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8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亚干旱区植被NDVI时空变化及其区域对比研究
1
作者 张汝菡 宫雨生 谈明洪 《环境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0-100,共11页
植被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是反映植被变化的重要指标。为阐明中亚干旱区(中亚五国和中国新疆地区)植被NDVI时空演变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的差异,本研究基于谷歌地球引... 植被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是反映植被变化的重要指标。为阐明中亚干旱区(中亚五国和中国新疆地区)植被NDVI时空演变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的差异,本研究基于谷歌地球引擎(Google Earth Engine,GEE),利用2000−2020年植被生长季间MODIS NDVI产品计算逐年平均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采用Sen′s斜率、Mann-Kendall检验,分析中亚干旱区植被NDVI的时空变化;同时结合遥感数据、气象数据和土地利用等数据,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探索影响NDVI变化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①2000−2020年中亚干旱区植被NDVI整体上呈现波动上升趋势,中国新疆地区植被NDVI整体增长速率为2.9×10^(−3)a^(−1),远高于中亚五国总体增长速率(0.6×10^(−3)a^(−1))。②从NDVI变化空间分布来看,中亚五国植被变化趋势空间分布较为分散,植被NDVI改善区域面积占比为25.9%,退化区域面积占比为8.78%;中国新疆地区植被变化呈现出明显的空间集聚效应,改善区域集中在绿洲和主要农业区,植被改善区域面积占比为37.72%,植被退化区域面积仅占0.46%。③植被NDVI受到气候、地形及人类活动要素的多重影响。气温升高抑制中亚干旱区植被生长,降水量增加利于植被生长,高程显著影响植被生长,人类合理利用土地及灌溉设施投入对于植被恢复具有积极作用。研究显示,中亚五国与中国新疆地区植被变化存在明显差异,中国新疆地区植被改善情况明显优于中亚五国。植被NDVI变化受到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共同影响,需要综合考虑区域异质性与多重影响因素的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亚干旱区 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 区域差异 时空动态 谷歌地球引擎(GE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平原区地下水位与植被指数(NDVI)的时空变异性研究
2
作者 张竞予 《水利技术监督》 2025年第3期42-44,共3页
文章旨在分析河北平原区地下水位与植被指数的时空变异性。通过GIS技术和普通克里金插值法,结合2010—2022年的地下水位监测与遥感数据,探究了地下水位变化对NDVI的影响。研究发现地下水埋深与NDVI值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0.616,P值0.02... 文章旨在分析河北平原区地下水位与植被指数的时空变异性。通过GIS技术和普通克里金插值法,结合2010—2022年的地下水位监测与遥感数据,探究了地下水位变化对NDVI的影响。研究发现地下水埋深与NDVI值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0.616,P值0.025),地下水位下降与NDVI值减少趋势一致,尤其在石家庄市和邢台市接壤地带,地下水超采导致植被覆盖度降低。研究结果为区域水资源管理和生态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强调了合理调控地下水位对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平原区 地下水位 植被指数(ndvi) 时空变异性 水资源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0-2020年陕西省植被NDVI时空变化及气候因子探测 被引量:5
3
作者 李霞 王孝康 +3 位作者 刘秀花 张乐艺 金相皓 陈永昊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43-453,共11页
[目的]揭示陕西省不同生态系统植被时空变化,厘清不同气候因子及相互作用对植被变化的影响机制,为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MODIS NDVI及年均高温、年均低温、年均温、年总降水数据,采用Theil-Sen Median趋势、偏相关... [目的]揭示陕西省不同生态系统植被时空变化,厘清不同气候因子及相互作用对植被变化的影响机制,为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MODIS NDVI及年均高温、年均低温、年均温、年总降水数据,采用Theil-Sen Median趋势、偏相关、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分析了2000—2020年各地貌分区植被NDVI时空变化特征,结合变量分离探究了植被NDVI变化与降水、气温的内部关联和响应机制。[结果]2000—2020年陕西植被NDVI波动增加,速率为5.9%/10 a,速率大小为陕北>关中>陕南;全省多年植被NDVI值为0.71,南高北低;植被NDVI显著改善区域占比67%,分区占比为陕北>陕南>关中。2000—2020年陕西气候因子随时间波动变化,速率大小为陕南>关中>陕北,空间上呈现年均高温降低、年均低温上升、年均温降低、降水增加。2000—2020年陕西及各分区植被NDVI与年均高温整体呈负相关,与年均低温、年均温、年总降水量呈正相关;全省及陕北年总降水贡献最大,关中和陕南年均高温贡献最大;年均高温与年总降水交互主导全省、陕北及陕南植被NDVI变化,年均温与年总降水的交互主导关中植被NDVI变化。[结论]研究期陕西及各分区植被整体变好,各分区植被对气候的响应关系、各因子的贡献及其相互作用不同,降水和年均高温、年均温的交互显著影响植被NDVI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ndvi 时空变化 地理探测器 陕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江平原不同季节植被覆盖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4
作者 李海燕 曾星雨 +6 位作者 何璞 张弘强 崔玲 周博奇 任卓群 罗春雨 曲艺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6期195-200,共6页
应用遥感和GIS技术,结合统计和相关分析等方法,基于MODIS NDVI和气象(气温、降水)数据,探讨2000—2020年三江平原植被各季节NDVI变化趋势、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在时间尺度上,近21年三江平原春季、夏季、秋季植... 应用遥感和GIS技术,结合统计和相关分析等方法,基于MODIS NDVI和气象(气温、降水)数据,探讨2000—2020年三江平原植被各季节NDVI变化趋势、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在时间尺度上,近21年三江平原春季、夏季、秋季植被NDVI呈上升趋势,春季升幅最大(0.156/10 a),秋季升幅最小(0.075/10 a)。在空间分布上,春季NDVI较低,约70.10%区域处于低覆盖植被区(NDVI≤0.4),中覆盖植被区(0.4<NDVI<0.6)占29.10%;夏季植被生长较好,NDVI迅速增加,高覆盖植被区(NDVI≥0.6)几乎占三江平原整个区域,占比为97.53%;秋季植被NDVI空间分布与春季相似,但数值与春季相比,低覆盖植被区有所减少,中、高覆盖植被区均有所增加。在相关性分析中,春季94.18%植被NDVI与气温呈正相关,夏季(91.21%)和秋季(63.46%)大部分区域植被NDVI与气温呈负相关,说明春季气温的升高对大多数植被生长主要起促进作用,夏季气温的下降对植被生长主要起促进作用,秋季气温的升高对植被生长主要起抑制作用;夏季(88.90%)和秋季(80.81%)大部分区域植被NDVI与降水量呈正相关,春季82.46%区域与降水量呈负相关,说明夏季和秋季降水量的增多对三江平原植被生长主要具有促进作用,而春季降水量的增多对大多数植被生长具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 植被覆盖 季节变化 气候变化 三江平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江平原生长季植被覆盖时空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5
作者 李海燕 张弘强 +6 位作者 何璞 曾星雨 崔玲 周博奇 罗春雨 任卓群 曲艺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5期82-87,共6页
基于2000—2020年的遥感数据以及气温和降水量数据,采用相关分析等方法,研究三江平原区域及不同植被类型生长季NDVI时空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2000—2020年三江平原生长季平均NDVI和各植被类型NDVI均呈上升趋势,森林上升... 基于2000—2020年的遥感数据以及气温和降水量数据,采用相关分析等方法,研究三江平原区域及不同植被类型生长季NDVI时空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2000—2020年三江平原生长季平均NDVI和各植被类型NDVI均呈上升趋势,森林上升趋势最大(0.0162/a);三江平原全年气温和降水量整体呈上升趋势,生长季气温呈下降趋势、降水量呈上升趋势。三江平原2000、2005、2010、2015和2020年生长季NDVI空间分布格局总体相似,植被覆盖总体呈现改善趋势。生长季植被生长较好,中(0.4<NDVI<0.6)、高(NDVI≥0.6)覆盖植被区域占比较高,占整个区域的98.22%。2000—2020年三江平原生长季大部分区域植被NDVI与气温呈负相关,与降水量呈正相关,说明该地区气温的升高对生长季植被NDVI主要起抑制作用,降水量的增多对生长季植被NDVI主要起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 相关性分析 时空变化 气候变化 三江平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乌素沙地植被NDVI动态及对降水的多时空响应 被引量:1
6
作者 史天艺 张萌萌 +1 位作者 蒲阳 刘硕元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95-1404,共10页
毛乌素沙地生态环境脆弱,理解沙地植被-降水关系对沙地生态有效恢复和“以水定绿”至关重要。本文基于多尺度降水和NDVI数据,研究了2000—2018年毛乌素沙地植被动态变化及其对降水时滞与累积效应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1)2000—2018年... 毛乌素沙地生态环境脆弱,理解沙地植被-降水关系对沙地生态有效恢复和“以水定绿”至关重要。本文基于多尺度降水和NDVI数据,研究了2000—2018年毛乌素沙地植被动态变化及其对降水时滞与累积效应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1)2000—2018年研究区沙地植被年均和季均NDVI总体均呈显著增加趋势(P<0.01),且增加趋势的空间分布差异性较大;夏季NDVI显著增加的区域达83.2%,年均NDVI显著增加的区域仅占34.15%;(2)沙地植被NDVI的年际变化和月变化对降水的响应均无显著时间滞后,但存在显著时间累积效应;约38.58%的区域ND-VI年变化对降水的累积响应时间为1a和2a,且集中分布在年均降水量较少的区域;(3)生长季季节NDVI与累积月降水相关系数的时空分布差异明显。春季、夏季和秋季NDVI对降水的累积响应时间和占比分别为2~3个月(19.25%),4个月(73.58%),1个月(27.22%)或3个月(34.91%)。本研究揭示了毛乌素沙地植被对降水的响应并无显著时滞效应,而时间累积效应在研究区不同时空尺度上均表现出明显差异。研究结果为优化人工固沙植被的生态恢复方案以及实施“以水定绿”策略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ndvi 降水 时滞累积效应 以水定绿 毛乌素沙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61-2020年黄河流域干燥度时空变化及其对植被NDVI的影响
7
作者 申露婷 姬兴杰 +2 位作者 朱业玉 田宏伟 刘美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24年第3期106-114,共9页
基于黄河流域224个气象站点1961—2020年气象数据和2000—2020年MODIS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数据,分析干燥度时空分布规律及其对NDVI的影响。结果表明:1961—2020年黄河流域年平均干燥度气候倾向率为-0.03·(10 a)^(-1),其多年平... 基于黄河流域224个气象站点1961—2020年气象数据和2000—2020年MODIS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数据,分析干燥度时空分布规律及其对NDVI的影响。结果表明:1961—2020年黄河流域年平均干燥度气候倾向率为-0.03·(10 a)^(-1),其多年平均值为2.56;从各站变化的区域分布看,黄河流域北部站点变化以下降为主(52.2%),中部以南站点以上升为主(41.5%)。在空间上,黄河流域干燥度总体呈西北高、东南低,表现为上游(3.74)>中游(1.99)>下游(1.74),上游地区包含干旱亚区、半干旱亚区和半湿润亚区,中游和下游地区大多为半湿润亚区。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干燥度主要受降水量的影响,大部分地区年均干燥度减少是由太阳总辐射减少、降水量增加和气温降低造成的。2000—2020年黄河流域NDVI平均值为0.30,在空间上整体呈东南高、西北低,上游较小、下游最高;与干燥度呈极显著负相关(r=-0.52,P<0.01,n=224),特别是在上中游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干燥度 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中平原城市群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植被NDVI变化的影响
8
作者 田晓凤 张翀 李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5期68-73,78,共7页
[目的]研究关中平原城市群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植被NDVI变化的影响。[方法]基于2001—2020年的植被NDVI和地表温度数据,运用趋势分析和残差分析等方法分析近20年关中平原城市群植被生长季植被NDVI变化趋势,以及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生... [目的]研究关中平原城市群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植被NDVI变化的影响。[方法]基于2001—2020年的植被NDVI和地表温度数据,运用趋势分析和残差分析等方法分析近20年关中平原城市群植被生长季植被NDVI变化趋势,以及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生长季植被NDVI的驱动力分析及其贡献率。[结果]近20年来研究区生长季植被NDVI呈波动性增加趋势,其变化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共同影响,且存在较大空间异质性,研究区中部生长季植被NDVI降低主要归因于人类活动的影响。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生长季植被NDVI贡献率主要为正值,人类活动因素的贡献率更高,且研究区水系两侧多呈现气候变化抑制、人类活动促进的情况。[结论]关中平原城市群中人类活动对生长季植被NDVI的影响较大,建议在综合因素分析中多重视人类活动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季植被ndvi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残差分析 关中平原城市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毛乌素沙地NDVI变化的量化分析
9
作者 常文静 丛士翔 +3 位作者 王融融 丁旭东 余海龙 黄菊莹 《干旱区地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3-74,共12页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是驱动植被动态变化的两大关键影响因子。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是评估植被动态变化的有效指标,能够合理地评价生态系统变化及其可持续性。基于SPOT/VEG⁃ETATION NDVI时间序列数据、气象数据和地表覆盖数据,借助GIS空...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是驱动植被动态变化的两大关键影响因子。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是评估植被动态变化的有效指标,能够合理地评价生态系统变化及其可持续性。基于SPOT/VEG⁃ETATION NDVI时间序列数据、气象数据和地表覆盖数据,借助GIS空间分析、相关性分析及残差分析等方法,探讨了1998—2019年毛乌素沙地NDVI时空演变特征及其驱动机制,厘定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两大驱动因素对毛乌素沙地NDVI变化的相对贡献率。结果表明:(1)1998—2019年毛乌素沙地NDVI整体以0.0067·a^(-1)的速率增长,空间分布上表现为由西北向东南逐渐递增的分布趋势。但NDVI增长整体持续性不强,未来可能出现波动。(2)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共同驱动了毛乌素沙地NDVI的增长。其中,NDVI变化与降水呈显著正相关,而与气温的相关性则较弱。大型生态工程的实施与气候要素的耦合驱动了毛乌素沙地86.30%的植被改善,和已有生态建设工程成效研究结论相符。(3)归因分析结果表明,人类活动促进了毛乌素沙地83.20%的NDVI增长,而降水量驱动了毛乌素沙地73.14%的NDVI增长,降水量与人类活动的耦合作用对NDVI的影响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乌素沙地 植被ndvi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相对贡献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DVI的植被覆盖度的变化分析——以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为例 被引量:88
10
作者 周兆叶 储少林 +1 位作者 王志伟 陈全功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8年第12期23-29,共7页
为了分析张掖市甘州区自1987-2006年19年间的植被覆盖的变化,以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植被覆盖度遥感定量模型为基础,以1987年、2006年2期的TM影像和张掖市1∶10万地形图为数据基础,提取两期的植被覆盖等级图,定量的分析该地区植被覆... 为了分析张掖市甘州区自1987-2006年19年间的植被覆盖的变化,以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植被覆盖度遥感定量模型为基础,以1987年、2006年2期的TM影像和张掖市1∶10万地形图为数据基础,提取两期的植被覆盖等级图,定量的分析该地区植被覆盖度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近19年来,该区的植被盖度总体略呈下降趋势,荒漠化草地等植被覆盖状况较差的地区植被退化较为严重,绿洲地区的植被覆盖较为稳定,部分地区植被盖度呈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州区 ndvi植被覆盖 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乌素沙地植被NDVI时空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子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蕾 《陕西林业科技》 2024年第4期1-5,共5页
本研究基于MODIS数据和气象数据,采用Theil-Sen趋势分析、Mann-Kendall趋势检验和Hurst指数等方法研究了毛乌素沙地植被NDVI时空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力分析。结果表明,毛乌素沙地整体年均NDVI总体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其增长速率为0.007·... 本研究基于MODIS数据和气象数据,采用Theil-Sen趋势分析、Mann-Kendall趋势检验和Hurst指数等方法研究了毛乌素沙地植被NDVI时空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力分析。结果表明,毛乌素沙地整体年均NDVI总体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其增长速率为0.007·a^(-1),空间分布呈现自西北向东南逐渐增大的趋势,未来毛乌素沙地NDVI主要以反向特征为主,占比为71.66%。NDVI与降水量和平均气温的相关性均呈现正相关性。降水量是影响毛乌素沙地植被生长的驱动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乌素沙地 植被ndvi 时空变化 气象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吕梁山植被NDVI时空变化及气候因子探测
12
作者 黎梅 李春雨 +1 位作者 张玲艺 闫加亮 《科技和产业》 2024年第21期306-310,共5页
为揭示吕梁山植被覆盖的时空变化,厘清气候因子及相互作用对植被变化的影响机制,为植被长期稳定、良性发展和积极应对后续的气候变化提供指导,基于2002—2022年NDVI(归一化植被指数)和气象数据,利用地理探测器分析NDVI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为揭示吕梁山植被覆盖的时空变化,厘清气候因子及相互作用对植被变化的影响机制,为植被长期稳定、良性发展和积极应对后续的气候变化提供指导,基于2002—2022年NDVI(归一化植被指数)和气象数据,利用地理探测器分析NDVI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2002—2022年吕梁山植被NDVI呈现增加趋势,空间上植被覆盖为西北低东南高的变化趋势,2012—2022年植被覆盖度由较低覆盖、低覆盖、中覆盖向较高覆盖和高覆盖转换30.68%;不同时间尺度,NDVI对气候因子响应不同,且交互作用大于单因子对NDVI的解释度,2002—2012年年均气温和年均降水量共同作用达到最大解释0.6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vi(归一化植被指数) 时空变化 地理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88—2018年粤北植被NDVI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13
作者 徐锋良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24年第5期145-148,182,共5页
植被是陆地生态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而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是反映地表植被覆盖和生长状况的重要参数。以粤北为研究区,结合1988—2018年长时间序列NOAA/AVHRR产品数据和高程数据,采用变化率分... 植被是陆地生态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而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是反映地表植被覆盖和生长状况的重要参数。以粤北为研究区,结合1988—2018年长时间序列NOAA/AVHRR产品数据和高程数据,采用变化率分析法和空间分析法,分析31年间粤北NDVI变化特征及其与地形因子的关联性。结果表明,1988—2018年,粤北NDVI年均值整体呈现出北高南低、西高东低的分布特征,NDVI年均值介于0.20~0.87。其中,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NDVI年均值最高,达到0.82,而清远市清城区NDVI年均值最低,仅为0.68。2018年,NDVI年均值达到最高,为0.84;1988年,NDVI年均值达到最低,为0.74。随着高程的增加,粤北NDVI年均值呈现出上升趋势,NDVI分布特征受到人类活动、地形和气候的综合影响。研究结果可为粤北山地城市生态屏障区建设提供重要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 时空分布 植被变化 地形因子 粤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2020年植被NDVI变化及其驱动因素分析
14
作者 邢愿 代仁丽 《科技和产业》 2024年第13期196-201,共6页
探究2020年贵州省逐月植被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为区域生态环境恢复与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基于2020年逐月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数据,辅以同期气象数据、相关分析及滞后性分析等方法,深入解析贵州省植被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响应... 探究2020年贵州省逐月植被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为区域生态环境恢复与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基于2020年逐月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数据,辅以同期气象数据、相关分析及滞后性分析等方法,深入解析贵州省植被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响应机制。研究表明:2020年贵州省植被覆盖度良好,且非喀斯特地区高于喀斯特地区,其中喀斯特区域中等覆盖度及以上面积占全省面积的46.78%;贵州省的NDVI与同期降雨量、气温均呈现良好的相关性,而植被生长对气温变化敏感性高于降水变化;2020年贵州省植被变化受气候变化影响较大,植被生长对降水存在滞后效应,滞后时间为1个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省 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 气候因子 相关分析 滞后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耦合NDVI与纹理时序特征的地块作物遥感分类
15
作者 史洁宁 吴田军 +3 位作者 黄启厅 骆剑承 任应超 徐欣雨 《南方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40,共12页
【目的】充分挖掘遥感影像的时间和空间信息,准确识别地块作物类型,为作物类型空间分布制图、产量估计及农业生产决策等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方法】以Google Earth影像为参考,获得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金斯县完整的地块边界,利用多时相Sen... 【目的】充分挖掘遥感影像的时间和空间信息,准确识别地块作物类型,为作物类型空间分布制图、产量估计及农业生产决策等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方法】以Google Earth影像为参考,获得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金斯县完整的地块边界,利用多时相Sentinel-2影像构建地块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时间序列和时间—纹理二维表征图作为分类特征,NDVI时间序列捕捉作物生长的物候变化,时间—纹理二维表征图捕捉空间特征随时间的动态变化,进而使用卷积神经网络(CNN)+长短时记忆网络(LSTM)双流架构来联合时间和空间特征实现农田作物的准确识别。【结果】与仅使用NDVI时序的传统方法相比,纳入纹理时序后的方法明显提高分类精度,随机森林的分类精度由0.89提升至0.93,支持向量机的分类精度由0.88提升至0.93,表明加入空间特征的纹理时序能有效提升作物分类能力;而使用CNN+LSTM双流架构分类模型进行地块作物分类的总体精度达0.95,特别是葡萄和冬小麦的分类精度提升效果明显,F_(1)分别提升至0.90和0.92,表明相较于传统的分类器,使用CNN+LSTM双流架构可实现更精准的地块作物识别。【建议】在种植结构复杂、农作物生长习性相近的地区进行地块作物遥感分类时,考虑将纹理时序特征纳入分类体系,并使用CNN+LSTM双流架构分别捕捉作物生长的时间和空间特征。这种综合应用时间和空间信息的方法,能提升地块作物分类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分布 地块尺度 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 时间序列 空间纹理特征 CNN+LSTM双流架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庆阳市气候变化对植被指数(NDVI)的影响
16
作者 何丽娟 《陇东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76-81,共6页
庆阳市是甘肃省生态防护的关键区域之一,生态管理对甘肃省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根据庆阳市2001—2021年植被指数(NDVI)和气象数据,采用趋势分析和相关分析方法研究了庆阳市气候变化对NDVI的影响。近21年庆阳市:(1)气候向暖湿... 庆阳市是甘肃省生态防护的关键区域之一,生态管理对甘肃省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根据庆阳市2001—2021年植被指数(NDVI)和气象数据,采用趋势分析和相关分析方法研究了庆阳市气候变化对NDVI的影响。近21年庆阳市:(1)气候向暖湿趋势发展,气温和降水量年际增长倾向率分别为0.177℃/10a,5.7965mm/a。西峰区气候湿润多雨,环县干燥少雨。(2)植被覆盖状况呈稳中向好态势,NDVI年际增长倾向率为0.056/10a,NDVI合水县最大,环县最小,NDVI空间分布呈西北向东南递增。(3)NDVI与气候(气温和降水量)呈正相关性,其中与降水量(P=0.472)相关性显著(P<0.05)。研究结果表明庆阳市降水量是影响NDVI的主要气候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庆阳市 植被指数(ndvi) 气候变化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82—2020年雅鲁藏布江流域植被覆盖变化与驱动因素分析
17
作者 张永成 冯雨晴 +1 位作者 陈康 张晓晨 《河北地质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78-86,共9页
研究基于GIMMS NDVI数据集,结合气象、土壤等数据,运用有序聚类突变分析、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分析了近39年来雅鲁藏布江流域植被覆盖时空变化特征及相关驱动因子。结果表明:1982—2020年雅鲁藏布江流域植被覆盖在波动... 研究基于GIMMS NDVI数据集,结合气象、土壤等数据,运用有序聚类突变分析、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分析了近39年来雅鲁藏布江流域植被覆盖时空变化特征及相关驱动因子。结果表明:1982—2020年雅鲁藏布江流域植被覆盖在波动中呈上升趋势,植被覆盖变化以基本稳定为主,改善区域面积高于退化区域面积,植被覆盖状况改善效果明显。流域内NDVI与降水、气温大部分呈正相关关系,且NDVI与降水的相关系数较大,表明NDVI的变化与降雨关系更密切。驱动力分析表明海拔是雅鲁藏布江流域植被覆盖的主导因子;土壤水分与海拔、降雨与海拔、土壤水分与土壤温度的交互作用是植被覆盖的主导交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鲁藏布江流域 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 植被覆盖变化 驱动因子 地理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82—2016年东北黑土区植被NDVI动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46
18
作者 刘家福 马帅 +3 位作者 李帅 任春颖 毛德华 张柏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7647-7657,共11页
植被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调节气候、水土保持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监测植被生长变化并探讨其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在全球变化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基于MODIS NDVI和GIMMS NDVI数据集,并通过一致性检验,在区域和像元两... 植被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调节气候、水土保持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监测植被生长变化并探讨其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在全球变化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基于MODIS NDVI和GIMMS NDVI数据集,并通过一致性检验,在区域和像元两个空间尺度上,利用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研究东北黑土区1982—2016年植被生长动态,分析植被生长对气温和降水量的响应程度。结果表明:区域尺度上,1982—2016年东北黑土区植被生长季NDVI变化分为3个阶段(先增加继而减少最后再增加),区域植被的生长在气温、降水量的共同作用下,呈现出明显季节差异;像元尺度上,1982—2016年东北黑土区NDVI总体趋势为改善状态,主要改善植被类型为草原、森林和农业植被,鹤岗市、绥化市和长春市改善面积较大;多年平均NDVI值与同期气温和降水量具有一定的相关关系,平原地区植被NDVI与气温主要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植被类型主要为耕地;平原地区边缘和山地地区的植被NDVI与降水量以显著正相关关系为主,主要植被类型为森林和草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ndvi 气温 降水量 东北黑土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多年冻土区植被NDVI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和土地覆被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90
19
作者 毛德华 王宗明 +5 位作者 宋开山 刘殿伟 张柏 张素梅 罗玲 张春华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83-292,共10页
利用1982~2006年的NOAA AVHRR-GIMMS和MODIS 2种数据集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数据对东北多年冻土区植被NDVI年际动态和空间差异进行分析,并结合气象数据和土地利用/覆被数据分析了植被NDVI对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响应.研究表... 利用1982~2006年的NOAA AVHRR-GIMMS和MODIS 2种数据集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数据对东北多年冻土区植被NDVI年际动态和空间差异进行分析,并结合气象数据和土地利用/覆被数据分析了植被NDVI对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响应.研究表明,东北多年冻土区植被NDVI值较高,且空间差异明显;森林为该区主要植被类型,NDVI值较高,主要分布于大小兴安岭和伊春地区;草地集中分布于西南部,NDVI值相对较低.东北多年冻土区过去25a间植被生长的变化趋势为:伴随着气温的显著升高和降水量减少,植被NDVI显著下降.较气温而言,降水量是影响植被NDVI的主要因子(r=0.77,P<0.01).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作用下,东北多年冻土区植被NDVI在1982~2006年间表现为4个阶段:1982~1990年,植被NDVI虽有小幅波动,但整体上呈持续增加的趋势;1990~1993年,植被NDVI呈迅速下降趋势;1993~1997年,植被NDVI呈现回升态势,表现出缓慢上升的趋势;1998~2006年,植被NDVI呈现总体下降趋势.不同植被类型表现出不同的NDVI年际变化规律,尤以草地NDVI值波动最大.植被NDVI变化空间异质性显著.气候变化和多年冻土退化影响了东北多年冻土区植被NDVI动态.年均气温升高和年降水量降低影响了植被的生长.从像元尺度来看,研究区植被NDVI与气温和降水均具有较显著的相关性.研究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间的转变对植被NDVI的大小和空间分布产生了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ndvi 气候变化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基于像元的相关分析 东北多年冻土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植被NDVI与气候因子的年际变化及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2
20
作者 刘少华 严登华 +1 位作者 史晓亮 袁喆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80-489,共10页
根据1982-2006年全国GIMMS NDVI资料,以及全国583个气象站点的气温和降水量数据,以像元为计算单元,分别以植被分区和气象站点为对象分析了植被NDVI、≥10℃积温和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及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全国及各分区≥10℃积温均呈... 根据1982-2006年全国GIMMS NDVI资料,以及全国583个气象站点的气温和降水量数据,以像元为计算单元,分别以植被分区和气象站点为对象分析了植被NDVI、≥10℃积温和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及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全国及各分区≥10℃积温均呈显著的增加趋势,降水量和植被NDVI整体上呈减小趋势,植被覆盖面积略有增加,且≥10℃积温增速越大则降水量减速越小。(2)全国植被NDVI与≥10℃积温和降水量分别呈微弱的负相关和正相关。由于地形地貌、地理位置以及人类活动作用的差异性,不同植被分区相关性有所差异。(3)秦岭-淮河以北地区,降水量是影响植被生在的限制性气候因子。而秦岭-淮河以南地区,植被NDVI与≥10℃积温和降水量的分布无显著性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ndvi ≥10℃积温和降水量 相关性分析 植被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