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valuation of the Protective Efficacy of a Fused OmpK/Omp22 Protein Vaccine Candidate agains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Infection in Mice 被引量:5
1
作者 GUO San Jun REN Shan XIE Yong En 《Biomed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2期155-158,共4页
Acinetobocter baumannfi (A. Baumannii) is an emerging opportunistic pathogen responsible for hospital-acquired infections, and which now constitutes a sufficiently serious threat to public health to necessitate the ... Acinetobocter baumannfi (A. Baumannii) is an emerging opportunistic pathogen responsible for hospital-acquired infections, and which now constitutes a sufficiently serious threat to public health to necessitate the development of an effective vaccine. In this study, a recombinant fused protein named OmpK/Omp22 and two individual proteins OmpK and Omp22 were obtained using recombinant expression and Ni-affinity purification. Groups of BALB/c mice were immunized with these proteins and challenged with a clinically isolated strain of A. boumonnii. The bacterial load in the blood, pathological changes in the lung tissue and survival rates after challenge were evaluated. Mice immunized with OmpK/Omp22 fused protein provided significantly greater protection against A. boumonnfi challenge than those immunized with either of the two proteins individually. The results provide novel clues for future design of vaccines against A. boumonni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valuation of the Protective Efficacy of a Fused ompk/omp22 Protein Vaccine Candidate agains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Infection in Mi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鲍曼不动杆菌OmpK/Omp22融合蛋白的制备及诱导小鼠抗体应答水平检测 被引量:2
2
作者 郭三君 任珊 谢勇恩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11期1188-1191,共4页
目的制备鲍曼不动杆菌OmpK/Omp22融合蛋白,并检测其抗原特异性抗体应答水平。方法以鲍曼不动杆菌标准株19606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重叠延伸PCR技术获取OmpK/Omp22融合基因片段,将其定向克隆入原核表达质粒pColdI,筛选重组质粒并进行酶切... 目的制备鲍曼不动杆菌OmpK/Omp22融合蛋白,并检测其抗原特异性抗体应答水平。方法以鲍曼不动杆菌标准株19606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重叠延伸PCR技术获取OmpK/Omp22融合基因片段,将其定向克隆入原核表达质粒pColdI,筛选重组质粒并进行酶切及DNA测序鉴定。重组质粒转化大肠埃希菌BL21株,经IPTG诱导表达,镍亲和纯化柱纯化重组蛋白。小鼠背部皮下注射重组融合蛋白(20μg/只,体积50μL)和等体积完全弗氏佐剂,并于初次免疫后第14和21天相同剂量加强免疫1次,分别于末次免疫后7、21 d小鼠内眦取血,测定小鼠血清中抗原特异性抗体滴度。结果 PCR扩增获得约1 400 bp的基因片段,定向克隆筛选到约5 800 bp的重组质粒,纯化的重组融合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52 000,小鼠血清中检测到特异性IgG抗体,最高抗体滴度可达1∶102 400。结论成功制备了鲍曼不动杆菌OmpK/Omp22融合蛋白,小鼠血清中检测到高滴度特异性IgG抗体,为进一步研究其免疫活性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ompk omp22 融合蛋白 抗体应答
原文传递
幽门螺杆菌外膜蛋白基因omp22克隆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黄学勇 段广才 +3 位作者 范清堂 郗园林 黄志刚 宋春花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224-2226,共3页
[目的]克隆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外膜蛋白omp22基因,并对其进行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为幽门螺杆菌疫苗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利用PCR技术从Helicobacter pylori郑州分离株MEL-Hp27染色体DNA上扩增出omp22基因,将其定向插... [目的]克隆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外膜蛋白omp22基因,并对其进行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为幽门螺杆菌疫苗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利用PCR技术从Helicobacter pylori郑州分离株MEL-Hp27染色体DNA上扩增出omp22基因,将其定向插入克隆载体pBluescriptbⅡ,并进行序列测定和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其生物学特性。[结果]用PCR方法扩增的omp22基因长度为540bp,编码179个氨基酸,DNAstar和Omiga软件预测其蛋白质的相对分子量(Mr)约为20kDa,并显示出良好的抗原性和疏水性。[结论]本研究获得了序列正确的幽门螺杆菌omp22基因,为其重组蛋白表达及其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omp22基因 克隆 序列测定 生物信息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布鲁菌外膜蛋白Omp22的原核表达及鉴定 被引量:6
4
作者 张亮 张蕾 +5 位作者 张芳琳 李璞媛 李凯 吴兴安 徐志凯 白文涛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9年第14期3969-3973,共5页
布鲁菌外膜蛋白Omp22与布鲁菌致病性相关,又可诱导机体免疫反应。为进一步研究Omp22的特性,对其进行原核表达,并初步鉴定。根据Genbank序列,设计并合成羊布鲁菌外膜蛋白Omp22引物。以羊布鲁菌M5株基因组DAN为模板,PCR扩增并克隆入原核... 布鲁菌外膜蛋白Omp22与布鲁菌致病性相关,又可诱导机体免疫反应。为进一步研究Omp22的特性,对其进行原核表达,并初步鉴定。根据Genbank序列,设计并合成羊布鲁菌外膜蛋白Omp22引物。以羊布鲁菌M5株基因组DAN为模板,PCR扩增并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中。酶切鉴定正确后,测定序列;将重组质粒pGEX-4T-1-Omp22电转化大肠杆菌DH5α中,诱导表达,并采用羊布鲁菌兔免疫血清,Western-blot初步检测融合蛋白GST-Omp22表达情况和免疫学特性。结果PCR扩增出约660bp目的条带,与预期相符;酶切鉴定和测序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pGEX-4T-1-Omp22原核表达载体;优化诱导温度,结果表明,在25℃诱导表达时,该融合蛋白大部分出现在上清中;Western-blot结果证实,GST-Omp22可与羊布鲁菌兔免疫血清特异性结合。说明成功构建了Omp22蛋白原核表达载体并进行了可溶性表达;该融合蛋白可与羊布鲁菌兔免疫血清特异性结合。Omp22蛋白的表达,为进一步研究布鲁菌的致病机制以及疫苗研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布鲁菌 外膜蛋白omp22 原核表达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mp22与牛布鲁氏菌感染后的巨噬细胞蛋白互作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向阳 王学理 +4 位作者 刘凯 霍晓伟 武迎红 张显华 张嘉保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894-897,共4页
为了探讨牛布鲁氏菌544A株感染巨噬细胞的c DNA文库中筛选与Omp22相互作用的蛋白,对布鲁氏菌的致病机理进行研究。将布鲁氏菌细胞膜可分为3组:第1组为94 k Da的外膜蛋白,第2组为41-43 k Da外膜蛋白,第3组为22-31 k Da的外膜蛋白。第1... 为了探讨牛布鲁氏菌544A株感染巨噬细胞的c DNA文库中筛选与Omp22相互作用的蛋白,对布鲁氏菌的致病机理进行研究。将布鲁氏菌细胞膜可分为3组:第1组为94 k Da的外膜蛋白,第2组为41-43 k Da外膜蛋白,第3组为22-31 k Da的外膜蛋白。第1组外膜蛋白只是外膜蛋白的一小部分;第2组外膜蛋白是布鲁氏菌细胞外膜孔道蛋白;第3组外膜蛋白是由两种相关的22 k Da蛋白和31 k Da蛋白组成,31 k Da蛋白已经被证实了是一类细胞外膜孔道蛋白,而22 k Da蛋白(Omp22)的功能还不是很清楚。酵母双杂交技术是一种常用的而且有效地研究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的方法,已经广泛的应用到蛋白研究领域。本实验采用Cyto Tra P酵母双杂交系统,以Omp22为诱饵,从牛布鲁氏菌544A株感染巨噬细胞的c DNA文库中筛选与Omp22相互作用的蛋白,对布鲁氏菌的致病机理进行阐述,探索Omp22在布鲁氏菌致病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mp22 巨噬细胞蛋白 互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外膜蛋白基因omp22克隆、表达和鉴定 被引量:1
6
作者 黄学勇 李永红 +2 位作者 段广才 范清堂 郗园林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5期678-680,共3页
目的:克隆幽门螺杆菌外膜蛋白基因omp22,构建幽门螺杆菌omp22基因与麦芽糖结合蛋白基因融合表达载体,并进行诱导表达,鉴定融合蛋白免疫原性,为幽门螺杆菌疫苗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利用PCR技术从Helicobacter pylori郑州分离株MEL-Hp27染... 目的:克隆幽门螺杆菌外膜蛋白基因omp22,构建幽门螺杆菌omp22基因与麦芽糖结合蛋白基因融合表达载体,并进行诱导表达,鉴定融合蛋白免疫原性,为幽门螺杆菌疫苗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利用PCR技术从Helicobacter pylori郑州分离株MEL-Hp27染色体DNA上扩增omp22基因,并将其克隆到表达载体pMAL-c2X中,转化大肠杆菌(E.coli TB1),用IPTG诱导目的基因表达,SDS-PAGE方法对表达产物进行分析,Western blot鉴定其免疫原性。结果:PCR方法扩增的omp22基因长度约为540 bp。经酶切鉴定,插入到表达载体的基因片段与预期目的DNA片段相一致;SDS-PAGE结果显示表达产物分子量约为22 ku,融合蛋白的表达量约占全菌总蛋白的26%。结论:成功克隆并构建了omp22基因高效原核表达系统,为幽门螺杆菌基因工程组分疫苗的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外膜蛋白基因 克隆 融合表达载体 酶切鉴定 HELICOBACTER PYLORI MEMBRANE PROTEIN omp22基因 麦芽糖结合蛋白基因 融合蛋白 蛋白免疫原性 表达产物 SDS-PAGE 转化大肠杆菌 原核表达系统 方法 组分疫苗 诱导表达 疫苗研究 扩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外膜蛋白omp22和黏附素hpaA融合基因原核表达系统的构建与鉴定
7
作者 黄学勇 段广才 +3 位作者 范清堂 郗园林 黄志刚 宋春花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25-228,共4页
目的:构建表达幽门螺杆菌(Hp)的外膜蛋白omp22和黏附素hpaA融合基因的重组蛋白质候选菌株,为Hp疫苗研究提供依据.方法:用PCR方法扩增出带3个甘氨酸残基柔韧接头的融合基因omp22-hpaA,将其克隆到表达载体pMAL-c2X中转化大肠杆菌(E.coliTB... 目的:构建表达幽门螺杆菌(Hp)的外膜蛋白omp22和黏附素hpaA融合基因的重组蛋白质候选菌株,为Hp疫苗研究提供依据.方法:用PCR方法扩增出带3个甘氨酸残基柔韧接头的融合基因omp22-hpaA,将其克隆到表达载体pMAL-c2X中转化大肠杆菌(E.coliTB1),用IPTG诱导目的基因表达,SDS-PAGE方法对表达产物进行分析,Western Blot鉴定其免疫原性.结果:测序结果显示,omp22-hpaA融合基因片段由1326bp组成,为编码440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肽,接头序列GGTGGAGGC已成功地插入omp22-hpaA融合基因中;SDS-PAGE结果显示表达产物相对分子质量约为53ku,融合蛋白的表达量约占全菌总蛋白的20%.结论:成功克隆并构建了omp22-hpaA融合基因原核表达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omp22-hpaA融合基因 克隆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产型布鲁氏菌Omp22基因酵母双杂交诱饵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8
作者 李向阳 张嘉保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3-86,共4页
通过PCR获得流产型布鲁氏菌Omp22基因的编码区,将其克隆到pSOS载体中,构建酵母双杂交系统的诱饵载体pSOS-Omp22。测序正确后,将重组质粒导入cdc25H检测其表达产物对酵母细胞有无毒性和自激活作用,且在酵母细胞中定位是否正确。结果表明... 通过PCR获得流产型布鲁氏菌Omp22基因的编码区,将其克隆到pSOS载体中,构建酵母双杂交系统的诱饵载体pSOS-Omp22。测序正确后,将重组质粒导入cdc25H检测其表达产物对酵母细胞有无毒性和自激活作用,且在酵母细胞中定位是否正确。结果表明,获得了正确的流产型布鲁氏菌Omp22基因编码区,并成功克隆到pSOS诱饵载体中,且转化有诱饵载体的cdc25H在SD/Glucose(-L)营养缺陷平板上生长良好,说明表达产物对酵母细胞无毒性,对报告基因也无自激活作用且其定位正确。表明pSOS-Omp22可应用在酵母双杂交系统中,用于寻找巨噬细胞cDNA文库中与Omp22相互作用的蛋白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双杂交系统 omp22基因 诱饵载体 自激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布鲁氏杆菌外膜蛋白Omp22的原核表达及反应原性鉴定 被引量:1
9
作者 连凯琪 周玲玲 +4 位作者 张明亮 张慢 林正丹 宋玉伟 王双山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3,共3页
为了制备牛布鲁氏杆菌外膜蛋白Omp22的抗原,试验采用PCR技术扩增Omp22基因;通过PCR和双酶切技术鉴定重组质粒pET28a(+)-Omp22;应用SDS-PAGE对重组质粒pET28a(+)-Omp22的表达进行鉴定;采用Western-blot方法对表达的重组蛋白Omp22与布鲁... 为了制备牛布鲁氏杆菌外膜蛋白Omp22的抗原,试验采用PCR技术扩增Omp22基因;通过PCR和双酶切技术鉴定重组质粒pET28a(+)-Omp22;应用SDS-PAGE对重组质粒pET28a(+)-Omp22的表达进行鉴定;采用Western-blot方法对表达的重组蛋白Omp22与布鲁氏杆菌阳性血清的反应原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PCR扩增得到Omp22基因,其大小为639 bp,共编码213个氨基酸,并成功构建重组质粒pET28a(+)-Omp22;该重组质粒在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中获得表达,表达的重组蛋白Omp22能与布鲁氏杆菌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说明重组蛋白Omp22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为后续开发诊断抗体的试剂盒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杆菌 外膜蛋白omp22 基因扩增 原核表达 融合蛋白 反应原性
原文传递
羊布氏杆菌3型外膜蛋白Omp22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分析
10
作者 贺容 张生珍 +3 位作者 马丽 杨旭欣 徐立青 李增魁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8期185-188,共4页
为大量制备重组布氏杆菌外膜蛋白Omp22及其免疫原性和相关功能研究奠定基础,同时为布氏杆菌病的诊断、防治药物及疫苗研究提供参考,以羊种布氏杆菌3型青海省海晏县分离株为研究对象,对其外膜蛋白Omp22基因进行克隆,并利用相关软件系统... 为大量制备重组布氏杆菌外膜蛋白Omp22及其免疫原性和相关功能研究奠定基础,同时为布氏杆菌病的诊断、防治药物及疫苗研究提供参考,以羊种布氏杆菌3型青海省海晏县分离株为研究对象,对其外膜蛋白Omp22基因进行克隆,并利用相关软件系统对外膜蛋白Omp22的生物信息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布氏杆菌Omp22基因两端加上BamHⅠ和XhoⅠ酶切位点,通过PCR方法获得海晏县分离羊种布氏杆菌3型菌株的Omp22基因,成功克隆入pMD19-T载体上。羊种布氏杆菌3型Omp22分子一级结构的氨基酸序列中存在4段可能的抗原表位区段,其中28~40aa、109~121aa和141~154aa的抗原指数和B细胞表位较高,成为抗原决定簇的可能性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种布氏杆菌3型 外膜蛋白omp22基因 克隆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伦贝尔地区牛体表寄生蜱中羊种布鲁氏菌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5
11
作者 黄天鹏 郭旭 +4 位作者 孙长云 陈经雕 朝木丽格 武婕 格日勒图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15-424,共10页
【目的】阐明牛体表寄生草原革蜱与牛羊布鲁氏菌病的相关性,为内蒙古地区布鲁氏菌溯源调查及防控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通过传统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对呼伦贝尔地区采集的191只蜱虫进行种型鉴定;以牛体表采集的寄生蜱为材... 【目的】阐明牛体表寄生草原革蜱与牛羊布鲁氏菌病的相关性,为内蒙古地区布鲁氏菌溯源调查及防控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通过传统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对呼伦贝尔地区采集的191只蜱虫进行种型鉴定;以牛体表采集的寄生蜱为材料,应用布鲁氏菌选择性培养基从蜱体内分离可疑细菌;将可疑细菌进行分离培养,菌落的形态学观察,以及革兰氏染色和柯氏染色镜检初步鉴定可疑细菌的种属;经PCR方法扩增布鲁氏菌的Bcsp31和Omp22基因序列,并应用MEGA 7.0软件构建系统遗传进化树;运用AMOS-PCR、单项特异性血清凝集试验、染料抑菌和噬菌体裂解试验对分离的可疑菌进行分型鉴定。【结果】该地区优势蜱种被鉴定为草原革蜱,并成功在其体内分离到4株可疑细菌;经革兰氏染色镜检发现该菌属于革兰氏阴性短杆菌,柯氏染色后菌体呈红色短杆菌,并通过PCR方法成功克隆出布鲁氏菌的Bcsp31和Omp22基因序列,经过基因序列测序及BLAST比对分析,发现与布鲁氏菌参考序列相似度均在99.0%以上。应用MEGA 7.0软件成功构建遗传进化树,分离菌株序列与布鲁氏菌属的已知序列聚类在同一分支;运用AMOS-PCR和布鲁氏菌常规分型鉴定试验,确定4株分离菌均属于羊种布鲁氏菌。【结论】成功在呼伦贝尔地区牛体表采集的草原革蜱体内分离到4株羊种布鲁氏菌,表明草原革蜱作为吸血节肢动物,可能在不同宿主之间的布病传播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论文为内蒙古地区布鲁氏菌溯源调查和防控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 草原革蜱 分子生物学 Bcsp31 omp2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鲁菌外膜蛋白基因Omp22克隆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向阳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70-674,共5页
根据GenBank中的布鲁菌属特异性基因序列Omp22设计1对引物,以牛布鲁菌(Brucella)通辽市分离菌株染色体DNA作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将其定向插入克隆载体PGEM-7Zf,综合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Danman和Vector NTI)、数据库(Prosite和PDB)和网... 根据GenBank中的布鲁菌属特异性基因序列Omp22设计1对引物,以牛布鲁菌(Brucella)通辽市分离菌株染色体DNA作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将其定向插入克隆载体PGEM-7Zf,综合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Danman和Vector NTI)、数据库(Prosite和PDB)和网络服务器对外膜蛋白Omp22进行基本性质分析、三维结构预测和功能预测。结果显示,用PCR方法扩增的Omp22基因长度为639bp,编码212个氨基酸,预测其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22 000,同时用于预测B细胞线性表位的柔韧性和亲水性参数得到综合阐释,生物信息学预测和分析结果可为研究在布氏菌致病及机体免疫应答中外膜蛋白Omp22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提供丰富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菌 omp22基因 克隆 序列测定 生物信息学分析
原文传递
2019年广东省梅州市首起人间布鲁氏菌病暴发疫情的调查 被引量:4
13
作者 孙长云 黄天鹏 +7 位作者 韦入丰 张薇 邓爱萍 彭晓放 曾灵风 张少忠 黄元祥 武婕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67-472,共6页
目的分析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暴发的一起人间布鲁氏菌病的流行及溯源情况,为布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发生的布鲁氏菌病疫情进行分析;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血液及羊奶样品中的布鲁氏菌进行... 目的分析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暴发的一起人间布鲁氏菌病的流行及溯源情况,为布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发生的布鲁氏菌病疫情进行分析;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血液及羊奶样品中的布鲁氏菌进行检测。根据AMOS-PCR和血清凝集试验等方法对分离菌株进行种型鉴定,并采用MLST技术对分离菌株进行种间遗传关系分析。结果在血液及羊奶样品中均检测到布鲁氏菌Omp22和16S rRNA基因。全血样品中共分离到14株布鲁氏菌,且均为羊种3型布鲁氏菌。经MLST技术聚类分析后,14株羊种布氏菌分离株与11株各生物种型标准株间的相似值介于82.0%~100.0%。结论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暴发的人间布鲁氏菌病疫情,其引起该病的主要原因是生饮鲜羊奶所致,这为广东地区布鲁氏菌病的防控提供了有利的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 暴发 鲜羊奶 omp22 16S rRNA ML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鲁氏菌OMP22蛋白的原核表达、纯化及其对巨噬细胞炎性反应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观察 被引量:2
14
作者 徐鹏鑫 徐瑞媛 +1 位作者 杜军 郝秀静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49-252,263,共5页
目的原核表达布氏杆菌OMP22蛋白并观察其对巨噬细胞炎性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在GenBank中查找牛型布鲁氏菌Omp22基因序列并进行引物设计,以其疫苗的全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Omp22基因,扩增产物克隆入PEASY-T3载体后测序,测序正确... 目的原核表达布氏杆菌OMP22蛋白并观察其对巨噬细胞炎性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在GenBank中查找牛型布鲁氏菌Omp22基因序列并进行引物设计,以其疫苗的全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Omp22基因,扩增产物克隆入PEASY-T3载体后测序,测序正确的基因片段与载体pET-32a(+)连接,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32a-Omp22,转化感受态细胞BL21(DE3)后,通过IPTG诱导表达融合蛋白OMP22。用胶回收纯化的目的蛋白作用于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并检测其相关炎性因子mRNA水平。结果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布鲁氏菌Omp22蛋白的表达载体,转化DE3后经IPTG诱导表达约35×10~3的目的蛋白,与预期大小相符。Western blot检测该蛋白能被His抗体识别。用纯化的OMP22刺激小鼠巨噬细胞,其IL-1β、IL-6、IL-8、TNF-α等炎性因子表达水平显著降低。结论 OMP22蛋白能降低巨噬细胞的炎性反应表达,为布病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 omp22基因 巨噬细胞
原文传递
鲍曼不动杆菌三价抗原融合蛋白的制备及其免疫原性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董瑶 吕琳曦 +3 位作者 关丽娜 王朝莉 冯莉 谢勇恩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3074-3078,共5页
目的制备鲍曼不动杆菌SmpA/Omp22/NlpA(1⁃128)三价抗原融合蛋白,免疫接种Balb/c小鼠后探究其免疫原性。方法通过人工合成结合PCR扩增法获取smpA/omp22/nlpA(1⁃384)融合基因,将该融合基因克隆到质粒载体pColdI中,构建重组质粒pColdI⁃SON... 目的制备鲍曼不动杆菌SmpA/Omp22/NlpA(1⁃128)三价抗原融合蛋白,免疫接种Balb/c小鼠后探究其免疫原性。方法通过人工合成结合PCR扩增法获取smpA/omp22/nlpA(1⁃384)融合基因,将该融合基因克隆到质粒载体pColdI中,构建重组质粒pColdI⁃SON。将该重组质粒转化E.coli BL21进行原核表达,并将纯化的重组蛋白与弗氏佐剂混合作为免疫原经背部皮下注射接种Balb/c小鼠,并于初次接种后第14、28天各加强免疫1次,同时设置佐剂对照组和PBS对照组。分别于末次免疫后第7、21天小鼠内眦取血分离血清,ELISA检测抗体滴度。分离免疫小鼠脾淋巴细胞,检测抗原刺激培养后脾细胞增殖活性及IFN⁃γ/IL⁃4的分泌情况。结果所构建的重组质粒大小约为5.9 kb,转化大肠杆菌后诱导表达并纯化出分子量约56 kDa的重组蛋白,免疫接种后在小鼠体内检测到高滴度的抗原特异性IgG抗体,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活性明显高于佐剂及PBS对照组(P<0.001),免疫小鼠脾淋巴细胞经抗原刺激后所产生的IL⁃4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IFN⁃γ产生水平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成功制备了鲍曼不动杆菌SmpA/Omp22/NlpA(1⁃128)融合蛋白,小鼠免疫接种后显示出较强免疫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SmpA omp22 NlpA 免疫原性 融合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牛源布氏杆菌重组膜蛋白的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的研制 被引量:6
16
作者 刘亚东 王慧煜 +3 位作者 刘佳佳 梅琳 杨泽晓 韩雪清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805-810,共6页
为研制一种快速检测牛源布氏杆菌的免疫层析技术,本研究对牛布氏杆菌外膜蛋白omp22进行表达纯化,并用新西兰大白兔制备omp22多克隆抗体,将omp22蛋白作为胶体金标记物,家兔抗牛Ig G用于检测线,多抗用于质控线,制备了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 为研制一种快速检测牛源布氏杆菌的免疫层析技术,本研究对牛布氏杆菌外膜蛋白omp22进行表达纯化,并用新西兰大白兔制备omp22多克隆抗体,将omp22蛋白作为胶体金标记物,家兔抗牛Ig G用于检测线,多抗用于质控线,制备了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抗体试纸条。结果显示,成功诱导表达大小为74 ku的可溶性重组蛋白omp22,且纯化后的重组蛋白omp22的浓度为2 mg/m L,纯度在85%以上;该胶体金试纸条在阳性血清稀释至1∶64时仍可见清晰条带;与牛结核、牛蓝舌病、牛病毒性腹泻、牛口蹄疫、牛巴氏杆菌病、牛地方流行性白血病阳性血清均无交叉反应;与国外商品化试剂盒比较,试纸条检测结果与ELISA检测试剂盒(IDEXX)的符合率为94.2%(49/52),与牛羊布病抗体检测卡(KERNEL)的符合率为96%(49/50)。整个检测过程可在10 min内完成,肉眼即可判断。以上结果表明,该试纸条具有良好的重复性、敏感性和特异性,可适用于牛源血清中布氏杆菌病抗体的现场快速检测和筛选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氏杆菌 外膜蛋白omp22 多克隆抗体 胶体金 免疫层析试纸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