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83篇文章
< 1 2 9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真实世界研究骨髓炎MRSA感染率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王鸿伟 田芳英 +3 位作者 赵明 王雪玉 张翰笙 崔欣雨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8-175,共8页
目的:通过Meta分析研究骨髓炎患者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感染率。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维普、万方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关于骨髓炎患者MRSA感染率的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8月。由2... 目的:通过Meta分析研究骨髓炎患者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感染率。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维普、万方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关于骨髓炎患者MRSA感染率的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8月。由2位研究人员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对所获文献独立进行筛选、提取,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评分(NOS)进行文献质量评价。以感染率为结局指标合并数据,采用R(4.3.1)进行Meta分析,并根据骨髓炎类型、患者年龄、研究地区进行亚组分析。结果:共纳入26篇文献,共包含20860名骨髓炎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骨髓炎患者MRSA感染率为0.240(95%CI:0.183~0.297)。亚组分析结果显示,椎体骨髓炎(VO)患者、18~60岁、北美地区骨髓炎患者的MRSA感染率更高。结论:骨髓炎患者中MRSA的感染率较高,需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减少MRSA的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骨髓炎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菌性碳点修饰PEEK干预MRSA感染环境植入物骨整合性能的体内研究
2
作者 何宏星 张心恬 +3 位作者 章梦涵 王耀 邓晓琴 翁少煌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408-1416,共9页
目的本研究拟评价抗菌性碳点修饰聚醚醚酮(polyether ether ketone,PEEK)在感染性骨缺损环境的骨整合性能。方法熔融法制备结合透析纯化获得胍基碳点(guanidine-based carbon dots,G-CDs),应用聚乙烯醇缩丁醛酯(polyvinyl butyral,PVB)... 目的本研究拟评价抗菌性碳点修饰聚醚醚酮(polyether ether ketone,PEEK)在感染性骨缺损环境的骨整合性能。方法熔融法制备结合透析纯化获得胍基碳点(guanidine-based carbon dots,G-CDs),应用聚乙烯醇缩丁醛酯(polyvinyl butyral,PVB)通过浸泡-干燥法制备G-CDs修饰的PEEK植入物(PEEK/PVB-G-CDs)。将SD大鼠分为:PEEK植入未感染组(PEEK(-)组),PEEK/PVB-G-CDs植入未感染组(PEEK/PVB-G-CDs(-)组),PEEK植入感染组(PEEK(+)组),PEEK/PVB-G-CDs植入感染组(PEEK/PVB-G-CDs(+)组)。每组大鼠均于垂直股骨外侧髁处制备一个直径2 mm、深度5 mm的孔洞以模拟骨缺损。将30μL生理盐水注入PEEK(-)组和PEEK/PVB-G-CDs(-)组大鼠骨缺损的骨髓腔内形成未感染组。将30μL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菌悬液(1.5×10^(4) CFU/mL)注入PEEK(+)组和PEEK/PVB-G-CDs(+)组大鼠骨缺损的骨髓腔内。植入术后0、2和4周,应用动物专用X射线机照射各组大鼠植入部位。术后6周,Micro-CT评估植入部位的骨组织特征。骨髓细菌培养、苏木精-伊红染色(HE staining)、甲苯胺蓝染色(Toluidine blue staining)、戈德纳三色染色(Goldner trichrome staining)及免疫组化染色分析各组大鼠的骨植入部位。结果(1)X射线、Micro-CT、骨髓细菌培养和组织病理学分析等结果确定证实了PEEK(-)组和PEEK/PVB-G-CDs(-)组未出现感染与骨缺损整合;PEEK/PVB-G-CDs(+)组发挥抗菌性有效控制MRSA,菌株形成的骨髓炎实现骨整合,而PEEK(+)组因持续的感染无法骨整合;(2)免疫组化染色评价明确PEEK(+)组显示出比其他3组更低的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4和IL-10等抗炎因子以及更强的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等促炎因子表达,表明G-CDs修饰的PEEK可抑制MRSA感染,调节局部微环境的炎症水平,促进骨缺损部位的骨整合。结论抗菌性碳点修饰PEEK具备优异的骨整合性能,为今后的临床治疗提供了一种候选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性碳点 聚醚醚酮 植入物改性 骨整合 mrsa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高药物浓度抗生素治疗固定平台单髁置换术后MRSA感染1例并文献复习
3
作者 董国华 刘玉龙 +2 位作者 梁明 张海宁 林庆波 《实用骨科杂志》 2024年第3期277-280,共4页
随着人口老龄化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膝关节骨关节炎(kneeosteoarthritis,KOA)患者越来越多,单髁置换术(unicompartmentalkneearthroplasty,UKA)作为治疗中晚期前内侧KOA可靠、有效的治疗方法,越来越得到重视。UKA术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 随着人口老龄化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膝关节骨关节炎(kneeosteoarthritis,KOA)患者越来越多,单髁置换术(unicompartmentalkneearthroplasty,UKA)作为治疗中晚期前内侧KOA可靠、有效的治疗方法,越来越得到重视。UKA术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aureus,MRSA)感染极为罕见,缺乏明确的诊疗方案,既往对于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periprostheticjointinfection,PJI)的治疗包括三种方案:清创、抗生素和假体保留(debridement,antibiotics,andimplantretentions,DAIR);一期翻修;二期翻修。通常认为DAIR清创手术成功率较低[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髁置换术 膝关节骨关节炎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感染 抗生素治疗 诊疗方案 清创手术 固定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代谢组学及分子对接探究雀石蕊抗MRSA的分子机制
4
作者 朱家娜 田红巧 +1 位作者 刘梦龙 丁海燕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32-1741,共10页
雀石蕊具有良好的体外抗菌活性,为明确其抗菌分子机制,本文以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为指示菌,利用代谢组学获取雀石蕊处理MRSA后其胞内差异代谢物变化,并结合分子对接验证差异代... 雀石蕊具有良好的体外抗菌活性,为明确其抗菌分子机制,本文以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为指示菌,利用代谢组学获取雀石蕊处理MRSA后其胞内差异代谢物变化,并结合分子对接验证差异代谢物相关蛋白酶与雀石蕊抗菌成分的亲和力,分析雀石蕊抗菌机理。体外抗菌实验显示,雀石蕊甲醇提取物抗菌谱广,且对MRSA表现为高度敏感。代谢组学和分子对接结果表明,雀石蕊作用于组氨酸激酶、青霉素结合蛋白PBP2A、喹诺酮类耐药蛋白NorA和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4个潜在不同抗菌靶点,增强与MRSA细胞膜黏附且抑制外排泵NorA作用、干扰组氨酸和甲硫氨酸等代谢而发挥抗菌作用。本文结果为后续深入探究雀石蕊抗MRSA分子机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雀石蕊 mrsa 抗菌机制 代谢组学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儿童感染MRSA致骨髓炎的抗感染治疗报道
5
作者 吕燕 熊世娟 赵菲菲 《医药前沿》 2024年第16期91-93,96,共4页
目的:报道1例儿童患者使用万古霉素治疗MRSA感染疗效不佳时的方案调整。方法:对2022年3月发生的1例儿童感染MRSA致骨髓炎的抗感染治疗方案进行分析。结果:该患儿由于肾功能异常,导致初始予以万古霉素剂量无法达到治疗有效浓度,调整日剂... 目的:报道1例儿童患者使用万古霉素治疗MRSA感染疗效不佳时的方案调整。方法:对2022年3月发生的1例儿童感染MRSA致骨髓炎的抗感染治疗方案进行分析。结果:该患儿由于肾功能异常,导致初始予以万古霉素剂量无法达到治疗有效浓度,调整日剂量后患者肌酐清除率持续上升,鉴于万古霉素血药浓度与其肾毒性呈正相关,故将抗感染方案调整为利奈唑胺,患者感染得到控制。结论:对儿童患者实施低剂量给药会降低万古霉素的疗效,影响患者的预后,同时还增加了细菌耐药的风险。利奈唑胺具有较好的耐受性和较小的肾毒性,对于高剂量万古霉素治疗效果不佳或存在肾功能异常患者,可作为替代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炎 mrsa 万古霉素 利奈唑胺 磷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iscovery of potent anti-MRSA components from Dalbergia odorifera through UPLC-Q-TOF-MS and targeting PBP2a protein through in-depth transcriptomic,in vitro,and in-silico studies
6
作者 Jiajia Wu Syed Shams ul Hassan +4 位作者 Xue Zhang Tao Li Abdur Rehman Shikai Yan Huizi Jin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Analysis》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8期1251-1254,共4页
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is an important pathogen casting dire shadow over global human wellbeing[1].Rising antibiotic resistance in MRSA led to research into plant-derived anti-microbial agent... 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is an important pathogen casting dire shadow over global human wellbeing[1].Rising antibiotic resistance in MRSA led to research into plant-derived anti-microbial agents.Approximately 119 compounds from 90 plants were recognized as potent anti-bacterials[2].Dalbergia odorifera,a traditional Chinese plant,has demonstrated anti-tumor,anti-microbial,anti-inflammatory,and cardiovascular protective effects[3].Limited studies have explored D.odorifera flavonoids'inhibitory activity against MRSA.Transcriptomics,a high-throughput method,aided in comprehending plant antibacterial therapy by generating data for gene expression,target identification,and pathway analysis[4].Consequently,our study aimed to assess D.odorifera's anti-MRSA effects and reveal its material foundation and antibacterial mechanism by ultra-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coupled with quadrupole 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UPLC-Q-TOF-MS),and transcriptomic analysis,in vitro,and in-silico stud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tective mrsa ant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梗死患者发生MRSA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构建
7
作者 梅闯闯 蔡栋昊 李晓君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17期2888-2894,共7页
目的明确广东省第二中医院脑梗死患者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建立临床预测模型,为MRSA的感染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广东省第二中医院住院并诊断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脑梗死患者277... 目的明确广东省第二中医院脑梗死患者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建立临床预测模型,为MRSA的感染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广东省第二中医院住院并诊断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脑梗死患者277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男188例,女89例,年龄77(29,100)岁。根据是否耐甲氧西林分为MRSA组和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组。采用χ^(2)检验、秩和检验比较两组间差异。使用R 4.3.0语言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可视化处理,采用最优子集回归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脑梗死患者合并MRSA感染的危险因素,建立相应列线图模型。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和DCA曲线对模型进行评价。结果广东省第二中医院MRSA分离率为71.84%(199/27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肌酐降低(OR=0.995,95%CI 0.992~0.999)、使用中心静脉插管(OR=2.390,95%CI 1.262~4.223)、感染前呼吸科住院史(OR=4.683,95%CI 1.377~15.929)、联用抗菌药物(OR=2.270,95%CI 1.231~4.187)是脑梗死患者发生MRSA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最优子集回归分析得到的6个变量建立的列线图模型的曲线下面积为0.720,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67.84%、70.51%、68.59%,诊断及预测性能尚可。结论临床上应关注脑梗死患者MRSA感染危险因素,并利用本列线图模型预测感染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mrsa 危险因素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获得性与医院获得性MRSA感染监测 被引量:9
8
作者 顾克菊 王雪文 +2 位作者 钟秀君 陶建敏 朱玉峰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136-138,125,共4页
目的了解社区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CA-MRSA)与医院获得性MRSA(HA-MRSA)的耐药特征,为临床经验性选择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中医外科和重症监护室(ICU)2006年1月-2008年12月临床标本中分离的MRSA... 目的了解社区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CA-MRSA)与医院获得性MRSA(HA-MRSA)的耐药特征,为临床经验性选择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中医外科和重症监护室(ICU)2006年1月-2008年12月临床标本中分离的MRSA菌株资料,并对2个病区分离的CA-MRSA、HA-MRSA及其耐药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ICU分离的87株MRSA来源:痰液71株,咽拭子6株,伤口分泌物5株,血液、静脉穿刺管各2株,胸腔积液1株;其中HA-MRSA占98.85%(86/87)。中医外科的41株MRSA均分离自伤口脓液,其中CA-MRSA占48.78%(20/41),且有逐年上升趋势,由2006年的20.00%上升至2008年的71.43%(χ^2=8.24,0.01〈P〈0.025)。药敏结果显示,HA-MRSA对克林霉素(98.13%)、四环素(98.13%)、红霉素(100.00%)、环丙沙星(100.00%)、左氧氟沙星(100.00%)、庆大霉素(100.00%)的耐药率显著高于CA-MRSA(分别为42.86%、66.70%、33.33%、0.00%、0.00%、4.76%),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5)。结论住院患者中CA-MRSA感染呈上升趋势。CA-MRSA与HA-MRSA的耐药性并不一致,对非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多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社区获得性mrsa 医院获得性mrsa 抗药性 微生物 合理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葱属植物粗提取液对MRSA菌株抑制作用的研究
9
作者 杨志杰 罗登武 胡惠茗 《现代食品》 2024年第10期163-166,173,共5页
本研究利用抑菌圈法比较3种葱属植物粗提取液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抑制作用,测定韭菜粗提取液处理MRSA的最低抑菌浓度、生长曲线、扫描电镜分析及碱性磷酸酶活力。试验结果表明,韭菜粗提取液对MRSA有较强的抑菌效果,因此... 本研究利用抑菌圈法比较3种葱属植物粗提取液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抑制作用,测定韭菜粗提取液处理MRSA的最低抑菌浓度、生长曲线、扫描电镜分析及碱性磷酸酶活力。试验结果表明,韭菜粗提取液对MRSA有较强的抑菌效果,因此可用于天然抑菌剂的开发,具有一定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葱属植物 mrsa 抑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替米星联合左氧氟沙星对糖尿病足MRSA感染的疗效评价
10
作者 孙文静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6期0187-0190,共4页
糖尿病足MRSA感染,为了寻找高效地治疗方案,制定两种治疗方案:左氧氟沙星、依替米星+左氧氟沙星,两种方案比较。方法 本研究以两组治疗方案对我院诊治的糖尿病足MRSA感染患者进行探究,左氧氟沙星(对象为参照组)和依替米星+左氧氟沙星(... 糖尿病足MRSA感染,为了寻找高效地治疗方案,制定两种治疗方案:左氧氟沙星、依替米星+左氧氟沙星,两种方案比较。方法 本研究以两组治疗方案对我院诊治的糖尿病足MRSA感染患者进行探究,左氧氟沙星(对象为参照组)和依替米星+左氧氟沙星(对象为干预组),通过疗效对比,从而分析药物效果和作用。结果 干预组治疗有效率、足部症状评分、治疗后指标(炎症指标、金黄色葡萄球菌阳性率、足背动脉超声检查指标)均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 糖尿病足感染发病率极高,尤其是糖尿病足MRSA感染,临床建议实施依替米星+左氧氟沙星积极治疗,促进治疗效果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左氧氟沙星 依替米星 治疗有效率 mrsa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SACM分离培养MRSA方法学评价及临床应用研究
11
作者 鲁卫平 邓光贵 张文俊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80-181,共2页
本文对文献报道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选择培养基(MRSACM)用于分离培养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效果进行了评价。并对我院96年9月至97年6月MRSA临床分离率及临床常见用抗生素敏感性进行了调查分... 本文对文献报道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选择培养基(MRSACM)用于分离培养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效果进行了评价。并对我院96年9月至97年6月MRSA临床分离率及临床常见用抗生素敏感性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显示:该培养基敏感性达100%,特异性>97%:且方法简便、快速、准确。我院MRSA分离率占金葡萄的71.1%。占感染标本的23.7%。MRSA具有多重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sa 葡萄球菌 药敏试验 mrsaC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MRSA临床分离株具有抗菌作用的白屈菜生物碱 被引量:2
12
作者 黄金竹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 CAS 2009年第3期143-143,共1页
目的:这项研究描述了从白屈菜(罂粟科)地上部分(气生部分)分离的提取物和化合物对MRSA临床分离株的抗菌作用。方法:采用微量稀释法评价其活性,并以MICs/MBCs报告。结果:对白屈菜地上部分(EtOAc)分离的最具活性提取物进行活... 目的:这项研究描述了从白屈菜(罂粟科)地上部分(气生部分)分离的提取物和化合物对MRSA临床分离株的抗菌作用。方法:采用微量稀释法评价其活性,并以MICs/MBCs报告。结果:对白屈菜地上部分(EtOAc)分离的最具活性提取物进行活性追踪分离,从而得到苯并[c]啡啶碱类生物碱8-羟基二氢血根碱(hhs),8-羟基二氢白屈菜红碱(hhc),这2种生物碱对MRSA菌株具有较强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sa临床分离株 白屈菜红碱 抗菌作用 生物碱 mrsa临床分离株 活性提取物 mrsa菌株 地上部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DI-MRSA PCR对75例手术患者进行MRSA筛选的使用评价
13
作者 史跃杰 杨玉林 《医学信息(手术学分册)》 2008年第4期341-343,共3页
目的评价IDI-MRSA PCR检测手术患者MRSA的性能和可靠性。方法同时使用选择平板法、选择肉汤增菌法、普通PCR和IDI-MRSA PCR对75例手术住院患者进行MRSA筛选检测。并以选择肉汤增菌法为金标准,对其它三种方法进行各项指标比较。结果选择... 目的评价IDI-MRSA PCR检测手术患者MRSA的性能和可靠性。方法同时使用选择平板法、选择肉汤增菌法、普通PCR和IDI-MRSA PCR对75例手术住院患者进行MRSA筛选检测。并以选择肉汤增菌法为金标准,对其它三种方法进行各项指标比较。结果选择平板法敏感度为78.6%,特异性为100%;普通PCR敏感度100%,特异性为90.2%;IDI-MRSA PCR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均为100%。结论IDI-MRSA PCR克服了选择平板培养法的灵敏度低、普通PCR的特异性差以及金标准方法的耗时长等缺点,是筛选手术患者MRSA的较好的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sa IDI-mrsa PCR MECA SCCMEC orf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氧西林耐药金葡菌(MRSA)的培养检测及拮抗药物
14
作者 张淑华 吴文蓉 唐宁馨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1995年第Z1期97-100,共4页
MRSA早在本世纪60年代便成为医院的致病原,继而在全世界范围内成为医院感染的一个重要因素。在1992年的European Prevalence of infection in Intensive Care(EPIC)研究中(1000例病人。17个国家)表明医院感染的金葡菌中有2/3为MRSA株。... MRSA早在本世纪60年代便成为医院的致病原,继而在全世界范围内成为医院感染的一个重要因素。在1992年的European Prevalence of infection in Intensive Care(EPIC)研究中(1000例病人。17个国家)表明医院感染的金葡菌中有2/3为MRSA株。国内对MRSA感染已有报导。MRSA不但对甲氧西林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葡菌 mrsa感染 mrsa菌株 医院感染 拮抗药 耐药机制 作用机制 培养方法 万古霉素 抗菌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耐药MRSA耐消毒剂基因及抗生素耐药相关基因检测 被引量:45
15
作者 黄支密 陆亚华 +3 位作者 诸葛青云 单浩 邹玉秀 熊春林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70-273,共4页
目的明确浙江湖州解放军第98医院临床分离的多重耐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Staphy-lococcusaureus,MRSA)耐消毒剂基因及抗生素耐药相关基因存在状况。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20株多重耐药MRSA中耐... 目的明确浙江湖州解放军第98医院临床分离的多重耐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Staphy-lococcusaureus,MRSA)耐消毒剂基因及抗生素耐药相关基因存在状况。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20株多重耐药MRSA中耐消毒剂基因(qacA)、β-内酰胺类耐药相关基因(mecA、blaTEM)、氨基糖苷类耐药相关基因(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aac(6′)/aph(2")、aph(3′)-、ant(3")-、ant(4′,4")、ant(6)-]、四环素耐药相关基因(tetM)、红霉素耐药相关基因(erm)和万古霉素耐药相关基因(vanA、vanB)。结果20株MRSA中,qacA、mecA、blaTEM、aac(6′)/aph(2")、aph(3′)-、tetM和erm基因PCR扩增均阳性,1株ant(4′,4")基因阳性,而ant(3")-、ant(6)-、vanA和vanB4种基因均阴性。结论临床分离的多重耐药MRSA中qacA、mecA、blaTEM、aac(6′)/aph(2")、aph(3′)-、tetM和erm基因携带率均很高;在MRSA中发现qacA基因为我国首次报道,应引起医院感染监控部门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多重耐药 消毒剂 抗生素 耐药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奈唑胺治疗糖肽类药物治疗无效MRSA的感染分析 被引量:14
16
作者 郭利涛 刘昱 +3 位作者 王雪 石秦东 刘红娟 滕琰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9-152,共4页
目的了解利奈唑胺对于治疗糖肽类药物治疗无明显效果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的效果及优点,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08年2月—2009年7月入住我院ICU并细菌培养为MRSA,且确定为致病菌,给予足够剂量的万古霉素或替考拉... 目的了解利奈唑胺对于治疗糖肽类药物治疗无明显效果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的效果及优点,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08年2月—2009年7月入住我院ICU并细菌培养为MRSA,且确定为致病菌,给予足够剂量的万古霉素或替考拉宁治疗大于5d无明显效果,后给予利奈唑胺治疗收到满意效果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培养为MRSA的药敏结果均回报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及利奈唑胺敏感。12例患者均根据药敏结果首先选用万古霉素或替考拉宁治疗,疗程均在5d以上,患者血象、体温无明显好转,再次细菌培养仍为MRSA。所有患者给予利奈唑胺治疗后,血象、体温明显好转,再次细菌培养未见细菌生长。4例患者治疗时间超过28d,3例出现三系细胞减低,考虑利奈唑胺致骨髓抑制,停药1周后回复正常。结论利奈唑胺可以做为治疗糖肽类药物初始治疗失败的革兰阳性菌感染的选择用药;疗程超过28d的患者,有出现骨髓抑制等药物相关性副作用的风险,应密切监测血常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奈唑胺 万古霉素 替考拉宁 mr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伤病区患者创面MRSA医院感染流行的预防与控制 被引量:29
17
作者 魏全珍 张惠珍 刘丽华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816-818,共3页
目的调查分析南方某医院烧伤科患者创面感染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造成局部流行的原因,并探讨预防控制对策。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9月20-30日烧伤病区患者较为集中创面感染MRSA,对其发生原因、分布特点,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创... 目的调查分析南方某医院烧伤科患者创面感染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造成局部流行的原因,并探讨预防控制对策。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9月20-30日烧伤病区患者较为集中创面感染MRSA,对其发生原因、分布特点,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创面感染MRSA6例,4例为重症烧伤,2例为中度烧伤,患者全部治愈,无血液MRSA的感染,均采用万古霉素治疗;创面感染MRSA造成暴发流行与周围环境污染、无菌操作不严格致交叉感染有关。结论烧伤患者创面感染MRSA,细菌耐药性强,万古霉素有效;做好环境消毒、规范无菌操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避免交叉感染、预防和控制暴发流行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mrsa 感染 流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U患者MRSA定植与感染的危险因素研究 被引量:17
18
作者 范珊红 李颖 +3 位作者 戈伟 许文 慕彩妮 李谨革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74-177,187,共5页
目的比较重症监护室(ICU)、呼吸内科监护室(RICU)和神经外科监护室(NSICU)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定植与感染状况,探讨患者MRSA定植/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连续收集2013年5月1日—7月31日入住某院3个ICU患者... 目的比较重症监护室(ICU)、呼吸内科监护室(RICU)和神经外科监护室(NSICU)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定植与感染状况,探讨患者MRSA定植/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连续收集2013年5月1日—7月31日入住某院3个ICU患者的临床资料,采集患者(医护人员)鼻拭子及其周围环境标本进行MRSA检测。结果 197例患者,检出MRSA22株,MRSA定植率为11.17%;ICU、RICU和NSICU定植率分别为4.00%、11.90%和15.87%,差别无统计学意义(χ2=4.04,P=0.133)。患者临床标本MRSA检出率为2.03%(4/197),医护人员MRSA鼻前庭定植率为1.72%(2/116)。MRSA定植患者周围环境中MRSA检出率为22.73%(5/22),高于非定植患者4.00%(7/175)(χ2=8.93,P=0.00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侵入性操作、住ICU时间长和近期使用抗菌药物是MRSA定植/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临床应主动对入住ICU的患者进行MRSA定植筛查,采取有效措施,防止MRSA在医院环境与患者间的双向传播;同时,尽量避免使用侵入性操作,减少患者住院日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ICU患者MRSA定植与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 定植 环境监测 医院感染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种中草药提取物体外抗MRSA的筛选研究 被引量:14
19
作者 左国营 王根春 +3 位作者 徐贵丽 余巍 彭虎 邝文喜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93-295,共3页
目的测定中草药提取物体外抗MRSA活性,比较30种常用中草药对金葡菌的抑菌作用。方法琼脂扩散法。结果地榆、苏木和黄芩抑制MRSA的活性较高,平均MIC(抑菌圈直径=10mm)分别为3.1、3.1和4.1mg/mL;对标准菌活性较大的提取物对耐药菌也具有... 目的测定中草药提取物体外抗MRSA活性,比较30种常用中草药对金葡菌的抑菌作用。方法琼脂扩散法。结果地榆、苏木和黄芩抑制MRSA的活性较高,平均MIC(抑菌圈直径=10mm)分别为3.1、3.1和4.1mg/mL;对标准菌活性较大的提取物对耐药菌也具有较大的活性。结论30种抗金葡菌的中草药中有7种对MRSA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 体外抑菌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SA的7种新SCC_(mec)型别及其抗药特性 被引量:8
20
作者 欧阳范献 卜平凤 +1 位作者 黄惠琴 鲍时翔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01-207,共7页
为探明海口地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耐药性和携带的葡萄球菌染色体mec盒(SCCmec)型别,对收集的1174株金黄色葡萄球菌用PBP2a检测法确证为MRSA有686株,用多重PCR对58株进行SCCmec分型测定,并用K-B琼脂扩散法和E-test法测定... 为探明海口地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耐药性和携带的葡萄球菌染色体mec盒(SCCmec)型别,对收集的1174株金黄色葡萄球菌用PBP2a检测法确证为MRSA有686株,用多重PCR对58株进行SCCmec分型测定,并用K-B琼脂扩散法和E-test法测定其对临床常用7类抗生素的代表性药物耐药性。结果在17株中又发现了7种新的SCCmec型别,其结构特点为:New3含A、F、H、M4个位点,New4型含F、H、M3个位点,New5含D、B、M3个位点,New6型含A、B、M3个位点,New7型含H、E、C、M4个位点,New8型含A、M两个位点,New9型含A、C、M3个位点;它们均与报道型别的结构特点存在明显差异;且携带新型的MRSA菌株,其分布特点及抗药性也与已报道的菌株存在差异:多分自门诊病人,且耐药性高,抗药谱较广,值得引起高度重视和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葡萄球菌染色体mec盒(SCC mec) 多重PCR 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