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墨脱县茶产业升级现状及发展策略探析
1
作者 周子怡 刘少群 郑鹏 《中国茶叶》 2025年第1期86-90,共5页
林芝市墨脱县是西藏自治区的主要茶区之一,因生态环境优越、自然资源丰富,着力发展原生态有机茶产业,对边疆地区的茶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总结了墨脱县茶产业发展所具有的区位生态、藏茶文化和茶叶品质3方面的优势,以及墨脱县茶... 林芝市墨脱县是西藏自治区的主要茶区之一,因生态环境优越、自然资源丰富,着力发展原生态有机茶产业,对边疆地区的茶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总结了墨脱县茶产业发展所具有的区位生态、藏茶文化和茶叶品质3方面的优势,以及墨脱县茶产业发展历程和茶叶全产业链升级现状,分析指出当前墨脱县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种植分散、茶园管理欠缺、产品品牌不强、产业融合不足等短板,并提出相应发展对策,以期为墨脱县茶产业的高质量转型升级发展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墨脱县 西藏茶叶 产业升级 发展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墨脱县6个茶树品种春夏两季化学品质差异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毛娟 王文海 +6 位作者 洛英 张立永 王法通 王斌 李青 次仁群宗 王文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67-174,共8页
以墨脱种植的6个茶树品种特早213、槠叶齐、中茶302、铁观音、英红九号、凤凰单丛为供试材料,对其春夏两季水浸出物、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咖啡碱、氨基酸组分、儿茶素组分进行测定与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除夏季茶多酚外,春夏两季各品质... 以墨脱种植的6个茶树品种特早213、槠叶齐、中茶302、铁观音、英红九号、凤凰单丛为供试材料,对其春夏两季水浸出物、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咖啡碱、氨基酸组分、儿茶素组分进行测定与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除夏季茶多酚外,春夏两季各品质成分品种间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酚氨比均值分别为4.60、7.99,夏茶具备较好的绿茶、红茶适制性。6个品种共检测到18种氨基酸组分,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鲜味氨类基酸>甜味氨类基酸>苦味氨类基酸>芳香类氨基酸,春季材料鲜味类、甜味类氨基酸显著高于夏季。相关性分析表明,各代谢产物间合成高度相关。主成分分析与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表明,季节比品种对茶叶代谢产物差异影响更大。春夏两季筛选出16种差异代谢产物,包括7种氨基酸组分、8种儿茶素组分及咖啡碱,可作为区别区分春、夏茶的潜在标志。本研究明确了墨脱茶叶生化品质特征,为茶叶加工方向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墨脱县 季节 品质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南虎舌兰分类地位的探讨
3
作者 黄婧 孙美 +2 位作者 刘玥 梅丽 田怀珍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37-642,共6页
为对Epipogium sessanum的分类地位进行探讨,通过野外调查、标本比对和文献研究,Epipogium sessanum与虎舌兰(E.roseum)花部特征差异明显,建议恢复其独立种地位,并新拟中文名:藏南虎舌兰。
关键词 兰科 虎舌兰属 分类修订 墨脱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拔梯度对西藏墨脱县典型区域苔类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4
作者 司孟鑫 马和平 +3 位作者 王彪 陈利 高智远 范冰冰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16-823,共8页
通过野外调查、标本采集、鉴定、文献资料收集、数据统计分析整理、统计出墨脱县苔类新名录.将采集的1300余份标本依据植被类型与海拔划分成13个生态群落,计算其ɑ与β多样性指数,墨脱苔类植物共计40科、68属、214种(包含4个变种和7个亚... 通过野外调查、标本采集、鉴定、文献资料收集、数据统计分析整理、统计出墨脱县苔类新名录.将采集的1300余份标本依据植被类型与海拔划分成13个生态群落,计算其ɑ与β多样性指数,墨脱苔类植物共计40科、68属、214种(包含4个变种和7个亚种);划分出6个优势科和7个优势属.墨脱苔类植物的多样性随海拔升高表现出“双峰”模式,即随海拔升高先上升后下降,继而再上升再下降,且存在更大高差内呈现多峰模式的可能,可能是由于青藏高原独特的地理环境、苔类植物的特殊形态结构及区别于藓类植物的环境响应机制.墨脱苔类植物的生态分布类型中,石生、土生和石土生等含水量和持水能力低的分布类型占比较大,随着海拔升高不断减少,其他生态分布类型则无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样性 苔类植物 墨脱县 空间分布 垂直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林芝地区墨脱县疟疾流行情况调查 被引量:13
5
作者 张再兴 周红宁 +12 位作者 赵晓涛 常富兴 王洪举 李晓菊 卓玛央金 次仁曲珍 边玛卓玛 桑丹拉姆 张伟 永建 徐惠梅 边疆 王立英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43-348,共6页
目的调查西藏林芝地区墨脱县疟疾流行情况。方法2006年7月选择墨脱县的墨脱、德兴和背崩等3个重点乡(镇)各2自然村进行居民2年内疟史调查,采耳垂血制厚薄血片和滤纸血滴进行血检、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T)和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 目的调查西藏林芝地区墨脱县疟疾流行情况。方法2006年7月选择墨脱县的墨脱、德兴和背崩等3个重点乡(镇)各2自然村进行居民2年内疟史调查,采耳垂血制厚薄血片和滤纸血滴进行血检、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T)和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的检测;用疟疾快速诊断卡对发热病人进行检测。夜间人和畜房诱蚊灯诱捕、白天在按蚊栖息场所诱捕和半通宵室内外人饵诱捕进行媒介按蚊调查,捕获的蚊虫经分类鉴定后,计算蚊虫种类构成比和叮人率;并用ELISA检测部分按蚊唾液腺子孢子感染情况。结果调查点居民2年内有疟史率平均为8.98%(118/1314);居民血检阳性率为3.13%(38/1216),发热病人血检阳性率为7.14%(3/42),均为间日疟原虫感染;IFAT抗体阳性率为40.24%(472/1173);G6PD缺乏检出率为1.74%(21/1208)。共捕获4种按蚊513只,分别为多斑按蚊(474只)、带足按蚊(35只)、可赫按蚊(3只)和中华按蚊(1只),其中多斑按蚊为优势蚊种,占92.40%(474/513)。多斑按蚊的人房和畜房平均密度分别为4.75和69.5只/夜,室外半通宵叮人率为22.75只/人,多斑按蚊唾液腺子孢子阳性率为0。结论墨脱县存在间日疟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墨脱县 疟疾 流行病学 调查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林芝地区墨脱县传疟媒介调查研究 被引量:18
6
作者 潘嘉云 武松 +7 位作者 王学忠 蒋伟康 卓玛央金 胡永红 周水森 次仁曲珍 桑丹拉姆 汤林华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81-285,共5页
目的调查西藏林芝地区墨脱县传疟媒介,为制定针对性防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07年7~8月在墨脱县选择3个疟疾发病率较高的自然村,采用通宵/半通宵室内、外人/牛饵帐诱捕法、通宵人/牛房诱蚊灯诱捕法和清晨人房搜捕法捕蚊,对捕获的按蚊... 目的调查西藏林芝地区墨脱县传疟媒介,为制定针对性防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07年7~8月在墨脱县选择3个疟疾发病率较高的自然村,采用通宵/半通宵室内、外人/牛饵帐诱捕法、通宵人/牛房诱蚊灯诱捕法和清晨人房搜捕法捕蚊,对捕获的按蚊进行形态学鉴定,并进行种群组成、密度、叮人率、吸血习性、栖息习性和经产蚊比率等观察;在不同的水体捞取按蚊幼虫,进行蚊种鉴定,调查按蚊幼虫孳生环境。结果共捕获按蚊5345只,经形态鉴定,只发现伪威氏按蚊、威氏按蚊和带足按蚊等3种,其中伪威氏按蚊占94.71%(5062/5345),威氏按蚊与带足按蚊分别为2.39%(128/5345)和2.90%(155/5345)。伪威氏按蚊室内和室外的半通宵诱捕平均密度分别为17只/人和105只/人;全通宵室内和室外的人饵帐诱平均叮人率分别为15.80只/(人·夜)(79/5)和326.22只/(人·夜)(1468/4.5);全通宵室外人、牛饵诱捕及人、牛房诱蚊灯灯诱,伪威氏按蚊趋吸人血与牛血的比率分别为30.51%(714/2340)和69.49%(1626/2340)及32.02%(57/178)和67.98%(121/178),表明伪威氏按蚊偏吸牛血并兼吸人血;清晨人房搜捕,共捕获伪威氏按蚊7只,均为胃血未消化的饱血蚊;共捞获按蚊幼虫106条,其中伪威氏按蚊和威氏按蚊幼虫62条,带足按蚊幼虫44条,按蚊幼虫孳生的水体类型仅限于稻田。结论伪威氏按蚊具备在当地传播疟疾的媒介生物学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墨脱县 疟疾 媒介调查 多斑按蚊种团 伪威氏按蚊 威氏按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墨脱县不同海拔地区按蚊构成调查 被引量:8
7
作者 武松 汤林华 +5 位作者 周水森 黄芳 许国君 王多全 蒋伟康 卓玛央金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85-288,共4页
目的探讨西藏墨脱县不同海拔自然村按蚊种类和构成。方法 2010年7月14日~8月17日,选择4种不同高度海拔的6个自然村作为调查点,在高海拔的甘德乡甘德村(海拔1966m),中高海拔的达木乡达木村(海拔1408m)与珠村(海拔1510m),中海拔的墨脱镇... 目的探讨西藏墨脱县不同海拔自然村按蚊种类和构成。方法 2010年7月14日~8月17日,选择4种不同高度海拔的6个自然村作为调查点,在高海拔的甘德乡甘德村(海拔1966m),中高海拔的达木乡达木村(海拔1408m)与珠村(海拔1510m),中海拔的墨脱镇墨脱村(海拔1178m),低海拔的背崩乡地东村(海拔853 m)和背崩村(海拔831m),采用人诱、牛诱和灯诱等方法捕获成蚊,成蚊经形态学鉴定后处死,干燥保存带回实验室,多斑按蚊复合体采用多重PCR方法进行具体种型鉴定。结果共捕获按蚊5410只,其中高海拔区捕获按蚊2只,1只为大型按蚊贝氏亚种,另1只形态损伤无法鉴别,但形态学上可排除多斑按蚊复合体;中高海拔区捕获伪威氏按蚊541只(36.9%),威氏按蚊906只(61.7%),带足按蚊21只(1.4%);中海拔区捕获伪威氏按蚊260只(76.3%),威氏按蚊2只(0.6%),带足按蚊79只(23.2%);低海拔区捕获伪威氏按蚊3265只(90.7%),威氏按蚊19只(0.5%),带足按蚊315(8.8%)。中高、中和低海拔区通宵灯诱蚊虫密度分别为,伪威氏按蚊25.7、28.3和62.8只/夜,威氏按蚊41.5、0.2和0.2只/夜,带足按蚊1.4、11.3和3.6只/夜。结论西藏墨脱县按蚊主要由伪威氏按蚊、威氏按蚊和带足按蚊构成;中高海拔地区威氏按蚊比例高于伪威氏按蚊;中、低海拔地区多斑按蚊复合体以伪威氏按蚊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墨脱县 伪威氏按蚊 威氏按蚊 按蚊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墨脱公路地质灾害发育分布特征 被引量:5
8
作者 胡江顺 傅荣华 +1 位作者 何天牛 张平仓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2005年第3期231-234,242,共5页
墨脱县地处喜马拉雅山南麓,南迦巴瓦峰东侧,是目前我国唯一不通公路的县。在墨脱地质灾害调查过程中,笔者通过对波(密)—墨(脱)线;派(区)—墨(脱)线和沿江线的实地考察,结合遥感技术,基本了解了墨脱地区地质灾害的基本类型和发育分布规... 墨脱县地处喜马拉雅山南麓,南迦巴瓦峰东侧,是目前我国唯一不通公路的县。在墨脱地质灾害调查过程中,笔者通过对波(密)—墨(脱)线;派(区)—墨(脱)线和沿江线的实地考察,结合遥感技术,基本了解了墨脱地区地质灾害的基本类型和发育分布规律,并对地质灾害的成因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墨脱 地质灾害 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墨脱县小型兽类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廖锐 郭光普 +2 位作者 刘洋 靳伟 刘少英 《四川林业科技》 2015年第1期6-10,共5页
墨脱县位于我国西藏东南部,雅鲁藏布江下游,交通极为不便。县域最南部海拔不到500 m,最高峰是南迦巴瓦主峰,海拔7 782 m。生态系统原始,植被垂直带谱完整,雨量充沛,生物多样性丰富。2008年和2011年,我们两次对墨脱县的小型兽类(食虫类... 墨脱县位于我国西藏东南部,雅鲁藏布江下游,交通极为不便。县域最南部海拔不到500 m,最高峰是南迦巴瓦主峰,海拔7 782 m。生态系统原始,植被垂直带谱完整,雨量充沛,生物多样性丰富。2008年和2011年,我们两次对墨脱县的小型兽类(食虫类、翼手类、啮齿类和鼠兔类)进行了调查,结合资料,确认墨脱县有小型兽类4目7科31种。东洋界种类占绝对优势,喜马拉雅-横断山系分布型为最多的分布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墨脱县 小型兽类 印度-马来区域 珠峰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RS的西藏墨脱高等级公路工程地质勘察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明华 薛重生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09-413,共5页
以ETM +图像为信息源 ,以基于地学知识的地学遥感解译及图像识别技术为主要方法 ,结合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和地理信息技术 ,在图像波谱分析的基础上 ,选择TM 4 (R)、3(G)、2 (B)波段组合与TM8融合图像为基础底图 ,在ENVI及ARC/INFO平台下 ... 以ETM +图像为信息源 ,以基于地学知识的地学遥感解译及图像识别技术为主要方法 ,结合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和地理信息技术 ,在图像波谱分析的基础上 ,选择TM 4 (R)、3(G)、2 (B)波段组合与TM8融合图像为基础底图 ,在ENVI及ARC/INFO平台下 ,对墨脱公路方案线廊带的工程地质信息进行图像识别、机助解译及专题制图 ,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RS 高等级公路 工程地质勘察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墨脱县森林植被生物量与碳储量分析 被引量:14
11
作者 付达夫 宋庆安 李典军 《湖南林业科技》 2015年第4期67-72,共6页
基于墨脱县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等材料,采用材积源生物量法以及生物量转换连续因子法等经验模型,分不同森林植被类型计算各个小班的生物量并综合;再根据不同森林植被类型的含碳率计算各个小班的碳储量以及各森林植被类型的碳密度。结... 基于墨脱县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等材料,采用材积源生物量法以及生物量转换连续因子法等经验模型,分不同森林植被类型计算各个小班的生物量并综合;再根据不同森林植被类型的含碳率计算各个小班的碳储量以及各森林植被类型的碳密度。结果表明,墨脱县实际控制区总的森林植被生物量为77 582 750.1 t,全县单位面积平均生物量为177.61 t/hm2;总碳储量为39 355 414.3 t,全县碳密度平均为90.10 t/hm2。从结果来看,墨脱县的森林生物生产力较高,森林资源质量较好,尤其是云杉(冷杉)的单位面积平均生物量高达311.60 t/hm2,质量非常好;全县单位面积平均生物量、碳密度均为针叶树较阔叶树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植被类型 生物量 碳储量 碳密度 墨脱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墨脱县旅游资源SWOT分析及开发建议 被引量:3
12
作者 赵佩燕 王忠斌 《特区经济》 2012年第6期136-138,共3页
本文在对墨脱县旅游资源进行调查与分类的基础上,运用SWOT分析法对墨脱县旅游资源开发进行分析,得出墨脱县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又存在着区位条件差以及经济条件差的劣势;面临着西部旅游大开发以及"个性化"旅游发展的机遇... 本文在对墨脱县旅游资源进行调查与分类的基础上,运用SWOT分析法对墨脱县旅游资源开发进行分析,得出墨脱县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又存在着区位条件差以及经济条件差的劣势;面临着西部旅游大开发以及"个性化"旅游发展的机遇,又担心资源开发带来的资源破坏的威胁。同时根据在SWOT资源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墨脱县区域旅游资源开发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OT 墨脱 旅游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悬钩子属绢毛亚组新资料(英文)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书东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01-304,共4页
报道了采自西藏墨脱县悬钩子属绢毛亚组Rubus subsect.Lineati(Focke)Yüet Lu两个中国新纪录种,即酒红悬钩子R.calophyllus Clarke.和炫丽悬钩子R.splendidissimus Hara.
关键词 酒红悬钩子 炫丽悬钩子 新记录种 悬钩子属绢毛亚组 墨脱县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墨脱产“藏药三果”品种鉴定与考证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宇 付瑶 +3 位作者 杨立新 李明祥 王趁 王雨华 《亚太传统医药》 2019年第8期44-49,共6页
“多物同用”是中国传统医药中常见的现象,虽然可以扩大药用植物资源的来源,缓解稀缺药用植物资源不足的现象,但也带来用药混乱和安全等问题。三果(阿如热、巴如热、居如热)作为最经典常用的传统藏药方之一,出现多物一用是很正常的。然... “多物同用”是中国传统医药中常见的现象,虽然可以扩大药用植物资源的来源,缓解稀缺药用植物资源不足的现象,但也带来用药混乱和安全等问题。三果(阿如热、巴如热、居如热)作为最经典常用的传统藏药方之一,出现多物一用是很正常的。然而,也正因为“最经典最常用”,其用药规范性、合理性和安全性就显得很重要。西藏墨脱县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缺少藏药三果原药材,当地各族群众在藏医理论指导下,从本地产植物资源中找出相应的地方替代品。考虑到用药安全和合理性,研究从多个角度,基于实地调查和本草考证的结果,对墨脱产藏药三果的基源植物进行调查、采集、鉴定和考证,并探讨其合理性以及用药安全。结果表明,墨脱产藏药三果替代品在原植物物种上虽不同于标准品,但形态上同藏医本草记载相似,标志性有效成分(没食子酸)亦与标准品相同,说明墨脱产藏药三果替代品的应用具有一定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药三果 墨脱 滇北杜英 毛果柿 广酸枣 刺苞省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墨脱县冬季气候与热带果树引种适应性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文华 《热带农业科学》 2020年第9期39-44,共6页
2017年在墨脱县首次规模化引进种植一批热带果树,开展适应性试验研究。连续监测2017~2019年3个冬季气温、空气湿度、降雨量、风速、风向和光照强度等气象数据,发现墨脱冬季气候环境理论上适合部分热带果树生长。经过3个冬季考验后,观测... 2017年在墨脱县首次规模化引进种植一批热带果树,开展适应性试验研究。连续监测2017~2019年3个冬季气温、空气湿度、降雨量、风速、风向和光照强度等气象数据,发现墨脱冬季气候环境理论上适合部分热带果树生长。经过3个冬季考验后,观测热带果树长势,发现澳洲坚果、菠萝等热带果树长势良好,适应性强;火龙果和毛叶枣等果树长势较差,另外有一部分热带果树死亡。根据气象数据和果树实际生长表现,初步得出墨脱可以种植部分热带果树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墨脱县 冬季气候 热带果树 引种 适应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墨脱县生态旅游资源及其开发前景探讨 被引量:4
16
作者 罗怀斌 杨帆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12年第2期35-38,共4页
西藏墨脱县拥有世界最大峡谷雅鲁藏布峡谷、中国最美雪山南迦巴瓦及中国县域范围原始森林面积最大等生态旅游资源,具有极高的生态旅游开发前景。评价墨脱县生态旅游资源,分析旅游开发现状与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一世界级的生态旅游资源,提... 西藏墨脱县拥有世界最大峡谷雅鲁藏布峡谷、中国最美雪山南迦巴瓦及中国县域范围原始森林面积最大等生态旅游资源,具有极高的生态旅游开发前景。评价墨脱县生态旅游资源,分析旅游开发现状与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一世界级的生态旅游资源,提出其保护和开发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墨脱 生态旅游资源 保护与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墨脱的教育现状看西藏边疆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
17
作者 陈立明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1期9-16,24,共9页
西藏边疆民族地区过去教育发展十分落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帮助下,随着国家兴边富民行动的推进和扶持人口较少民族政策的实施,西藏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教育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墨脱县地处西藏边陲,其教育发展历程最能反映... 西藏边疆民族地区过去教育发展十分落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帮助下,随着国家兴边富民行动的推进和扶持人口较少民族政策的实施,西藏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教育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墨脱县地处西藏边陲,其教育发展历程最能反映出西藏边疆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状况。文章通过实地调查和梳理,考述墨脱现代教育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反映和展示了西藏边疆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墨脱 教育 边疆民族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4种新分布药用植物 被引量:4
18
作者 徐元江 刘江 +3 位作者 赵芳玉 权红 郑维列 兰小中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39-1142,共4页
在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试点之西藏自治区墨脱县野外调查中,发现西藏2个新记录属植物——球果藤属(Aspidocarya)与龙珠属(Tubocapsicum),4个新记录种植物——球果藤(Aspidocarya uvifera Hook.f.et Thoms.)、龙珠(Tubocapsicum anomal... 在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试点之西藏自治区墨脱县野外调查中,发现西藏2个新记录属植物——球果藤属(Aspidocarya)与龙珠属(Tubocapsicum),4个新记录种植物——球果藤(Aspidocarya uvifera Hook.f.et Thoms.)、龙珠(Tubocapsicum anomalum)、毛花槭(Acer erianthum Schwer.)和清香藤(Jasminum lanceolarium Roxb.),凭证标本保存于西藏高原生态研究所植物标本室(XZE)。该次发现的植物新记录丰富了西藏的植物区系,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当地的药用植物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植物 新记录 西藏 墨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雅鲁藏布江下游墨脱江段黄斑褶鮡的年龄结构与生长特征 被引量:6
19
作者 金洪宇 李雷 +4 位作者 金星 王念民 马清芝 尹家胜 马波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0-17,共8页
于2018年3月、7月,在雅鲁藏布江墨脱江段采集黄斑褶鮡(Pseudecheneis sulcatus)203尾,其中183尾可用脊椎骨作为鉴定材料对其进行年龄鉴别,并对其进行生长特征分析。通过对比发现,脊椎骨比微耳石更适合做为黄斑褶鮡的年龄鉴定材料。所采... 于2018年3月、7月,在雅鲁藏布江墨脱江段采集黄斑褶鮡(Pseudecheneis sulcatus)203尾,其中183尾可用脊椎骨作为鉴定材料对其进行年龄鉴别,并对其进行生长特征分析。通过对比发现,脊椎骨比微耳石更适合做为黄斑褶鮡的年龄鉴定材料。所采样本的年龄范围为1~9龄,其中2~5龄为优势群体,占样本总数的73.22%。雌、雄个体生长无显著性差异,样本体长分布范围为50.0~144.0 mm,平均体长为(99.1±18.67)mm,体重分布范围为3.8~65.6 g,平均体重为(26.0±14.7)g。脊椎骨半径与体长的直线关系式:L=62.88R+40.69(R2=0.89,n=183)。体长与体重的关系式:W=3×10^-5L^2.9292(R2=0.96,n=183),通过对比Compertz GF、Logistic GF、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VBGF)三种生长方程的拟合效果,选用von Bertalanffy方程进行描述黄斑褶鮡生长特性,生长方程:Lt=189.56[1-e^-0.118[t+1.981]],Wt=155.45[1-e^-0.118[t+1.981]]2.9292;生长速度方程:dL/dt=22.37e^-0.118(t+1.981),dW/dt=53.57e^-0.118(t+1.981)(1-e^-0.118(t+1.981))1.9292;生长加速度方程:d^2L/dt^2=-2.639e^-0.118(t+1.981),d^2W/dt^2=6.34e^-0.118(t+1.981)(1-e^-0.118(t+1.981))0.9292(2.9292e^(-0.118(t+1.981)-1)。黄斑褶鮡体重生长拐点为7.1龄,对应的体长和体重分别为124.6 mm和45.5 g。黄斑褶鮡属小型,中速生长鱼类。雅鲁藏布江下游墨脱江段的黄斑褶鮡资源已遭到破坏,需加大力度进行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斑褶鮡(Pseudecheneis sulcatus) 年龄 生长 雅鲁藏布江 墨脱江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兰科植物名录增补 被引量:3
20
作者 黄婧 孙美 +3 位作者 张建行 张振 武建勇 田怀珍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55-166,共12页
对2017年11月至2022年1月报道于西藏自治区的15个兰科植物新种、77个兰科植物新记录种统计表明,绝大部分(85.9%)发现于墨脱县。该研究于2021年进一步对墨脱县野生兰科植物资源进行调查,经查阅标本和文献比对鉴定,共发现采自墨脱县的兰... 对2017年11月至2022年1月报道于西藏自治区的15个兰科植物新种、77个兰科植物新记录种统计表明,绝大部分(85.9%)发现于墨脱县。该研究于2021年进一步对墨脱县野生兰科植物资源进行调查,经查阅标本和文献比对鉴定,共发现采自墨脱县的兰科植物西藏新记录属1个——叉柱兰属(Cheirostylis Blume),西藏兰科新记录种10个——巡胡石豆兰(Bulbophyllum sinhoense Aver.)、葡萄天麻(Gastrodia putaoensis X.H.Jin)、中华叉柱兰(C.chinensis Rolfe)、弯瓣大苞兰[Bulbophyllum sasakii(Hayata)J.J.Verm.,Schuit.&de Vogel]、独龙石斛(Dendrobium praecinctum Rchb.f.)、直立山珊瑚[Cyrtosia falconeri(Hook.f.)Aver.]、红唇鸢尾兰(Oberonia rufilabris Lindl.)、白肋菱兰[Rhomboda tokioi(Fukuy.)Ormerod]、带唇兰(Tainia dunnii Rolfe)和绿叶线柱兰(Zeuxine agyokuana Fukuy.),其中巡胡石豆兰和葡萄天麻为2个中国新记录种。结合最新文献及野外植株形态,对以上物种分别进行了描述,提供花期照片和解剖图,并总结了新记录种与相似种之间的差异,以方便鉴别。凭证标本均存放于华东师范大学植物标本馆(HSN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墨脱 兰科 新记录种 物种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