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6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由动物实验估算人体内^(13)N-NH-3·H-2O辐射吸收剂量 被引量:3
1
作者 唐刚华 王明芳 +2 位作者 唐小兰 吴湖炳 黄祖汉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97-100,共4页
由小鼠体内分布资料估算N-氨水(13N-NH3?H2O)在人体内辐射吸收剂量,并评价其安全性。由小鼠13尾静脉注射N-NH3?H2O后,在0、0.5、1、2、5、10、20、30min时刻处死动物,测定小鼠体内各脏器放13射性分布,换算至标准人体内分布数据,按MIRD... 由小鼠体内分布资料估算N-氨水(13N-NH3?H2O)在人体内辐射吸收剂量,并评价其安全性。由小鼠13尾静脉注射N-NH3?H2O后,在0、0.5、1、2、5、10、20、30min时刻处死动物,测定小鼠体内各脏器放13射性分布,换算至标准人体内分布数据,按MIRD法计算人体内N-NH3?H2O辐射吸收剂量。经估算,人体13肝内照射吸收剂量最高,其值为3.6×10-3mGy/MBq,全身内照射吸收剂量最低,约为1.7×10-3mGy/MBq,其他脏器内照射吸收剂量在(2.4—3.3)×10-3mGy/MBq之间,有效剂量为1.8×10-3mSv/MBq。由小鼠体内分布资料可估算人体内N-NH3?H2O吸收剂量,这些资料为临床安全应用N-NH3?H2O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实验 辐射吸收剂量 放射性药物 体内生物分布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质量控制 放射性摄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聚糖对雏鸡大肠粪便NH_3-N含量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14
2
作者 王宝维 任慧英 +4 位作者 朱新产 史美丽 王述柏 葛文华 刘光磊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8-10,共3页
试验选取1日龄罗曼蛋公雏250只,随机分为5组,试验组饲料或饮水中分别添加海藻糖(500mg/kg)、海藻胶(600mg/kg)、大豆寡糖(500mg/kg)、圆葱寡糖(500mg/d)。结果表明,四种低聚糖均可促进肠道乳酸菌及双歧杆菌的生长繁殖,对魏氏梭菌的生长... 试验选取1日龄罗曼蛋公雏250只,随机分为5组,试验组饲料或饮水中分别添加海藻糖(500mg/kg)、海藻胶(600mg/kg)、大豆寡糖(500mg/kg)、圆葱寡糖(500mg/d)。结果表明,四种低聚糖均可促进肠道乳酸菌及双歧杆菌的生长繁殖,对魏氏梭菌的生长呈现抑制作用。海藻糖、海藻胶对降低大肠粪便NH3-N含量效果不显著(P>0.05),而大豆寡糖效果显著(P<0.05),圆葱寡糖效果极显著(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聚糖 饲料添加剂 氮含量 肠道菌群 作用机理 雏鸡 大肠粪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中NO_3^-N在土壤剖面的累积及移动 被引量:89
3
作者 巨晓棠 刘学军 张福锁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38-546,共9页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冬小麦 /夏玉米轮作中NO- 3 N在土壤剖面的累积及移动 ,结果表明 ,尿素施入旱地土壤后 ,硝化作用一般在 7d之内完成 ,NH+ 4 N只在施肥后的短期内保持较高浓度 ,其它时期NH+ 4 N含量基本在 1~ 3mgkg- 1 范围内 ,土壤...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冬小麦 /夏玉米轮作中NO- 3 N在土壤剖面的累积及移动 ,结果表明 ,尿素施入旱地土壤后 ,硝化作用一般在 7d之内完成 ,NH+ 4 N只在施肥后的短期内保持较高浓度 ,其它时期NH+ 4 N含量基本在 1~ 3mgkg- 1 范围内 ,土壤剖面不同层次NH+ 4 N一般也低于 4mgkg- 1 ,NH+ 4 N的含量不能反映土壤有效氮的水平。土壤剖面中的NO- 3 N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显著升高。在低施氮量条件下 (N <12 0kghm- 2 ) ,NO- 3 N主要在 0~ 40cm土层内移动 ,但当施氮量高于N 2 40kghm- 2 时 ,冬小麦季即有相当数量的氮移出 0~ 10 0cm土体。NO- 3 N在土体中的移动存在着很大的年际变化 ,在干旱年份 ,即使夏玉米季 ,NO- 3 N向深层移动的可能性也很小。试验年份中 ,除 1999年夏玉米季发生了较严重的气体损失以外 (该季节特别干旱 ) ,其余季节损失的肥料氮主要以NO- 3 N的形式在深层土壤剖面中累积 ,这在两个试验点的结果相当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夏玉米 轮作 NO3^-n 土壤剖面 养分累积 田间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浒苔对NH_4^+-N与NO_3^--N吸收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9
4
作者 田千桃 霍元子 +2 位作者 王阳阳 倪晓波 何培民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41-45,共5页
在国内首次研究了大型海洋绿潮藻浒苔(Ulva prolifera)对NH4+-N与NO 3--N两种氮源的选择吸收作用。结果表明:当两种氮源等浓度比例存在时,随着NH4+-N与NO3--N浓度升高,藻体对NH4+-N的吸收速率逐渐升高,而对NO3--N吸收受到抑制;当NO3--N... 在国内首次研究了大型海洋绿潮藻浒苔(Ulva prolifera)对NH4+-N与NO 3--N两种氮源的选择吸收作用。结果表明:当两种氮源等浓度比例存在时,随着NH4+-N与NO3--N浓度升高,藻体对NH4+-N的吸收速率逐渐升高,而对NO3--N吸收受到抑制;当NO3--N和NH 4+-N高浓度比存在时,藻体对NH4-N的吸收速率随着NO3--N/NH4+-N比例的升高和NH4-N浓度的下降而降低;当NO3--N和NH4+-N低浓度比存在时,藻体对NH+4-N保持较高的吸收速率,而对NO3--N的吸收效率随着NO3--N浓度的降低而降低;浒苔具有同时利用水体中较高浓度的NH+4-N和NO3--N的能力,只有当NH4+-N或NO3--N浓度较低时,才以吸收相对应的氮源为主。这说明浒苔能够快速、大量地吸收水体中氮源,为爆发性增殖贮备物质条件。同时,即便两种氮源同时存在,浒苔对NH+4-N的吸收速率也远高于对NO3--N的吸收速率,因此,控制NH4+-N的大量输入仍是预防浒苔绿潮爆发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浒苔(Ulva prolifera) NH+4-n NO-3-n 绿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沼泽湿地对污水中NH_4^+-N和PO_4^(3-)-P净化模拟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徐治国 何岩 闫百兴 《湿地科学》 CSCD 2005年第2期110-115,共6页
选取三江平原典型沼泽湿地———毛苔草沼泽,通过人工施加氮肥和磷肥来模拟农田污水排入沼泽湿地后,沼泽植物对污水的净化效果。从植物营养吸收角度进行野外实地污水净化模拟研究,对植物直接吸收利用的营养成分NH+4-N、PO3-4-P进行了测... 选取三江平原典型沼泽湿地———毛苔草沼泽,通过人工施加氮肥和磷肥来模拟农田污水排入沼泽湿地后,沼泽植物对污水的净化效果。从植物营养吸收角度进行野外实地污水净化模拟研究,对植物直接吸收利用的营养成分NH+4-N、PO3-4-P进行了测试分析。研究表明毛苔草沼泽对水中的NH+4-N、PO3-4-P的净化随时间的推移呈现明显的指数衰减下降趋势,随着氮、磷含量的增加,沼泽湿地对污水净化逐渐变慢,净化所需时间增长,曲线数值方程模拟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苔草 NH4^+-n和PO4^3--P 净化模拟 沼泽湿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_1-A_2/O工艺结合生物流化床降解焦化废水NH_3-N、COD中试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杨天旺 吴洪英 林齐枢 《煤化工》 CAS 2002年第3期52-58,62,共8页
本文介绍了用 A1 - A2 / O工艺结合流化床技术对攀钢高浓度焦化废水进行 NH3 - N、COD降解的中试试验。试验结果表明 :当进水 NH3 - N<5 0 0 mg/ L、COD<2 0 0 0 m g/ L 时 ,该工艺可以实现 NH3 - N去除率 97%以上 ,COD去除率 85 ... 本文介绍了用 A1 - A2 / O工艺结合流化床技术对攀钢高浓度焦化废水进行 NH3 - N、COD降解的中试试验。试验结果表明 :当进水 NH3 - N<5 0 0 mg/ L、COD<2 0 0 0 m g/ L 时 ,该工艺可以实现 NH3 - N去除率 97%以上 ,COD去除率 85 %以上 ,酚去除率 99.9%。药剂及动力费用为 6 .6元 / t水 ,停留时间 5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化废水 A1-A2/O工艺 充化床 NH3-n COD 降解 废水处理 生化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气敏电极测定海水中的NH_3-N总量 被引量:1
7
作者 田质广 庄海燕 仰东 《山东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1年第1期51-54,共4页
本文探讨了用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海水中NH3 -N含量的可能性 ,利用国产电极建立了直接测定海水中NH3 -N的简单方法 ,并借助实际样品确定了方法精度 ,相对标准偏差小于± 6 %
关键词 海水 测定 离子选择性电极 NH3-n含量 环境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小型焦化厂的技术改造(一)——氨的回收与稀氨水中NH3-N的脱除 被引量:4
8
作者 季广祥 《煤化工》 CAS 1997年第4期55-60,共6页
作者提出了中小型焦化厂技术改造这一重要课题,并阐明其必要性、目标、措施以及具体技术改造方案。本文主要论述煤气中氨的回收与稀氨水中NH3-N的脱除。
关键词 煤气净化 氨回收 稀氨水 脱氮 脱氨 焦化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生活垃圾渗滤液回灌处理技术研究Ⅰ——pH值的变化对NH_3-N去除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郭蕴苹 《云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年第4期228-230,共3页
通过对垃圾填埋场所产生的垃圾渗滤液进行回灌处理研究 ,发现在回灌之前采用石灰调节渗滤液的pH值对NH3 -N的去除有较大的影响 .同时pH为 8- 9的渗滤液回灌到垃圾填埋场中改变了垃圾内部的酸性环境 。
关键词 城市生活垃圾 渗滤液 回灌处理 pH值 NH3-n去除 氨氮脱出 垃圾填埋场 去除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曝气池溶解氧对垃圾渗滤液中NH_3-N去除率的影响
10
作者 胡利华 应磊 +3 位作者 张海华 倪佩兰 郑学娟 徐月恩 《环境卫生工程》 2003年第1期33-36,共4页
利用现污水处理厂二级活性污泥法的设施和工艺流程 ,研究了曝气池不同浓度的溶解氧对垃圾渗滤液中高浓度的有机污染物及氮的去除效果。试验结果表明 ,二次好氧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显著。
关键词 垃圾渗滤液 溶解氧 污染物 去除率 垃圾处理 曝气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浓度与N素形态对白桦幼苗NO_3^--N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单莉莉 郑红 +2 位作者 张健 庄凯 刘婷岩 《森林工程》 2011年第5期20-23,57,共5页
在CO2人工气候箱(Pervical,PGC-9/2)内,用水培的方法研究了CO2浓度和NO3--N/NH4+-N对白桦幼苗NO3--N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白桦幼苗根系、叶片NR活性以及叶片NO3--N、可溶性蛋白含量均随NO3--N供应比例和CO2浓度的增加而有所增加。在NO3... 在CO2人工气候箱(Pervical,PGC-9/2)内,用水培的方法研究了CO2浓度和NO3--N/NH4+-N对白桦幼苗NO3--N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白桦幼苗根系、叶片NR活性以及叶片NO3--N、可溶性蛋白含量均随NO3--N供应比例和CO2浓度的增加而有所增加。在NO3--N/NH4+-N≥50/50时,CO2浓度倍增显著提高了白桦幼苗根系和叶片NR活性。CO2浓度倍增显著提高了白桦幼苗叶片NO3--N含量,且促进程度随营养液NO3--N比例的增加而加大。除NO3--N/NH 4+-N为100/0外,CO2浓度倍增并未显著提高白桦幼苗叶片的可溶性蛋白含量。CO2浓度与N素形态的交互作用对白桦幼苗根系、叶片NR活性以及叶片NO3--N含量的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浓度倍增 NO3--n/NH4+-n 白桦 NO3--n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6年与2016年红枫湖流域NH 3-N、TN、TP输入变化与水质响应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孟凡丽 肖劲松 +2 位作者 杨梅 商正松 王立志 《环保科技》 2018年第5期1-5,10,共6页
1986—2016年30年间红枫湖水体环境质量发生了巨大变化,库区水体由劣Ⅴ类提升至2015年的总体Ⅲ类和局部Ⅱ类。2016年与1996年相比:红枫湖流域总氮输入量增加了1613. 84t/a,氨氮增加了376. 85 t/a,总磷输入量降低了2242. 44 t/a;工业污... 1986—2016年30年间红枫湖水体环境质量发生了巨大变化,库区水体由劣Ⅴ类提升至2015年的总体Ⅲ类和局部Ⅱ类。2016年与1996年相比:红枫湖流域总氮输入量增加了1613. 84t/a,氨氮增加了376. 85 t/a,总磷输入量降低了2242. 44 t/a;工业污染物输入量显著降低,工业总氮、总磷和氨氮输入分别减少2676. 94 t/a、293. 44 t/a和1893. 84t/a;大气沉降输入总氮、总磷入库分别增加5. 86倍和3. 47倍。必须加强红枫湖流域环境质量综合监测,研究内源营养物质的释放规律和水体生物污染潜在威胁,为防止红枫湖水体发生重大污染事件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枫湖 NH3-n TN TP 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s~Ⅵ(N)(NH_3)_4](CF_3SO_3)_3电化学还原过程的原位FTIR光谱研究
13
作者 陈声培 黄国贤 孙世刚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630-631,共2页
运用原位FTIRS ,UV/Vis和电化学方法研究了乙腈溶液中 [OsⅥ(N) (NH3 ) 4](CF3 SO3 ) 3 在GC和Pt电极上的还原过程。结果首次在Pt电极上检测到桥氮物种ν(N≡N)的红外谱峰 ,位于 2 0 19和 1970cm-1附近 ,分别指认为 [Ⅲ ,Ⅱ ]和 [Ⅱ ,... 运用原位FTIRS ,UV/Vis和电化学方法研究了乙腈溶液中 [OsⅥ(N) (NH3 ) 4](CF3 SO3 ) 3 在GC和Pt电极上的还原过程。结果首次在Pt电极上检测到桥氮物种ν(N≡N)的红外谱峰 ,位于 2 0 19和 1970cm-1附近 ,分别指认为 [Ⅲ ,Ⅱ ]和 [Ⅱ ,Ⅱ ]混合价桥氮锇络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FTIRS 电化学诱导桥氮偶联 氮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秸秆还田方式对东北农田土壤NH3挥发和N2O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11
14
作者 马玲 王丹蕾 +4 位作者 韩昌东 范丽娟 金鑫鑫 叶旭红 邹洪涛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351-2360,共10页
秸秆还田是有效利用资源、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培肥地力的有效措施,但也会影响土壤NH3挥发和N2O的排放.探索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NH3挥发和N2O排放的影响对于减少土壤氮素损失和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利用Los Gatos... 秸秆还田是有效利用资源、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培肥地力的有效措施,但也会影响土壤NH3挥发和N2O的排放.探索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NH3挥发和N2O排放的影响对于减少土壤氮素损失和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利用Los Gatos Research(LGR)超便携NH3分析仪和密闭式静态箱-气相色谱法探究不同秸秆还田方式下土壤NH3挥发和N2O排放的特征,试验设4个处理(覆盖还田,即表面覆盖玉米秸秆,0~20和20~40 cm土壤分层扰动后填回,记为JG0-0;常规还田,即秸秆与0~20 cm土壤混合,20~40 cm土壤扰动后填回,记为JG0-20;深还田,秸秆与20~40 cm土壤混合,0~20 cm土壤挖出后填回,记为JG20-40;对照处理,即无玉米秸秆还田,0~20和20~40 cm土壤分层扰动后填回,记为CK).结果表明:①相比于CK,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均显著降低了土壤NH3挥发量,增加了土壤N2O排放量.与CK相比,JG0-0、JG0-20和JG20-40处理下土壤NH3累积排放量分别减少了12.38%、9.87%和5.73%;土壤N2O累积排放量分别增加了30.19%、82.82%和36.53%,其中JG0-0和JG20-40处理之间无显著性差异.②JG20-40处理下玉米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比CK增加了23.15%,JG0-0处理下玉米产量高于CK和JG0-20处理,但并未达到显著水平.③对于NH3和N2O这两种气体的总累积排放量,各处理间均达到显著性差异.与CK相比,JG0-0、JG0-20和JG20-40处理下NH3和N2O总累积排放量分别增加了16.67%、52.08%和22.92%.④不同秸秆还田方式下的氮素气态损失率均高于CK,JG0-0、JG0-20和JG20-40处理下氮素气态损失率分别比CK增加了17.50%、52.50%和22.50%.因此,综合考虑土壤NH3挥发量、N2O排放量和玉米产量等因素,JG0-0处理优于JG20-40、JG0-20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方式 NH3挥发 N2O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灌溉和种植方式对双季稻田NH3挥发和N2O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现波 万岚 +5 位作者 时红 才硕 王廷金 王海媛 万绍媛 程婕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5-50,共16页
【目的】探究种植和灌溉方式对双季稻全生育期水分利用效率以及氮素气态损失的影响。【方法】以双季稻田为研究对象,在江西省灌溉试验中心站研究基地开展大田试验,设置手工栽插(HT)、机械插秧(MT)、抛秧(ST)、直播(DS)四种种植方式,淹... 【目的】探究种植和灌溉方式对双季稻全生育期水分利用效率以及氮素气态损失的影响。【方法】以双季稻田为研究对象,在江西省灌溉试验中心站研究基地开展大田试验,设置手工栽插(HT)、机械插秧(MT)、抛秧(ST)、直播(DS)四种种植方式,淹水灌溉(FI)和间歇灌溉(II)两种灌溉方式,分析不同种植和灌溉方式对双季稻全生育期水分利用效率以及秧田期、本田期NH3挥发及N2O排放的影响,提出NH3挥发和N2O排放的主要时期。【结果】结果表明:(1)与传统淹水灌溉相比,间歇灌溉下水稻产量略有增加,不同种植方式间产量差异显著,HT最高,DS最低。(2)同一种植方式下,间歇灌溉下N2O排放量较淹水灌溉增加约7.9%~16.4%,同一灌溉方式下,早稻N2O损失量大小为DS>MT>HT>ST,晚稻为DS>HT>MT>ST,早、晚稻N2O排放主要发生在分蘖期、拔节孕穗期、成熟期,3个生育阶段N2O损失量占比超过70%,而育秧期MT、ST占比不到1.5%,HT为6.4%。(3)同一种植方式下,早、晚稻NH3挥发损失量淹水灌溉比间歇灌溉增加了3.0%~30.8%,同一灌溉方式下,DS相比移栽稻显著增加NH3挥发(P<0.05),HT、MT、ST之间无显著差异,NH3挥发峰值均在施肥后3 d内出现,且主要发生在苗期、分蘖期、拔节孕穗期3个时期,其NH3挥发损失量之和占整个生育期NH3挥发损失量80%以上,育秧期MT、ST占比不到2%,HT达4.2%。【结论】在不同种植方式下,间歇灌溉方式会提高双季稻产量和N2O排放,但会降低NH3挥发,从早、晚稻生育阶段来看,N2O损失主要发生在生育前期和后期,NH3挥发损失主要发生在生育前中期,且育秧期NH3挥发和N2O排放占比较低,DS在显著降低产量的同时带来了更高的N2O排放和NH3挥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季稻 种植方式 灌溉方式 N2O排放 NH3挥发 水资源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材制浆废水在生物处理过程中的行为变化 被引量:7
16
作者 施英乔 丁来保 +6 位作者 盘爱享 田庆文 冉淼 房桂干 张鼎军 文东 李飞 《造纸科学与技术》 2015年第6期106-110,共5页
本文对竹材制浆废水处理行为进行了研究。当二沉池出水COD200mg/L左右时,混凝剂由液体PAC改为液体Al_2(SO_4)_3,其用量1.5kg/m^3,助凝剂阴离子PAM 5 g/m^3,气浮处理后出水COD66~89mg/L,色度则降至10~30倍,排放水感官大大改善,各指标完... 本文对竹材制浆废水处理行为进行了研究。当二沉池出水COD200mg/L左右时,混凝剂由液体PAC改为液体Al_2(SO_4)_3,其用量1.5kg/m^3,助凝剂阴离子PAM 5 g/m^3,气浮处理后出水COD66~89mg/L,色度则降至10~30倍,排放水感官大大改善,各指标完全满足了新国标GB3544-2008。首次监测到竹浆废水工程沉淀池、均衡池内的水解菌使竹浆废水BOD/COD从0.37上升至0.43,大大有助于后续曝气池好氧菌将废水中较小分子进一步分解至无机物,好氧池对COD平均去除率高达81.4%。监测发现竹浆废水工程各单元电导率随处理进程而降低,沉淀池是降低电导率的主要单元。废水排放前的混凝处理混入了大量硫酸盐,使电导率有所回升。首次发现了水解菌促进了竹浆废水中NH_3-N、TN、TP的释放,其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次NH_3-N、TN、TP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原处理工艺不尽合理,好氧池应停加尿素、补加磷酸盐,将有利于生物菌的生长,提高水质处理效果。对竹浆废水处理工程各单元进行BOD/COD、电导率、NH_3-N、TN、TP的研究,尚未见文献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材制浆废水 BOD/COD nh-3-n T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臭氧耦合电催化处理炼化废水反渗透浓水
17
作者 周开忠 谢爱军 周昌林 《环保科技》 2024年第6期1-5,共5页
某原油炼制企业采用反渗透回收中水,产生的浓水采用臭氧耦合电催化去除COD和氨氮,其中单独臭氧催化出水COD≤50 mg/L时的电耗费用为3.70元/t,但无法有效去除氨氮。单独电催化出水氨氮≤3 mg/L时的电耗费用为6.40元/t,但COD=97 mg/L。臭... 某原油炼制企业采用反渗透回收中水,产生的浓水采用臭氧耦合电催化去除COD和氨氮,其中单独臭氧催化出水COD≤50 mg/L时的电耗费用为3.70元/t,但无法有效去除氨氮。单独电催化出水氨氮≤3 mg/L时的电耗费用为6.40元/t,但COD=97 mg/L。臭氧耦合电催化处理反渗透浓水时,处理水量250 L/h,臭氧化空气流量204 L/min、臭氧浓度11.2 mg/L,电催化电流密度250 A/m^(2)、电压4.4 V、NaCl投加量375 g、极板间距1.5 cm,总电耗费用9.29元/t,最终出水COD=49 mg/L,氨氮=2.83 mg/L,可以达标排放,具备工业化应用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炼化废水 反渗透浓水 电催化 臭氧 COD 氨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氨和亚硝酸盐对鱼类的危害及其对策 被引量:132
18
作者 余瑞兰 聂湘平 +3 位作者 魏泰莉 郭叶华 赖子尼 冯志荣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1999年第3期73-77,共5页
鱼类养殖池塘主要生态因子调查结果显示,多病池水含总氨氮、分子氨、亚硝酸盐均比少发病池高,而溶解氧较低;分子氨和亚硝酸盐对鲫和鳜毒性影响试验结果,分子氨的毒性使鲫和鳜血清碱性磷酸酶(AKP)、溶菌酶(LSZ)的活力发生变化,经120h作用... 鱼类养殖池塘主要生态因子调查结果显示,多病池水含总氨氮、分子氨、亚硝酸盐均比少发病池高,而溶解氧较低;分子氨和亚硝酸盐对鲫和鳜毒性影响试验结果,分子氨的毒性使鲫和鳜血清碱性磷酸酶(AKP)、溶菌酶(LSZ)的活力发生变化,经120h作用,鲫AKP由上升转为下降,鳜经96h作用而逐渐下降;亚硝酸盐的毒性使鲫的高铁血红蛋白(MHb)呈指数递增。这说明养殖水体溶氧低、分子氨和亚硝酸盐浓度高,三者协同作用,使鱼类代谢功能失调,免疫力下降,是诱发鱼类发病的主要环境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池塘 分子氨 亚硝酸盐 鱼病 致病因子 中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模化养猪场废水处理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45
19
作者 杨朝晖 曾光明 +1 位作者 陈信常 杨霞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9-21,共3页
养猪场排放的大量废水 ,大多未经妥善回收利用与处理即直接排放 ,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针对养猪场废水有机物浓度高 ,氨氮浓度高、恶臭严重的特点 ,提出了沉淀 UASB SBR工艺处理养猪场废水 ,结果证明 ,经该工艺处理后 ,废水中的氨氮、... 养猪场排放的大量废水 ,大多未经妥善回收利用与处理即直接排放 ,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针对养猪场废水有机物浓度高 ,氨氮浓度高、恶臭严重的特点 ,提出了沉淀 UASB SBR工艺处理养猪场废水 ,结果证明 ,经该工艺处理后 ,废水中的氨氮、BOD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猪场 废水处理 UASB SBR 排放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难降解高浓度有机废水催化湿式氧化净化技术 Ⅰ.高活性、高稳定性的湿式氧化催化剂的研制 被引量:89
20
作者 杜鸿章 房廉清 +4 位作者 江义 吴荣安 李文剑 尹承龙 计中坚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1997年第2期83-87,共5页
通过对金属组份与载体影响及催化剂制备方法等因素的考察,研制出性能优良的催化湿式氧化催化剂,用于治理焦化厂蒸氨、脱酚前的含CODcr6305mg/L及NH3-N3775mg/L的高浓度焦化废水。在280℃,8.0MPa... 通过对金属组份与载体影响及催化剂制备方法等因素的考察,研制出性能优良的催化湿式氧化催化剂,用于治理焦化厂蒸氨、脱酚前的含CODcr6305mg/L及NH3-N3775mg/L的高浓度焦化废水。在280℃,8.0MPa,液体空速=1.0h-1条件下,对COD及NH3-N的去除率分别为99.5%及99.9%。通过1000h催化剂寿命考察试验,确定催化剂稳定性良好,能够在水热条件下抗酸、碱腐蚀,长期使用。此外,该催化剂在处理高COD的染料、印染等废水中也有很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废水 催化湿式氧化 催化剂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