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嘱点评干预对医院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的影响
1
作者 吴玲英 王会燕 《抗感染药学》 2024年第5期483-486,共4页
目的:分析医嘱点评干预对医院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的影响,为临床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6月(点评干预前,164例)和2021年7月—2022年12月(点评干预后,164例)抚州... 目的:分析医嘱点评干预对医院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的影响,为临床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6月(点评干预前,164例)和2021年7月—2022年12月(点评干预后,164例)抚州市东乡区人民医院收治的328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和分析点评干预前后不同手术患者抗菌药物的预防使用率和不合理用药类型。结果:医嘱点评干预后Ⅰ类切口手术患者抗菌药物的预防使用率明显低于医嘱点评干预前(28.66%vs 79.27%,P<0.05),并且在腹股沟疝手术、乳腺手术、骨科手术、白内障手术、甲状腺疾病手术等术式上的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均低于医嘱点评干预前(P<0.05);而医嘱点评结果显示,医嘱点评干预后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在给药时机、药品选用、用药疗程、用法用量、联合用药等方面的不合理率均明显低于医嘱点评干预前(P<0.05)。结论:医嘱点评干预确实可以有效改善医院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情况,从而提升临床的合理用药水平,进而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切口手术 围术期 医嘱点评 抗菌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PDCA循环法规范抗菌药物Ⅰ类切口预防性使用 被引量:8
2
作者 刘少华 兰艳 +3 位作者 王雨来 卢振 张松 龙坤 《中国药业》 CAS 2019年第23期91-93,共3页
目的探讨PDCA循环法在规范抗菌药物Ⅰ类切口的预防性使用及效果评价。方法通过医院信息系统收集黄石市中心医院2018年1月至9月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相关数据,运用PDCA循环法进行干预,对比干预前(2018年1月至3月)、过渡... 目的探讨PDCA循环法在规范抗菌药物Ⅰ类切口的预防性使用及效果评价。方法通过医院信息系统收集黄石市中心医院2018年1月至9月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相关数据,运用PDCA循环法进行干预,对比干预前(2018年1月至3月)、过渡期(2018年4月至6月)、干预后(2018年7月至9月)的抗菌药物相关控制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PDCA循环实施后,抗菌药物疗程、给药时机、品种选择的合格率指标分别由干预前的46.73%,50.50%,59.67%提高至93.45%,94.17%,97.33%,其使用率由41.96%下降至21.48%。结论 PDCA循环法能有效规范抗菌药物Ⅰ类切口手术的预防性使用,促进合理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循环 类切口 抗菌药物 预防性使用 合理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PDCA循环对普外科Ⅰ类切口清洁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管理的成效及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樊裕 王旋 +1 位作者 潘韵 姜翠敏 《中南药学》 CAS 2014年第10期1043-1047,共5页
目的 探索PDCA循环对普外科Ⅰ类切口清洁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的管理成效。方法 抽取本院普外科2009年7月~2010年6月Ⅰ类切口清洁手术病历作为对照组,2010年7月~2011年6月、2011年7月~2012年6月、2012年7月~2013年6月Ⅰ类... 目的 探索PDCA循环对普外科Ⅰ类切口清洁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的管理成效。方法 抽取本院普外科2009年7月~2010年6月Ⅰ类切口清洁手术病历作为对照组,2010年7月~2011年6月、2011年7月~2012年6月、2012年7月~2013年6月Ⅰ类切口清洁手术病历分别作为管理组1~3,应用PDCA循环管理抗菌药物的预防应用,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管理前后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使用合理率及术后切口感染率的显著性检验,判断是否取得显著成效。结果 通过PDCA循环管理,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率由99.23%下降至7.91%(χ2=13 890.16,P〈0.001),使用合理率从0.77%上升至90.44%(χ2=13 571.10,P〈0.001),术后切口感染率从0.77%下降至0.66%(χ2=7 547.58,P〈0.001)。结论 运用PDCA循环对普外科Ⅰ类切口清洁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进行管理,预防使用率显著下降,使用合理率显著上升,术后切口感染率显著下降,取得良好成效,今后应继续探索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切口清洁手术 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 合理使用 PDCA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厦门市中医院两个骨科手术科室Ⅰ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情况及效果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舒文琳 林蔚莘 《药品评价》 CAS 2017年第10期44-46,共3页
目的:2015年国家卫计委新出台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针对骨科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作出了相应规定,现就我院两个骨科手术科室对政策的执行情况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数据检索出两个骨科手术科室2015年8月1日—2016年7... 目的:2015年国家卫计委新出台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针对骨科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作出了相应规定,现就我院两个骨科手术科室对政策的执行情况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数据检索出两个骨科手术科室2015年8月1日—2016年7月31日所有Ⅰ类切口闭合性骨折内固定手术(包括关节置换术),排除内固定取出术、多个手术合并、骨水泥、开放性骨折、术前有全身其他部位感染灶、皮肤软组织挫裂伤、闭合性骨折行外固定患者。共收集病历:骨科手术一科室(1组)101例,骨科手术二科室(2组)120例。对两组数据采用Excel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组(骨科手术一科室)I类切口闭合性骨折内固定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选择及用药时机、疗程与卫计委相关文件精神较为一致,而2组(骨科手术二科室)存在预防选药级别过高、二联预防、用药时机不适宜、预防用药疗程过长等问题。结论:骨科手术二科室相比骨科手术一科室选药级别过高,用药疗程过长。但事实证明,按照卫计委相关政策执行,既可有效地减缓细菌耐药性的发生,又可减轻患者经济负担,亦不会增加术后切口感染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 类切口 闭合性骨折内固定手术 抗菌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PDCA提高Ⅰ类切口预防用抗菌药物合理率的实践 被引量:3
5
作者 黄毅婷 李惠婷 +2 位作者 徐丹 蒋婷婷 黄旭慧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0年第20期125-128,共4页
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规范Ⅰ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汇总2019年1—4月Ⅰ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使用的资料,分析造成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主要原因,采用PDCA 循环对Ⅰ类切口预防用抗菌药物进行... 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规范Ⅰ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汇总2019年1—4月Ⅰ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使用的资料,分析造成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主要原因,采用PDCA 循环对Ⅰ类切口预防用抗菌药物进行管理。将实施前、实施中、实施后的不合理率进行对比。结果 实施前、实施中、实施后的Ⅰ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用药不合理率分别为9.92%、2.63%、1.24%(χ 2=12.352;P =0.000 < 0.05)。结论 PDCA 循环法有效地提高了某院Ⅰ类切口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循环 类切口手术 合理使用 抗菌药物 预防使用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医院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使用情况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基云 王丹 +5 位作者 吴文利 张彦杰 马婧 王楠 景晶 陆钊罡 《抗感染药学》 2023年第12期1256-1261,共6页
目的:分析医院骨科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使用情况,为临床手术患者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1月—12月医院骨科4603例行Ⅰ类切口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的手术类型、手术时长和抗菌... 目的:分析医院骨科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使用情况,为临床手术患者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1月—12月医院骨科4603例行Ⅰ类切口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的手术类型、手术时长和抗菌药物的品种选择、使用时机、用药疗程等信息,分析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的用药特点。结果:4603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的手术类型主要为内固定术(1433例,占31.13%),其次为关节镜手术(716例,占15.56%)、关节置换术(712例,占15.47%)、内固定取除术(696例,占15.12%)和腰椎手术(551例,占11.97%);在手术时长分布方面,4603例手术患者中手术时长≤2 h的有3304例(占71.78%),而>2~3 h和>3 h的则分别有781例(占16.97%)和506例(占10.99%);4603例患者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有2867例(使用率为62.29%),其中预防用药例数最多的手术类型为内固定术(1335例,占46.56%)和关节置换术(712例,占24.83%),所用最多的药物品种则为头孢唑林(1529例,占53.33%)和头孢呋辛(1080例,占37.67%);在抗菌药物的预防给药时机方面,绝大多数患者为术前0.5~1 h(2758例,占96.20%),但仍存在术前未用、术后有的情况(10例,占0.35%);在预防用药疗程方面,大多数患者的疗程<12 h(2105例,占73.42%),但有461例(占16.67%)的疗程>48 h。结论:医院骨科Ⅰ类切口手术患者抗菌药物的预防性使用率较高,但其在品种选择、给药时机、用药疗程方面存在少数不合理使用的情况,医院行政部门应加强围术期抗菌药物的管理和宣教,以提高临床抗菌药物的用药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 类切口手术 围术期 抗菌药物 预防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院临床药师干预前后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使用调查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卢雪晖 刘丛海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2年第11期61-63,共3页
目的了解某院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在临床药师干预前后的应用情况。方法对2010年7~12月518例和2012年1~6月665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在临床药师干预下某院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达... 目的了解某院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在临床药师干预前后的应用情况。方法对2010年7~12月518例和2012年1~6月665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在临床药师干预下某院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达到卫生部抗菌药物专项整治规定范围,术前0.5~2h内给药率达到100%,在合理选药上也有较大程度的改善。结论临床药师干预效果明显,对临床合理用药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药师 干预 类切口手术 抗菌药物使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干预措施对骨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感染药物应用的影响
8
作者 袁波 李玲 +1 位作者 黄芳 陆文杰 《中南药学》 CAS 2013年第7期555-558,共4页
目的比较干预前后我院骨科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情况,为进一步规范我院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7~9月(干预前)和2012年7~9月(干预后)骨科Ⅰ类切口手术,统计、分析围手术期... 目的比较干预前后我院骨科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情况,为进一步规范我院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7~9月(干预前)和2012年7~9月(干预后)骨科Ⅰ类切口手术,统计、分析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情况,并评价其合理性。结果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干预后由84.67%下降到57.30%(P<0.01),抗菌药物费用明显减少(P<0.01),用药合理性明显提高。结论我院为规范骨科Ⅰ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采取的综合干预措施可行、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干预 骨科类切口手术 预防使用抗菌药 围手术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药师干预骨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8
9
作者 安洪亮 葛俊 +2 位作者 马宗强 程敏 时友忠 《中国药业》 CAS 2017年第3期68-71,共4页
目的通过临床药师干预促进骨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的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临床药师参与骨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的管理工作,分别调取干预前、第1阶段干预后、第2阶段干预后骨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对药物... 目的通过临床药师干预促进骨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的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临床药师参与骨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的管理工作,分别调取干预前、第1阶段干预后、第2阶段干预后骨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对药物选择、给药时机、给药时间等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第2阶段干预后,骨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由84.74%下降至28.27%,第2阶段干预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DDDs)由89.58下降至29.65;抗菌药物的品种选择、给药时间、用药疗程等均趋于合理。结论通过临床药师参与用药管理,医院骨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合理性得到了有效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药师 骨科 类切口手术 预防用药 抗菌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学干预对骨科Ⅰ类切口抗菌药物预防使用情况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沈倩影 张琳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1年第32期189-191,共3页
目的探讨药学干预对骨科Ⅰ类切口抗菌药物预防使用情况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本院收治的274例骨科Ⅰ类切口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未经药学干预),2019年本院收治的351例骨科Ⅰ类切口手术患者作为观察组(经药学干预)。比较两组抗菌药... 目的探讨药学干预对骨科Ⅰ类切口抗菌药物预防使用情况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本院收治的274例骨科Ⅰ类切口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未经药学干预),2019年本院收治的351例骨科Ⅰ类切口手术患者作为观察组(经药学干预)。比较两组抗菌药物预防使用情况。结果观察组抗菌药物预防总使用率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预防使用的抗菌药物种类以第三代头孢菌素为主,观察组以第一、二代头孢菌素为主,两组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其他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预防使用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术前给药时机及疗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追加抗菌药物患者占比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用药疗程在>48~72 h的患者占比无显著差异(P>0.05),其余用药疗程的患者占比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学干预在骨科Ⅰ类切口抗菌药物预防使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能够促使抗菌药物预防使用趋于合理,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学干预 骨科类切口 抗菌药物 预防使用 给药时机 疗程 切口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药师针对性干预骨科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预防使用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殷杰 沈宏萍 袁渊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9年第30期30-31,34,共3页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针对性干预骨科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预防使用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9月-2018年7月本院骨科Ⅰ类切口手术病历162份,将2017年9月-2018年1月Ⅰ类切口手术病历94份设为干预前,将2018年3月-7月Ⅰ类切口手术病历68份设为...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针对性干预骨科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预防使用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9月-2018年7月本院骨科Ⅰ类切口手术病历162份,将2017年9月-2018年1月Ⅰ类切口手术病历94份设为干预前,将2018年3月-7月Ⅰ类切口手术病历68份设为干预后。比较干预前后骨科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预防使用情况、不合理情况、使用品种、使用时长。结果干预前预防用药率为93.6%,干预后预防用药率为85.3%。干预后品种选择错误、用药时机错误、用药疗程过长发生率低于干预前。干预前骨科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的抗菌药涉及8个品种,磺苄西林、拉氧头孢使用频率排名前二。干预后预防使用的抗菌药品种下降到4种,以第二代头孢菌素为主。干预后用药疗程未超过24 h占比高于干预前。结论临床药师针对性的药学干预可提高骨科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的合理性,并促进医院抗菌药管理的持续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 类切口手术 临床药师 骨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院专项整治前后Ⅰ类切口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调查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威 杜晓俊 《中国当代医药》 2013年第21期171-172,174,共3页
目的调查分析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前后本院Ⅰ类切口围术期预防用药情况,了解专项整治活动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Ⅰ类切口手术病历400份,其中2011年1~6月(整治前)病历200份,2012年1~6月(整治后)病历200份。比较专项整治活动前后Ⅰ类切口围... 目的调查分析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前后本院Ⅰ类切口围术期预防用药情况,了解专项整治活动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Ⅰ类切口手术病历400份,其中2011年1~6月(整治前)病历200份,2012年1~6月(整治后)病历200份。比较专项整治活动前后Ⅰ类切口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结果整治后本院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合理使用方面较整治前有很大改善,抗菌药物使用率由78.0%降为33.0%,人均使用抗菌药物费用由529.3元降为195.7元,人均使用抗菌药物天数由2.04d减至0.95d。整治后清洁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比例仍稍高于卫生部要求的<30%。结论专项整治活动有助于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整治后本院Ⅰ类切口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有很大改善,但仍存在预防用药比例稍高、用药时间长、品种选择不合理等现象,尚需加强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项整治 类切口手术 预防用抗菌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科Ⅰ类手术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静静 宁永忠 《中国民康医学》 2019年第14期26-27,57,共3页
目的:探讨骨科Ⅰ类手术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57例骨科Ⅰ类手术切口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患者感染的病原菌种类及其耐药性。结果:共分离到57株病原菌,其中革兰氏阳性菌30株(55.6%)... 目的:探讨骨科Ⅰ类手术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57例骨科Ⅰ类手术切口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患者感染的病原菌种类及其耐药性。结果:共分离到57株病原菌,其中革兰氏阳性菌30株(55.6%),革兰氏阴性菌18株(31.6%)和真菌9株(15.8%);革兰氏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占比最高,为33.3%,其次为表皮葡萄球菌,占19.3%;革兰氏阴性菌中鲍曼不动杆菌占比最高,为8.8%,其次为大肠埃希菌与阴沟肠杆菌,占7.0%。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均为100.0%,对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的耐药率均为0%;大肠埃希菌只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有完全敏感性,鲍曼不动杆菌则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甲氧苄啶、哌拉西林有完全敏感性,阴沟肠杆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甲氧苄啶有完全敏感性。结论:骨科Ⅰ类切口感染的病原菌主要为革兰氏阳性菌,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占比最高,且耐药情况普遍存在,需要针对不同细菌进行针对性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类切口手术 感染 耐药性 病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转型医院骨科I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张孟希 柴明珍 邱福建 《海军医学杂志》 2018年第5期424-426,458,共4页
目的了解我院骨科I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探讨干预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骨科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的213例I类切口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另选2017年3月至2017年10月的144例I类切口手术患者作为干预... 目的了解我院骨科I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探讨干预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骨科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的213例I类切口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另选2017年3月至2017年10月的144例I类切口手术患者作为干预组,分析2组I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情况。结果对照组I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的预防使用率为85. 45%(182例),干预组为52. 78%(76例)(P <0. 05);对照组术后24 h停药率为7. 69%(14例),干预组为48. 68%(37例)(P <0. 05)。结论该院骨科I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存在不合理的现象,采取有效措施后,I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有了显著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切口手术 骨科 抗菌药物 预防性使用 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科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应用方案的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晨 李兴艳 +2 位作者 田林强 郭风劲 陈安民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5361-5363,共3页
目的研究骨科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应用方案,提供科学使用依据。方法收集骨科Ⅰ类切口手术患者资料,将抗菌药物使用方案分类:方案1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使用,方案2为未达到方案1标准但术后使用≤3d,方案3为抗菌药物术后使用≥... 目的研究骨科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应用方案,提供科学使用依据。方法收集骨科Ⅰ类切口手术患者资料,将抗菌药物使用方案分类:方案1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使用,方案2为未达到方案1标准但术后使用≤3d,方案3为抗菌药物术后使用≥4d;分析不同方案与术后感染的关系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方案1~3术后切口感染率分别为5.23%、5.65%、1.21%;脊柱类疾病中,方案1感染率为6.06%,高于方案3的0;术后抗菌药物使用0、1d感染率分别为5.39%、6.76%,均高于方案3的1.21%;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关节成形与关节疾病、手、显微外科疾病比脊柱类疾病术后感染风险低。结论脊柱类疾病Ⅰ类切口手术术后抗菌药物使用2d能有效预防切口感染,其他骨科手术抗菌药物使用应参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 类切口手术 抗菌药物
原文传递
济南地区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调查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国庆 周文 +1 位作者 欧扬 郭芳芳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4320-4322,共3页
目的了解济南地区医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情况。方法对济南地区11所医院2010年1-12月出院的900例Ⅰ类切口手术病历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Ⅰ类切口手术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为98.00%,涉及12大类37个品种,其中应用最多的是一... 目的了解济南地区医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情况。方法对济南地区11所医院2010年1-12月出院的900例Ⅰ类切口手术病历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Ⅰ类切口手术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为98.00%,涉及12大类37个品种,其中应用最多的是一代头孢菌素;56.12%的Ⅰ类切口手术在术前30min~2h内给药;平均预防用药疗程为3.4d;联合用药的患者75例,占8.50%。结论济南地区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存在不合理性现象,需进一步规范临床医师抗菌药物使用行为,制定完善的围手术期预防用药管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切口手术 围手术期 抗菌药物 济南地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