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novative Mn_(3-x)O_(4-y)@NCA design:Leveraging Mn/O vacancies and amorphous architecture for enhanced sodium-ion storage
1
作者 Kaijun Xie Xin Liu +7 位作者 Kai Xia Lipeng Diao Ping Lu Mengmeng Wang Long Fang Yihui Zou Dongjiang Yang Xiaodong Zhang 《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10期747-756,I0015,共11页
Manganese-based oxide electrode materials suffer from severe Jahn-Teller(J-T)distortion,leading to severe cycle instability in sodium ion storage.However,it is difficult to adjust the electron at d orbitals exactly to... Manganese-based oxide electrode materials suffer from severe Jahn-Teller(J-T)distortion,leading to severe cycle instability in sodium ion storage.However,it is difficult to adjust the electron at d orbitals exactly to a low spin state to eliminate orbital degeneracy and suppress J-T distortion fundamentally.This article constructed concentration-controllable Mn/O coupled vacancy and amorphous network in Mn_(3)O_(4) and coated it with nitrogen-doped carbon aerogel(Mn_(3-x)O_(4-y)@NCA).The existence of Mn/O vacancies has been confirmed by scanning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STEM)and positron annihilation lifetime spectroscopy(PALS).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scopy(AAS)and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XPS)determine the most optimal ratio of Mn/O vacancies for sodium ion storage is 1:2.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calculations prove that Mn/O coupled vacancies with the ratio of 1:2could exactly induce a low spin states and a d~4 electron configuration of Mn,suppressing the J-T distortion successfully.The abundant amorphous regions can shorten the transport distance of sodium ions,increase the electrochemically active sites and improve the pseudocapacitance response.From the synergetic effect of Mn/O coupled vacancies and amorphous regions,Mn_(3-x)O_(4-y)@NCA exhibits an energy density of 37.5 W h kg^(-1)and an ultra-high power density of 563 W kg^(-1)in an asymmetric supercapacitor.In sodium-ion batteries,it demonstrates high reversible capacity and exceptional cycling stability.This research presents a new method to improve the Na^(+)storage performance in manganese-based oxide,which is expected to be generalized to other structural distor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nganese-based metal oxide Concentration-controllable mn/o coupled vacancies Amorphous network Sodium ion supercapacitor Sodium ion batter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n-Fe-Ce-O催化剂对助燃脱硝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田春雨 董浩 +3 位作者 迟姚玲 黄傲寒 李欣亮 靳广洲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52-1559,共8页
采用改进的柠檬酸络合法制备了Mn-Fe-Ce-O复合氧化物,采用XRD,H_(2)-TPR,XPS,SEM,EDS等方法分析了试样的结构与物性,并对其氧化和催化CO还原NO的性能进行了评价。实验结果表明,Mn-Fe-Ce-O复合氧化物中主要为Mn_(3)O_(4)和CeO_(2)物相,Fe... 采用改进的柠檬酸络合法制备了Mn-Fe-Ce-O复合氧化物,采用XRD,H_(2)-TPR,XPS,SEM,EDS等方法分析了试样的结构与物性,并对其氧化和催化CO还原NO的性能进行了评价。实验结果表明,Mn-Fe-Ce-O复合氧化物中主要为Mn_(3)O_(4)和CeO_(2)物相,Fe和Ce的加入可增大复合氧化物的比表面积,且表面元素分布均匀,无明显集聚状态,加入Ce后复合氧化物颗粒变得细小,Mn^(3+)+Mn^(4+)含量和表面吸附氧含量增大,H_(2)-TPR还原峰向低温区偏移。Mn_(9)Fe_(1)O_(z)具有良好的氧化CO能力,400℃下CO转化率为99.56%,Mn-Fe-Ce-O复合氧化物催化CO还原NO的活性高于Mn-Fe-O复合氧化物,其中,(Mn_(9)Fe_(1))_(7)Ce_(3)O_(z)活性最高,在350℃下NO转化率为85.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n-Fe-Ce-o 复合氧化物 脱硝 Co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蒸发干燥法制备LiNi_(0.5)Mn_(1.5)O_(4)正极材料
3
作者 董怡辰 王振波 《蓄电池》 CAS 2024年第4期151-155,共5页
以LiNO_(3)、Ni(NO_(3))_(2)·6H_(2)O和Mn(CH_(3)COO)_(2)·4H_(2)O为原料,采用蒸发干燥法制备锂电池用LiNi_(0.5)Mn_(1.5)O_(4)正极材料。将原料在玛瑙研钵中研磨后置于100℃水浴盆中。待固体物料溶解后,在混合物中加入的无... 以LiNO_(3)、Ni(NO_(3))_(2)·6H_(2)O和Mn(CH_(3)COO)_(2)·4H_(2)O为原料,采用蒸发干燥法制备锂电池用LiNi_(0.5)Mn_(1.5)O_(4)正极材料。将原料在玛瑙研钵中研磨后置于100℃水浴盆中。待固体物料溶解后,在混合物中加入的无水乙醇和浓度为15.0 mol·L^(-1)的氨水,伴随机械搅拌。将混合物置于120℃的真空干燥室中,干燥2 h(始终在真空氛围中)以获得前驱体。把前驱体放在400℃空气中煅烧4 h,分解硝酸盐和醋酸盐,接着在不同温度的氧气中煅烧6 h,合成LiNi_(0.5)Mn_(1.5)O_(4)材料。将合成的LiNi_(0.5)Mn_(1.5)O_(4)材料放在600℃氧气氛围中退火氧化2 h,再冷却至室温。通过电化学测试得到,在烧结温度800℃,烧结时间6 h的条件下合成的LiNi_(0.5)Mn_(1.5)O_(4)正极材料具有较高的锂插层容量和良好的循环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o_(3) Ni(No_(3))_(2)·6H_(2)o mn(CH_(3)Coo)_(2)·4H_(2)o LiNi_(0.5)mn_(1.5)o_(4) 锂电池 正极材料 插层容量 蒸发干燥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Mn_2O_4的合成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8
4
作者 刘兴泉 刘培松 +4 位作者 陈召勇 陈栋梁 张伯兰 李庆 于作龙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78-180,共3页
以Li2CO3为Li源,化学MnO2(CMD)和电化学MnO2(EMD)为Mn源,以乙醇水混合物为分散介质,采用固相反应法合成了可充电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Mn2O4尖晶石,并采用XRD,BET,TEM和电化学测试对... 以Li2CO3为Li源,化学MnO2(CMD)和电化学MnO2(EMD)为Mn源,以乙醇水混合物为分散介质,采用固相反应法合成了可充电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Mn2O4尖晶石,并采用XRD,BET,TEM和电化学测试对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750℃制备的样品呈良好的尖晶石结构,比表面积分别为4.8m2/g和 2.8m2/g,产物的分布均匀,平均粒径为 200nm.在0.4mA/cm2(0.2~0.5C)和3.0~4.35V条件下恒流充放电,其首次放电容量大于110mAh/g,效率大于90%,并具有较好的循环和可逆性。考察了反应温度对材料比表面积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极材料 固相反应 锂离子电池 锂锰复合氧化物 尖晶石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层状Li-Ni-Co-Mn-O的研究 被引量:22
5
作者 唐爱东 王海燕 +2 位作者 黄可龙 谭斌 王晓玲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313-1321,共9页
综述了近年来锂离子电池层状Li-Ni-Co-Mn-O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其合成方法、电化学性能以及掺杂、包覆改性等方面的研究结果。其中,LiNi1/3Co1/3Mn1/3O2材料已成功实现商业化,凭借优异的性价比,该材料将取代LiCoO2。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层状Li-Ni-Co-mn-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Ni_(1/3)Co_(1/3)Mn_(1/3)O_2的合成及其过充电性能 被引量:1
6
作者 卢丽莎 韩恩山 朱令之 《电池工业》 CAS 2012年第2期102-107,128,共7页
考察了温度对合成材料的影响,并对材料进行不同倍率的过充电测试。经过XRD、恒流充放电、循环伏安等测试得出,800℃保温16h时合成的LiNi1/3Co1/3Mn1/3O2具有稳定的α-NaFeO2层状晶体结构,材料电化学性能最好,最大放电容量为158.9mAh/g(... 考察了温度对合成材料的影响,并对材料进行不同倍率的过充电测试。经过XRD、恒流充放电、循环伏安等测试得出,800℃保温16h时合成的LiNi1/3Co1/3Mn1/3O2具有稳定的α-NaFeO2层状晶体结构,材料电化学性能最好,最大放电容量为158.9mAh/g(2.4~4.3V),11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96.69%,显示良好的循环性能。过充电测试结果表明,材料在小倍率循环时具有一定的耐过充性能。过充电时Co4+的出现和材料结构发生变化、阳离子混排严重是引起容量衰减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i/Co/mn/o 过充电 煅烧温度 电化学性能 循环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Mn-O制备条件对其催化燃烧甲苯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7
作者 卢晗锋 黄海凤 +2 位作者 刘华彦 陈银飞 刘化章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6-28,37,共4页
以甲苯催化燃烧为模型反应,考察了Cu-Mn-O催化剂共沉淀制备方法中沉淀剂、滴加方式和焙烧温度对其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以Na2CO3为沉淀剂、反滴(金属离子溶液滴加到碱液)、500℃焙烧所制得的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活性,其甲苯完全燃烧(... 以甲苯催化燃烧为模型反应,考察了Cu-Mn-O催化剂共沉淀制备方法中沉淀剂、滴加方式和焙烧温度对其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以Na2CO3为沉淀剂、反滴(金属离子溶液滴加到碱液)、500℃焙烧所制得的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活性,其甲苯完全燃烧(甲苯转化率98%以上)温度为220℃。多晶粉末衍射(XRD)和比表面积(BET)表征发现,在Cu1.5Mn1.5O4晶相中掺杂少量的CuO晶相可以有效地提高催化剂活性,催化剂的比表面积(BET)越大,活性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mn-o 制备条件 催化燃烧 甲苯 Vo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Mn-O纳米粉体的性能及VOCs净化催化剂涂层效应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陈敏 施春苗 郑小明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828-1832,共5页
合成了Ce-Mn-O系列纳米粉体,并采用XRD、TEM和TPR等方法对合成的Ce-Mn-O纳米粉体的微观结构和还原性能进行了研究。考察了该纳米粉体用于蜂窝陶瓷催化剂涂层后对催化消除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organiccompounds,VOCs)反应性能的影响。... 合成了Ce-Mn-O系列纳米粉体,并采用XRD、TEM和TPR等方法对合成的Ce-Mn-O纳米粉体的微观结构和还原性能进行了研究。考察了该纳米粉体用于蜂窝陶瓷催化剂涂层后对催化消除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organiccompounds,VOCs)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Mn的引入对提高CeO2的还原性能有利。在0.1%PdO/Al2O3/菁青石蜂窝催化剂上采用该Ce-Mn-O纳米粉体涂层后,对甲苯,丙酮,乙酸乙酯的T98温度(VOCs催化燃烧反应的转化率达到98%时的温度)分别为200℃,220℃和220℃,显著地提高了原有催化剂的活性。同时,采用纳米粉体改性后的催化剂可大大降低贵金属含量,在Pd含量0.01% ̄0.05%范围内也可保持较高的催化氧化VOCs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mn-o 纳米材料 VoCs净化 涂层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醋酸盐-葡萄糖体系溶液燃烧合成尖晶石型LiMn_2O_4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戴志福 刘贵阳 +3 位作者 王宝森 郭德伟 黄兆龙 郭俊明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54-256,260,共4页
以醋酸锂和醋酸锰为原料,葡萄糖为燃料,研究和分析了在550℃溶液燃烧合成尖晶石型LiMn2O4物质的过程、葡萄糖用量对合成LiMn2O4物质的影响,并从热力学的角度探讨了其过程。实验结果表明,仅有醋酸锂和醋酸锰的溶液燃烧合成反应为无... 以醋酸锂和醋酸锰为原料,葡萄糖为燃料,研究和分析了在550℃溶液燃烧合成尖晶石型LiMn2O4物质的过程、葡萄糖用量对合成LiMn2O4物质的影响,并从热力学的角度探讨了其过程。实验结果表明,仅有醋酸锂和醋酸锰的溶液燃烧合成反应为无焰燃烧,加入燃料后为有焰燃烧;在醋酸盐体系中加入葡萄糖为燃料,燃烧产物LiMn2O4的结晶程度随葡萄糖量增多而逐渐提高,但燃料太多,会使LiMn2O4发生部分热分解。当x(Li):x(Mn):x(glucose)=1:2:x,x=1.0-2.0时溶液燃烧合成可得到纯相LiMn2O4物质,x≥3.0得到主晶相为LiMn2O4的产物,x=4.0产物主晶相为贫锂尖晶石Li1-xMn2O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液燃烧合成 葡萄糖 锂离子电池 LImn2o4 Li-mn-o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共沉淀法合成锂电池层状Li-Ni-Co-Mn-O正极材料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翔 王春雷 +3 位作者 孔继周 周飞 唐州 李军秀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991-2999,共9页
锂电池层状Li-Ni-Co-Mn-O正极材料凭借其低成本、高容量的优势,已实现产业化并开始取代传统正极材料LiCoO2。合成该材料的方法很多,共沉淀法因经济性与稳定性受到人们亲睐。本文定性地分析了共沉淀法合成Li-Ni-Co-Mn-O涉及的颗粒过程及... 锂电池层状Li-Ni-Co-Mn-O正极材料凭借其低成本、高容量的优势,已实现产业化并开始取代传统正极材料LiCoO2。合成该材料的方法很多,共沉淀法因经济性与稳定性受到人们亲睐。本文定性地分析了共沉淀法合成Li-Ni-Co-Mn-O涉及的颗粒过程及热力学过程,详细探讨了共沉淀的工艺参数,如陈化时间、反应温度、pH值等对产物结构、性能的影响规律。根据分析与统计结果,明确了部分工艺参数的取值范围,提出了"有效加料速度"的概念,并引出完整描述加料过程所需要的全部变量,指出合成择优取向的一次颗粒、探索利于共沉淀的流体环境是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Li-Ni-Co-mn-o 共沉淀 颗粒过程 热力学 工艺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Ni-Mn-O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催化燃烧苯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兵 王志良 +4 位作者 吴海锁 黄琼 严小康 陈英文 沈树宝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457-1460,共4页
以堇青石蜂窝陶瓷为载体,以Ce(NO3)2、Ni(NO3)2和Mn(NO3)2为原料,采用柠檬酸浸渍法制备了负载型Ce-Ni-Mn-O复合氧化物催化剂,考察了Ce、Ni与Mn摩尔比、焙烧温度和焙烧时间对催化燃烧苯的性能影响,并采用比表面积分析仪(BET)、X射线衍射... 以堇青石蜂窝陶瓷为载体,以Ce(NO3)2、Ni(NO3)2和Mn(NO3)2为原料,采用柠檬酸浸渍法制备了负载型Ce-Ni-Mn-O复合氧化物催化剂,考察了Ce、Ni与Mn摩尔比、焙烧温度和焙烧时间对催化燃烧苯的性能影响,并采用比表面积分析仪(BET)、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在系列催化剂中,n(Ce)/n(Ni)/n(Mn)=1∶0.5∶0.5,经500℃焙烧7h的催化剂表现出最佳的催化燃烧苯的活性,在300℃及体积空速为15000h-1条件下,即可促使浓度为4.8g/m3的苯催化转化率达到9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Ni-mn-o复合氧化物 苯的催化氧化 堇青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Co-Mn-O化合物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樊勇利 唐致远 +1 位作者 王瑞忠 钱德祥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14-418,共5页
3G时代的数码产品和电动汽车要求锂离子电池具有高比容量、高循环性能、低成本和环保的特点,Li-Ni-Co-Mn-O化合物就是在这种趋势下开发出来潜在替代LiCoO2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且近年来成为研究热点。综述了Li-Ni-Co-Mn-O化合物作为锂... 3G时代的数码产品和电动汽车要求锂离子电池具有高比容量、高循环性能、低成本和环保的特点,Li-Ni-Co-Mn-O化合物就是在这种趋势下开发出来潜在替代LiCoO2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且近年来成为研究热点。综述了Li-Ni-Co-Mn-O化合物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同时以LiNi1/3Co1/3Mn1/3O2为例介绍该系列化合物的结构研究情况。重点阐述了Li-Ni-Co-Mn-O化合物的合成方法、Li:M(eMe=Ni+Co+Mn)对其性能的影响、Me在该化合物中的作用,最后介绍了Li-Ni-Co-Mn-O化合物的表面处理与掺杂研究进展情况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i-Co-mn-o化合物 LINI1/3Co1/3mn1/3o2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Ag-Mn-Ce-O/γ-Al_2O_3催化剂对CH_3OH及CO深度氧化时各元素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金安 许勇 汪仁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12-216,共5页
Cu-Ag-Mn-Ce-O/γ-Al_2O_3催化剂对CH_3OH及CO深度氧化时各元素的相互作用王金安,许勇,汪仁(华东理工大学工业催化研究所,上海200237)关键词Cu-Ag-Mn-Ce-O/γ-Al_2O_3催化... Cu-Ag-Mn-Ce-O/γ-Al_2O_3催化剂对CH_3OH及CO深度氧化时各元素的相互作用王金安,许勇,汪仁(华东理工大学工业催化研究所,上海200237)关键词Cu-Ag-Mn-Ce-O/γ-Al_2O_3催化剂,深度氧化,甲醇,一氧化碳,相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 深度氧化 甲醇 一氧化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钛矿氧化物La_(0.65)(Ca,Ba)_(0.35)Mn_(1-x)Fe_xO_y的磁电阻效应 被引量:7
14
作者 胡季帆 梅良模 +4 位作者 丁志强 付刚 赵文瑾 张清泉 刘宜华 《稀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9-22,共4页
本工作制备了La065(Ca,Ba)035Mn1-xFexOy(x=0~02)氧化物系列样品。发现在常温附近,含Ba样品的磁阻变化率远比相应含Ca样品的高。在x=0时,样品电阻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存在金属—半导体转换峰,随着Fe对Mn的部分替代,该转换峰向低温区移动,... 本工作制备了La065(Ca,Ba)035Mn1-xFexOy(x=0~02)氧化物系列样品。发现在常温附近,含Ba样品的磁阻变化率远比相应含Ca样品的高。在x=0时,样品电阻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存在金属—半导体转换峰,随着Fe对Mn的部分替代,该转换峰向低温区移动,当替代量x达到一定程度时,在实验温区观察不到金属—半导体转换峰。磁阻效应在高铁含量时只能在低温观察到。Fe替代Mn对大磁阻效应的影响,可能主要因为:随着Mn3+被Fe3+所替代,样品La065(Ca,Ba)035Mn1-xFexOy中的铁磁相互作用受到抑制,反铁磁相互作用得到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钛矿氧化物 磁电阻效应 CMR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堇青石负载La-Mn-O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的甲苯催化燃烧性能 被引量:8
15
作者 谢云龙 李小年 +2 位作者 王作仁 金菲菲 罗孟飞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2期19-23,共5页
以堇青石蜂窝陶瓷为载体,以La2O3,Mn(NO3)2为基本原料,掺杂一些稀土等非贵重金属元素,采用浸渍法制备了系列负载La-Mn-O复合氧化物催化剂。考察了焙烧温度等对甲苯催化燃烧性能的影响,并对催化剂进行了XRD,TPR表征。结果表明,800℃焙烧... 以堇青石蜂窝陶瓷为载体,以La2O3,Mn(NO3)2为基本原料,掺杂一些稀土等非贵重金属元素,采用浸渍法制备了系列负载La-Mn-O复合氧化物催化剂。考察了焙烧温度等对甲苯催化燃烧性能的影响,并对催化剂进行了XRD,TPR表征。结果表明,800℃焙烧的LaMn/Cord催化剂具有较高的甲苯催化燃烧性能;Ce取代催化剂中部分La后能改善催化剂的氧化活性,当Ce∶La=1∶1(摩尔比)时催化性能最佳,在260℃的反应温度下甲苯转化率达到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mn-o复合氧化物 堇青石蜂窝 甲苯催化燃烧 XRD TP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材料[Li-Ni-Co-Mn-O]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6
作者 徐群杰 周罗增 +2 位作者 刘明爽 潘红涛 邓先钦 《上海电力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2期143-148,共6页
从制备性能、改性和安全性能3个方面,论述了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材料[Li-Ni-Co-Mn-O]的研究现状,指出了其产业化所面临的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三元正极材料 锂离子电池 镍钴锰酸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n-Mg-Al-O催化剂上NO_x的氧化-储存性能 被引量:4
17
作者 肖建华 李雪辉 +1 位作者 王芙蓉 王乐夫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2-86,共5页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系列Mn—Mg—Al—O水滑石前驱体,经500℃焙烧制成复合氧化物Mn—Mg—Al-O催化剂,并用XRD方法进行了表征。恒温储存实验研究了催化剂氧化NO和储存NOx的性能,NOx-TPD考察了储存的NOx脱附情况。结果表明,Mn在前驱体中...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系列Mn—Mg—Al—O水滑石前驱体,经500℃焙烧制成复合氧化物Mn—Mg—Al-O催化剂,并用XRD方法进行了表征。恒温储存实验研究了催化剂氧化NO和储存NOx的性能,NOx-TPD考察了储存的NOx脱附情况。结果表明,Mn在前驱体中高度分散;焙烧后,Mg2MnO4是主要的活性组分,Mn能够催化NO的氧化反应,且有一定的NOx储存能力,Mg是主要的储存组分,将NOx以硝酸盐的形式储存起来;硝酸盐在氮气气氛中300℃~600℃下分解,释放出NOx。不同含量的SO2均使催化剂NOx储存能力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氧化物 水滑石 氧化-储存 二氧化硫 mn—Mg—Al—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n/Co-Ba-Al-O催化氧化NO性能研究 被引量:23
18
作者 莫建红 童志权 张俊丰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793-1798,共6页
采用共沉淀-浸渍法制备了Mn/Co-Ba-Al-O催化剂.考察了用共沉淀法制作载体Co-Ba-Al-O过程中加料顺序分别为正加法、反加法和并流法时催化剂的活性.BET测试和XRD分析表明,并流时制得的载体比表面积最大,且其中的γ-Al2O3结晶度最好,不含Ba... 采用共沉淀-浸渍法制备了Mn/Co-Ba-Al-O催化剂.考察了用共沉淀法制作载体Co-Ba-Al-O过程中加料顺序分别为正加法、反加法和并流法时催化剂的活性.BET测试和XRD分析表明,并流时制得的载体比表面积最大,且其中的γ-Al2O3结晶度最好,不含BaCO3,对NO的催化氧化性能最好.考察了各操作条件对并流法制备的催化剂催化氧化NO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在NO体积分数为500×10^-6,O2体积分数为10%,空速为4000h^-1时,225℃左右,出口NOx的氧化度(NO2/NOx)达到50%-60%,将取得最大的吸收效率;300℃时,氧化度可达到83%左右,接近热力学平衡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 催化氧化 mn/Co-Ba-Al-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Mn源对Li_(1+x)Mn_(2-x)O_4尖晶石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兴泉 陈召勇 +3 位作者 贺益 刘培松 李庆 于作龙 《合成化学》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18-222,共5页
以 Li2 CO3为 Mn源 ,采用醇水混合溶剂分散与中温固相反应法考察了 Mn(NO3) 2 · 6H2 O,Mn(Me CO2 ) 2· 4 H2 O,Mn CO3,化学 Mn O2 (CMD)和电解 Mn O2 (EMD)等不同 Mn前驱物对制备 Li1 + x Mn2 - x O4尖晶石正极材料的电化学... 以 Li2 CO3为 Mn源 ,采用醇水混合溶剂分散与中温固相反应法考察了 Mn(NO3) 2 · 6H2 O,Mn(Me CO2 ) 2· 4 H2 O,Mn CO3,化学 Mn O2 (CMD)和电解 Mn O2 (EMD)等不同 Mn前驱物对制备 Li1 + x Mn2 - x O4尖晶石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并采用 XRD,BET,TEM等手段对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 ,由不同 Mn前驱物制备的正极材料均呈尖晶石结构 ,其容量大小和循环性能 (依 Mn源为顺序 )为 EMD>Mn(NO3) 2 · 6H2 O>Mn CO3>Mn(Me CO2 ) 2 · 4 H2 O>CMD。材料呈立方晶体 ,比表面积 (依 Mn源为顺序 )为 CMD>Mn CO3>Mn(NO3) 2 · 6H2 O>Mn(Me CO2 ) 2 · 4 H2 O>EMD,正好与容量及稳定性顺序相反。采用本文的制备方法时 ,EMD和 Mn(NO3) 2 · 6H2 O都是较好的 Mn前驱物 ,Mn(Me CO2 ) 2 · 4 H2 O和 Mn CO3也可以做 Mn源 ,但焙烧时需要富氧气氛 ,CMD不适宜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里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锰酸锂 制备 表征 尖晶石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杂型锰氧化物La1-xSrxMnO3的电子结构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耿滔 庄松林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03-106,共4页
采用局域自旋密度泛函近似LSDA(local spin-density approximation)对La_(1-x)Sr_xMnO_3超晶格的电子结构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与众多实验数据相一致.在完整的立方晶格结构中,计算发现,已经能够得到锰氧化物特有的半金属特性,这说明Jahn-... 采用局域自旋密度泛函近似LSDA(local spin-density approximation)对La_(1-x)Sr_xMnO_3超晶格的电子结构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与众多实验数据相一致.在完整的立方晶格结构中,计算发现,已经能够得到锰氧化物特有的半金属特性,这说明Jahn-Teller畸变对此类材料半金属性的形成不起主导作用.当考虑了晶格畸变后,发现晶体的电子结构对晶体c轴与a轴的长度比(c/a)的变化十分敏感,导电性发生了金属(c/a<1)—半金属(c/a=1)—绝缘体(c/a>1)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结构 LA1-XSRXmno3 mno键长 c/a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