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5篇文章
< 1 2 4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部超声联合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诊断急性呼吸困难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0
1
作者 吴文 聂昆 +4 位作者 孟军 李敏 陈涛 许建强 常瑞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07-512,I0003,共7页
目的:探讨肺部超声联合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 NT-proBNP)对急性呼吸困难的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观察性的研究方法。纳入166例急性呼吸困难患者,行肺部超声检查计算“彗尾征”数量(ULCs),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心室射血分... 目的:探讨肺部超声联合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 NT-proBNP)对急性呼吸困难的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观察性的研究方法。纳入166例急性呼吸困难患者,行肺部超声检查计算“彗尾征”数量(ULCs),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值,测定NT-proBNP水平并进行Boston心力衰竭评分。根据临床医师对患者住院资料和所有检查进行研判的最终诊断作为金标准,将患者分为心源性呼吸困难组和非心源性呼吸困难组。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各指标与心源性呼吸困难的关系,构建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ROC曲线)分析单用肺部超声和联合NT-proBNP对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 ADHF)的预测效能。结果与非心源性呼吸困难组比较,心源性呼吸困难组的ULCs、NT-proBNP、Boston心力衰竭评分标准明显升高,LVEF值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分析结果显示,ULCs与 NT-proBNP显著正相关(P〈0.01),ULCs与LVEF显著负相关(P〈0.01)。回归分析结果显示,ULCs水平升高[估计值比值比(OR)1.409,95%可信区间(95%CI)1.147~1.732,P=0.001]是心源性呼吸困难的最重要独立危险因素。应用ROC曲线进一步分析显示,ULCs截断值为16条时诊断心源性呼吸困难的敏感度为82.02%、特异度为89.61%,高于NT-proBNP、Boston心力衰竭评分及LVEF值的预测价值。联合 ULCs和 NT-proBNP共同预测心源性呼吸困难,曲线下面积为0.937,敏感度为82.02%,特异度为90.91%。结论单独使用肺部超声或联合NT-proBNP是鉴别心源性呼吸困难的有效方法。以ULCs≥16条为截断值可快速而准确的诊断ADH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超声 彗尾征数量(ULCs) 呼吸困难 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 (NT—probNP) 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二聚体、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心肌肌钙蛋白T及降钙素原联合检测对急性主动脉夹层预后判断的价值 被引量:7
2
作者 刘琴 蒋媛媛 +2 位作者 丁思意 蒋洪敏 钱邦伦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667-669,共3页
目的观察D-二聚体(D-D)、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心肌肌钙蛋白T(cTnT)及降钙素原(PCT)联合检测在急性主动脉夹层(AAD)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43例AAD患者(出院时好转患者91例,死亡52例)凝血功能、心功能、炎性指标... 目的观察D-二聚体(D-D)、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心肌肌钙蛋白T(cTnT)及降钙素原(PCT)联合检测在急性主动脉夹层(AAD)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43例AAD患者(出院时好转患者91例,死亡52例)凝血功能、心功能、炎性指标,判断D-D、NT-proBNP、cTnT和PCT在AAD预后判断中的价值。结果死亡组D-D、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cTnT、NT-proBNP、PCT高于生存组(P<0.05)。D-D+PCT、D-D+NT-proBNP、D-D+cTnT、NT-proBNP+cTnT、NTproBNP+cTnT+D-D及NT-proBNP+cTnT+D-D+PCT并联法联合检测(1项为阳性即判定为阳性)对AAD预后判断的敏感性分别为100%、98.1%、96.2%、78.8%、98.1%及100%;序贯法联合检测(各项均阳性判定为阳性,1项阴性即判为阴性)对AAD预后判断的的特异性为70.3%、44.1%、92.3%、94.5%、94.5%及97.8%。结论联合检测D-D、cTnT、NT-proBNP、PCT有助于判断AAD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主动脉夹层 D-二聚 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 心肌肌钙蛋白T 降钙素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白细胞介素-6、血管紧张素Ⅱ与慢性心力衰竭预后及患者心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韩江 《大医生》 2025年第2期122-124,共3页
目的探究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白细胞介素-6(IL-6)、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与慢性心力衰竭(CHF)预后及患者心功能的相关性,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12月泰州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132例CHF患者的临床资料,进... 目的探究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白细胞介素-6(IL-6)、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与慢性心力衰竭(CHF)预后及患者心功能的相关性,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12月泰州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132例CHF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CHF患者随访时是否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分为预后良好组(81例)和预后不良组(51例)。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NT-proBNP、IL-6、Ang-Ⅱ水平,使用Pearson相关性模型分析心功能指标与NT-proBNP、IL-6、Ang-Ⅱ水平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CHF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预后不良组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均大于预后良好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低于预后良好组,左心室后壁收缩末期厚度(LVPWTs)、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d)均大于预后良好组(均P<0.05)。预后不良组患者NT-proBNP、IL-6、Ang-Ⅱ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组(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NT-proBNP、IL-6、Ang-Ⅱ水平与LVEDD、LVESD、LVPWTs、IVSTd均呈正相关(NT-proBNP:r值=0.520、0.662、0.535、0.571,均P<0.05;IL-6:r值=0.575、0.555、0.414、0.463,均P<0.05;Ang-Ⅱ:r值=0.556、0.362、0.581、0.350,均P<0.05),与LVEF均呈负相关(NT-proBNP:r值=-0.540,P<0.05;IL-6:r值=-0.521,P<0.05;Ang-Ⅱ:r值=-0.456,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T-proBNP、IL-6、Ang-Ⅱ水平高均为影响CHF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CHF预后不良患者临床均表现出NT-proBNP、IL-6、Ang-Ⅱ水平升高现象,且上述指标均为影响CHF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其水平均与患者心功能存在相关性,临床应加强对上述指标的监测和管理,以降低CHF患者不良结局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末端b脑钠肽 白细胞介素6 血管紧张素Ⅱ 慢性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白细胞介素-6及血管紧张素Ⅱ联合评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不良预后的效能分析
4
作者 李先武 黄道桂 《大医生》 2025年第6期93-96,共4页
目的 探究慢性心力衰竭(CHF)患丨者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白细胞介素-6(IL-6)、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表达与其预后及心功能指标的相关性,为临床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3年1月至12月淮安工业园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2... 目的 探究慢性心力衰竭(CHF)患丨者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白细胞介素-6(IL-6)、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表达与其预后及心功能指标的相关性,为临床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3年1月至12月淮安工业园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21例CHF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预后情况分为心血管事件组(41例)与无心血管事件组(80例)。比较两组患者NT-proBNP水平、IL-6水平、Ang-Ⅱ水平、心功能指标及美国纽约心丨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分析NT-proBNP、IL-6、Ang-Ⅱ水平与心功能指标、NYHA分级的相关性及CHF患丨者预后的独丨立危险因素。结果 心血管事件组患者NT-proBNP、IL-6、Ang-Ⅱ水平均高于无心血管事件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均大丨于无心血丨管事件组,左心室射丨血分数(LVEF)小于无心血管事件组,NYHA分级Ⅲ~Ⅳ级占比高于无心血管事件组(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LVEDD、LVESD、NYHA分丨级与NT-proBNP、IL-6、Ang-Ⅱ水丨平均呈正相关,LVEF与NT-proBNP、IL-6、Ang-Ⅱ水平均呈负相关(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T-proBNP、IL-6、Ang-Ⅱ水平高均为影响CHF患丨者预后的独丨立危险因素(均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NT-proBNP、IL-6、Ang-Ⅱ联合预测CHF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均高于各项单一预测(均P <0.05)。结论 在CHF患者中,随着病情的不断演进与心脏功能的逐渐衰退,其体内NT-proBNP、IL-6及Ang-Ⅱ的水平均呈丨现上升趋丨势。值得注意的是,NT-proBNP、IL-6与Ang-Ⅱ的高丨水平表达已被确认为独立的风险因素,其可影响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概率。将NT-proBNP、IL-6与Ang-Ⅱ三项指标联合应用,能更有效地评估CHF患者的预后情况。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加强对这些关丨键指标的监测与管理至关重要,这对于降低CHF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末端b利钠肽 白细胞介素-6 血管紧张素Ⅱ 慢性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和可溶性致瘤性抑制蛋白2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事件的预测意义
5
作者 张颖慧 沈杰 +3 位作者 王雅楠 关雪晶 陈似俊 蒋茜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25年第1期44-51,共8页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清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可溶性致瘤性抑制蛋白2(s ST2)对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风险的预测意义。方法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期间在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肾脏内科接受3个月以上MHD的118...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清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可溶性致瘤性抑制蛋白2(s ST2)对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风险的预测意义。方法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期间在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肾脏内科接受3个月以上MHD的11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免疫分析法测定NT-pro BNP水平和s ST2水平。评估了这些生物标志物与1年MACE发病率的关联。临床数据采用SPSS 26.0版进行分析。结果研究期间有20例患者发生MACE。MACE组血清NT-pro BNP[24214.50(6299.75,35000.00)ng/L vs.4462.00(2289.25,9715.00)ng/L,Z=-4.040,P<0.001]、sST2水平[7.30(5.38,20.33)μg/L vs.3.65(1.83,9.88)μg/L,Z=-2.622,P=0.009]显著高于无MACE组。MACE发病率在s ST2(log rank=14.857,P<0.001)或NT-pro BNP(log rank=13.686,P<0.001)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中存在显著差异。在多变量分析中,血清s ST2≥14.10μg/L(HR=9.703)或NT-pro BNP≥5410.51 ng/L(HR=12.200~38.668)时,MACE发病风险显著升高(P<0.05)。血清s ST2联合NT-pro BNP预测MHD患者MACE发病风险的效能(0.876)较两项指标单独预测效能更高(Z=-2.911,P=0.004;Z=2.065,P=0.039)。结论血清s ST2和NT-proBNPs有助于预测MHD患者1年内MACE发生风险,尤其二者联合使用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末端b脑钠肽 可溶性致瘤性抑制蛋白2 维持性血液透析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在ICU非心源性重症患者预后判断中的应用价值
6
作者 李宝亮 苏华 陈琛 《河北医药》 CAS 2015年第3期343-345,共3页
目的探讨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是否是ICU非心源性重症患者预后判断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综合ICU非心源性患者152例,进入ICU后完善患者基本资料,记录患者年龄、性别、APACHEⅡ评分等。于收治1、2、... 目的探讨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是否是ICU非心源性重症患者预后判断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综合ICU非心源性患者152例,进入ICU后完善患者基本资料,记录患者年龄、性别、APACHEⅡ评分等。于收治1、2、5 d进行NT-pro BNP检测,记录患者28 d的终点事件。结果 152例入选患者28 d死亡率40.13%(61/152)。死亡组血浆NT-pro-BNP第1天浓度和APACHEⅡ评分明显高于存活组(P<0.05),NT-pro-BNP与APACHEⅡ有相关性,且均为影响患者28 d死亡率的独立危险因素,二者的敏感性、特异性ROC曲线比较,NT-pro-BNP ROC曲线下面积为0.731,APACHEⅡ评分ROC曲线下面积为0.716,在评估患者预后比较中NT-pro-BNP优于APACHEⅡ,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NT-pro-BNP最佳临界值为5 003.39 pg/ml,NT-pro-BNP<5 003 pg/ml组生存率高于NT-pro-BNP>5 003 pg/ml组(χ2=32.1,P<0.01)。结论ICU非心源性重症患者NT-pro-BNP>5 003 pg/ml是判断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 APACHEⅡ评分 ICU 非心源性重症患者 预后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联合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及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水平评估冠心病心衰患者心功能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鲁凤瑾 李馨 +1 位作者 李萌 程国杰 《中国医学装备》 2024年第2期84-88,93,共6页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联合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水平对冠心病心衰患者心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1月至2022年11月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收治的306例冠心病心衰患者作为研究组,其中纽约心脏...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联合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水平对冠心病心衰患者心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1月至2022年11月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收治的306例冠心病心衰患者作为研究组,其中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中Ⅱ级144例,Ⅲ级103例,Ⅳ级59例。另选同期在本院进行体检的108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对所有受检者均进行NYHA心功能分级,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容积(LV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峰值射血率(PER)及峰值充盈率(PFR),检测所有受试者的NT-proBNP、hs-CRP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LVEDV、LVESV、LVEF、PER、PFR、hs-CRP及NT-proBNP各指标单独检测及联合检测的价值。结果:研究组LVEDV(122.69±18.24)ml、LVESV(70.79±10.03)m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92.27±15.22)ml、(33.16±7.22)ml;LVEF(42.26±5.13)%、PER(2.49±0.22)EDV/s及PFR(1.79±0.26)EDV/s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69.34±5.27)%、(3.56±0.27)EDV/s及(2.59±0.23)EDV/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5.526、35.837、46.828、40.825、28.302,P<0.05);研究组hs-CRP和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8.000、29.099,P<0.05);Ⅱ/Ⅲ级患者的LVEDV、LVESV明显低于IV级,LVEF、PER及PFR明显高于IV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391、92.658、32.140、240.474、116.921,P<0.05);Ⅱ/Ⅲ级患者hs-CRP、NT-proBNP水平明显低于Ⅳ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037、5.955,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LVEDV、LVESV、LVEF、PER、PFR、hs-CRP及NT-proBNP各指标单独检测及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分别为45.00%、50.00%、70.00%、70.00%、75.00%、70.00%和90.00%,特异性分别为76.70%、57.00%、82.60%、44.20%、58.10%、52.30%和96.50%。LVEDV、LVESV、LVEF、PER、PFR、hs-CRP及NT-proBNP和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592(95%CI:0.441~0.743)、0.615(95%CI:0.468~0.761)、0.766(95%CI:0.634~0.899)、0.717(95%CI:0.575~0.860)、0.674(95%CI:0.536~0.812)、0.734(95%CI:0.592~0.876)、0.581(95%CI:0.469~0.694)和0.978(95%CI:0.947~1.000)。结论:冠心病心衰患者血清hs-CRP、NT-proBNP水平与左心功能参数均发生了相应的改变,且上述指标对冠心病心衰心功能具有较高的评估价值,联合评估的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高敏C反应蛋白(hs-CRP) N末端b钠尿肽(NT-probNP) 冠心病 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对中重度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预测价值
8
作者 刘素佳 刘勇乐 +3 位作者 薛恒 谢瑛玲 杨长仪 修文龙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14期27-31,共5页
目的探讨血浆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在预测中重度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风险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前瞻观察性研究方法,选择2021年6月—2022年12月福建... 目的探讨血浆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在预测中重度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风险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前瞻观察性研究方法,选择2021年6月—2022年12月福建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收治的胎龄<30周极/超早产儿95例。分别于出生后第1、7、14、21天检测NTproBNP水平并收集住院期间基本资料,根据美国国家儿童健康与人类发展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Child Health and Human Development,NICHD)诊断标准,分为无-轻度BPD组(n=74)和中-重度BPD组(n=21)。比较2组不同时间点NTproBNP水平。结果中-重度BPD组胎龄、出生体质量均低于无-轻度BPD组(P<0.05);中-重度BPD组胎膜早破>18 h、≥3级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有创机械通气时间>7 d、症状性动脉导管未闭(symptomatic patent ductus arteriosus,sPDA)、晚发型败血症、早产儿视网膜病(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的发生率均高于无-轻度BP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轻度BPD组NTproBNP水平在出生后第1天最高,中-重度BPD组NTproBNP水平在出生后第7天最高,随后逐渐降低。中-重度BPD组各时间点NTproBNP水平均高于无-轻度BP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后第1天NTproBNP水平为5631.52 pg/mL,是中重度BPD最佳预测参考值,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为0.89(95%CI0.83~0.95),诊断准确性为85.71%。结论出生后第1天NTproBNP水平有助于早期预测中重度BPD发病风险,动态监测NTproBNP趋势可能对疾病防治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末端b钠尿肽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极低出生质量 婴儿 标志物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型钠尿肽和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9
作者 殷梦 李子进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20-1025,共6页
目的 探讨和分析外周血B型钠尿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BNP)、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NT-proBNP)水平变化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riary disease, COPD)合并... 目的 探讨和分析外周血B型钠尿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BNP)、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NT-proBNP)水平变化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riary disease, COPD)合并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HF)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1年4月至2023年8月武汉市第一医院收治的老年COPD患者210例,根据是否合并HF分为COPD合并HF组61例与COPD组149例。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所有患者外周血BNP、NT-proBNP水平,所有患者均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diameter, 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 LVEDD),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评价外周血BNP、NT-proBNP水平与心功能之间的关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COPD合并HF的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外周血BNP、NT-proBNP对老年COPD患者合并HF的诊断价值。结果 COPD合并HF组BNP、NT-proBNP、LVESD、LVEDD显著高于COPD组,LVEF显著低于COPD组(P<0.01)。BNP、NT-proBNP、LVEF、LVEDD是COPD患者合并HF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P<0.01)。外周血BNP预测COPD患者合并HF的敏感性为82.0%,特异性为94.6%,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 AUC)为0.802(95%CI:0.712~0.892);外周血NT-proBNP预测COPD患者合并HF的敏感性为88.5%,特异性为92.6%,AUC为0.823(95%CI:0.767~0.879)。COPD合并HF患者外周血BNP、NT-proBNP水平与LVEF呈负相关(r=-0.413,P=0.013;r=-0.521,P=0.000),与LVESD(r=0.356,P=0.010;r=0.565,P=0.000)、LVEDD(r=0.335,P=0.014;r=0.501,P=0.000)及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r=0.687,P=0.000;r=0.752,P=0.000)。结论 外周血BNP、NT-proBNP高水平与老年COPD患者合并HF相关,与心功能分级存在关系,对于COPD患者的HF程度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心力衰竭 利钠肽 诊断 N末端b钠尿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末端B型脑钠尿肽前体动态检测分析保元汤合五皮饮在慢性心衰治疗中的应用
10
作者 杨祖伟 朱道斌 +6 位作者 邱凯 张海洋 江凌 姜钰琴 林美霞 柯礼裸 林松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第30期138-141,共4页
目的探究基于N末端B型脑钠尿肽前体(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动态检测分析保元汤合五皮饮在慢性心力衰竭(以下简称“心衰”)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三明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22年7月—2023年7月收治的80例... 目的探究基于N末端B型脑钠尿肽前体(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动态检测分析保元汤合五皮饮在慢性心力衰竭(以下简称“心衰”)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三明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22年7月—2023年7月收治的80例慢性心衰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40例。A组接受常规性西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 inhibitor,ACEI)和美托洛尔治疗,B组在A组的基础上接受保元汤合五皮饮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NT-proBNP水平、超声指标、运动耐力、生活质量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B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7.50%,高于A组的82.50%(P<0.05);治疗前,治疗1个月、2个月、3个月后,2组患者的NT-proBNP水平时间效应、组间效应和交互效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53.000、109.600、13.530,P<0.001),治疗1个月、2个月、3个月后,B组NT-proBNP水平均低于A组(P<0.05)。治疗3个月后,B组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水平高于A组(P<0.05);治疗3个月后,B组运动耐力高于A组(P<0.05);治疗3个月后,B组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特异性生活质量问卷(Minnesota living with heart failure questionnaire,MLHFQ)评分低于A组(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元汤合五皮饮用于治疗慢性心衰患者,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降低NT-proBNP水平,提高患者的LVEF水平、运动耐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N末端b钠尿肽 保元汤 五皮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型钠尿肽和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在疾病诊断和预后判断中应用价值 被引量:11
11
作者 苏华 陈琛 李宝亮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5750-5753,共4页
B型钠尿肽(BNP)和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是重要的心力衰竭(HF)诊断标志物,近年来,BNP和NT-pro-BNP的检测,已远超出原先仅作为HF的有效生物学标记物,其在诊断、预后方面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b钠尿肽 氨基末端b钠尿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群血清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水平影响因素分析
12
作者 高淑梅 杜俊婷 李志华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4年第11期1698-1700,共3页
目的分析老年人群血清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检查的60例老年人的临床资料,根据血清NT-proBNP水平将其分为高水平组39例(血清NT-proBNP水平>400μg/L)与正常水平组21... 目的分析老年人群血清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检查的60例老年人的临床资料,根据血清NT-proBNP水平将其分为高水平组39例(血清NT-proBNP水平>400μg/L)与正常水平组21例(血清NT-proBNP水平≤400μg/L),比较两组老年人社会学特征[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疾病情况(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肝肾疾病)、用药情况(抗血小板药物使用、钙离子拮抗剂使用、他汀类药物、硝酸酯类药物)、生化指标水平(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AT-Ⅲ活性)。使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模型分析血清NT-proBNP水平与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AT-Ⅲ活性水平的相关性。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血清NT-proBNP水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两组老年人单因素比较中,性别、BMI、钙离子拮抗剂、他汀类药物使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年龄、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肝肾疾病、抗血小板药物使用、硝酸酯类药物、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AT-Ⅲ活性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AT-Ⅲ活性水平与血清NT-proBNP水平呈负相关(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肝肾疾病、抗血小板药物使用、硝酸酯类药物使用、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AT-Ⅲ活性水平均为影响老年人血清NT-proBNP水平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老年人群血清NT-proBNP水平受到年龄、疾病情况、用药情况、炎症反应、凝血功能等多种因素影响,临床需通过影响因素变化情况,识别血清NT-proBNP水平升高以及心衰发生的高危人群,有利于老年心衰患者的预防、诊断、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末端b钠尿肽 红细胞计数 血红蛋白 抗凝血酶Ⅲ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联合血清胱抑素C在预测老年糖尿病肾病并发急性肾损伤预后中的临床价值
13
作者 陆纬 曹维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7期129-131,共3页
目的:评估血浆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联合血清胱抑素C(Cys-C)在预测老年糖尿病肾病(DN)并发急性肾损伤(AKI)预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7月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医院收治的老年DN患者11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 目的:评估血浆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联合血清胱抑素C(Cys-C)在预测老年糖尿病肾病(DN)并发急性肾损伤(AKI)预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7月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医院收治的老年DN患者11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发生AKI将其分为观察组(发生AKI)和对照组(未发生AKI),各58例。比较两组患者NT-proBNP、Cys-C水平及肾功能相关指标水平,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NT-proBNP、Cys-C单独检测与联合检测对老年DN患者并发AKI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NT-proBNP、Cys-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尿白蛋白排泄率、尿素氮、肌酐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NT-proBNP、Cys-C单独检测及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分别为0.466、0.828、0.879,特异度分别为0.724、0.707、0.709,AUC分别为0.576、0.818、0.877。结论:NT-proBNP和Cys-C联合检测在预测老年DN患者并发AKI的风险以及指导治疗决策和评估长期预后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糖尿病肾病 急性肾损伤 n-末端b脑钠肽 胱抑素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浆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与血管外肺水指数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1
14
作者 王锁柱 李丽娟 +3 位作者 赵磊 盛博 古旭云 陈炜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8-62,共5页
目的:探讨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浆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水平动态变化与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的相关性。方法选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重症医学科62例感染性休克患者,按28 d生存情况分为存活组(39例)和死亡组(2... 目的:探讨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浆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水平动态变化与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的相关性。方法选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重症医学科62例感染性休克患者,按28 d生存情况分为存活组(39例)和死亡组(23例),于入重症监护病房(ICU)后取静脉血,分析血浆NT-proBNP水平和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及其对临床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存活组患者入ICU 24 h内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分:23.2&#177;2.5比28.1&#177;2.6)、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评分(分):7.74&#177;2.80比12.43&#177;3.00〕及入院后72 h时血流动力学指标EVLWI〔mL/kg:7.0(6.0,8.0)比9.0(7.0,12.0)〕、血乳酸(mmol/L:3.60&#177;2.30比10.40&#177;2.70)和NT-proBNP〔ng/L:945.0(228.0,1246.0)比5471.0(3308.0,11174.0)〕水平均明显低于死亡组。心排血指数〔CI(L?min-1?m-2):4.23&#177;0.85比3.31&#177;0.74〕、全心射血分数(GEF:0.205&#177;0.054比0.149&#177;0.054)均明显高于死亡组(P<0.05或P<0.01)。相关分析显示,NT-proBNP与EVLWI呈显著正相关(r=0.277,P=0.010),与CI、GEF呈显著负相关(r1=-0.367,P1=0.001;r2=-0.259,P2=0.017),而与GEDVI、SVRI无明显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显示,血浆NT-proBNP预测感染性休克患者结局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69&#177;0.042,95%可信区间(95%CI)为0.786~0.952,以敏感度和特异度之和的最大值1.695确定NT-proBNP预测感染性休克患者死亡的截断值(cut-off)为2071 ng/L,在此截断值下的敏感度为81.4%,特异度为88.1%。EVLWI预测感染性休克患者结局的AUC最大值0.690,截断值为7.5 mL/kg,在此截断值下敏感度为69.8%,特异度为66.7%。CI预测感染性休克患者结局的AUC最大值0.785,截断值为3.48 L?min-1?m-2,在此截断值下敏感度为69.8%,特异度为66.7%。GEF预测感染性休克患者结局的AUC最大值0.794,截断值为0.175,在此截断值下敏感度为76.2%,特异度为81.4%。多因素分析显示,CI和NT-proBNP水平是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CI:P=0.001,优势比(OR)=9.183,95%CI为2.362~35.694;NT-proBNP:P=0.024,OR=1.000,95%CI为0.999~1.000〕。结论血浆NT-proBNP水平可评价感染性休克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其与EVLWI有明显的相关性,且可预测感染性休克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休克 N末端b钠尿肽 血管外肺水指数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与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的相关性 被引量:21
15
作者 焦红见 张永海 +2 位作者 陶玲 赵亚杰 宋兴丽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3675-3676,共2页
目的研究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与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相关性。方法 CHF患者120例为实验组,同期随机选取体检健康者50例为对照组。记录两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及... 目的研究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与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相关性。方法 CHF患者120例为实验组,同期随机选取体检健康者50例为对照组。记录两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及入院体检时的收缩压、舒张压,分析实验组不同心功能分级(NYHA)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NT-proBNP和NGAL水平差异。结果实验组BMI、收缩压、NT-proBNP和NGAL高于对照组,而LVEF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LVEF、NT-proBNP和NGAL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LVEF水平随着NYHA级别升高而降低,而血浆NT-proBNP、NGAL水平依次升高(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血浆NT-proBNP、NGAL水平与LVEF负相关(P<0.05),NT-proBNP与NGAL正相关(P<0.05)。结论血浆NT-proBNP、NGAL水平与CHF患者密切相关,可以反映患者心功能水平,血清NT-proBNP与NGAL有一定的相关性,可以为临床上诊断CHF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 血浆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 血浆n-末端b脑钠肽(NT-probN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心房应变与左心室射血分数轻度降低或保留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血清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吕赛 梅迎晨 +5 位作者 韩蕊 马旃 王继红 赵兴山 雷海玲 刘巍 《中国医药》 2024年第6期815-819,共5页
目的探讨左心房应变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轻度降低或保留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血清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入选2022年3—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心内科首次诊断急性STEMI并在24 h... 目的探讨左心房应变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轻度降低或保留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血清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入选2022年3—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心内科首次诊断急性STEMI并在24 h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急性期LVEF>40%的患者。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分析患者的左心房应变参数。根据左心房储存期纵向应变(LASr)数值将患者分为LASr减低组和LASr正常组。比较2组患者临床资料及超声资料。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LASr与LVEF轻度降低或保留的STEMI患者血清NT-proBNP峰值的关系。结果51例接受PCI治疗且急性期LVEF>40%的急性STEMI患者中,LASr减低组22例(43.1%),LASr正常组29例(56.9%)。LASr减低组年龄、NT-proBNP峰值均高于LASr正常组[(60±12)岁比(50±12)岁、1679.0(811.4,2133.2)ng/L比584.2(201.5,1524.0)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ASr减低组左心房通道期纵向应变、左心房收缩期应变高于LASr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校正前壁心肌梗死、肌酸激酶同工酶峰值、LVEF后,LASr是LVEF轻度降低或保留的STEMI患者血清NT-proBNP峰值的独立影响因素(P=0.039)。结论LASr是LVEF轻度降低或保留的STEMI患者PCI治疗围手术期NT-proBNP峰值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左心房应变 N末端b脑钠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D-二聚体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及超敏肌钙蛋白I在急性肺栓塞综合评估中的价值探讨 被引量:8
17
作者 付玮 韩永生 范西真 《安徽医学》 2018年第6期647-649,共3页
目的应用肺栓塞严重程度指数(PESI)探讨D-二聚体、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及超敏肌钙蛋白I(cTnI)在急性肺栓塞(APE)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中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省立医院2013年1月至2017年4月经肺动脉CT造影确诊的... 目的应用肺栓塞严重程度指数(PESI)探讨D-二聚体、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及超敏肌钙蛋白I(cTnI)在急性肺栓塞(APE)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中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省立医院2013年1月至2017年4月经肺动脉CT造影确诊的APE患者89例,根据简化版PESI评分将APE患者分为高危组(41例)与低危组(48例)。检测患者血浆D-二聚体、NT-proBNP及IcTnI水平,比较不同PESI评分及危险分层患者检验结果的差异,分析血浆D-二聚体、NT-proBNP以及cTnI水平在患者预后中的评估价值。结果高危组患者的D-二聚体、NT-proBNP以及cTnI水平均高于低危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E患者的D-二聚体、NT-proBNP以及cTnI水平与PESI评分(原始版)均呈正相关性(P<0.05)。在预后的多因素分析COX回归模型中,血浆D-二聚体、NT-proBNP及cTnI均为APE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依次为1.121、1.000、3.949。结论 APE患者血浆D-二聚体、NT-proBNP及cTnI可反映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联合检测对早期肺栓塞患者病情评估及预后作用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栓塞 肺栓塞严重程度指数 D-二聚 N末端b钠尿肽 肌钙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与老年心功能不全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黄创 李霖 +3 位作者 郭鹏 徐鸿远 陈艺钊 林文培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4年第8期85-88,共4页
目的探讨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与老年心功能不全的相关性。方法将收集的老年心功能不全患者100例作为试验组,选取同期入院接受心脏检查结果正常的同年龄段的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放射法测定NT-proBNP水平,动态观察NT-pr... 目的探讨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与老年心功能不全的相关性。方法将收集的老年心功能不全患者100例作为试验组,选取同期入院接受心脏检查结果正常的同年龄段的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放射法测定NT-proBNP水平,动态观察NT-proBNP水平与老年心功能不全患者心功能变化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试验组患者NT-proBNP水平、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心肌做功指数(Tei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E/A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所有参考指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5);试验组患者NT-proBNP水平、LVEDD、LVESD、Tei指数随心功能级别的升高逐渐升高,LVEF、LVFS、E/A比值随心功能级别降低逐渐降低,经方差分析,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LVEDD、LVESD、Tei指数与NT-proBNP水平呈正相关,影响大小顺序为LVESD、LVEDD、Tei指数。LVEF、LVFS以及E/A比值与NT-proBNP水平呈负相关,影响大小顺序为E/A比值、LVEF、LVFS。结论 NT-proBNP与老年心功能不全各项指标密切相关,心功能不全级数越高,NT-proBNP水平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末端b钠尿肽 老年心功能不全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在血液透析隐性水肿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被引量:3
19
作者 廖爱能 陈爱萍 +3 位作者 金哲 吴文胜 王小华 王新珠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第20期125-127,共3页
目的探讨血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在维持性血液透析隐性水肿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检测32例临床无明显水肿、心力衰竭表现的维持性血液透析终末期肾脏病患者血NT-proBNP水平,同时监测患者体重(BW)、动态血压监测24 h平均收缩压... 目的探讨血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在维持性血液透析隐性水肿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检测32例临床无明显水肿、心力衰竭表现的维持性血液透析终末期肾脏病患者血NT-proBNP水平,同时监测患者体重(BW)、动态血压监测24 h平均收缩压/24 h平均舒张压(24 h MSBP/24 h MDBP)、血红蛋白(HGB)、白蛋白(ALB)、评估肾小球滤过率(eGFR)、24 h尿量(24 h UV)及心脏超声指标[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舒张末厚度(LVPWT)、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并计算左室质量指数(LVMI),比较和分析治疗前后上述指标的检测结果。结果治疗前后的HGB、ALB、24 h UV、eGFR、LV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24 h MSBP、24 h MDBP、BW及NT-proBNP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T-proBNP降幅与BW下降值呈正相关(r=0.397,P=0.025),与24 h MSBP、24 h MDBP及LVMI下降值无相关性(P>0.05)。结论要重视对血液透析隐性水肿患者干体重的定期评估,血NT-proBNP水平动态检测有助于判断患者的BW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末端b钠尿肽 隐性水肿 血液透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与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联合检测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发生急性心力衰竭的预测价值
20
作者 郑贺 彭英明 +4 位作者 袁丽杰 张颖根 孔稳 田家悦 常延河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24年第11期761-764,共4页
目的探讨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与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联合检测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发生急性心力衰竭(HF)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心内科首次确诊急性STEMI并... 目的探讨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与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联合检测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发生急性心力衰竭(HF)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心内科首次确诊急性STEMI并直接行PCI的患者276例,按照行PCI后是否发生急性HF分为无HF组(146例)和HF组(130例)。记录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及行PCI后2 h内实验室检查结果。采用Pearson/Spearman相关分析评估NT-proBNP和sST2与各指标的相关性;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急性STEMI患者直接行PCI后发生急性HF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NT-proBNP与sST2对急性HF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无HF组患者症状-PCI时间、支架置入数量、心肌梗死部位、冠脉病变支数、肌钙蛋白Ⅰ(cTnⅠ)、NT-proBNP、AS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均低于HF组,LVEF高于HF组(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T-proBNP和sST2水平升高是急性STEMI的患者行PCI后发生急性HF的独立危险因素(B=0.930、0.732,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NT-proBNP预测急性STEMI患者直接行PCI后发生急性HF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16,取最佳截断截值>1035 ng/L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6.9%、72.6%;sST2的AUC为0.790,取最佳截断截值>42.06 ng/ml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2.3%、65.8%;两者联合检测的AUC为0.925,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3.8%、85.6%,均高于单独检测(P<0.05)。结论急性STEMI患者行PCI后体内NT-proBNP和sST2水平升高是发生急性HF的独立危险因素,两者联合检测对急性STEMI患者行PCI后发生急性HF的预测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 急性心力衰竭 N末端b利钠肽 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