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31篇文章
< 1 2 10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adolinium-doped injectable magnesium-calcium phosphate bone cements for noninvasive visualization
1
作者 Polina A.Krokhicheva Margarita A.Goldberg +12 位作者 Alexander S.Fomin Dinara R.Khayrutdinova Olga S.Antonova Margarita A.Sadovnikova Ivan V.Mikheev Aleksander V.Leonov Ekaterina M.Merzlyak Daria A.Kovalishina Suraya A.Akhmedova Natalia S.Sergeeva Marat R.Gafurov Sergey M.Barinov Vladimir S.Komlev 《Journal of Magnesium and Alloys》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9期3698-3716,共19页
Injectable bone cements are used in minimally invasive surgical techniques including vertebroplasty and kyphoplasty.This work is devo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magnesium-calcium phosphate cements(MCPCs)doped with gadol... Injectable bone cements are used in minimally invasive surgical techniques including vertebroplasty and kyphoplasty.This work is devo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magnesium-calcium phosphate cements(MCPCs)doped with gadolinium ions(Gd^(3+))for bone defect repair.Interaction between cement powders and a cement liquid resulted in the formation of newberyite and brushite phases,which gave mechanical strength up to 17 MPa without a thermal effect.The introduction of Gd3+into the lattice was confirmed by electron para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the doping increased injectivity while giving rise to antibacterial properties against Escherichia coli.Assays of the cement samples soaking in Kokubo’s simulated body fluid revealed the formation of calcium phosphate coatings on the cements’surface.The cements manifested biocompatibility with the MG-63 cell line and significantly enhanced contrast when Gd-MCPC was placed into a bone defect and examined by X-ray micro-computed tomography.For the first time,visualization of a Gd-doped cement material was achieved in a model of a bone defect analyzed by MR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gnesium-calcium phosphate cement GADOLINIUM INJECTIVITY Antibacterial properties CYTOCOMPATIBIL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掺铝酸钙水泥和硅灰石对磷酸钾镁水泥耐腐蚀性能影响机理研究
2
作者 白亮 栗远航 +2 位作者 王鑫 郑辉 梁兴文 《硅酸盐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93-402,共10页
为探究铝酸钙水泥(CAC)与硅灰石(WS)协同改性作用,本文通过复掺CAC和WS,设计了13组不同配合比的改性磷酸钾镁水泥(MKPC)试件,研究改性MKPC在NaCl、MgSO_(4)、NaOH和H_(2)SO_(4)溶液作用下的耐腐蚀性能及微观特性。结果表明,CAC的反应产... 为探究铝酸钙水泥(CAC)与硅灰石(WS)协同改性作用,本文通过复掺CAC和WS,设计了13组不同配合比的改性磷酸钾镁水泥(MKPC)试件,研究改性MKPC在NaCl、MgSO_(4)、NaOH和H_(2)SO_(4)溶液作用下的耐腐蚀性能及微观特性。结果表明,CAC的反应产物以无定形的铝凝胶形式包覆在MKPC水化产物六水磷酸钾镁(MgKPO_(4)·6H_(2)O)表面并填充在MgKPO_(4)·6H_(2)O晶体间的孔隙中,改善了MKPC的微观结构,抑制腐蚀性介质的侵蚀。WS作为惰性组分不参与MKPC的水化反应,但通过填充作用使MKPC孔隙结构更加致密。CAC和WS协同作用可以有效改善MKPC在NaCl、MgSO_(4)溶液中的耐腐蚀性能,当CAC和WS的掺量分别为胶凝材料质量的15%和5%时,改善效果最佳。在NaOH和H_(2)SO_(4)溶液中,填充在MgKPO_(4)·6H_(2)O晶体之间的CAC反应产物被腐蚀,导致晶体之间形成了相互连通的通道,影响了耐腐蚀性能的提升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钾镁水泥 铝酸钙水泥 硅灰石 耐腐蚀性能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氮素施用模式对大棚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3
作者 陈达渝 白炬 +8 位作者 李灵芝 李海平 马鑫如 王艳芳 吴预贵 李俊楠 王珂 张春娟 程校琦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38,共10页
[目的]解决塑料大棚番茄生长发育期间施用氮肥不当而引起土壤退化、番茄产量及品质下降的问题。[方法]本试验以番茄品种‘瑞粉882’为试验材料,以农户习惯施肥模式为对照(CK),以无氮、100%尿素、硝酸铵钙肥料替代尿素用量75%、螯合多肽... [目的]解决塑料大棚番茄生长发育期间施用氮肥不当而引起土壤退化、番茄产量及品质下降的问题。[方法]本试验以番茄品种‘瑞粉882’为试验材料,以农户习惯施肥模式为对照(CK),以无氮、100%尿素、硝酸铵钙肥料替代尿素用量75%、螯合多肽钙镁肥替代尿素用量30%为4种不同氮素施加模式,分别用T1、T2、T3、T4表示,其中T2、T3、T4处理氮元素总量为对照处理氮元素施用量的95%,测定土壤中硝态氮与铵态氮含量、果实产量与品质等指标以比较不同氮素施加效果。[结果]在番茄定植90 d后,T4处理降低土壤中的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提高0~60 cm土层中有机质含量。T4处理土壤养分的平均隶属函数值为0.763,评价最高。T4处理产量最高,为11.52 kg/m2,与T3处理差异不显著,与其它处理差异显著,比CK增加31.64%。T4处理番茄果实的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还原型维生素C含量分别比CK提高32.63%、12.00%和10.33%,均与CK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螯合多肽钙镁肥替代尿素用量30%处理能有效提高番茄产量和品质,是增加设施土壤肥力、改善土壤养分供给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料大棚 番茄 螯合多肽钙镁肥 土壤养分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糖橘果实中氮磷钾钙镁累积吸收量研究
4
作者 孙丽霞 杨雷亮 +2 位作者 王充 王文雅 樊小林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2期165-169,共5页
为了了解砂糖橘果实生长发育期养分累积吸收的规律以期进行柑橘的养分综合管理,在高产果园选取4年和8年2种树龄的柑橘树,对2种树龄果实中的氮、磷、钾、钙、镁各矿质营养元素的累积吸收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果实生长发育期,4年树和... 为了了解砂糖橘果实生长发育期养分累积吸收的规律以期进行柑橘的养分综合管理,在高产果园选取4年和8年2种树龄的柑橘树,对2种树龄果实中的氮、磷、钾、钙、镁各矿质营养元素的累积吸收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果实生长发育期,4年树和8年树单果中各矿质营养元素累积吸收量的变化趋势一致,其大小顺序为氮>钾>钙>磷>镁,其中,4年树单果中氮、磷、钾的累积吸收量均值显著大于8年树,而钙、镁的累积吸收量则是8年树显著大于4年树。表明钙养分主要累积在果皮中,镁养分主要累积在果肉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糖橘 累积吸收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镁硅复合无机材料对花生生长及土壤肥力特性的影响
5
作者 吴英杰 荆桂花 +5 位作者 赵胜亭 万勇善 刘风珍 鹿美航 胡国庆 董元杰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50-57,共8页
为确定新型钙镁硅复合无机材料(IM)对花生生长的影响,在大田试验条件下,以普通地膜覆盖为对照,选用2个不同的钙镁硅复合无机材料(IM)(可溶IM和新材料IM),采用铺设垄下和覆盖垄上2种方式,进行了不同IM对花生生长及土壤肥力特性的影响试... 为确定新型钙镁硅复合无机材料(IM)对花生生长的影响,在大田试验条件下,以普通地膜覆盖为对照,选用2个不同的钙镁硅复合无机材料(IM)(可溶IM和新材料IM),采用铺设垄下和覆盖垄上2种方式,进行了不同IM对花生生长及土壤肥力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地膜覆盖相比,可溶IM铺设在垄下处理的花生株高和相对叶绿素质量分数(SPAD值)显著增加,可溶IM铺设在垄下和新材料IM覆盖在垄上提高产量效果较好,其中可溶IM铺设在垄下产量最优;新材料IM盖在垄上可提高土壤的酸碱度(pH)和电导率(EC);可溶IM铺设在垄下可提高土壤中的速效磷和碱解氮质量分数以及花生土壤中水的质量分数。选用可溶IM铺设在垄下,可以显著促进花生生长、提高花生产量,增强土壤供肥保水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镁硅复合无机材料 花生 土壤 养分供应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熔融包覆制备缓释肥的研究
6
作者 林叶春 令狐昌开 +4 位作者 龙勇 符德龙 冯小芽 李洪勋 罗筑 《塑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9-55,89,共8页
绿色缓释肥的研发可缓解化肥的利用率较低所造成的养份浪费和严重的环境污染。本文使用异丙基三(十二烷基苯磺酰基)钛酸酯(TDBSP)改性可生物降解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AT),降低其熔体流动温度,加入环境友好的乙酰柠檬酸三丁酯(... 绿色缓释肥的研发可缓解化肥的利用率较低所造成的养份浪费和严重的环境污染。本文使用异丙基三(十二烷基苯磺酰基)钛酸酯(TDBSP)改性可生物降解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AT),降低其熔体流动温度,加入环境友好的乙酰柠檬酸三丁酯(ATBC)进行增塑,进一步提高熔体流动性,使PBAT改性材料能够在120℃下用简单的搅拌工艺对复合肥颗粒进行环境友好的无溶剂熔融包覆,在此基础上填充一定量的疏水钙镁磷肥粉提高缓释效果,得到包膜完整且达到缓释要求的缓释复合肥,并对包膜形态进行评估,对缓释肥料的缓释性能进行了测试。钙镁磷肥粉的填充显著增强了缓释性能,在土柱淋溶实验中,24 h的养份释放低于15%,28 d养份累计释放约为80%,养份持续释放达20 d以上,为经济便捷地制备绿色环保的缓释肥提供借鉴,也为拓展PBAT等可降解塑料的应用领域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钙镁磷肥 熔融包覆 缓释肥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镁磷肥对鸡粪堆肥过程中重金属钝化的影响
7
作者 袁宁 梁梦月 +1 位作者 于锐 周嘉 《现代农业研究》 2025年第3期63-67,共5页
为了探究钙镁磷肥对鸡粪堆肥过程中重金属Cu和Zn钝化的影响,本研究设置0%(CK)、3%、4%、5%、6%、7%的钙镁磷肥添加量梯度,通过微型堆肥实验,测试堆体理化性质、腐熟度、重金属形态及其钝化率指标,结果表明:(1)钙镁磷肥对堆体温度影响较... 为了探究钙镁磷肥对鸡粪堆肥过程中重金属Cu和Zn钝化的影响,本研究设置0%(CK)、3%、4%、5%、6%、7%的钙镁磷肥添加量梯度,通过微型堆肥实验,测试堆体理化性质、腐熟度、重金属形态及其钝化率指标,结果表明:(1)钙镁磷肥对堆体温度影响较小,4%添加处理堆体温度最高(65℃)。各堆体pH最终稳定在8.19~8.44之间。随着钙镁磷肥添加量增大电导率(EC)值逐渐变高。C/N趋势与EC相似,7%处理C/N最高(18.00)。(2)各处理HA/FA随着添加量增多而增大,5%处理的HA/FA数值最大,随着钙镁磷肥的添加而逐渐减小;3%、4%和5%的处理组种子发芽指数(GI)比CK高,6%和7%处理组GI较低。(3)钙镁磷肥添加量为5%的处理对Cu和Zn钝化效果最好,其中Cu残渣态增加3%,可交换态降低14%,钝化率为46.4%;Zn残渣态增加14%,可交换态降低26%,钝化率为57.8%。综上所述,钙镁磷肥添加量应控制在5%,既可促进重金属钝化,又可节约成本,避免二次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镁磷肥 鸡粪 好氧堆肥 重金属形态 钝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钙对氢氧化镁/EVA热缩材料绝缘性能和阻燃性能的影响
8
作者 郭亚欣 刘树博 +3 位作者 梁运增 郭天飞 张丁丁 杨帆 《塑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6-63,76,共9页
为探究碳酸钙(CaCO_(3))与氢氧化镁(MH)复配后对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阻燃性能及绝缘性能的影响,本文通过熔融共混法将不同配比的CaCO_(3)和MH加入EVA中,并利用辐射交联技术制备出EVA热缩材料。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 为探究碳酸钙(CaCO_(3))与氢氧化镁(MH)复配后对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阻燃性能及绝缘性能的影响,本文通过熔融共混法将不同配比的CaCO_(3)和MH加入EVA中,并利用辐射交联技术制备出EVA热缩材料。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力学性能、电性能、热重分析(TG)、极限氧指数(LOI)、锥形量热仪(CONE)等多种表征及测试手段,对材料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适量CaCO_(3)的添加,可以提高热缩材料的力学性能、电性能、阻燃性能;添加过多CaCO_(3)反而使得各项性能下降。在CaCO_(3)和MH总添加量为120 phr的前提下,添加10 phr CaCO_(3)的材料的力学性能、阻燃性能最好,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LOI分别达到最大值11 MPa、370%和30.5%,添加20 phr CaCO_(3)的材料的绝缘性能最好,介电强度和体积电阻率分别取得最大值32.7 kV/mm和8×10^(12)Ω·m。阻燃效果主要来自MH在350℃分解成氧化镁和水。CaCO_(3)提高了材料的热稳定性,其添加量在20 phr及以下时,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比较好,添加量大于20 phr后各项性能都逐渐变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 碳酸钙 氢氧化镁 绝缘性能 阻燃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比施肥对猕猴桃生长、含水率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9
作者 孙风霞 张晓敏 +2 位作者 陈德福 张廷华 王连春 《北方园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1-38,共8页
以七年生“贵长”猕猴桃为试材,采用“5416”配比施肥方法,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猕猴桃生长、含水率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以确定最优施肥组合。结果表明:不同施肥水平显著促进猕猴桃生长,最佳施肥组合为N3P2K2Ca2Mg2。施肥量对果实、叶片... 以七年生“贵长”猕猴桃为试材,采用“5416”配比施肥方法,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猕猴桃生长、含水率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以确定最优施肥组合。结果表明:不同施肥水平显著促进猕猴桃生长,最佳施肥组合为N3P2K2Ca2Mg2。施肥量对果实、叶片及根部含水率影响显著,而枝条影响较小。组织器官含水率N2P2K2Ca2Mg2施肥组合表现最佳。针对土壤特性,N1P2K2Ca4Mg2改善容重,N1P4K3Ca2Mg4则利于提升整体含水率。果实品质提升最优为T4处理,即N1P4K4Ca4Mg4施肥方案。相关性分析表明,施肥有效促进了表层土壤的水分保持和蛋白质积累,同时施肥显著减少了植物体内的可滴定酸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 氮、磷、钾、钙、镁 含水率 土壤容重 果实品质
原文传递
低氧化态碱土金属有机化学概述
10
作者 陈荣 魏保生 《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9-151,共13页
低氧化态主族元素化学在主族化学中占据重要地位,该领域的研究成果不仅可以丰富化学键理论内涵,而且在金属有机及催化、小分子活化与转化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相比于低氧化态p区元素化学, s区中碱土金属元素因电负性较低极易失去两个... 低氧化态主族元素化学在主族化学中占据重要地位,该领域的研究成果不仅可以丰富化学键理论内涵,而且在金属有机及催化、小分子活化与转化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相比于低氧化态p区元素化学, s区中碱土金属元素因电负性较低极易失去两个价电子形成稳定的+2氧化态化合物,但较难形成具有高活性和强还原性的低氧化态物种,因此低氧化态碱土金属有机化学的研究充满挑战.本文概述了低氧化态碱土金属有机化学的发展历程,简要描述了已发展较为成熟的低氧化态镁化学,全面介绍了近期取得显著进展的低氧化态铍化学,重点强调了亟待突破的低氧化态钙、锶和钡化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化态 碱土金属 金属有机化学
原文传递
以镁钙砖磨粉为原料制备电熔镁钙砂的工艺探究
11
作者 苏鑫 李凤友 +3 位作者 王聪 齐小凤 石艳茹 马金力 《耐火与石灰》 2025年第1期33-35,共3页
采用镁钙砖磨粉为原料,加入结合剂后采用湿法压球,干燥后采用三相电弧炉熔融,经自然冷却析晶后最终合成电熔镁钙砂。对电熔镁钙砂进行理化指标测定及SEM电镜分析。结果表明:以镁钙砖磨粉为原料生产的电熔镁钙砂体积密度高,晶体发育良好... 采用镁钙砖磨粉为原料,加入结合剂后采用湿法压球,干燥后采用三相电弧炉熔融,经自然冷却析晶后最终合成电熔镁钙砂。对电熔镁钙砂进行理化指标测定及SEM电镜分析。结果表明:以镁钙砖磨粉为原料生产的电熔镁钙砂体积密度高,晶体发育良好,具有方钙石包裹方镁石的形貌特征,具有良好的抗钢水冲刷性能和抵抗CaO-SiO2系炉渣侵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钙砖磨粉 电熔镁钙砂 烧结镁钙砂 晶体结构 理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酸盐矿物基土壤改良剂降低土壤酸度及促进菠菜生长的效果
12
作者 范贝贝 黄尚书 +3 位作者 黎鑫林 周林 王成孜 伍亮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3-102,共10页
[目的]土壤酸化是限制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研发高效土壤改良剂有助于提高酸性农田生产力,保障粮食安全。[方法]本研究采用盆栽试验,评估来源广泛的硅酸盐矿物基土壤改良剂在降低土壤酸度和缓解铝毒害的效果,明确其对菠菜... [目的]土壤酸化是限制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研发高效土壤改良剂有助于提高酸性农田生产力,保障粮食安全。[方法]本研究采用盆栽试验,评估来源广泛的硅酸盐矿物基土壤改良剂在降低土壤酸度和缓解铝毒害的效果,明确其对菠菜生长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硅酸盐矿物+牡蛎壳(T2)、硅酸盐矿物+硅钙钾镁肥(T3)、硅酸盐矿物+羟基磷灰石(T4)和硅酸盐矿物+生物炭(T5)处理均能提高土壤pH(0.21~1.46个单位),降低土壤交换性酸(24.3%~85.2%)、交换性氢(11.0%~65.9%)和交换性Al^(3+)(30.9%~94.7%);其中,T2处理在提高土壤pH(1.46个单位)和降低土壤交换性Al^(3+)(94.7%)方面效果最佳。同时,T2、T3、T4和T5处理也降低了土壤交换性Al^(3+)在土壤交换性酸中的占比(9.0%~64.8%)。此外,T2、T3、T4和T5处理均能促进菠菜生长,提高植株钙镁累积量,并降低植株铝浓度。与对照相比,菠菜地上部鲜重和干重分别增加0.60~17.90倍和0.16~5.32倍;植株钙镁累积量分别增加123.0%~1170.0%和75.0%~1684.0%,植株铝浓度降低10.2%~86.0%。Pearson和PCA分析结果表明,土壤交换性Al^(3+)含量(P<0.001)、植株铝浓度(P<0.01)和植株镁浓度(P<0.001)是影响菠菜生物量的重要因素。[结论]综上,硅酸盐矿物复配牡蛎壳制备的硅酸盐矿物基土壤改良剂在土壤酸化阻控和促进作物生长方面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可为硅酸盐矿物利用和土壤酸化改良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酸盐矿物 土壤酸化 交换性Al^(3+) 菠菜生物量 钙镁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有机肥以及钙镁硅型土壤调理剂对甘薯连作田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13
作者 刘亚军 胡启国 +2 位作者 王文静 吉存良 储凤丽 《江苏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1-60,共10页
为解决甘薯连作田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变差以及有机碳含量降低等问题,通过田间定位试验,以甘薯多年连作地为研究对象,设置5个处理:不施肥对照(CK1)、单施化肥对照(CK2)、单施生物有机肥处理(BF)、化肥+生物有机肥处理(CF)、化肥+土壤调理... 为解决甘薯连作田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变差以及有机碳含量降低等问题,通过田间定位试验,以甘薯多年连作地为研究对象,设置5个处理:不施肥对照(CK1)、单施化肥对照(CK2)、单施生物有机肥处理(BF)、化肥+生物有机肥处理(CF)、化肥+土壤调理剂处理(CC),研究不同施肥措施条件下土壤团聚体组成、稳定性以及团聚体有机碳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与不施肥对照或单施化肥对照相比,化肥+生物有机肥或化肥+土壤调理剂处理既提高了>2.000 mm、0.251~2.000 mm粒级团聚体含量和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MWD)、几何平均直径(GMD)、>0.250 mm粒级大团聚体含量(R_(>0.250)),又增加了全土以及各粒级团聚体总有机碳(TOC)和轻组有机碳(LOC)含量,提升了>2.000 mm、0.251~2.000 mm粒级团聚体对TOC、LOC以及HOC的贡献率,还提高了鲜薯产量。化肥+土壤调理剂处理>2.000 mm、0.251~2.000 mm粒级团聚体含量、GMD、R_(>0.250)、各粒级团聚体LOC含量以及>2.000 mm、0.251~2.000 mm团聚体对TOC、LOC、HOC的贡献率最高;单施生物有机肥处理MWD以及各粒级团聚体TOC、HOC含量均最高;化肥+生物有机肥和化肥+土壤调理剂处理鲜薯产量最高。冗余分析显示,甘薯连作田土壤TOC、LOC含量与土壤团聚体MWD、GMD及R_(>0.250)呈正相关关系,与分形维数(D)呈负相关关系,其中R_(>0.250)(56.15%)为主要驱动因子。多年连续配施生物有机肥或土壤调理剂均有利于提升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提高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含量。在本试验条件下,化肥配施土壤调理剂处理(CC)表现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连作 生物有机肥 钙镁硅型土壤调理剂 土壤团聚体 土壤有机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ace Element Concentrations in the Sera of Pregnant Women in Kisangani, Democratic Republic of Congo
14
作者 Likilo Osundja Jérémie Komanda Likwekwe Emmanuel +3 位作者 Tshodi Bulanda Arsène Juakali Sihalikyolo Jean-Jeannot Buhendwa Mirindi Victor Katenga Bosunga Gédéon 《Journal of Biosciences and Medicines》 2025年第2期218-229,共12页
Introduction: During pregnancy, the increased demand for all the nutrients require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oetus means that the maternal stock of trace elements and minerals may become unbalanced if dietary intak... Introduction: During pregnancy, the increased demand for all the nutrients require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oetus means that the maternal stock of trace elements and minerals may become unbalanced if dietary intake fails to compensate. The aim of this research is to determine the status of trace elements (calcium, copper, magnesium, selenium and zinc) in pregnant women in the city of Kisangani. Methods: We carried out an analytical cross-sectional study of non-pregnant and pregnant women living in Kisangani, from 05 October 2023 to 05 January 2024. Concentrations of trace elements in sera were analysed using an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photometer (ICP-MS Agilent 7700X).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data was performed using R software version 4.3.0. Results: The mean age was 26.3 ± 6.7 years;the mean copper and magnesium levels in the serum of pregnant women were 12.58 ± 1.13 micromol/l and 1.03 ± 1.03 mmol/l respectively. The medians for calcium and zinc were 1.49 mmol/l and 8.42 micromol/l. The selenium mode was 0.41 micromol/l. Variations in trace element levels in sera of pregnant women were 0.94 - 2.22 mmol/l for calcium;0.31 - 0.78 micromol/l for selenium;and 7.29 - 12.72 micromol/l for zinc;11.04 - 14.99 micromol/l for copper, and 0.082 - 1.05 mmol/l for magnesium. Conclusion: Serum trace element concentrations in pregnant women were lower than those observed in non-pregnant women. Trace element reserves in pregnant women depended on their nutrient status prior to pregnancy, hence, there was an urgent need for trace element balance prior to pregnan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ce Element Zinc Copper SELENIUM CALCIUM Magnesium Pregnant Woman SERUM Kisangan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镁型制盐母液注井回收利用新工艺
15
作者 赵沁乐 万兵 雷海 《中国井矿盐》 2025年第2期1-2,5,共3页
针对真空制盐过程中产生的大量高盐母液,硝型卤水可采用“盐硝联产”的成熟工艺回收其中的硫酸钠;而钙镁型卤水的母液缺乏处理手段,大多通过稀释外排处理,产生较大的环境影响。本文通过理论和实验研究回注母液至矿井溶腔处理高盐母液的... 针对真空制盐过程中产生的大量高盐母液,硝型卤水可采用“盐硝联产”的成熟工艺回收其中的硫酸钠;而钙镁型卤水的母液缺乏处理手段,大多通过稀释外排处理,产生较大的环境影响。本文通过理论和实验研究回注母液至矿井溶腔处理高盐母液的可行性及实施方案,并持续监测原卤中主要杂质离子的变化情况,从而提出一种适用于钙镁型卤水的高盐母液回收利用工艺,降低了环保风险,可实现连续稳定地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镁型卤水 高盐母液 母液注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酱香型白酒污水处理站废水除钙镁的实验研究
16
作者 刘凯华 钟星 +3 位作者 陈绪周 蒋松祝 潘广帅 晏经纬 《酿酒科技》 2025年第1期69-71,共3页
对某酱香型白酒污水站厌氧单元出水通过NaOH—Na_(2)CO_(3)法、NaOH法、Na_(2)CO_(3)法的实验方式对比除钙镁的效果,并探讨了最优处理工艺参数。结果表明,三种方法中,NaOH—Na_(2)CO_(3)法去除钙镁效果最佳,NaOH和Na_(2)CO_(3)混合药剂... 对某酱香型白酒污水站厌氧单元出水通过NaOH—Na_(2)CO_(3)法、NaOH法、Na_(2)CO_(3)法的实验方式对比除钙镁的效果,并探讨了最优处理工艺参数。结果表明,三种方法中,NaOH—Na_(2)CO_(3)法去除钙镁效果最佳,NaOH和Na_(2)CO_(3)混合药剂配比为10 g/L+20 g/L,pH值为8.5、9.0时,均可获得较好的除硬效果,去除率均在50%以上,pH9.0时,去除率可达65%以上;实验周期内,是否加石榴石砂/方解石等晶种,对试验结果的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酱香型白酒废水 除钙镁 最优反应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臭氧催化氧化活性黄-3RS的试验研究
17
作者 陈浩 张洪发 +1 位作者 杜希 邱孝群 《工业用水与废水》 2025年第1期32-36,42,共6页
为了考察染色残液进一步脱色回用处理的可行性,选用广泛使用的活性染料活性黄-3RS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金属氧化物烧结的球状颗粒作为催化剂,利用臭氧固定床催化氧化技术进行处理。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结果表明,在pH值为2.1的酸性环境下... 为了考察染色残液进一步脱色回用处理的可行性,选用广泛使用的活性染料活性黄-3RS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金属氧化物烧结的球状颗粒作为催化剂,利用臭氧固定床催化氧化技术进行处理。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结果表明,在pH值为2.1的酸性环境下,臭氧对活性黄-3RS染料溶液展现出良好的处理效能,实现了94.42%的脱色率和60.05%的UV_(254)去除率。此外,研究发现氯化钠对臭氧催化氧化过程的影响微乎其微,而硫酸钠则轻微抑制了催化氧化效果,碳酸氢根离子会轻微抑制臭氧对活性黄-3RS染料溶液的脱色效果,但能较明显地抑制对UV_(254)的去除;钙离子和镁离子的存在促进了臭氧的催化氧化作用,在活性黄-3RS染料初始质量浓度为100 mg/L,臭氧投加量为3 mg/(L·min),初始pH值为6.8的条件下,当钙离子和镁离子浓度分别为10 mmol/L时,脱色率分别达到95.17%和96.53%,UV_(254)去除率分别达到65.80%和65.81%。臭氧催化氧化活性黄-3RS的关键步骤是染料先在催化剂表面被吸附,进而被臭氧和活性自由基氧化,促进染料在催化剂表面被吸附,从而有效提升臭氧催化氧化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催化氧化 活性黄-3RS 碳酸氢根离子 钙离子 镁离子 脱色率 UV_(25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挖穿湖隧道大体积混凝土温峰控制和微应变变化规律研究
18
作者 范从友 王德民 《市政技术》 2025年第3期261-267,共7页
采用温控型钙镁复合膨胀剂配制了补偿收缩混凝土,重点分析和研究了抗裂防渗混凝土在实体结构大体积混凝土中的温峰控制和微应变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温控型钙镁复合膨胀剂配制的抗裂防渗混凝土在明挖穿湖隧道工程主体结构大体积... 采用温控型钙镁复合膨胀剂配制了补偿收缩混凝土,重点分析和研究了抗裂防渗混凝土在实体结构大体积混凝土中的温峰控制和微应变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温控型钙镁复合膨胀剂配制的抗裂防渗混凝土在明挖穿湖隧道工程主体结构大体积混凝土中具有良好的温控抗裂防渗效果。与基准混凝土相比,抗裂防渗混凝土水中14 d限制膨胀率提高了0.025%、水中14 d转空气中28 d限制膨胀率提高了0.035%。实体结构监测数据表明,相比于普通防水混凝土,抗裂防渗混凝土基础底板中心温度峰值降低了7.2℃,峰值的出现时间延长了约8 h,30 d龄期内温度修正后微应变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增加了59×10^(-6)和95×10^(-6),综合微应变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增加了33×10^(-6)和106×10^(-6);外墙中心温度峰值降低了5.8℃,峰值的出现时间延长了约10 h,30 d龄期内温度修正后微应变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增加了53×10^(-6)和95×10^(-6),综合微应变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增加了42×10^(-6)和87×1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挖穿湖隧道 大体积混凝土 补偿收缩混凝土 温控型钙镁复合膨胀剂 温控抗裂防渗性能 温峰控制 微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醋酸酸解磷尾矿制备醋酸钙镁融雪剂工艺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梦雨 汤建伟 +3 位作者 刘咏 化全县 刘鹏飞 王保明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3-80,共8页
以磷矿经过选矿后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磷尾矿为原料,回收其中的有价元素钙、镁制备环保型融雪剂醋酸钙镁并同时富集其中的P_(2)O_(5)。通过醋酸酸解磷尾矿实验研究,考察了醋酸用量、液固质量比、反应温度、搅拌转速、反应时间对磷尾矿中钙... 以磷矿经过选矿后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磷尾矿为原料,回收其中的有价元素钙、镁制备环保型融雪剂醋酸钙镁并同时富集其中的P_(2)O_(5)。通过醋酸酸解磷尾矿实验研究,考察了醋酸用量、液固质量比、反应温度、搅拌转速、反应时间对磷尾矿中钙镁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醋酸用量为理论用量的130%、液固质量比为14∶1、反应温度为90℃、搅拌速率为1000 r/min、反应时间为3 h的条件下,CaO的浸出率可达到78.26%,MgO的浸出率可达到76.32%,磷尾矿中P_(2)O_(5)的质量分数从8.82%提高至25.91%。酸解液经调节pH后蒸发结晶得到醋酸钙镁盐,对其进行表征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其各项指标均符合GB/T 23851—2017《融雪剂》要求,是一种低腐蚀性、可降解、融冰雪性能优异的环保型融雪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尾矿 醋酸酸解 环保型融雪剂 醋酸钙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煤锅炉烟气湿法脱硫废水中重金属及钙镁离子沉淀规律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志永 崔振 +7 位作者 赵德玉 勾宝亮 刘树弟 李兰廷 寇丽红 刘敏 张显学 王亚强 《能源与环保》 2024年第3期155-161,共7页
燃煤锅炉烟气湿法脱硫废水中的重金属及钙镁等离子危害较大,开展其沉淀去除规律的研究有利于废水中有用元素的资源化回收和废水的回用。采用碱液沉淀法对脱硫废水进行分级处理,对沉淀产物采用SEM-EDS等手段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采用氢氧... 燃煤锅炉烟气湿法脱硫废水中的重金属及钙镁等离子危害较大,开展其沉淀去除规律的研究有利于废水中有用元素的资源化回收和废水的回用。采用碱液沉淀法对脱硫废水进行分级处理,对沉淀产物采用SEM-EDS等手段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采用氢氧化钙作为沉淀剂可以实现去除重金属、回收镁资源及去除氟化物和降低废水硬度等多种目标。在去除重金属离子的过程中,当脱硫废水pH值为9.0~9.5时,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可得到有效去除且达到污水排放标准,镁离子几乎没有损失,钙增加率也较低,仅为4.6%以下;将废水pH值调整为9.5~9.7可有效回收废水中的镁元素,镁的回收率在62%以上,回收效果较好。在碱性条件下,向废水中投加Na_(2)CO_(3)可有效降低废水中的钙离子和残留的镁离子,实现废水降硬的目标。不同pH值下沉淀物的SEM-EDS能谱显示,对脱硫废水进行梯级pH处理可以达到分级去除重金属污染物和回收镁元素的目标。通过对脱硫废水中重金属及钙镁结垢离子的沉淀规律研究,实现了废水的分质分盐有用成分的资源化回用,避免了产生杂盐危废造成二次污染的可能,达到了脱硫废水的零排放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硫废水 碱液沉淀 重金属离子 钙镁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