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ldehyde dehydrogenase 2 preserves mitochondrial morphology and attenuates hypoxia/reoxygenationinduced cardiomyocyte injury 被引量:3
1
作者 Rui Zhang Meng-yang Xue +7 位作者 Bao-shan Liu Wen-jun Wang Xin-hui Fan Bo-yuan Zheng Qiu-huan Yuan Feng Xu Jia-li Wang Yu-guo Chen 《World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 SCIE CAS CSCD 2020年第4期246-254,共9页
BACKGROUND:Disturbance of mitochondrial fi ssion and fusion(termed mitochondrial dynamics)is one of the leading causes of ischemia/reperfusion(I/R)-induced myocardial injury.Previous studies showed that mitochondrial ... BACKGROUND:Disturbance of mitochondrial fi ssion and fusion(termed mitochondrial dynamics)is one of the leading causes of ischemia/reperfusion(I/R)-induced myocardial injury.Previous studies showed that mitochondrial aldehyde dehydrogenase 2(ALDH2)conferred cardioprotective effect against myocardial I/R injury and suppressed I/R-induced excessive mitophagy in cardiomyocytes.However,whether ALDH2 participates in the regulation of mitochondrial dynamics during myocardial I/R injury remains unknown.METHODS:In the present study,we investigated the effect of ALDH2 on mitochondrial dynamics and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s using the H9c2 cells exposed to hypoxia/reoxygenation(H/R)as an in vitro model of myocardial I/R injury.RESULTS:Cardiomyocyte apoptosis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fter 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 and reoxygenation(OGD/R),and ALDH2 activation largely decreased the cardiomyocyte apoptosis.Additionally,we found that both ALDH2 activation and overexpression significantly inhibited the increased mitochondrial fission after OGD/R.Furthermore,we found that ALDH2 dominantly suppressed dynamin-related protein 1(Drp1)phosphorylation(Ser616)and adenosine monophosphate-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phosphorylation(Thr172)but not interfered with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mitochondrial shaping proteins.CONCLUSIONS:We demonstrate the protective effect of ALDH2 against cardiomyocyte H/R injury with a novel mechanism on mitochondrial fission/fu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yocardial hypoxia/reoxygenation injury Aldehyde dehydrogenase 2 mitochondrial fi ssion/fusion mitochondrial dynamics Dynamin-related protein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chanisms of microRNA-150, cyclin B1 and mitochondrial-associated protein 2 in regulating apoptosis and inhibiting invasion and migration of Huh-7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ells
2
作者 Feng Wen Yan Xiang 《Journal of Hainan Medical University》 2019年第9期11-14,共4页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mechanisms of microRNA-150, cyclin B1 and mitochondrial-associated protein 2 in regulating the apoptosis and inhibiting the invasion and migration of Huh-7 cells. Methods: Huh-7 cells were di...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mechanisms of microRNA-150, cyclin B1 and mitochondrial-associated protein 2 in regulating the apoptosis and inhibiting the invasion and migration of Huh-7 cells. Methods: Huh-7 cells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the negative control group (NC group) and the miR-150 overexpression group (mimic group). The miR-150 overexpressing cell line was constructed by plasmid transfection. The cell viability and apoptosis were detected by cell counting kit-8 and flow cytometry. The cell migration and invasion capacity were measured by cell wound scratch assay and Transwell. The levels of miRNA and mRNA were detected by 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and the relative expression levels of proteins were detected by Western blot. Results: MiR-150 significantly inhibited the cell viability of Huh-7 and promoted its apoptosis (P<0.01). After 24 h of cultivation, the mobility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NC group were (83.54±4.66)%and (85.57±4.74)%, respectively. The mobility of the mimic group was (49.63±3.78)%,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NC group (P<0.01). After 24 h of cultivation, the invasive rate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NC group were (100.56±2.87)%and (101.63±3.74)%, respectively, and the invasive rate of mimic group was (51.63±5.32)%,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NC group (P<0.01).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cyclin B1 protein and mRNA in the mimic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NC group (P<0.01), and the level of mitochondrial-associated protein 2 in the mimic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NC group (P<0.01). Conclusions: MiR-150 may inhibit the proliferation, migration, invasion and apoptosis of hepatoma carcinoma cell by regulating cyclin B1 or up-regulating mitochondrial-associated protein 2 leve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ver cancer MiR-150 CYCLIN B1 mitochondrial fusion protein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fn2调控VEGFR2/PI3K促进卵巢癌种植转移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郑翠 贾颖娜 +1 位作者 何慧 徐菁华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第3期548-552,共5页
目的 探讨线粒体融合蛋白2(Mfn2)对卵巢癌种植转移的作用以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就诊治疗的86例卵巢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癌组织和癌旁组织Mfn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 目的 探讨线粒体融合蛋白2(Mfn2)对卵巢癌种植转移的作用以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就诊治疗的86例卵巢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癌组织和癌旁组织Mfn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磷酸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表达,分析Mfn2、VEGFR2、PI3K蛋白表达与相关病理特征的关系。构建Mfn2上调/下调卵巢癌SKOV-3细胞株并验证Mfn2、VEGFR2、PI3K的表达。结果 Mfn2、VEGFR2、PI3K在肿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597、6.456、3.930,P=0.032、0.011、0.047);不同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情况及生存情况中,卵巢组织中Mfn2、VEGFR2、PI3K蛋白表达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NC组对比,Mfn2上调组卵巢癌SKOV-3细胞中Mfn2 mRNA相对表达量和Mfn2、VEGFR2、PI3K蛋白、显著上调(P<0.05);与shNC组对比,shMfn2下调组卵巢癌SKOV-3细胞中Mfn2mRNA相对表达量和Mfn2、VEGFR2、PI3K蛋白显著下调(P<0.05)。结论 下调Mfn2表达与VEGFR2、PI3K表达水平可以预防卵巢癌种植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线粒体融合蛋白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 磷酸酰肌醇3激酶 细胞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fn2过表达诱导乳腺癌细胞线粒体自噬促进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
4
作者 茅芯慧 张建庆 +1 位作者 王珍 朱成斌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19期3670-3676,共7页
目的:探究线粒体融合基因2(Mfn2)过表达诱导乳腺癌细胞凋亡的作用及机理。方法:收集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两种组织中Mfn2... 目的:探究线粒体融合基因2(Mfn2)过表达诱导乳腺癌细胞凋亡的作用及机理。方法:收集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两种组织中Mfn2表达差异。将MCF-7细胞分为对照组、NC组、Mfn2组、Mfn2+3-MA组,按照分组进行对应处理后,收集4组细胞,CCK-8法测定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DCFH-DA探针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JC-1染色检测线粒体膜电位,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PTEN诱导激酶1(PINK1)、E3泛素连接酶(Parkin)、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Ⅱ/LC3Ⅰ、p62蛋白表达。结果:与癌旁组织比较,乳腺癌组织中Mfn2 mRNA相对表达量和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下调(P<0.05),阳性细胞比例显著减少(P<0.05)。转染Mfn2重组过表达质粒的MCF-7细胞中Mfn2 mRNA相对表达量和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未转染的MCF-7细胞、转染阴性对照NC重组质粒的MCF-7细胞(P<0.05)。与对照组比较,Mfn2组MCF-7细胞增殖活性显著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P<0.05),细胞内ROS水平显著升高(P<0.05),线粒体膜电位显著下降(P<0.05),细胞中PINK1、Parkin、LC3Ⅱ/LC3Ⅰ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上调(P<0.05),p6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5);与Mfn2组比较,Mfn2+3-MA组MCF-7细胞增殖活性显著升高(P<0.05),细胞凋亡率显著减少(P<0.05),细胞内ROS水平显著降低(P<0.05),线粒体膜电位显著升高(P<0.05),细胞中PINK1、Parkin、LC3Ⅱ/LC3Ⅰ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下调且p6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结论:乳腺癌组织中Mfn2低表达,在乳腺癌细胞中过表达Mfn2能够通过诱导线粒体自噬促进细胞凋亡,起到肿瘤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线粒体融合基因2 线粒体 自噬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融合蛋白2在缺血再灌注损伤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翁紫燚 陈榕 孟庆涛 《医学综述》 CAS 2024年第17期2055-2059,共5页
线粒体融合蛋白2(Mfn2)介导线粒体融合与分裂过程,参与调控线粒体动力学,是线粒体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动力素相关蛋白。缺血再灌注损伤(IRI)是外科手术中一种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创伤性休克、严重感染等致命疾病的主要死亡原因。近年来发现... 线粒体融合蛋白2(Mfn2)介导线粒体融合与分裂过程,参与调控线粒体动力学,是线粒体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动力素相关蛋白。缺血再灌注损伤(IRI)是外科手术中一种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创伤性休克、严重感染等致命疾病的主要死亡原因。近年来发现,Mfn2在IRI中具有修复作用,包括肠IRI、肺IRI、肾IRI和心脏IRI等。Mfn2通过多个途径参与不同IRI的修复,减缓疾病进展。深入研究Mfn2与IRI的关系及相关机制,可为IRI的防治提供新的靶点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损伤 线粒体融合蛋白2 线粒体融合与裂解 细胞凋亡 自噬 线粒体相关内质网膜 脂质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癌组织中线粒体融合蛋白2对初次肿瘤细胞减灭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
6
作者 贾颖娜 郑翠 +1 位作者 何慧 徐菁华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0期1907-1912,共6页
目的探讨卵巢癌组织中线粒体融合蛋白2(MFN2)对初次肿瘤细胞减灭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3月至2023年2月苏州市立医院收治的卵巢癌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患者均完成肿瘤细胞减灭术且获得至少2年随访结果,统计随访... 目的探讨卵巢癌组织中线粒体融合蛋白2(MFN2)对初次肿瘤细胞减灭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3月至2023年2月苏州市立医院收治的卵巢癌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患者均完成肿瘤细胞减灭术且获得至少2年随访结果,统计随访2年内复发率。根据研究目的,统计卵巢癌组织中MFN2表达,根据统计结果将患者分为MFN2阳性组和阴性组,比较两组肿瘤复发情况以及一般临床资料。采用Cox回归,分析卵巢癌组织中MFN2对初次肿瘤细胞减灭术后复发的影响。绘制决策曲线,评估卵巢癌组织中MFN2对初次肿瘤细胞减灭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共收集3年内98例卵巢癌患者病例资料,复发时间为18.0(13.0,24.0)月,67例患者在随访24个月内相继复发,复发率为68.37%。MFN2阳性患者FIGO III期比例、肿瘤复发比例少于阴性患者,血清人附睾蛋白4(HE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甲胎蛋白(AFP)表达低于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FIGO III期、MFN2阴性比例高于未复发组,血清HE4、VEGF、AFP表达高于未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数据显示,血清HE4、VEGF高表达,组织中MFN2阴性是导致卵巢癌患者肿瘤细胞减灭术后2年内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绘制决策曲线,血清VEGF、HE4、卵巢癌组织中MFN2预测初次肿瘤细胞减灭术后复发具有良好的净获益,且联合预测曲线高于独立指标预测。结论卵巢癌患者初次肿瘤细胞减灭术后2年内复发与组织中MFN2阴性表达有关,检测卵巢癌组织中MFN2表达有助于预测2年内复发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肿瘤细胞减灭术 线粒体融合蛋白2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NuSAP1、MFN2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
7
作者 谢旭 张欣萍 +1 位作者 郭丽萍 许欣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12期1709-1713,共5页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样腺癌(EA)组织核仁纺锤体相关蛋白1(NuSAP1)、线粒体融合蛋白2(MFN2)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10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21例E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样腺癌(EA)组织核仁纺锤体相关蛋白1(NuSAP1)、线粒体融合蛋白2(MFN2)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10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21例E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患者癌组织及其对应癌旁组织NuSAP1、MFN2阳性表达率,分析癌组织NuSAP1、MFN2阳性表达率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出院后随访3年,完成随访112例,应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NuSAP1、MFN2阳性表达组和阴性表达组的预后差异,应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EA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EA癌组织NuSAP1阳性表达率为72.37%,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的35.54%,MFN2阳性表达率为38.02%,明显低于癌旁组织的80.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临床分期Ⅱ~Ⅲ期、中低分化、有淋巴结转移、深肌层浸润癌组织中NuSAP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8.68%、83.54%、96.15%、90.63%,明显高于FIGO临床分期Ⅰ期的60.29%、高分化的57.14%、无淋巴结转移的55.79%、浅肌层浸润癌组织的66.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IGO临床分期Ⅱ~Ⅲ期、中低分化、有淋巴结转移、深肌层浸润癌组织中MFN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8.87%、30.38%、7.69%、15.63%,明显低于FIGO临床分期Ⅰ期的52.94%、高分化的52.38%、无淋巴结转移的46.32%、浅肌层浸润癌组织的46.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法分析结果显示,NuSAP1阴性表达组和MFN2阳性表达组患者的3年生存率分别为90.00%和87.80%,明显高于NuSAP1阳性表达组的69.51%和MFN2阴性表达组的67.6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A患者组织中NuSAP1阳性表达率升高,MFN2阳性表达率降低,NuSAP1、MFN2表达水平与患者肿瘤分化、FIGO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深肌层浸润有关,且是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提示NuSAP1、MFN2可能参与了EA患者的疾病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样腺癌 核仁纺锤体相关蛋白1 线粒体融合蛋白2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cl-2家族对线粒体质量控制的调控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孙秀玉 刘立亚 +1 位作者 吴宥熹 黄秀兰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633-1636,共4页
线粒体质量控制是维持细胞生存及生存状态的重要机制,通过对线粒体形态、数量与质量的多维调控,维持细胞内稳态。研究发现Bcl-2家族与线粒体多种功能的调控密切相关,并参与调控线粒体自噬/细胞凋亡互调节及线粒体分裂、融合的动态变化,... 线粒体质量控制是维持细胞生存及生存状态的重要机制,通过对线粒体形态、数量与质量的多维调控,维持细胞内稳态。研究发现Bcl-2家族与线粒体多种功能的调控密切相关,并参与调控线粒体自噬/细胞凋亡互调节及线粒体分裂、融合的动态变化,是线粒体质量控制的关键调控因子。该文主要综述Bcl-2家族对线粒体质量控制的影响及其主要调控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CL-2家族蛋白 线粒体质量控制 线粒体自噬 细胞凋亡 线粒体分裂与融合 BNIP3 PINK1-Parkin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fn2基因过表达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及EGFR、EGF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胡继卫 洪慧 +3 位作者 张景华 陈晶晶 李玉凤 张顺礼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2期147-151,共5页
目的通过使人乳腺癌MCF-7细胞过表达线粒体融合素基因-2(Mfn2),研究外源性Mfn2基因对MCF-7细胞增殖及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皮生长因子(EGF)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转染空质粒pEGFP-N1组、转染Mfn2质粒的pEGFP-Mfn... 目的通过使人乳腺癌MCF-7细胞过表达线粒体融合素基因-2(Mfn2),研究外源性Mfn2基因对MCF-7细胞增殖及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皮生长因子(EGF)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转染空质粒pEGFP-N1组、转染Mfn2质粒的pEGFP-Mfn2组。转染48h后,检测各组细胞的转染效率、Mfn2mRNA及Mfn2蛋白表达。检测各组MCF-7细胞增殖情况、各组MCF-7细胞周期分布情况。同时检测各组EGFR及EGF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转染48h后pEGFP-N1组及pEGFP-Mfn2组转染效率分别为(49.15±2.04)%及(51.10±2.18)%,高于对照组[(0.58±0.21)%,P<0.05];pEGFP-Mfn2组的Mfn2mRNA及Mfn2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及pEGFP-N1组(P<0.05);pEGFP-Mfn2组MCF-7细胞增殖抑制率显著高于其余两组(P<0.05),细胞周期主要阻滞于G0/G1期;pEGFP-Mfn2组EGFR和EGF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其余两组(P<0.05)。结论 Mfn2基因过表达可显著抑制MCF-7细胞增殖,其机制可能与Mfn2基因过表达导致了EGFR及EGF表达下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融合素基因-2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表皮生长因子 MCF-7细胞 转染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融合蛋白2在姜黄素减轻脓毒症小鼠淋巴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支绍册 郑来赞 +6 位作者 洪广亮 陈隆望 李海啸 倪菁晶 李萌芳 赵光举 卢中秋 《浙江医学》 CAS 2019年第18期1921-1927,I0004,I0005,共9页
目的研究线粒体融合蛋白2(Mfn2)在姜黄素减轻脓毒症小鼠淋巴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将清洁级雄性Balb/c小鼠16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脓毒症组、姜黄素干预组、姜黄素对照组、阴性病毒脓毒症组、阴性病毒姜黄素干预组、Mfn2干扰脓毒症组... 目的研究线粒体融合蛋白2(Mfn2)在姜黄素减轻脓毒症小鼠淋巴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将清洁级雄性Balb/c小鼠16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脓毒症组、姜黄素干预组、姜黄素对照组、阴性病毒脓毒症组、阴性病毒姜黄素干预组、Mfn2干扰脓毒症组、Mfn2干扰姜黄素干预组,每组15只;剩余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阴性病毒组、Mfn2干扰组,用于检测病毒转染效率,每组15只。脓毒症组及姜黄素干预组通过盲肠结扎穿孔术建立脓毒症小鼠模型,姜黄素干预组及姜黄素对照组予姜黄素200mg/(kg·d)灌胃1周,干扰组通过尾静脉注射携带相应干扰序列腺相关病毒建立模型,各组均于24h后处死小鼠,无菌留取脾脏,提取淋巴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淋巴细胞凋亡情况以及线粒体膜电位,Western blot检测淋巴细胞Mfn2、Caspase-3、Bcl-2、Bax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相比,脓毒症组小鼠淋巴细胞Mfn2表达、Bcl-2/Bax明显降低(均P<0.05),脓毒症组小鼠淋巴细胞凋亡率、Caspase-3表达、线粒体膜电位降低率明显升高(均P<0.05)。姜黄素预处理后,与脓毒症组相比,Mfn2、Bcl-2/Bax表达均明显升高(均P<0.05),淋巴细胞凋亡率、Caspase-3表达、线粒体膜电位降低率均明显降低(均P<0.05)。下调Mfn2后,与脓毒症组相比,姜黄素干预组凋亡率及Caspase-3、Bcl-2/Bax表达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姜黄素抑制脓毒症小鼠的淋巴细胞凋亡,其作用依赖于Mfn2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脓毒症 线粒体融合蛋白2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Mfn2基因表达检测在乳腺癌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1
11
作者 胡继卫 张景华 +5 位作者 洪慧 李玉凤 马杰 陈晶晶 张顺礼 胡万宁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6期704-707,共4页
目的 探讨线粒体融合蛋白2(Mfn2)mRNA在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收集62例乳腺癌患者和25例健康人外周静脉血和组织病理学标本,提取总RNA,检测Mfn2mRNA以及乳腺癌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结果 0~Ⅱ期与Ⅲ... 目的 探讨线粒体融合蛋白2(Mfn2)mRNA在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收集62例乳腺癌患者和25例健康人外周静脉血和组织病理学标本,提取总RNA,检测Mfn2mRNA以及乳腺癌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结果 0~Ⅱ期与Ⅲ~Ⅳ期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Mfn2mRNA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人外周静脉血中Mfn2mRNA的表达为100%,明显高于其在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P〈0.05);乳腺癌患者组织病理学标本中,EGFR阳性34例,其中外周血Mfn2mRNA阳性者12例;EGFR阴性28例,其中外周血Mfn2 mRNA阳性者17例。EGFR阳性患者中Mfn2 mRNA的表达率明显低于EGFR阴性者(P〈0.05)。结论 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Mfn2mRNA表达阳性率与肿瘤分期、转移和EGFR表达有关。RT-PCR法检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Mfn2mRNA可能有望成为检测乳腺癌细胞微转移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线粒体融合蛋白-2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免疫组织化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融合蛋白-2与心血管疾病 被引量:2
12
作者 严凌 朱铁兵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11年第2期276-280,共5页
线粒体融合蛋白-2(Mfn2)系我国学者陈光慧利用差异显示技术得到的一个新基因,其通过Ras-Raf-ERK/MAPK和Ras-PI3K-Akt两条信号途径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且心肌肥厚模型中Mfn2表达下调。Mfn2的表达与血压具有反相关关系,在... 线粒体融合蛋白-2(Mfn2)系我国学者陈光慧利用差异显示技术得到的一个新基因,其通过Ras-Raf-ERK/MAPK和Ras-PI3K-Akt两条信号途径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且心肌肥厚模型中Mfn2表达下调。Mfn2的表达与血压具有反相关关系,在高增殖性动脉疾病中,rMfn2基因的表达明显下降,腺病毒基因传递的rMfn2能有效防止大鼠颈动脉球囊成形术后诱导的再狭窄,说明Mfn2与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再狭窄关系极为密切,有望为高血压、冠心病、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及其他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融合蛋白-2 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融合蛋白2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道重塑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买买提艾力·吐尔逊 李黎 钟雪梅 《中国医刊》 CAS 2023年第1期41-45,共5页
目的探讨线粒体融合蛋白2(mitochondrial fusion 2,Mfn2)蛋白表达及其基因甲基化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气道重塑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新疆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COPD... 目的探讨线粒体融合蛋白2(mitochondrial fusion 2,Mfn2)蛋白表达及其基因甲基化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气道重塑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新疆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COPD并肺大疱需进行外科肺减容手术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以同期新疆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确诊支气管扩张需进行肺叶切除手术的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通过高分辨率CT对气道重塑情况进行评估,抽取空腹静脉血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inhibitor-1,TIMP-1)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水平。术中取肺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Mfn2的表达情况,q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Mfn2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Mfn2基因的甲基化情况。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上述指标与COPD患者气道重塑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支气管管壁平均厚度(average thickness of wall,WT)、支气管平均内径(average diameter of bronchus,BD)及血清MMP-9、TIMP-1及VEGF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肺组织Mfn2免疫组化染色阳性比例、Mfn2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Mfn2 DNA甲基化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COPD患者血清TIMP-1、VEGF水平及肺组织Mfn2 DNA甲基化阳性率与WT和BD均呈正相关,而血清MMP-9水平,肺组织Mfn2免疫组化阳性比例、Mfn2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与WT和BD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肺组织Mfn2蛋白表达及其基因甲基化与COPD患者的WT和BD显著相关,在COPD的气道重塑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融合蛋白2 DNA甲基化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气道重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融合在阿霉素诱导心脏毒性中的作用
14
作者 王钰淇 王心雨 +3 位作者 罗皓文 逯照鑫 赵艺玮 常盼 《基础医学与临床》 CAS 2025年第1期126-129,共4页
阿霉素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抗肿瘤药物。靶向线粒体融合蛋白/丝裂素1/2(MFN1/2)及核转录因子红系2相关因子2(NRF2)可通过PKCε/Stat3/MFN2、SIRT1/MFN2、AMPK/NRF2等信号通路,上调线粒体融合蛋白表达,促进线粒体融合,维持动力学平衡进而保... 阿霉素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抗肿瘤药物。靶向线粒体融合蛋白/丝裂素1/2(MFN1/2)及核转录因子红系2相关因子2(NRF2)可通过PKCε/Stat3/MFN2、SIRT1/MFN2、AMPK/NRF2等信号通路,上调线粒体融合蛋白表达,促进线粒体融合,维持动力学平衡进而保障线粒体功能,起到减少心肌细胞凋亡,减轻心脏毒性的作用。了解阿霉素性心脏毒性中线粒体融合的调节作用和机制将为疾病的防治提供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霉素 线粒体融合 心脏毒性 丝裂素1/2(MFN1/2) 核转录因子红系2相关因子2(NRF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fn-2沉默对肝癌细胞侵袭及PITPNM3表达的影响
15
作者 唐滔 陶绪雄 +2 位作者 鲍兴 陈俊 戴璟瑜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8年第7期703-706,共4页
目的探究Mfn-2沉默对肝癌细胞侵袭的影响及其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用Mfn-2-siRNA和siRNA转染SMMC-7721细胞,为Mfn-2-siRNA组和siRNA组,以未经转染的细胞作为对照组。转染48 h后,采用荧光倒置显微镜检测转染效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 目的探究Mfn-2沉默对肝癌细胞侵袭的影响及其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用Mfn-2-siRNA和siRNA转染SMMC-7721细胞,为Mfn-2-siRNA组和siRNA组,以未经转染的细胞作为对照组。转染48 h后,采用荧光倒置显微镜检测转染效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SMMC-7721细胞中Mfn-2的表达情况,Transwell小室检测SMMC-7721细胞侵袭能力,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检测SMMC-7721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磷脂酰肌醇转移蛋白3(PITPNM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荧光倒置显微镜检测结果显示,转染效率约85%;siRNA组SMMC-7721细胞中Mfn-2 mRNA的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Mfn-2-siRNA组SMMC-7721细胞中Mfn-2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siRNA组SMMC-7721细胞侵袭能力、以及MMP-2和PITPNM3的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Mfn-2-siRNA组SMMC-7721细胞侵袭能力、以及MMP-2和PITPNM3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Mfn-2沉默能够增强肝癌细胞SMMC-7721的侵袭能力,推测这一作用是通过上调MMP-2和PITPNM3的表达水平实现的,上述结果为肝癌的治疗和靶向药物的开发提供了一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线粒体融合蛋白-2 细胞侵袭 基质金属蛋白酶-2 磷脂酰肌醇转移蛋白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融合蛋白?2在黑色素瘤组织表达及对肿瘤细胞生物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邓雅尹 黄征 章宏峰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7-82,共6页
目的积极探索黑色素瘤高转移性的分子机制,寻找新的肿瘤标志物及治疗靶点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文中研究线粒体融合蛋白-2(MFN2)在皮肤黑色素瘤组织、黑色素瘤周围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参数的相关性;同时探讨MFN2与黑色素瘤... 目的积极探索黑色素瘤高转移性的分子机制,寻找新的肿瘤标志物及治疗靶点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文中研究线粒体融合蛋白-2(MFN2)在皮肤黑色素瘤组织、黑色素瘤周围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参数的相关性;同时探讨MFN2与黑色素瘤的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Med19蛋白在皮肤黑色素瘤组织、黑色素瘤周围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MFN2的表达量与患者临床因素的相关性。将含有MFN2编码序列的慢病毒载体(Lenti-MFN2)感染黑色素瘤细胞B16设为实验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慢病毒(Lenti-GFP)设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细胞中MFN2及Ras-Raf1-ERK1/2信号通路相关mRNA及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细胞周期和凋亡变化;MTT法和集落形成实验检测细胞活力和增殖能力的变化。结果MFN2在黑色素瘤周围组织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皮肤黑色素瘤组织(83.9%vs 30.6%,P<0.05);MFN2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均有关(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B16细胞的增殖活性和集落形成能力均被显著抑制(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中B16细胞的G0/G 1期细胞比例显著增加[(46.3±10.3)%vs(67.9±12.6)%],凋亡率显著增高[(12.5±1.6)%vs(57.4±1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中Ras、Raf、ERK1/2 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MFN2在黑色素瘤组织中呈低表达。通过上调MFN2的表达可抑制黑色素瘤增殖,促进细胞的凋亡,这可能与其抑制Ras-MAPK信号通路的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融合蛋白-2 黑色素瘤 凋亡 Ras-MAPK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滋肾活血方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分裂与融合蛋白Mfn1、Mfn2、Drp1、Fis1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秦茂 伍大华 +1 位作者 张秀丽 谢乐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21-26,共6页
目的观察滋肾活血方对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大鼠海马组织线粒体融合蛋白1(mitofusin 1,Mfn1)、线粒体融合蛋白2(mitofusin 2,Mfn2)、线粒体动力蛋白相关蛋白1(dynamin-related protein 1,Drp1)、线粒体分裂蛋白1(fission mi... 目的观察滋肾活血方对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大鼠海马组织线粒体融合蛋白1(mitofusin 1,Mfn1)、线粒体融合蛋白2(mitofusin 2,Mfn2)、线粒体动力蛋白相关蛋白1(dynamin-related protein 1,Drp1)、线粒体分裂蛋白1(fission mitochondrial 1,Fis1)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滋肾活血高剂量组、滋肾活血中剂量组、滋肾活血低剂量组、西药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改良2-VO法建立VD大鼠模型。每组大鼠按9 mL/(kg·d)剂量灌胃相应药物。模型组、假手术组给予蒸馏水,滋肾活血低剂量组、滋肾活血中剂量组、滋肾活血高剂量组予以滋肾活血方溶液[9.8、17.8、35.6 g/(kg·d)]灌胃,西药组以多奈哌齐溶液[150 mg/(kg·d)]灌胃。连续喂药2周后,采用水迷宫实验评估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取海马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实验大鼠海马组织中的Mfn1、Mfn2、Drp1、Fis1蛋白表达量。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逃避潜伏期(escape latency,EL)延长(P<0.05),Mfn1、Mfn2、Drp1蛋白的表达量降低(P<0.05)。与模型组对比,滋肾活血中、高剂量组大鼠EL缩短(P<0.05),Mfn1、Mfn2、Drp1蛋白表达量升高(P<0.05)。与滋肾活血低剂量组比较,滋肾活血中、高剂量组大鼠EL缩短(P<0.05),Mfn1、Drp1蛋白表达量升高(P<0.05)。结论滋肾活血方可能通过调节细胞内线粒体分裂与融合,上调Mfn1、Mfn2、Drp1蛋白的表达,从而改善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滋肾活血方 线粒体分裂 线粒体融合 线粒体融合蛋白1 线粒体融合蛋白2 线粒体动力蛋白相关蛋白1 线粒体分裂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缺血大鼠脑组织中发动蛋白相关蛋白1和线粒体融合基因2的动态表达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婷 李雪 +2 位作者 罗凡 林占东 郭瑞芳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7年第9期781-784,共4页
目的:探讨脑缺血后线粒体分裂蛋白及融合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72只大鼠随机分为脑缺血后组及假手术组,每组18只。采用线栓法经左侧颈外-颈内动脉插线栓塞大脑中动脉建立脑缺血模型。应用苏木精-伊红染色(HE染色)观察大脑皮质神经... 目的:探讨脑缺血后线粒体分裂蛋白及融合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72只大鼠随机分为脑缺血后组及假手术组,每组18只。采用线栓法经左侧颈外-颈内动脉插线栓塞大脑中动脉建立脑缺血模型。应用苏木精-伊红染色(HE染色)观察大脑皮质神经元形态结构,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脑组织Drp1及Mfn2的蛋白含量,rt-PCR检测Drp1及Mfn2的mRNA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脑缺血组的Drp1蛋白及其mRNA基因的表达明显高于假手术组,且随着时间的延长表达逐渐增加(P<0.01);脑缺血组Mfn2蛋白及其表达mRNA基因的表达低于假手术组,且随着时间的延长表达逐渐减少(P<0.01)。结论:线粒体分裂和融合蛋白表达异常可能是脑缺血后脑组织损伤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线粒体 发动蛋白相关蛋白1 线粒体融合基因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融合蛋白2的结构和功能及其在肝脏疾病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苑喜微 南月敏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0期3841-3846,共6页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代谢器官,肝功能受损可引起各种急慢性肝脏疾病,轻者影响生活质量,重者危及生命,因此寻找精准有效的分子诊断标志物及治疗靶点至关重要。线粒体融合蛋白2(Mfn2)为线粒体外膜上的跨膜动力蛋白,不仅能调控线粒体融合,还...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代谢器官,肝功能受损可引起各种急慢性肝脏疾病,轻者影响生活质量,重者危及生命,因此寻找精准有效的分子诊断标志物及治疗靶点至关重要。线粒体融合蛋白2(Mfn2)为线粒体外膜上的跨膜动力蛋白,不仅能调控线粒体融合,还在细胞能量代谢、细胞凋亡、细胞增殖、线粒体内质网连接、内质网应激及线粒体自噬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发现,Mfn2表达异常或功能缺失可致线粒体功能异常,进而引发多种肝脏疾病。本文通过对Mfn2的结构、功能及其在肝脏疾病中的作用机制进行系统综述,发现Mfn2可通过多种途径参与慢性肝病的发生、发展,调控Mfn2过表达可改善肝功能,进一步减缓或逆转疾病进展。本文旨在为Mfn2与肝脏疾病的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动力学 线粒体融合蛋白2 结构 功能 肝脏疾病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脑益元汤对大鼠脑缺血损伤线粒体融合蛋白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俞睿 祝美珍 +4 位作者 向昱臻 刘倩菁 苏萍 韦亮 孙诗杰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1年第1期174-178,共5页
目的研究清脑益元汤对大鼠脑缺血损伤后线粒体融合蛋白2表达的影响,探究清脑益元汤对缺血性脑损伤神经元保护作用的部分机制。方法将96只健康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空白组(n=6)、假手术组(n=30)、模型组(n=30)、清脑益元汤组(n=3... 目的研究清脑益元汤对大鼠脑缺血损伤后线粒体融合蛋白2表达的影响,探究清脑益元汤对缺血性脑损伤神经元保护作用的部分机制。方法将96只健康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空白组(n=6)、假手术组(n=30)、模型组(n=30)、清脑益元汤组(n=30),除空白组外,假手术组、模型组及清脑益元组按缺血损伤后1 d、3 d、7 d、14 d、28 d五个取材时间点分为5个亚组。预给药7 d后,采用改良的Longa线栓法制备大鼠急性脑缺血损伤模型,造模成功后取大鼠缺血侧皮质区脑组织,采用免疫蛋白印迹(Western 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法检测大鼠缺血侧皮质区Mfn2蛋白及mRNA表达。结果(1)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空白组和假手术组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为0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清脑益元组在各个时间点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均有改善(P<0.01);(2)Western blot法:空白组和假手术组Mfn2蛋白表达水平在同一时间点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与假手术组同一取材时间点相比,模型组Mfn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1);与模型组同一取材时间点比较,清脑益元汤组Mfn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升(P<0.01);(3)Real-Time PCR法:空白组和假手术组Mfn2mRNA表达水平在同一时间点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与假手术组同一取材时间点相比,模型组Mfn2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同一取材时间点相比,清脑益元汤组Mfn2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1)。结论清脑益元汤可通过上调脑缺血损伤后Mfn2表达,抑制线粒体损伤,减少神经细胞凋亡,进而发挥脑保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清脑益元汤 线粒体 线粒体融合蛋白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