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针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损伤后脑内炎症反应及NF-κB的影响 被引量:12
1
作者 邢东 吴志新 +1 位作者 董辉 范延红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9期1155-1158,1195,共5页
目的:探讨电针(EA)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内炎症反应及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单纯电针(EA)组、缺血(MCAO)组及电针预处理(EA+MCAO)组。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模型再灌注48h后行神... 目的:探讨电针(EA)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内炎症反应及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单纯电针(EA)组、缺血(MCAO)组及电针预处理(EA+MCAO)组。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模型再灌注48h后行神经行为学评分,处死大鼠取脑后分别使用TTC染色、ELISA及Western Blot技术测定脑梗死容积、半暗带脑组织炎症因子水平、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及NF-κB核转位情况。结果:MCAO组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明显低于Sham组(P<0.05),脑梗死容积百分比增加,脑内促炎因子水平增高而抑炎因子降低,MPO活性升高,NF-κB发生核转位(P<0.05);与MCAO组相比,EA+MCAO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改善,脑梗死容积降低,脑内促炎因子水平降低而抑炎因子增高,MPO活性降低,同时NF-κB核转位被抑制(P<0.05)。结论:电针预处理通过抑制NF-κB核转位使脑内炎症反应减轻,可有效改善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神经功能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灌注损伤/治疗 脑炎/治疗 nf-κb/代谢 电针/治疗应用 模型 动物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瓜苷通过抑制NF-κB P65/TNF-α通路活性减轻小鼠脑缺血再灌注诱导的组织损伤 被引量:12
2
作者 马竞 何文龙 +3 位作者 高重阳 余瑞云 薛鹏 牛永超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89-295,共7页
目的:探究木瓜苷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诱导的脑组织损伤的治疗作用和机制。方法:选择8周龄健康C57BL/C小鼠50只,分别设置手术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木瓜苷组,其中木瓜苷组按给药剂量不同分别设置木瓜苷30、60、90 mg/kg 组,木瓜苷采用灌胃... 目的:探究木瓜苷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诱导的脑组织损伤的治疗作用和机制。方法:选择8周龄健康C57BL/C小鼠50只,分别设置手术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木瓜苷组,其中木瓜苷组按给药剂量不同分别设置木瓜苷30、60、90 mg/kg 组,木瓜苷采用灌胃方式给药。HE染色观察脑组织细胞形态;Zea-Longa 5分评分法评估神经功能;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ELISA法检测氧化应激和炎症因子水平;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关键通路分子和神经功能分子。结果:与手术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小鼠脑组织损伤严重,细胞发生严重凋亡、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剧烈,炎症和凋亡促进因子NF-κB P65和TNF-α表达水平升高,并伴随神经功能因子髓鞘相关糖蛋白(MAG)和少突胶质细胞髓鞘糖蛋白(OMgp)表达水平下降(均 P < 0.01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木瓜苷组小鼠脑组织损伤有所缓解,细胞凋亡改善,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缓和,炎症和凋亡促进因子NF-κB P65和TNF-α表达水平降低,并伴随神经功能因子MAG和OMgp表达水平升高(均 P <0.01)。其中,木瓜苷剂量为60 mg/kg时效果最好。结论:木瓜苷可以抑制NF-κB P65和TNF-α表达,降低脑组织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且木瓜苷剂量为60 mg/kg时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治疗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瓜/化学 皂苷类/药理学 脑缺血/药物疗法 再灌注损伤/药物疗法 细胞凋亡 氧化性应激 炎症 nf-κb/代谢 肿瘤坏死因子α/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低温对大鼠脑出血后脑组织NF-κB及ICAM-1的作用 被引量:2
3
作者 黎建先 蔡林 陈勇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4年第10期1949-1952,共4页
【目的】研究亚低温对大鼠急性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ICH)后脑组织含水量及核转录因子(nuclear factor‐κB ,NF‐κB)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50... 【目的】研究亚低温对大鼠急性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ICH)后脑组织含水量及核转录因子(nuclear factor‐κB ,NF‐κB)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5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假手术组(SO)、常温组(NT )、亚低温组1 h组(HT1)、亚低温组2 h组(HT2)和亚低温组4 h组(HT4),每组10只大鼠,采用大鼠基底节注入自体不凝血法制作脑出血模型。SO组和NT组大鼠控制体温在(37.0±0.3)℃;亚低温组在脑出血后迅速降温至(33.0±0.4)℃并分别保持1 h、2 h和4 h。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凝胶电泳迁移率实验(EMSA )检测 NF‐κB活性;Western blot 检测ICAM‐1蛋白的表达。【结果】与SO组相比较,NT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显著升高,NF‐κB活性及ICAM‐1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NT 组与 HT1、HT2和 HT4组大鼠脑含水量、NF‐κB活性及ICAM‐1蛋白表达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05);HT2组和 HT4组相比较,大鼠脑含水量、NF‐κB活性及ICAM‐1蛋白表达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早期亚低温治疗可抑制大鼠脑出血后NF‐κB活性和IC A M‐1蛋白的表达,从而减轻脑水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 脑出血/代谢 nf-κb/代谢 细胞黏附分子/代谢 疾病模型 动物 大鼠 SPRAGUE-DAWLE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转录因子κB在神经干细胞发育中的作用 被引量:2
4
作者 鲁娜 黄亚玲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341-1344,共4页
目的:核转录因子κB是一种可激活的转录因子,存在于脑内神经元、神经胶质和神经干细胞中,参与体内炎症和免疫反应、发育、凋亡和抗凋亡等众多生物过程。本文就核转录因子κB在神经干细胞增殖、迁移和分化中的作用进行综述。资料来源:应... 目的:核转录因子κB是一种可激活的转录因子,存在于脑内神经元、神经胶质和神经干细胞中,参与体内炎症和免疫反应、发育、凋亡和抗凋亡等众多生物过程。本文就核转录因子κB在神经干细胞增殖、迁移和分化中的作用进行综述。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1987-01/2006-09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Neural stem cell,Proliferation,Migration,Differentiation/stem cell,Differentiation/NF-κB”,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并查看每篇文献后的引文。纳入标准:文章所述内容应与核转录因子κB在神经干细胞增殖、迁移和分化中的作用相关。排除标准:重复研究或Meta分析类文章。资料提炼:共收集到61篇相关文献,32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排除的29篇文献为内容陈旧或重复。符合纳入标准的32篇文献中,4篇涉及成体神经干细胞,3篇涉及转录因子κB/Rel家族和I-κB蛋白,11篇涉及核转录因子κB与神经干细胞增殖,8篇涉及核转录因子κB与神经干细胞的迁移,6篇涉及核转录因子κB与神经干细胞分化。资料综合:神经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高度增殖、定向迁移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群体,可存在于成熟脑的特定区域。神经干细胞的发育经历着分裂、迁移和分化成熟的过程。核转录因子κB是一种具有多向转录调节作用的蛋白质,可与特定DNA片段结合,调节相关基因的转录。核转录因子κB参与了促红细胞生成素、缺氧及脑损伤等引起的神经干细胞增殖,在使用其抑制剂如β-淀粉样蛋白、一氧化氮等后,神经干细胞增殖减少。在神经干细胞迁移方面,核转录因子κB通过诱导巨噬细胞化学诱导蛋白1、干细胞因子、基质细胞衍生因子等的表达而达到促进神经干细胞迁移的作用。神经干细胞向星型胶质细胞、神经元、少突胶质细胞和神经胶质谱系分化是由特定的信号级联决定的,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家族通过激活核转录因子κB而促进神经干细胞向星形胶质细胞的分化,成神经瘤细胞的分化过程必需有核转录因子κB的参与。结论:大量证据表明在神经干细胞复杂的转录调节机制中,核转录因子κB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神经系统 nf-κb/代谢 细胞分化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氟醚对未成熟兔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间黏附分子-1、核因子-κB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陈权 刘国利 +1 位作者 李平 张锦英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7-10,共4页
目的:探讨异氟醚对幼兔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间黏附分子-1,NF-κB的影响及其对心肌缺血再灌注保护的作用机制。方法:取32只日本大耳白幼兔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只穿线不结扎;缺血再灌注组:结扎30 min,再灌注2h;异氟醚预处理组:缺血前吸入1... 目的:探讨异氟醚对幼兔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间黏附分子-1,NF-κB的影响及其对心肌缺血再灌注保护的作用机制。方法:取32只日本大耳白幼兔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只穿线不结扎;缺血再灌注组:结扎30 min,再灌注2h;异氟醚预处理组:缺血前吸入1.1%异氟醚30min,洗脱15min后处理同缺血再灌注组;格列苯脲组:异氟醚吸入前于耳缘静脉注射格列苯脲0.5m g/kg后处理同异氟醚预处理组。观察心肌细胞凋亡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NF-κB蛋白表达情况,电镜观察超微结构。结果:异氟醚预处理组细胞凋亡较缺血再灌注组和格列苯脲组明显减少(P<0.05),异氟醚预处理组细胞间黏附分子-1,NF-κB的表达明显较缺血再灌注组和格列苯脲组低(P<0.05),电镜显示异氟醚预处理组细胞损伤程度小于缺血再灌注组和格列苯脲组。结论:异氟醚预处理对幼兔缺血再灌注心肌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通过下调细胞间黏附分子-1,NF-κB蛋白表达并与促K+ATP通道开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病理生理学 再灌注损伤/病理生理学 nf-κb/代谢 @细胞间黏附分子-1 异氟醚/治疗应用 动物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腺瘤癌变过程中核因子-κB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6
作者 吴斌 杨国凯 时德 《肿瘤防治杂志》 2004年第3期237-238,共2页
目的 :探讨核因子 -κB (nuclearfactorkappabinding ,NF κB)在大肠腺瘤癌变过程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测定 9例大肠腺瘤癌变、16例大肠腺瘤及 8例正常大肠组织中NF κBp65的表达。 结果 :大肠腺瘤组织中NF κB... 目的 :探讨核因子 -κB (nuclearfactorkappabinding ,NF κB)在大肠腺瘤癌变过程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测定 9例大肠腺瘤癌变、16例大肠腺瘤及 8例正常大肠组织中NF κBp65的表达。 结果 :大肠腺瘤组织中NF κB p65的表达 ( 1 3 15± 0 0 14 ,1 2 76± 0 0 2 9)明显高于正常大肠组织( 0 63 2± 0 0 2 5 ,0 5 17± 0 0 70 ) ,P <0 0 5 ;大肠腺瘤癌变组织NF κBp65表达( 2 748± 0 0 72 ,2 697± 0 0 5 5 )强于大肠腺瘤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而大肠腺瘤癌变 ( 2 748± 0 0 72 ,2 697±0 0 5 5 )与大肠癌 ( 2 816± 0 0 61,2 743±0 0 12 )组织中NF κBp65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68.结论 :NF κB可以作为大肠腺瘤癌变的一个预测指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 腺瘤/代谢 nf-κb/代谢 肠肿瘤/代谢 腺癌/代谢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因子-κB在病毒性脑炎小鼠脑组织中的表达
7
作者 雷辉 李晓明 +1 位作者 狄政莉 田晔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140-1141,1273,共3页
目的:研究NF-κB在小鼠病毒性脑炎脑组织中的表达。方法:建立小鼠病毒性脑炎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病毒性脑炎小鼠脑组织中NF-κB的表达,并与对照组小鼠相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病毒性脑炎小鼠模型脑组织中NF-κB阳性细胞数显著增... 目的:研究NF-κB在小鼠病毒性脑炎脑组织中的表达。方法:建立小鼠病毒性脑炎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病毒性脑炎小鼠脑组织中NF-κB的表达,并与对照组小鼠相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病毒性脑炎小鼠模型脑组织中NF-κB阳性细胞数显著增多,并发生明显的核转位。结论:NF-κB参与了小鼠病毒性脑炎的病理生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炎 病毒性/病理学 nf-κb/代谢 动物 实验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147、NF-κB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8
作者 熊莉娜 熊枝繁 涂艳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0年第9期1171-1173,共3页
目的 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刺激因子(CD147)、核转录因子-κB[NF-κB(p65)]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食管鳞癌侵袭转移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0例食管鳞癌患者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对照组织CD147、... 目的 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刺激因子(CD147)、核转录因子-κB[NF-κB(p65)]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食管鳞癌侵袭转移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0例食管鳞癌患者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对照组织CD147、NF-κB的表达.结果 CD147、NF-κB在食管鳞癌表达阳性率为77.5%、87.5%,在癌旁正常对照组为25%、42.5%,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147在早期和中晚期食管癌表达阳性率为33.3%、90.3%,在NF-κB为55.6%、96.8%,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D147在食管鳞癌无转移和转移组表达阳性率为28.6%、87.9%,在NF-κB为42.9%、97%,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147、NF-κB在食管鳞癌组织表达增高,与肿瘤的浸润、转移相关,它们可能是通过共同的作用途径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原 CD147/代谢 nf-κb/代谢 食管肿瘤/代谢 鳞状细胞/代谢
原文传递
GSH-Px、IL-6及NF-κB在急性血糖波动的大鼠主动脉中的变化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微 赵晟 +1 位作者 李艳 韩萍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71-73,77,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血糖波动对主动脉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及核因子-κB(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间断或持续48h静脉输注50%葡萄糖注射液,建立急性血糖波动和高血糖动物模型。采用比色法检测主动... 目的探讨急性血糖波动对主动脉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及核因子-κB(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间断或持续48h静脉输注50%葡萄糖注射液,建立急性血糖波动和高血糖动物模型。采用比色法检测主动脉匀浆中GSH—Px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IL-6的水平;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主动脉内皮细胞核中NF—κB表达。结果急性血糖波动组主动脉中GSH—Px[(6.26±0.38)nmol/mgprot]表达较持续高糖组[(8.98±0.56)nmol/mgprot]及对照组[(10.02±1.10)nmol/mgprot]显著降低,急性血糖波动组IL-6[(20.56±3.78)pg/m1]水平较持续高糖组[(16.35±2.45)pg/m1]及对照组[(9.82±0.61)pg/m1]显著升高,NF—κB表达也显著升高。结论急性血糖波动能导致机体的氧化应激水平明显升高;启动NF—κB信号通路,炎症因子表达增加,从而损伤动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胱甘肽过氧化酶/代谢 白细胞介素6/代谢 nf-κb/代谢 血糖 主动脉
原文传递
NF-κB p65在早产和足月产胎盘组织中的不同表达 被引量:1
10
作者 叶伟萍 杨祖菁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0年第11期1494-1497,共4页
目的 比较NF-κB p65蛋白在足月和早产孕妇绒毛、脐带、胎膜等胎盘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索NF-κB p65蛋白在早产发生中的意义.方法 收集本院早产分娩产妇50例,足月分娩产妇30例为对照组,按分娩方式不同分为阴道分娩组和剖宫产组.采用免... 目的 比较NF-κB p65蛋白在足月和早产孕妇绒毛、脐带、胎膜等胎盘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索NF-κB p65蛋白在早产发生中的意义.方法 收集本院早产分娩产妇50例,足月分娩产妇30例为对照组,按分娩方式不同分为阴道分娩组和剖宫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其绒毛、脐带、胎膜和蜕膜等胎盘组织进行NF-κB p65蛋白检测,比较不同组间NF-κB p65蛋白的表达强度.结果 (1)足月产孕妇在不同胎盘组织中NF-κB P65蛋白表达强度均以阴性和弱阳性为主,部分阳性主要表达部位为细胞浆.足月孕妇临产前后绒毛、脐带和胎膜等不同胎盘组织中NF-κB P65蛋白的表达强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早产孕妇胎盘组织中NF-κB p65蛋白表达以阳性和强阳性为主,阳性表达部位为胞浆和胞核均有.早产组孕妇绒毛和胎膜中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18%,56%)高于足月组(6.7%,13.3%,P<0.01),早产剖宫产组胎膜、蜕膜NF-κB p65蛋白表达(52.9%,58.8%)高于足月剖宫产组(13.3%,6.7%,P<0.01),早产阴道产绒毛、胎膜(24.2%,57.6%)高于足月阴道产(6.7%,13.3%,P<0.01).结论 足月分娩孕妇临产前后不同胎盘组织中NF-κB p65蛋白表达强度变化不明显;且与分娩方式无关.NF-κB p65蛋白在早产胎盘组织中表达强度高于足月组,其参与了早产的发生和发展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f-κb/代谢 婴儿 早产/代谢 足月分娩/代谢 胎盘/代谢
原文传递
促血小板生成素在小胶质细胞炎症模型中的表达及与NF-κB的关系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乔俊 王卉 王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1年第13期3033-3035,共3页
目的探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干预小胶质细胞后细胞内NK-κB及促血小板生成素(thrombopoietin,TPO)的分泌。方法将BV2细胞分为6组:(1)空白12 h组;(2)LPS 0.5μg/ml 12 h组;(3)LPS 1μg/ml12 h组;(4)空白24 h组;(5)LPS 0.5μg... 目的探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干预小胶质细胞后细胞内NK-κB及促血小板生成素(thrombopoietin,TPO)的分泌。方法将BV2细胞分为6组:(1)空白12 h组;(2)LPS 0.5μg/ml 12 h组;(3)LPS 1μg/ml12 h组;(4)空白24 h组;(5)LPS 0.5μg/ml 24 h组;(6)LPS 1μg/ml 24 h组。采用ELISA法检测细胞内NF-κB和TPO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细胞内NF-κB及TPO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NF-κB和TPO的表达和mRNA均较空白组升高,且12 h组高于24 h组(P<0.05)。TPO与NF-κB的表达呈显著的正相关(P<0.01)。结论 LPS干预小胶质细胞后NF-κB和TPO表达升高,参与炎症、凋亡和神经元保护等多种调控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多糖类/药理学 小神经胶质细胞/药物作用 血小板生成素/代谢 炎症/代谢 nf-κb/代谢
原文传递
Survivin与NF-κBP65在眼睑基底细胞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12
作者 张炜 邢鲁奇 +3 位作者 孙和国 张兰芳 郁文国 吴利亚 《慢性病学杂志》 2010年第6期481-483,共3页
目的探讨眼睑基底细胞癌中Survivin与NF-κBP65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5例眼睑基底细胞癌及20例正常眼睑组织中Survivin与NF-κBP65的表达情况。结果 Survivin在正常眼睑组织细胞中呈阴性表达,在眼睑基底细胞癌... 目的探讨眼睑基底细胞癌中Survivin与NF-κBP65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5例眼睑基底细胞癌及20例正常眼睑组织中Survivin与NF-κBP65的表达情况。结果 Survivin在正常眼睑组织细胞中呈阴性表达,在眼睑基底细胞癌中呈阳性表达,达85.7%,在眼睑正常组织细胞中与肿瘤组织细胞中的表达有统计学差异(P<0.05)。NF-κBP65在正常眼睑组织细胞中表达率15%,在眼睑基底细胞癌中表达率68.5%,有统计学差异(P<0.05)。Survivin与NF-κB的表达密切相关。结论 Survivin与NF-κBP65在基底细胞癌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两者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管相关蛋白质类/代谢 肿瘤蛋白质类/代谢 nf-κb/代谢 肿瘤 基底细胞/代谢 眼肿瘤/代谢
原文传递
脑出血后迟发性神经元变性的发生及铁离子的作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邱霞 吴继敏 宋水江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72-578,590,共8页
目的:观察大鼠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后迟发性神经元变性的发生,小胶质细胞和核因子-kappa B(NF-κB)的激活,探讨铁离子在该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建立大鼠脑出血模型及海马FeCl2模型,在不同时间点处死,观察神经元变性(flu... 目的:观察大鼠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后迟发性神经元变性的发生,小胶质细胞和核因子-kappa B(NF-κB)的激活,探讨铁离子在该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建立大鼠脑出血模型及海马FeCl2模型,在不同时间点处死,观察神经元变性(fluoro-jade C staining,FJC染色)、小胶质细胞的激活,以及NF-κB(免疫组化染色)的表达和分布情况。结果:在2组模型中,术后14 d均发现FJC染色阳性的变性神经元。术后1 d在注射侧血肿周围及海马区,即可清晰地观察到激活的小胶质细胞和NF-κB阳性细胞,且至少持续存在14 d,而非注射侧几乎无FJC阳性细胞、激活的小胶质细胞和NF-κB阳性细胞。结论:大鼠脑出血后存在迟发性神经元变性现象,小胶质细胞的激活及NF-κB的表达可能参与了这一过程,而铁离子的潴留可能是导致这一过程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病理生理学 脑出血/病理学 铁/药理学 nf-κb/代谢 迟发性神经元变性 小胶质细胞 FLUORO-JADE 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癌组织中MICA、NF—κB和p53的表达和意义 被引量:2
14
作者 邓汪东 卢善明 杨峰涛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445-448,共4页
目的探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MHCI类链相关蛋白A(MHC class I chain.relatedA,MICA)的表达,以及与核因子-KB(ntlclear factor-κB,NF—κB)和p53的相互关系,为研究膀胱癌组织中MICA蛋白的表达机制提供组织学依据。方法用免疫组化... 目的探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MHCI类链相关蛋白A(MHC class I chain.relatedA,MICA)的表达,以及与核因子-KB(ntlclear factor-κB,NF—κB)和p53的相互关系,为研究膀胱癌组织中MICA蛋白的表达机制提供组织学依据。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75例膀胱尿路上皮癌及15例正常膀胱黏膜中MICA、NF-κB和p53蛋白表达,对MICA、NF-κB和p53在正常膀胱黏膜、浸润和非浸润膀胱癌中的表达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MICA、NF—κB和p53蛋白在膀胱癌的表达率分别为48.0%、85.3%和49.3%,均显著高于正常膀胱黏膜(P〈0.05)。MICA蛋白在浸润性膀胱癌的表达低于非浸润性膀胱癌(P〈0.05)。(2)膀胱癌组织中MICA与NF-κB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256,P=0.027),而MICA和p53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r=-0.23,P=0.047)。结论膀胱癌中MICA蛋白常表达上调,可作为膀胱癌的肿瘤相关抗原;NF-κB通路可能参与MICA的表达调控;p53通路可能不参与膀胱尿路上皮恶性转化过程中MICA蛋白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病理学/代谢 组织相容性抗原I类/代谢 nf-κb/代谢 肿瘤抑制蛋白质p53/代谢
原文传递
NFKB在垂体瘤及复发垂体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春泳 姜芬 +1 位作者 岳涛 初元洪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0年第35期8574-8575,共2页
目的研究人脑垂体瘤及复发垂体瘤中NFKB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测定24例垂体瘤、12例复发垂体瘤、12例正常脑垂体中核转录因子的含量。结果免疫组化染色可见在正常脑垂体细胞未见NFKB表达,而在垂体瘤细胞中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在... 目的研究人脑垂体瘤及复发垂体瘤中NFKB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测定24例垂体瘤、12例复发垂体瘤、12例正常脑垂体中核转录因子的含量。结果免疫组化染色可见在正常脑垂体细胞未见NFKB表达,而在垂体瘤细胞中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在复发垂体瘤中的表达水平较在原发垂体瘤的表达水平高,且差别显著(P<0.01)。结论 NFKB的表达增强与垂体瘤的形成有关,并在垂体瘤的复发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肿瘤/代谢 nf-κb/代谢 人类
原文传递
尼古丁对PDLFs 细胞NF-κB和p53表达的影响
16
作者 王军 曹艳 +2 位作者 李利利 孙克勤 陈显久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5-8,共4页
目的探讨尼古丁诱导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PDLFs)凋亡的信号转导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尼古丁作用PDLFs细胞24h后,测定NF—κB、p53、I-κB和Caspase3的基因表达水平。结果尼古丁作用于PDLFs细胞24h后,p53表达水平明显上调,而NF—κ... 目的探讨尼古丁诱导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PDLFs)凋亡的信号转导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尼古丁作用PDLFs细胞24h后,测定NF—κB、p53、I-κB和Caspase3的基因表达水平。结果尼古丁作用于PDLFs细胞24h后,p53表达水平明显上调,而NF—κB表达水平明显下调,I—κB和Caspase3蛋白表达上调。尼古丁作用于PDLFs细胞24h后,NF-κB的表达水平随着尼古丁剂量的增加而呈逐渐下降(r=0.707、F=33.705、P〈0.01);I-κB的表达水平随之增加(r=0.964、F=374.883、P〈0.01)。p53的基因表达水平随着尼古丁剂量的增加呈逐渐上调趋势(r=0.957、F=153.377、P〈0.01)。随着尼古丁剂量的增加Caspase3的基因转录逐渐增高(r=0.935、F=318.371、P〈0.01),同时Caspase3蛋白表达也逐渐增高(r=0.677、F=8.459、P〈0.05)。结论尼古丁诱导人PDLFs细胞凋亡是通过NF—κB和p53因子转录活化了Caspase3而激发了凋亡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古丁/投药和剂量 细胞凋亡 牙周膜/代谢/药物作用 成纤维细胞/代谢/药物 作用 nf-κb/代谢/药物作用 肿瘤抑制蛋白质p53/代放谢/药物作用
原文传递
Secondary metabolites from a deep-sea-derived Aspergillus versicolor F77
17
作者 Ying Kang Chanjuan Zhang +1 位作者 He Zhang Dong Liu 《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CAS CSCD 2021年第1期42-48,共7页
Chemical examination of fermentation products of a deep-sea-derived fungus Aspergillus versicolor F77 led to the isolation of two new compounds acetyl-sydonol(1)and 2-hydroxydiorcinol D(2),a new natural product 1-(2,4... Chemical examination of fermentation products of a deep-sea-derived fungus Aspergillus versicolor F77 led to the isolation of two new compounds acetyl-sydonol(1)and 2-hydroxydiorcinol D(2),a new natural product 1-(2,4-dimethoxyphenyl)-1,2-dihydro-3 H-pyrazol-3-one(3),together with four known compounds sydonol(4),(S)-sydonic acid(5),aspergillusene A(6)and diorcinol D(7).Their structures were determined through the extensive spectroscopic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with the reported data in literature.Compound 6 showed moderate NF-κB inhibitory activ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ep-sea-derived fungi Aspergillus versicolor Secondary metabolites nf-κb inhibitory activitiy
原文传递
非诺贝特对大鼠颅脑损伤后核转录因子、白细胞介素-6和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孙长忠 王永青 +2 位作者 彭余江 邵波 余智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372-375,共4页
目的:探讨非诺贝特干预对大鼠颅脑损伤后脑组织中NF-κB p65、IL-6和细胞凋亡的变化及其可能机制。方法98只健康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非诺贝特组( n =49)及对照组( n =49),前者通过改良Feeney法建立颅脑损伤模型后立... 目的:探讨非诺贝特干预对大鼠颅脑损伤后脑组织中NF-κB p65、IL-6和细胞凋亡的变化及其可能机制。方法98只健康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非诺贝特组( n =49)及对照组( n =49),前者通过改良Feeney法建立颅脑损伤模型后立即予以非诺贝特60 mg/(kg·d)灌胃,对照组则建立模型后予生理盐水2 ml/( kg·d)灌胃,以后各组分别每24小时灌胃一次等量非诺贝特/生理盐水,直至动物被处死,根据伤后处死时间分为1、3、6、12、24 h、3 d和7 d共7个亚组,每亚组各7只。取损伤灶周围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并比较挫伤灶周围脑组织中NF-κB p65及IL-6蛋白表达情况,同时采用TUNEL法观察并比较脑挫伤灶周围细胞凋亡情况。结果非诺贝特组NF-κB p65及IL-6蛋白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均明显下降( P <0.05),且两组中二者均呈正相关( P <0.01);同时非诺贝特组脑组织细胞凋亡数量较对照组也有所下降( P <0.05)。结论颅脑损伤后非诺贝特可能通过降低NF-κB p65活性,控制炎症反应,减少细胞凋亡,从而对颅脑损伤后的神经细胞发挥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鲁脂芬/药理学 颅脑损伤/药物疗法/代谢/病理学 nf-κb/代谢 白细胞介素6/代谢 细胞凋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