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79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最大熵模型(Max Ent)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晚熟柑橘适宜性评价
1
作者 姚莉 邓春秀 +7 位作者 唐彪 王宏 吴月颖 张奇 李源洪 刘忠友 卢昌艾 林超文 《中国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48-758,共11页
【目的】开展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晚熟柑橘适宜性评价,可为当地晚熟柑橘合理种植、优化生产空间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基于14个气候指标、3个地形指标和22个土壤理化性状指标,以及372个晚熟柑橘种植区采样点数据,利用最大熵模型(MaxEnt... 【目的】开展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晚熟柑橘适宜性评价,可为当地晚熟柑橘合理种植、优化生产空间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基于14个气候指标、3个地形指标和22个土壤理化性状指标,以及372个晚熟柑橘种植区采样点数据,利用最大熵模型(MaxEnt)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结合相关性分析筛选影响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晚熟柑橘分布的关键环境因子,构建评价晚熟柑橘种植适宜性模型。【结果】MaxEnt模型计算效果非常好,受试者特征工作曲线(ROC曲线)中的下面积值(AUC)达0.843,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与可靠性。MaxEnt分析表明,年平均气温、海拔、全磷、pH、年平均相对湿度、粉粒量、年降水量、年日照时数、秋季降水量、土壤交换性钙、全钾和有机质是影响晚熟柑橘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影响柑橘分布的气候变量累计贡献率为43.0%,其中,年平均气温(22.9%)、年平均相对湿度(7.0%)和年降水量(4.6%)是影响晚熟柑橘分布的3个最主要的气候因子;影响晚熟柑橘分布的土壤变量累计贡献率为41.3%,其中,全磷(13.8%)、pH(10.4%)和粉粒量(5.7%)是影响晚熟柑橘分布的3个最主要的土壤因子;海拔是影响柑橘分布的地形因子,贡献率为15.7%。通过统计分析各主导环境因子在不同等级分布区的参数值,结合各生态因子响应曲线、实地调查情况以及查阅文献,综合分析得出晚熟柑橘适宜分布的基本气候和地形环境要求为:年平均气温17℃左右,年平均相对湿度80%,年降雨量1300 mm左右,年日照时数1350 h,秋季降雨量390 mm,海拔400—700 m;土壤pH为4.5—7.5,土壤养分状况受立地条件和栽培管理措施的综合影响。全区34673.29 hm~2的宜园土地中,优势区、适宜区和不适宜区分别占23.51%、61.37%和15.12%。【结论】客观地反映了在气候、地形和土壤因素影响下,东坡区晚熟柑橘种植适宜性变化特征、适宜性面积及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熟柑橘 最大熵模型 地理信息系统 适宜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局部点云信息缺失的模型重构方法
2
作者 常正平 袁国帅 +2 位作者 李玖桦 赵阳 王仲奇 《工程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4-63,共10页
面向新一代航空航天型号高性能制造需求,基于实测数据的性能预测方法愈来愈得到广泛应用。然而,受限于零件尺寸大、结构遮挡多和设备性能不足等问题,该方法难以获得零件完整的实测数据,影响了产品性能预测精度。为此,提出面向局部点云... 面向新一代航空航天型号高性能制造需求,基于实测数据的性能预测方法愈来愈得到广泛应用。然而,受限于零件尺寸大、结构遮挡多和设备性能不足等问题,该方法难以获得零件完整的实测数据,影响了产品性能预测精度。为此,提出面向局部点云缺失的模型重构方法,构建扫描区域与点云缺失区域的拓扑关系,求得缺失区域的表面点集。首先,提取理论3维模型表面几何信息,并将其转换至拉普拉斯坐标系;其次,将扫描点云数据进行划分,结合粗配准与迭代最近点(ICP)精配准算法进行区域匹配,得到理论模型上与扫描点云对应的区域;然后,采用拉普拉斯网格变换使匹配区域驱动理论三角网格发生形变,并用扫描点云替换对应区域,得到零件完整点云。最后,以飞机起落架外筒为例,采用传统方法与本文方法进行对比,发现当扫描点云覆盖达到一定范围时,所提方法的最大偏差为0.145 mm,显著低于传统方法的0.717 mm,验证了该方法在重构模型精度上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点云 信息缺失 模型重构 拉普拉斯网格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量模型的黑山峡地区滑坡易发性风险评价
3
作者 王炳亮 裴超 +2 位作者 李宝泉 石慧群 林兴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4-140,共7页
滑坡是黄河黑山峡地区的主要地质灾害之一,在黑山峡水利枢纽建设前期工作中开展黑山峡地区滑坡易发性评价显得尤为必要。基于黑山峡地区地质条件、气候、人类活动等调查资料,选取高程、坡度、曲率、地层岩性、与断层的距离、与水系的距... 滑坡是黄河黑山峡地区的主要地质灾害之一,在黑山峡水利枢纽建设前期工作中开展黑山峡地区滑坡易发性评价显得尤为必要。基于黑山峡地区地质条件、气候、人类活动等调查资料,选取高程、坡度、曲率、地层岩性、与断层的距离、与水系的距离、NDVI(归一化差分植被指数)、与道路的距离、降水量9个因子作为滑坡易发性评价指标,采用信息量模型进行滑坡易发性评价,通过对各因子的分级权重进行计算,得到滑坡易发性信息量值;通过对滑坡易发性信息量进行叠加与分区,绘制黑山峡地区滑坡易发性分区图,确定危险区域。结果表明:黑山峡地区滑坡灾害极高易发区位于东北部中卫市沙坡头区、南部靖远县以及主要河流与道路沿线,这些地区地层岩性较软弱,大多为砂、黄土等,在河流冲积与人类活动的影响下极易发生地表斜坡失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易发性 风险评价 信息模型 黑山峡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量模型的雅安市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4
作者 吴亚平 周学云 +1 位作者 孙英耀 曾普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251-256,共6页
基于ArcGIS空间分析,对四川省雅安市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选取高程、坡度、坡向、年均降雨量、土地利用类型、断层距离、道路距离和水系距离作为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因子,应用信息量模型分别对滑坡、崩塌和泥石流进行危险性评价,进而... 基于ArcGIS空间分析,对四川省雅安市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选取高程、坡度、坡向、年均降雨量、土地利用类型、断层距离、道路距离和水系距离作为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因子,应用信息量模型分别对滑坡、崩塌和泥石流进行危险性评价,进而采用栅格最大值法实现综合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将雅安市的地质灾害危险区划分为极低、低、中、高和极高危险区。结果表明:研究区内极高危险区主要分布在道路和水系两侧沿线,极低危险区主要位于人类工程活动少的区域;极高危险区和高危险区面积占比14.9%,灾害率为69.1%,灾害点空间分布与危险等级呈正相关性,表明雅安市灾害危险性区划较为合理,研究成果将为该地区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提供良好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模型 危险性评价 地质灾害 雅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DEA模型的嵌入式医学信息素养教育实证研究
5
作者 唐权 窦骏 《医学信息学杂志》 2025年第2期99-104,共6页
目的/意义探索将IDEA教学设计方法应用于医学博士生生命科学进展类专业课程,以全程嵌入信息素养教育。方法/过程基于教学大纲分析和教师访谈,将信息素养教育嵌入课程教学。通过文献综述作业质量分析及师生反馈,评估课程效果。结果/结论... 目的/意义探索将IDEA教学设计方法应用于医学博士生生命科学进展类专业课程,以全程嵌入信息素养教育。方法/过程基于教学大纲分析和教师访谈,将信息素养教育嵌入课程教学。通过文献综述作业质量分析及师生反馈,评估课程效果。结果/结论接受嵌入式课程的医学博士生在综述作业的课题新颖性、关键词规范程度、参考文献选择及引用规范方面均有显著提升。教师用于课程讲解的时间明显增加,学生综述质量和成绩均有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DEA模型 嵌入式医学信息素养教育 医学研究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量模型的进藏公路灾害风险区划
6
作者 刘卫民 郭冠淼 +3 位作者 蔡庆娥 尉学勇 董小波 陈培聪 《中外公路》 2025年第1期11-19,共9页
青藏高原公路沿线灾害频发,严重影响道路通行且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开展进藏公路灾害风险评估区划对提升进藏公路防灾减灾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通过总结进藏公路区域地质环境与灾害发育规律,分析公路交通运行宏观表现,并在此基础上... 青藏高原公路沿线灾害频发,严重影响道路通行且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开展进藏公路灾害风险评估区划对提升进藏公路防灾减灾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通过总结进藏公路区域地质环境与灾害发育规律,分析公路交通运行宏观表现,并在此基础上以新藏公路为研究对象,根据区域地质环境及气象灾害主控因素有针对性地选取评价因子。采用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信息量模型建立新藏公路沿线水毁灾害、地质灾害与综合灾害风险评价模型,得到不同评价因子信息量值,绘制新藏公路水毁灾害与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图、危险性评价分区图以及综合灾害危险性评价分区图。研究结果表明:地质灾害高和极高危险区域中包含了96.09%的已知地质灾害隐患点,水毁灾害高和极高危险区域中包含了94.74%的已知水毁灾害隐患点,综合灾害危险性评价分区图中高和极高危险区包含了95.76%的已知灾害隐患点,可以真实地反映藏区公路灾害风险状况,验证了指标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进藏公路 灾害风险区划 多源数据融合 信息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色预测模型的中亚地区信息技术人才需求预测——以乌兹别克斯坦为例
7
作者 王皓 金柳柳 杜向然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35-38,共4页
基于灰色预测模型GM(1,1),对乌兹别克斯坦信息技术人才需求进行了定量预测。在深入剖析乌兹别克斯坦信息技术人才市场供需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扩大人才培养规模、优化区域布局、完善产教融合机制和加强中乌国际合作的对策建议,旨在为鲁... 基于灰色预测模型GM(1,1),对乌兹别克斯坦信息技术人才需求进行了定量预测。在深入剖析乌兹别克斯坦信息技术人才市场供需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扩大人才培养规模、优化区域布局、完善产教融合机制和加强中乌国际合作的对策建议,旨在为鲁班工坊的建设及数字经济背景下乌兹别克斯坦信息技术人才培养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兹别克斯坦 信息技术人才预测 灰色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O-R模型的信息素养教育影响体育行为的中介路经研究
8
作者 张婕 王慧琳 《山东体育科技》 2025年第1期9-14,共6页
教育干预是维持长期体育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基于S-O-R模型,从外部刺激和内部转化,探索信息素养教育模式影响体育行为的模型及路径。以信息素养课程学习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信息素养教育从体育信息的视角提供的知识支持、技... 教育干预是维持长期体育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基于S-O-R模型,从外部刺激和内部转化,探索信息素养教育模式影响体育行为的模型及路径。以信息素养课程学习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信息素养教育从体育信息的视角提供的知识支持、技术支持和环境支持,通过个体感知后内化为参与意愿正向影响体育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R模型 信息素养教育 体育行为 体育参与意愿 个体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价值共创的我国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模型研究
9
作者 罗秀娟 张群 《图书情报导刊》 2025年第1期13-19,共7页
通过对研究背景、文献回顾和理论基础的梳理,提出了基于价值共创理论的我国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模型,从知识产权服务相关人员的价值合力、知识产权资源共建的价值、智慧化服务平台共享的价值三要素在价值链上相互促进融合的角度,探讨... 通过对研究背景、文献回顾和理论基础的梳理,提出了基于价值共创理论的我国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模型,从知识产权服务相关人员的价值合力、知识产权资源共建的价值、智慧化服务平台共享的价值三要素在价值链上相互促进融合的角度,探讨了基于价值共创的我国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模型,指出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应以用户画像系统为基石,多主体协同,发挥用户群体和多方利益相关者价值共创的合力,以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优秀案例库为支撑,借助资源优化聚合和平台智慧赋能,开展嵌入式全链条化服务,实现提高科技创新质量和效率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共创 知识产权信息服务 高校图书馆 服务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索一种古建筑认知与表征的新方法——基于《北平智化寺如来殿调查记》的智化寺万佛阁大木构架数字信息模型建设研究
10
作者 郭华瑜 韩庆洁 孙政 《新建筑》 2025年第1期50-55,共6页
以刘敦桢先生1932年发表的《北平智化寺如来殿调查记》为研究文本,对智化寺万佛阁大木构架展开数字信息模型建设研究。尝试以《中国古建筑木作营造技术》《明代官式建筑大木作》等当代研究成果中的明代建筑详细构造与匠作技艺,作为刘敦... 以刘敦桢先生1932年发表的《北平智化寺如来殿调查记》为研究文本,对智化寺万佛阁大木构架展开数字信息模型建设研究。尝试以《中国古建筑木作营造技术》《明代官式建筑大木作》等当代研究成果中的明代建筑详细构造与匠作技艺,作为刘敦桢一文的BIM建模补充来源,并互相印证,旨在建立一个基于多重批判性信息来源、不断开放接纳新研究成果、综合诠释古代建筑形制特征、工程做法、匠作技艺的数字模型,探索中国古建筑设计与建造一体化的模型建设新方法,以及建筑遗产认知与表达的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平智化寺如来殿调查记》 万佛阁 大木构架 数字重建 建筑信息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大熵模型和地理信息系统的金银花适生区及生态特征研究
11
作者 张亚萍 张素珍 +5 位作者 万广珍 张梅 李江龙 陈娟 晋玲 杨志刚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2025年第1期18-23,共6页
目的探究影响金银花生长的环境因子,预测当前和未来气候条件下金银花在我国的生态适宜性分布。方法收集2553条金银花样点分布信息和19个环境因子数据,运用最大熵(MaxEnt)模型筛选影响金银花生长的主要环境因子,结合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 目的探究影响金银花生长的环境因子,预测当前和未来气候条件下金银花在我国的生态适宜性分布。方法收集2553条金银花样点分布信息和19个环境因子数据,运用最大熵(MaxEnt)模型筛选影响金银花生长的主要环境因子,结合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10.8模拟当前和未来气候条件下金银花在我国的适生区。结果影响金银花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是最冷月份最低温度、平均气温日较差、最湿季度降水量和气温年较差。当前气候条件下金银花在我国适生面积约为318.29×10^(4)km^(2),主要分布在华中和华南地区。在未来气候情景下,金银花总适生区面积将有所下降。结论本研究预测的金银花资源分布和生态适宜区可为其野生抚育、合理栽培及资源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花 环境因子 最大熵模型 地理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大熵模型和地理信息系统的白头翁生态适宜性区划研究
12
作者 吴莹莹 汪英俊 +1 位作者 廖延武 刘顺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2025年第1期12-17,共6页
目的探讨影响白头翁分布的生态环境因子并预测其在中国境内的潜在适生区,为白头翁野生资源评估及引种栽培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30条白头翁样点分布信息,结合48个环境因子数据,应用最大熵(MaxEnt)模型和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10.8,筛选... 目的探讨影响白头翁分布的生态环境因子并预测其在中国境内的潜在适生区,为白头翁野生资源评估及引种栽培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30条白头翁样点分布信息,结合48个环境因子数据,应用最大熵(MaxEnt)模型和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10.8,筛选影响其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并进行潜在适生区的可视化分析。结果建立的模型预测精度符合要求(AUC>0.9),筛选出影响白头翁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为最湿季度降水量、11月份平均气温、海拔、温度季节性变化标准差、5月份降水量、8月份平均气温,累计贡献率为84.3%。预测结果显示,白头翁主要分布于我国华北和东北地区,总适生区面积约2382461.60 km^(2),其中低适生区面积约1263497.00 km^(2),中适生区面积约582879.20 km^(2),高适生区面积约536085.40 km^(2),分别占总适生区面积的53.03%、24.47%、22.50%。结论本研究模型分析结果与文献记载相符,可为白头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头翁 地理信息系统 最大熵模型 生态适宜性区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推荐机制的SCIR信息传播模型分析
13
作者 刘梓锐 陈梓彦 袁得嵛 《情报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6-183,共8页
[目的/意义]近年来,随着在线社交平台的出现,信息传播发生了迅速的变化。在线社交平台为了提供高质量的内容以及促进信息传播,应用了各种推荐机制,因此信息传播途径不同于以往的拓扑结构传播。把握推荐机制下的信息传播特点,有利于实现... [目的/意义]近年来,随着在线社交平台的出现,信息传播发生了迅速的变化。在线社交平台为了提供高质量的内容以及促进信息传播,应用了各种推荐机制,因此信息传播途径不同于以往的拓扑结构传播。把握推荐机制下的信息传播特点,有利于实现对谣言等信息的有效管控。[方法/过程]提出基于拓扑结构和推荐机制的SCIR信息传播模型,从理论上深入研究传播节点最终传播用户数量和概率。通过一系列的数值模拟,研究传播节点、点赞概率和收藏概率、创作概率等因素的影响。[结果/结论]有了推荐机制,谣言可以在社交网络中快速传播,但点赞、收藏等行为概率的提升并非会使传播效果更好,反而有可能阻碍传播。[局限]只考虑了信息传播模型中一种特定的推荐机制。今后的研究可以综合考虑不同推荐机制的具体影响,从而构建普适的基于推荐机制的信息传播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社交平台 信息传播模型 推荐机制 用户行为
原文传递
建设工程数字化管理的建筑信息模型构件编码标准及应用
14
作者 张成英 姜涌 +3 位作者 官名昊 林澎 陈禄阳 辛鲁超 《建筑技术》 2025年第1期4-7,共4页
本研究根据BIM建筑构件的信息分类和编码需求,通过调研国内外建筑工程主要信息分类与编码方式,包括传统的基于设计使用与施工分包的不同线分法方式、现代信息技术中的面分法方式以及国家信息分类标准,提出了一个可供工程使用精准性与效... 本研究根据BIM建筑构件的信息分类和编码需求,通过调研国内外建筑工程主要信息分类与编码方式,包括传统的基于设计使用与施工分包的不同线分法方式、现代信息技术中的面分法方式以及国家信息分类标准,提出了一个可供工程使用精准性与效率性相平衡的一维字符串编码方式,以便于建筑工程全生命期各个阶段、各个参与方、各种专业维度的信息交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信息模型 构件 元素 分类与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集中供热系统信息模型设计
15
作者 王志浩 舒海文 +2 位作者 齐建伟 王海超 舒景纪 《区域供热》 2025年第1期73-82,共10页
伴随国家“双碳”战略的推进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将数字孪生技术应用于集中供热系统成为供热行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因此,如何科学地收集与整理庞杂的集中供热系统相关信息,以便于数字孪生系统的构建就显得极为关键。本文... 伴随国家“双碳”战略的推进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将数字孪生技术应用于集中供热系统成为供热行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因此,如何科学地收集与整理庞杂的集中供热系统相关信息,以便于数字孪生系统的构建就显得极为关键。本文基于开放平台通信统一架构(Open Platform Communications unified architecture,简称OPC UA)标准,设计了一种集中供热系统通用信息模型框架,并以集中供热系统中换热站子系统为例,给出集中供热系统的系统层级与设备层级信息模型设计方法。然后结合某实际集中供热系统,通过开发OPC UA服务器和建立该供热系统数据库,对根据本文的方法而设计的集中供热系统信息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集中供热系统信息模型设计方法能够很好地满足数字孪的生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中供热 数字孪生 OPC UA 信息模型 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熵-DEMATEL-云模型的加氢装置风险评价方法
16
作者 党鹏飞 孙龙飞 +3 位作者 张晓婕 夏可茹 金志浩 龚斌 《机械工程师》 2025年第3期32-35,共4页
石化行业生产工艺复杂、危险指数较高,加氢装置在加工生产方面存在较高的事故风险。针对这一问题,结合信息熵、决策与实验室评估法和云模型,开展对加氢装置燃爆或火灾事故风险的定量评价技术研究。首先,对造成加氢装置发生燃爆或火灾事... 石化行业生产工艺复杂、危险指数较高,加氢装置在加工生产方面存在较高的事故风险。针对这一问题,结合信息熵、决策与实验室评估法和云模型,开展对加氢装置燃爆或火灾事故风险的定量评价技术研究。首先,对造成加氢装置发生燃爆或火灾事故的风险因素进行收集和分析,建立事故风险体系;其次,根据信息熵确定风险因素的初始权重,采用决策与实验室评估法计算各因素的“四度”,两者加权计算各因素的综合权重;最后,利用云模型对加氢装置事故风险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加氢装置的风险等级判断符合实际情况,为加氢类装置的风险评价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评价 加氢装置 信息 决策与实验室评估法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访问策略控制的主动式网络信息安全应急联动模型
17
作者 张宇 万军 陈承斌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025年第3期167-175,共9页
为了应对网络信息安全事件,最大程度的降低入侵攻击对网络信息产生的负面影响,降低网络信息丢包率和错误率,提出基于访问策略控制的主动式网络信息安全应急联动模型。捕获主动式网络数据包,以此作为模型的输入项;采用特征提取与匹配的方... 为了应对网络信息安全事件,最大程度的降低入侵攻击对网络信息产生的负面影响,降低网络信息丢包率和错误率,提出基于访问策略控制的主动式网络信息安全应急联动模型。捕获主动式网络数据包,以此作为模型的输入项;采用特征提取与匹配的方式,检测网络信息的安全状态,根据状态检测结果判断模型程序是否启动;根据网络攻击信号的强度特征,追踪主动式网络信息攻击源与路径,从网络节点功率、节点容量、资源可用性等方面设置模型约束条件,通过访问策略控制、信息攻击防御、信息恢复3个步骤,实现模型主动式网络信息安全应急联动功能;通过模型验证实验得出结论:与传统应急联动模型相比,在优化设计模型作用下,主动式静态网络和动态网络的丢包率分别降低3.04%和3.53%,网络信息错误率分别减小5.445%和6.07%,由此证明优化设计的安全应急联动模型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访问策略控制 主动式网络 信息安全 应急联动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天基信息网络的智能模型分布式训练技术
18
作者 栗渊钧 杨德伟 +1 位作者 李佳宁 冯笑 《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 2025年第1期24-34,共11页
针对天基信息网络中智能模型的分布式训练存在数据分布异构、模型陈旧以及隐私安全等问题,提出基于区块链的智能模型联邦学习架构和安全高效训练方法,引入差分隐私噪声机制和参数评估方法,有效应对隐私泄露、中毒攻击和单点故障威胁;采... 针对天基信息网络中智能模型的分布式训练存在数据分布异构、模型陈旧以及隐私安全等问题,提出基于区块链的智能模型联邦学习架构和安全高效训练方法,引入差分隐私噪声机制和参数评估方法,有效应对隐私泄露、中毒攻击和单点故障威胁;采用基于时延最小的模型聚合方法,通过轨道内外的模型广播及区块广播过程,加速模型训练。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使不同结构的智能模型快速收敛,缩短训练时间,并有效应对安全隐私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基信息网络 联邦学习 智能模型 区块链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产教融合视域下建筑信息模型(BIM)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19
作者 张阳阳 黄伟 王松 《石材》 2025年第3期127-129,共3页
建筑信息模型(BIM)作为建筑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技术,涉及设计、施工和运营管理的各个环节。本文深入分析了当前建筑信息模型(BIM)人才培养的现状,并探讨了基于产教融合视域下的多维度复杂项目实训机制、BIM多平台联动教学体系和绿色... 建筑信息模型(BIM)作为建筑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技术,涉及设计、施工和运营管理的各个环节。本文深入分析了当前建筑信息模型(BIM)人才培养的现状,并探讨了基于产教融合视域下的多维度复杂项目实训机制、BIM多平台联动教学体系和绿色建筑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为提升BIM人才的培养质量提供了理论与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信息模型(BIM) 产教融合 人才培养 职业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的项目式学习成效研究
20
作者 王云天 杨敏 +3 位作者 胡丹萍 韦秋杰 张颖 王蕾 《内江科技》 2025年第1期137-138,153,共3页
1引言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IT)在建筑领域日益广泛应用的大背景下,高等职业院校的建筑类专业学生面临着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挑战。教育质量的提升与学习参与度密切相关,而项目式学习是一种能够促进学习参与度的有效教学模式。项... 1引言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IT)在建筑领域日益广泛应用的大背景下,高等职业院校的建筑类专业学生面临着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挑战。教育质量的提升与学习参与度密切相关,而项目式学习是一种能够促进学习参与度的有效教学模式。项目式学习是通过合作和参与来实施的,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1]。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是一种利用3D可视化和强大的协调性来模拟建筑施工的特定过程的技术,它在土木工程项目的设计、建设、运营等环节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式学习 高等职业院校 建筑类专业 3D可视化 建筑信息模型技术 特定过程 有效教学模式 学习参与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