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4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种苎麻种质对苎麻夜蛾(Cocytodes coerulea Guenee)幼虫生长发育影响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严智燕 薛召东 +2 位作者 曾粮斌 杨瑞林 余永廷 《中国麻业科学》 2010年第2期99-100,109,共3页
苎麻夜蛾是一种暴食性的害虫,以幼虫取食苎麻叶片为害,严重影响苎麻的产量和品质。我们用两种苎麻种质的叶片喂养苎麻夜蛾幼虫,研究对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饲养条件下,用栽培种苎麻(圆叶青)喂养时,相同时期内幼虫排泄物... 苎麻夜蛾是一种暴食性的害虫,以幼虫取食苎麻叶片为害,严重影响苎麻的产量和品质。我们用两种苎麻种质的叶片喂养苎麻夜蛾幼虫,研究对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饲养条件下,用栽培种苎麻(圆叶青)喂养时,相同时期内幼虫排泄物重量多,幼虫体重和体长增长快;用野生种苎麻(黔桂)喂养时,幼虫排泄物重量小,幼虫体重和体长增长慢。说明苎麻夜蛾更喜爱在苎麻栽培种上取食。研究表明这两种苎麻种质对苎麻夜蛾幼虫的生长发育影响显著。该研究内容可为苎麻抗虫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苎麻种质 苎麻夜蛾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xicity of Bacillus thuringiensis Crystal Toxins to Field Populations of Rice Leaf Folder, 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Guenee) and Establishment of Baseline Susceptibility to Cry1Ab
2
作者 Ramesh Babu Veegala Shashi Vemuri +2 位作者 Chintalapati Padmavathy Muthugounder Mohan Sena Balachandr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A)》 2013年第8期617-621,共5页
Eight insecticidal crystal proteins of Bacillus thuringiensis, CrylAa, CrylAb, CrylAc, CrylB, Cry2Aa, CrylC, CrylDa and Cry 1Ea were assessed for toxicity against 1 st instar larvae of rice leaf folder, Cnaphalocrocis... Eight insecticidal crystal proteins of Bacillus thuringiensis, CrylAa, CrylAb, CrylAc, CrylB, Cry2Aa, CrylC, CrylDa and Cry 1Ea were assessed for toxicity against 1 st instar larvae of rice leaf folder, 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Guenee) at 48 HAT and 72 HAT. Bioassay results depicted CrylAa was the most toxic (LCso 2.35 ppm) followed by CrylBa (LCso 8,50 ppm) and CrylAb (LCso 8.73 ppm) at 48 HAT, whereas, at 72 HAT CrylAb proved to be highly toxic (LC50 0.50 ppm) followed by CrylAa (LCso 4.07 ppm), CrylAc (LCso 4,84 ppm) and CrylBa (LCso 6.42 ppm). Toxins Cry2Aa, CrylCa, CrylDa and CrylEa did not resulted in any mortality at 48 HAT and 72 HAT, respectively. Baseline estimates for CrylAb against 1st instar larvae of C. medinalis sampled from seven geographical locations revealed variation in LC50's from 0.37 ppm to LC50 16.25 ppm at 48 HAT and LC50 0.50 ppm to LC50 6.49 ppm 72 HAT, respectively with relative resistance ratios of 44-fold and 13-fold at 48 HAT and 72 HAT over the susceptible popul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cillus thuringiensis rice leaf folder 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guenee rice insecticidal crystal protein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 of chlorpyrifos and methyl chlorpyrifos on controlling rice ieaffolder(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Guenee)in field
3
作者 WANG Qiang HAN Lijuan HUANG Xianglin GU Zhongyan XU Xiaolong Inst of Plant Protection,Jiangsu Acad of Agri Sci,Nanjing 210014,China 《Chinese Rice Research Newsletter》 1995年第2期9-10,共2页
Rice leaffolder(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Guenee) hasbecome a serious pest on rice in Jiangsu Province. The in-sect appeared in Jul and remained until Sep. A field trialwith 5 treatments and three replications was laid... Rice leaffolder(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Guenee) hasbecome a serious pest on rice in Jiangsu Province. The in-sect appeared in Jul and remained until Sep. A field trialwith 5 treatments and three replications was laid out in arandomized complete block design in a farm field in Jiang-su, China in 1993. The hybrid rice tested was transplantedinto 2×25m plots. Using a knapsack sprayer, we appli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guenee)in field Effect of chlorpyrifos and methyl chlorpyrifos on controlling rice ieaffold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杀虫剂对稻纵卷叶螟的田间药效试验 被引量:2
4
作者 何云凤 翁飚育 +3 位作者 马艳馨 喻枢玮 徐翔 王学贵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2024年第3期53-58,共6页
稻纵卷叶螟是水稻上一种重要的迁飞性害虫,对其防控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筛选出防效好的杀虫剂,在再生稻田开展了7种杀虫剂对稻纵卷叶螟的田间小区防控试验。结果表明,48%毒死蜱乳油、6%阿维·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5%茚虫威悬浮... 稻纵卷叶螟是水稻上一种重要的迁飞性害虫,对其防控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筛选出防效好的杀虫剂,在再生稻田开展了7种杀虫剂对稻纵卷叶螟的田间小区防控试验。结果表明,48%毒死蜱乳油、6%阿维·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5%茚虫威悬浮剂对稻纵卷叶螟速效性和持效性均较好,药后14 d防效仍能保持在>75%;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和10%甲维·茚虫威悬浮剂防效略低,第14 d防效达分别达到71.59%和69.25%;而1.8%阿维菌素乳油和11.6%甲维·氯虫苯悬浮剂对稻纵卷叶螟防效最低,第14 d防效达仅达到64.63%和61.56%。综上,48%毒死蜱乳油、6%阿维·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5%茚虫威悬浮剂对稻纵卷叶螟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可推荐防控稻纵卷叶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纵卷叶螟 田间药效试验 速效性 茚虫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纵卷叶螟抗药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32
5
作者 林秀秀 金道超 陈祥盛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37-440,共4页
简述了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alis Guenee)对杀虫剂抗性的发展、抗药性形成及其影响因素、抗药性机理与治理策略等方面的研究。
关键词 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alis guenee) 抗药性 抗性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胁迫对亚洲玉米螟生长发育与生殖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王玉宏 李保同 汤丽梅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73-481,共9页
【目的】研究铜(Cu2+)胁迫条件下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 Guenée)亲代及其子代的生长发育与生殖,为亚洲玉米螟的种群动态预测与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以亚洲玉米螟幼虫为材料,在标准人工饲料中添加不同浓度(25、50、100、... 【目的】研究铜(Cu2+)胁迫条件下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 Guenée)亲代及其子代的生长发育与生殖,为亚洲玉米螟的种群动态预测与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以亚洲玉米螟幼虫为材料,在标准人工饲料中添加不同浓度(25、50、100、200和500 mg·kg-1)的重金属Cu2+,在实验室条件下连续饲养亚洲玉米螟幼虫3代,系统观察重金属Cu2+胁迫对亚洲玉米螟亲代及其子代生长发育与生殖的影响。【结果】亚洲玉米螟的幼虫存活率、化蛹率和成虫羽化率与Cu2+胁迫浓度呈显著负相关,引起亲代、子一代和子二代幼虫存活率和成虫羽化率显著下降的最低Cu2+胁迫浓度分别为100、50、50 mg·kg-1,引起各代化蛹率显著下降的最低Cu2+胁迫浓度分别为200、50、50 mg·kg-1,其中Cu2+浓度200 mg·kg-1及其以上浓度处理的子一代和子二代幼虫死亡率高达20%以上,Cu2+浓度500 mg·kg-1处理的各代幼虫化蛹率均低于80%,Cu2+浓度200 mg·kg-1处理的子二代成虫羽化率低于50%。亚洲玉米螟的幼虫体重和蛹重与Cu2+胁迫浓度呈极显著负相关,引起各代幼虫体重显著下降的最低Cu2+胁迫浓度均为50 mg·kg-1,引起亲代、子一代和子二代蛹重显著下降的最低Cu2+胁迫浓度分别为500、50、50 mg·kg-1,其中Cu2+浓度50 mg·kg-1及其以上浓度处理的各代3龄、5龄幼虫的体重显著低于空白对照;Cu2+浓度500 mg·kg-1处理的亲代蛹重显著低于对照,其他Cu2+浓度处理的蛹重与对照无显著差异;Cu2+浓度50 mg·kg-1及其以上浓度处理的子一代和子二代蛹重显著低于对照,Cu2+浓度25 mg·kg-1处理的蛹重与对照无显著差异。亚洲玉米螟各代幼虫历期和蛹历期与Cu2+胁迫浓度呈显著正相关,其中Cu2+浓度50 mg·kg-1及其以上浓度处理的各代幼虫历期显著高于对照,Cu2+浓度200 mg·kg-1及其以上浓度处理的亲代蛹历期、Cu2+浓度100 mg·kg-1及其以上浓度处理的子一代蛹历期和Cu2+浓度50 mg·kg-1及其以上浓度处理的子二代蛹历期均显著高于对照。亚洲玉米螟各代成虫单雌日产卵量和生殖力与Cu2+胁迫浓度呈极显著负相关,其中Cu2+浓度50 mg·kg-1及其以上浓度处理的各代成虫单雌日产卵量均显著低于对照,Cu2+胁迫所有处理的各代成虫生殖力均显著低于对照。Cu2+胁迫对亚洲玉米螟连续3代卵质量无显著影响,但卵孵化率与Cu2+胁迫浓度呈极显著负相关,其中取食Cu2+浓度100 mg·kg-1处理的子二代卵孵化率仅有66.88%。【结论】重金属Cu2+连续胁迫对亚洲玉米螟亲代及其子代的生长发育和生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抑制效应与Cu2+胁迫的浓度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亚洲玉米螟 生长发育 生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温度下亚洲玉米螟实验种群生命表 被引量:20
7
作者 李欣诺 王丽艳 +6 位作者 张海燕 王鹏南 陈茜 孙红 刘爽 郭婷婷 杨克军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8期1869-1872,共4页
为更有效地防治玉米螟,了解玉米螟在不同温度下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情况尤为重要。在实验室中设置5个恒温(35℃、30℃、25℃、20℃、15℃)环境,相对湿度为75%,研究不同温度对亚洲玉米螟各虫态生长发育的影响,组建玉米螟实验种群生... 为更有效地防治玉米螟,了解玉米螟在不同温度下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情况尤为重要。在实验室中设置5个恒温(35℃、30℃、25℃、20℃、15℃)环境,相对湿度为75%,研究不同温度对亚洲玉米螟各虫态生长发育的影响,组建玉米螟实验种群生命表。试验结果表明,玉米螟卵的孵化率、幼虫存活率和羽化率在25℃下均为最高.繁殖力也在25℃下达到最大值:在15-30℃温度范围下玉米螟各虫态的发育历期随温度升高而缩短,温度过高会抑制其生长速度;净生殖力(R0)和内禀增长率(rm)分别在36.80~60.14和0.07-0.10之间,且25℃下的这两项指标最高:根据生命表显示.玉米螟种群趋势指数与繁殖天数呈抛物线趋势,在25℃时种群趋势指数达到最大。据此可知.25℃为最适宜玉米螟生长发育和繁殖的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玉米螟 种群生命表:不同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稻纵卷叶螟发生特点及北迁的大气背景 被引量:46
8
作者 包云轩 曹云 +4 位作者 谢晓金 陆明红 李轩 王纯枝 刘万才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519-3533,共15页
稻纵卷叶螟因其发生面积大、暴发频率高、致害程度重而成为我国水稻生产上的重要害虫。为了阐明大气背景对其北迁重大过程的影响,利用2000—2012年中国稻纵卷叶螟灯诱数据分析了我国水稻主产区稻纵卷叶螟迁入的主要特征;选取2007年7月... 稻纵卷叶螟因其发生面积大、暴发频率高、致害程度重而成为我国水稻生产上的重要害虫。为了阐明大气背景对其北迁重大过程的影响,利用2000—2012年中国稻纵卷叶螟灯诱数据分析了我国水稻主产区稻纵卷叶螟迁入的主要特征;选取2007年7月下旬的一次重大北迁过程作为典型个例,运用中尺度天气研究和预报模式WRF,结合NCEP气象再分析资料,模拟了这一过程的大气背景,推算了稻纵卷叶螟的迁飞轨迹,并分析了大气背景对稻纵卷叶螟灾变性迁入的影响。研究表明:(1)这13年中,我国稻纵卷叶螟的迁入大多在3月初始见,3—8月为北迁期,从南到北先后在华南、西南、江岭、江淮稻区出现迁入峰;9—11月为南迁期,从北到南先后迁入江淮、江岭、华南稻区并出现相应的迁入峰,10月底至11月初为终见期。(2)北迁个例中各站逆推轨迹分析显示:包括再迁飞在内的不同时段虫源地基本上位于降虫区的西南方,迁飞高度都变化于550—850 m之间,但在沿海地区降落的稻纵卷叶螟迁飞轨迹是复杂的。(3)水平气流是稻纵卷叶螟远距离北迁的主要运载动力,925 h Pa上南方稻区一致的偏南气流对稻纵卷叶螟北迁极为有利;三维流场的起伏、特别是垂直气流的强弱变化对迁飞高度的变化起重要的作用。(4)下沉气流和降水是稻纵卷叶螟降落的关键动力因素,两者都对降虫有明显影响。(5)在这一北迁过程中,稻纵卷叶螟种群多降落在相对湿度大的区域,降虫区的相对湿度均在7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纵卷叶螟 迁入 WRF模式 迁飞轨迹 大气背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拟环纹豹蛛对亚洲玉米螟卵及低龄幼虫的捕食效应 被引量:18
9
作者 田耀加 梁广文 +1 位作者 曾玲 陆永跃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78-483,共6页
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拟环纹豹蛛对亚洲玉米螟卵和1~3龄幼虫的捕食效应。结果表明,拟环纹狼蛛能有效捕食玉米螟幼虫,但不捕食玉米螟卵。拟环纹豹蛛对玉米螟2龄和3龄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Ⅱ型,其中雌蛛对2龄和3龄幼虫的捕食上... 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拟环纹豹蛛对亚洲玉米螟卵和1~3龄幼虫的捕食效应。结果表明,拟环纹狼蛛能有效捕食玉米螟幼虫,但不捕食玉米螟卵。拟环纹豹蛛对玉米螟2龄和3龄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Ⅱ型,其中雌蛛对2龄和3龄幼虫的捕食上限1/Th分别为116头和85头,雄蛛分别为69头和26头。拟合HollingⅢ新模型得拟环纹豹蛛捕食玉米螟2龄和3龄幼虫的最佳寻找密度(b)分别为15和9头。在相同猎物密度下,拟环纹豹蛛自身密度增加,捕食作用率(E)下降,两者之间的关系方程为E=0.5965 P 0.65。研究表明,拟环纹豹蛛对亚洲玉米螟1~3龄幼虫均具有强烈的捕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环纹豹蛛 亚洲玉米螟 捕食功能反应 种内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000IU/mg苏云金杆菌悬浮剂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2
10
作者 曹春霞 王沫 +2 位作者 龙同 雷海瑞 程贤亮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5352-5353,5356,共3页
试验结果表明,16 000 IU/mg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悬浮剂对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Guenee)有较好的防效,750、1 500、2 250 g/hm2 3个处理浓度药后12 d的防效分别为83.73%、87.73%、93.50%,可用于绿色... 试验结果表明,16 000 IU/mg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悬浮剂对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Guenee)有较好的防效,750、1 500、2 250 g/hm2 3个处理浓度药后12 d的防效分别为83.73%、87.73%、93.50%,可用于绿色及有机农业的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 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guenee) 药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谱技术的水稻稻纵卷叶螟受害区域检测 被引量:26
11
作者 孙红 李民赞 +2 位作者 周志艳 刘刚 罗锡文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080-1083,共4页
利用光谱技术探索了水稻稻纵卷叶螟虫害的检测。通过分析田间水稻稻纵卷叶螟受害区和对照区冠层反射光谱和一阶微分光谱特征差异发现,可见光区(400-700nm),550nm附近中度受害水稻冠层反射率明显低于对照冠层反射率值,重度受害水稻... 利用光谱技术探索了水稻稻纵卷叶螟虫害的检测。通过分析田间水稻稻纵卷叶螟受害区和对照区冠层反射光谱和一阶微分光谱特征差异发现,可见光区(400-700nm),550nm附近中度受害水稻冠层反射率明显低于对照冠层反射率值,重度受害水稻冠层反射率则高于对照区冠层反射率;水稻受害时,叶片受损及干枯导致叶绿素含量降低,对红光波段(600-700nm)的吸收减小。近红外区(750-770nm)范围内,受害水稻冠层反射光谱曲线均不同程度出现“尖峰”波动,且光谱曲线红边拐点发生“蓝移”。通过构建样本总体修正曲线,提供了直观判别广域水稻是否受稻纵卷叶螟虫害侵扰的依据。进一步探讨稻纵卷叶螟受害区定性检测参数发现,利用NIR-NDVI特征可以有效地区分对照区和受害区区域,经验证,准确率达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虫害检测 光谱分析 稻纵卷叶螟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台市水稻纵卷叶螟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 被引量:8
12
作者 邰德良 李瑛 +1 位作者 王泉章 梅爱中 《昆虫知识》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2-86,共5页
20世纪90年代以来,水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medinalis(Guenee)在江苏省东台市连年重发,对水稻的正常生长威胁极大,已成为制约该地区水稻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表明水稻品种、迁入时间、气候条件、人为措施等多种因素对稻纵卷叶螟... 20世纪90年代以来,水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medinalis(Guenee)在江苏省东台市连年重发,对水稻的正常生长威胁极大,已成为制约该地区水稻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表明水稻品种、迁入时间、气候条件、人为措施等多种因素对稻纵卷叶螟的发生和危害影响较大,加强虫情监测、选用有效的药剂、适期开展防治,能有效地控制害虫的发生和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纵卷叶螟 虫情监测 适期 水稻品种 气候条件 生长 水稻生产 正常 因素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茚虫威15%乳油和氯虫苯甲酰胺20%悬浮剂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效试验 被引量:16
13
作者 董波 孙国俊 +2 位作者 蒋林忠 季敏 李粉华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2009年第3期31-32,44,共3页
试验结果表明:茚虫威15%乳油、氯虫苯甲酰胺20%悬浮剂对三代稻纵卷叶螟具有较好的防效,在药后7d对三代稻纵卷叶螟的防效均在85%以上。尤以茚虫威15%乳油的防效突出,药后14d,对三代稻纵卷叶螟的防效仍高达88.31%。
关键词 茚虫威 氯虫苯甲酰胺 水稻 稻纵卷叶螟 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玉米亚洲玉米螟化学防治技术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陈炳旭 陆恒 +2 位作者 董易之 王安勇 郑锦荣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93-95,共3页
采用potter喷雾法对亚洲玉米螟进行了药剂筛选试验,结果表明,阿维菌素.高效氯氰菊酯和乐斯本对亚洲玉米螟的致死作用明显,处理72 h后致死率均超过90%;乐斯本.高效氯氰菊酯和高效氯氰菊酯的致死作用次之,致死率分别为87.8%、78.9%。田间... 采用potter喷雾法对亚洲玉米螟进行了药剂筛选试验,结果表明,阿维菌素.高效氯氰菊酯和乐斯本对亚洲玉米螟的致死作用明显,处理72 h后致死率均超过90%;乐斯本.高效氯氰菊酯和高效氯氰菊酯的致死作用次之,致死率分别为87.8%、78.9%。田间药效试验结果与室内药剂筛选结果相吻合,以阿维菌素.高效氯氰菊酯和乐斯本的防效最好。大田防治示范试验进一步表明,阿维菌素.高效氯氰菊酯是防治甜玉米亚洲玉米螟的高效药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玉米:亚洲玉米螟 化学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桃蛀螟及其天敌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黄玉清 张晓俊 +2 位作者 魏辉 胡奇勇 占志雄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4期523-525,共3页
桃蛀螟 (DichocrocispunctiferalisGueneec)以幼虫蛀果为害 ,在龙眼树上的空间分布 ,以向南方位的中部、下部最多 ,其次是向西方位的下部 ,北中、北下方位最少。在龙眼不同的生长期 ,以成熟期最多 ,幼果期最少。桃蛀螟的天敌有绒茧蜂 (A... 桃蛀螟 (DichocrocispunctiferalisGueneec)以幼虫蛀果为害 ,在龙眼树上的空间分布 ,以向南方位的中部、下部最多 ,其次是向西方位的下部 ,北中、北下方位最少。在龙眼不同的生长期 ,以成熟期最多 ,幼果期最少。桃蛀螟的天敌有绒茧蜂 (Apantelessp)、广大腿小蜂 (BrachymerialasusWalker)、抱缘姬蜂 (Temeluchasp)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蛀螟 空间分布 种群动态 天敌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Bt基因玉米对亚洲玉米螟的抗性及其农艺性状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罗梅浩 李潮海 +2 位作者 郭线茹 刘春元 马保罗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4-16,25,共4页
以普通玉米杂交组合N3030、N4640为对照,通过盆栽接虫试验和田间调查,系统研究了转Bt基因玉米杂交组合N3030Bt和N4640Bt对亚洲玉米螟的抗虫效果和主要农艺性状变化。结果表明,转Bt基因玉米对亚洲玉米螟产卵无驱避作用,但花叶率、茎秆和... 以普通玉米杂交组合N3030、N4640为对照,通过盆栽接虫试验和田间调查,系统研究了转Bt基因玉米杂交组合N3030Bt和N4640Bt对亚洲玉米螟的抗虫效果和主要农艺性状变化。结果表明,转Bt基因玉米对亚洲玉米螟产卵无驱避作用,但花叶率、茎秆和雌雄穗的受害程度均明显轻于对照;转Bt基因玉米的生育期、株高、穗位高、穗长、穗粗等与对照差异不大,秃尖长明显短于对照,穗粒数和产量明显高于对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胁基因玉米 亚洲玉米螟 抗性 农艺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8%毒死蜱乳油对水稻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17
17
作者 朱文达 郭嗣斌 +1 位作者 涂爱萍 张遵霞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6-58,共3页
为了明确48%毒死蜱乳油(EC)的使用剂量及持效期,设3种浓度处理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48%毒死蜱乳油对稻纵卷叶螟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在幼虫高峰期用药450、6007、50 g/hm2,药后10 d和25 d杀虫效果分别为87.95%、92.78%、97.19%和89.69... 为了明确48%毒死蜱乳油(EC)的使用剂量及持效期,设3种浓度处理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48%毒死蜱乳油对稻纵卷叶螟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在幼虫高峰期用药450、6007、50 g/hm2,药后10 d和25 d杀虫效果分别为87.95%、92.78%、97.19%和89.69%、94.35%、98.45%,药后25 d保叶效果为88.48%、93.85%、96.44%,均显著优于30%敌百虫562.5 g/hm2。水稻每株穗数、每穗实粒数、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单株重和实际产量随着48%毒死蜱乳油用药量的增加而增加,与30%敌百虫562.5 g/hm2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而株高和千粒重在各处理间的差异不显著。稻叶受稻纵卷叶螟虫危害后,蒸腾速率下降,光合作用效率亦显著下降,从而影响水稻的多个产量相关性状,最终导致减产。药剂处理可以显著降低由此导致的产量损失,从而相对提高水稻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死蜱 杀虫剂 稻纵卷叶螟 防治效果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纵卷叶螟种群动态的地统计学分析 被引量:14
18
作者 石根生 周立阳 张孝羲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6-31,共6页
概述了地统计学在昆虫种群时空动态分析中的基本方法,应用该方法分析了江苏省通州市和安徽省凤阳县稻纵卷叶螟23年各世代种群时间格局的结构特征和自相关性,并对历年各世代的种群数量进行了模拟估计。结果表明:种群每世代的累计蛾... 概述了地统计学在昆虫种群时空动态分析中的基本方法,应用该方法分析了江苏省通州市和安徽省凤阳县稻纵卷叶螟23年各世代种群时间格局的结构特征和自相关性,并对历年各世代的种群数量进行了模拟估计。结果表明:种群每世代的累计蛾量和高峰日蛾量在一定世代间隔内均存在着自相关性,当世代间隔超过一定距离时表现为相互独立。两地区种群世代间的影响范围和作用程度的大小存在差异。通州世代间隔在8个以内时,种群具有明显的自相关性,而世代间隔少于3~4个时,有最强的自相关性。凤阳世代间隔在9个世代以内,高峰日蛾量存在自相关性,而世代间隔少于4时有最强的自相关性。讨论了地统计学方法在害虫时空动态、迁飞规律及预测预报上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统计学 稻纵卷叶螟 种群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乙酰甲胺磷乳油防治烟青虫药效试验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海涛 李淑君 +3 位作者 陈玉国 李耀宇 陈作鹏 郑五州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1-42,共2页
2 0 0 2年在河南省农科院烟草研究所试验田进行了 30 %乙酰甲胺磷乳油防治烟青虫小区试验。结果表明 :乙酰甲胺磷 2 5 0~ 5 0 0倍对烟青虫均有显著防效 ,药后 1 0d、2 0d校正防效分别达 90 .1 %,80 .8%以上 ,明显优于对照药剂 ,而且乙... 2 0 0 2年在河南省农科院烟草研究所试验田进行了 30 %乙酰甲胺磷乳油防治烟青虫小区试验。结果表明 :乙酰甲胺磷 2 5 0~ 5 0 0倍对烟青虫均有显著防效 ,药后 1 0d、2 0d校正防效分别达 90 .1 %,80 .8%以上 ,明显优于对照药剂 ,而且乙酰甲胺磷残效期较长 ,30d以后的校正防效仍在 8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甲胺磷乳油 防治 烟青虫 药效试验 药剂 残效期 烟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淮稻区稻纵卷叶螟的轨迹分析 被引量:22
20
作者 周立阳 张孝羲 程权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53-58,共6页
总结了轨迹分析方法的应用概况,并利用此方法分析了江淮稻区稻纵卷叶螟的虫源地及迁飞路径。从10a历史资料中,选择了150个发蛾高峰期的750个研究日,对7个代表性地点进行了研究,根据由6月下旬到8月上旬划分出的4个时段... 总结了轨迹分析方法的应用概况,并利用此方法分析了江淮稻区稻纵卷叶螟的虫源地及迁飞路径。从10a历史资料中,选择了150个发蛾高峰期的750个研究日,对7个代表性地点进行了研究,根据由6月下旬到8月上旬划分出的4个时段,分别给出了这些地区精确的虫源地和概率贡献,以及具体的迁飞路径,并对照中国地形图分析了各次迁飞路线。文中最后对轨迹分析方法应用于害虫异地预测的作用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纵卷叶螟 迁飞 轨迹分析 江淮稻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