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36篇文章
< 1 2 1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OF基ZnO/NiO@C复合材料作为高性能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1
作者 李培枝 雷盼 +2 位作者 杨晓武 张康 王晨 《电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6-113,共8页
通过简单的溶剂热法和煅烧法制备了MOF衍生的ZnO/NiO@C多孔纳米复合材料,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对其微观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了复合材料的元素组成,通过氮气吸附/脱附... 通过简单的溶剂热法和煅烧法制备了MOF衍生的ZnO/NiO@C多孔纳米复合材料,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对其微观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了复合材料的元素组成,通过氮气吸附/脱附实验测试了复合材料的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具有高比表面积和一定数量的介孔,在100 mA/g电流密度下,ZnO/NiO@C电极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489.7 mAh/g,循环400次后的可逆比容量为1078.0 mAh/g,容量保持率为72.4%。此外,通过不同倍率的充放电实验,电极的比容量可以恢复到初始倍率的75.28%,测试结果表明ZnO/NiO@C电极具有优异的循环性能和较好的倍率性能,良好的电化学性能是由于其多孔结构、高比表面积和丰富的电化学活性位点,降低了电荷的传递阻力,促进了离子的扩散,提高了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mof 金属有机骨架 多孔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Fs衍生物催化剂制备及气体净化性能研究进展
2
作者 胡岚 赵秋月 +1 位作者 周慧娴 曾毅清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共9页
催化净化是最为常用的气体污染物净化技术之一,具有效率高、选择性高和能耗低等特点。催化剂是催化净化技术的核心。随着节能减排要求不断提高,催化净化技术对催化剂的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金属有机框架(MOFs)为... 催化净化是最为常用的气体污染物净化技术之一,具有效率高、选择性高和能耗低等特点。催化剂是催化净化技术的核心。随着节能减排要求不断提高,催化净化技术对催化剂的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金属有机框架(MOFs)为前驱体制备的多孔杂化纳米结构催化剂具有活性位点可控、比表面积高和稳定性高等优点,成为气体净化催化剂的研究热点。本文以MOFs衍生物催化剂为对象,介绍不同种类MOFs衍生物催化剂的结构特点和制备方法;综述近几年MOFs衍生物催化剂在氮氧化物(NO_(x))、挥发性有机物(VOCs)、CO和N_(2)O等污染物催化净化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最后,结合气体催化净化技术在高效催化剂工业应用方面的需求,对MOFs衍生物催化剂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净化 mofs衍生物 催化剂 催化氧化 选择性催化还原 催化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F衍生物Ni/Mn/CoO_(x)-C催化剂的C_(3)H_(6)-SCR脱硝特性研究
3
作者 李炬星 张津威 +2 位作者 宁淑英 胡明涛 苏亚欣 《分子催化(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1-52,I0002,共13页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Mn、Ni改性的ZIF-67,并通过碳化氧化衍生制备催化剂.C3H6-SCR性能测试表明,Ni/Mn/CoO_(x)-C在225℃实现了93.2%的NO转化率,N2选择性在225℃后可以保持在86%以上.表征结果显示Ni、Mn共掺杂产生良好的金属协同效应,增加...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Mn、Ni改性的ZIF-67,并通过碳化氧化衍生制备催化剂.C3H6-SCR性能测试表明,Ni/Mn/CoO_(x)-C在225℃实现了93.2%的NO转化率,N2选择性在225℃后可以保持在86%以上.表征结果显示Ni、Mn共掺杂产生良好的金属协同效应,增加了催化剂表面有效活性物种,包括吸附氧、Ni^(3+)及Mn^(4+)的相对含量,从而提升催化剂的氧化还原性能.同时Ni/Mn/CoO_(x)-C催化剂具有较低的团聚和更丰富的孔结构,使反应物分子在其表面的吸附效率提高,对催化剂的活性有明显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3H6-SCR ZIF-67 碳化氧化 mofs衍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Fs增强有机涂层防腐性能研究进展
4
作者 蒋伟 杨灵医 +2 位作者 郑清倩 董季玲 钟晨晨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51,共14页
有机涂层固有缺陷以及在外界破坏下会导致涂层防护失效,传统填料和单一的缓蚀剂在改善涂层防腐性能上仍面临着挑战。近年来,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凭借其稳定、与涂层相容性较好、智能释放等特性,成为了增强有机涂层防腐性能的新型材... 有机涂层固有缺陷以及在外界破坏下会导致涂层防护失效,传统填料和单一的缓蚀剂在改善涂层防腐性能上仍面临着挑战。近年来,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凭借其稳定、与涂层相容性较好、智能释放等特性,成为了增强有机涂层防腐性能的新型材料。概述了MOFs增强有机涂层防腐性能的优势,着重从MOFs提升涂层被动防腐性、提供自愈合的主动防腐性两方面阐述其作用机制以及研究现状,简单归纳了MOFs经过分子修饰和复合其他材料在增强涂层防腐性能上所起到的作用和实现的协同防腐机制,同时在主动防腐中归纳了MOFs构建智能涂层的缓蚀剂负载策略和各自存在的问题。在增强涂层被动防腐性上MOFs可提升涂层的交联密度并填充涂层固有缺陷,以降低涂层孔隙率,其中MOFs经修饰后可进一步强化涂层的防腐性能;在主动防腐方面,MOFs通过负载缓蚀剂可在涂层中实现缓蚀剂的智能释放,赋予涂层自愈合性能,同时MOFs与其他材料复合后可实现主被动一体的协同防腐。最后,对未来利用MOFs增强有机涂层防腐性能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此希望为MOFs在提升有机涂层防腐性能中的运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fS 有机涂层 防腐填料 智能防腐 协同防腐 缓蚀剂负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Cu双金属MOFs类芬顿降解刚果红的性能与机理
5
作者 龚建康 周清芸 +3 位作者 瞿艳梅 陈妮 王亚秋 王邦艳 《材料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5-185,共11页
为解决Fe基MOFs(Fe-MOFs)在类芬顿反应中Fe^(3+)/Fe^(2+)氧化还原循环慢,材料界面电子转移速度低和Fe-MOFs中Fe^(3+)的电子密度高的问题,基于氧化还原偶联反应的原理,采用一步溶剂热法合成了Fe-Cu双金属硝基功能化MOFs材料(NMIL-88B-Cu-... 为解决Fe基MOFs(Fe-MOFs)在类芬顿反应中Fe^(3+)/Fe^(2+)氧化还原循环慢,材料界面电子转移速度低和Fe-MOFs中Fe^(3+)的电子密度高的问题,基于氧化还原偶联反应的原理,采用一步溶剂热法合成了Fe-Cu双金属硝基功能化MOFs材料(NMIL-88B-Cu-1),对其进行表征分析,应用于非均相类芬顿反应降解水体中的刚果红(Congo red,CR),研究了不同材料、H_(2)O_(2)用量、pH、CR的浓度、干扰离子对CR降解的影响及材料稳定性与催化降解的机理。结论如下:Fe^(3+)和Cu^(2+)的摩尔分数均为50%时,能够在α-Fe_(2)O_(3)上组装形成六角棒状结构的介孔型NMIL-88B-Cu-1。在CR的浓度为10 mg/L,pH在3~7范围内,NMIL-88B-Cu-1使用量为0.1 g/L,H_(2)O_(2)浓度为0.5 mol/L时,反应15 min,能够实现对CR快速高效地降解,CR的降解率达98%,NMIL-88B-Cu-1对CR的降解速率分别是NO_(2)-MIL-88B的1.95倍和MIL-88B的2.24倍。在循环4次实验后,CR的降解率达92%,Fe^(3+)/Fe^(2+)的含量比值仅降低了5%,且其晶型结构保持一致,证明了其具有较高的循环稳定性。体系中SO_(4)^(2-)和NO_(3)^(-)不影响CR的降解,而Cl-和H_(2)PO_(4)^(-)抑制了CR的降解。机理分析表明,硝基功能化的材料中心Fe^(3+)的电子密度低,Cu^(2+)的引入构建了Fe-Cu双金属MOFs材料,通过Fe与Cu之间的氧化还原偶联反应和Fe-Cu的协同作用,有效促进了Fe^(2+)形成,加速了NMIL-88B材料界面e-转移,产生的·OH能够将CR氧化降解为CO_(2)和H_(2)O等无机小分子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金属mofs 非均相类芬顿反应 羟基自由基 催化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Y@Zr-MOF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在荧光传感检测Cr(Ⅵ)离子中的应用
6
作者 王洋 刘洁 +3 位作者 秦颖彤 翟薇丽 王志刚 李庆 《印染》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11,共6页
针对荧光MOFs传感检测印染废水中Cr(Ⅵ)离子精准性较低的问题,将荧光染料曙红Y(EY)原位内嵌到Zr-MOF中,设计了EY@Zr-MOF复合材料。研究发现,EY@Zr-MOF能够对Cr(Ⅵ)离子进行高选择性荧光猝灭传感,即使在目标分析物与其他单一或混合阴/阳... 针对荧光MOFs传感检测印染废水中Cr(Ⅵ)离子精准性较低的问题,将荧光染料曙红Y(EY)原位内嵌到Zr-MOF中,设计了EY@Zr-MOF复合材料。研究发现,EY@Zr-MOF能够对Cr(Ⅵ)离子进行高选择性荧光猝灭传感,即使在目标分析物与其他单一或混合阴/阳离子共存时,依然显示出高抗干扰检测能力。荧光演化研究发现,对Cr_(2)O_(7)^(2-)和CrO_(4)^(2-)离子的检出限(DL)值分别低至6.88μg/L和6.93μg/L,荧光猝灭常数(K_(SV))值分别高达1.55×10^(5) L/mol和1.05×10^(5) L/mol,并可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实现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r-有机框架 后修饰 Cr(Ⅵ) 荧光传感检测 高灵敏性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钴双金属MOF-纤维素气凝胶三维复合材料关键制备工艺参数对Cu^(2+)吸附性能/机制的影响
7
作者 张宏政 利保怡 +4 位作者 孔巧平 王沛淦 刘改革 谢颂专 施雪卿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109-117,共9页
为克服传统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etal-organic framework,MOF)易碎和难回收等缺点,将双金属Ni/Co-MOF与三维纤维素气凝胶进行复合,通过水热反应原位制备了新型Ni/Co-MOF-纤维素气凝胶三维复合材料(Ni/Co-MOF-CMC),并将其用于去除水溶液中... 为克服传统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etal-organic framework,MOF)易碎和难回收等缺点,将双金属Ni/Co-MOF与三维纤维素气凝胶进行复合,通过水热反应原位制备了新型Ni/Co-MOF-纤维素气凝胶三维复合材料(Ni/Co-MOF-CMC),并将其用于去除水溶液中的Cu^(2+)。考察了制备过程中关键反应参数对Ni/Co-MOF-CMC吸附性能的影响,发现其最佳制备工艺参数为:Ni/Co金属盐比例为1∶1,总金属盐与有机配体比例为1∶1,反应温度为120℃,反应时间为14 h。采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手段对CMC、Ni/Co-MOF-CMC以及Ni/Co-MOF-CMC-Cu^(2+)等材料进行了表征,以获悉其微观结构信息。Ni/Co-MOF-CMC是一种吸附效果好、低成本、原材料易得、制备过程简单、环境友好的三维复合材料,在去除废水中Cu^(2+)方面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f 纤维素 吸附 Cu^(2+) 气凝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Ce-MOFs的合成及pH/GSH双增强化学动力学治疗的研究
8
作者 王卓亚 宋芊 +2 位作者 王应席 张凯 李玲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2期280-288,共9页
针对肿瘤微环境中过量的H_(2)O_(2),基于芬顿反应的催化治疗成为肿瘤治疗研究的热点。为了解决肿瘤微环境对芬顿反应的限制,如催化效率不理想、高浓度谷胱甘肽耗尽羟基自由基等问题,设计了以Fe^(3+)和Ce^(3+)为金属离子、富马酸为配体... 针对肿瘤微环境中过量的H_(2)O_(2),基于芬顿反应的催化治疗成为肿瘤治疗研究的热点。为了解决肿瘤微环境对芬顿反应的限制,如催化效率不理想、高浓度谷胱甘肽耗尽羟基自由基等问题,设计了以Fe^(3+)和Ce^(3+)为金属离子、富马酸为配体的双金属有机框架Fe/Ce-MOFs。实验表明,Fe/Ce-MOFs在弱酸性条件下有效地降解,提供有效的金属离子,通过Ce^(3+)掺杂,提高了电子转移速率,从而促进了羟基自由基(·OH)的产生。此外,还证明了Ce^(4+)还原为Ce^(3+)消耗了GSH,从而保护了·OH免受GSH的清除。此外,细胞活性实验突出了Fe/Ce-MOFs在不损害正常细胞的情况下的治疗效果。在200μg/mL的浓度下,293T细胞的存活率仍在80%以上,而4T1细胞的存活率为47%。因此,Fe/Ce-MOFs作为高效肿瘤治疗的纳米催化剂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Ce-mofs 催化治疗 协同治疗 芬顿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级电容器用MOFs衍生纳米电极材料分析
9
作者 孙亚萍 《聚酯工业》 2025年第1期74-76,共3页
超级电容器以其高能量密度和高功率密度的特性,在电子器件、能源存储与转换等领域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研究者们正在积极寻找更高效的电极材料以进一步提升超级电容器的性能。金属-有机框架(MOFs)作为一种多... 超级电容器以其高能量密度和高功率密度的特性,在电子器件、能源存储与转换等领域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研究者们正在积极寻找更高效的电极材料以进一步提升超级电容器的性能。金属-有机框架(MOFs)作为一种多孔结构材料,凭借其高比表面积、可控孔径和多样化的功能性,在气体吸附、分离和催化等领域已得到广泛应用。基于这些优势,本文深入探讨了MOFs衍生纳米电极材料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旨在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通过这些研究,我们期待MOFs衍生材料能够推动超级电容器性能的飞跃,满足未来能源存储设备的严苛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电容器 mofS 衍生纳米电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有机框架(MOFs)材料在天然产物研究中的应用
10
作者 徐涛 曾志豪 +3 位作者 张婷婷 李金博 蔡静怡 孟雯雯 《汕头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1期24-34,共11页
天然产物是由动物、植物、微生物等产生的化学成分的统称,具有广泛的生理活性如抗菌、抗病毒、抗肿瘤、抗氧化和免疫调节活性等,是药物发现和创新的重要来源.然而,从复杂的自然环境中高效提取、分离并纯化这些具有生理活性的天然产物,... 天然产物是由动物、植物、微生物等产生的化学成分的统称,具有广泛的生理活性如抗菌、抗病毒、抗肿瘤、抗氧化和免疫调节活性等,是药物发现和创新的重要来源.然而,从复杂的自然环境中高效提取、分离并纯化这些具有生理活性的天然产物,一直是科学家们面临的挑战.随着材料科学的飞速发展,金属有机框架(MOFs)材料以其独特的结构和性质,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MOFs材料的高比表面积、高孔隙度以及孔径可调等特点,使其能够作为高效的吸附剂和分离介质,在天然产物的提取和分离过程中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同时,MOFs材料的化学和热稳定性也为其在天然产物后续处理、合成及色谱分析中的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探索MOFs材料在天然产物领域的应用,不仅有助于提升天然产物的提取效率与纯度,还可以为新药开发、生命科学研究开辟新的途径.本文对近年来MOFs材料在天然产物分离与分析、天然产物合成、药物制剂等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同时也对未来MOFs材料在天然产物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mofS 天然产物 分离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Fs脱硝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许航 孙瑞靖 +2 位作者 巩玉梅 韦诺祺 高鹏辉 《广州化学》 2025年第1期15-20,I0002,共7页
简单介绍了金属有机骨架(MOFs)的制备及其特点。详细综述了单金属MOFs和双金属MOFs在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领域的研究进展,其中重点介绍了MOFs脱硝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和不同形貌的MOFs对其脱硝性能的影响,MOFs脱硝催化剂脱硝反应机理... 简单介绍了金属有机骨架(MOFs)的制备及其特点。详细综述了单金属MOFs和双金属MOFs在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领域的研究进展,其中重点介绍了MOFs脱硝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和不同形貌的MOFs对其脱硝性能的影响,MOFs脱硝催化剂脱硝反应机理等内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单金属MOFs基础上引入其他活性组分,减小MOFs的颗粒粒径,可以增加比表面积和活性位点数量;将MOFs隔绝空气高温下煅烧可以使有机配体碳化,暴露出更多的活性位点,可以提高催化活性”的结论。最后展望了MOFs脱硝催化剂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金属骨架(mofs) 选择性催化还原(SCR) 低温脱硝 脱硝率 抗硫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级孔MOFs材料结合HPLC法同时检测肉制品中4种偶氮类合成着色剂
12
作者 陈丹丹 陈彬 +2 位作者 胡雨 管彬彬 丁红梅 《粮食与食品工业》 2025年第1期68-72,共5页
以多级孔MOFs材料(macro-microporous ZIF-8,M-ZIF-8)作为吸附剂进行净化,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同时检测肉制品中4种偶氮类合成着色剂(胭脂红、日落黄、柠檬黄、苋菜红)的方法。结果表明:在优化仪器条件下,4种偶氮类合成着色剂线性... 以多级孔MOFs材料(macro-microporous ZIF-8,M-ZIF-8)作为吸附剂进行净化,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同时检测肉制品中4种偶氮类合成着色剂(胭脂红、日落黄、柠檬黄、苋菜红)的方法。结果表明:在优化仪器条件下,4种偶氮类合成着色剂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大于0.999,定量限(LOQs)为0.3~0.5 mg/kg,回收率为92.0%~105.1%,相对标准偏差为0.5%~2.2%。该方法高效快捷,可以同时检测肉制品中的4种偶氮类合成着色剂,缩短了前处理时间,且可循环使用至少5次,降低分析成本。因此,该方法在肉制品中偶氮类合成着色剂的检测中具有较好的运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级孔mofs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吸附剂 肉制品 偶氮类合成着色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均苯三甲酸构筑四配位Zn(Ⅱ)-MOFs结构及其性能研究
13
作者 唐世霞 许水燕 +4 位作者 黄秋香 李荣权 兰翠玲 罗志荣 韦有杰 《化工技术与开发》 2025年第1期16-21,共6页
本研究采用溶剂热法,用均苯三甲酸(H_(3)BTC)与过渡金属Zn(Ⅱ)盐合成了一种新型的Zn(Ⅱ)-MOFs配合物[ZnBTC‧DMF‧CH_(3)NH_(2)CH_(3)]_(n)。晶体结构显示,该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中的P2_(1/c)空间群。均苯三甲酸中的羧基通过单齿和桥连的... 本研究采用溶剂热法,用均苯三甲酸(H_(3)BTC)与过渡金属Zn(Ⅱ)盐合成了一种新型的Zn(Ⅱ)-MOFs配合物[ZnBTC‧DMF‧CH_(3)NH_(2)CH_(3)]_(n)。晶体结构显示,该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中的P2_(1/c)空间群。均苯三甲酸中的羧基通过单齿和桥连的方式与Zn(Ⅱ)配位,形成了网格状的三维MOFs结构,游离的DMF分子和二甲胺离子填充于MOFs空隙中。光催化降解数据表明,在250W紫外灯的驱动下,该配合物作为催化剂能有效抑制亚甲基蓝、甲基橙、罗丹明B的光催化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Ⅱ)-mofs 均苯三甲酸 晶体结构 热稳定性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金属MOFs碳化材料的结构对锂硫电池正极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曹翔宇 张秀玲 +2 位作者 杜依洋 马成乡 闫娟枝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0-155,160,共7页
利用硝酸钴和铁氰化钾在水溶液中沉淀反应以及ZIF-8在水溶液中的部分分解,分别制备了2种组成相近但结构不同的双金属有机框架前驱体Co-Fe precursor和ZCF precursor。经过多巴胺包覆,对2种产品在氩气气氛下退火获得碳化产物。将碳化产... 利用硝酸钴和铁氰化钾在水溶液中沉淀反应以及ZIF-8在水溶液中的部分分解,分别制备了2种组成相近但结构不同的双金属有机框架前驱体Co-Fe precursor和ZCF precursor。经过多巴胺包覆,对2种产品在氩气气氛下退火获得碳化产物。将碳化产物与纳米硫粉混合得到的碳/硫复合材料(E-CoFeCN@C/S、E-ZCF@C/S)分别作为正极,组装扣式锂硫电池并测试电化学性能。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热重分析仪进行形貌和结构分析。在组成相似的情况下,核壳结构碳载体(E-CoFeCN@C)与发散式结构碳载体(E-ZCF@C)对锂硫电池性能的影响呈现出“此消彼长”的特点:E-ZCF@C/S在循环伏安测试中表现出更小的极化以及更强的电流响应,在电化学阻抗测试中表现出更低的电荷转移阻抗,表明该材料有利于促进正极电荷传递过程,即加快电极反应动力学。E-ZCF@C/S在0.2C倍率下放电初始比容量为1211.3mAh/g,在2C倍率下放电初始比容量为794mAh/g,均优于E-CoFeCN@C/S。而核壳结构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容量衰减方面,E-CoFeCN@C/S在0.2C倍率下经过100次循环后平均衰减率为0.074%(E-ZCF@C/S为0.26%),在2C倍率下循环300次后平均衰减率为0.047%(E-ZCF@C/S为0.13%),说明核壳结构对活性物质的锚固作用明显而对电荷转移不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金属mofs 锂硫电池 材料结构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染废水处理用MOFs基光催化分离膜的制备及改性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辉 冯吉正 +3 位作者 曾艳 谢艳新 陈恒 周航月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9-95,共7页
MOFs基光催化分离膜综合了膜分离和光催化技术的优点,能够高效处理染料废水,降低膜污染,在印染废水处理领域中具有独特优势。介绍了MOFs光催化材料的类型和特点,概述了MOFs基光催化分离膜的制备方法,包括相转化法、界面聚合法、真空过... MOFs基光催化分离膜综合了膜分离和光催化技术的优点,能够高效处理染料废水,降低膜污染,在印染废水处理领域中具有独特优势。介绍了MOFs光催化材料的类型和特点,概述了MOFs基光催化分离膜的制备方法,包括相转化法、界面聚合法、真空过滤法、静电纺丝法和原位生长法等,重点分析了光催化分离膜的改性方法,包括配体修饰、贵金属沉积、助催化剂修饰、固定聚氧金属酸盐和构筑异质结等。指出了MOsF基光催化分离膜目前实际应用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fs光催化 分离膜 制备方法 改性 印染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陷型巯基功能化MOF的制备及其重金属离子吸附性能
16
作者 谢林华 刘玉辉 +3 位作者 李茹霞 吕佳澳 谢亚勃 李建荣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51-1161,共11页
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对人体伤害巨大,特别是Pb(Ⅱ)和Hg(Ⅱ)离子,因此需要去除Pb(Ⅱ)和Hg(Ⅱ)离子。通过调节合成过程中浓盐酸的用量,合成了具有不同缺陷程度的巯基功能化锆基金属有机框架(zirconium-based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Zr-M... 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对人体伤害巨大,特别是Pb(Ⅱ)和Hg(Ⅱ)离子,因此需要去除Pb(Ⅱ)和Hg(Ⅱ)离子。通过调节合成过程中浓盐酸的用量,合成了具有不同缺陷程度的巯基功能化锆基金属有机框架(zirconium-based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Zr-MOF)材料,简称UiO-66-(SH)_2,并将其用于液相中Pb(Ⅱ)和Hg(Ⅱ)离子的吸附去除。通过UiO-66-(SH)_2对Pb(Ⅱ)和Hg(Ⅱ)离子的吸附实验,发现随着制备过程中盐酸用量的增大,MOF的缺陷程度升高,其对Pb(Ⅱ)和Hg(Ⅱ)离子的吸附能力也有所增强。缺陷型UiO-66-(SH)_2对较低质量浓度的Pb(Ⅱ)(50 mg/L)和Hg(Ⅱ)(70 mg/L)离子的最大吸附量分别可达45和259 mg/g,且对这2种重金属离子具有较好的吸附选择性。经过3次循环吸附后,缺陷型UiO-66-(SH)_2对Pb(Ⅱ)和Hg(Ⅱ)离子的吸附能力没有明显下降,表明该材料在水中重金属离子去除应用上具有一定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框架(mof) 缺陷 重金属 吸附 汞离子 铅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_(3)O_(4)@CuMOF催化文冠果油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
17
作者 郝一男 王任飞 +5 位作者 张国 王晶文 任志远 沈洪霞 王德刚 姚利宏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8-34,共7页
金属有机框架(MOFs)材料的高表面积、结构稳定性和可调功能使其成为制备生物柴油的理想催化剂。本文通过溶剂热法制备磁性Fe_(3)O_(4)@Cu MOF催化剂,利用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EDS)、X射线衍射(XRD)、N2... 金属有机框架(MOFs)材料的高表面积、结构稳定性和可调功能使其成为制备生物柴油的理想催化剂。本文通过溶剂热法制备磁性Fe_(3)O_(4)@Cu MOF催化剂,利用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EDS)、X射线衍射(XRD)、N2吸脱附(BET)、热重分析(TG)等手段对催化剂的微观结构和热稳定性进行表征,并应用于文冠果油制备生物柴油的反应中。结果表明:Fe_(3)O_(4)@Cu MOF催化剂表面粗糙多孔,比表面积为206.239 m^(2)/g,平均孔径为6.64 nm,属于介孔材料。Fe_(3)O_(4)@Cu MOF的饱和磁化强度为12.6 emu/g,易分离回收。当催化剂用量为3 wt%、醇油摩尔比为20∶1、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2 h时,生物柴油产率最高,为75.0%。Fe_(3)O_(4)@Cu MOF循环使用5次后,其催化生物柴油的产率仍能达到69.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_(3)O_(4)@Cu mof催化剂 生物柴油 文冠果油 稳定性 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附-光催化一体的金属有机框架/氟化二氧化钛(MOFs/F-TiO_(2))纳米复合材料的构建
18
作者 张理元 张玉娇 +7 位作者 刘佳 彭茜 董小菲 胡毅 应佳欣 刘敏 陈艳 邓胜连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312-4324,共13页
以硫酸钛为钛源,氟化氢为氟源,氨水为沉淀剂,采用简单沉淀法制备了氟化二氧化钛(F-TiO_(2)).采用水热法合成了MIL-100(Fe)的金属有机骨架(MOFs),并通过水热法将MIL-100(Fe)与F-TiO_(2)复合,成功制备了兼具吸附和光催化功能的MIL-100(Fe)... 以硫酸钛为钛源,氟化氢为氟源,氨水为沉淀剂,采用简单沉淀法制备了氟化二氧化钛(F-TiO_(2)).采用水热法合成了MIL-100(Fe)的金属有机骨架(MOFs),并通过水热法将MIL-100(Fe)与F-TiO_(2)复合,成功制备了兼具吸附和光催化功能的MIL-100(Fe)/F-TiO_(2)纳米复合材料(MOFs/F-TiO_(2)),以罗丹明B为模拟有机污染物,研究了样品的吸附动力学、吸附和光催化性能、循环稳定性能以及复合改性机理.采用SEM、XRD、FT-IR、XPS、UV-vis-Abs、EPR等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10%MIL-100(Fe)/F-TiO_(2)表现出最好的吸附和光催化活性,黑暗条件下处理60 min,对50 mg·L^(−1)罗丹明B的吸附率达到60.6%,光照20 min,对其的脱色率达到96.4%.MIL-100(Fe)/F-TiO_(2)复合材料对罗丹明B的吸附过程遵循伪一级动力学模型,复合材料出色的光催化性能归功于F-TiO_(2)和MIL-100(Fe)的协同作用及Z型异质结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TiO_(2) 金属有机骨架 (mofs) 罗丹明 B 吸附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F-808@ANFs气凝胶的制备及其对CEES的催化降解
19
作者 石磊 刘红岩 +2 位作者 姜楠 宋俊 庄旭品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8-44,共7页
为实现对芥子气模拟物去污,开发柔性防护织物。利用磷酸处理对芳纶纳米纤维(ANFs)表面改性,利用水热法实现MOF-808在ANFs表面的原位生长,利用冰模板技术制备MOF-808@ANF气凝胶材料,研究MOF-808的负载量对其结构和对芥子气模拟物2-氯乙... 为实现对芥子气模拟物去污,开发柔性防护织物。利用磷酸处理对芳纶纳米纤维(ANFs)表面改性,利用水热法实现MOF-808在ANFs表面的原位生长,利用冰模板技术制备MOF-808@ANF气凝胶材料,研究MOF-808的负载量对其结构和对芥子气模拟物2-氯乙基乙基硫醚(CEES)降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OF-808负载量可达125.56%,比表面可达408.267 m^(2)/g,MOF-808@ANF气凝胶对CEES具有良好的降解效果,24 h内降解率可达到90.97%,半衰期为30.11 min;同时具有良好的结构稳定性和隔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f-808 芳纶纳米纤维 气凝胶 芥子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MOFs衍生的钴基化合物催化氧化典型VOCs研究进展
20
作者 李晶 张春乐 +2 位作者 史宇亮 李钰莹 吴楠桦 《常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39-48,共10页
基于催化氧化技术在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末端治理方面有极高的效率,以及近年来金属有机骨架(MOFs)衍生的钴基化合物在催化氧化VOCs中的优异表现,文章总结了4种典型的钴基MOFs(ZIF-67,ZSA-1,Co-MOF-71和Co-MOF-74)及其衍生的钴基催化... 基于催化氧化技术在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末端治理方面有极高的效率,以及近年来金属有机骨架(MOFs)衍生的钴基化合物在催化氧化VOCs中的优异表现,文章总结了4种典型的钴基MOFs(ZIF-67,ZSA-1,Co-MOF-71和Co-MOF-74)及其衍生的钴基催化剂的组成与制备方法,并综述了其衍生物催化氧化几种典型VOCs(甲苯、邻二甲苯、甲醛和丙酮)的研究进展。最后归纳了反应过程中空速和湿度等因素对钴基化合物催化氧化VOCs的影响,探讨了MOFs衍生的钴基催化剂的反应机理,并对MOFs衍生的钴基催化剂在VOCs氧化中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fs衍生物 钴基化合物 VOCs降解 催化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