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8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Novel Hybrid Method for Measuring the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of Vehicular Crashes: Combining Moran’s Index and Getis-Ord G<sub>i</sub><sup style='margin-left:-7px;'>*</sup>Statistic 被引量:2
1
作者 Azad Abdulhafedh 《Open Journal of Civil Engineering》 2017年第2期208-221,共14页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is a measure of the correlation of an observation with other observations through space. Most statistical analyses are based on the assumption that the values of observations are independent of...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is a measure of the correlation of an observation with other observations through space. Most statistical analyses are based on the assumption that the values of observations are independent of one another.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violates this assumption, because observations at near-by locations are related to each other, and hence, the consideration of spatial autocorrelations has been gaining attention in crash data modeling in recent years, and research have shown that ignoring this factor may lead to a biased estimation of the modeling parameters. This paper examines two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indices: Moran’s Index;and Getis-Ord Gi* statistic to measure the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of vehicle crashes occurred in Boone County roads in the state of Missouri, USA for the years 2013-2015. Since each index can identify different clustering patterns of crashes, therefore this paper introduces a new hybrid method to identify the crash clustering patterns by combining both Moran’s Index and Gi*?statistic. Results show that the new method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number, extent, and type of crash clustering along roadway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moran’s index Getis-Ord Gi* statistic Vehicle Crash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遥感和Moran’s I指数的水稻面积变化空间自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孙玲 单捷 +2 位作者 毛良君 黄晓军 王志明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60-1065,共6页
本研究基于遥感影像获取了2011-2015年江苏省淮安区水稻面积,在乡镇区划和2 km规则网格的基础上,用Moran’s I指数分析了2011-2015年水稻逐年空间变化的相关关系,分析结果表明,淮安区水稻面积变化有聚集现象,2012年有4个聚集区,2013年有... 本研究基于遥感影像获取了2011-2015年江苏省淮安区水稻面积,在乡镇区划和2 km规则网格的基础上,用Moran’s I指数分析了2011-2015年水稻逐年空间变化的相关关系,分析结果表明,淮安区水稻面积变化有聚集现象,2012年有4个聚集区,2013年有3个聚集区,2014年和2015年有6个聚集区;聚集区仅为乡镇行政区划单元的部分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卫星遥感 moran’s I指数 网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ran′s I的林分空间结构量化指标自相关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卿东升 彭进香 +2 位作者 李建军 邓巧玲 刘帅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17,共10页
为了研究林分空间单元中对象木与相邻木之间在空间结构指标上的自相关性,分析对象林木与相邻木之间在空间中的逻辑关系。在大围山自然保护区、乌云界自然保护区及芦头林场等区域中设置了25块20m×20m的样地,构建了基于Voronoi图的... 为了研究林分空间单元中对象木与相邻木之间在空间结构指标上的自相关性,分析对象林木与相邻木之间在空间中的逻辑关系。在大围山自然保护区、乌云界自然保护区及芦头林场等区域中设置了25块20m×20m的样地,构建了基于Voronoi图的林木空间单元,确定了每株对象林木的相邻木,并选取混交度、开阔比数、胸径大小比及竞争指数作为林木空间结构量化指标,计算了各指标的值,最后结合全局Moran′s I的基本原理构建了林分空间结构单元指标自相关性分析方案,对研究样地中的林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域的林分为中度混交混交林,该区域的林木之间处于呈中拥挤状态,研究区域内的对象木和其空间单元内的相邻木胸径大小分布差异性较大,林木之间的竞争相对较强。从空间关系上看,研究区域内林木的混交度、开阔比数与其相邻木在空间上呈正相关,在逻辑上表现为聚集;林木的胸径大小比、竞争指数与其相邻木在空间上呈负相关,在逻辑上表现为离散。此外,调研区域中的林木在空间上与其相邻木的关系主要表现为竞争,林分中林木的混交度和竞争指数可能是导致其与周围相邻木存在负相关的主要空间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分空间结构 林分空间关系 morans I 空间结构量化 自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ran’s I指数与DEM网格大小关系的研究
4
作者 郤建军 李新通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4期418-424,共7页
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简称DEM)作为真实地形的一种数字化模拟,网格间存在着某种空间自相关性.Moran’s I是一种常见的空间自相关程度量化指标.为了研究Moran’s I与DEM网格大小之间的关系,文章在分辨率为30 m×30 ... 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简称DEM)作为真实地形的一种数字化模拟,网格间存在着某种空间自相关性.Moran’s I是一种常见的空间自相关程度量化指标.为了研究Moran’s I与DEM网格大小之间的关系,文章在分辨率为30 m×30 m的DEM上随机选取了35个采样点.又以每个采样点为中心,选取n×n(n=3,5,7,…,25)大小的DEM网格,计算并记录对应于每个网格的Moran’s I指数值,绘出各采样点的Moran’s I指数值随n变化的曲线.研究发现:大多数采样点的Moran’s I曲线呈现出一致的变化趋势;同时发现少数采样点的Moran’s I曲线出现局部的变化异常.对这些异常进行分析后发现,Moran’s I值随n变化的趋势与DEM网格高程值的离散程度(地形)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M moran’s I指数 网格 空间自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S method for evaluation of pollutant time series in environmental quality assessment
5
作者 Bu Quanmin Bi Jun +1 位作者 Yuan Zengwei Huang Lei 《Wa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EI CAS 2008年第4期82-88,共7页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fluctuation and randomness of the time series of each pollutant in environmental quality assessment is described for the first time in this paper. A comparative study was made of three differen...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fluctuation and randomness of the time series of each pollutant in environmental quality assessment is described for the first time in this paper. A comparative study was made of three different computing methods: the same starting point method, the striding averaging method, and the stagger phase averaging method. All of them can be used to calculate the Hurst index, which quantifies fluctuation and randomness. This study used real water quality data from Shazhu monitoring station on Taihu Lake in Wuxi, Jiangsu Province. The results show that, of the three methods, the stagger phase averaging method is best for calculating the Hurst index of a pollutant time ser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tatistical regular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vironmental quality assessment time series fractal dimension R/s statistical method Hurst inde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method to determine relevant geomechanical parameters for evaluating the hydraulic erodibility of rock
6
作者 Lamine Boumaiza Ali Saeidi Marco Quirion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SCIE CSCD 2019年第5期1004-1018,共15页
Among the methods used for evaluating the potential hydraulic erodibility of rock,the most common methods are those based on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force of flowing water and the capacity of a rock to resist eros... Among the methods used for evaluating the potential hydraulic erodibility of rock,the most common methods are those based on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force of flowing water and the capacity of a rock to resist erosion,such as Annandale’s and Pells’methods.The capacity of a rock to resist erosion is evaluated based on erodibility indices that are determined from specific geomechanical parameters of a rock mass.These indices include unconfined compressive strength(UCS)of rock,rock block size,joint shear strength,a block’s shape and orientation relative to the direction of flow,joint openings,and the nature of the surface to be potentially eroded.However,it is difficult to determine the relevant geomechanical parameters for evaluating the hydraulic erodibility of rock.The assessment of eroded unlined spillways of dams has shown that the capacity of a rock to resist erosion is not accurately evaluated.Using more than 100 case studies,we develop a method to determine the relevant geomechanical parameters for evaluating the hydraulic erodibility of rock in unlined spillways.The UCS of rock is found not to be a relevant parameter for evaluating the hydraulic erodibility of rock.On the other hand,we find that the use of three-dimensional(3D)block volume measurements,instead of the block size factor used in Annandale’s method,improves the rock block size estimation.Furthermore,the parameter representing the effect of a rock block’s shape and orientation relative to the direction of flow,as considered in Pells’method,is more accurate than the parameter adopted by Annandale’s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CK mass HYDRAULIC ERODIBILITY Geomechanical parameters ROCK block size Annandale’s method Pellsmethod Kirsten’s index EROsION lev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deal Point Method Applied in Forest Harvest Regulation
7
作者 秦安臣 赵林森 +2 位作者 刘建国 李维忠 才丁华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1997年第2期117-119,共3页
Ideal point method is one of the methods to solve multi-objective problem. It is applied to forest harvest regu-lation, and showed very good results by analyzing changes of quantitative indexes of forest resource stru... Ideal point method is one of the methods to solve multi-objective problem. It is applied to forest harvest regu-lation, and showed very good results by analyzing changes of quantitative indexes of forest resource structure before andafter the regulation. This method can be applied as one of the mathematical tools in forest harvest regul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DEAL point method FOREsT HARVEsT REGULATION FOREsT structure Quantitative index Ohm’s DIsTANCE Equilib-rium rati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Statistical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Fractal Dimension of Time Series
8
作者 Xinmeng Wang Junjie Bai +1 位作者 Haiyue Jin Yicheng Hong 《数学计算(中英文版)》 2017年第1期1-4,共4页
In this paper,we present a new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fractal dimension of time series and the algorithm of H index(Hurst index).
关键词 TIME sERIEs FRACTAL DIMENsION H index R/s Analysis meth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驱油田凹-S形含水上升规律表征方法的扩展
9
作者 袁迎中 汤紫琪 +4 位作者 凌霄 黄冬梅 于成超 戚志林 严文德 《特种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4-90,共7页
针对水驱油田凹-S形含水上升规律不易诊断且拟合效果较差的问题,综合考虑S形含水上升曲线高含水期偏离直线的情况,以及凹形含水上升曲线对S形含水上升曲线的增强或减弱作用,引入与含水饱和度有关的二次项、对数项及与含水率相关的形态指... 针对水驱油田凹-S形含水上升规律不易诊断且拟合效果较差的问题,综合考虑S形含水上升曲线高含水期偏离直线的情况,以及凹形含水上升曲线对S形含水上升曲线的增强或减弱作用,引入与含水饱和度有关的二次项、对数项及与含水率相关的形态指数n,建立表征凹-S形含水上升规律的扩展型水驱曲线方程。新方程兼具凹形和S形含水上升曲线的特征和优势,拓展了常规含水上升曲线的适用范围,提高了含水上升规律描述的准确性。将研究成果应用于WZ油田,结果表明:利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获得了方程的相关参数,对凹-S形含水上升规律进行综合表征,拟合效果显著提高,拟合的R^(2)达0.9778。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根据已有的生产数据回归得到扩展型水驱曲线方程系数,据此预测不同含水率时的累计产油量,或预测不同累计产油量时的含水率。研究成果对准确分析或预测油田含水上升规律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s形含水上升规律 水驱曲线 形态指数 表征方法 多元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S法的径流时序复杂特性研究 被引量:66
10
作者 燕爱玲 黄强 +1 位作者 刘招 王义民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14-217,共4页
R/S(重标极差)分析法是一种描述分形结构的有效方法.针对径流序列所具有的复杂的随机性和波动性,应用R/S分析法,通过对时变指数Hurst的计算及其检验,以新的视角对河川径流时间序列的分布特征、统计循环长度等复杂特性进行了有益探索.实... R/S(重标极差)分析法是一种描述分形结构的有效方法.针对径流序列所具有的复杂的随机性和波动性,应用R/S分析法,通过对时变指数Hurst的计算及其检验,以新的视角对河川径流时间序列的分布特征、统计循环长度等复杂特性进行了有益探索.实际径流时间序列的计算结果表明:黄河上游径流序列服从分形分布,具有较强的状态持续性,而且拥有一定的非周期循环,这为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和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序列 R/s分析法 HURsT指数 分形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S分析在滑坡变形趋势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43
11
作者 李远耀 殷坤龙 程温鸣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291-1296,共6页
R/S分析(重标度极差分析)是一种描述和刻画非线性时间序列的有效方法。针对滑坡地表位移监测时序确定性与随机性共存的复杂非线性特征,对三峡库区的一个实例滑坡的长时期位移时序进行了R/S分析。分别计算了滑坡累积位移时序和增量位移... R/S分析(重标度极差分析)是一种描述和刻画非线性时间序列的有效方法。针对滑坡地表位移监测时序确定性与随机性共存的复杂非线性特征,对三峡库区的一个实例滑坡的长时期位移时序进行了R/S分析。分别计算了滑坡累积位移时序和增量位移时序的Hurst指数,指出增量位移时序是更有效的分形结构,其Hurst指数能定量刻画滑坡的变形趋势;分析了滑坡增量位移时序的非周期循环长度,发现滑坡前缘与中后部的增量位移时序Hurst指数和非周期循环长度存在显著差别,并从滑坡变形诱发机制上解释了这一差异产生的内在原因;最后基于滑坡变形演化的力学机理,提出了一个利用增量位移时序Hurst指数判断滑坡加速变形阶段的概念模型:为提高和完善滑坡失稳时间预测预报理论,提供了一个有意义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位移时间序列 R/s分析 HURsT指数 预测预报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PSIS法在区域生态安全动态评价中的应用——以陕西省为例 被引量:20
12
作者 陈西蕊 张蓉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77-184,共8页
【目的】研究陕西省的生态安全动态变化,为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陕西省为研究区域,在参考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借助压力-状态-响应模型(P-S-R模型)框架,构建了该区域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理想... 【目的】研究陕西省的生态安全动态变化,为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陕西省为研究区域,在参考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借助压力-状态-响应模型(P-S-R模型)框架,构建了该区域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理想解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TOPSIS法),在时间尺度上(1996-2006年)对陕西省的生态安全进行定量评价。【结果】(1)1996-2006年,陕西省生态压力系统安全指数CP值有一定波动,但总体上呈下降趋势,生态负荷加大;状态系统安全指数CS值虽有波动但总体上表现出增长态势,安全状况逐渐好转;响应系统安全指数CR值呈明显的增长趋势,显示陕西省对生态系统的保护能力、保护力度有所增强。(2)陕西省生态安全指数从1996年的0.39增加至2006年的0.60,整体上呈增长趋势,表明生态系统状态由不安全转为较不安全,研究期末(2006年)陕西省的生态安全水平仍处在临界安全边缘。【结论】TOPSIS法简单直观,评价结果客观,且符合区域生态安全变化的实际情况,可用于不同区域生态安全的动态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安全 评价指标体系 P-s-R模型 TOPsIs 安全指数 陕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重标度极差分析法(R/S)分析无定河流域水沙变化 被引量:26
13
作者 张鑫 蔡焕杰 尹晓楠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2期212-217,共6页
河流水沙变化是降水、蒸发及下垫面条件改变的客观反映,揭示流域水沙演变规律及成因,可为水资源合理利用提供决策依据。应用R/S分析法对时变指数Hurst的计算及其检验,分析无定河流域赵石窑站和白家川站径流与输沙量时间序列的长程相关... 河流水沙变化是降水、蒸发及下垫面条件改变的客观反映,揭示流域水沙演变规律及成因,可为水资源合理利用提供决策依据。应用R/S分析法对时变指数Hurst的计算及其检验,分析无定河流域赵石窑站和白家川站径流与输沙量时间序列的长程相关性。结果表明:两站的径流时间序列的Hurst指数分别为0.56、0.61,均大于0.5,呈现长程正相关;而两站的输沙量时间序列的变化存在差异,赵石窑站的输沙量时间序列有2个突变点,分别发生在1966和1979年,3个标度分布范围的Hurst指数分别为0.97、0.71和0.90,均明显大于0.5,具有分形特性,白家川站的输沙量时间序列有3个突变点,分别发生在1966、1972和1979年,4个标度分布范围的Hurst指数分别为0.59、0.41、0.99和0.81,前2个标度范围的Hurst指数在0.5左右,服从布朗运动,后2个标度范围的Hurst指数均接近1.0,具有分形特性。因此,两站下一时段的径流与输沙量时间序列与过去时段变化趋势相同,具有继续下降的趋势。人类活动是引起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径流 泥沙 径流序列 输沙量序列 R/s分析法 HURsT指数 分形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S法的土石坝施工期沉降规律及预警标准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张社荣 韩启超 +1 位作者 谭尧升 撒文奇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64-170,共7页
为提高施工期土石坝沉降安全性,研究其具有复杂非线性特征的施工期沉降规律和相应的预警标准。基于国内某在建高土石坝的沉降数据,采用R/S法分析坝体不同高程测点、同高程测点和同测点不同时期沉降数据的Hurst指数及分形维数,提出评价... 为提高施工期土石坝沉降安全性,研究其具有复杂非线性特征的施工期沉降规律和相应的预警标准。基于国内某在建高土石坝的沉降数据,采用R/S法分析坝体不同高程测点、同高程测点和同测点不同时期沉降数据的Hurst指数及分形维数,提出评价坝体施工期沉降安全性的预警标准。结果表明:各测点的Hurst指数最小值为0.763,坝内各处沉降仍处于快速增长阶段;坝体下部比上部、中部比下游堆石区沉降能更快趋于稳定,且坝体下部的沉降速率已经渐趋平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石坝 沉降 重标度极差分析(R/s)法 HURsT指数 分形维数 预警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S分析法的调剖注入压力动态变化特征量化评价 被引量:4
15
作者 吴天江 杨海恩 +1 位作者 陈荣环 薛芳芳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65-69,共5页
运用R/S分析法和分形理论计算调剖注入压力时间序列的Hurst指数及分形维数。对王窑长6油藏的6口井弱凝胶调剖注入压力曲线进行了实例计算。结果表明,调剖注入压力序列Hurst指数均大于0.5,平均值0.956 2,对应分形维数1.043 8。分段拟合... 运用R/S分析法和分形理论计算调剖注入压力时间序列的Hurst指数及分形维数。对王窑长6油藏的6口井弱凝胶调剖注入压力曲线进行了实例计算。结果表明,调剖注入压力序列Hurst指数均大于0.5,平均值0.956 2,对应分形维数1.043 8。分段拟合时第一阶段Hurst指数平均值0.718 3,中后期0.969 4,对应分形维数分别为1.281 7和1.030 6,调剖注入压力变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中后期注入压力上升的概率远高于初期,与分析堵剂在地层运移规律具有一致性。R/S分析法量化评价调剖注入压力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剖注入压力 R/s分析法 HURsT指数 分形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股市非线性特征:一个基于R/S方法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周洪涛 王宗军 《管理学报》 2005年第5期597-600,共4页
应用Hurst指数和R/S分析法对上海股市月、周和日收益率数据序列进行了非线性特征实证研究,从低频数据到高频数据逐层分析,分别得到它们的H-指数、相关系数、分形维数和非周期循环。进一步,对不同频度数据分别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上海... 应用Hurst指数和R/S分析法对上海股市月、周和日收益率数据序列进行了非线性特征实证研究,从低频数据到高频数据逐层分析,分别得到它们的H-指数、相关系数、分形维数和非周期循环。进一步,对不同频度数据分别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上海股市具有明显的非线性特征。实证研究表明上海股市不是一个有效的市场,而是一个具有非线性特征的市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票收益 R/s分析 H-指数 非周期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聚合物S形脊波导的弯曲损耗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陆荣国 刘永智 +2 位作者 廖进昆 韩文杰 刘爽 《半导体光电》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38-641,750,共5页
利用广角有限差分束传播法和有效折射率法研究了S形脊波导圆弧曲率半径与弯曲损耗的关系,得出了如下结论:当圆弧曲率半径大于5000μm后,即使波导曲率半径增大,波导的弯曲辐射损耗已不会再明显减小,光已可以在S形脊波导中稳定地传播了。
关键词 聚合物 s形脊波导 广角有限差分束传播法 有效折射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S证据法的路面行车舒适性综合评价方法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金喜 周同举 +1 位作者 王琳 吴洋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06-112,共7页
路面行车舒适性主要受路面平整度的影响,目前主要有主观感受、行车振动以及驾乘人员的心生理变化3种评价方法.由于测试对象、测试方法及评价标准不同,不同方法对路面行车舒适性评价的准确性不同,评价结果也有一定的差异.为了提升路面行... 路面行车舒适性主要受路面平整度的影响,目前主要有主观感受、行车振动以及驾乘人员的心生理变化3种评价方法.由于测试对象、测试方法及评价标准不同,不同方法对路面行车舒适性评价的准确性不同,评价结果也有一定的差异.为了提升路面行车舒适性评价的准确性和客观性,文中利用平整度范围为1.06~5.53 m/km的12条沥青路面的室外乘车试验结果,提出了采用D-S(Dempster-Shafer)证据法对3种评价方法进行决策融合的路面行车舒适性综合评价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采用D-S证据法建立的基于路面平整度的行车舒适性综合评价体系能够显著降低各评价方法的不确定性,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得到了综合3种舒适性评价方法的路面平整度绝对阈值;速度对综合评价体系的不确定性下降比例有重要的影响,符合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平整度指标 行车舒适性 D-s证据理论 决策融合 综合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S分析法的等维灰数递补动态GM(1,1)模型预测矿井涌水量 被引量:7
19
作者 黄欢 刘其声 姬亚东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2-95,100,共5页
针对矿井涌水量时间序列的分形与灰色特征,采用重标极差分析法(R/S分析法)确定涌水量时间序列的Hurst指数和平均循环周期,在一个周期内建立等维灰数递补动态GM(1,1)预测模型。充分利用最新信息,提高模型预测精度。运用基于R/S分析法的GM... 针对矿井涌水量时间序列的分形与灰色特征,采用重标极差分析法(R/S分析法)确定涌水量时间序列的Hurst指数和平均循环周期,在一个周期内建立等维灰数递补动态GM(1,1)预测模型。充分利用最新信息,提高模型预测精度。运用基于R/S分析法的GM(1,1)模型对陕北某矿矿井涌水量进行分析预测,结果表明,模型拟合程度好,预测精度高,能够为矿井安全生产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涌水量 R/s分析法 HURsT指数 平均循环周期 等维灰数递补动态GM(1 1)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利克特主成分D-S理论的农业对外开放合作风险预警系统构建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朱春江 范郁尔 +3 位作者 骆汝九 许强 朱荣 吴成洲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第4期8-17,共10页
21世纪以来,农业对外开放合作在进出口贸易、对外投资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进行农业对外开放合作风险预警防范显得非常有必要。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构建是否科学是农业对外开放合作风险预警防范的重要前提。为... 21世纪以来,农业对外开放合作在进出口贸易、对外投资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进行农业对外开放合作风险预警防范显得非常有必要。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构建是否科学是农业对外开放合作风险预警防范的重要前提。为了克服指标体系构建的主观性,先对历史文献的指标进行频度分析以构建初步的指标体系,通过调查问卷让两组不同的专家对指标打分,根据其中一组专家的指标调查分值运用利克特量表法进行指标筛选,根据另外一组专家的指标调查分值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指标筛选,最后运用D-S理论对利克特量表法得到的指标和主成分分析法得到的指标进行信息融合,从而得到相对科学合理的农业对外开放合作风险预警指标体系,为农业对外开放合作风险预警防范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克特量表法 D-s理论 农业对外开放合作 风险预警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