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百合MDHAR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陈莉 辛海波 +2 位作者 李晓艳 李晓昕 义鸣放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78-181,共4页
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AsA)作为植物细胞内重要的自由基清除剂,是通过参与一系列的氧化还原反应而发挥抗氧化剂的功能。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onodehydroascorbate reductase,MDHAR)在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循环中,
关键词 铁炮百合 mdhar 克隆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MDHAR家族全基因组鉴定与表达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尘 韩立敏 +1 位作者 杨晓潼 王喆之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5-104,共10页
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onodehydroascorbate reductase,MDHAR)能够催化抗坏血酸还原,对维持细胞内抗坏血酸的动态平衡和植物抗逆性至关重要。从丹参基因组数据库中鉴定出4个MDHAR家族基因(SmMDHAR),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及在线工具分析了... 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onodehydroascorbate reductase,MDHAR)能够催化抗坏血酸还原,对维持细胞内抗坏血酸的动态平衡和植物抗逆性至关重要。从丹参基因组数据库中鉴定出4个MDHAR家族基因(SmMDHAR),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及在线工具分析了4个基因的结构特征、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及编码蛋白的理化性质、亚细胞定位和空间结构等,采用qRT-PCR方法测定了SmMDHAR基因在丹参不同组织以及受到胁迫时的表达模式。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4个SmMDHAR基因分别编码384~558个氨基酸,编码蛋白均含有保守的Pyr_redox-2结构域,除SmMDHAR4定位在胞质外,其余3个编码蛋白均定位在叶绿体。上游启动子元件分析发现,4个SmMDHAR基因除含有核心启动元件外,还含有应答植物激素和环境因子的元件。表达模式分析结果显示,SmMDHAR3在根中表达最高,不同SmMDHAR成员的激素应答模式不同,在激素应答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研究结果为深入阐明SmMDHAR基因功能提供了依据,并为利用基因工程手段改良丹参性状、选育丹参抗逆新品种提供了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mdhar家族 生物信息学 基因表达 抗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莓MDHAR及AO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林源秀 顾欣昕 +5 位作者 汤浩茹 侯艳霞 代小娟 张勇 罗娅 刘泽静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83-89,共7页
从新鲜幼嫩‘丰香’草莓(Fragaria×ananassa cv.Toyonaka)果实中提取分离总RNA,反转录成cDNA,根据已报道的其他植物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DHAR)及抗坏血酸氧化酶(AO)基因的保守区分别设计一对引物,通过PCR扩增均得到目的条带。序... 从新鲜幼嫩‘丰香’草莓(Fragaria×ananassa cv.Toyonaka)果实中提取分离总RNA,反转录成cDNA,根据已报道的其他植物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DHAR)及抗坏血酸氧化酶(AO)基因的保守区分别设计一对引物,通过PCR扩增均得到目的条带。序列分析发现:mdhar基因片段长372 bp,与刺梨同源性最高达96%,该片段编码123个氨基酸,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苹果属植物同源性为91%,与其他植物该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也有较高相似性;ao基因片段长842 bp,编码280个氨基酸,该片段与其他多种植物的ao基因均具有较高同源性,与甜瓜和黄瓜ao基因的同源性最高,均为70%,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其他多种植物均具有70%左右的相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 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 抗坏血酸氧化酶 克隆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树MDHAR基因家族成员的鉴定与分析
4
作者 刘益溢 杨梅 +3 位作者 唐木花 张丽娟 邹瑞 杨雅焯 《粮油与饲料科技》 2023年第2期207-209,共3页
MDHAR作用于抗坏血酸循环途径,是该途径上的关键酶,在植物生长和果实发育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并影响植物抗坏血酸的最终积累量。为深入了解茶树MDHAR基因家族,采用生物信息学的手段鉴定全基因组水平,并分析了茶树MDHAR基因家族成员。... MDHAR作用于抗坏血酸循环途径,是该途径上的关键酶,在植物生长和果实发育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并影响植物抗坏血酸的最终积累量。为深入了解茶树MDHAR基因家族,采用生物信息学的手段鉴定全基因组水平,并分析了茶树MDHAR基因家族成员。结果显示,茶树基因组中共鉴定出4个MDHAR基因,分别分布在2号、6号、7号、11号染色体上,理化性质分析表明,各CsMDHAR蛋白的性质不一,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茶树的4个CsMDHAR基因家族成员分布于亚枝Ⅰ、亚枝Ⅲ、亚枝Ⅳ,研究结果可为深入探究茶树CsMDHAR基因的生物学功能打下一定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mdhar 基因家族 A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梨MDHAR基因家族表达特点及其参与AsA积累调控的关键成员鉴定 被引量:1
5
作者 刘益溢 南红 +1 位作者 鲁敏 安华明 《植物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32-942,共11页
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onodehydroascorbate reductase,MDHAR)是抗坏血酸(L-ascorbic acid,AsA)循环再生途径中的关键酶,影响植物AsA的最终积累量。本文从刺梨基因组中共鉴定出10个编码MDHAR蛋白的基因,分别命名为RrMDHAR1-10;10个基... 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onodehydroascorbate reductase,MDHAR)是抗坏血酸(L-ascorbic acid,AsA)循环再生途径中的关键酶,影响植物AsA的最终积累量。本文从刺梨基因组中共鉴定出10个编码MDHAR蛋白的基因,分别命名为RrMDHAR1-10;10个基因分别位于5条染色体上,可分为3个亚族;亚细胞定位预测显示大多数成员定位于叶绿体;各成员包含的外显子数目在1~17个之间,差别较大。共线性分析表明,刺梨MDHAR家族与野草莓存在3对直系同源基因,与猕猴桃存在6对直系同源基因。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预测RrMDHAR基因大多具有激素、胁迫等顺式作用元件。qRT-PCR分析表明RrMDHAR基因具有明显的时空表达特点,且受外源激素如ABA、GA3、MeJA等的调控,其中RrMDHAR4和RrMDHAR8的表达变化与果实AsA含量变化呈显著正相关。本研究以刺梨为材料对AsA合成代谢通路上的相关基因进行鉴定和分析,有助于更好地了解植物果实中AsA高积累的原因,对通过现代基因工程手段改良品种、提高AsA积累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梨 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dhar) 基因家族 抗坏血酸(AsA)
原文传递
沙棘维生素C积累与相关酶活性关系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耿贵工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1期120-123,共4页
探讨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inn.)不同器官中抗坏血酸(As A)积累与相关代谢酶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As A在沙棘幼叶和果实中含量较高,在茎和花中含量较低。沙棘幼叶和果实中As A含量主要受L-半乳糖-1,4-内酯脱氢酶(Gal LDH)和脱氢... 探讨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inn.)不同器官中抗坏血酸(As A)积累与相关代谢酶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As A在沙棘幼叶和果实中含量较高,在茎和花中含量较低。沙棘幼叶和果实中As A含量主要受L-半乳糖-1,4-内酯脱氢酶(Gal LDH)和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活性调节,抗坏血酸氧化酶(AAO)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对As A的积累也有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inn.) 抗坏血酸(AsA) L-半乳糖-1 4-内酯脱氢酶(GalLDH) 抗坏血酸氧化酶(AAO) 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 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dhar) 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