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868环氧树脂/石墨烯复合导电聚合物的NTC效应研究
1
作者 安长胜 欧齐翔 +2 位作者 张昭 高志明 刘严强 《电子元件与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08-912,共5页
为了开发高性能聚合物基NTC热敏电阻,将石墨烯均匀地分散在868环氧树脂聚合物基体中并固化成型,制备得到一种具有负温度系数(Nega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NTC)的环氧树脂/石墨烯复合材料,研究了石墨烯含量、固化工艺对复合材料体... 为了开发高性能聚合物基NTC热敏电阻,将石墨烯均匀地分散在868环氧树脂聚合物基体中并固化成型,制备得到一种具有负温度系数(Nega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NTC)的环氧树脂/石墨烯复合材料,研究了石墨烯含量、固化工艺对复合材料体积电阻率及NTC强度的影响,并考察了复合材料的稳定性和附着力。结果表明,石墨烯质量分数为5%的样品,当固化温度为40℃,时间为9 h时,在50℃测试条件下,其体积电阻率为9.32×10^(6)Ω·cm,当测试温度升高到100℃,体积电阻率下降为4.35×10^(3)Ω·cm;同时,NTC强度最高可达到3.33,并且其在PET膜上表现出优异的附着力;经过3次重复加热测试后石墨烯在基体内部发生轻微的不可逆变化,初始体积电阻率有所降低,后续导电结构趋于稳定,并表现出优异的循环稳定性。本研究为聚合物基NTC热敏电阻的研究提供一定理论基础,有助于推动其在电子、通信、新型储能等行业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68环氧树脂 石墨烯 导电聚合物 ntc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DPE/炭黑复合导电材料PTC/NTC效应形成机理的探讨 被引量:10
2
作者 张雄伟 黄锐 《成都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94年第5期38-44,共7页
本文从LDPE/炭黑复合导电材料的结晶性能出发,探讨了复合材料电阻率的正温度系数(PashiveTemperatareCoefficient,简称PTC)效应和负温度系数(NTC)效应的形成机理,认为PTC效应是由聚... 本文从LDPE/炭黑复合导电材料的结晶性能出发,探讨了复合材料电阻率的正温度系数(PashiveTemperatareCoefficient,简称PTC)效应和负温度系数(NTC)效应的形成机理,认为PTC效应是由聚合物熔融时发生的晶相向非晶相的转变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热膨胀共同引起,NTC效应主要与炭黑粒子的附聚效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DPE 炭黑 导电材料 复合材料 PTC效应 ntc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ZT/Y_(0.9)Ca_(0.1)Ba_2Cu_4O_8及Ag_2O掺杂的复合氧化物陶瓷的NTC效应 被引量:1
3
作者 白炳贤 靳建华 +1 位作者 白涛 徐新生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07-108,共2页
报道了压电材料PZT中掺杂超导粉Y0 .9Ca0 .1Ba2 Cu4O8,而超导粉中又有Ag2 O的掺杂。这种复合氧化物陶瓷的制备方法及电导率的测试结果 ,表明材料具有很强的NTC效应。
关键词 复合氧化物 ntc效应 电导率 电子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O/Co_2O_3敏感电阻单元材料V-I非线性及NTC效应 被引量:6
4
作者 徐国跃 马立新 +1 位作者 谢国治 骆心怡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516-518,共3页
制备的ZnO/Co2 O3 敏感电阻单元材料同时具有伏安(V -I)非线性特性及负温电阻 (NTC)效应。两种效应的形成与烧结过程 90 0℃热处理温度密切相关。差热分析 (DTA)曲线表明 :Co2 O3 在 90 4℃有一相变吸收峰。在该温度点保温热处理的ZnO/C... 制备的ZnO/Co2 O3 敏感电阻单元材料同时具有伏安(V -I)非线性特性及负温电阻 (NTC)效应。两种效应的形成与烧结过程 90 0℃热处理温度密切相关。差热分析 (DTA)曲线表明 :Co2 O3 在 90 4℃有一相变吸收峰。在该温度点保温热处理的ZnO/Co2 O3 敏感电阻单元材料获得相对大的伏安非线性和NTC效应。电子自旋共振谱 (ESR)证明 ,Co离子由烧结热处理前的Co3 +价变成热处理后的Co2 +价 ,其中最大敏感电阻和伏安非线性参数样品与最强Co2 +离子ESR信号对应。变温过程ESR动态观察显示 ,Co2 +与Co3 +可逆变换 ,说明被Co2 +离子束缚的电子存在禁锢与脱离的可逆过程。这是ZnO/Co2 O3 敏感电阻单元材料在电场、热场下产生V -I非线性及NTC效应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离子 ntc效应 可逆过程 非线性特性 ESR 可逆变换 电子自旋共振 电阻单元 敏感 热处理温度
全文增补中
炭黑/HDPE复合导电材料的PTC/NTC效应
5
作者 王勇 黄锐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25-28,共4页
首次引入时温等效原理和松弛理论 ,在恒温条件下研究了材料电阻率与时间的关系 ,在此实验结果的基础上对PTC/NTC的形成过程及机理提出了新的观点 。
关键词 PTC/ntc效应 导电复合材料 炭黑/高密度聚乙烯 正温度系数 负温度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辐射交联对LDPE/PAS复合物PTC/NTC效应的影响
6
作者 何兴权 边宏 刘大军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年第4期29-32,共4页
制备出了聚并苯(PAS)和低密度聚乙烯/聚并苯复合物 ,探讨了辐射交联对低密度聚乙烯 /聚并苯复合物室温电阻率和PTC/NTC效应的影响。低密度聚乙烯/聚并苯复合物经不同剂量辐照后 ,室温电阻率下降 ;PTC强度随辐照剂量的增加而增大 。
关键词 聚并苯 辐射交联 PTC效应 ntc效应 低密度聚乙烯 电阻率 LDPE/PAS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辐射效应对LDPE/CB复合物电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谢鸿峰 邓鹏飏 +1 位作者 孙家珍 李德才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94-298,共5页
研究了γ射线辐照交联后的低密度聚乙烯 (LDPE) /碳黑 (CB)复合物在不同温度下的导电性能。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不同剂量对复合体系正温度系数 (PTC)效应以及负温度系数(NTC)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 ,辐射剂量对PTC和NTC效应的影响... 研究了γ射线辐照交联后的低密度聚乙烯 (LDPE) /碳黑 (CB)复合物在不同温度下的导电性能。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不同剂量对复合体系正温度系数 (PTC)效应以及负温度系数(NTC)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 ,辐射剂量对PTC和NTC效应的影响很大。在 4 0 0kGy时 ,NTC效应基本消除 ,当辐射剂量继续增加时 ,NTC效应又重新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黑 导电性复合物 辐射交联 ntc效应 PTC效应 CB 低密度聚乙烯 LDPE 温度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Sb掺杂SnO_2基NTC热敏材料的研制 被引量:3
8
作者 张哲 张鸿 +2 位作者 汪健 李文彦 李志成 《电子元件与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6-59,共4页
为了提高SnO2基NTC热敏材料的电学性能稳定性,采用共沉淀法合成了Sb掺杂SnO2材料,[Sn1-xSbxO2+δ(x=0.02,0.04,0.05和0.07)]。利用XRD对其进行了相分析,利用电阻–温度特性测试仪研究其电阻温度特性。结果表明:500℃煅烧后获得了具有高... 为了提高SnO2基NTC热敏材料的电学性能稳定性,采用共沉淀法合成了Sb掺杂SnO2材料,[Sn1-xSbxO2+δ(x=0.02,0.04,0.05和0.07)]。利用XRD对其进行了相分析,利用电阻–温度特性测试仪研究其电阻温度特性。结果表明:500℃煅烧后获得了具有高纯四方相、晶粒尺寸小于10nm的Sb掺杂SnO2材料;x(Sb)为2%、4%、5%和7%的热敏电阻的材料常数B分别为6616,6207,5730和2197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非金属材料 Sb掺杂SnO2 共沉淀 ntc效应 导电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方晶系BaTi_(0.8)Co_(0.2)O_3的新型NTC热敏材料 被引量:2
9
作者 汪健 张鸿 +1 位作者 张哲 李志成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23-525,522,共4页
为研究新型负温度系数(NTC)热敏陶瓷材料,采用以聚乙烯醇为聚合剂的湿化学法制备了BaTi0.8Co0.2O3粉体、用传统烧结方法制得陶瓷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了材料的晶体结构,利用电阻-温度特性测试仪研究了材料的电子导电性随温度的变化... 为研究新型负温度系数(NTC)热敏陶瓷材料,采用以聚乙烯醇为聚合剂的湿化学法制备了BaTi0.8Co0.2O3粉体、用传统烧结方法制得陶瓷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了材料的晶体结构,利用电阻-温度特性测试仪研究了材料的电子导电性随温度的变化特性。结果发现,该材料具有六方晶系结构,电阻-温度特性具有明显的NTC效应。Co的掺入以及形成共面氧八面体使得钙钛矿型BaTiO3基陶瓷形成六方晶系结构;电子受热激活在Co3+/Co2+之间跃迁是材料呈现NTC效应的主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Ti0.8Co0.2O3陶瓷 六方晶系 ntc效应 导电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炭黑填充的PVC/EPDM复合NTC材料电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茁实 张国 +3 位作者 李继新 王新雷 刘秀奇 李海东 《弹性体》 CAS 2007年第2期66-70,共5页
首先研究了特导炭黑(HG-1P)和乙炔炭黑(ACET)填充聚氯乙烯(PVC)单组分复合材料的逾渗行为和阻温特性:特导炭黑导电性较好,较少的填充量就能达到较低的室温电阻率,在升温过程中表现出稳定的NTC效应;乙炔炭黑导电性能偏差,达到相同的导电... 首先研究了特导炭黑(HG-1P)和乙炔炭黑(ACET)填充聚氯乙烯(PVC)单组分复合材料的逾渗行为和阻温特性:特导炭黑导电性较好,较少的填充量就能达到较低的室温电阻率,在升温过程中表现出稳定的NTC效应;乙炔炭黑导电性能偏差,达到相同的导电性需要更多填充量,在升温过程中先是出现弱的PTC效应,继而出现NTC效应。然后,引入三元乙丙橡胶(EPDM)、乙丙橡胶(EPR)作为第二组分,EVA作为第三组分,发现多组分复合材料电阻降低,阻温曲线表现出一些新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C EPDM 炭黑 ntc效应 橡塑共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rBiFeO基NTC陶瓷的制备及其电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马家峰 刘心宇 +1 位作者 石雨 袁昌来 《电子元件与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5-17,21,共4页
以Bi2O3、Fe2O3和SrCO3为主要原料,采用传统固相法制备出具有NTC特性的SrBiFeO(SBF)陶瓷。研究了该陶瓷的物相结构、断面形貌及电性能。结果表明:试样由BiFeO3、SrFeO3-x和三方晶系的Sr2.25Bi6.75O12.38相组成,试样的室温电阻率ρ25随Fe... 以Bi2O3、Fe2O3和SrCO3为主要原料,采用传统固相法制备出具有NTC特性的SrBiFeO(SBF)陶瓷。研究了该陶瓷的物相结构、断面形貌及电性能。结果表明:试样由BiFeO3、SrFeO3-x和三方晶系的Sr2.25Bi6.75O12.38相组成,试样的室温电阻率ρ25随Fe2O3掺杂量的增加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而B25/85值却呈现单调递增趋势,陶瓷试样SBF30即:n(Bi2O3):n(SrCO3):n(Fe2O3)=50:70:15时具有较好的NTC特性,ρ25为1.192×103Ω.cm,B25/85值为3 604 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FEO3 SrFeO3-x Sr2.25Bi6.75O12.38 ntc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b掺杂量对SrBiFeO基陶瓷NTC特性的影响
12
作者 杨华斌 刘心宇 马家峰 《电子元件与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42-44,48,共4页
采用传统固相法,按化学式Sr0.65Bi1-xFe0.35NbxO3(x=0.01,0.02,0.05,0.10和0.20)制备了具有NTC特性的Nb掺杂SrBiFeO基陶瓷试样。研究了Nb掺杂量对其NTC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试样的ρ25和B25/85值随着Nb含量的增加都呈现增加趋势;在2... 采用传统固相法,按化学式Sr0.65Bi1-xFe0.35NbxO3(x=0.01,0.02,0.05,0.10和0.20)制备了具有NTC特性的Nb掺杂SrBiFeO基陶瓷试样。研究了Nb掺杂量对其NTC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试样的ρ25和B25/85值随着Nb含量的增加都呈现增加趋势;在25~200℃的测试温区内,其电阻率–温度特性呈现近似的线性关系;当x为0.05时,线性关系较好,其中ρ25的值约为6700?·cm,B25/85值约为3540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BiFeO Nb掺杂 ntc效应 线性电阻率–温度关系 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_2O_3掺杂对BaSnO_3-BaBiO_3系NTC材料结构和电性能的影响
13
作者 马家峰 刘心宇 +1 位作者 黄晋 刘超英 《材料导报(纳米与新材料专辑)》 EI 2010年第1期346-348,共3页
研究了La_2O_3掺杂的BaSnO_3-BaBiO_3系NTC材料的组成、相结构和断面形貌以及La_2O_3含量对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样品在较宽温度范围内显示了良好的NTC效应;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烧结体由钙钛矿结构的BaSnO_3和单斜结构的BaBiO_3组成;随... 研究了La_2O_3掺杂的BaSnO_3-BaBiO_3系NTC材料的组成、相结构和断面形貌以及La_2O_3含量对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样品在较宽温度范围内显示了良好的NTC效应;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烧结体由钙钛矿结构的BaSnO_3和单斜结构的BaBiO_3组成;随着La_2O_3含量的增加,样品BaSnO_3-BaBiO_3的室温电阻率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SnO3 BaBiO3 LA2O3 ntc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Co-Ti-P-O助烧剂对BaTi_(0.8)Co_(0.2)O_(3-δ)基NTC热敏陶瓷烧结性和阻温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施美圆 汪健 +2 位作者 李一宇 李志成 张鸿 《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2011年第4期511-516,共6页
以聚乙烯醇为聚合剂,采用湿化学法制备含Li-Co-Ti-P-O助烧结剂的BaTi0.8Co0.2O3-δ热敏陶瓷粉体,研究Li-Co-Ti-P-O助烧剂对BaTi0.8Co0.2O3-δ热敏陶瓷烧结性能和电阻温度特性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观察和分析该陶瓷材料的... 以聚乙烯醇为聚合剂,采用湿化学法制备含Li-Co-Ti-P-O助烧结剂的BaTi0.8Co0.2O3-δ热敏陶瓷粉体,研究Li-Co-Ti-P-O助烧剂对BaTi0.8Co0.2O3-δ热敏陶瓷烧结性能和电阻温度特性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观察和分析该陶瓷材料的微观形貌和物相组成,用热分析仪测试其差热-热重曲线,用电阻-温度特性测试仪测定其电子导电性随温度的变化特性。结果表明,添加适量的Li-Co-Ti-P-O助烧剂能使BaTi0.8Co0.2O3-δ陶瓷的烧结性得到明显改善,烧结温度由1 300℃降到950℃。该陶瓷材料的室温电阻率由7.56×105Ω·cm减小到8.83×104Ω·cm。材料常数B大于3 100 K,助烧剂对其几乎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Ti0.8Co0.2O3-δ陶瓷 Li-Co-Ti-P-O助烧剂 相组成 电子导电性 ntc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Ti_(1-x)Fe_xO_(3-δ)六方钙钛矿陶瓷材料的NTC特性
15
作者 薛丹 李一宇 +2 位作者 刘玉龙 李志成 张鸿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261-1266,共6页
采用湿化学合成方法制备BaTi1-xFexO3-δ(x=0.1,0.2,0.3)粉体,经传统烧结工艺得到致密的块体陶瓷材料。利用X线衍射分析材料的相组成,通过电阻-温度特性和交流阻抗谱分析材料的导电性质随温度变化的特性。利用热激活诱导极化子跳跃导电... 采用湿化学合成方法制备BaTi1-xFexO3-δ(x=0.1,0.2,0.3)粉体,经传统烧结工艺得到致密的块体陶瓷材料。利用X线衍射分析材料的相组成,通过电阻-温度特性和交流阻抗谱分析材料的导电性质随温度变化的特性。利用热激活诱导极化子跳跃导电模型对材料的NTC特性进行分析讨论。研究结果表明:BaTi1-xFexO3-δ材料具有六方钙钛矿晶体结构,并体现出优异的电阻负温度系数(NTC)特性;当x=0.1,0.2和0.3时,BaTi1-xFexO3-δ的NTC系数分别为5 497,5 284和4 828 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Ti1-xFexO3-δ陶瓷 六方晶体结构 ntc效应 导电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N掺杂钛酸钡基NTC材料的研究
16
作者 黄振兴 邓昭平 +1 位作者 杨敬义 刘青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 CAS 2011年第1期59-63,共5页
钛酸钡基材料在居里温度以下呈优异的NTC特性,围绕BN掺杂制备钛酸钡基NTC功能陶瓷材料,分别对不同掺杂量、烧结工艺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NTC材料的致密化程度增强,其室温电阻率和NTC效应也会有一些变化,随着烧... 钛酸钡基材料在居里温度以下呈优异的NTC特性,围绕BN掺杂制备钛酸钡基NTC功能陶瓷材料,分别对不同掺杂量、烧结工艺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NTC材料的致密化程度增强,其室温电阻率和NTC效应也会有一些变化,随着烧结温度的提高,NTC材料的居里温度也会有微小的变化;加入BN采用传统固相烧结法在烧结温度为1 200℃,烧结速率为250℃/h的条件下,合成了室温电阻率为56Ω.cm,B值为620,居里温度为320℃的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陶瓷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酸钡 ntc效应 BN掺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填料杂化抑制聚乙烯/碳黑复合材料负温度效应
17
作者 李彪 刘伟奇 +1 位作者 赵金顺 陈绪煌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4-47,共4页
PPTC材料具有在很窄温度范围内电阻激增的特性,由于这种特性在集成电路、温控元件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为了减小PPTC材料的初始电阻,增大了碳黑的填充量,这导致NTC效应增加,使PPTC材料在应用上受到限制。通过采用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 PPTC材料具有在很窄温度范围内电阻激增的特性,由于这种特性在集成电路、温控元件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为了减小PPTC材料的初始电阻,增大了碳黑的填充量,这导致NTC效应增加,使PPTC材料在应用上受到限制。通过采用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了高密度聚乙烯/碳黑/有机蒙脱土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份数的有机蒙脱土对聚乙烯/碳黑复合材料负温度效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蒙脱土的份数增加,HDPE的结晶度下降,导致PTC强度由3.01下降至2.8,NTC强度由0.041下降至0.0021,有效地抑制了NTC效应。通过扫描电镜观察蒙脱土附着在CB表面的形貌,改善了碳黑间的团聚,从而抑制NTC效应。XRD测试结果表明,HDPE的晶型未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黑 高密度聚乙烯 PTC效应 ntc效应 有机蒙脱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电阻率-温度特性研究 被引量:13
18
作者 王钧 杨小利 +2 位作者 刘东 王翔 王略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2001年第12期5-8,共4页
研究了利用不同温度条件下制备的短切碳纤维作为导电填料 ,以乙烯基树脂为基体 ,制成的添加型导电复合材料中填料的种类、含量对该类复合材料的导电性及其该类复合材料的电阻率 -温度特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并对电阻率 -温度变化特性进... 研究了利用不同温度条件下制备的短切碳纤维作为导电填料 ,以乙烯基树脂为基体 ,制成的添加型导电复合材料中填料的种类、含量对该类复合材料的导电性及其该类复合材料的电阻率 -温度特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并对电阻率 -温度变化特性进行了进行回归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较低温度条件下制备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线形的 NTC变化特性 ,而较高温度条件下制备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特殊的变化特性 ,即先表现出 PTC效应 ,后表现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电复合材料 电阻-温度变化率 碳纤维复合材料 回归分析 导电性 PTC效应 ntc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炭黑/热塑性硫化胶复合材料导电的奇异性 被引量:7
19
作者 田洪池 田明 +4 位作者 刘莉萍 施凤莲 伍社毛 韩吉彬 张立群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5-41,共7页
系统地研究了炭黑 (CB) /热塑性硫化胶 (TPV) (三乙丙橡胶 /聚丙烯类型 )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 ,发现CB/TPV复合材料具有独特的电学性能。交联的橡胶相的存在对导电炭黑粒子既产生排斥效应 ,又产生阻隔效应。前者对导电网络的形成有利 ,... 系统地研究了炭黑 (CB) /热塑性硫化胶 (TPV) (三乙丙橡胶 /聚丙烯类型 )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 ,发现CB/TPV复合材料具有独特的电学性能。交联的橡胶相的存在对导电炭黑粒子既产生排斥效应 ,又产生阻隔效应。前者对导电网络的形成有利 ,而后者正相反。在低橡胶相含量时 ,随橡胶相含量增加 ,复合材料电阻呈下降趋势 ;而高橡胶含量时 ,随橡胶相含量增加 ,复合材料的电阻升高。高橡胶含量时 ,复合材料电阻的逾渗效应明显减弱。复合材料在熔融状态下热处理时 ,其电阻 时间效应明显依赖于模具压力。同样热处理时间下 ,压力越高 ,电阻越大。压力达到一定值后 ,体系的电阻基本不受热处理时间的影响。初步认为这是由于热处理完毕释压后 ,变形的弹性粒子发生形变恢复从而对热处理形成的聚集网络有一定的破坏作用所致。自由升温实验表明 :CB/TPV复合材料具有NTC现象 ,即使在结晶熔化区也未展示PTC行为 ,这与橡胶粒子的热膨胀排斥效应有关。在熔融态停留阶段电阻的稳定性很好 ,这主要归因于熔融态下炭黑粒子聚集 (对电导有利 )和橡胶相粒子聚集 (对电阻有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塑性硫化胶 导电性 复合材料 ntc效应 PTC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Mn多元渗对BaTiO_3陶瓷结构与电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郝素娥 黄金祥 +2 位作者 张巨生 王进福 刘志刚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16-820,共5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纯BaTiO_3、Pr,Mn液相掺杂及气相多元扩渗改性的BaTiO_3陶瓷.研究结果表明,Pr掺杂能使纯BaTiO_3陶瓷的室温电阻率下降为1.01×10~5Ω·m;而Mn掺杂使室温电阻率升高为1.50×10^(13)Ω·m.但Pr和Mn...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纯BaTiO_3、Pr,Mn液相掺杂及气相多元扩渗改性的BaTiO_3陶瓷.研究结果表明,Pr掺杂能使纯BaTiO_3陶瓷的室温电阻率下降为1.01×10~5Ω·m;而Mn掺杂使室温电阻率升高为1.50×10^(13)Ω·m.但Pr和Mn的气相扩渗都能降低BaTiO_3陶瓷的室温电阻率至1.08×10~3Ω·m和1.29×10~5Ω·m.Pr-Mn共渗BaTiO_3陶瓷出现了典型的NTC效应.XRD分析表明,Pr或Mn掺杂并不能改变BaTiO_a陶瓷的物相结构,但经Pr-Mn共渗后,出现了新化合物BaMn_(0.12)Al_(1.88)O_4和Al_8Mn_4Pr的特征峰.XPS分析表明,气相多元渗使Pr,Mn,C元素都扩渗到陶瓷体内,并使各化学元素之间的结合更加牢固.SEM测试结果表明,Pr,Mn气相扩渗使陶瓷表面明显改观,晶粒生长完整,粒度分布均匀,气孔率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酸钡 稀土 气相扩渗 ntc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