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iveness of Ringworm Cassia and Turmeric Plant Extracts on Growth Inhibition against Some Important Plant Pathogenic Fungi
1
作者 Porntip Wongkaew Wantana Sinsiri 《American Journal of Plant Sciences》 2014年第5期615-626,共12页
Crude plant extracts of ringworm cassia, Cassia alata L. and turmeric, Curcuma longa L. were prepared by either hot water or organic solvents such as ethanol and ether. Various concentrations of the crude extract were... Crude plant extracts of ringworm cassia, Cassia alata L. and turmeric, Curcuma longa L. were prepared by either hot water or organic solvents such as ethanol and ether. Various concentrations of the crude extract were then subjected to an in vitro test for their effectiveness on mycelia growth inhibition against some important plant pathogenic fungi such as Alternaria alternata, 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Fusarium oxysporum fsp. lycopersici, Sclerotium rolfsii, Phytophthora infestans and Pythium sp. in comparison to commercial fungicides such as copper oxychloride and mancozeb. Reduction of the fungal growth was significantly obtained with C. longa extracts and the best median effective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IC50) value of 6.07, 6.50 and 7.13 mg/ml was from the ethanol extract for S. rolfsii, C. gloeosporioides and F. oxysporum fsp. lycopersici respectively. While all extracts from C. alata were almost the least effective against these fungi. The efficacy of C. longa extracts therefore, provided an alternative regime for the control of the fungal diseases and a promising appreciable choice for a replacement of chemical fungicid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ude plant Extracts CASSIA alata CURCUMA longa Commercial fungicides plant pathogenic fungi MYCELIA growth Inhibi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细菌B-9987菌株产生的抑菌物质及对几种植物病原真菌的作用 被引量:65
2
作者 田黎 顾振芳 +2 位作者 陈杰 黄乐平 田玲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7-80,共4页
从海洋生境中分离得到 317株菌株 ,筛选获得 1株芽孢杆菌B 9987菌株 ,其胞外分泌的代谢产物对植物病原真菌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其中对茄交链孢菌、大丽轮枝菌、黄枝孢菌、立枯丝核菌主要是造成真菌孢子或菌丝末端膨大成球状 ,继而胞壁崩... 从海洋生境中分离得到 317株菌株 ,筛选获得 1株芽孢杆菌B 9987菌株 ,其胞外分泌的代谢产物对植物病原真菌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其中对茄交链孢菌、大丽轮枝菌、黄枝孢菌、立枯丝核菌主要是造成真菌孢子或菌丝末端膨大成球状 ,继而胞壁崩解 ,原生质外泄 ;对尖孢镰刀菌和莴苣霜霉菌的抑制作用 ,则表现为孢子萌发率降低和芽管长度明显变短。该抑菌物质经乙醚萃取 ,硅胶G薄层层析纯化 ,官能团显色反应初步推断为酚类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细菌 抗真菌物质 植物病原真菌 抑菌作用 酚类化合物 农用抗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植物病原真菌海洋细菌的抗菌作用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马桂珍 孔德平 +2 位作者 王增池 暴增海 吕明生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12,共5页
利用植物病原真菌雪腐镰刀病菌(Fusarium nivale)、棉花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 vasinfectum)、玉米小斑病菌(Bipolaria maydis)、玉米圆斑病菌(Helminthosporiumcarbonum)、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graminearum)、细链格孢菌(... 利用植物病原真菌雪腐镰刀病菌(Fusarium nivale)、棉花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 vasinfectum)、玉米小斑病菌(Bipolaria maydis)、玉米圆斑病菌(Helminthosporiumcarbonum)、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graminearum)、细链格孢菌(Alternaria tenuis)、小麦根腐霉病菌(Bipolaris sorokiniana)、番茄早疫病菌(Alternaria solani)和斑点落叶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作为指示菌,采用平板对峙法测定海洋细菌的抑菌作用,用打孔法测定海洋细菌的无菌发酵液对指示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海洋细菌及其发酵液对供试的植物病原真菌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显微观察结果表明海洋细菌导致病原真菌菌丝扭曲、分生孢子芽管畸形。其中菌株L1-9对植物病原真菌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强,对9种植物病原真菌都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细菌 植物病原真菌 抑菌作用 菌丝 分生孢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细菌L_1-9菌株对小麦的促生防病作用研究 被引量:22
4
作者 马桂珍 王淑芳 +2 位作者 暴增海 吴少杰 夏振强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28-232,共5页
采用平板对峙法和打孔法测定了海洋细菌L1-9菌株对小麦根腐叶枯病菌Bipolaris sorokiniana和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 graminearum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L1-9菌株及其发酵液对两种病原真菌的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种... 采用平板对峙法和打孔法测定了海洋细菌L1-9菌株对小麦根腐叶枯病菌Bipolaris sorokiniana和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 graminearum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L1-9菌株及其发酵液对两种病原真菌的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种子发芽试验和盆栽试验结果表明:L1-9菌株发酵液和无菌发酵液分别处理小麦种子后,能显著提高小麦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出苗率以及小麦幼苗的株高、根长和干重,促进小麦幼苗的生长。该菌株对小麦根腐叶枯病和小麦赤霉病具有较好的防病效果,发酵液的防效分别达到82.00%和73.84%,发酵液的抑菌防病作用显著高于无菌发酵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细菌 植物病原真菌 防治效果 促生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微藻对蔬菜生长及病原真菌的活性初探 被引量:6
5
作者 田黎 林学政 李光友 《中国海洋药物》 CAS CSCD 1999年第4期40-43,共4页
运用病原菌离休抑菌及植物幼苗活体试验的方法,测试了7种海洋微藻对3种蔬菜幼苗生长,以及对4种蔬菜病原菌的作用。试验表明,经微藻悬浮液喷施处理的蔬菜幼苗普遍生长健壮,叶色浓绿,幼苗变黄死亡时间延长3~19d。4种微藻对... 运用病原菌离休抑菌及植物幼苗活体试验的方法,测试了7种海洋微藻对3种蔬菜幼苗生长,以及对4种蔬菜病原菌的作用。试验表明,经微藻悬浮液喷施处理的蔬菜幼苗普遍生长健壮,叶色浓绿,幼苗变黄死亡时间延长3~19d。4种微藻对植物病原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认为,海洋微藻具有促进植物生长和抑制植物病原菌的作用,可作为开发生物源农药的新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微藻 病原真菌 蔬菜 生长 生物源农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细菌B-9987胞外代谢产物的纯化及抑菌机理初探 被引量:15
6
作者 何培青 田黎 +1 位作者 李光友 赵相增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92-498,共7页
由渤海海泥中分离得到 30 0株菌株 ,从中筛选获得海洋生境芽孢杆菌B 9987菌株 ,其胞外物质经乙醚萃取、硅胶G薄层层析、官能团显色反应及紫外扫描 ,测其组分 ;以不同浓度B 9987菌株的抑菌液测定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 ,B 9... 由渤海海泥中分离得到 30 0株菌株 ,从中筛选获得海洋生境芽孢杆菌B 9987菌株 ,其胞外物质经乙醚萃取、硅胶G薄层层析、官能团显色反应及紫外扫描 ,测其组分 ;以不同浓度B 9987菌株的抑菌液测定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 ,B 9987菌株的胞外抑菌物质可能是酚类化合物 ;该物质对植物病原真菌茄交镰孢菌、大丽轮枝菌、黄枝孢菌、立枯丝核菌的抑制作用 ,主要是造成真菌孢子或菌丝末端膨大成球状 ,继而胞壁崩解 ,原生质外泄。对尖刀镰孢菌和莴苣霜霉菌的抑制作用 ,则表现为孢子萌发率降低和菌丝长度明显变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细菌 抑菌物质 分离纯化 植物 病原真菌 抑菌机理 海洋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薰衣草精油对几种植物病原菌的抑菌作用 被引量:14
7
作者 刘凡 李敏 +3 位作者 顾爱星 李克梅 范钧星 玛依古丽.安那提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38-944,共7页
【目的】研究薰衣草精油在抑菌方面的功能,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作用,为天然抗菌剂的开发提供依据。【方法】以薰衣草精油作为天然抑菌剂,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其对6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作用。【结果】在体积分数5.0μL/mL下薰衣草... 【目的】研究薰衣草精油在抑菌方面的功能,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作用,为天然抗菌剂的开发提供依据。【方法】以薰衣草精油作为天然抑菌剂,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其对6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作用。【结果】在体积分数5.0μL/mL下薰衣草精油处理5 d,对棉花立枯丝核菌、小麦黑胚病菌、番茄早疫病菌具有100%的抑制作用。最低抑菌浓度(MIC)测定显示,薰衣草精油对6种供试菌抑制作用从强到弱分别是棉花立枯丝核菌、小麦黑胚病菌、番茄早疫病菌、水稻稻瘟病菌、棉花黄萎病菌、棉花枯萎病菌。【结论】薰衣草精油对植物病原真菌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在农药应用中有较好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薰衣草精油 植物病原真菌 菌丝生长 抑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针提取物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活性 被引量:7
8
作者 沈佳鑫 张丽丽 +3 位作者 吴文珊 吴少英 马瑞 徐丽珊 《山西农业科学》 2013年第8期866-869,共4页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松针提取物对苦瓜枯萎病菌、小麦赤霉病菌、烟草赤星病菌和番茄早疫病菌4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松针提取物对4种植物病原真菌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且在提取物质量浓度为20 mg/mL时,60%乙醇提取物...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松针提取物对苦瓜枯萎病菌、小麦赤霉病菌、烟草赤星病菌和番茄早疫病菌4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松针提取物对4种植物病原真菌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且在提取物质量浓度为20 mg/mL时,60%乙醇提取物抑菌效果较好,对4种植物病原菌抑制率均达到40%以上;提取时间1 h以上、提取温度70℃以上时,所得提取物抑菌效果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针提取物 植物病原真菌 生长速率法 抑菌活性 植物源抑菌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几种饵料微藻的影响 被引量:11
9
作者 张庆 钱树本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3年第1期92-100,共9页
本文研究三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4种饵料微藻的生长、叶绿素含量、细胞大小、干重及氨基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丰产素,2,4—D对叉鞭金藻,青岛大扁藻有显著的促进生长作用,尤其是在低温下也能有效地促进其生长,并能保持其营养价值。
关键词 植物 调节剂 叶绿素 氨基酸 微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株海洋真菌发酵液对植物病原真菌的作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雅娟 刘月婷 +2 位作者 易润华 于莉 何红 《广西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9年第3期253-257,共5页
为筛选对植物病害有较好抑制作用的拮抗菌,采用菌落生长法、孢子萌发抑制法和纸碟法测定了从东海岛沿岸海水中分离筛选到的4株海洋真菌的发酵液以及抗菌活性物质粗提物对7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4株海洋真菌发酵液对7种植... 为筛选对植物病害有较好抑制作用的拮抗菌,采用菌落生长法、孢子萌发抑制法和纸碟法测定了从东海岛沿岸海水中分离筛选到的4株海洋真菌的发酵液以及抗菌活性物质粗提物对7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4株海洋真菌发酵液对7种植物病原真菌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其中菌株179的抑菌效果最好,平均抑菌率达到70.6%;4株海洋真菌的发酵液对兰花炭疽菌2-2和弯孢菌的分生孢子萌发抑菌率均超过96%,特别是菌株152对盘多毛孢菌分生孢子萌发抑菌率达到100.0%;菌株132和152的抗菌活性物质粗提物对镰刀菌,以及菌株179和182对兰花炭疽菌2-2的抑菌效果较好,抑菌带宽分别为15.8、23.3、15.8和16.7mm。试验结果表明,这4株海洋真菌对7种病原真菌具有较好的拮抗作用,有开发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真菌 植物病原菌 抗菌活性 抑制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粪沼液对6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赵恭文 徐延熙 +1 位作者 朱长华 齐军山 《中国沼气》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5-37,共3页
以瓜果腐霉(Pythium aphanidermatum),辣椒疫霉(Phytophthora capsici),尖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ium),茄镰孢菌(Fusarium solani),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禾谷镰孢菌(Fusarium graminearum)6种植物病原真菌为供试菌株,采用菌丝... 以瓜果腐霉(Pythium aphanidermatum),辣椒疫霉(Phytophthora capsici),尖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ium),茄镰孢菌(Fusarium solani),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禾谷镰孢菌(Fusarium graminearum)6种植物病原真菌为供试菌株,采用菌丝生长法对不同类型沼气池的沼液应用不同方法处理后进行了抑菌活性测定。发现沼液单纯离心、沼液高压灭菌和滤液经细菌滤器过滤除菌对植物病原真菌菌丝生长均具有一定的影响,抑菌效果依次为:离心沼液>过滤除菌沼液>高压灭菌沼液。综合实验结果,认为沼液中的拮抗微生物是沼液抑菌防病的主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液 菌丝生长法 植物病原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针菇粗寡糖对植物病原真菌及食用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管宁 韩建东 +3 位作者 李瑾 任海霞 任鹏飞 宫志远 《食用菌学报》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0-83,共4页
以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采收后切除的菇根(~3 cm)为原料制备粗寡糖,研究其在10、50、100 mg/mL三种浓度下对8种植物病原真菌以及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金针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除10 mg/mL粗寡糖对黄瓜菌核病... 以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采收后切除的菇根(~3 cm)为原料制备粗寡糖,研究其在10、50、100 mg/mL三种浓度下对8种植物病原真菌以及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金针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除10 mg/mL粗寡糖对黄瓜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甜瓜枯萎病菌(Fusariumoxysporum)有促生作用外,其它处理对供试的植物病原真菌菌丝生长均具有抑制作用,且在试验范围内,随着浓度升高抑制效果增强;粗寡糖对不同植物病原真菌的控制效应不同,对茄子褐纹病(Phomopsis vexans)的抑制作用最强;糙皮侧耳及金针菇培养料中添加金针菇粗寡糖可促进菌丝生长,缩短满瓶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针菇 粗寡糖 病原真菌 食用菌 菌丝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海鱼共附生放线菌抑菌和抗病毒活性筛选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谭庆伟 杜丹超 欧阳明安 《激光生物学报》 CAS CSCD 2010年第6期824-831,共8页
从台湾海峡天然海鱼共附生微生物群落分离得到29株放线菌,通过抗病毒和抑菌活性筛选,分别得到6株对烟草花叶病毒和植物病原真菌具有较强抑制作用的天然菌株。其中,菌株030603对供试植物病原真菌拮抗作用尤为显著,其发酵产物具有广谱抑... 从台湾海峡天然海鱼共附生微生物群落分离得到29株放线菌,通过抗病毒和抑菌活性筛选,分别得到6株对烟草花叶病毒和植物病原真菌具有较强抑制作用的天然菌株。其中,菌株030603对供试植物病原真菌拮抗作用尤为显著,其发酵产物具有广谱抑菌活性,可以作为广谱性植物病原真菌拮抗菌株进行生防菌产业化开发及发酵产物活性成分的化学研究。该菌株形态特征、培养特性、生理生化特性与微白黄链霉菌基本一致,16 S rDNA序列同源性达99.5%。实验结果表明,利用天然海洋鱼类共附生微生物群落获取植物病原菌拮抗菌株具有取样便捷和活性菌株检出率高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线菌 天然海鱼 植物病原真菌 烟草花叶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岛沿海大型海藻抑菌活性初探 被引量:1
14
作者 孙好芬 奚洵 +4 位作者 李淑清 赵健 赵静 徐爱玲 夏岩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5期50-54,共5页
采用滤纸片法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杆菌、苏云金芽孢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4株细菌和花生菌核菌、西瓜枯萎菌、小麦赤霉菌、马铃薯早疫菌、番茄早疫菌5株植物病原真菌作为受试菌株进行抗菌实验,对采自青岛沿海10种常见大型海藻乙... 采用滤纸片法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杆菌、苏云金芽孢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4株细菌和花生菌核菌、西瓜枯萎菌、小麦赤霉菌、马铃薯早疫菌、番茄早疫菌5株植物病原真菌作为受试菌株进行抗菌实验,对采自青岛沿海10种常见大型海藻乙醇提取物不同极性部位进行抑菌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多管藻各组分的抑菌活性优于其他所选藻类,且其Fr.4组分对供试菌株均表现抑制活性.利用柱色谱分离以及现代波谱结构鉴定技术对Fr.4中活性物质进行初步研究,得到抑菌活性较高的单体化合物3-溴-4,5-二羟基苯甲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滤纸片扩散法 植物病原菌 海藻 抑菌活性 分离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几种海洋单细胞藻类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郑怡 《武夷科学》 1997年第0期273-275,共3页
在室内温度16—26℃、光强4800—6500lux培养条件下,研究了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分别对3种海洋单细胞藻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005×10_(-6)-1.0×10_(-6)浓度范围内,植物生长调节剂均能促进藻类细胞增殖。其中三十烷醇促进... 在室内温度16—26℃、光强4800—6500lux培养条件下,研究了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分别对3种海洋单细胞藻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005×10_(-6)-1.0×10_(-6)浓度范围内,植物生长调节剂均能促进藻类细胞增殖。其中三十烷醇促进盐沼杜氏藻细胞增殖的最佳浓度为0.1×10_(-6),对巴夫藻的最佳浓度为0.01×10_(-6);生长素2,4-D促进巴夫藻增殖的最佳浓度为0.5×10_(-6);细胞分裂素6-BA促进球等鞭金藻增殖的最佳浓度为1.0×10_(-6)。在接种后第二和第三天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藻细胞的促进作用就明显地表现出来,大大缩短了延缓期而使指数生长期提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生长调节剂 海洋单细胞藻类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蟹甲草对几种植物病原真菌的离体抗菌活性研究
16
作者 袁善奎 周利娟 +2 位作者 黄继光 刘西莉 徐汉虹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8年第4期 609-613,635,共6页
从华蟹甲草共获得46个提取、分离样品,首先测定这些样品在100mg/L浓度下对5种植物病原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活性,然后测定活性较高的Y-S16/23—90/96号样品对9种真菌菌丝生长的有效抑制中浓度(EC50)以及对辣椒炭疽病菌孢子萌发的... 从华蟹甲草共获得46个提取、分离样品,首先测定这些样品在100mg/L浓度下对5种植物病原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活性,然后测定活性较高的Y-S16/23—90/96号样品对9种真菌菌丝生长的有效抑制中浓度(EC50)以及对辣椒炭疽病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对于华蟹甲草的不同组织器官,花提取物的活性相对最高,对供试的5种植物病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活性,其次是叶片提取物,但均是对辣椒炭疽病菌的活性最高;而在所有样品中,Y-S16/23—90/96号样品的活性最高,在100mg/L浓度下对辣椒炭疽病菌和番茄灰霉病菌的菌丝生长抑制率均超过50%,其作用谱较广,对供试的9种植物病原真菌均有抑制活性,其中对番茄灰霉病菌和辣椒炭疽病菌的活性最高,EC50分别为68.96和99.17mg/L,对黄瓜疫霉病菌、苹果腐烂病菌、玉米小斑病菌等3个病菌的活性次之,EC50介于137.37~161.68mg/L之间,对水稻稻瘟病菌、辣椒疫霉病菌、苹果斑点落叶病菌、小麦赤霉病菌等4个病菌的活性相对较差,EC50介于303.05—362.54mg/L之间;Y—S16/23~90/96号样品对辣椒炭疽病菌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活性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蟹甲草 植物病原真菌 抗菌活性 菌丝生长 孢子萌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3株海洋真菌的分子鉴定及其抗植物病原真菌和细胞毒活性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杨小岚 陈玉婵 +1 位作者 李浩华 章卫民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32-137,共6页
从南海沉积物中分离得到23株海洋真菌,通过ITS测序进行鉴定。以新月弯孢霉(Curvularia lunata)、柱枝双胞霉(Cylindrocladium scoparium)、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为受试植物病原真... 从南海沉积物中分离得到23株海洋真菌,通过ITS测序进行鉴定。以新月弯孢霉(Curvularia lunata)、柱枝双胞霉(Cylindrocladium scoparium)、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为受试植物病原真菌,以神经胶质瘤细胞(SF-268)、乳腺癌细胞(MCF-7)、大细胞肺癌细胞(NCI-H460)和肝癌细胞(HepG-2)为受试肿瘤细胞,分别采用生长速率法和SRB法对这些菌株的发酵液粗提物进行抗植物病原真菌和细胞毒活性测试,发现11个菌株的粗提物在浓度为50 mg/mL时,对至少1种受试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率在50%以上,有9个菌株的粗提物在浓度为100μg/mL时,对至少1种肿瘤细胞株的抑制率在80%以上,其中菌株Eupenicillium sp.FS100、Penicillium sp.FS105、Dichotomomyces cejpii FS110、Acaromyces ingoldii FS121对植物病原真菌和(或)肿瘤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真菌 分子鉴定 提取物 抗植物病原真菌 细胞毒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极海洋细菌Pseudoalteromonas sp.2018抑菌活性及其代谢产物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何培青 李江 +3 位作者 刘彩云 张停 王佩圣 林学政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8-107,共10页
从2014年第六次中国北极科学考察采集的海洋沉积物中,分离获得了具有抑制农作物病原真菌活性的菌株Pseudoalteromonas sp.2018。测定了该菌株对病原真菌的抑制范围和对黄瓜白粉病的大棚防治效果,并对该菌株代谢产物通过硅胶色谱、凝胶... 从2014年第六次中国北极科学考察采集的海洋沉积物中,分离获得了具有抑制农作物病原真菌活性的菌株Pseudoalteromonas sp.2018。测定了该菌株对病原真菌的抑制范围和对黄瓜白粉病的大棚防治效果,并对该菌株代谢产物通过硅胶色谱、凝胶色谱及半制备HPLC等进行分离纯化,通过质谱(MS)、氢谱(1 H NMR)和碳谱(13 C NMR)等进行结构鉴定。研究结果表明,Pseudoalteromonas sp.2018菌株对辣椒疫霉(Phytophthora capsici)、褐孢霉(Fulvia fulva)、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黄瓜专化型尖孢镰孢(Fusarium oxysporum f.sp.cucumerinum)、番茄专化型尖孢镰孢(Fusarium oxysporumf.sp.lycopersici)和细极链格孢(Alternaria tenuissima)等具有抑制作用,对大棚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达66.7%;研究分离获得了环(脯-酪)二肽、环(脯-异亮)二肽、环(脯-亮)二肽和环(脯-苯丙)二肽,其中环(脯-酪)二肽和环(脯-亮)二肽对测试病原真菌的最小抑制浓度为125~500μg/mL。该研究为极地微生物农用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极海洋细菌 抑制农作物病原真菌 环二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抗植物致病真菌的深海霉菌的鉴定和活性成分理化性质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丽维 敖敬群 陈新华 《应用海洋学学报》 CAS CSCD 2013年第3期390-395,共6页
从印度洋深海底泥中分离到一株真菌S2915,经ITS基因序列分析及显微形态观察,鉴定S2915为支顶孢属Acremonium sp.真菌.其发酵液对5株植物致病真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经硫酸铵沉淀后的抗菌活性分析,可以初步判断该抗菌活性成分为蛋白类物质... 从印度洋深海底泥中分离到一株真菌S2915,经ITS基因序列分析及显微形态观察,鉴定S2915为支顶孢属Acremonium sp.真菌.其发酵液对5株植物致病真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经硫酸铵沉淀后的抗菌活性分析,可以初步判断该抗菌活性成分为蛋白类物质,且最佳硫酸铵饱和浓度为70%(m/m).初步分析了该抗菌粗蛋白的理化性质,结果表明,该活性物质具有很好的耐热性,经60、80、100℃甚至121℃处理后,活性均无明显差异;耐强酸强碱,在pH值为2~12范围内活性不受影响;紫外照射0~12h及用蛋白酶K、胰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处理后,活性均没有减弱;但对多种有机溶剂比较敏感,经三氯甲烷、乙酸乙酯、乙醚和丙酮处理后,抗菌活性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其抑制率分别为35%、25.7%、22.9%、12.9%.证明该抗菌活性物质高效、稳定,可用于抗真菌农药的开发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物学 支顶孢属 植物致病真菌 硫酸铵沉淀 抗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蛇床子素对6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毒力测定 被引量:9
20
作者 蒋晶晶 王春明 杜蕙 《甘肃农业科技》 2017年第11期33-35,共3页
采用生长速率法,在离体条件下测定了蛇床子素对6种植物病原真菌的室内抑制效果。结果表明,蛇床子素对供试6种植物病原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对向日葵菌核病病菌的毒力最强,其EC_(50)值为3.628μg/mL,相关系数为0.942 9;对西... 采用生长速率法,在离体条件下测定了蛇床子素对6种植物病原真菌的室内抑制效果。结果表明,蛇床子素对供试6种植物病原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对向日葵菌核病病菌的毒力最强,其EC_(50)值为3.628μg/mL,相关系数为0.942 9;对西瓜蔓枯病病菌的毒力次之,其EC_(50)值是3.940μg/mL,相关系数为0.992 5;对葡萄灰霉病病菌的的毒力居第3位,其EC_(50)值为4.153μg/mL,相关系数为0.988 8;对葡萄炭疽病、棉花枯萎病病菌的毒力也较强,其EC_(50)值分别为5.569、4.996μg/mL,相关系数分别为0.937 7、0.962 1;对玉米茎基腐病病菌的毒力最弱,EC_(50)值为11.371μ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床子素 植物病原真菌 毒力测定 生长速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