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苦瓜叶乙酸乙酯萃取物对斜纹夜蛾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骆颖 张茂新 凌冰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89-294,共6页
为了研究苦瓜Momordica charantia叶乙酸乙酯萃取物及其活性化合物Momordicin Ⅱ对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的作用机理,将苦瓜叶乙酸乙酯萃取物及其活性化合物Momordicin Ⅱ添加到人工饲料中饲喂斜纹夜蛾幼虫,分别测定其对斜纹夜蛾幼... 为了研究苦瓜Momordica charantia叶乙酸乙酯萃取物及其活性化合物Momordicin Ⅱ对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的作用机理,将苦瓜叶乙酸乙酯萃取物及其活性化合物Momordicin Ⅱ添加到人工饲料中饲喂斜纹夜蛾幼虫,分别测定其对斜纹夜蛾幼虫中肠蛋白酶活性和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斜纹夜蛾幼虫取食了含苦瓜叶乙酸乙酯萃取物的饲料后,其中肠的淀粉酶和蛋白酶活性均比对照明显降低,处理后72h,高浓度(0.08%)对淀粉酶和蛋白酶的抑制率分别为23.0%和40.6%。斜纹夜蛾幼虫取食了含Momordicin Ⅱ的饲料后,对淀粉酶活性无明显的影响,但其中肠的蛋白酶活性比对照明显降低,处理后72h的抑制作用最强,浓度为0.6%时对蛋白酶的抑制率高达75.6%。这些结果说明乙酸乙酯萃取物及其活性化合物Momordicin Ⅱ能够抑制和干扰斜纹夜蛾幼虫中肠的蛋白酶活性和淀粉酶活性,这是中毒斜纹夜蛾幼虫不能正常生长发育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瓜 乙酸乙酯萃取物 momordicin 斜纹夜蛾 消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tifeedant Activity and Active Ingredients Against Plutella xylostella from Momordica charantia Leaves 被引量:3
2
作者 LING Bing WANG Guo-cai +2 位作者 YA Ji ZHANG Mao-xin LIANG Guang-wen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 CAS CSCD 2008年第12期1466-1473,共8页
With the bioguided fractionation of the ethanol extracts from the leaves of Momordica charantia, we obtained two most active compounds against the feeding of the diamondback moth, Plutella xylostella larvae. The antif... With the bioguided fractionation of the ethanol extracts from the leaves of Momordica charantia, we obtained two most active compounds against the feeding of the diamondback moth, Plutella xylostella larvae. The antifeedant activity of momordicine Ⅰ and momordicine Ⅱ against the second and the third instar larvae of Plutella xylostella were tested using leaf discs of cabbage in the laborator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momordicin Ⅰ and momordicin Ⅱ had significant antifeedant activity on the larvae of P. xylostella, and momordicin Ⅱ was more active than momordicin Ⅰ. The concentrations for 50% antifeedant effects (AFC50) of momordicin Ⅱ against the second and the third instar larvae of P. xylostella were 76.69 and 116.24μg mL^-1, whereas that of momordicin I was 144.08 and 168.42μg mL^-1, respectively. In addition, momordicin Ⅰ and momordicin Ⅱ had significant inhibitive effect on the rate of weight gain and survival of P. xylostella larva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mordica charantia Plutella xylostella antifeedant activities momordicin momordic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瓜叶提取物对小菜蛾的拒食活性及有效成分研究 被引量:23
3
作者 凌冰 王国才 +2 位作者 轧霁 张茂新 梁广文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3116-3122,共7页
【目的】从苦瓜叶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活性成分苦瓜素Ⅰ和苦瓜素Ⅱ,测定其对小菜蛾幼虫的拒食和抑制生长发育活性。【方法】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依次对苦瓜叶片乙醇提取物进行萃取,结果发现乙酸乙酯萃取物的拒食活性最强。... 【目的】从苦瓜叶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活性成分苦瓜素Ⅰ和苦瓜素Ⅱ,测定其对小菜蛾幼虫的拒食和抑制生长发育活性。【方法】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依次对苦瓜叶片乙醇提取物进行萃取,结果发现乙酸乙酯萃取物的拒食活性最强。活性组分经柱层析和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分离纯化,并通过核磁共振谱(NMR)和质谱(MS)鉴定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结果】苦瓜素Ⅰ和苦瓜素Ⅱ对小菜蛾2、3龄幼虫的取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苦瓜素Ⅱ的活性最高,对小菜蛾2、3龄幼虫的拒食中浓度(AFC50)分别为76.69μg·ml-1和116.24μg·ml-1。苦瓜素Ⅰ的活性次之,对小菜蛾2、3龄幼虫的AFC50分别为144.08μg·ml-1和168.42μg·ml-1。同时,苦瓜素I和苦瓜素Ⅱ对小菜蛾幼虫体重增长和存活也有抑制作用。【结论】苦瓜素Ⅱ和苦瓜素Ⅰ对小菜蛾幼虫有很强的拒食作用和抑制生长发育的作用,这些化合物的阐明对理解植物与昆虫的相互关系及其对小菜蛾的控制潜力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瓜 小菜蛾 拒食活性 苦瓜素Ⅰ 苦瓜素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瓜素对柯萨奇B_3病毒核糖核酸的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10
4
作者 李双杰 王佐 +3 位作者 邓晖 万腊香 吴孟津 张宝林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548-550,共3页
目的 观察苦瓜素对急性柯萨奇B3 病毒 (CVB3 )心肌炎心肌中CVB3 RNA量的影响 ,并对苦瓜素的抗病毒机制及其与干扰素 (INF)的关系进行探讨。方法 以CVB3 感染Balb/C小鼠建立病毒性心肌炎实验模型 ,随机分为苦瓜素处理组和生理盐水对照... 目的 观察苦瓜素对急性柯萨奇B3 病毒 (CVB3 )心肌炎心肌中CVB3 RNA量的影响 ,并对苦瓜素的抗病毒机制及其与干扰素 (INF)的关系进行探讨。方法 以CVB3 感染Balb/C小鼠建立病毒性心肌炎实验模型 ,随机分为苦瓜素处理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 ,同时设立正常小鼠对照组。用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RT PCR)检测心肌组织中CVB3 RNA量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检测小鼠血浆INF α及INF γ含量。结果 苦瓜素处理组心肌中CVB3 RNA量明显低于生理盐水对照组 ,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 (t =5 .14 6 8 P =0 .0 0 0 9) ;生理盐水对照组INF α水平较正常小鼠对照组低 ,两者有显著差异 (P <0 .0 1) ,INF γ较正常稍高 ,但两者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苦瓜素处理组两种INF水平均升高 ,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 ,INF α水平两者显著性差异 (P <0 .0 1) ,但INF γ水平两组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心肌组织中CVB3 RNA量与血浆INF α具有明显负相关 (r=- 0 .8390 P =0 .0 0 2 4 ) ,而与INF γ相关性不明显 (r =- 0 .6 0 5 9 P =0 .0 6 34)。结论 苦瓜素抑制CVB3 RNA复制 ,为一种有效的抗CVB3 药物 ,抗病毒作用与诱生干扰素 ,尤其是与IN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瓜素 心肌炎 病毒性 干扰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瓜素对柯萨奇B_3病毒RNA复制抑制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1
5
作者 李双杰 张宝林 +3 位作者 邓晖 万腊香 王佐 李湘斌 《上海中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5-46,共2页
为观察苦瓜素对柯萨奇B3(CVB3)病毒RNA复制的抑制作用 ,采用差示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 ,定量观察苦瓜素在体内外对RNA复制的影响。结果显示在体外、体内实验中苦瓜素组CVB3 RNA水平明显低于生理盐水对照组 ,P <0 0 0 1。提示苦瓜... 为观察苦瓜素对柯萨奇B3(CVB3)病毒RNA复制的抑制作用 ,采用差示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 ,定量观察苦瓜素在体内外对RNA复制的影响。结果显示在体外、体内实验中苦瓜素组CVB3 RNA水平明显低于生理盐水对照组 ,P <0 0 0 1。提示苦瓜素具有明显抑制CVB3 RNA复制的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萨奇病毒 CVB3 苦瓜素 差示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D-RT PCR 商毒复制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瓜蛋白对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的形成及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的影响 被引量:14
6
作者 王佐 唐朝克 +7 位作者 吕运成 李榕娟 危当恒 万载阳 杨保堂 刘录山 易光辉 杨永宗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期27-30,共4页
为研究苦瓜蛋白对泡沫细胞形成的作用及其机制 ,用离心、超滤和色谱技术从苦瓜 (MomordicacharantiaL)果肉中提取苦瓜蛋白 (Momordicin) ,THP 1细胞经 16 0nmol/LPMA孵育 2 4h ,诱导其分化成巨噬细胞 ,然后用 2 5mg/L乙酰化低密度脂蛋... 为研究苦瓜蛋白对泡沫细胞形成的作用及其机制 ,用离心、超滤和色谱技术从苦瓜 (MomordicacharantiaL)果肉中提取苦瓜蛋白 (Momordicin) ,THP 1细胞经 16 0nmol/LPMA孵育 2 4h ,诱导其分化成巨噬细胞 ,然后用 2 5mg/L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孵育 4 8h ,使其泡沫化 ,以观察苦瓜蛋白对泡沫细胞形成的影响。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细胞内胆固醇和胆固醇酯的变化 ,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苦瓜蛋白对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的影响。结果发现 ,经苦瓜蛋白作用后 ,细胞内总胆固醇及胆固醇酯均显著减少 (对照组总胆固醇为 6 34± 2 1,苦瓜蛋白处理组为 2 5 7± 2 6 ,P <0 .0 1;对照组胆固醇酯为 339± 2 1,苦瓜蛋白处理组为 93± 9,P <0 .0 1)。胆固醇酯与总胆固醇比值从对照组的 6 2 .9%下降到 36 .2 %。同时 ,细胞内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表达显著上调 (P <0 .0 5 )。提示苦瓜蛋白抑制THP 1单核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的形成可能与上调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苦瓜蛋白对泡沫细胞形成和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的影响 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 苦瓜蛋白 泡沫细胞 巨噬细胞源 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 胆固醇酯与总胆固醇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瓜蛋白通过阻止核因子κB核转位抑制炎性因子生成 被引量:10
7
作者 黄贤生 王仁 +3 位作者 马小峰 陈娜平 张凯 王佐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583-588,共6页
目的研究苦瓜蛋白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小鼠炎症因子核因子κB(NF-κB)蛋白核转位的影响,探讨苦瓜蛋白抗炎的分子机制。方法 40只6周龄雄性ApoE-/-小鼠,随机分为普食组、高脂高胆固醇组、高脂高胆固醇苦瓜蛋白组、普食苦瓜蛋白... 目的研究苦瓜蛋白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小鼠炎症因子核因子κB(NF-κB)蛋白核转位的影响,探讨苦瓜蛋白抗炎的分子机制。方法 40只6周龄雄性ApoE-/-小鼠,随机分为普食组、高脂高胆固醇组、高脂高胆固醇苦瓜蛋白组、普食苦瓜蛋白组。12周后眼球采血,ELISA测定血浆中炎性因子NF-κB、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6和γ干扰素(IFN-γ)及抗炎因子IL-10的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主动脉壁IκB表达,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NF-κB和IκB表达。结果 ApoE-/-小鼠经高脂高胆固醇饲料喂养12周后,血液中炎症因子NF-κB、IL-1β、TNF-α、IL-6、IFN-γ水平均显著高于普食组(P<0.01,n=5),但抗炎因子IL-10仍维持较高水平。经苦瓜蛋白干预后,血清中炎症因子水平下降,而抗炎因子IL-10水平并不上升。RT-PCR以及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苦瓜蛋白显著降低高脂高胆固醇饲料喂养小鼠动脉血管壁细胞核内NF-κB蛋白水平,阻止其核转位。与普食组比较,高脂高胆固醇组IκB被显著降解(0.19±0.05比0.74±0.15,P<0.05,n=5),但其经苦瓜蛋白干预后,这种降解作用得到显著的抑制(0.19±0.05比0.36±0.07,P<0.01,n=5)。结论苦瓜蛋白通过减少IκB降解抑制NF-κB蛋白核转位而发挥抑制炎性因子生成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瓜蛋白 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 炎性因子 核因子ΚB I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瓜蛋白对BALB/C小鼠柯萨奇B3病毒性心肌炎核因子κB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6
8
作者 王佐 李双杰 杨永宗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6期479-482,共4页
为探讨苦瓜蛋白对BALB C小鼠柯萨奇B3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作用机制 ,以核因子κB为对象 ,来观察苦瓜蛋白的调节作用。从苦瓜果肉中提取苦瓜蛋白后 ,将动物分为 5组 :病毒对照组、正常对照组、药物对照组、高剂量治疗组、低剂量治疗组 ,... 为探讨苦瓜蛋白对BALB C小鼠柯萨奇B3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作用机制 ,以核因子κB为对象 ,来观察苦瓜蛋白的调节作用。从苦瓜果肉中提取苦瓜蛋白后 ,将动物分为 5组 :病毒对照组、正常对照组、药物对照组、高剂量治疗组、低剂量治疗组 ,分别在实验的第 0d、3d、7d、14d和第 2 1d处死动物 ,提取核蛋白 ,在用BCA方法进行蛋白定量后作凝胶滞留分析 (EMSA) ,测定核因子κB的活性 ,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 ,①病毒对照组在第 2 1天时仍然有一定量的核因子κB活化 ,且其活化程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②高、低剂量的苦瓜蛋白对核因子κB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其中高剂量组核因子κB几乎看不到活化 ,低剂量组比病毒对照组核因子κB活化程度明显降低 ;③正常对照组和药物对照组核因子κB只有低水平活化。结果提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瓜蛋白 病毒性心肌炎 核因子ΚB 心血管疾病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瓜素Ⅰ对亚洲玉米螟的生物活性及对其幼虫体内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曹溪 朱春亚 +1 位作者 张茂新 凌冰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25-633,共9页
【目的】为研究苦瓜素Ⅰ对亚洲玉米螟Ostrinina furnacalis(Güenée)的生物活性和体内相关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饲料混药法测定了苦瓜素Ⅰ对亚洲玉米螟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并以生命表的方法评价了苦瓜素Ⅰ对亚洲玉米... 【目的】为研究苦瓜素Ⅰ对亚洲玉米螟Ostrinina furnacalis(Güenée)的生物活性和体内相关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饲料混药法测定了苦瓜素Ⅰ对亚洲玉米螟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并以生命表的方法评价了苦瓜素Ⅰ对亚洲玉米螟实验种群增长的控制作用;采用酶标仪测定了苦瓜素Ⅰ对亚洲玉米螟幼虫海藻糖酶和磷酸酯酶活性的影响。【结果】用含0.25,0.5,1.0,2.0和4.0 mg/g浓度苦瓜素Ⅰ的人工饲料饲喂亚洲玉米螟3龄幼虫3 d,幼虫的存活率明显降低,LC50为3.2 mg/g;对幼虫体重增长的抑制作用显著,在4.0 mg/g浓度下,第1,2和3天体重增长的抑制率分别为76.87%,78.24%和79.94%,且发育历期明显延长;苦瓜素Ⅰ各浓度处理组中亚洲玉米螟蛹的历期和成虫寿命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但苦瓜素Ⅰ明显降低了亚洲玉米螟雌成虫的产卵量,4.0 mg/g浓度下,产卵抑制率高达73.55%。苦瓜素Ⅰ对亚洲玉米螟幼虫海藻糖酶、酸性磷酸酯酶和碱性磷酸酯酶活性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处理24,48和72 h后,对亚洲玉米螟幼虫海藻糖酶活性的IC50分别为3.8,2.9和4.9 mg/g;对酸性磷酸酯酶活性的IC50分别为3.1,2.6和1.5 mg/g,对碱性磷酸酯酶活性的IC50分别为3.3,1.9和3.6 mg/g。【结论】苦瓜素Ⅰ能显著抑制亚洲玉米螟幼虫的生长发育及成虫的生殖力,使其实验种群的增长受到明显控制。苦瓜素Ⅰ抑制亚洲玉米螟幼虫体内海藻糖酶和磷酸酯酶活性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玉米螟 苦瓜素Ⅰ 种群控制 海藻糖酶 磷酸酯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瓜素对柯萨奇B_3病毒所致病毒性心肌炎小鼠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田红 李小鸣 李双杰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7期1351-1353,共3页
目的观察苦瓜素对柯萨奇B3病毒(CVB3)所致病毒性心肌炎大鼠心肌组织TNF-α水平、基因转录及相应蛋白质表达的影响,探索苦瓜素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药理机制。方法50只Balb/c实验小鼠随机分为苦瓜素治疗组(20只)、病毒感染空白对照组(20只... 目的观察苦瓜素对柯萨奇B3病毒(CVB3)所致病毒性心肌炎大鼠心肌组织TNF-α水平、基因转录及相应蛋白质表达的影响,探索苦瓜素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药理机制。方法50只Balb/c实验小鼠随机分为苦瓜素治疗组(20只)、病毒感染空白对照组(20只)、正常对照组(10只)。苦瓜素治疗组与病毒感染空白对照组分别予腹腔注射0.1mL内含1×105TCID50的PRIM1640液,而正常对照组予腹腔注射同等体积培养液。苦瓜素剂量为25mg/(kg.d),1次/d,疗程7d。第15天取小鼠心肌采用ELISA进行TNF-α测定,HE染色行心肌病理检查,RT-PCR检测TNF-αmRNA转录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测定TNF-α蛋白表达。结果与病毒感染空白组比较,苦瓜素治疗组小鼠心肌病理积分明显减少[(3.26±0.84)vs(1.56±0.48),t=3.90P<0.01],大鼠心肌组织TNF-α水平明显降低[(85.6±16.7)vs(34.5±10.3),t=5.24P<0.01],大鼠TNF-αmRNA转录水平亦显著减少[(0.09±0.02)vs(0.41±0.06),t=7.37P<0.01]。结论苦瓜素通过抑制TNF-α基因转录与蛋白质表达、降低心肌TNF-α水平,对Balb/c小鼠CVB3致病毒性心肌炎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瓜素 心肌炎 病毒 肿瘤坏死因子-Α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瓜蛋白对柯萨奇B3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半胱天冬酶3活性及凋亡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佐 李双杰 杨永宗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07-110,共4页
为研究苦瓜蛋白对凋亡的关键酶半胱天冬酶 3及凋亡的调节作用 ,用已经建立起来的方法从苦瓜果肉中提取苦瓜蛋白。将BALB/C小鼠分为 4组 :病毒对照组、正常对照组、药物对照组和药物治疗组 ,分别在第 0天、第 3天、第 7天和第 14天各处... 为研究苦瓜蛋白对凋亡的关键酶半胱天冬酶 3及凋亡的调节作用 ,用已经建立起来的方法从苦瓜果肉中提取苦瓜蛋白。将BALB/C小鼠分为 4组 :病毒对照组、正常对照组、药物对照组和药物治疗组 ,分别在第 0天、第 3天、第 7天和第 14天各处死 5只小鼠 ,第 2 1天全部处死动物 ,心肌组织半胱天冬酶 3活性测定按照CAL BIOCHEM公司的试剂说明书进行 ,并稍加改正 ,凋亡鉴定按照Oncogene公司的TdT DNA裂解片断末端原位标记试剂说明书进行。结果发现 ,①病毒对照组第 7天开始出现半胱天冬酶 3活性 (0 .6 3± 0 .2 1pmol/min ,n =5 ) ,第 14天的活性 (10 .9± 1.5pmol/min ,n =5 )显著高于第 7天 ,第 2 1天的活性 (12 .6± 1.3pmol/min ,n =5 )又高于第 14天。②药物治疗组 ,只有一个第 2 1天的标本有半胱天冬酶 3活性 (0 .4 1pmol/min) ,其它两组均未检测到此酶的活性。③DNA裂解片断末端原位标记法发现 ,病毒对照组在第 7天心肌中有少数细胞凋亡 ,第 14天、第 2 1天凋亡细胞明显增多 ,在非病变区域可发现单个凋亡的心肌细胞。治疗组未发现凋亡细胞 ,其它两组也未发现凋亡细胞。结果提示 ,CVB3病毒性心肌炎中发现有明显的凋亡现象 ,凋亡和半胱天冬酶 3发现于第 7天 ,且随着时间增加而逐渐加重(增强 ) ;苦瓜蛋白可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生理学 苦瓜蛋白对柯萨奇3型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作用机制 DNA片断原位末端标记法 半胱天冬酶3 心肌细胞凋亡 柯萨奇3型病毒 病毒性心肌炎小鼠模型 苦瓜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瓜蛋白通过下调miR-23b-3p促进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表达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艳 费明珠 +4 位作者 陈姣姣 王卓 马小峰 杨璐 王佐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2018年第4期335-341,共7页
目的前期工作发现苦瓜蛋白(MD28)可上调THP-1源性泡沫细胞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ABCA1)的表达而减少胞内的脂质蓄积,但其机制不清楚。文章拟从转录后水平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首先用miRNA芯片技术分析经MD28干预后,50 mg/L ox-... 目的前期工作发现苦瓜蛋白(MD28)可上调THP-1源性泡沫细胞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ABCA1)的表达而减少胞内的脂质蓄积,但其机制不清楚。文章拟从转录后水平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首先用miRNA芯片技术分析经MD28干预后,50 mg/L ox-LDL处理48 h的THP-1源性泡沫细胞miRNA谱中下调1.5倍的micro RNA(miRNA),并与Genecards调控ABCA1基因表达的miRNA比较,找到二者共同miRNA,然后以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验证其靶基因关系。qRT-PCR检测ABCA1 m RNA和miR-23b-3p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表达水平,油红O染色测定胞内脂质蓄积。结果 miR-23b-3p是miRNA芯片和Genecards的交集,靶基因验证实验证实ABCA1是miR-23b-3p的靶基因。MD28剂量(0 g/L、0.4 g/L、1.2 g/L、3.6 g/L、5 g/L)和时间(0 h、6 h、12h、24 h、48 h)依赖性地上调ABCA1 m 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以1.2 g/L作用12 h最为显著。ox-LDL上调miR-23b-3p表达且被MD28抑制,MD28能减少胞内脂质蓄积,miR-23b-3p的抑制剂可拮抗MD28对ABCA1表达和胞内脂质蓄积的作用。结论 MD28通过下调miR-23b-3p介导其促进THP-1源性泡沫细胞ABCA1表达、减少胞内脂质蓄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瓜蛋白 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 hsa-miR-23b-3p 脂质蓄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苦瓜素经LRP1受体介导的JNK信号通路诱导肝细胞L02早期凋亡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邓念华 沈富兵 +2 位作者 郑崛村 沈岱 王玲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3期3203-3207,共5页
目的:探讨α-苦瓜素诱导肝细胞L02(简称"L02细胞")早期凋亡的信号通路。方法:制备并纯化α-苦瓜素。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0(阴性对照)、160、80μg/mLα-苦瓜素作用L02细胞2~8 h后的细胞凋亡率。小干扰RNA(siRNA)沉默低密度脂... 目的:探讨α-苦瓜素诱导肝细胞L02(简称"L02细胞")早期凋亡的信号通路。方法:制备并纯化α-苦瓜素。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0(阴性对照)、160、80μg/mLα-苦瓜素作用L02细胞2~8 h后的细胞凋亡率。小干扰RNA(siRNA)沉默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1(LRP1)得到LRP1-siRNA细胞,然后采用液相芯片分析术检测α-苦瓜素(160μg/mL)分别作用L02细胞(正常组)和LRP1-siRNA细胞(沉默组)0、0.25、0.5、1、2 h后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信号通路中促调蛋白磷酸化JNK(p-JNK)、磷酸化凋亡前体蛋白(p-Bad)、胱天蛋白酶9(Caspase-9)及抑调蛋白磷酸化蛋白53(p-p53)、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磷酸化B淋巴细胞瘤2(p-Bcl-2)、Caspase-8的表达情况,分析α-苦瓜素对L02细胞JNK信号通路的作用。结果:制备并纯化得到α-苦瓜素(纯度>97%);与阴性对照组比较,160μg/mLα-苦瓜素作用8 h时,可显著诱导细胞早期凋亡(P<0.05),80μg/mLα-苦瓜素诱导的早期凋亡不明显(P>0.05);与0 h比较,作用后0.25 h促调蛋白p-JNK、p-Bad和Caspase-9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而抑调蛋白pp53、p-Akt、p-Bcl-2和Caspase-8表达量无变化;与正常组相比,沉默组各时间点的p-JNK、p-Bad和Caspase-9的表达均显著减少(P<0.05)。结论:α-苦瓜素可能通过LRP1受体介导JNK信号通路诱导肝细胞凋亡,为揭示其肝毒性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苦瓜素 凋亡 肝细胞L02 c-Jun氨基末端激酶信号通路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瓜蛋白通过FXR/miR-23b-3p/HNF4α途径抑制载脂蛋白(a)表达 被引量:1
14
作者 马小峰 刘益洲 +2 位作者 童海 姜淼 王佐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2018年第1期35-40,共6页
目的 研究苦瓜蛋白(MD28)对HepG2细胞载脂蛋白(a)[Apo(a)]表达的影响,探索其作用机制。 方法 离心、超滤、透析、阳离子交换色谱、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提取苦瓜蛋白;MTT法检测苦瓜蛋白处理HepG2细胞后细胞存活率;实时荧光定... 目的 研究苦瓜蛋白(MD28)对HepG2细胞载脂蛋白(a)[Apo(a)]表达的影响,探索其作用机制。 方法 离心、超滤、透析、阳离子交换色谱、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提取苦瓜蛋白;MTT法检测苦瓜蛋白处理HepG2细胞后细胞存活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Apo(a)、法尼酯X受体(FXR)、肝细胞核因子4α(HNF4α)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qRT-PCR检测hsa-miR-23b-3p的表达水平,采用小干扰RNA转染沉默FXR。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0.1、0.2、0.4、0.8及1.6 g/L苦瓜蛋白处理HepG2细胞24 h,细胞存活率无统计学差异;与对照组相比,苦瓜蛋白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抑制Apo(a)表达,以1.6 g/L苦瓜蛋白作用48 h的效果最为显著;苦瓜蛋白上调FXR和hsa-miR-23b-3p表达水平,下调HNF4α表达水平,沉默FXR则逆转苦瓜蛋白的上述作用,沉默hsa-miR-23b-3p能逆转苦瓜蛋白对HNF4α的下调作用,但对FXR的表达无影响。 结论 苦瓜蛋白通过FXR/miR-23b-3p/HNF4α途径抑制HepG2细胞Apo(a)的表达,有望成为临床降低脂蛋白(a)的候选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脂蛋白(a) 法尼酯X受体 肝细胞核因子4Α 苦瓜蛋白 miR-23b-3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差示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定量检测柯萨奇B组病毒核酸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双杰 张宝林 +4 位作者 万腊香 王佐 吕建华 邓晖 吴孟津 《衡阳医学院学报》 2000年第2期128-129,共2页
目的 建立对患者体内病毒水平进行客观定量检测的方法。方法 采用差示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共同扩增柯萨奇B组病毒 (CVB)目的基因和参照模板Mmyogene ,建立一种检测CVB复制水平的定量方法 ,并对苦瓜素体外抗CVB3感染疗效进行初步评... 目的 建立对患者体内病毒水平进行客观定量检测的方法。方法 采用差示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共同扩增柯萨奇B组病毒 (CVB)目的基因和参照模板Mmyogene ,建立一种检测CVB复制水平的定量方法 ,并对苦瓜素体外抗CVB3感染疗效进行初步评价。结果 该方法成功检测到CVB3RNA水平 ,且苦瓜素处理组CVB3RN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该方法具有简便、快速、可靠、重复性好等优点 ,同时检测多份样本 ,非常适合于大样本药物筛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萨奇病毒 基因 聚合酶链反应 苦瓜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瓜蛋白对新西兰兔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及其单核细胞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彭超 谢明 +1 位作者 吕运成 王佐 《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0年第6期750-753,768,共5页
目的探讨苦瓜蛋白对新西兰兔动物模型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形成的影响及其对单核细胞趋化迁移的影响,从而进一步证实苦瓜蛋白是否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及其部分作用机制。方法新西兰兔分为3组,即正常对照组(正常兔饲料),高... 目的探讨苦瓜蛋白对新西兰兔动物模型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形成的影响及其对单核细胞趋化迁移的影响,从而进一步证实苦瓜蛋白是否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及其部分作用机制。方法新西兰兔分为3组,即正常对照组(正常兔饲料),高脂组(正常兔饲料中含2%的胆固醇),苦瓜蛋白组(正常兔饲料中含2%的胆固醇和1.5%的苦瓜蛋白)。各组按其饲养方法饲养,90天后处死动物,分离血清测定各组血脂变化,苏丹IV染色和NIH软件观察分析主动脉As病变,免疫化学检测血管壁上趋化因子-基质细胞衍生因子(Stromal cellderived factor-1,SDF-1)的表达,Transwell测定苦瓜蛋白对单核细胞THP-1趋化迁移的影响。结果苦瓜蛋白组血浆总胆固醇(TC,271.4±73.1 mg/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35.7±65.3 mg/L)均显著低于高脂组(TC,836.3±213.2 mg/L;LDL-C,636.1±176.8 mg/L),苦瓜蛋白组血清甘油三酯(TG,114.3±97.6 mg/L)与高脂组(TG,120.8±23.4 mg/L)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但高于对照组TG(68.2±10.3 mg/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三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苦瓜蛋白组As病变面积(27.6%±4.4%)低于高脂组(71.3%±5.1%);管壁上趋化因子SDF-1的表达有所上调,但明显低于高脂组;Transwell实验显示苦瓜蛋白可以抑制SDF-1趋化单核细胞THP-1的迁移。结论苦瓜蛋白具有抗As作用,并部分通过抑制单核细胞向血管壁的趋化迁移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瓜蛋白 动脉粥样硬化 SDF-1 趋化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瓜素Ⅰ和苦瓜苷B对亚洲玉米螟Ofh细胞的增殖抑制和致坏死作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罗剑峰 刘欢 +2 位作者 郭子俊 王国才 凌冰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093-1102,共10页
【目的】研究从苦瓜Momordica charantia叶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出的苦瓜素Ⅰ和新化合物苦瓜苷B对亚洲玉米螟Ostrinina furnacalis幼虫血细胞(Ofh)的毒力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用CCK-8法比较了苦瓜素Ⅰ、苦瓜素Ⅱ、苦瓜苷B和印... 【目的】研究从苦瓜Momordica charantia叶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出的苦瓜素Ⅰ和新化合物苦瓜苷B对亚洲玉米螟Ostrinina furnacalis幼虫血细胞(Ofh)的毒力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用CCK-8法比较了苦瓜素Ⅰ、苦瓜素Ⅱ、苦瓜苷B和印楝素A对Ofh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用倒置相差显微镜和荧光倒置显微镜观察了苦瓜素Ⅰ及苦瓜苷B对Ofh细胞形态结构的影响,并用台盼蓝染色法和流式细胞术研究了其对Ofh细胞的致坏死作用。【结果】苦瓜素Ⅰ、苦瓜素Ⅱ和苦瓜苷B对Ofh细胞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36 h后的IC50值分别为7.566,24.340及8.514μg/m L,苦瓜素Ⅰ及苦瓜苷B对Ofh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明显强于苦瓜素Ⅱ及对照药物印楝素A。苦瓜素Ⅰ和苦瓜苷B处理后的Ofh细胞表现为体积膨大、表面变得粗糙并有明显的空泡现象,严重破坏了Ofh细胞的形态结构。进一步的研究结果表明,8μg/m L的苦瓜素Ⅰ及苦瓜苷B处理Ofh细胞12~48 h,细胞死亡率均高于对照组,呈一定的时间依赖关系,说明苦瓜素Ⅰ对Ofh细胞的急性毒力高于苦瓜苷B。Ofh细胞经AO/EB染色后,用荧光显微观察发现,苦瓜素Ⅰ和苦瓜苷B处理组细胞膜破裂,细胞核受损严重,细胞呈不均匀桔黄色-橙红色荧光,呈典型的坏死特征。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表明,苦瓜素Ⅰ和苦瓜苷B对Ofh细胞具有明显的致坏死作用。8μg/m L苦瓜素Ⅰ和苦瓜苷B处理Ofh细胞36 h后,总坏死率分别为74.92%±2.02%和49.77%±1.69%。【结论】苦瓜素Ⅰ和新化合物苦瓜苷B对Ofh细胞均具有有效的增殖抑制和致坏死作用,这可能是苦瓜素类化合物对亚洲玉米螟的拒食作用及抑制其生长发育和生殖力的主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玉米螟 血细胞 苦瓜素 苦瓜苷B Ofh细胞 坏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瓜素Ⅰ对亚洲玉米螟幼虫酚氧化酶活性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方月 朱春亚 +2 位作者 曹溪 郭子俊 凌冰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05-1113,共9页
为了探讨苦瓜素类化合物抑制昆虫生长发育的作用机制,测定了苦瓜叶乙酸乙酯萃取物和苦瓜素Ⅰ对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幼虫体内酚氧化酶活性的抑制作用以及苦瓜素Ⅰ、苦瓜素Ⅱ和苦瓜皂苷元L对亚洲玉米螟幼虫离体酚氧化酶活性的... 为了探讨苦瓜素类化合物抑制昆虫生长发育的作用机制,测定了苦瓜叶乙酸乙酯萃取物和苦瓜素Ⅰ对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幼虫体内酚氧化酶活性的抑制作用以及苦瓜素Ⅰ、苦瓜素Ⅱ和苦瓜皂苷元L对亚洲玉米螟幼虫离体酚氧化酶活性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苦瓜叶乙酸乙酯萃取物和苦瓜素Ⅰ均能明显抑制亚洲玉米螟幼虫酚氧化酶的活性。用含有不同浓度苦瓜叶乙酸乙酯萃取物和苦瓜素I的人工饲料饲喂亚洲玉米螟3龄幼虫48 h后,苦瓜叶乙酸乙酯萃取物和苦瓜素Ⅰ对亚洲玉米螟幼虫体内酚氧化酶活性的抑制中浓度IC_(50)分别为0.17%和0.34%。苦瓜素Ⅰ和苦瓜素Ⅱ对亚洲玉米螟离体酚氧化酶的活力也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中浓度IC_(50)分别为169.28μg/mL和1182.08μg/mL。苦瓜素I的抑制作用明显强于苦瓜素Ⅱ。苦瓜叶提取物及其活性成分苦瓜素Ⅰ对亚洲玉米螟幼虫酚氧化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可能是其抑制昆虫生长发育的主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玉米螟 酚氧化酶 苦瓜素Ⅰ 抑制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瓜素Ⅰ对斜纹夜蛾几丁质酶基因(SlCht)和几丁质合成酶基因(SlCHS-A)表达及其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展滔 林晓菊 +4 位作者 辜晓婷 叶凯翔 张伟钊 金丰良 许小霞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668-1677,共10页
【目的】几丁质酶和几丁质合成酶对昆虫的变态发育极其重要。本研究旨在阐明苦瓜素Ⅰ对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几丁质酶和几丁质合成酶基因表达及其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利用RT-qPCR检测斜纹夜蛾几丁质酶基因(SlCht)和几丁质合... 【目的】几丁质酶和几丁质合成酶对昆虫的变态发育极其重要。本研究旨在阐明苦瓜素Ⅰ对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几丁质酶和几丁质合成酶基因表达及其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利用RT-qPCR检测斜纹夜蛾几丁质酶基因(SlCht)和几丁质合成酶基因(SlCHS-A)在斜纹夜蛾不同发育阶段(卵、幼虫、预蛹、蛹和成虫)和4-6龄幼虫不同组织(体壁、中肠、脂肪体、血细胞、头部和马氏管)中的表达水平以及注射苦瓜素Ⅰ溶液(4μg/头)24,48和72 h时斜纹夜蛾SlCht和SlCHS-A在6龄幼虫各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分析在斜纹夜蛾4龄幼虫中注射不同浓度(31.25,62.5,125,250和500 ng/头)的苦瓜素Ⅰ溶液对幼虫和蛹历期、幼虫增重、蛹重、蛹长度、化蛹率、羽化率和存活率的影响,并利用体视显微镜观察斜纹夜蛾幼虫的表型变化。【结果】SlCht和SlCHS-A在斜纹夜蛾中的表达具有发育阶段特异性。SlCht和SlCHS-A在卵期表达量最高,幼虫期和预蛹期的表达量较低;在各幼虫期又表现为6龄幼虫期表达量最高,在其他龄期的表达量低。SlCht和SlCHS-A在斜纹夜蛾6龄幼虫中也显示出组织特异性表达,在血细胞和体壁中高表达,在头部、中肠和脂肪体中低表达。在斜纹夜蛾6龄幼虫中注射苦瓜素Ⅰ能诱导SlCht和SlCHS-A在其各组织中表达量降低;在4龄幼虫中注射苦瓜素Ⅰ后,斜纹夜蛾的生长发育受到抑制,幼虫增重延缓,发育历期延长,化蛹率下降甚至化蛹失败,幼虫及蛹出现较高的畸形率。【结论】苦瓜素Ⅰ可通过诱导SlCht和SlCHS-A表达量的降低来实现对斜纹夜蛾生长发育的抑制作用。本研究为进一步阐明苦瓜素对斜纹夜蛾生长发育的抑制机制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并为进一步应用苦瓜素Ⅰ进行防控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纹夜蛾 苦瓜素Ⅰ 几丁质酶 几丁质合成酶 基因表达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瓜蛋白对低剪切应力下apoE^(−/−)小鼠内皮-间充质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凯 刘峰涛 +4 位作者 刘亚密 陶军 夏林珍 梁伶俐 王佐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43-449,共7页
目的:探讨苦瓜蛋白对低剪切应力内皮-间充质转化的影响,探讨其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新机制。方法:构建apoE^(−/−)小鼠颈动脉低剪切应力模型,将20只apoE^(−/−)小鼠随机分为苦瓜蛋白组和模型组,均予以高脂饮食喂养,苦瓜蛋白组腹腔注射苦瓜蛋... 目的:探讨苦瓜蛋白对低剪切应力内皮-间充质转化的影响,探讨其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新机制。方法:构建apoE^(−/−)小鼠颈动脉低剪切应力模型,将20只apoE^(−/−)小鼠随机分为苦瓜蛋白组和模型组,均予以高脂饮食喂养,苦瓜蛋白组腹腔注射苦瓜蛋白(5 mg·kg^(−1)·d^(−1)),模型组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ELISA检测apoE^(−/−)小鼠血浆中炎症因子水平;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检测颈总动脉中内皮及间充质标志物表达和共定位情况,以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低剪切应力下内皮完整性受损,且出现了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和内皮-间充质转化,但均可被苦瓜蛋白可所抑制。与模型组比较,苦瓜蛋白组内皮标志物血管内皮钙黏蛋白(VE-cadherin)表达显著上调(P<0.05),间充质标志物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显著下调(P<0.05)。机制研究发现,苦瓜蛋白可降低血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IL-1β水平,以及黏附分子ICAM-1和VCAM-1的表达水平。结论:苦瓜蛋白能减轻低剪切应力下内皮-间充质转化,与其抑制炎症因子和黏附分子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瓜蛋白 动脉粥样硬化 低剪切应力 内皮-间充质转化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