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i-MOF-74对脉冲等离子体催化合成氨的影响
1
作者 宋勤龙 徐晓芳 张海宝 《应用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93-397,共5页
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的制备和结构对其催化性能至关重要。采用溶剂热法以不同镍源合成了两种Ni-MOF-74,并利用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以及同步热分析仪(TG-DSC)对两种Ni-MOF-74进行表征,研究了不同镍... 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的制备和结构对其催化性能至关重要。采用溶剂热法以不同镍源合成了两种Ni-MOF-74,并利用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以及同步热分析仪(TG-DSC)对两种Ni-MOF-74进行表征,研究了不同镍源对其结构、形貌以及在等离子体合成氨反应中的催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六水合硝酸镍合成的Y-Ni-MOF-74颗粒更细,热稳定性更好,催化性能更优。仅等离子体合成氨的合成速率为1065μmol/g·h,转化率为0.2%。填充Y-Ni-MOF-74后,氨合成速率可高达22785μmol/g·h,氮气转化率为0.85%,与仅等离子体相比,氨合成速率提高了21.39倍,氮气转化率提高了4.2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 ni-mof-74 溶剂热法 催化合成氨 等离子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plasma-assisted catalytic ammonia synthesis:synergistic effect of Ni-MOF-74 catalyst and nanosecond pulsed plasma
2
作者 徐晓芳 孙萌 +4 位作者 宋勤龙 吴璇 陈冲冲 陈强 张海宝 《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6期40-49,共10页
Ammonia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hemical raw materials in both manufacture and life of human.Traditionally Haber-Bosch method for ammonia synthesis involves high temperature and high pressure conditions,leading t... Ammonia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hemical raw materials in both manufacture and life of human.Traditionally Haber-Bosch method for ammonia synthesis involves high temperature and high pressure conditions,leading to significant energy consumption and environmental pollution.Non-thermal plasma(NTP) is a promising alternative approach to ammonia synthesis at low temperature and atmospheric pressure.In this study,the synergistic effect of nanosecond pulsed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np-DBD) and Ni-MOF-74 catalyst was investigated in ammonia synthesis by utilizing nitrogen and hydrogen as feedstock.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plasma catalytic-synthesis process parameters play a crucial role in the synthesis process of ammonia.The highest ammonia synthesis rate of 5145.16 μmol·g^(-1)·h^(-1)with an energy efficiency of 1.27 g·kWh^(-1)was observed in the presence of the Ni-MOF-74 catalyst,which was3.7 times higher than that without Ni-MOF-74 catalyst.The synergistic effect of Ni-MOF-74catalyst and nanosecond pulsed plasma was explored by in-situ plasma discharge diagnosti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MONIA SYNTHESIS low-temperature plasma nanosecond pulsed power source ni-mof-7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MOF-74制备及其对CO的吸附性能 被引量:9
3
作者 郭沛然 胡石林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83-590,共8页
通过水热合成法制备了Ni-MOF-74材料,采用全自动表面积吸附仪、PXRD、扫描电子显微镜、同步热分析仪对材料的孔隙结构、晶体形貌和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并采用静态吸附法测定了CO、N2、CH4和CO2在Ni-MOF-74上的吸附等温线;采用挤压成型... 通过水热合成法制备了Ni-MOF-74材料,采用全自动表面积吸附仪、PXRD、扫描电子显微镜、同步热分析仪对材料的孔隙结构、晶体形貌和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并采用静态吸附法测定了CO、N2、CH4和CO2在Ni-MOF-74上的吸附等温线;采用挤压成型方法制备了Ni-MOF-74成型材料,并研究了挤压成型后Ni-MOF-74晶体结构和微孔结构的变化及对CO的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得的Ni-MOF-74材料比表面积达1212.61 m^2/g,其孔径主要集中在0.8~1.0 nm之间,对CO的吸附量远高于相同条件下对N2和CH4的吸附量,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Ni-MOF-74对CO的吸附作用力明显高于对N2、CH4和CO2的;挤压成型后Ni-MOF-74的完整晶体数量明显减少,且部分微孔结构遭到破坏,成型后对CO的吸附性能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mof-74 挤压成型 C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MOF-74的疏水改性及对CO吸附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郭沛然 胡石林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192-1198,共7页
CO常与N2、CH4、CO2及H2O等气体混合存在,为纯化CO气体,采用Ni-MOF-74材料为吸附剂开展了探索性研究。通过PFAS(全氟烷基硅烷)浸渍法,制备了Ni-MOF-74疏水材料。通过接触角测量仪、SEM、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对Ni-MOF-74材料表面疏水情况及... CO常与N2、CH4、CO2及H2O等气体混合存在,为纯化CO气体,采用Ni-MOF-74材料为吸附剂开展了探索性研究。通过PFAS(全氟烷基硅烷)浸渍法,制备了Ni-MOF-74疏水材料。通过接触角测量仪、SEM、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对Ni-MOF-74材料表面疏水情况及形貌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浸渍温度、浸渍浓度、浸渍时间、浸渍次数对疏水性的影响,以及疏水改性对Ni-MOF-74的CO吸附性能的影响。确定了PFAS浸渍实验的工艺条件:浸渍温度110℃、浸渍时间24 h、浸渍1次、PFAS浓度3%。结果表明:PFAS成功覆盖在Ni-MOF-74材料上,但只有很少的PFAS覆盖到了Ni-MOF-74材料表面;PFAS改性后Ni-MOF-74的晶体结构遭到了部分破坏,热稳定性有所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mof-74 PFAS 疏水改性 C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Al LDH@Ni-MOF-74 S-Scheme Heterojunction for Effi cient Hydrogen Evolution 被引量:1
5
作者 Zhiliang Jin Yanbing Li Qingxiang Ma 《Transactions of Tianjin University》 EI CAS 2021年第2期127-138,共12页
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and layered double hydroxides(LDHs)have been considered to be one of the most promising and worthy hot spot materials to develop advanced catalysts for effi cient hydrogen evolution due ... 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and layered double hydroxides(LDHs)have been considered to be one of the most promising and worthy hot spot materials to develop advanced catalysts for effi cient hydrogen evolution due to their prominent characteristics,including unique structures,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nature,high redox activities,and homogeneously eff ective utilization of transition metal atoms.In this work,the delicate S-scheme heterojunction photocatalyst,CoAl LDH@Ni-MOF-74,was rationally designed and successfully constructed by coupling Ni-MOF-74 with CoAl LDH based on their peculiar structure,excellent electronic properties,and opposite surface potential for enhancing hydrogen generation activity under visible light irradiation.The CoAl LDH nanolayers evenly and dispersedly load on the surface of Ni-MOF-74.The CoAl LDH@Ni-MOF-74 exhibited higher photocatalytic hydrogen evolution activity compared with Ni-MOF-74 and CoAl LDH alone,mainly because the formation of the CoAl LDH@Ni-MOF-74 S-scheme heterojunction accelerated the recombination of several electrons(from conduction band(CB)of Ni-MOF-74)and holes(from valence band(VB)of CoAl LDH)and prevented the recombination of other electrons(from CB of CoAl LDH)and holes(from VB of Ni-MOF-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Al LDH ni-mof-74 S-scheme heterojunction Hydrogen evolu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支撑Ni-MOF-74材料的形貌调控 被引量:1
6
作者 毛祖兴 戴宏 +1 位作者 李肖敏 周杰 《广东化工》 CAS 2021年第22期22-23,56,共3页
自支撑复合材料是柔性电子器件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Ni-MOF-74材料如何在导电基底上原位生长的问题,考察了溶剂热反应的温度、时间等因素对自支撑Ni-MOF-74@NF材料形貌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泡沫镍上精准构筑自支撑蜂窝状Ni-MOF-74材... 自支撑复合材料是柔性电子器件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Ni-MOF-74材料如何在导电基底上原位生长的问题,考察了溶剂热反应的温度、时间等因素对自支撑Ni-MOF-74@NF材料形貌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泡沫镍上精准构筑自支撑蜂窝状Ni-MOF-74材料的反应条件为170℃下加热3.0 h;当温度较低或时间较短时,Ni-MOF-74材料会团聚,且微观形貌并不规则;当温度较高或时间过长时,Ni-MOF-74材料也会团聚,其呈现出较为明显的蜂窝状结构。而且,通过采用该方法在柔性碳纤维布上可控制备出自支撑蜂窝状Ni-MOF-74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mof-74 导电基底 形貌 溶剂热法 反应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金属Ag-Ni-MOF-74的合成及低温CO催化还原NO性能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张雅祺 楚奇 +4 位作者 石勇 高金索 熊巍 黄磊 丁越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61-368,共8页
采用后合成修饰法成功制备出一系列双金属Agx-Ni-MOF-74催化剂,并应用于CO选择性催化还原NO(CO-SCR)反应.研究结果发现,相较于单金属Ni-MOF-74催化剂,双金属Ag-Ni-MOF-74具有更加优良的低温CO催化还原NO能力,其中Ag1-Ni-MOF-74催化剂在2... 采用后合成修饰法成功制备出一系列双金属Agx-Ni-MOF-74催化剂,并应用于CO选择性催化还原NO(CO-SCR)反应.研究结果发现,相较于单金属Ni-MOF-74催化剂,双金属Ag-Ni-MOF-74具有更加优良的低温CO催化还原NO能力,其中Ag1-Ni-MOF-74催化剂在200~300℃的温度范围达到接近100%NO转化率.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傅氏转换红外线光谱分析(FT-IR)、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氢气程序升温还原性能测试(H_(2)-TPR)等技术对样品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探究,发现Ag的加入有利于丰富催化剂活性位点和提高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并促进反应物的有效活化和传输.此外,基于原位红外光谱分析,发现了CO-SCR反应过程遵循具有较高低温催化效率的Langmuir-Hinshelwood(L-H)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硝 双金属有机骨架 Ag-ni-mof-74 后合成修饰法 CO选择性催化还原NO(CO-SCR)
原文传递
CO/N_2/CO_2在MOF-74(Ni)上吸附相平衡和选择性 被引量:14
8
作者 刘有毅 黄艳 +3 位作者 何嘉杰 肖静 夏启斌 李忠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4469-4475,共7页
主要研究了MOF-74(Ni)材料对CO/N2/CO2的吸附分离性能。应用水热法合成制备MOF-74(Ni),分别采用全自动表面积吸附仪、P-XRD、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材料的孔隙结构和晶体形貌进行了表征,应用静态吸附法测定了CO、N2和CO2在MOF-74(Ni... 主要研究了MOF-74(Ni)材料对CO/N2/CO2的吸附分离性能。应用水热法合成制备MOF-74(Ni),分别采用全自动表面积吸附仪、P-XRD、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材料的孔隙结构和晶体形貌进行了表征,应用静态吸附法测定了CO、N2和CO2在MOF-74(Ni)上的吸附等温线,应用DSLF方程模拟了3种气体MOF-74(Ni)上的吸附等温线,依据IAST理论模型计算了MOF-74(Ni)对CO/N2二元混合物和CO/CO2二元混合物的吸附选择性。研究结果表明:在0.1 MPa和常温条件下,MOF-74(Ni)材料对CO吸附容量高达6.15 mmol·g-1,而相同条件下N2的吸附量只有0.86 mmol·g-1。MOF-74(Ni)在低压下(0~40 kPa)对CO的吸附量明显高于其对CO2的吸附量。应用IAST模型估算MOF-74(Ni)对二元混合物吸附选择性的结果表明:MOF-74(Ni)对CO/N2混合物的吸附选择性在1000以上;MOF-74(Ni)对 CO/CO2的吸附选择性在4~9范围,在所研究的二元气体混合物吸附体系中,MOF-74(Ni)都能优先吸附C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F-74(Ni) 吸附 一氧化碳 吸附选择性 二元混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MOF-74(Ni)吸附分离丙烯丙烷机理和选择性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刘江 吴玉芳 +3 位作者 许峰 肖静 夏启斌 李忠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942-1948,共7页
采用水热法成功制备了MOF-74(Ni),使用PXRD、孔径分析对材料进行了表征,测定了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C_3H_6和C_3H_8吸附等温线,应用程序升温脱附技术估算了脱附活化能,并使用IAST理论预测了材料对C_3H_6/C_3H_8二元体系的吸附选择性。讨... 采用水热法成功制备了MOF-74(Ni),使用PXRD、孔径分析对材料进行了表征,测定了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C_3H_6和C_3H_8吸附等温线,应用程序升温脱附技术估算了脱附活化能,并使用IAST理论预测了材料对C_3H_6/C_3H_8二元体系的吸附选择性。讨论了温度对吸附机理和吸附选择性的影响。结果显示,MOF-74(Ni)的BET比表面积高达1306 m2·g^(-1)。在298 K下,C_3H_6的吸附量高达7.4 mmol·g^(-1)。随着温度升高,C_3H_8的吸附量大幅降低,而C_3H_6的吸附量下降程度较小,导致材料对C_3H_6/C_3H_8吸附选择性升高。当温度为328K时,MOF-74(Ni)对C_3H_6/C_3H_8二元气体混合物的吸附选择接近12。程序升温脱附的实验结果显示,C_3H_6在MOF-74(Ni)上的脱附活化能大于C_3H_8,分别为68.92 k J·mol^(-1)和50.80 k J·mol^(-1)。C_3H_6是通过与MOF-74(Ni)的不饱和金属位点Ni2+以π络合作用方式吸附,作用力较强,而C_3H_8与Ni2+之间的作用力较弱。根据吸附机理不同的特点,适当提高温度,将有助于提高MOF-74(Ni)吸附分离C_3H_6/C_3H_8混合物体系的吸附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F-74(Ni) 丙烯 丙烷 吸附等温线 吸附选择性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F(Ni)-74对废水中偶氮染料刚果红的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娄杰 付秋平 +3 位作者 余磊 严伟 黄伟江 王琪 《化学试剂》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466-1472,共7页
以2,5-二羟基对苯二甲酸为有机配体、Ni(Ⅱ)为中心金属,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Ni)-74,通过XRD和FT-I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用MOF(Ni)-74吸附偶氮染料刚果红,考察了溶液初始浓度和接触时间、吸附剂投加量、pH值、Na^(+... 以2,5-二羟基对苯二甲酸为有机配体、Ni(Ⅱ)为中心金属,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Ni)-74,通过XRD和FT-I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用MOF(Ni)-74吸附偶氮染料刚果红,考察了溶液初始浓度和接触时间、吸附剂投加量、pH值、Na^(+)浓度及温度对吸附的影响,并对其等温吸附过程、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热力学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刚果红初始浓度增大,MOF(Ni)-74的吸附量增大;吸附剂投加量增大,去除率提高,吸附量减少;Na^(+)浓度增大,吸附量减少。等温吸附模型更符合Freundlich方程,动力学更符合双常数模型。热力学参数ΔG<0、ΔH>0、ΔS>0,表明MOF(Ni)-74对刚果红的吸附是自发的、吸热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 MOF(Ni)-74 刚果红 偶氮染料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Ni)-74对水中Cu^(2+)的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娄杰 付秋平 +3 位作者 汪玲玲 刘秋霞 余磊 胡华林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92-196,共5页
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Ni)-74,并系统研究了其对水溶液中Cu^(2+)的吸附性能。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对样品的物相及其对Cu^(2+)的吸附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了溶液pH、Cu^(2+)初始浓度及吸附剂投加... 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Ni)-74,并系统研究了其对水溶液中Cu^(2+)的吸附性能。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对样品的物相及其对Cu^(2+)的吸附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了溶液pH、Cu^(2+)初始浓度及吸附剂投加量等因素对Cu^(2+)在MOF(Ni)-74上吸附性能的影响,并对其吸附等温过程和吸附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pH 1~6范围内,MOF(Ni)-74吸附Cu^(2+)的最适pH为6。Cu^(2+)初始浓度增大,MOF(Ni)-74对Cu^(2+)的平衡吸附量增大。吸附剂投加量增大,溶液中Cu^(2+)的去除率提高,但Cu^(2+)的平衡吸附量减小。MOF(Ni)-74对Cu^(2+)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和准二级动力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 MOF(Ni)-74 吸附 Cu^(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过与氧化石墨烯复合增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Ni)-74的电催化析氢性能 被引量:6
12
作者 褚梅 李曦 +4 位作者 李娜 侯美静 李小争 董永志 王璐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417-1422,共6页
采用溶剂热法制备了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Ni)-74及其与氧化石墨烯(GO)的复合材料MOF(Ni)-GO,并利用线性伏安扫描(LSV)等电化学方法在N_2饱和的0.5mol/L H_2SO_4溶液中对材料的电催化性能进行了检测。实验结果表明,GO的掺杂能显著提升金... 采用溶剂热法制备了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Ni)-74及其与氧化石墨烯(GO)的复合材料MOF(Ni)-GO,并利用线性伏安扫描(LSV)等电化学方法在N_2饱和的0.5mol/L H_2SO_4溶液中对材料的电催化性能进行了检测。实验结果表明,GO的掺杂能显著提升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Ni)-74的电催化活性。其中GO含量为8%时,所得复合材料表现出最好的电催化析氢活性,起始电势仅为-0.462V,塔菲尔斜率为110mV/dec,同时该材料也表现出很好的电化学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框架(MOFs) MOF(Ni)-74 氧化石墨烯 电催化 析氢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F-74(Zn,Ni)的各向异性负热膨胀
13
作者 陈亮 曹弘妹 邢献然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第1期16-20,共5页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结构简单、孔径大,在分离、催化、吸附等领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其结构的柔软性和可调性为MOF的热膨胀调控提供了可能。以MOF-74(Zn,Ni)化合物为研究对象,通过变温X射线衍射研究晶体结构,发现化合物在a(b)方向上表...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结构简单、孔径大,在分离、催化、吸附等领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其结构的柔软性和可调性为MOF的热膨胀调控提供了可能。以MOF-74(Zn,Ni)化合物为研究对象,通过变温X射线衍射研究晶体结构,发现化合物在a(b)方向上表现出负热膨胀,而在c轴方向表现出正热膨胀。在(373~448)K的温度区间内,Zn-MOF-74表现出体积的正热膨胀,Ni-MOF-74则因更强的a轴负热膨胀而表现出体积的负热膨胀,这说明金属中心对负热膨胀具有显著影响。同时,负热膨胀起源于配体的桥链结构单元横向热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MOF-74(Zn Ni) 变温X射线衍射 负热膨胀 横向热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