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76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o-Sn催化剂上CO催化氧化的研究
1
作者 张伟 高秀娟 +6 位作者 杨媛 曹国壮 王佳豪 宋法恩 伞晓广 韩怡卓 张清德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6-115,共10页
采用沉淀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Mo/Sn物质的量比的Mo-Sn催化剂,以CO氧化反应作为探针反应考察不同Mo含量对CO催化氧化反应性能的影响,进一步研究催化剂的活性中心结构及构效关系。结果表明,Mo1Sn20催化剂在300℃实现了CO完全转化,相比... 采用沉淀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Mo/Sn物质的量比的Mo-Sn催化剂,以CO氧化反应作为探针反应考察不同Mo含量对CO催化氧化反应性能的影响,进一步研究催化剂的活性中心结构及构效关系。结果表明,Mo1Sn20催化剂在300℃实现了CO完全转化,相比纯SnO_(2)催化剂的转化温度降低了50℃。采用XRD、Raman、XPS、H2-TPR及In situ FT-IR等表征手段对催化剂的结构、钼物种价态、氧化还原性等进行了研究。相较于纯SnO_(2)催化剂,当引入较少含量的Mo物种后,Mo1Sn20催化剂比表面积增大为反应提供了更多的活性位点,Mo-Sn之间的相互作用增强使得MoO3部分向MoOx转变,产生较多的Mo^(5+)物种,Mo^(5+)物种的存在促进了氧气的吸附活化以及氧原子的迁移,晶格氧与Mo^(5+)物种共同作用增强了CO的催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 催化氧化 Mo-Sn催化剂 Mo5+物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纤维素衍生物转化合成生物航空燃料的非均相催化剂研究进展
2
作者 邹吉军 刘宝宏 +2 位作者 史成香 潘伦 张香文 《化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7,共17页
木质纤维素是自然界中储量丰富的生物质资源,其中的半纤维素和纤维素经水解、脱水后可得到两种重要的平台化学品——糠醛和5-羟甲基糠醛,而它们通过加氢等方法可获得其他的平台化学品。将这些平台化学品进行碳-碳偶联,能够得到C8以上的... 木质纤维素是自然界中储量丰富的生物质资源,其中的半纤维素和纤维素经水解、脱水后可得到两种重要的平台化学品——糠醛和5-羟甲基糠醛,而它们通过加氢等方法可获得其他的平台化学品。将这些平台化学品进行碳-碳偶联,能够得到C8以上的含氧化合物,再通过加氢脱氧得到长链烷烃,经过后续处理用作航空煤油等,因此,碳-碳偶联及加氢脱氧是综纤维素衍生物转化合成燃料的关键。首先综述了用于两种重要的碳链增长反应(羟醛缩合与羟基烷基化/烷基化)的非均相催化剂及其催化机理,主要包括用于催化羟醛缩合反应的碱性催化剂、酸性催化剂和酸碱协同催化剂,以及用于催化羟基烷基化/烷基化反应的酸性催化剂,然后对后续加氢脱氧过程的催化剂进行了简要介绍,最后对未来催化剂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纤维素 羟醛缩合 羟基烷基化/烷基化 碱性催化剂 酸性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压差对工业催化裂化装置立管输送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3
作者 张磊 赵北鲲 +5 位作者 刘君建 刘舜 黄新俊 申宝剑 段宏昌 彭威 《石油炼制与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4-159,共6页
催化裂化(FCC)装置催化剂循环的下行部分是立管中的密相输送,催化剂流态复杂。受两器压力平衡影响,立管出口压力大于入口压力,为负压差操作。由于负压差是设计参数,工业现场技术人员对其调整范围较小,相关的设计和研究报道较少。在工业... 催化裂化(FCC)装置催化剂循环的下行部分是立管中的密相输送,催化剂流态复杂。受两器压力平衡影响,立管出口压力大于入口压力,为负压差操作。由于负压差是设计参数,工业现场技术人员对其调整范围较小,相关的设计和研究报道较少。在工业FCC装置上,测量了不同工况时负压差立管的轴向压力分布,然后采用CPFD软件研究了立管压差对立管轴向压力、颗粒浓度和循环量的影响。测量结果表明,负压差立管下部易出现填充流,造成立管轴向压力逆转。模拟结果表明:负压差阻碍立管排料,立管内颗粒藏量升高、蓄压增大;正压差立管颗粒脱气少,随正压差增大,立管轴向颗粒趋于均匀密相流,立管蓄压和催化剂循环量增大。研究结果可为立管设计和操作调整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管 负压差 正压差 催化剂流态 质量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缩酮(醛)类香料合成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杜峰 宋大伟 +2 位作者 孔敬文 严文娟 金鑫 《石油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1-417,共7页
缩酮(醛)类香料是由醛或酮与醇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进行缩合反应所得的产物,该产物具有优异的性质、香味持久,近年来在香料香精化学领域具有广泛应用。而如何选取合适的催化剂以及合成方法对缩酮(醛)类香料进行高效绿色合成一直是本行业... 缩酮(醛)类香料是由醛或酮与醇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进行缩合反应所得的产物,该产物具有优异的性质、香味持久,近年来在香料香精化学领域具有广泛应用。而如何选取合适的催化剂以及合成方法对缩酮(醛)类香料进行高效绿色合成一直是本行业的研究热点。以酸性催化剂为例,介绍了杂多酸、离子液体、分子筛以及无机盐等缩酮(醛)类香料合成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并对电催化、光催化和微波辅助等方法合成缩酮(醛)类香料进行分析,为缩酮(醛)类香料的低碳绿色高效合成工艺开发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缩酮(醛) 香料 催化剂 合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尺寸钴基催化剂稳定策略研究进展
5
作者 王倩 王丽萍 +3 位作者 龚志远 王一丹 孟凡会 李忠 《低碳化学与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2,共12页
在多相催化反应中,金属催化剂的尺寸效应对其催化活性、产物选择性和稳定性具有较大影响。将金属催化剂的尺寸从纳米颗粒减小到亚纳米团簇,甚至原子尺度,可有效提高其活性中心利用率,从而大幅提高催化活性。钴(Co)基催化剂因其独特的电... 在多相催化反应中,金属催化剂的尺寸效应对其催化活性、产物选择性和稳定性具有较大影响。将金属催化剂的尺寸从纳米颗粒减小到亚纳米团簇,甚至原子尺度,可有效提高其活性中心利用率,从而大幅提高催化活性。钴(Co)基催化剂因其独特的电子结构和优异的催化活性,在众多反应中受到关注。根据Co基催化剂的研究现状,介绍了不同尺寸(纳米颗粒、团簇、单原子和双原子)Co基催化剂的结构及特点,阐述了提高不同尺寸Co基催化剂稳定性的策略,包括空间限域、金属-载体相互作用和金属-金属相互作用等,分析了这些策略对不同催化反应性能的影响及其优缺点,并对未来Co基催化剂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基催化剂 团聚 稳定策略 限域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裂化废催化剂等离子体处理技术研究
6
作者 李毅 李清方 +2 位作者 丁飞 李保强 袁方利 《石油炼制与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3-130,共8页
采用等离子体处理技术对催化裂化工艺(FCC)产生的废催化剂进行了无害化处理,在分析原料的基本物化特性的基础上,考察了助剂SiO 2和CaO不同配比对废催化剂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废催化剂经等离子体处理后,产物中的玻璃体占比达到83.... 采用等离子体处理技术对催化裂化工艺(FCC)产生的废催化剂进行了无害化处理,在分析原料的基本物化特性的基础上,考察了助剂SiO 2和CaO不同配比对废催化剂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废催化剂经等离子体处理后,产物中的玻璃体占比达到83.9%;当助剂SiO 2质量分数为40%时,产物中的玻璃体比例提升至93.2%;进一步加入质量分数为15%的助剂CaO后,产物中的玻璃体占比依然高达92.4%,满足国家标准中关于固体废物中玻璃体占比要求;同时,经等离子体处理后,废催化剂产物浸出液中的金属元素含量显著降低,说明助剂的添加对降低废催化剂的重金属毒性有促进作用。等离子体处理技术在FCC废催化剂无害化处理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 催化剂 二氧化硅 玻璃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剂研究中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方法概述
7
作者 赵志娟 徐鹏 +2 位作者 章小余 屈宝龙 刘芬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4-55,共12页
催化剂在现代化工领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源消耗以及减少环境污染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科学认知的不断提升,催化剂的研究已经从宏观的动力学性能评估,深入到微观的分子层面和电子结构分析。作为材... 催化剂在现代化工领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源消耗以及减少环境污染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科学认知的不断提升,催化剂的研究已经从宏观的动力学性能评估,深入到微观的分子层面和电子结构分析。作为材料表界面研究领域中最有效的一种分析方法,在过去几十年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技术以其坚实的物理学基础和表面灵敏性已经成为研究催化材料的标准分析工具,且随着XPS仪器的日益普及,其应用也在不断增长。然而催化剂材料中的活性组分多趋于低含量、小尺度且成分复杂不稳定,对XPS高质量测试提出了巨大挑战。对催化剂研究中的常规XPS分析方法进行系统性的综述,对样品制备、实验设计、数据处理与谱图解析等流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可能的处理方法进行了讨论,并对XPS技术在催化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其他材料研究提供参考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多相催化 纳米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Fs衍生物催化剂制备及气体净化性能研究进展
8
作者 胡岚 赵秋月 +1 位作者 周慧娴 曾毅清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共9页
催化净化是最为常用的气体污染物净化技术之一,具有效率高、选择性高和能耗低等特点。催化剂是催化净化技术的核心。随着节能减排要求不断提高,催化净化技术对催化剂的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金属有机框架(MOFs)为... 催化净化是最为常用的气体污染物净化技术之一,具有效率高、选择性高和能耗低等特点。催化剂是催化净化技术的核心。随着节能减排要求不断提高,催化净化技术对催化剂的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金属有机框架(MOFs)为前驱体制备的多孔杂化纳米结构催化剂具有活性位点可控、比表面积高和稳定性高等优点,成为气体净化催化剂的研究热点。本文以MOFs衍生物催化剂为对象,介绍不同种类MOFs衍生物催化剂的结构特点和制备方法;综述近几年MOFs衍生物催化剂在氮氧化物(NO_(x))、挥发性有机物(VOCs)、CO和N_(2)O等污染物催化净化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最后,结合气体催化净化技术在高效催化剂工业应用方面的需求,对MOFs衍生物催化剂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净化 MOFs衍生物 催化剂 催化氧化 选择性催化还原 催化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版法制备规整硅胶微球用于负载茂金属催化剂的研究
9
作者 王立娟 陈天宇 +3 位作者 谷勇耀 杨琦 姜涛 李健 《当代化工研究》 2025年第4期87-89,共3页
以种子诱导模版法合成制备了球形度高、粒径分布均一硅胶微球。硅胶微球具有相近的比表面积(280~300 m^(2)·g^(-1)),粒径大小在5~25μm之间且可精确分级调控。以硅胶为载体制备得到负载型茂金属催化剂。结果表明,作为载体的硅胶粒... 以种子诱导模版法合成制备了球形度高、粒径分布均一硅胶微球。硅胶微球具有相近的比表面积(280~300 m^(2)·g^(-1)),粒径大小在5~25μm之间且可精确分级调控。以硅胶为载体制备得到负载型茂金属催化剂。结果表明,作为载体的硅胶粒径越小,所得催化剂的活性越高,而粒径对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茂金属聚乙烯 催化剂 硅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水氢同位素交换的非均匀型分布Pt/SDB疏水催化剂
10
作者 黄丽 吴栋 刘亚明 《工业催化》 2025年第1期64-69,共6页
以聚苯乙烯-二乙烯基苯(SDB)为载体,先用竞争吸附剂对载体进行预处理,然后经浸渍、干燥和氢气高温还原工艺制备Pt/SDB疏水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联合EDS能谱仪、透射电镜(T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对催化剂进... 以聚苯乙烯-二乙烯基苯(SDB)为载体,先用竞争吸附剂对载体进行预处理,然后经浸渍、干燥和氢气高温还原工艺制备Pt/SDB疏水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联合EDS能谱仪、透射电镜(T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催化剂具有显著的蛋壳型特征,其活性组分Pt主要分布在载体0.12 mm的浅表层,前驱体氯铂酸得到较充分的还原,与均匀型催化剂相比,提高了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和贵金属的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化学 疏水催化剂 Pt/SDB 水氢交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甲基混合茂配体茂金属催化剂合成与应用
11
作者 许胜 段文静 史永森 《石油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28,共7页
合成了一系列茂配体,在其中的一个茂环上引入多个甲基,制备了多甲基混合茂配体茂金属催化剂,以甲基铝氧烷为助催化剂,进行了烯烃聚合评价研究,并与市售的二氯二茂锆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多甲基混合茂配体茂金属催化剂的催化活性与二... 合成了一系列茂配体,在其中的一个茂环上引入多个甲基,制备了多甲基混合茂配体茂金属催化剂,以甲基铝氧烷为助催化剂,进行了烯烃聚合评价研究,并与市售的二氯二茂锆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多甲基混合茂配体茂金属催化剂的催化活性与二氯二茂锆相当,最高可达7951 kg/(mol·h);可催化乙烯与1-己烯共聚,共聚物中1-己烯含量最高可达6.8%(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甲基茂配体 茂金属催化剂 烯烃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基底整体式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气态污染物催化氧化中的应用
12
作者 李永峰 梁麒懿 +4 位作者 刘智 程高 姬文晋 窦永深 刘三毛 《中国粉体技术》 2025年第2期184-202,共19页
【目的】控制挥发性有机物和O_(3)等气态污染物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危害,梳理金属基底整体式催化剂的制备及在气态污染物催化氧化中的应用。【研究现状】综述气态污染物治理方法,对比整体式催化剂与颗粒状催化剂、陶瓷基底整体式催... 【目的】控制挥发性有机物和O_(3)等气态污染物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危害,梳理金属基底整体式催化剂的制备及在气态污染物催化氧化中的应用。【研究现状】综述气态污染物治理方法,对比整体式催化剂与颗粒状催化剂、陶瓷基底整体式催化剂的不同;总结FeCrAl合金、金属铝、泡沫镍或铜规整基底催化剂的分类;概括金属基底整体式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传统的浸渍法、涂覆法、喷涂法、水热法、电沉积法、化学镀自沉积法、原电池静电置换法;概括电辅助技术在金属基底整体式催化剂的应用。【结论与展望】提出在金属基底表面直接原位生长过渡金属氧化物活性层的原电池静电置换和化学镀自沉积等新方法,不但可以显著提高催化剂中活性组分在光滑金属基底表面的分布均匀性与负载牢固度,而且可以通过同时负载价格低廉的金属氧化物活性组分与贵金属进行协同催化,降低催化剂制备成本;认为在金属基底整体式催化剂上引入电致热内部直接供热和电辅助催化氧化等新反应模式,可以显著降低反应能量消耗,提高催化剂活性与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物 臭氧 整体式催化剂 催化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化学类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一个综合性实验——球形二氧化锰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及其催化氧化甲苯性能
13
作者 朱宇君 牛晓宇 李志斌 《广东化工》 2025年第4期147-149,共3页
大学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对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和科学思维能力至关重要。我们以化学相关实验竞赛为引导,开展了“课赛一体化”教学改革,将教师的科研成果经创新设计引入实验教学中,使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引导学生接触前... 大学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对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和科学思维能力至关重要。我们以化学相关实验竞赛为引导,开展了“课赛一体化”教学改革,将教师的科研成果经创新设计引入实验教学中,使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引导学生接触前沿知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意识和能力。本实验以环境保护消除甲苯为目标,在课题组前期研究工作的基础上,经过反复验证,将球形MnO_(2)催化剂的合成、表征及其催化氧化甲苯性能的科研内容设计成一个本科教学综合实验。本实验对学生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和各种分析测试方法,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创新能力,具有引导和示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锰 催化剂 甲苯 催化氧化 综合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步固相反应法制备高效CuY催化剂
14
作者 王玉春 章薇 吕宝华 《广东化工》 2025年第3期5-7,共3页
以硝酸铜、乙酰丙酮铜和NaY分子筛为主要原料,采用分步固相反应法制备出了不同固态反应温度的铜负载量为12%的CuY催化剂。通过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技术对制备的CuY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制备出的CuY催化剂中负载的铜离子... 以硝酸铜、乙酰丙酮铜和NaY分子筛为主要原料,采用分步固相反应法制备出了不同固态反应温度的铜负载量为12%的CuY催化剂。通过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技术对制备的CuY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制备出的CuY催化剂中负载的铜离子在Y型分子筛上分散均匀。催化活性评价结果表明,分步固相反应法制备的CuY催化剂在甲醇氧化羰基化合成碳酸二甲酯中表现出了良好的催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Y催化剂 乙酰丙酮铜 固态反应法 碳酸二甲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钯基催化剂还原Fe(Ⅱ)EDTA-NO络合脱硝液
15
作者 任晓聪 胡紫瑞 张光旭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7-246,共10页
Fe(Ⅱ)EDTA络合脱硝法对一氧化氮(NO)具有良好的吸收效果,是脱硝技术重点研究方向,但Fe(Ⅱ)EDTA-NO络合液再生困难限制了它的发展.为达到Fe(II)EDTA络合液循环使用的目的,以阴离子交换树脂IRA900为载体,通过浸渍法负载钯前驱体,经硼氢... Fe(Ⅱ)EDTA络合脱硝法对一氧化氮(NO)具有良好的吸收效果,是脱硝技术重点研究方向,但Fe(Ⅱ)EDTA-NO络合液再生困难限制了它的发展.为达到Fe(II)EDTA络合液循环使用的目的,以阴离子交换树脂IRA900为载体,通过浸渍法负载钯前驱体,经硼氢化钠还原后制备出了Pd/IRA900催化剂.通过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图、透射电子显微镜、热重分析等表征表明,Pd/IRA900催化剂中钯纳米微团的平均粒径为2.14nm,Pd0含量为84%(质量分数),对还原Fe(II)EDTA-NO有着良好的催化活性.搭建一套可持续运转的流化床试验装置,评价结果如下:在气相的条件为总流量200L·h^(-1)、NO含量为0.07%(体积分数)、含氧量10%,络合液再生条件为初始浓度0.05mol·L^(-1)、温度60℃、pH=5、液气比6的最佳工艺条件下,可以维持脱硝率90%以上稳定运行300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Ⅱ)EDTA-NO 脱硝 络合液 催化剂 阴离子交换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于SiO_(2)表面的NiO/MgO催化剂用于CO_(2)甲烷化反应
16
作者 刘源 范鑫强 +1 位作者 姜雅楠 张弦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2-130,共9页
CO_(2)甲烷化反应被认为是解决CO_(2)利用难题的重要手段之一,其中NiO/MgO催化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如何提高NiO/MgO催化剂的比表面积成为其实际应用的关键.本文通过沉积-沉淀法在高比表面积的SiO_(2)载体上负载NiO/MgO催化剂,制备出了... CO_(2)甲烷化反应被认为是解决CO_(2)利用难题的重要手段之一,其中NiO/MgO催化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如何提高NiO/MgO催化剂的比表面积成为其实际应用的关键.本文通过沉积-沉淀法在高比表面积的SiO_(2)载体上负载NiO/MgO催化剂,制备出了NiO/MgO/SiO_(2)催化剂.研究了MgO含量、催化剂煅烧温度和还原温度对催化剂结构和甲烷化性能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程序升温还原、N2吸附-脱附等温线、程序升温脱附、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场发射透射电子显微镜等技术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合适的MgO含量既能够对SiO_(2)形成较好的阻隔以避免NiO与SiO_(2)的反应,又可与NiO形成对甲烷化有利的Ni_(1-x)Mg_(x)O固溶体.适当的煅烧温度能够在形成Ni_(1-x)Mg_(x)O固溶体的同时避免对反应不利的NiMgSiO4的形成.此外,通过调控还原温度还能够调变Ni^(0)和Ni_(1-x)Mg_(x)O的比例,从而使二者在催化体系中起到协同作用,促进CO_(2)甲烷化反应.30%MgO含量、550℃煅烧、550℃还原后的Ni30MgSi-550-550R催化剂在CO_(2)甲烷化反应催化剂性能测试中表现出最佳的催化活性,且在350℃、30000mL/(g·h)空速的测试条件下展现出200 h的稳定性,这是由于在催化剂表面具有适当的Ni^(0)/Ni_(1-x)Mg_(x)O比例和对应的充足的H2和CO_(2)活化位点.在高比表面积的SiO_(2)上负载NiO/MgO催化剂、在SiO_(2)表面进行固相反应和通过还原温度调控Ni^(0)-Ni_(1-x)Mg_(x)O活性对的策略为用于CO_(2)甲烷化反应的催化剂设计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甲烷化反应 NI基催化剂 MGO SiO_(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覆型MCM-41和Hβ分子筛负载的Pd催化剂双功能催化性能
17
作者 邹洁 李翔 +2 位作者 盛强 尚森森 王伟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21,共8页
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一种MCM-41分子筛介孔孔道沿Hβ沸石内核向外生长的包覆型MCM-41和Hβ复合分子筛(Mβ)。以PdCl 2的盐酸溶液做浸渍液,用常规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Pd/Mβ催化剂。另外,还以预先硅烷化的Mβ作载体,以Pd(OAc)_(2)的甲苯... 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一种MCM-41分子筛介孔孔道沿Hβ沸石内核向外生长的包覆型MCM-41和Hβ复合分子筛(Mβ)。以PdCl 2的盐酸溶液做浸渍液,用常规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Pd/Mβ催化剂。另外,还以预先硅烷化的Mβ作载体,以Pd(OAc)_(2)的甲苯溶液作浸渍液,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Pd/S-Mβ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N_(2)物理吸附、透射电镜(TEM)和吡啶吸附红外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以十氢萘的开环反应和二苯并噻吩的加氢脱硫反应评价了催化剂的性能,认识了金属中心和酸中心沿颗粒内部径向分布对双功催化剂能性能的影响。TEM结果表明,在Pd/Mβ催化剂中,Pd金属颗粒填充于MCM-41介孔相孔道中;而在Pd/S-Mβ催化剂中,Pd金属颗粒分布于催化剂表面。在十氢萘的开环和二苯并噻吩的加氢脱硫反应中,Pd/Mβ表现出双功能特性,是潜在的性能良好的加氢脱硫催化剂。尽管Pd/Mβ和Pd/S-Mβ酸性质基本一致,但是空间上将表面Pd金属组分与内核Hβ沸石酸组分用不具有酸性的MCM-41介孔相分隔后,会导致Pd/S-Mβ催化剂酸中心不能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内分布 双功能催化剂 HΒ沸石 MCM-41分子筛 包覆型分子筛 复合分子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催化O_(2)还原合成H_(2)O_(2)的催化剂及机制研究进展
18
作者 李权 隋煜君 +2 位作者 方振宇 董凯 孙旭平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5年第2期154-165,F0002,共13页
过氧化氢(H_(2)O_(2))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的化学品,具有强氧化能力,在消毒杀菌、环境处理、化学化工等领域被广泛应用.目前,工业生产H_(2)O_(2)主要依靠传统工艺,受困于诸多挑战,如蒽醌法能耗高、污染大,H2/O2混合法技术风险大、易爆炸.因... 过氧化氢(H_(2)O_(2))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的化学品,具有强氧化能力,在消毒杀菌、环境处理、化学化工等领域被广泛应用.目前,工业生产H_(2)O_(2)主要依靠传统工艺,受困于诸多挑战,如蒽醌法能耗高、污染大,H2/O2混合法技术风险大、易爆炸.因此,迫切需要一种绿色、便捷、条件温和且可分散制取的方法来合成H_(2)O_(2).二电子氧气还原反应(2e-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2e-ORR)是一种以可再生电力驱动的、在温和条件下合成H_(2)O_(2)的绿色可持续的方法.4e-路径的强烈竞争降低了H_(2)O_(2)的选择性,导致产量和法拉第效率均低.因此,设计和开发高选择性的2e-ORR催化剂,以实现专一的H_(2)O_(2)合成路径,从而实现规模应用和升级工业合成路线,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尽管现阶段发展的2e-ORR催化剂已经取得显著进展,但距离规模化应用仍存在很大差距.基于此,对电催化2e-ORR合成H_(2)O_(2)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首先,介绍电催化合成H_(2)O_(2)的催化剂研究情况;其次,分析讨论催化机制及其影响催化性能的关键因素;最后,针对面临的关键问题提出提高电催化性能的策略及未来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_(2)O_(2) 催化剂 O_(2)还原反应 电化学 密度泛函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水先进氧化处理过程中光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林欣欣 张鹏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25年第2期78-83,共6页
先进氧化过程可以高效地处理污水中的生物难降解物质,是需要重点关注的污水处理技术。基于太阳能光化学转化技术的光催化降解可以在常温、常压、不需要额外能量供给的条件下产生大量羟基自由基高效降解传统生物质,这种技术具有成本低、... 先进氧化过程可以高效地处理污水中的生物难降解物质,是需要重点关注的污水处理技术。基于太阳能光化学转化技术的光催化降解可以在常温、常压、不需要额外能量供给的条件下产生大量羟基自由基高效降解传统生物质,这种技术具有成本低、设备简单等优势。光催化剂则是整个光催化过程中高效利用太阳能的核心与关键,文章系统综述了几类重要的光催化剂的研究进展为从事相关工作的研究人员提供有益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进氧化过程 催化 催化剂 污水处理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综合型实验设计——以“Ag系负载型薄膜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为例
20
作者 赵娣 陈钰 +4 位作者 刘洪燕 傅丽 李桂花 范爱鑫 魏磊 《云南化工》 2025年第1期104-108,共5页
依托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实验室综合训练教学平台的大型仪器资源和科研优势,以Ag系负载型薄膜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反应为基础,提炼设计了薄膜催化剂的设计与制备、表征与分析、性能测试、机理探究等系列实验模块,通过科研问题导向和合... 依托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实验室综合训练教学平台的大型仪器资源和科研优势,以Ag系负载型薄膜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反应为基础,提炼设计了薄膜催化剂的设计与制备、表征与分析、性能测试、机理探究等系列实验模块,通过科研问题导向和合作探究实践完成基于创新育人的综合型实验教学。综合型实验不仅使学生掌握电化学制备的基本实验技能和催化性能测试的综合应用能力,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同时有助于探索以科学研究带动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实施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能力 综合型实验 Ag系薄膜催化剂 催化性能 实验设计 电化学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