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5篇文章
< 1 2 6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R-532-3p靶向抑制Notch1信号通路对慢性肾脏病大鼠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
1
作者 徐明芝 安娜 +5 位作者 白亚飞 陈汝满 贺纪清 王春莉 祁永慧 潘明娇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0-314,319,共6页
目的:分析miR-532-3p靶向抑制Notch1信号通路对慢性肾脏病(CKD)大鼠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方法:将75只SD大鼠分为对照组、CKD组、ago-NC组、ago-miR-532-3p组、FLI-06组,除对照组外均构建CKD模型并注射相应质粒及抑制剂,对照组与CKD组以... 目的:分析miR-532-3p靶向抑制Notch1信号通路对慢性肾脏病(CKD)大鼠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方法:将75只SD大鼠分为对照组、CKD组、ago-NC组、ago-miR-532-3p组、FLI-06组,除对照组外均构建CKD模型并注射相应质粒及抑制剂,对照组与CKD组以等量生理盐水代替,ELISA测定大鼠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TNF-α、IL-1β、IL-10水平,HE染色与Masson染色观察大鼠肾组织病理及肾纤维化,流式细胞术检测巨噬细胞CD11c^(+)和CD206^(+)情况,qRT-PCR检测大鼠肾组织miR-532-3p表达,Western blot检测Notch1蛋白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测定miR-532-3p与Notch1的靶向结合。结果:对照组大鼠肾小球、肾小管及上皮细胞结构完整,胞界清晰,排列整齐;CKD组大鼠肾小球上皮细胞坏死增多、系膜基质增多、肾小球硬化,炎症细胞浸润,肾纤维化程度加深;与CKD组相比,ago-miR-532-3p组、FLI-06组肾小球、肾小管损伤程度减小,炎症浸润细胞减少,肾纤维化程度减轻;与对照组相比,CKD组大鼠血清Scr、BUN、TNF-α、IL-1β、肾组织巨噬细胞CD11c^(+)比例、CD11c^(+)/CD206^(+)、Notch1蛋白表达升高,血清IL-10水平、肾组织CD206^(+)、miR-532-3p降低(P<0.05);与CKD组相比,ago-miR-532-3p组、FLI-06组大鼠血清Scr、BUN、TNF-α、IL-1β、肾组织巨噬细胞CD11c^(+)比例、CD11c^(+)/CD206^(+)、Notch1蛋白表达降低,血清IL-10水平、肾组织CD206^(+)、miR-532-3p表达升高(P<0.05);miR-532-3p与Notch1靶向结合,miR-532-3p过表达抑制Notch1蛋白表达。结论:促进miR-532-3p表达通过抑制Notch1通路保护CKD大鼠肾组织,其机制可能为调控巨噬细胞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巨噬细胞极化 miR-532-3p notch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IF2A通过Notch1/Hes1途径增强肝癌细胞对5-FU的化疗耐药性
2
作者 吴颀 金冶 +3 位作者 陈智 孙明泽 徐嘉泽 郑宇 《医学研究杂志》 2025年第1期73-78,共6页
目的 探究驱动蛋白家族成员2A(kinesin family member 2A,KIF2A)对肝癌细胞5-FU耐药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浓度梯度递增联合大剂量间断冲击的方法诱导肝癌细胞BEL7402对5-FU耐药,以构建耐药株BEL7402/5-FU。采用慢病毒技术构建K... 目的 探究驱动蛋白家族成员2A(kinesin family member 2A,KIF2A)对肝癌细胞5-FU耐药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浓度梯度递增联合大剂量间断冲击的方法诱导肝癌细胞BEL7402对5-FU耐药,以构建耐药株BEL7402/5-FU。采用慢病毒技术构建KIF2A沉默的BEL7402/5-FU细胞。用Notch1/Hes1信号通路激动剂丙戊酸(valproic acid,VPA)对KIF2A沉默的BEL7402/5-FU细胞进行干预。用CCK-8实验、蛋白印迹法、免疫荧光、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活性、细胞凋亡率、KIF2A、cleaved-caspase-3、Notch1和Hes1的蛋白表达。结果 BEL7402/5-FU细胞具有强5-FU耐药性,其IC_(50)为344.2μmol/L,是BEL7402细胞的92倍(IC_(50)=3.730μmol/L)。与BEL7402细胞比较,BEL7402/5-FU细胞中KIF2A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01);与si-NC组比较,si-KIF2A组BEL7402/5-FU细胞活性明显下降(P<0.001)、凋亡率和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01),另外Notch1和Hes1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01);与si-NC+5-FU组比较,si-KIF2A+5-FU组BEL7402/5-FU细胞活性显著下降(P<0.001)、凋亡率显著增加(P<0.001);与si-KIF2A+5-FU组比较,si-KIF2A+5-FU+VPA组BEL7402/5-FU细胞活性明显提高(P<0.001)、凋亡率显著降低(P<0.001)、Notch1和Hes1蛋白表达量显著增加(P<0.001)。结论 KIF2A的沉默通过抑制Notch1/Hes1信号通路活性减弱BEL7402/5-FU细胞对5-FU的化疗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IF2A 肝癌 化疗耐药性 notch1/Hes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YP2J2通过激活Notch1途径改善慢性间歇性低氧后心血管损伤的实验研究
3
作者 贺丹娜 赵瑞平 +2 位作者 李帷 杨扬 卢耀军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5年第2期215-222,共8页
目的:探讨细胞色素P450表氧化酶2J2(CYP2J2)对慢性间歇性低氧(CIH)模型大鼠心血管损伤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YP2J2组、CIH组、CIH+CYP2J2组、CIH+CYP2J2+DAPT组,每组10只。CIH组、CIH+CYP2J2组及CIH+CYP2J2+... 目的:探讨细胞色素P450表氧化酶2J2(CYP2J2)对慢性间歇性低氧(CIH)模型大鼠心血管损伤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YP2J2组、CIH组、CIH+CYP2J2组、CIH+CYP2J2+DAPT组,每组10只。CIH组、CIH+CYP2J2组及CIH+CYP2J2+DAPT组大鼠均构建CIH模型;造模成功后,CYP2J2组、CIH+CYP2J2组、CIH+CYP2J2+DAPT组大鼠一次性尾静脉注射携带CYP2J2基因的重组腺病毒;CIH+CYP2J2+DAPT组再通过腹腔注射DAPT。2周后,采用高分辨率小动物超声影像系统测定各组大鼠左室缩短分数(FS)、射血分数(EF)、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和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与心肌肌钙蛋白I(cTnI)含量;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血清一氧化氮(NO)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浆内皮素-1(ET-1)含量;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主动脉及心肌组织形态学变化;末端DNA转移酶dUTP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染色观察心肌细胞凋亡情况;生化指标检测试剂盒测定心肌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与丙二醛(MDA)含量;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测定心肌组织Notch受体1(Notch1)信号途径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CIH组比较,CIH+CYP2J2组大鼠FS和NO水平升高,LVESV、LVEDV及CK-MB、cTnI、ET-1水平均降低,主动脉结构基本清晰,细胞肿大、脱落及血管壁增厚等现象均有所改善,心肌纤维断裂、心肌细胞肿大等现象减轻,心肌组织TUNEL阳性细胞比例减少,SOD活性升高,MDA含量下降,Notch1和Hes1蛋白相对表达量上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IH+CYP2J2组比较,CIH+CYP2J2+DAPT组大鼠FS和NO水平降低,LVESV、LVEDV及CK-MB、cTnI、ET-1水平均升高,主动脉组织及心肌组织病理损伤现象显著,心肌组织TUNEL阳性细胞比例增加,SOD活性下降,MDA含量升高,Notch1和Hes1蛋白相对表达量下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YP2J2可改善CIH大鼠心血管损伤,减少心肌细胞凋亡,并抑制氧化应激水平,该机制可能与激活Notch1途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间歇性低氧 细胞色素P450表氧化酶2J2 心血管损伤 心肌细胞凋亡 Notch受体1途径 大鼠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AM17、Notch1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上皮-间质转化相关性研究
4
作者 张浩然 崔文杰 张旭艳 《安徽医药》 2025年第3期550-554,I0005,共6页
目的探讨去整合素-金属蛋白酶17(ADAM17)、Notch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中的表达及其与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2年12月就诊于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患有EMs卵巢异位囊肿者病人40例,在行腹腔镜或开腹时剥除的囊... 目的探讨去整合素-金属蛋白酶17(ADAM17)、Notch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中的表达及其与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2年12月就诊于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患有EMs卵巢异位囊肿者病人40例,在行腹腔镜或开腹时剥除的囊壁内侧的异位出血病灶作为EMs异位内膜组(n=40),术中收取其在位子宫内膜作为EMs在位内膜组(n=40),选取同期因妇科其他良性疾病来院就诊的病人40例,在行诊刮术或内膜活检时收取其子宫内膜作为正常子宫内膜组(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EMs异位内膜、在位内膜及正常子宫内膜组中ADAM17、Notch1、E-钙黏蛋白、N-钙黏蛋白的定位与表达情况;结果ADAM17、Notch1、N-钙黏蛋白在EMs异位内膜组表达评分5.00(4.00,6.00)分、4.5(4.0,5.0)分、6.0(5.0,7.0)分最高,EMs在位内膜组表达评分4.00(3.00,4.80)分、4.0(3.0,5.0)分、5.0(4.0,6.0)分次之,正常子宫内膜组表达评分2.00(2.00,3.00)分、3.0(2.0,4.0)分、2.5(2.0,3.0)分最低,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钙黏蛋白在EMs异位内膜组表达评分1.0(1.0,2.0)分最低,EMs在位内膜组表达评分3.0(2.0,4.0)分次之,正常子宫内膜组表达评分5.5(5.0,6.0)分最高,均差异有◇临床医学◇·550·安徽医药Anhui Medical and Pharmaceutical Journal 2025 Mar,29(3)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内膜组中各项表达评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Ms异位内膜组中ADAM17与Notch1的表达呈正相关(rs=0.46,P=0.003),Notch1与N-钙黏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rs=0.38,P=0.014),E-钙黏蛋白与ADAM17、Notch1的表达分别呈负相关(rs=-0.36,P=0.024;rs=-0.44,P=0.004),余下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Ms在位内膜组中,ADAM17与Notch1、N-钙黏蛋白的表达分别呈正相关(rs=0.34,P=0.031;rs=0.61,P<0.001),Notch1与N-钙黏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rs=0.63,P<0.001);E-钙黏蛋白与ADAM17、Notch1、N-钙黏蛋白的表达均呈负相关(rs=-0.51,P=0.001;rs=-0.32,P=0.041;rs=-0.52,P<0.001);结论ADAM17及Notch1偏高表达可能是产生EMs的重要原因;ADAM17或靠激活EMT的过程促成EMs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上皮-间质转化 去整合素-金属蛋白酶17 notch1 E-钙黏蛋白 N-钙黏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连解毒汤通过Notch1/NF-κB信号通路改善大鼠高血压性心肌肥厚
5
作者 鲁子瑜 李健英 +4 位作者 蒋碧辉 魏明慧 尹东杰 任中杰 薛明明 《医学研究杂志》 2025年第2期123-131,共9页
目的探讨黄连解毒汤(huangian jiedu decoction,HLJDD)对高血压性心肌肥厚大鼠(hypertensive cardiac hypertrophy,HCH)的保护机制。方法通过腹主动脉缩窄术(abdominal aortic coarctation,AAC)诱导SD大鼠构建HCH模型。将SD大鼠通过简... 目的探讨黄连解毒汤(huangian jiedu decoction,HLJDD)对高血压性心肌肥厚大鼠(hypertensive cardiac hypertrophy,HCH)的保护机制。方法通过腹主动脉缩窄术(abdominal aortic coarctation,AAC)诱导SD大鼠构建HCH模型。将SD大鼠通过简单随机抽样法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模型(Mod)组、模型+HLJDD高、中、低剂量(Mod+H、Mod+M、Mod+L)组、Mod+卡托普利(Cap)组,检测血压、超声心动图、苏木精-伊红染色及Masson染色,探讨HLJDD改善大鼠HCH的作用。根据前述实验结果,再将SD大鼠通过简单随机抽样法随机分为Sham组、Mod组、模型+Notch1抑制剂(DAPT)组、模型+Notch1激动剂(Jagged-1)组、模型+HLJDD高剂量(HLJDD)组、模型+HLJDD高剂量+Notch1抑制剂(DAPT+H)组、模型+HLJDD高剂量+Notch1激动剂(Jagged-1+H)组,观察苏木精-伊红染色及Masson染色,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与Western blot法检测相关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进一步探究HLJDD的作用机制。结果与Mod组比较,Mod+H组大鼠血压降低(P<0.05),心功能提高(P<0.05),心肌损伤缓解及心肌纤维化降低(P<0.05)。与Mod组比较,DAPT组心肌损伤和纤维化加剧,Notch1、Hes1表达水平降低(P<0.05),炎性细胞因子及NF-κB p65表达水平增高(P<0.05),Jagged-1组和HLJDD组与之相反;与HLJDD组比较,DAPT+H组心肌损伤和纤维化加剧,Notch1、Hes1表达水平降低(P分别为<0.05、<0.01),炎性细胞因子及NF-κB p65表达水平增高(P<0.05),Jagged-1+H组与其相反,说明HLJDD可以激活Notch1信号通路并抑制NF-κB信号通路和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结论HLJDD可以减轻AAC诱导的大鼠HCH,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影响Notch1/NF-κB信号通路实现的,且Notch1信号通路与NF-κB信号通路存在一定的负反馈调节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解毒汤 高血压性心肌肥厚 notch1信号通路 NF-ΚB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检测前列腺癌组织Notch1、FLNA表达的临床意义
6
作者 马阔 李泽宇 +1 位作者 刘沛 韩广业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5年第1期30-37,共8页
目的:分析前列腺癌组织缺刻基因1(Notch1)和细丝蛋白A(FLNA)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7月到2020年12月在本院接受根治性手术的112例前列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79... 目的:分析前列腺癌组织缺刻基因1(Notch1)和细丝蛋白A(FLNA)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7月到2020年12月在本院接受根治性手术的112例前列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79例)和预后不良组(33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前列腺癌和癌旁组织中Notch1蛋白和FLNA的表达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法检测组织中Notch1 mRNA和FLNA mRNA表达水平;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Notch1 mRNA、FLNA mRNA表达水平与患者预后生存率关系;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前列腺癌组织中Notch1 mRNA和FLNA mRNA表达对患者预后的预测效能。结果:前列腺癌组织Notch1蛋白阳性率为81.25%,高于癌旁组织的21.43%(P<0.05);FLNA阳性率为20.54%,低于癌旁组织的77.68%(P<0.05)。前列腺癌组织Notch1 mRNA、F LNA mRNA表达水平与患者年龄、Gleason评分、微血管侵犯、包膜侵犯、精囊侵犯、神经周围侵犯、手术切缘阳性、TNM分期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有关(P<0.05)。与预后良好组(Notch1 mRNA=1.45±0.29,FLNA mRNA=0.87±0.17)相比,预后不良组患者前列腺癌组织中Notch1 mRNA(2.01±0.44)表达水平升高(P<0.05),FLNA mRNA(0.68±0.13)表达水平下降(P<0.05)。前列腺癌患者3年生存率为70.54%(79/112),Notch1 mRNA高表达组患者3年生存率(55.17%)低于低表达组(87.04%)(Log-rankχ^(2)=14.492,P<0.001),FLNA mRNA高表达组3年生存率(82.46%)高于低表达组(58.18%)(Log-rankχ^(2)=8.532,P=0.003)。ROC曲线结果显示前列腺癌组织Notch1 mRNA和FLNA mRNA联合预测预后的AUC为0.874,显著大于Notch1 mRNA(Z=2.035,P=0.042)和FLNA mRNA(Z=2.270,P=0.023)单独预测。结论:前列腺癌组织Notch1蛋白阳性率高于癌旁组织,FLNA阳性率低于癌旁组织,两者与患者临床特征和预后具有相关性,两者mRNA联合检测对患者预后预测效能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缺刻基因1 细丝蛋白A 临床特征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氧运动训练影响阿尔茨海默症小鼠海马Notch1、Caspase-3的表达 被引量:3
7
作者 杨力源 张业廷 +1 位作者 李垂坤 魏翠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6期4113-4120,共8页
背景:β-淀粉样蛋白和Tau蛋白会对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的认知功能产生不良影响,研究发现Notch1及Caspase-3能够调控β-淀粉样蛋白和Tau蛋白的表达。Notch1及Caspase-3是否介导了有氧运动改善阿尔茨海默症患者认知能力的过程还不清楚,目前... 背景:β-淀粉样蛋白和Tau蛋白会对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的认知功能产生不良影响,研究发现Notch1及Caspase-3能够调控β-淀粉样蛋白和Tau蛋白的表达。Notch1及Caspase-3是否介导了有氧运动改善阿尔茨海默症患者认知能力的过程还不清楚,目前缺乏长期有氧运动影响阿尔茨海默症小鼠海马中Notch1及Caspase-3表达的研究。目的:观察长期有氧运动干预阿尔茨海默症小鼠的空间学习记忆情况及其海马中Notch1及Caspase-3的表达,探讨Notch1及Caspase-3对阿尔茨海默症小鼠的影响。方法:将3月龄野生型及APP/PS1双转基因阿尔茨海默症小鼠随机分为4组:野生对照组、野生运动组、阿尔茨海默症对照组、阿尔茨海默症运动组,每组20只。对照组小鼠不进行运动,运动组小鼠进行5个月的有氧运动干预。运动干预结束后,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采用Real-timePCR、免疫荧光及Westernblot检测各组小鼠海马组织Aβ_(1-42)、Tau、Notch1及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结论:①阿尔茨海默症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显著差于野生组(P<0.05);运动组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②阿尔茨海默症对照组小鼠海马Aβ_(1-42)、Tau、Notch1及Caspase-3表达均显著高于野生对照组(P<0.05);阿尔茨海默症运动组小鼠海马Aβ_(1-42)、Tau、Notch1及Caspase-3表达显著低于阿尔茨海默症对照组(P<0.05);③提示:长期有氧运动干预能够改善阿尔茨海默症小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而这可能与有氧运动降低阿尔茨海默症小鼠海马Notch1、Caspase-3、Aβ_(1-42)及Tau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症 有氧运动 学习记忆能力 notch1 CASPASE-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tch1 mRNA和Dickkopf-1在评估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帕博利珠单抗治疗反应性中的价值 被引量:1
8
作者 王亚飞 张振军 +1 位作者 宋长亮 杨琼 《检验医学》 CAS 2024年第7期627-633,共7页
目的探讨Notch1 mRNA和Dickkopf-1在评估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帕博利珠单抗治疗反应性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2年9月邯郸市中心医院NSCLC患者169例(NSCLC组)、良性肺结节患者168例(对照组)。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测NS... 目的探讨Notch1 mRNA和Dickkopf-1在评估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帕博利珠单抗治疗反应性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2年9月邯郸市中心医院NSCLC患者169例(NSCLC组)、良性肺结节患者168例(对照组)。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测NSCLC组治疗前和帕博利珠单抗治疗3周、6周,对照组入组时的血清Notch1 mRNA相对表达量和Dickkopf-1水平。评估NSCLC患者帕博利珠单抗治疗6周后的治疗反应性[疾病进展(PD)、疾病控制(DC)]。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治疗前Notch1 mRNA、Dickkopf-1判断帕博利珠单抗治疗反应性的效能。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帕博利珠单抗治疗反应性的影响因素。结果NSCLC组治疗前、治疗3周和治疗6周的血清Notch1 mRNA相对表达量和Dickkopf-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01)。NSCLC组治疗前、治疗3周和治疗6周的血清Notch1 mRNA相对表达量和Dickkopf-1水平依次降低(P<0.001)。PD组与DC组之间年龄、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临床分期、淋巴转移、远隔转移、分化程度、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表达和治疗前、治疗3周、治疗6周血清Notch1 mRNA相对表达量、Dickkopf-1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Notch1 mRNA和Dickkopf-1单项检测和联合检测评估帕博利珠单抗治疗反应性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91、0.796、0.861。调整混杂因素后,治疗前高Notch1 mRNA组、高Dickkopf-1组PD风险分别是低Notch1 mRNA组、低Dickkopf-1组的3.517倍、3.326倍[比值比(OR)值分别为3.517、3.326,95%可信区间(CI)分别为2.159~5.728、2.211~5.003]。结论血清Notch1 mRNA表达和Dickkopf-1水平与帕博利珠单抗治疗反应性有关,可作为评估治疗反应性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CKKOPF-1 notch1 非小细胞肺癌 帕博利珠单抗 治疗反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马鱼notch1a和notch1b对hsp70基因的调控作用
9
作者 王子睿 王昱杰 +3 位作者 周泽斌 邱军强 李伟眀 张庆华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29-838,共10页
研究旨在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探究斑马鱼notch1a和notch1b基因对hsp70的调控作用。通过NCBI数据库检索获取了斑马鱼notch1a和notch1b基因的CDS序列,对其胞内段(Notch1a/Notch1b intracellular domain,N1aICD/N1bICD)进行克隆并构... 研究旨在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探究斑马鱼notch1a和notch1b基因对hsp70的调控作用。通过NCBI数据库检索获取了斑马鱼notch1a和notch1b基因的CDS序列,对其胞内段(Notch1a/Notch1b intracellular domain,N1aICD/N1bICD)进行克隆并构建pCMV-N1aICD和pCMV-N1bICD真核表达载体,在人胚肾细胞(HEK293T)中用Western Blot和亚细胞定位检测N1aICD和N1bICD的表达。通过生信分析并克隆斑马鱼hsp70启动子序列,构建pGL3-hsp70-pro报告基因,并在HEK293T中检测该报告基因的双荧光素酶活性。之后在HEK293T细胞中过表达notch1a和notch1b基因,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pGL3-hsp70-pro的活性变化,以此探究notch1a和notch1b对hsp70基因的调控作用。实验结果显示真核表达载体pCMV-N1aICD和pCMV-N1bICD构建成功,Western Blot显示pCMV-N1aICD和pCMV-N1bICD可正常表达,亚细胞定位显示N1aICD和N1bICD蛋白表达在HEK293T的细胞核中;双荧光素酶实验显示pGL3-hsp70-pro报告基因在HEK293T细胞中具有活性,是阴性对照质粒的3.7倍;在HEK293T细胞中pCMV-N1aICD和pCMV-N1bICD真核表达载体能够显著增强pGL3-hsp70-pro的活性,分别为对照组的4.9倍和5.1倍。实验结果表明斑马鱼notch1a和notch1b基因可显著增强hsp70基因的表达,为进一步研究Notch分子通过Hsp70进行抗感染免疫的分子机制提供了实验材料并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tch1a notch1b HSP70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 细胞凋亡 斑马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岩宁对三阴乳腺癌荷瘤裸鼠Notch1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
10
作者 车思阳 殷东风 +1 位作者 高宏 冷雪峰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0-54,共5页
目的 观察乳岩宁方与卡培他滨联用对MDA-MB-231乳腺癌荷瘤裸鼠的瘤组织中Notch1信号通路的作用。方法 用对数生长期的MDA-MB-231细胞悬液,于裸鼠左侧胸壁接种,成功长出瘤组织后将其移植到未接种裸鼠的胸壁,建立三阴乳腺癌模型,共40只荷... 目的 观察乳岩宁方与卡培他滨联用对MDA-MB-231乳腺癌荷瘤裸鼠的瘤组织中Notch1信号通路的作用。方法 用对数生长期的MDA-MB-231细胞悬液,于裸鼠左侧胸壁接种,成功长出瘤组织后将其移植到未接种裸鼠的胸壁,建立三阴乳腺癌模型,共40只荷瘤裸鼠,分5组,每组8只,日1次灌胃,连续21 d灌药。观察裸鼠状态并计算肿瘤组织的抑制率;免疫印迹法测定Notch 1、Notch1受体的细胞内结构(Notch1 intracellular domain, NICD1)、与YRPW基序相关的发状分裂增强子1(Hairy and enhancer of split related with YRPW motif 1,Hey1)、发状分裂相关增强子1(Hairy and enhancer of split Homolog 1,Hes1)、髓细胞增生原癌基因(Cellular myelocytomatosis oncogene, C-myc)的蛋白表达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Notch 1、Hey1、Hes1、C-myc的基因表达量。结果 与模型组对比,中药、西药和中药+西药组的肿瘤质量均有明显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的抑瘤率分别为33.11%、59.60%、65.93%。免疫印迹法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中药组、西药组、中药+西药组的Notch 1、NICD1、Hey1、Hes1、C-myc蛋白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Notch 1和Hes1的蛋白表达水平在中药组和西药组中水平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西药组较西药组中Hes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时荧光定量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中药组、西药组、中药+西药组Notch 1、Hey1、Hes1、C-myc的mRNA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西药组相比,中药组与西药组Notch 1、Hes1、C-myc的mRNA水平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西药组较西药组中Notch 1及Hey1的mRNA水平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疏肝理气中药复方乳岩宁能够抑制三阴乳腺癌荷瘤裸鼠的肿瘤生长,其作用机制与三阴乳腺癌中的Notch1信号通路受到抑制相关。为疏肝理气中药治疗三阴乳腺癌,尤其是影响乳腺癌Notch1信号通路方面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肝理气 乳岩宁 三阴乳腺癌 notch1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39-5p靶向Notch1抑制肺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
11
作者 董跃华 王贵刚 +3 位作者 杨燕君 魏玉磊 高永山 姜伟华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437-444,共8页
目的探究miR-139-5p在肺腺癌(lung adenocarcinoma,LUAD)进展中的作用和调控机制。方法实时定量PCR(qRT-PCR)和蛋白质印迹检测LUAD组织和细胞中miR-139-5p和Notch同源物1(Notch1)的表达。经细胞转染后,qRT-PCR和蛋白质印迹验证转染效率... 目的探究miR-139-5p在肺腺癌(lung adenocarcinoma,LUAD)进展中的作用和调控机制。方法实时定量PCR(qRT-PCR)和蛋白质印迹检测LUAD组织和细胞中miR-139-5p和Notch同源物1(Notch1)的表达。经细胞转染后,qRT-PCR和蛋白质印迹验证转染效率。CCK-8、细胞划痕和Transwell实验用于检测LUAD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miR-139-5p与Notch1的靶向关系。蛋白质印迹检测PI3K/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织和人正常支气管上皮细胞相比,miR-139-5p在LUAD组织和细胞中显著下调(P<0.01),Notch1显著上调(P<0.01)。与对照组相比,过表达miR-139-5p明显抑制LUAD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并下调p-PI3K、p-AKT和p-mTOR的表达(P<0.01)。Notch1被确定为miR-139-5p的直接靶标。过表达Notch1减弱了miR-139-5p过表达对LUAD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抑制作用(P<0.05)。与对照组比较,miR-139-5p在体内显著抑制了异形移植瘤的生长(P<0.05)。结论miR-139-5p通过靶向Notch1并失活PI3K/Akt/mTOR途径抑制LUAD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miR-139-5p notch1 迁移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莓花青素调控Notch1/Hes-1通路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氧化损伤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邢爽 赵伟 +2 位作者 刘丽 郭莹 郭硕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期96-102,共7页
目的探讨蓝莓花青素(BA)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氧化损伤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C组,n=10)和造模组,造模组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50 mg/kg,构建糖尿病模型,造模成功后再随机... 目的探讨蓝莓花青素(BA)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氧化损伤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C组,n=10)和造模组,造模组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50 mg/kg,构建糖尿病模型,造模成功后再随机分为糖尿病模型组(DM组)、蓝莓花青素组(BA组)、DAPT组(Notch1通路抑制剂)和蓝莓花青素+DAPT组(BA+DAPT组),每组10只。BA组每天给予20 mg/kg的BA灌胃,DAPT组给予10μmol/L的DAPT干预,BA+DAPT组给予20 mg/kg的BA灌胃+10μmol/L的DAPT干预,NC组和DM组用等量0.9%氯化钠溶液(生理盐水)灌胃,连续8周。于末次给药24 h后,摘取大鼠眼球,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试剂盒检测各组大鼠视网膜组织中活性氧(ROS)、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视网膜组织病理变化,并进行RGC计数;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测量HO-1和iNOS 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Notch1和Hes-1蛋白的表达。结果建模后,DM组、BA组、DAPT组和BA+DAPT组空腹血糖(FBG)值均大于16.7 mmol/L;经BA干预治疗后,BA组和BA+DAPT组FBG含量明显降低,BA组低于BA+DAPT组(P<0.05)。ELISA结果表明,与NC组比较,DM组视网膜组织中ROS和MDA含量升高,CAT和SOD含量降低(P<0.05);与DM组比较,BA组和BA+DAPT组视网膜组织中ROS和MDA水平下降,CAT和SOD水平显著上升(P<0.05)。光学显微镜观察显示,NC组视网膜结构清晰,细胞形态正常,排列整齐;DM组大鼠RGC层排列紊乱,内、外核层伴随有水肿,出现了空泡现象,视网膜厚度变薄;BA组大鼠视网膜层结构排列较整齐,水肿程度和视网膜厚度较DM组有一定的改善;BA+DAPT组大鼠视网膜组织较DM组有所改善,但视网膜厚度相比BA组还是较薄。RGC计数结果显示,DM组、BA组、DAPT组和BA+DAPT组RGC数量分别为7.35±1.28、12.05±1.52、5.61±1.72、8.72±1.19,明显低于NC组的16.63±1.5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8.905,P<0.05)。qRT-PCR结果表明,NC组、DM组、BA组、DAPT组和BA+DAPT组大鼠视网膜组织中HO-1水平分别为1.28±0.32、0.68±0.15、1.03±0.19、0.50±0.13和0.73±0.11,iNOS水平分别为0.48±0.08、1.17±0.21、0.89±0.17、1.35±0.15和1.10±0.2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5.192、35.843,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NC组相比,DM组视网膜组织中Notch1和Hes-1蛋白表达均下调;与DM组比较,BA组Notch1和Hes-1蛋白表达水平均上调,DAPT组Notch1和Hes-1蛋白表达水平均下调,BA+DAPT组两蛋白表达低于BA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7.626、54.709,P<0.05)。结论BA可以降低糖尿病大鼠FBG,增强其抗氧化应激能力,改善视网膜组织病理学损伤,从而对神经节细胞起到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Notch1/Hes-1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花青素 糖尿病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氧化损伤 notch1/Hes-1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tch1介导有氧运动促进阿尔茨海默病小鼠海马神经细胞的增殖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慧军 李垂坤 +1 位作者 魏翠兰 张业廷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1期4951-4957,共7页
背景: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脑部多存在Notch1信号通路异常,但这些信号通路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中的作用尚未完全明确。长期有氧运动对于Notch1信号通路的相关因子甲基化率能够产生影响,从而改变Notch1的表达。然而,有氧运动是否会通过Notch1... 背景: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脑部多存在Notch1信号通路异常,但这些信号通路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中的作用尚未完全明确。长期有氧运动对于Notch1信号通路的相关因子甲基化率能够产生影响,从而改变Notch1的表达。然而,有氧运动是否会通过Notch1信号通路对阿尔茨海默病小鼠海马神经细胞增殖及组织病理学特征产生影响并不清楚。目的:观察DAPT抑制Notch1信号通路后有氧运动对阿尔茨海默病小鼠海马神经细胞增殖及组织病理学特征的影响。方法:随机将3月龄APP/PS1双转基因阿尔茨海默病小鼠分成4组,分别为对照组、运动对照组、抑制剂组及运动抑制剂组,每组20只。采用自然喂养干预对照组,长期有氧运动干预运动组,各干预方式的周期为20周;然后在第18周对各组小鼠进行溶剂或Notch1抑制剂注射。20周后取脑组织,采用Real-time PCR、免疫荧光及Western blot技术分别检测Aβ1-42、Tau、Ki67及Notch1表达。结果与结论:与对照组小鼠相比,抑制剂组小鼠海马齿状回区Ki67、Notch1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Aβ1-42、Tau没有显著差异;运动对照组小鼠海马齿状回区Ki67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而Aβ1-42、Tau、Notch1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运动抑制剂组小鼠海马齿状回区Aβ1-42、Tau、Ki67、Notch1表达与抑制剂组相比没有显著差异。由此可见,Notch1信号通路可能介导运动改善阿尔茨海默病小鼠海马神经细胞增殖及组织病理学特征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有氧运动 notch1 神经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34a通过Notch1信号通路对肺癌干细胞的抑制 被引量:5
14
作者 韩纪昌 张祎捷 +3 位作者 李红兵 杨存葆 马超楠 戚冠斌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3349-3356,共8页
背景:已有报道证实mi R-34a对肺癌干细胞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是其作用机制目前还不清楚。目的:探索mi R-34a对肺癌干细胞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磁珠分选细胞技术从肺腺癌A549细胞系中分离出CD133+肺癌干细胞;脂质体转染技术构... 背景:已有报道证实mi R-34a对肺癌干细胞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是其作用机制目前还不清楚。目的:探索mi R-34a对肺癌干细胞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磁珠分选细胞技术从肺腺癌A549细胞系中分离出CD133+肺癌干细胞;脂质体转染技术构建miR-34a过表达的肺癌干细胞;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miR-34a与Notch1的靶向关系;基因敲除Notch1并检测其对肺癌干细胞的影响。结果与结论:(1)经过免疫磁珠分选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得到高比率的CD133+肺癌干细胞;(2)qR T-PCR检测发现miR-34a在CD133+肺癌干细胞中的表达明显低于CD133-肺癌细胞;(3)成功构建miR-34a过表达的肺癌干细胞,发现miR-34a能够抑制肺癌干细胞的增殖,诱导细胞凋亡;(4)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证明Notch1与miR-34a具有靶向关系;(5)基因敲除Notch1显著抑制肺癌干细胞的增殖,诱导细胞凋亡;(6)结果提示,miR-34a可能通过抑制Notch1信号通路来抑制肺癌干细胞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肿瘤干细胞 微RNAS 受体 notch1 组织工程 干细胞 肺癌干细胞 mi RNA MIR-34A notch1信号通路 notch1 肺腺癌A549细胞 CD133+肺癌干细胞 增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Notch1水平与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 被引量:1
15
作者 罗仪山 刘震 +3 位作者 陈璐珊 陈平安 潘艺朝 李韶南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30-33,共4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Notch1水平与稳定性心绞痛(SAP)患者冠状动脉侧支循环(CCC)形成的关系。方法:选择2018~2019年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的SAP患者100例,患者均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证实左前降支、回旋支、右冠状动脉... 目的:探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Notch1水平与稳定性心绞痛(SAP)患者冠状动脉侧支循环(CCC)形成的关系。方法:选择2018~2019年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的SAP患者100例,患者均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证实左前降支、回旋支、右冠状动脉至少1支血管存在≥90%狭窄。根据Rentrop分级将入选患者分为CCC良好组(Rentrop分级2~3级)56例和CCC不良组(Rentrop分级0~1级)44例,并选择同期门诊进行健康体检的5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检测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Notch1水平及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水平,分析Notch1,VEGF水平与患者CCC的关系及Notch1与VEGF的相关性。结果:CCC良好组SAP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Notch1相对表达量[(5.92±0.91)]、血清VEGF水平[(342.47±60.53)ng/L]显著高于CCC不良组[(4.82±0.92)、(273.75±61.44)ng/L]及对照组[(3.92±0.78)(257.32±52.63)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CC良好组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Notch1水平与血清VEGF水平呈正相关(r=0.637,P<0.05);CCC不良组患者中两者无显著相关性(r=0.201,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外周血单个核细胞Notch1与血清VEGF水平均是SAP患者CCC良好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结论:SAP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Notch1水平及血清VEGF水平与患者CCC形成良好相关,Notch1信号通路调控VEGF表达可能是影响患者CCC形成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tch1 侧支循环 冠状动脉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脾安肠方对裸鼠结肠癌肝转移灶miR-34a-5p、Notch1/NF-κB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玉坤 孙适然 +1 位作者 张津铖 程志强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407-413,共7页
目的探讨调脾安肠方对裸鼠结肠癌肝转移(colorectal cancer liver metastasis,CLM)灶组织中MicroRNA-34a-5p(miR-34a-5p)及其靶基因Notch1/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通路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30只雄性Balb/c裸鼠... 目的探讨调脾安肠方对裸鼠结肠癌肝转移(colorectal cancer liver metastasis,CLM)灶组织中MicroRNA-34a-5p(miR-34a-5p)及其靶基因Notch1/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通路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30只雄性Balb/c裸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中药组,每组10只。脾脏原位注射HCT-116人结肠癌细胞(细胞数约为1×107个/mL)法构建CLM模型。中药组在CLM造模完成2周后开始调脾安肠方(2 g/mL,每日0.2 mL)灌胃2周,空白组和模型组同期予等体积0.9%生理盐水灌胃。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肝转移灶病理组织形态;蛋白免疫印迹法测定肝转移灶Notch1、NF-κB p65蛋白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肝转移灶miR-34a-5p及Notch1、NF-κB p65 mRNA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裸鼠镜下病理转移灶面积明显减小,核分裂像减少,提示调脾安肠方抑制了结直肠癌细胞在肝脏的定植和迁移。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肝转移灶中miR-34a-5p含量显著降低(P<0.01),Notch1、NF-κB p65蛋白表达升高(均P<0.05),Notch1、NF-κB p65的mRNA表达显著升高(均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Notch1蛋白及mRNA表达降低(P<0.05),NF-κB p65的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1)。miR-34a-5p与Notch1 mRNA在结肠癌肝转移灶组织中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2)=0.8845,P<0.05),Notch1与NF-κB p65在结肠癌肝转移灶组织中mRNA表达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2)=0.9291,P<0.01)。结论中药复方调脾安肠方能抑制裸鼠结肠癌肝转移灶形成,其机制可能与通过抑癌基因miR-34a-5p靶向负性调节Notch1/NF-κB通路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肝转移 中药复方 调脾安肠方 MIR-34A notch1 核转录因子-κB p65 药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抑制Notch1信号通路对抗小鼠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
17
作者 李晓菲 崔芳 +3 位作者 刘菲 张瑞 史敏 李永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7-65,共9页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Res)对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小鼠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其对Notch1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5只6-8周龄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T-ALL组和Res组,其中Res组又进一步分为low-Res(L-Res)、middle-Re...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Res)对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小鼠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其对Notch1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5只6-8周龄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T-ALL组和Res组,其中Res组又进一步分为low-Res(L-Res)、middle-Res(M-Res)和high-Res(H-Res)3个浓度给药组。应用流式细胞术和瑞氏-吉姆萨染色法检测外周血及脾细胞悬液中白血病细胞百分比,HE染色法观察脾脏和骨髓组织病理形态,RT-q PCR法检测脾脏组织中Notch1、Hes-1、c-Myc、mi R-19b和PTEN m 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Notch1、Hes-1、c-Myc、p-PTEN和PTEN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T-ALL组小鼠外周血中白血病细胞明显增多,脾脏及骨髓组织中白血病细胞弥漫性浸润,脾脏中Notch1、Hes-1、c-Myc、mi R-19b m RNA表达水平和Notch1、Hes-1、c-Myc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增高(P<0.01),PTEN m RNA及其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1),经白藜芦醇处理后,H-Res组以上各项指标较T-ALL组均获得逆转。结论:白藜芦醇具有抗小鼠T-ALL的作用,其机制可能通过抑制Notch1信号通路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 notch1信号通路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组化MYB和Notch1在乳腺腺样囊性癌中的应用
18
作者 张晓红 张晓丽 +6 位作者 韦志永 王晓映 眭怡群 刘晓江 王志蕙 姚少波 薛梅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42-947,共6页
目的 探讨MYB、Notch1免疫组化染色在经典型乳腺腺样囊性癌(classic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 of the breast, C-AdCC)、具有基底细胞样特征的实体型乳腺腺样囊性癌(solid-basaloid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 of the breast, SB-AdCC)... 目的 探讨MYB、Notch1免疫组化染色在经典型乳腺腺样囊性癌(classic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 of the breast, C-AdCC)、具有基底细胞样特征的实体型乳腺腺样囊性癌(solid-basaloid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 of the breast, SB-AdCC)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病理科存档的20例C-AdCC、6例SB-AdCC及65例其他乳腺病变组织,分别行MYB、Notch1免疫组化染色,并对26例AdCC行FISH检测,6例SB-AdCC行NGS检测。结果 (1)MYB免疫组化染色显示:C-AdCC(20/20)弥漫中等或强阳性,SB-AdCC(4/6)弥漫中等或强阳性;胶原小体病(5/5)局灶或弥漫弱阳性;恶性腺肌上皮瘤(3/3)局灶中等或强阳性;8例产基质的癌、9例分泌性癌及40例非特殊型三阴型乳腺癌均阴性。(2)Notch1免疫组化显示:SB-AdCC(3/6)弥漫中等阳性,C-AdCC(20/20)均阴性;3例恶性腺肌上皮瘤、5例胶原小体病、8例产基质的癌、9例分泌性癌及40例非特殊型三阴型乳腺癌均阴性。(3)FISH检测显示C-AdCC(12/19)MYB基因断裂,NGS检测显示SB-AdCC(3/6)Notch1突变。结论 免疫组化MYB、Notch1中等或强的弥漫性表达,可辅助鉴别C-AdCC、SB-AdCC的分型;与恶性腺肌上皮瘤鉴别困难时,可借助分子检测进一步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C-AdCC SB-AdCC MYB notch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otch1通路探讨不同频率重复经颅磁刺激改善大脑中动脉闭塞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机制
19
作者 叶炎生 罗来 +7 位作者 许德顺 钟帅 张鑫 邓凯翔 林慧娟 纪婷 卓梦真 杨庆镗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84-1093,共10页
目的:观察不同频率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对大脑中动脉闭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造模成功的MCAO模型大鼠随机均分为... 目的:观察不同频率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对大脑中动脉闭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造模成功的MCAO模型大鼠随机均分为模型组、低频组、高频组,同时另设假手术组,每组12只。低频组和高频组均予采用CCY-I型经颅磁刺激仪刺激,2次/日,连续14d;低频组:1Hz,部位:大鼠颅部左侧前额叶;高频组频率:10Hz,部位:大鼠颅部右侧前额叶。模型组和假手术组不予治疗仅同等情况下抓取束缚后归笼。神经行为学评分在术后第1天和第14天进行;水迷宫测试于术后3—7天进行;TTC染色、PCR及Western blot检测关键基因(Notch1、Hes1、Hes5)的mRNA及蛋白表达均在术后第14天干预结束后进行。结果:(1)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模型组相比,干预治疗14d后,高频组、低频组两组神经功能评分出现降低的情况(P<0.05),模型组与高频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2)Morris水迷宫实验:定向航行实验平均逃避潜伏期:低频组、高频组、假手术组均相比于同组前一天缩短,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每天逃避潜伏期比较,高频组较模型组短,低频组较高频组短,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空间探索实验穿越平台次数:低频组和假手术组比较、高频组和模型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高频组、模型组次数比假手术组少,低频组比模型组、高频组次数多,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3)TTC染色:低频组、高频组梗死灶面积小于模型组。(4)PCR检测及Western Blot检测:高频组、低频组与模型组相比,Notch1、Hes1、Hes5的mRNA及蛋白表达量升高,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低频组与高频组相比,Notch1、Hes1、Hes5的mRNA及蛋白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低频rTMS均能改善MCAO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且可能都予激活提高海马组织中的Notch1通路表达,提高海马突触可塑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高频经颅磁刺激 脑卒中后认知障碍 大脑中动脉闭塞 学习记忆能力 notch1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田蓟苷对大鼠A7R5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迁移、表型转化及Notch1信号通路调控的影响
20
作者 李雅琪 马晓莉 +3 位作者 赵云丽 李静 袁勇 王新春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77-981,共5页
目的 研究田蓟苷对A7R5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表型转化的影响及其抗动脉粥样硬化(AS)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刺激A7R5细胞建立血管平滑肌表型转化模型,将细胞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田蓟苷组、Notch1通路抑制... 目的 研究田蓟苷对A7R5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表型转化的影响及其抗动脉粥样硬化(AS)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刺激A7R5细胞建立血管平滑肌表型转化模型,将细胞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田蓟苷组、Notch1通路抑制剂组(DAPT组)和辛伐他汀组。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细胞SM22α、α-SMA、Notch1、Hes1、Hes5、Jagged-1 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Notch1、RBP-Jκ、Hes1蛋白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均可抑制A7R5细胞的异常增殖和迁移(P<0.05,P<0.01),上调α-SMA mRNA表达(P<0.01);田蓟苷组和DAPT组下调Notch1通路相关基因Notch1、Hes-1、Hes-5和Jagged-1 mRNA表达(P<0.05,P<0.01);田蓟苷组下调Notch1、Hes-1、RBP-Jκ蛋白表达(P<0.05,P<0.01)。结论 田蓟苷通过抑制VSMCs的异常增殖、迁移、表型转化及调控Notch1信号通路,从而保护ox-LDL诱导的A7R5细胞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蓟苷 血管平滑肌表型转化 动脉粥样硬化 notch1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