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连接N-乙酰葡萄糖胺糖基化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作用及临床应用前景
1
作者 蒋千平 杨丹 +3 位作者 万石磊 徐丹丹 曹璐 周晶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6期5704-5712,共9页
背景:蛋白质的异常聚集与神经元丢失是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典型病理改变,而O连接N-乙酰葡萄糖胺糖基化水平的变化与相关病理改变关系密切,有望成为潜在的治疗靶点。目的:围绕O连接N-乙酰葡萄糖胺糖基化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作用以及目前临... 背景:蛋白质的异常聚集与神经元丢失是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典型病理改变,而O连接N-乙酰葡萄糖胺糖基化水平的变化与相关病理改变关系密切,有望成为潜在的治疗靶点。目的:围绕O连接N-乙酰葡萄糖胺糖基化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作用以及目前临床运用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由第一作者检索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ChiCTR)、Web of Science、PubMed、Cochrane Library与Clinical Trials、国际神经退行性疾病Alzforum网站,以“O连接N-乙酰葡萄糖胺糖基化,O-GlcNAc糖基化,神经退行性疾病,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亨廷顿病,O连接N-乙酰葡萄糖胺糖苷水解酶抑制剂,临床试验”为中文检索词,以“O-GlcNAcylation,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Alzheimer disease,Parkinson disease,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Huntington disease,OGAinhibitors,Clinicaltrial”为英文检索词,最终纳入66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①O连接N-乙酰葡萄糖胺糖基化参与了神经元的发育与功能调节,并随着神经元发育成熟,其水平逐渐降低;②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相关病理蛋白受到O连接N-乙酰葡萄糖胺糖基化的调控,多数证据表明使用O连接N-乙酰葡萄糖胺糖苷水解酶抑制剂提高O连接N-乙酰葡萄糖胺糖基化水平可以显著减轻相关病理改变,能够成为神经退行性疾病潜在的治疗策略;③部分O连接N-乙酰葡萄糖胺糖苷水解酶抑制剂已完成Ⅰ期临床试验,表现出了良好的安全性与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连接n-葡萄糖糖基化 神经退行性疾病 阿尔茨海默病 帕金森病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亨廷顿病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连接N-乙酰葡萄糖胺糖基化修饰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余婷 刘海军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0-376,共7页
O连接N-乙酰葡萄糖胺(O-GlcNAc)糖基化是一种由O-键连接的乙酰氨基葡萄糖和胞内蛋白上的丝氨酸/苏氨酸残基形成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O-GlcNAc糖基化修饰在脑内普遍存在,其与转录、翻译和蛋白稳态等关系密切。O-GlcNAc糖基化修饰参与多... O连接N-乙酰葡萄糖胺(O-GlcNAc)糖基化是一种由O-键连接的乙酰氨基葡萄糖和胞内蛋白上的丝氨酸/苏氨酸残基形成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O-GlcNAc糖基化修饰在脑内普遍存在,其与转录、翻译和蛋白稳态等关系密切。O-GlcNAc糖基化修饰参与多种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但其调控机制尚不清楚。现就O-GlcNAc糖基化修饰与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的关系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连接n-葡萄糖糖基化 神经退行性变 o连接n-葡萄糖糖基转移酶 o连接n-葡萄糖糖苷酶 糖基化修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连接N-乙酰葡萄糖胺糖基化在正常肝脏及肝脏疾病中的作用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王秀 李霞 +1 位作者 何建平 付航玮 《广西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145-152,共8页
O连接N-乙酰葡萄糖胺(O-GlcNAc)糖基化是将O-GlcNAc连接到靶蛋白的丝氨酸或苏氨酸位点上的一种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参与酶活性、蛋白稳定性、转录因子活性、蛋白质的亚细胞定位、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等的调控。O-GlcNAc糖基化的异常与多种疾... O连接N-乙酰葡萄糖胺(O-GlcNAc)糖基化是将O-GlcNAc连接到靶蛋白的丝氨酸或苏氨酸位点上的一种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参与酶活性、蛋白稳定性、转录因子活性、蛋白质的亚细胞定位、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等的调控。O-GlcNAc糖基化的异常与多种疾病相关,可能是一种全新的疾病治疗靶点。肝脏的生理稳态及各类疾病的发生、发展均与O-GlcNAc糖基化的失调密切相关。基于此,本文对O-GlcNAc糖基化在正常肝脏功能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细胞癌、肝损伤与再生中的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肝脏疾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连接n-葡萄糖糖基化 翻译后修饰 肝脏代谢 肝脏疾病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O连接N-乙酰半乳糖胺糖基化与心血管疾病
4
作者 李世杰 周露露 +1 位作者 王艺凯 郭利伟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46-348,共3页
蛋白质O连接N-乙酰半乳糖胺(GalNAc)糖基化是在多肽N-乙酰半乳糖胺基转移酶(GalNAc-T)的催化下将糖供者尿苷二磷酸GalNAc(UDP-GalNAc)的GalNAc连接到蛋白质的丝氨酸或苏氨酸上,以α异构键形成Tn抗原,是O连接GalNAc糖基化蛋白质生物合成... 蛋白质O连接N-乙酰半乳糖胺(GalNAc)糖基化是在多肽N-乙酰半乳糖胺基转移酶(GalNAc-T)的催化下将糖供者尿苷二磷酸GalNAc(UDP-GalNAc)的GalNAc连接到蛋白质的丝氨酸或苏氨酸上,以α异构键形成Tn抗原,是O连接GalNAc糖基化蛋白质生物合成中的第一步^([1])。从目前研究可以发现,作为生物体内最重要的翻译后修饰之一,O连接GalNAc糖基化不仅参与正常细胞的代谢活动,还与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等在内的多种重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有望在临床上获得广泛的应用^([2])。我们围绕近年来O连接GalNAc糖基化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和机制进行总结,旨在为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治疗和预防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糖基化 o连接n-半乳糖基转移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连锁基因O连接的N-乙酰氨基葡萄糖转移酶(OGT)在胎儿性别偏倚的妊娠期相关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刘雯彧(综述) 张佳荣(审校)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796-798,800,共4页
男性和女性胎儿对多种疾病(包括认知障碍、代谢性疾病、心血管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的敏感性不同。男性胎儿对产前应激更为敏感,如妊娠期压力、母体感染和药物暴露,这些应激会给男性胎儿带来代谢、认知和行为缺陷,并且通常表现出比... 男性和女性胎儿对多种疾病(包括认知障碍、代谢性疾病、心血管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的敏感性不同。男性胎儿对产前应激更为敏感,如妊娠期压力、母体感染和药物暴露,这些应激会给男性胎儿带来代谢、认知和行为缺陷,并且通常表现出比女性胎儿更严重的疾病结果,也会增加疾病表现的终生风险。X连锁基因O连接的N-乙酰氨基葡萄糖转移酶(OGT)被鉴定为性别特异性胎盘生物标记物,可能是疾病中性别差异的驱动因素。本文就胎盘OGT在胎儿性别差异而造成的妊娠相关疾病发展差异相关的研究进展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连锁基因o连接的n-氨基葡萄糖转移酶 母体应激 胎盘 性别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GlcNAc糖基化修饰对胃癌细胞黏附能力的影响
6
作者 赵其杰 周时胜 +2 位作者 娄文辉 钱晖 徐志伟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5年第2期102-109,117,共9页
目的:探讨O连接的N-乙酰葡萄糖胺(O-linked N-acetylglucosamine,O-GlcNAc)糖基化修饰对胃癌细胞和细胞外基质之间黏附能力的影响以及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UALCAN数据库分析人泛癌和胃癌组织中己糖胺生物合成途径(hexosamine biosy... 目的:探讨O连接的N-乙酰葡萄糖胺(O-linked N-acetylglucosamine,O-GlcNAc)糖基化修饰对胃癌细胞和细胞外基质之间黏附能力的影响以及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UALCAN数据库分析人泛癌和胃癌组织中己糖胺生物合成途径(hexosamine biosynthesis pathway,HBP)中谷氨酰胺-6-磷酸果糖转氨酶1(glutamine-fructose-6-phosphate transaminase 1,GFPT1)、氨基葡萄糖磷酸N-乙酰转移酶1(glucosamine-phosphate N-acetyltransferase 1,GNPNAT1)、磷酸葡萄糖变位酶3(phosphoglucomutase 3,PGM3)、UDP-N-乙酰葡糖胺焦磷酸化酶1(UDP-N-acetylglucosamine pyrophosphorylase 1,UAP1)、N-乙酰氨基葡萄糖转移酶(N-acetylglucosamine transferase,OGT)和O-GlcNAc水解酶(O-GlcNAcase,OGA)mRNA相对表达量;通过DepMap数据库分析胃癌HGC-27、AGS和SNU-1细胞中GFPT1、GNPNAT1、PGM3、UAP1、OGT和OGA mRNA相对表达量;通过蛋白免疫印迹检测人胃黏膜上皮GES-1细胞和胃癌HGC-27、AGS和SNU-1细胞中GFPT1、OGT和OGA蛋白相对表达水平以及O-GlcNAc糖基化修饰水平;通过基因富集分析检测OGT和OGA差异表达的信号通路;通过黏附实验检测人胃黏膜上皮GES-1细胞和胃癌HGC-27、AGS和SNU-1细胞的黏附能力。通过OGT抑制剂OSMI-1和OGA抑制剂Thiamet G(TMG)分别降低和升高胃癌HGC-27和SNU-1细胞O-GlcNAc糖基化修饰水平,随后采用黏附实验检测其黏附能力。结果:GFPT1、GNPNAT1、PGM3、OGT和OGA mRNA表达量在泛癌尤其是胃癌组织中较癌旁组织明显升高(P<0.05)。与胃癌HGC-27和SNU-1细胞相比,胃癌AGS细胞中GFPT1、GNPNAT1、PGM3和UAP1 mRNA表达量较高,但是OGT和OGA mRNA表达量较低。GFPT1蛋白表达量在人胃黏膜上皮细胞和不同胃癌细胞系中无明显区别,但是OGT和OGA蛋白表达量在胃癌HGC-27和SNU-1细胞中相较于人胃黏膜上皮GES-1细胞明显升高(P<0.01)。O-GlcNAc相对表达水平在胃癌SNU-1细胞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人胃黏膜上皮GES-1细胞和胃癌HGC-27和AGS细胞(P<0.01)。基因富集分析表明,OGT和OGA可能通过调控胃癌细胞O-GlcNAc糖基化修饰水平来调节其黏附能力。降低胃癌HGC-27和SNU-1细胞的O-GlcNAc糖基化修饰水平可以显著降低其黏附能力。结论:胃癌HGC-27和SNU-1细胞中O-GlcNAc糖基化修饰水平明显升高,其可能通过影响HBP中相关黏附蛋白的表达,从而增强胃癌HGC-27和SNU-1细胞的黏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连接的n-葡萄糖(o-glcnac) 胃癌 细胞黏附 己糖生物合成途径 细胞外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GlcNAc修饰在糖尿病心肌病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7
作者 张静 常盼 +2 位作者 刘茹 蒋玲 王红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543-546,551,共5页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紊乱疾病。据统计,我国2021年糖尿病患者数量已高达1.41亿[1]。糖尿病引发的心血管意外已成为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且死亡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2]。糖尿病心肌病(diabetic cardiomyopathy, DCM)是一种因长期高...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紊乱疾病。据统计,我国2021年糖尿病患者数量已高达1.41亿[1]。糖尿病引发的心血管意外已成为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且死亡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2]。糖尿病心肌病(diabetic cardiomyopathy, DCM)是一种因长期高血糖引起的心脏结构和功能异常的疾病,与多种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连接n-葡萄糖 糖尿病心肌病 o-glcnac转移酶 o-glcnac水解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GlcNAc糖基化修饰在糖尿病性白内障中的作用
8
作者 罗茜 杨聪聪 +1 位作者 景刘洁 张春巍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4年第12期1882-1887,共6页
目的:分析O-连接N-乙酰氨基葡萄糖(O-GlcNAc)修饰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和糖尿病性白内障晶状体前囊膜中的表达变化,探讨O-GlcNAc糖基化修饰在糖尿病性白内障中的作用。方法:以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54例56眼和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115例120... 目的:分析O-连接N-乙酰氨基葡萄糖(O-GlcNAc)修饰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和糖尿病性白内障晶状体前囊膜中的表达变化,探讨O-GlcNAc糖基化修饰在糖尿病性白内障中的作用。方法:以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54例56眼和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115例120眼的晶状体前囊膜为研究对象,利用免疫印迹技术检测年龄相关性和糖尿病性白内障晶状体前囊膜中O-GlcNAc蛋白的表达水平,富集晶状体前囊膜组织中O-GlcNAc糖蛋白并通过质谱方法鉴定两组样本晶状体前囊膜中O-GlcNAc差异蛋白的表达。结果:免疫印迹结果显示,糖尿病性白内障组晶状体前囊膜中O-GlcNAc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组(P<0.01),且随着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升高,O-GlcNAc蛋白表达水平也升高(P<0.01)。我们采用质谱法对糖尿病性白内障和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晶状体前囊膜中O-GlcNAc蛋白进行差异分析,在糖尿病性白内障组中发现5种表达上调的O-GlcNAc蛋白(FABP5、KRT16、PGK1、CTSD、S100A7),18种表达下调的O-GlcNAc蛋白(CRYβB1等),同时我们还鉴定出3个新的O-GlcNAc糖基化修饰位点:蛋白质PTPRQ的T1730和S1738位的O-GlcNAc糖基化和蛋白质ATP5MC2的T61位的O-GlcNAc糖基化。结论:O-GlcNAc糖基化修饰可能参与了糖尿病性白内障的形成和发展。质谱鉴定出的O-GlcNAc差异蛋白为进一步研究糖尿病性白内障的发病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连接n-氨基葡萄糖(o-glcnac)修饰 糖尿病性白内障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 晶状体前囊膜 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GlcNAc糖基化修饰在恶性肿瘤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彭佳欣 张自辉 +1 位作者 刘婧纯 洪莉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13期98-102,共5页
O连接N-乙酰氨基葡萄糖(O-GlcNAc)糖基化修饰是一种动态可逆的蛋白质翻译后单糖修饰,通过β-糖苷键将GlcNAc连接到蛋白质的丝氨酸或苏氨酸残基上,对维持正常的细胞功能至关重要。近年研究发现,在结肠癌、肝癌、宫颈癌、乳腺癌等实体肿瘤... O连接N-乙酰氨基葡萄糖(O-GlcNAc)糖基化修饰是一种动态可逆的蛋白质翻译后单糖修饰,通过β-糖苷键将GlcNAc连接到蛋白质的丝氨酸或苏氨酸残基上,对维持正常的细胞功能至关重要。近年研究发现,在结肠癌、肝癌、宫颈癌、乳腺癌等实体肿瘤中O-GlcNAc糖基化修饰异常。O-GlcNAc糖基化修饰异常是肿瘤细胞的重要特征之一,不仅能促进肿瘤细胞恶性增殖、侵袭、迁移以及血管生成和免疫逃逸,增强干细胞特性和耐药性,还能干扰细胞内葡萄糖、脂质和氨基酸代谢。但目前O-GlcNAc糖基化修饰在恶性肿瘤中的确切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蛋白质翻译后修饰 糖基化修饰 o连接n-氨基葡萄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连接N-乙酰氨基葡萄糖糖基化修饰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 被引量:4
10
作者 侯艺 杨菊红 单春艳 《中华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82-286,共5页
O连接N-乙酰氨基葡萄糖(O-GlcNAc)糖基化修饰是一种常见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其在胰岛素抵抗及糖尿病并发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相关研究证明O-GlcNAc糖基化修饰与糖尿病肾病密切相关,高糖状态下进入氨基己糖生物合成途径的葡萄糖... O连接N-乙酰氨基葡萄糖(O-GlcNAc)糖基化修饰是一种常见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其在胰岛素抵抗及糖尿病并发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相关研究证明O-GlcNAc糖基化修饰与糖尿病肾病密切相关,高糖状态下进入氨基己糖生物合成途径的葡萄糖通量增加,O-GlcNAc糖基化修饰水平增加,其通过修饰特定的蛋白,诱导基底膜损伤、细胞肥大、足细胞功能障碍、间质纤维化等病理改变,参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抑制O-GlcNAc糖基化修饰可减轻相关组织的糖毒性,延缓向终末期肾病进展,为临床诊疗提供针对性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o连接n-氨基葡萄糖基化修饰 氨基己糖生物合成途径
原文传递
蛋白质O-GlcNAc糖基化与心血管疾病 被引量:2
11
作者 赵培 张佳佳 龚开政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712-1718,共7页
蛋白质O连接N-乙酰葡萄糖胺糖基化(O-linked N-acetylglucosaminylation,O-GlcNAcylation;简称OGlcNAc糖基化)是指单个N-乙酰葡萄糖胺(N-acetylglucosamine,GlcNAc)以O-糖苷键连接到底物蛋白质丝氨酸或苏氨酸残基上的一种蛋白质翻译后... 蛋白质O连接N-乙酰葡萄糖胺糖基化(O-linked N-acetylglucosaminylation,O-GlcNAcylation;简称OGlcNAc糖基化)是指单个N-乙酰葡萄糖胺(N-acetylglucosamine,GlcNAc)以O-糖苷键连接到底物蛋白质丝氨酸或苏氨酸残基上的一种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生理水平的O-GlcNAc糖基化在代谢和免疫稳态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其水平异常则与心血管疾病、代谢综合征和癌症等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连接n-葡萄糖糖基化 动脉粥样硬化 心力衰竭 高血压 心肌缺血再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GlcNAc修饰调控NLRP3炎症小体对H9c2大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丽娜 谢中杰 +2 位作者 金慧 张振刚 李如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139-2146,共8页
目的:体外探讨O-连接的N-乙酰葡萄糖胺(O-linked N-acetylglucosamine,O-GlcNAc)修饰调控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ucleotide-binding oligomerization domain-like receptor protein 3,NLRP3)炎症小体对H9c2大鼠心肌细胞缺... 目的:体外探讨O-连接的N-乙酰葡萄糖胺(O-linked N-acetylglucosamine,O-GlcNAc)修饰调控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ucleotide-binding oligomerization domain-like receptor protein 3,NLRP3)炎症小体对H9c2大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hypoxia/reoxygenation,H/R)损伤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对数生长期的H9c2大鼠心肌细胞感染O-GlcNAc转移酶(O-GlcNAc transferase,OGT)过表达腺病毒(Ad-OGT)以提高细胞内OGlcNAc修饰水平,通过缺氧6 h再恢复常氧12 h建立细胞H/R模型。将细胞随机分为空载腺病毒(Ad-Null)预处理常氧对照细胞组、Ad-Null预处理H/R细胞组、Ad-OGT预处理常氧对照细胞组和Ad-OGT预处理H/R细胞组。通过RT-qPCR检测炎症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和IL-18的mRNA水平;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测定NLRP3炎症小体组成蛋白[NLRP3、含caspase募集结构域的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poptosis-associated speck-like protein containing a caspase recruitment domain,ASC)和caspase-1]及其效应产物表达;蛋白质免疫共沉淀法检测NLRP3炎症小体组成蛋白相互作用及修饰状态。LPS诱导NLRP3炎症小体表达,再次验证OGlcNAc修饰的调节作用。结果:H/R导致细胞内O-GlcNAc修饰水平显著降低,过表达OGT可显著对抗H/R损伤造成的O-GlcNAc修饰水平下降(P<0.05)。与Ad-Null预处理H/R细胞组相比,Ad-OGT预处理H/R细胞组NLRP3炎症小体活化后效应产物IL-1β和IL-18 mRNA转录被抑制、相应蛋白表达水平降低、细胞凋亡现象减轻(P<0.05);虽然NLRP3炎症小体的3种组成蛋白(NLRP3、ASC和caspase-1)表达水平并无显著下调(P>0.05),但相互结合能力减弱(P<0.05),同时检测到NLRP3的O-GlcNAc修饰程度显著增强(P<0.05)。通过刺激物LPS诱导NLRP3炎症小体表达激活,再次验证了NLRP3的O-GlcNAc修饰状态对炎症小体组分相互结合的影响。结论:NLRP3发生OGlcNAc修饰后可通过阻碍NLRP3炎症小体的组装活化缓解H/R对体外培养H9c2大鼠心肌细胞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NLRP3炎症小体 o-连接的n-葡萄糖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GlcNAc糖基化修饰对小鼠骨骼肌纤维的影响
13
作者 寇乐乐 张萌 +2 位作者 李晓双 徐彬 李士泽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828-1832,共5页
目的:体外探讨O连接的N-乙酰葡萄糖胺(O-linked N-acetylglucosamine,O-GlcNAc)修饰对小鼠骨骼肌纤维的影响。方法:选取5周龄SPF级C57BL/6雄性野生型(wild-type,WT)小鼠和Ogt小鼠各10只,分为两组进行适应性饲喂,每组小鼠均于人工智能气... 目的:体外探讨O连接的N-乙酰葡萄糖胺(O-linked N-acetylglucosamine,O-GlcNAc)修饰对小鼠骨骼肌纤维的影响。方法:选取5周龄SPF级C57BL/6雄性野生型(wild-type,WT)小鼠和Ogt小鼠各10只,分为两组进行适应性饲喂,每组小鼠均于人工智能气候室内自由采食、独立生长。饲养至8周龄时将小鼠麻醉后,用脱颈法处死采集腓肠肌。利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小鼠骨骼肌纤维组成,利用Western blot方法对小鼠骨骼肌发育相关的蛋白进行定量检测,利用Seahorse线粒体能量代谢分析仪检测线粒体呼吸情况,明确骨骼肌O-GlcNAc修饰对小鼠骨骼肌发育的影响。结果:耗氧量分析表明,与WT小鼠相比,Ogt小鼠的线粒体耗氧率(oxygen consumption rate,OCR;包括基础有氧呼吸、ATP合成、最大呼吸值及非线粒体呼吸)均显著降低(P<0.01);免疫荧光与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WT小鼠相比,Ogt小鼠骨骼肌组织中I型肌纤维(肌球蛋白重链7,myosin heavy chain 7,Myh7)显著升高(P<0.05),II型肌纤维(肌球蛋白重链2,myosin heavy chain 2,Myh2)显著降低(P<0.05)。结论:Ogt基因缺失会引起小鼠骨骼肌线粒体功能损伤,骨骼肌质量减少,肌纤维比例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连接的n-葡萄糖 骨骼肌纤维 线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BP介导的O-GlcNAc修饰在PFOS暴露致斑马鱼胚胎发育异常中的作用
14
作者 袁琴 范赟 +7 位作者 钱鸿 韩舒雯 汤静雅 徐俏俏 吴炜 姜子燕 秦玉峰 陆春城 《环境卫生学杂志》 2023年第11期809-817,829,共10页
目的通过构建全氟辛烷磺酸(perfluorooctane sulfonate,PFOS)斑马鱼染毒模型,探讨PFOS暴露对胚胎发育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基于人群内暴露浓度设置PFOS暴露浓度梯度(0、0.02、0.2、2和20μmol/L),对斑马鱼胚胎染毒至120 hpf受精后小时... 目的通过构建全氟辛烷磺酸(perfluorooctane sulfonate,PFOS)斑马鱼染毒模型,探讨PFOS暴露对胚胎发育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基于人群内暴露浓度设置PFOS暴露浓度梯度(0、0.02、0.2、2和20μmol/L),对斑马鱼胚胎染毒至120 hpf受精后小时(hourspost-fertilization,hpf),检测斑马鱼胚胎的孵化率、畸形率、死亡率、心率及运动分析等基础指标;采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分析PFOS暴露后斑马鱼胚胎整体代谢水平的变化,并结合实时荧光定量(RT-qPCR)和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观察差异代谢酶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暴露于20μmol/L的PFOS导致斑马鱼胚胎畸形率升高(P<0.05)、心率升高(P<0.05)、行为分析异常(P<0.05);代谢组学结果发现20μmol/L PFOS暴露组斑马鱼胚胎中葡萄糖-6-磷酸(Glu-6-P)、乙酰氨基葡萄糖(GlcNAc)和N-乙酰氨基葡萄糖-6-磷酸(GlcNAc-6-P)水平显著升高(P<0.05),提示己糖胺生物合成途径(hexosamine-biosynthesis pathway,HBP)被过度激活;RT-qPCR结果显示20μmol/L PFOS组HBP关键代谢酶slc2a1b、hk1、gfat1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斑马鱼胚胎整体O-连接-N-乙酰葡萄糖胺糖基化(O-GlcNAc)水平在20μM PFOS暴露组与对照组之间存在差异。结论PFOS暴露可能通过干扰HBP途径,介导O-GlcNAc修饰水平改变导致斑马鱼胚胎发育畸形率升高及运动行为学异常,提示PFOS具有胚胎发育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辛烷磺酸(PFoS) 斑马鱼胚胎发育 代谢组学 o-连接-n-葡萄糖糖基化(o-glcnac)修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糖基化在口腔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初探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怡宁 陈思远 胡济安 《口腔生物医学》 2015年第4期172-177,共6页
目的:通过口腔鳞癌组织和细胞学的研究,初步探讨O-糖基化和口腔鳞状细胞癌关系。方法:对30例口腔鳞状细胞癌和10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O位N-乙酰葡萄糖胺(O-linked N-acetylglucosamine,O-GlcNAc)、N-乙酰氨基葡... 目的:通过口腔鳞癌组织和细胞学的研究,初步探讨O-糖基化和口腔鳞状细胞癌关系。方法:对30例口腔鳞状细胞癌和10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O位N-乙酰葡萄糖胺(O-linked N-acetylglucosamine,O-GlcNAc)、N-乙酰氨基葡萄糖转移酶(O-Glc NAc transferase,OGT)和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O-Glc NAcase,OGA)的表达,用免疫荧光、Western blotting检测在糖基化增强剂(transglycosylation,TG)和糖基化抑制剂(deoxynorleucine,DON)作用下舌鳞状细胞癌TCA8113细胞的增殖。结果:O-Glc NAc和OGT在正常口腔黏膜组织和口腔鳞癌组织中存在表达显著性差异(P<0.05),并且随着肿瘤恶性程度的增高,呈现表达升高的趋势。OGA的表达和O-Glc NAc、OGT均不同,从正常到鳞癌中表达呈增高趋势,但在不同分化鳞癌组内表达差异不明显。TG可促进TCA8113的增殖和O-Glc NAc、OGT的表达,DON可抑制TCA8113的增殖和O-Glc NAc、OGT的表达。结论:O-糖基化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表达增高,在舌鳞癌细胞系中活化,抑制剂DON可抑制肿瘤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n-葡萄糖 n-氨基葡萄糖转移酶 n-氨基葡萄糖苷酶 口腔鳞状细胞癌 糖基化增强剂 糖基化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GF-β1/Smad3信号轴的氧连糖基化修饰对小鼠心脏成纤维细胞活力和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金慧 谢中杰 +3 位作者 张丽娜 龚开政 张振刚 李如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22-229,共8页
目的:探讨TGF-β1/Smad3信号轴的氧连糖基化修饰(O-连接的N-乙酰葡萄糖胺修饰)对体外培养的小鼠心脏成纤维细胞(MCFs)在缺氧/复氧(H/R)后活力和分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原代培养的MCFs缺氧6 h再恢复常氧24 h建立细胞H/R模型,通过感染O-... 目的:探讨TGF-β1/Smad3信号轴的氧连糖基化修饰(O-连接的N-乙酰葡萄糖胺修饰)对体外培养的小鼠心脏成纤维细胞(MCFs)在缺氧/复氧(H/R)后活力和分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原代培养的MCFs缺氧6 h再恢复常氧24 h建立细胞H/R模型,通过感染O-连接的N-乙酰葡萄糖胺转移酶(OGT)重组腺病毒提高MCFs氧连糖基化水平,将MCFs随机分组为空载腺病毒预处理+常氧(Ad. Null+Ctrl)组、空载腺病毒预处理+H/R(Ad. Null+H/R)组、OGT腺病毒预处理+常氧(Ad. OGT+Ctrl)组和OGT腺病毒预处理+H/R(Ad. OGT+H/R)组。RT-qPCR检测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IL-18 m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p-Smad3、Smad3、OGT和炎症介质蛋白水平;免疫共沉淀实验检测Smad3修饰状态及蛋白间相互结合;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免疫荧光共聚焦显示Smad3亚细胞定位。结果:H/R致使MCFs氧连糖基化水平下降,过表达OGT显著缓解了H/R诱导的细胞氧连糖基化水平降低(P<0.05)。提高氧连糖基化水平抑制H/R诱导的MCFs活力和向肌成纤维细胞分化,减少I型胶原合成和炎症介质IL-1β/IL-18表达(P<0.05);TGF-β1信号轴胞内关键分子Smad3氧连糖基化水平升高,并且Smad3磷酸化及核转位受阻(P<0.05)。结论:氧连糖基化修饰竞争性抑制Smad3 Ser423/425磷酸化并使Smad3滞留于胞质,负向调控TGF-β1/Smad3信号轴,抑制H/R对体外培养的小鼠心脏成纤维细胞功能变化的诱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心肌纤维化 心脏成纤维细胞 TGF-β1/Smad3信号通路 o-连接的n-葡萄糖修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GlcNAcylation, a sweet link to the pathology of diseases 被引量:9
17
作者 Hao NIE Wen YI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B(Biomedicine & Biotechnology)》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5期437-448,共12页
O-linked N-acetylglucosamine(O-GlcNAc)is a dynamic 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 occurring on myriad proteins in the cell nucleus,cytoplasm,and mitochondria.The donor sugar for O-Glc NAcylation,uridine-diphosphate N... O-linked N-acetylglucosamine(O-GlcNAc)is a dynamic 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 occurring on myriad proteins in the cell nucleus,cytoplasm,and mitochondria.The donor sugar for O-Glc NAcylation,uridine-diphosphate N-acetylglucosamine(UDP-Glc NAc),is synthesized from glucose through the hexosamine biosynthetic pathway(HBP).The recycling of O-GlcNAc on proteins is mediated by two enzymes in cells—O-GlcNAc transferase(OGT)and O-Glc NAcase(OGA),which catalyze the addition and removal of O-GlcNAc,respectively.O-GlcNAcylation is involved in a number of important cell processes including transcription,translation,metabolism,signal transduction,and apoptosis.Deregulation of O-GlcNAcylation has been reported to be associated with various human diseases such as cancer,diabetes,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s.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roles of O-GlcNAcylation in physiopathological processes would help to uncover novel avenues for therapeutic intervention.The aim of this review is to discuss the recent updates on the mechanisms and impacts of O-GlcNAcylation on these diseases,and its potential as a new clinical targe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glcnacYLATIoN Cancer DIABETES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 Cardiovascular diseas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