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2、P-选择素及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长度与溶栓效果及近期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1
作者 李可 李天民 +1 位作者 苗果 柳秋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5年第1期83-88,共6页
目的 分析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2(sTREM2)、P-选择素及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HMCAS)长度与溶栓效果及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 将109例ACI行溶栓治疗患者根据溶栓效果分为无效组(n=27)和有效组(n=82)。治疗后90 d,... 目的 分析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2(sTREM2)、P-选择素及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HMCAS)长度与溶栓效果及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 将109例ACI行溶栓治疗患者根据溶栓效果分为无效组(n=27)和有效组(n=82)。治疗后90 d,根据改良Rankin评分(mRS)将109例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n=78)和预后不良组(n=31)。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血清sTREM2水平、P-选择素水平及HMCAS长度。应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ACI患者溶栓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实验室指标与ACI患者mRS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sTREM2、P-选择素及HMCAS长度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有效组入院时NIHSS评分低于无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效组血清sTREM2、P-选择素水平低于无效组,HMCAS长度短于无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IHSS评分>15分(OR=2.649,95%CI:1.357~5.167)、血清sTREM2水平高于均值(OR=2.686, 95%CI:1.860~8.786)、P-选择素水平高于均值(OR=4.043, 95%CI:1.860~8.786)以及HMCAS长度>1 mm(OR=3.827, 95%CI:1.740~8.414)均为ACI患者溶栓治疗效果不佳的危险因素(P<0.01)。预后良好组血清sTREM2、P-选择素水平低于预后不良组,HMCAS长度短于预后不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sTREM2、P-选择素及HMCAS长度与ACI患者溶栓治疗后mRS均呈正相关(r=0.686、0.597、0.662,P均<0.001)。血清sTREM2、P-选择素、HMCAS长度及3项指标联合预测ACI患者溶栓治疗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33、0.862、0.889、0.914,敏感度分别为0.806、0.742、0.806、0.742,特异度分别为0.923、0.897、0.936、0.949。结论 ACI患者溶栓治疗效果与入院时NIHSS评分、血清sTREM2水平、P-选择素水平及HMCAS长度有关,高水平血清sTREM2、P-选择素水平及长HMCAS可能增加ACI患者溶栓治疗效果不佳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2 P-选择素 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 溶栓效果 近期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增强CT的影像组学识别动脉致密征阴性的大脑中动脉闭塞的初步研究
2
作者 周怡 瞿航 +4 位作者 赵义 王苇 郝慧婷 班淇琦 闫晓辉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97-305,共9页
目的探究基于非增强CT(NCCT)的影像组学识别动脉致密征(HAS)阴性的急性单侧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的价值。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5年1月至2023年6月就诊于扬州大学附属医院卒中中心或急诊科,经血管成像[MR血管成像(MRA)或CT血管成像(CTA)... 目的探究基于非增强CT(NCCT)的影像组学识别动脉致密征(HAS)阴性的急性单侧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的价值。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5年1月至2023年6月就诊于扬州大学附属医院卒中中心或急诊科,经血管成像[MR血管成像(MRA)或CT血管成像(CTA)或DSA]检查证实的急性单侧MCAO且NCCT表现为HAS阴性的患者80例;在NCCT图像上以每例患者的患侧MCAO段及正常侧对应节段血管作为感兴趣区,共提取108个影像组学特征。使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筛选关键特征,构建并计算出影像组学评分,分别建立支持向量机(SVM)、光梯度提升机(LightGBM)、梯度提升(GradientBoosting)及自适应提升(AdaBoost)4种影像组学模型以预测MCAO。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不同模型的预测效能,并使用Delong检验方法进行各模型ROC间的比较,最后通过临床决策曲线分析(DCA)评估影像组学模型的应用价值。结果基于160根血管的NCCT图像最终筛选出6个关键特征,分别为偏度、能量、灰度大小区域矩阵(GLSZM)-灰度不均匀性、GLSZM-低灰度区域强调、GLSZM-尺寸区非均匀性标准化、GLSZM-区域熵。SVM模型测试集预测急性单侧MCAO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88(95%CI:0.497~0.878),精确度为0.688;LightGBM模型测试集的曲线下面积为0.787(95%CI:0.620~0.955),精确度为0.781;GradientBoosting模型测试集的曲线下面积为0.654(95%CI:0.457~0.852),精确度为0.688;AdaBoost模型测试集的曲线下面积为0.707(95%CI:0.515~0.899),精确度为0.750。Delong检验显示,LightGBM模型测试集与GradientBoosting模型测试集间的曲线下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0),余模型测试集间曲线下面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DCA显示,LightGBM模型表现较好。结论基于NCCT的影像组学对于识别HAS阴性的急性单侧MCAO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该结论尚需多中心、大样本研究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中动脉闭塞 非增强CT 动脉致密征阴性 影像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AST分型在HMCAS急性缺血性卒中预后判断的价值研究
3
作者 肖根香 杨欢欢 +3 位作者 赖婷 何清雄 黄龙深 曾国勇 《青岛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294-298,共5页
目的分析TOAST分型对HMCAS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3年12月于我院行机械取栓(MT)治疗的18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HMCAS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前及术后辅助检查明确HMCAS急性缺血性卒中TOAST分型... 目的分析TOAST分型对HMCAS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3年12月于我院行机械取栓(MT)治疗的18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HMCAS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前及术后辅助检查明确HMCAS急性缺血性卒中TOAST分型,并依据TOAST分型分组。比较不同TOAST分型患者一般资料、临床资料、术后情况及NIHSS评分、mRS评分。结果不同TOAST分型患者年龄、性别等方面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酗酒、卒中家族史、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情况在不同TOAST分型中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吸烟、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及尿酸水平在不同TOAST分型中分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mTICI分级、症状性颅内出血在不同TOAST分型中分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SOE组患者例数较少未进一步统计分析;与其他TOAST分型患者相比,CE组术前、术后2h NIHSS评分以及术后3个月mRS评分明显较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他TOAST分型患者相比,SAA组术前、术后2h NIHSS评分以及术后3个月mRS评分明显较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OAST分型有助于评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HMCAS阳性)患者机械取栓(MT)治疗的预后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AST分型 急性缺血性卒中 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t-PA静脉溶栓治疗伴有HMCAS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清t-PA、PAI-1水平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梁浩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12期52-55,共4页
目的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治疗伴有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HMCAS)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清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水平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6月在我院... 目的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治疗伴有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HMCAS)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清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水平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132例伴有HMCAS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根据治疗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n=66)和观察组(n=66)。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rt-PA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7 d后,两组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7 d后,观察组的t-P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AI-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7 d后,两组的CD3^(+)、CD4^(+)、免疫球蛋白G(IgG)和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Barthel指数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0~2分占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rt-PA静脉溶栓治疗伴有HMCAS急性脑梗死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t-PA、PAI-1水平,提升免疫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 急性脑梗死 免疫功能 静脉溶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与磁敏感血管征对大脑中动脉闭塞评估的一致性 被引量:5
5
作者 王昊 薛静 +1 位作者 高培毅 刘兴利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470-474,共5页
目的探讨CT平扫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HMCAS)与磁敏感加权成像大脑中动脉(MCA)磁敏感血管征(SVS)的一致性。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150例发病6 h内前循环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均接受头部CT、MRI一站式检查,并记录患者基线情况。对CT及MRI进行分析... 目的探讨CT平扫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HMCAS)与磁敏感加权成像大脑中动脉(MCA)磁敏感血管征(SVS)的一致性。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150例发病6 h内前循环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均接受头部CT、MRI一站式检查,并记录患者基线情况。对CT及MRI进行分析,记录HMCAS、SVS存在情况,共有75例与DSA结果进行对照;HMCAS与SVS的一致性采用Kappa检验并行假设u检验。结果以DSA为参照标准,HMCAS和SVS对急性MCA主干闭塞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42.4%(14/33)、36.4%(12/33)和92.9%(39/42)、90.5%(38/42);HMCAS与SVS的一致性检验值κ=0.804,u值为9.570(P<0.05)。结论 MCA的HMCAS与SVS呈高度一致性,可为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早期诊断、治疗方式的选择及溶栓后血管再通预测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中动脉闭塞 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 磁敏感血管征 一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信号血管征评估急性大脑中动脉脑梗死的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5
6
作者 陈军 袁涛 +1 位作者 全冠民 魏建海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14-418,435,共6页
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序列上的高信号血管征(HVS)是急性脑梗死的重要影像征象,反映脑血流灌注不足,可用于评估侧支循环、缺血半暗带和预测预后。急性大脑中动脉(MCA)脑梗死的多种HVS评价方法主要包括总体HVS、远端HVS、HVS/扩散加权... 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序列上的高信号血管征(HVS)是急性脑梗死的重要影像征象,反映脑血流灌注不足,可用于评估侧支循环、缺血半暗带和预测预后。急性大脑中动脉(MCA)脑梗死的多种HVS评价方法主要包括总体HVS、远端HVS、HVS/扩散加权成像(DWI)不匹配等,这些评价方法各有侧重,临床价值不同。总体HVS主要反映脑血流灌注不足及超急性期脑梗死,而远端HVS有助于判断侧支循环及缺血半暗带,HVS/DWI不匹配有可能替代灌注加权成像(PWI)/DWI不匹配,用于评估缺血半暗带。对MCA脑梗死HVS的多种评价方法及其临床应用价值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高信号血管征 液体衰减反转恢复 缺血半暗带 大脑中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与大面积脑梗死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侯洁 段阳 +3 位作者 徐志华 张梦知 夏程 杨本强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878-881,共4页
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HMCAS)与大面积脑梗死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39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影像学及临床资料。结果根据OCSP分型:98例(98/139)完全前循环梗死(TACI),41例(41/139)部分前循环梗死(PACI)。据首次CT检查中... 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HMCAS)与大面积脑梗死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39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影像学及临床资料。结果根据OCSP分型:98例(98/139)完全前循环梗死(TACI),41例(41/139)部分前循环梗死(PACI)。据首次CT检查中是否出现HMCAS分两组,HMCAS组58例(58/139);非HMCAS组81例(81/139);所有患者因不符合溶栓指征未行溶栓治疗,其中34例(34/139)患者发生梗死后出血。HMCAS组伴出血者21例(21/58),死亡者11例(11/58),非HMCAS组伴出血者13例(13/81),死亡者5例(5/81)。HMCAS组的出血率、死亡率明显高于非HMCAS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出血率=7.43,χ2死亡率=5.43,P<0.05)。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出现HMCAS,其伴梗死后出血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均高于无HMCAS患者。结论 HMCAS出现可以作为脑梗死预测梗死后出血的指标之一,并可提示大面积脑梗死预后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 大面积脑梗死 梗死后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与磁敏感血栓征对大脑中动脉闭塞比较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徐志华 段阳 +4 位作者 侯洁 张梦知 蔡晓楠 孙玉 马向宏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12-114,共3页
目的比较研究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HMCAS)和磁敏感血栓征(SVS)显示大脑中动脉(MCA)闭塞血栓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临床及影像证实MCA近段闭塞急性脑梗死患者CT及MRI(包含SWI及MRA序列)影像资料。分析HMCAS、SVS显示责任血管血栓灵... 目的比较研究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HMCAS)和磁敏感血栓征(SVS)显示大脑中动脉(MCA)闭塞血栓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临床及影像证实MCA近段闭塞急性脑梗死患者CT及MRI(包含SWI及MRA序列)影像资料。分析HMCAS、SVS显示责任血管血栓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其相关性。结果 41例MCA区域急性脑梗死患者中,MRA显示27例同侧MCA近段闭塞,SWI显示21例SVS,CT显示22例HMCAS。HMCAS、SVS显示责任血管血栓灵敏度(78%,78%)、特异性(93%,100%)、阳性预测值(95%,100%)、阴性预测值(68%,70%)。在所有患者中,HMCAS与SVS对预测MCA近段是否闭塞具有高度的一致性(κ值分=0.853);在MRA证实MCA近段闭塞患者中,HMCAS与SVS有无对预测MCA近段是否闭塞具有良好的一致性(κ值分=0.786)。结论 HMCAS、SVS在显示MCA近段血栓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及高度的特异性,并且两者之间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 磁敏感血栓征 大脑中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T2 FLAIR高信号血管征与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朱枫 尚海龙 沈海林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3期4661-4663,共3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T2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高信号血管征象(HVS)在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临床预后评估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苏州九龙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57例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 目的探讨磁共振T2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高信号血管征象(HVS)在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临床预后评估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苏州九龙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57例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的资料,分为远端HVS组28例和无远端HVS组29例(近端HVS组8例,HVS阴性组21例),所有患者均在24h内进行完整的MRI检查(包括FLAIR、DWI及MRA)及CTA检查,比较患者弥散加权成像(DWI)的梗死体积,并对患者入院时、出院时的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以及出院30d的改良Rankin评分(mRS评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远端HVS组DWI序列的梗死体积,入院时、出院时的NIHSS评分及出院30d的改良Rankin评分优于无远端HVS组(P<0.05)。结论 MRI-T2FLAIR序列HVS在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的预后评估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 脑梗死 磁共振成像 高信号血管征 大脑中动脉闭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脑中动脉磁敏感加权成像的磁敏感征对临床病人的影响 被引量:11
10
作者 夏爽 闫铄 +1 位作者 柴超 卢光明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14年第4期307-310,322,共5页
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MCA)及其分支血栓对脑组织梗死范围的影响以及栓子的演变过程。方法回顾性分析MR血管成像(MRA)显示的60例一侧MCA主干或分支闭塞的病人资料。根据磁敏感加权成像(SWI)上显示有无磁敏感征(SVS),将病人分为伴有SVS组(4... 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MCA)及其分支血栓对脑组织梗死范围的影响以及栓子的演变过程。方法回顾性分析MR血管成像(MRA)显示的60例一侧MCA主干或分支闭塞的病人资料。根据磁敏感加权成像(SWI)上显示有无磁敏感征(SVS),将病人分为伴有SVS组(41例)和不伴有SVS组(19例)。采用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卡方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及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伴有和不伴有SWI显示的SVS的病人情况,以及血栓长度对扩散加权成像(DWI)显示的梗死范围的影响,并随访评价采用随机数表法随机抽取的20例伴有SVS病人的栓子的演变。结果 2组病人的一般临床资料中性别构成、年龄、房颤、高血脂、糖尿病及血管闭塞侧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伴有SVS组病人发病到MRI检查的时间明显短于不伴有SVS组;不伴有SVS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高于伴有SVS组;伴有SVS组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明显高于不伴有SVS组(均P<0.05)。与不伴有SVS的病人比较,伴有SVS病人的梗死范围较大(P=0.000)。3个级别梗死的血栓长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338,P=0.04),且1级梗死病人的栓子长度显著大于3级梗死病人的栓子长度(P=0.011)。20例伴有SVS的随访病人中有17例复查时SVS消失,复查时NIHSS评分明显低于最初检查时的评分(t=4.52,P=0.04)。结论 SVS更常见于缺血性病人的急性期,而且可反映血栓的成分。SVS的存在提示病人的临床情况更差,SVS的消失提示病人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敏感征 磁敏感加权成像 血栓 缺血性脑卒中 大脑中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在急性脑梗死中的价值 被引量:3
11
作者 侯洁 蔡晓楠 +3 位作者 段阳 陈会生 夏程 杨本强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8期48-51,共4页
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CT高密度征在急性脑梗死中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5月于沈阳军区总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3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影像学及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根据首次CT中是否出现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HMCAS)进... 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CT高密度征在急性脑梗死中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5月于沈阳军区总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3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影像学及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根据首次CT中是否出现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HMCAS)进行分组,两组前循环皮质梗死、基底节梗死、大面积脑梗死及放射冠梗塞中梗死构成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后循环梗死(包括脑干、丘脑及枕叶皮质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MCAS常见于前循环、基底节及放射冠梗死,在大面积脑梗死中HMCAS构成比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前循环 后循环 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敏感成像对急性期大脑中动脉闭塞的显示作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郑梅 孙阿萍 +1 位作者 孙庆利 樊东升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906-909,共4页
目的评价急性期脑梗死时磁敏感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对大脑中动脉(middlecerebral artery,MCA)闭塞显示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急性期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SWI、MRI和MRA结果,探讨SWI对急... 目的评价急性期脑梗死时磁敏感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对大脑中动脉(middlecerebral artery,MCA)闭塞显示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急性期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SWI、MRI和MRA结果,探讨SWI对急性期MCA闭塞显示的敏感性。结果急性期MCA闭塞可在SWI检查中显示为沿血管走行的低信号影,称为MCA磁敏感征。MCA磁敏感征对MCA起始段至豆纹动脉段闭塞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均为100%,对MCA豆纹动脉段后至皮层支闭塞则分别为32%、100%和77%。MCA磁敏感征阳性患者起病时NIHSS评分和梗死体积明显高于MCA磁敏感征阴性患者。结论急性期SWI检查能够很好地显示MCA近端闭塞,有助于脑梗死患者分型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敏感征 大脑中动脉 磁敏感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指标不能可靠地识别急性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性卒中 被引量:4
13
作者 黄镪 张静泽 +4 位作者 宋晓微 刘效风 马青峰 宋海庆 武剑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8年第5期425-429,共5页
目的探索应用简易临床指标早期识别急性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性卒中的准确性。方法研究回顾性纳入2011年4月~2014年12月期间连续就诊我院并具有完整的发病6 h内血管影像资料的前循环梗死病例。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 目的探索应用简易临床指标早期识别急性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性卒中的准确性。方法研究回顾性纳入2011年4月~2014年12月期间连续就诊我院并具有完整的发病6 h内血管影像资料的前循环梗死病例。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或CT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判定的有无急性前循环大动脉闭塞结果为参照标准,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下的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比较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象(hyperdense sign of MCA,HDS-MCA)、ASPECTS(the Alberta Stroke Program Early CT Score)和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等指标判定急性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性卒中的准确度。结果研究纳入84例急性前循环缺血性卒中病例(其中49例有大动脉闭塞,占58.3%)。平均年龄为58岁,女性占26.2%(22/84),平均发病至血管影像检查时间为210(141~312)min。有大动脉闭塞组的基线NIHSS(12比8,P=0.008),HDS-MCA阳性率(63.3%比37.1%,P=0.018)及房颤比例(22.4%比5.7%,P=0.037)显著高于无大动脉闭塞组。ROC结果显示单一指标中HDS-MCA(+)的预测准确度最高(AUC=0.631),两项指标联合的复合指标中NIHSS≥12及ASPECTS≤7的预测准确度最高(AUC=0.635),而三项指标联合的复合指标中NIHSS≥12,ASPECTS≤7及HDS-MCA(+)的预测准确度最高(AUC=0.602)。结论本研究结果虽然提示NIHSS、HDS-MCA和ASPECTS在判定卒中严重程度具有一定价值,但其早期识别急性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性卒中的准确性尚需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静脉溶栓 血管内干预 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象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远端高信号血管征对急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梗死的诊断及预后评估 被引量:8
14
作者 杜先红 刘范林 杨小君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10-312,316,共4页
目的探讨MR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序列远端高信号血管征(HVS)对急性大脑中动脉(MCA)供血区脑梗死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MCA供血区首次急性脑梗死患者35例,分为HVS阳性组13例和HVS阴性组22例,比较两组患者DWI上所示梗死体积... 目的探讨MR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序列远端高信号血管征(HVS)对急性大脑中动脉(MCA)供血区脑梗死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MCA供血区首次急性脑梗死患者35例,分为HVS阳性组13例和HVS阴性组22例,比较两组患者DWI上所示梗死体积、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及早期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入院时及入院10~14d患者的NIHSS评分荸值)。结果HVS阳性组患者平均梗死体积为(76.49±28.72)mm3,入院时NIHSS评分为11(1~22)分,入院10~14d时NIHSS评分为7(0-21)分:HVS阴性组患者平均梗死体积为(97.69±30.26)mm3,入院时NIHSS评分为15(7-25)分,入院10-14d时NIHSS评分为13(4~25)分。HVS阳性组及阴性组梗死体积、入院时NIHSS评分、入院10-14d时NIHSS评分及早期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筹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490、3.538、4.159、5.218,P〈0.05)。结论早期MRFLAIR序列远端HVS可以作为急性脑梗死诊断及预后评估的指标,指导临床治疗,对诊治急性MCA供血区脑梗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死 大脑中动脉 急性病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脑血管造影术 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 远端高信号血管征 信号处理 计算机辅助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的动态螺旋CT表现及其对超急性期脑梗死的诊断及预后判断价值 被引量:2
15
作者 白青科 赵振国 +5 位作者 隋海晶 王锦文 汪勤勇 严正言 李跃华 龚怡 《中国卒中杂志》 2006年第7期478-480,共3页
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hyperdense middle cerebral artery sign,HMCAS)在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供血区超急性期梗死的诊断价值及动态CT表现的临床意义。方法对46例MCA供血区超急性期脑梗死(发病6h内)MCA的CT征... 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hyperdense middle cerebral artery sign,HMCAS)在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供血区超急性期梗死的诊断价值及动态CT表现的临床意义。方法对46例MCA供血区超急性期脑梗死(发病6h内)MCA的CT征象及临床表现进行分析,并定期复查CT观察其动态变化。结果MCA供血区超急性期脑梗死46例中表现为HMCAS者32例(69.6%),临床均为完全前循环梗死,25例死亡(78.1%),其中HMCAS进展且合并MCA点状征(MCA dot sign)的14例中12例(85.7%)死亡,其余均遗留严重神经功能缺损;而无HMCAS的14例中8例为部分前循环梗死,6例为完全前循环梗死,仅2例(14.3%)死亡。有HMCAS的患者死亡的发生率明显大于无HMCAS的患者(P<0.01)。经随访,3例患者HMCAS消失,病人病情好转且均转化为出血性脑梗死。结论HMCAS的动态CT变化有助于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超急性期脑梗死的诊断及预后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 脑梗死 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展性缺血性卒中 被引量:71
16
作者 李红云 纪晓军 +1 位作者 裴海涛 丛志强 《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 2005年第2期132-135,共4页
进展性卒中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发生率较高。研究发现,某些因素与其发生有关,可预测卒中进展的发生,因此干预这些因素可阻止其发生和发展。这些危险因素包括高血糖、高纤维蛋白原、发热、糖尿病史、早期CT局灶性低密度影、大脑中动脉... 进展性卒中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发生率较高。研究发现,某些因素与其发生有关,可预测卒中进展的发生,因此干预这些因素可阻止其发生和发展。这些危险因素包括高血糖、高纤维蛋白原、发热、糖尿病史、早期CT局灶性低密度影、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临床DWI不匹配,以及兴奋性氨基酸(如谷氨酸)、一些细胞因子(如促炎因子IL6和抗炎因子IL10、IL4)水平异常等。目前一些针对性治疗已进行了临床试验,有望在不久将来可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展性缺血性卒中 炎症反应 糖尿病 高血压 神经元死亡 氨基酸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敏感血管征对于老年恶性大脑中动脉梗死远期神经功能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经纬 吴蕾 +4 位作者 张少兰 田杜雪 隋昕 石广志 周建新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5,共5页
目的探索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中的磁敏感血管征(susceptibility vessel sign,SVS)对于老年恶性大脑中动脉梗死(malignant middle cerebral artery infarct,mMCAI)远期神经功能预后的预测价值。材料与... 目的探索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中的磁敏感血管征(susceptibility vessel sign,SVS)对于老年恶性大脑中动脉梗死(malignant middle cerebral artery infarct,mMCAI)远期神经功能预后的预测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年龄>60岁的mMCAI且实施了去骨瓣减压手术(decompressive hemicraniotomy,DHC)的患者,根据他们发病后12个月的改良Rankin评分(modified Rankin Scale,mRS),将他们分为预后良好组(mRS≤3分)和预后不良组(mRS 4~6分)以进一步比较两组患者在基线、临床资料以及神经影像检查(包括SWI序列)结果之间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进行的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s分析显示SVS征阳性(调整后OR=18.655,95%CI为1.129~308.173;P=0.041)确是与患者远期神经功能预后独立相关的因素,且与MRA所显示的责任血管再通情况具有很好的一致性(Kappa=0.842,P=0.020);而进一步的评估则显示SVS征仅具有较高的特异度(0.905,95%CI为0.699~0.988),但预测敏感度(0.700,95%CI为0.348~0.933)不高。结论SVS征是可以预测老年mMCAI患者远期神经功能转归的独立因素,尤其是其阴性表现可以准确预测患者的不良转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敏感加权成像 磁敏感血管征 恶性大脑中动脉梗死 高龄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临床意义的再探讨 被引量:8
18
作者 高旭光 赵红辉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59-60,77,共3页
目的 评价CT脑扫描上的大脑中动脉强化征 ,探讨它与大脑中动脉区域梗塞的关系。方法 连续收集了 35例单侧或双侧大脑中动脉强化征的患者 ,并获得红细胞比容、是否存在高血压、糖尿病病史等临床资料 ,同时与无大脑中动脉强化征的对照... 目的 评价CT脑扫描上的大脑中动脉强化征 ,探讨它与大脑中动脉区域梗塞的关系。方法 连续收集了 35例单侧或双侧大脑中动脉强化征的患者 ,并获得红细胞比容、是否存在高血压、糖尿病病史等临床资料 ,同时与无大脑中动脉强化征的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3例一侧有此征的患者 ,同侧有相应的脑梗塞 ;32例单侧或双侧有此征 ,并无相应的大脑中动脉区域梗塞发生。 32例大脑中动脉强化征假阳性组的患者 ,其平均红细胞比容、有高血压和糖尿病病史的比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单纯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不能作为早期脑梗塞的可靠依据 ,必须结合临床 ;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可能与高红细胞比容以及血管壁钙化等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中动脉强化征 Cr脑扫描 脑梗塞 红细胞比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WAN联合3DASL在单侧大脑中动脉M1段慢性闭塞后临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9
作者 周建国 卢明聪 +3 位作者 孟云 符大勇 马先军 张芸芸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1年第16期2443-2446,共4页
目的探讨T2*加权血管成像(SWAN)联合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 ASL)在单侧大脑中动脉(MCA)M1段慢性闭塞后临床预后评估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2月于南京中医药大学连云港附属医院行磁共振SWAN及3D ASL序列检查... 目的探讨T2*加权血管成像(SWAN)联合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 ASL)在单侧大脑中动脉(MCA)M1段慢性闭塞后临床预后评估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2月于南京中医药大学连云港附属医院行磁共振SWAN及3D ASL序列检查的单侧MCA M1段慢性闭塞患者42例,其中男24例,女18例,年龄(53.3±8.8)岁。分析闭塞侧MCA供血区突出血管征(PVS)、脑血流量(CBF)值与患者3个月内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PVS阳性组MCA M1段供血区(额叶、顶叶、颞叶及侧脑室旁白质区)CBF值分别为(33.55±6.5)ml(/100 g·min)、(32.67±7.16)ml(/100 g·min)、(33.80±6.86)ml(/100 g·min)、(29.83±5.92)ml(/100 g·min),均低于PVS阴性组(42.28±6.79)ml(/100 g·min)、(41.90±6.78)ml(/100 g·min)、(42.49±6.57)ml(/100 g·min)、(34.31±7.10)ml(/100 g·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VS阳性组3个月内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率为47.06%(8/17),明显高于PVS阴性组20.00%(5/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MCA M1段慢性闭塞后,SWAN及3D ASL能够客观反映脑灌注状态,在评估患者近期临床预后方面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出血管征 动脉自旋标记 软脑膜动脉 侧支循环 大脑中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大脑中动脉M1段慢性闭塞后突出血管征与脑灌注对照研究
20
作者 周建国 卢明聪 +3 位作者 孟云 符大勇 马先军 朱绚丽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2年第2期154-157,共4页
目的探讨单侧大脑中动脉(MCA)M1段慢性闭塞后,突出血管征(PVS)在脑灌注状态及临床预后评估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1年5月南京中医药大学连云港附属医院单侧MCAM1段慢性闭塞患者42例,男性24例、女性18例,年龄(53.2±... 目的探讨单侧大脑中动脉(MCA)M1段慢性闭塞后,突出血管征(PVS)在脑灌注状态及临床预后评估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1年5月南京中医药大学连云港附属医院单侧MCAM1段慢性闭塞患者42例,男性24例、女性18例,年龄(53.2±8.9)岁。依据T2*加权血管成像(SWAN)序列PVS显示差异分为PVS阳性组(17例)和PVS阴性组(25例),于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 arterialspinlabeling,3D ASL)序列脑血流量(CBF)伪彩图选择闭塞侧MCA供血区额叶、顶叶、颞叶及脑室旁白质区感兴趣区[ROI=(200±20)mm2],比较两组患者CBF值差异,并随访两组患者6个月内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率。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结果PVS阳性组额叶CBF值为(33.54±6.40)ml/min×100 g,顶叶CBF值为(32.68±7.13)ml/min×100 g,颞叶CBF值为(33.79±6.87)ml/min×100 g,侧脑室旁白质区CBF值为(29.81±5.94)ml/min×100 g,均低于PVS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VS阳性组6个月内缺血性脑血管病事件发生率为70.59%(12/17),明显高于PVS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MCAM1段闭塞后,PVS与脑血流灌注状态密切相关,在临床预后评估方面亦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出血管征 动脉自旋标记 软脑膜动脉 侧支循环 大脑中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