了研究。通过有限元仿真和金相切片分析得到了印制板焊盘、器件布局及装配过应力为引起BTC器件焊点过应力开裂主要原因,依此制定了改进焊盘、优化器件布局及减少装配应力的改进措施。有限元... 对大尺寸陶瓷BTC器件焊点过应力开裂现象进行了研究。通过有限元仿真和金相切片分析得到了印制板焊盘、器件布局及装配过应力为引起BTC器件焊点过应力开裂主要原因,依此制定了改进焊盘、优化器件布局及减少装配应力的改进措施。有限元仿真分析表明,采用了改进措施后的BTC焊点在温度载荷和螺钉紧固力加载下所受应力减小,对改进后的BTC焊点进行了环境应力、耐久振动、温度循环等试验以及焊点金相切片分析,结果表明焊点未见开裂,验证了改进措施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TC 过应力 焊点开裂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水-力耦合条件下黏土岩蠕变特性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陈卫忠 李翻翻 +2 位作者 雷江 于洪丹 马永尚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79-388,共10页
黏土岩作为放射性核废料处置的备选介质,长期处于热-水-力耦合的复杂条件下。为研究围岩的长期稳定性,开展了一系列不同围压和偏应力下的黏土岩加温-降温排水蠕变试验。得出以下结论:温度的升高会提升黏土岩的蠕变速率,延长衰减蠕变阶... 黏土岩作为放射性核废料处置的备选介质,长期处于热-水-力耦合的复杂条件下。为研究围岩的长期稳定性,开展了一系列不同围压和偏应力下的黏土岩加温-降温排水蠕变试验。得出以下结论:温度的升高会提升黏土岩的蠕变速率,延长衰减蠕变阶段的时间,但是降温过程中试样主要以冷缩变形为主,并未见明显的蠕变变形;围压的降低以及偏应力的增加会提高黏土岩的蠕变速率,并且这种影响会随温度的升高明显加剧。基于试验结果,在Perzyna过应力理论的基础上引入蠕变硬化、蠕变损伤以及热损伤,建立了黏土岩热-水-力耦合蠕变模型。通过ABAQUS软件及其子程序对该模型进行数值实现,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对比初步表明该模型可以很好地描述热-水-力耦合条件下黏土岩的蠕变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土岩 温度 蠕变 损伤 过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性泥石流应力应变特征的初步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王裕宜 詹钱登 +1 位作者 李昌志 韩文亮 《山地学报》 CSCD 2002年第1期42-46,共5页
采用自己最新研制的泥石流流变仪 ,测试自然界活泥石流体的样品 ,发现粘性泥石流体在低速率受剪时具有应力过冲和剪切稀化等特征。这些特征的讨论和认识 。
关键词 粘性泥石流 应力过冲 剪切稀化 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性泥石流体阵性流形成机理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王裕宜 詹钱登 +1 位作者 邹仁元 洪勇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46-50,共5页
通过粘性泥石流体阵性流的野外观测 ,和应用最新研制的大型平板旋转式泥石流流变仪测定粘性泥石流体的应力应变特性 ,发现含有砾石的粘性泥石流体启动时具有明显的应力过冲特征。这种应力过冲特征 ,与由粘性介质阻力形变初期的剪切稀化... 通过粘性泥石流体阵性流的野外观测 ,和应用最新研制的大型平板旋转式泥石流流变仪测定粘性泥石流体的应力应变特性 ,发现含有砾石的粘性泥石流体启动时具有明显的应力过冲特征。这种应力过冲特征 ,与由粘性介质阻力形变初期的剪切稀化和高浓度粗细颗粒相互挤压的内摩擦力共同组成的泥石流体的应力滞后特性 (抗剪强度 )有关。根据所测定的粘性泥石流体的准静摩擦角、正压力和动摩擦系数 ,通过剪切面上流动坡度的推导与泥石流体启动高度的演算 ,并与粘性泥石流体阵性流观测资料进行对比 ,初步揭示了粘性泥石流体阵性流的形成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性泥石流体 形成机理 应力过冲 准静摩擦角 阵性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应力松弛行为的过应力模型 被引量:6
8
作者 赵荣国 罗文波 张淳源 《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1期37-40,共4页
在室温下对HDPE材料进行控制位移的实验 ,结果表明 :在加载条件下进行应力松弛 ,应力随时间的增长而减小 ;而卸载条件下的应力松弛过程中 ,若反向应变较小 ,则应力随时间而减小 ,当反向应变较大时 ,应力随时间而增加 .这种现象不能用非... 在室温下对HDPE材料进行控制位移的实验 ,结果表明 :在加载条件下进行应力松弛 ,应力随时间的增长而减小 ;而卸载条件下的应力松弛过程中 ,若反向应变较小 ,则应力随时间而减小 ,当反向应变较大时 ,应力随时间而增加 .这种现象不能用非线性弹性理论进行解释 .运用Krempl提出的过应力模型对聚合物在加卸载条件下的应力松弛行为进行了合理的解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 应力松驰 平衡应力 过应力模型 反向应变 卸载条件 控制位移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率相关本构模型的临界状态描述 被引量:5
9
作者 孔令明 罗汀 姚仰平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442-2450,共9页
临界状态是土的重要破坏特征,是当今许多土本构模型建立的基础。由于工程和试验中不能忽略时间因素,临界状态实际上是土在一定的时间作用下或者说一定的加载速率作用下表现出的破坏规律。率相关本构模型作为考虑了时间对土应力-应变关... 临界状态是土的重要破坏特征,是当今许多土本构模型建立的基础。由于工程和试验中不能忽略时间因素,临界状态实际上是土在一定的时间作用下或者说一定的加载速率作用下表现出的破坏规律。率相关本构模型作为考虑了时间对土应力-应变关系影响的本构模型,理应可以描述临界状态。通过使用较为常用的率相关本构模型——过应力弹黏塑性模型对三轴不排水和排水剪切进行预测,探讨了这些模型对临界状态的描述情况。预测结果表明:(1)第1类过应力弹黏塑性模型(该模型认为屈服面是黏塑性体积应变率的等值面)计算所得的三轴不排水应力路径在临界状态线的下方出现应变软化,并且应力路径趋向于坐标原点,不能终止于临界状态;(2)第2类过应力弹黏塑性模型(认为屈服面是黏塑性标量因子的等值面)在对高应变率三轴排水剪切进行预测时,所得的最终应力比超过临界状态应力比;(3)第3类过应力弹黏塑性模型,亦即时间UH模型(认为屈服面是统一硬化参量变化率的等值面,并认为土产生应力塑性变形)在三轴不排水和排水剪切条件下均能较好反映临界状态。通过3种模型的公式分析了前述预测结果产生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滞性 弹黏塑性 过应力理论 临界状态 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导体分立器件的失效分析及预防措施 被引量:5
10
作者 夏远飞 刘勇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7-90,共4页
为研究过电应力对半导体分立器件可靠性的影响,以国产ZL20螺栓形整流二极管为例,建立整流二极管基本失效率模型,揭示半导体分立器件性能和可靠性的主要影响因素,提出预防半导体分立器件失效的措施。试验结果表明:给出的ZL20螺栓形整流... 为研究过电应力对半导体分立器件可靠性的影响,以国产ZL20螺栓形整流二极管为例,建立整流二极管基本失效率模型,揭示半导体分立器件性能和可靠性的主要影响因素,提出预防半导体分立器件失效的措施。试验结果表明:给出的ZL20螺栓形整流二极管基本失效率模型反映了其失效规律,可以应用于工程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电应力 失效分析 半导体分立器件 可靠性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率相关非比例循环塑性内时本构模型 被引量:3
11
作者 赵社戌 匡震邦 《固体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89-198,共10页
将材料响应的总应力表示为平衡态应力和非平衡态过应力的和,分别定义描述率无关和率相关变形过程的内时.在平衡态响应的描写中,假定反映非比例加载效应的附加等向强化和异向强化函数与沿应力迹法向的塑性应变分量的累积量相关,并在... 将材料响应的总应力表示为平衡态应力和非平衡态过应力的和,分别定义描述率无关和率相关变形过程的内时.在平衡态响应的描写中,假定反映非比例加载效应的附加等向强化和异向强化函数与沿应力迹法向的塑性应变分量的累积量相关,并在其中考虑加载路径几何性质变化的影响,建立一组率相关非比例循环塑性内时本构方程.对XCrNi18.9不锈钢在不同加载率下的单轴比例和多轴非比例响应进行预测,与Haupt和Lion的实验结果取得良好的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比例加载 率相关性 过应力 内时本构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非线性强度的无限长土坡渐进变形模拟 被引量:1
12
作者 朱宝强 周成 +1 位作者 李红梅 谭昌明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89-93,99,共6页
利用平面应变条件下均质无限长土坡坡土的应力分量,考虑坡土破坏的非线性特征,借鉴黏塑性理论过应力模型,通过拟定坡土滑移速度与黏塑性应变率之间的关系式,基于Cam-Clay模型推导出非线性Mohr-Coulomb破坏准则下坡土滑移速度和位移的显... 利用平面应变条件下均质无限长土坡坡土的应力分量,考虑坡土破坏的非线性特征,借鉴黏塑性理论过应力模型,通过拟定坡土滑移速度与黏塑性应变率之间的关系式,基于Cam-Clay模型推导出非线性Mohr-Coulomb破坏准则下坡土滑移速度和位移的显式表达式。针对2个边坡实例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计算值与边坡实测数据和前人的研究成果吻合良好;非线性破坏准则的3个强度参数对无限长土坡的渐进变形有显著影响,随着非线性参数c0减小、m增大、σt减小,边坡渐进变形逐渐增大,剪切层深度也不断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限长土坡 渐进变形 非线性破坏准则 过应力模型 解析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凝机组高排抽汽供热安全性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10
13
作者 陈海鑫 《浙江电力》 2017年第1期35-38,共4页
为了满足供热用户的需要,某发电公司3—6号纯凝机组进行供热改造,在高压缸排汽处抽汽供热。分析了改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如低压末级鼓风摩擦导致排汽温度上升,轴向推力由正变负,抽汽点前隔板、动叶片应力超限等。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认真... 为了满足供热用户的需要,某发电公司3—6号纯凝机组进行供热改造,在高压缸排汽处抽汽供热。分析了改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如低压末级鼓风摩擦导致排汽温度上升,轴向推力由正变负,抽汽点前隔板、动叶片应力超限等。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认真分析,提出相应对策,以确保机组的安全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凝机组 抽汽供热 轴向推力 应力超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纹动态起始问题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4
作者 赵亚溥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362-378,共17页
力图就前人提出的冲击载荷下裂纹的起始判据进行较全面的综述.这些较著名的判据有:(1)动态应力强度因子判据;(2)动态J积分判据;(3)最小作用量判据;(4)极小作用时间判据等.简要介绍了近年来有关裂纹在冲击载荷(特别... 力图就前人提出的冲击载荷下裂纹的起始判据进行较全面的综述.这些较著名的判据有:(1)动态应力强度因子判据;(2)动态J积分判据;(3)最小作用量判据;(4)极小作用时间判据等.简要介绍了近年来有关裂纹在冲击载荷(特别是短脉冲)下动态起始的一些重要实验和实验中所发现的一些重要结论.实验公认,一般对于小范围屈服而言,材料的动态断裂韧性随加载(应变)率的提高而减小,此时材料的断裂形式为解理型;而对于大范围屈服则韧性随加载率的提高而增大,此时材料的断裂形式为纤维型.特别指出,Brown大学的平板撞击实验表明,裂纹在起始时,观察到一个不再满足二分之一阶奇异性的“尖峰”,按Clifton和Freund等人所给出的模型,在裂纹起始断裂瞬间,在裂纹顶端会突然形成一个小洞,该洞的半径作为一个参数等于二相粒子的间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载荷 裂纹动态起始 解理断裂 过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蠕变参数劣化的时效性及变参数蠕变模型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文博 张树光 孙博一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4-112,共9页
为研究深部岩石在复杂条件下的蠕变特性,采用MTS812.02试验机对岩石进行三轴蠕变试验。在分析蠕变曲线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岩石流变力学和损伤理论,将黏弹塑性损伤元件引入蠕变模型,提出确定蠕变参数的方法,实现对岩石蠕变曲线全过程的描... 为研究深部岩石在复杂条件下的蠕变特性,采用MTS812.02试验机对岩石进行三轴蠕变试验。在分析蠕变曲线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岩石流变力学和损伤理论,将黏弹塑性损伤元件引入蠕变模型,提出确定蠕变参数的方法,实现对岩石蠕变曲线全过程的描述。结果表明:黏弹塑性损伤元件为描述岩石蠕变曲线全过程提供了一个新思路;改进的模型可考虑过应力差和时间的双重影响,进而得到蠕变参数与过应力差和时间的关系,更好地反映了岩石在蠕变过程中蠕变特性参数随时间和过应力差乘积变化而呈现的损伤劣化特性,进一步揭示了蠕变变形破坏的内在机理,也预测了岩石蠕变参数随时间和应力变化的规律;将蠕变参数拟合公式代入到原有蠕变损伤模型中,建立考虑应力和时间对蠕变参数双重影响的损伤蠕变模型;通过改进黏弹塑性损伤元件的损伤演化方程,更好地反映了岩石在蠕变过程中的损伤程度。此外,通过分析蠕变参数与应力和时间之间的变化关系,提出确定蠕变参数的新方法,得到了蠕变参数的劣化特征,更加明确了蠕变参数的物理意义;通过对比试验结果和模型计算结果,得出模型曲线在高应力状态下和试验曲线具有良好的吻合度,验证了改进的蠕变模型的正确性和蠕变参数确定方法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轴蠕变 过应力 损伤蠕变模型 蠕变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damage-based constitutive model for rock under impacting load 被引量:5
16
作者 Guangming Zhao Lixiang Xie Xiangrui Me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2014年第4期505-511,共7页
Using the Splitting Hopkinson Pressure Bar (SHPB) experimental system, investigations were made into the dynamic mechanical performances of underground soft rocks. The experiments proved that the measured stress-str... Using the Splitting Hopkinson Pressure Bar (SHPB) experimental system, investigations were made into the dynamic mechanical performances of underground soft rocks. The experiments proved that the measured stress-strain curves displa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lastic deformation. By making use of a revised overstress constitutive formula for the stress model and by taking into account that the strain rate and strain are a function of I - E(t)/Eo, a revised overstress constitutive formula for the stress model was simplified by applying dimensional analysis and consequently, a simplified overstress formula was obtained for the stress model. Then, by taking into consideration the effects of damage under a dynamic load on the dynamic loading strength of the rock, the continuous damage theory and the statistical strength theory were introduced in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implified overstress constitutive formula for the stress model. Hence, a damage-based constitutive formula for an overstress model, which can be appropriately applied to the analysis of full dynamic stress-strain curves, was developed. By using the simplified damage-based constitutive formula for an overstress model, the actually measured curves are fitted, indicating that the fitting curves and those actually measured are in good agree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PB Continuous damage theory Statistic strength theory overstress constitutive formul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应力试验改善TSPC603RMG8LC芯片CBGA焊点疲劳失效中的应用
17
作者 崔晓非 王军义 《环境技术》 2018年第3期66-68,77,共4页
CBGA(Ceramic welding ball array package)芯片焊点疲劳失效情况是电子产品经常出现的一种故障现象。如何改善并验证CBGA芯片焊点疲劳失效工艺的有效性是目前仍没有完整的较好的方法。本文介绍了基于不同工艺的试验样品,通过对CBGA芯... CBGA(Ceramic welding ball array package)芯片焊点疲劳失效情况是电子产品经常出现的一种故障现象。如何改善并验证CBGA芯片焊点疲劳失效工艺的有效性是目前仍没有完整的较好的方法。本文介绍了基于不同工艺的试验样品,通过对CBGA芯片焊点不同工艺情况进行过应力加速温度循环试验情况,实现了CBGA芯片焊点疲劳失效改善工艺的验证试验,提出了过应力加速试验是验证工艺改善的可行性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焊点 失效 过应力试验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ED灯具芯片的趋额电应力防护设计
18
作者 何鹏 刘自力 李鹏 《照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03-106,共4页
LED灯具设计师一般对过电应力冲击防护设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设计工程师必须考虑在满足灯具尺寸、成本、照明效果等要求的前提下,为LED灯具提供有效的过电应力冲击保护设计。本文就LED灯具过电应力冲击的故障现象、产生原因、解决办法... LED灯具设计师一般对过电应力冲击防护设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设计工程师必须考虑在满足灯具尺寸、成本、照明效果等要求的前提下,为LED灯具提供有效的过电应力冲击保护设计。本文就LED灯具过电应力冲击的故障现象、产生原因、解决办法予以简单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电应力冲击(Electrical overstress)防护 静电放电electrostatic discharge(ESD)过负荷 氧化锌压敏电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计算机模块振动过应力后的分析方法
19
作者 丁力 尉明 《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 2010年第3期30-32,共3页
首先介绍了某计算机模块随机振动试验过程中出现振动过应力的情况,然后结合故障树对出现振动过应力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一种工程方法。
关键词 振动 过应力 故障树 80-20原则 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应力卸载作用下煤样冲击破坏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朱广安 窦林名 丁自伟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258-1271,共14页
煤矿采深进入千米以后,采掘工作面围岩应力普遍超过煤体单轴抗压强度,呈现围岩应力超过煤体强度的超应力现象。基于调研分析,得到煤层单轴抗压强度的分布特征以及开采深度、原岩应力与煤层单轴抗压强度之间的关系,提出了超应力集中系数... 煤矿采深进入千米以后,采掘工作面围岩应力普遍超过煤体单轴抗压强度,呈现围岩应力超过煤体强度的超应力现象。基于调研分析,得到煤层单轴抗压强度的分布特征以及开采深度、原岩应力与煤层单轴抗压强度之间的关系,提出了超应力集中系数的概念。采用声发射和被动CT成像技术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开展了煤样真三轴超应力卸载作用下冲击破坏试验研究,从而探究声发射波速演化与煤样宏、微观破裂的关系,揭示深地围岩对煤层的超应力加载作用及方式。试验结果表明:(1)不同的应力卸载路径下煤样冲击破坏具有显著的时间延迟效应,应力路径变化越大,其时间延迟越短;(2)三轴卸载状态下煤样的破坏形式复杂多变,多为剪切、拉伸等耦合破坏形式;总体破坏模式表现为首先沿着与轴压方向分布的主裂隙进行扩张破坏,其次在试样表面分布着许多沿轴压方向的小张拉裂隙;(3)在加载初期,煤样内部波速变化范围较小,出现少量高、低波速区;随着载荷初步增加,煤样内高波速区转移与扩展,同时波速异常区明显扩大;当载荷进一步增加,煤样内出现大面积低波速带,波速极小值不断降低,高波速区、波速异常区迅速变化转移;(4)试样宏观破裂面和波速异常丰富区、微观裂隙演化和低波速贯通区形成了较好的对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矿压 深地开采 超应力效应 真三轴卸荷试验 波速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