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Prophet-LSTM+P-Bshade融合模型的中国陆地MAIAC AOD补值研究
1
作者 熊英杰 杜宁 +3 位作者 王莉 张显云 王耀 张洪飞 《中国科技论文》 CAS 2024年第8期877-883,共7页
因受云层等气象条件干扰和卫星传感器性能影响,卫星获取的气溶胶光学厚度(aerosol optical depth,AOD)存在数据缺失的情况,为了提高AOD数据的覆盖度,利用AOD的时空相关性,提出Prophet-LSTM+P-Bshade融合模型,对2016年3月—2021年2月我国... 因受云层等气象条件干扰和卫星传感器性能影响,卫星获取的气溶胶光学厚度(aerosol optical depth,AOD)存在数据缺失的情况,为了提高AOD数据的覆盖度,利用AOD的时空相关性,提出Prophet-LSTM+P-Bshade融合模型,对2016年3月—2021年2月我国1 km×1 km分辨率的多角度大气校正算法(multiangle implementation of atmospheric correct, MAIAC) AOD数据进行时空补值,并与地面监测站点AERONET AOD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提出的融合模型补值成果精度明显优于其他对比模型,验证精度指标R、MAE和RMSE分别为0.905、0.237和0.375。2016年3月—2021年2月中国陆地AOD值分布时间上季度性变化较明显,整体呈现冬季>春季>夏季>秋季的季节分布特征,空间上总体呈现东高西低和塔里木盆地局部较高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iac AOD 时空相关性 Prophet-LSTM P-Bshade 时空补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IAC AOD时空补值数据的PM2.5浓度估算研究
2
作者 熊英杰 杜宁 +1 位作者 王莉 王耀 《理论数学》 2024年第6期447-459,共13页
气溶胶光学厚度被广泛应用于PM2.5浓度估算中,受极端气候影响以及卫星传感器影响,AOD数据存在大量缺失,本文提出Prophet-LSTM + P-Bshade时空补值模型对MAIAC AOD数据进行补值并使用Catbooost模型结合AOD数据以及ERA5气象数据对中国202... 气溶胶光学厚度被广泛应用于PM2.5浓度估算中,受极端气候影响以及卫星传感器影响,AOD数据存在大量缺失,本文提出Prophet-LSTM + P-Bshade时空补值模型对MAIAC AOD数据进行补值并使用Catbooost模型结合AOD数据以及ERA5气象数据对中国2020年陆地区域的PM2.5浓度进行估算。结果表明:① Prophet-LSTM + P-Bshade时空补值模型精度明显优于传统补值方法,R、MASE和MAE分别为0.891、0.275和0.183。② Catboost模型在PM2.5浓度估算中比常用的其他机器学习等模型显示更高的估算精度,R、MASE和MAE分别为0.93、15.89 μg∙m−3和10.54 μg∙m−3。③ 中国陆地区域2020年的PM2.5浓度在季节尺度分布上明显,整体呈现冬季 > 春季 > 秋季 > 夏季的季节分布特点。在空间分布上,PM2.5浓度整体呈现东部地区较高,塔里木盆地区域局部较高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iac AOD Prophet-LSTM + P-Bshade 时空补值 PM2.5 Catbooo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IAC产品的河南省气溶胶时空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尚志 薛华柱 +1 位作者 李长春 何湜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22年第6期87-91,共5页
利用1 km分辨率MAIAC气溶胶产品在550 nm波长处的气溶胶光学厚度(Aerosol Optical Depth,AOD)数据,在时间和空间角度对河南省AOD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多种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河南省北部气溶胶水平大于南部地区,东部... 利用1 km分辨率MAIAC气溶胶产品在550 nm波长处的气溶胶光学厚度(Aerosol Optical Depth,AOD)数据,在时间和空间角度对河南省AOD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多种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河南省北部气溶胶水平大于南部地区,东部地区大于西部地区,平原及盆地地区气溶胶水平大于山地地区。季节均值表现为冬季0.64>春季0.63>夏季0.61>秋季0.57;河南省气溶胶时空分布格局主要受到地表高程的影响。植被生长状态较好的区域气溶胶水平较低,表明植被对大气气溶胶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地表温度与AOD有一定的负相关性。气态污染物如NO_(2)和SO_(2)与AOD之间的相关性分别为0.37和0.48。可吸入颗粒物如PM_(10)、PM_(2.5)与气溶胶水平有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说明地面固体颗粒物是大气溶胶的重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iac 气溶胶光学厚度 时空分布 影响因素 空气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une to October Aerosol Optical Depth over the Arctic at Various Spatial and Temporal Scales in MODIS, MAIAC, CALIOP and GOES Data
4
作者 Nicole Mölders Mariel Friberg 《Open Journal of Air Pollution》 CAS 2023年第1期1-29,共29页
The accuracy of the cloud-aerosol lidar with orthogonal polarization (CALIOP), moderate 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 (MODIS), Multi-Angle Implementation of Atmospheric Correction (MAIAC), and Geostationary Ope... The accuracy of the cloud-aerosol lidar with orthogonal polarization (CALIOP), moderate 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 (MODIS), Multi-Angle Implementation of Atmospheric Correction (MAIAC), and Geostationary Operational Environmental Satellite (GOES) aerosol optical depth (AOD) products for the Arctic north of 59.75°N was examined by means of 35 aerosol robotic network (AERONET) AOD sites. The assessment for June to October 2006 to 2020 showed MAIAC AOD agreed the best with AERONET AOD;CALIOP AOD differed the strongest from the AERONET AOD. Cross-correlations of CALIOP AOD along the satellite path indicated that AOD-values 40 km up-and-down the path often failed to represent the AERONET AOD-values within ±30 min of the overpass in this region dominated by easterly winds. Typically, CALIOP AOD was lower than AERONET AOD and MAIAC AOD at the sites, especially, at sites with mean AOD below 0.1. Generally, MODIS AOD values exceeded those of MAIAC. Comparison of CALIOP, MAIAC, and MODIS products resampled on a 0.25° × 0.25° grid revealed differences among the products caused by their temporal and spatial resolution, sample habit and size. Typically, the MODIS AOD-product showed the most details in AOD distribution. Despite differences in AOD-values, all products provided similar temporal evolution of elevated and lower A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Comparison of maiac CALIOP MODIS C6.1 GOES AOD-Products Long-Term Evaluation of AOD-Products with AERONET Observations AOD Distribution over the Arctic Changes in Arctic A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森林模型的中国气溶胶光学厚度反演及变化分析
5
作者 赵乐鋆 李夫星 +6 位作者 王丽梅 蒋镕致 孔韵宁 王金 吴佳仪 赵子渝 王诗瑶 《地球与环境》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4-88,共15页
以地面气象站点监测数据与MAIAC AOD数据构建随机森林模型,对2018—2019年中国气溶胶光学厚度(AOD)反演,并分析时空变化。结论如下:(1)将数据集划为春、夏、秋、冬4组,分组训练模型优化参数,最终确定决策树个数分别为250、250、200、200... 以地面气象站点监测数据与MAIAC AOD数据构建随机森林模型,对2018—2019年中国气溶胶光学厚度(AOD)反演,并分析时空变化。结论如下:(1)将数据集划为春、夏、秋、冬4组,分组训练模型优化参数,最终确定决策树个数分别为250、250、200、200,决策树最大深度分别为40、90、40、40。经检验在该参数下模型的学习精度较高,参数具有较强的可靠性,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25、0.922、0.935、0.930,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0.091、0.082、0.055、0.065;(2)基于确定的参数完成AOD反演后,利用AERONET AOD数据检验模型的估值精度,R^(2)为0.891,RMSE为0.129,整体精度较高。同时,各地面气象站点反演后的AOD年均值与原始AOD年均值相比变化趋势相近,且略高于原始年均值;(3)相较于2018年,2019年中国AOD值整体略低,空气质量有所改善;不同季节的AOD大小关系为:春季>夏季>冬季>秋季;(4)中国AOD值空间分布呈现出“东南高西北低”的特征,与胡焕庸线揭示的我国人口分布格局相一致。华北平原、华中地区、四川盆地等AOD偏高;南疆地区由于气候干旱,植被稀疏,沙尘天气频繁,AOD值也较高;东北地区、青藏高原、云贵高原与内蒙古高原,受地形地势、地理位置等影响,经济实力偏弱,人口分布稀疏,AOD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森林模型 maiac AOD AERONET AOD 时空分布特征 变化趋势
原文传递
中国地区MODIS Terra/Aqua MAIAC气溶胶光学厚度(AOD)产品反演误差对比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陈翔 汪洋 +2 位作者 周佩 张丽坤 徐玲琳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20-232,共13页
最新的多角度大气校正(MAIAC)气溶胶光学厚度(AOD)反演算法已应用于Terra和Aqua两颗卫星上的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在优化反演精度的同时将AOD产品的空间分辨率提高到1 km级.本研究将2003—2020年重叠期间Terra和Aqua中国地区MAIAC... 最新的多角度大气校正(MAIAC)气溶胶光学厚度(AOD)反演算法已应用于Terra和Aqua两颗卫星上的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在优化反演精度的同时将AOD产品的空间分辨率提高到1 km级.本研究将2003—2020年重叠期间Terra和Aqua中国地区MAIAC AOD产品与全球气溶胶自动观测网络(AERONET)AOD数据进行对比验证,分析该产品在中国地区的适用性和两颗卫星产品间的差异性,并探讨邻近云像元与观测几何对MAIAC AOD产品的影响.结果表明:MAIAC AOD产品在中国地区有较好的适用性,Terra和Aqua两颗卫星性能表现基本相近,整体验证结果有超过70%的数据落在期望误差(EE)范围内(EET=73.12%,EEA=70.83%).研究发现邻近云像元是影响AOD产品精度的重要因素之一,邻近云像元会造成AOD反演高估,且这种现象随着邻近云像元的数量而增加.经过质量控制剔除邻近云像元的影响,发现观测几何也会引起产品间的偏差,过小或过大的太阳天顶角会造成更大的平均偏差.总体而言,中国地区MODIS Terra/Aqua MAIAC AOD产品间差异较小,Aqua AOD数据平均偏差更小(MBT=0.0111,MBA=0.0048),年际间变化也更加稳定,更适合应用于长时序分析研究,但产品使用过程中应考虑临近云像元和观测几何对产品精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溶胶光学厚度(AOD) 多角度大气校正(maiac) 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 邻近云像元 气溶胶自动观测网(AERONET) 中国地区
原文传递
京津冀及周边MAIAC AOD和PM_(2.5)质量浓度特征及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5
7
作者 金囝囡 杨兴川 +1 位作者 晏星 赵文吉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604-2615,共12页
基于2014~2018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MAIAC AOD和PM_(2.5)质量浓度数据,探讨AOD和PM_(2.5)质量浓度的时空差异,并利用线性回归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PM_(2.5)日均浓度超标天数分别占33%和57%(执行世界卫生组织IT.1和IT.2日均标准... 基于2014~2018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MAIAC AOD和PM_(2.5)质量浓度数据,探讨AOD和PM_(2.5)质量浓度的时空差异,并利用线性回归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PM_(2.5)日均浓度超标天数分别占33%和57%(执行世界卫生组织IT.1和IT.2日均标准值),污染较为严重.Terra、Aqua MAIAC AOD和PM_(2.5)年均浓度均呈下降趋势,PM_(2.5)浓度呈现出冬春季高、夏秋季低的特点,而Terra、Aqua AOD则表现为春夏季高、秋冬季低.PM_(2.5)及AOD的季均和年均浓度均呈现"北低南高"的区域分布特征,高值区主要位于河北南部、山西南部、山东西部以及河南北部,低值区主要位于山西北部、河北北部以及山东东部.PM_(2.5)年均浓度介于27~99μg·m^(-3),AOD年均值介于0.20~0.69.Aqua AOD与PM_(2.5)浓度的相关性更高,且不同季节Terra、Aqua AOD与PM_(2.5)相关性差异显著,总体均表现为春冬季良好,夏秋季相对较差.对卫星AOD进行垂直和湿度订正后,其与PM_(2.5)的相关性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及周边 maiac AOD PM_(2.5) 时空分布 相关性
原文传递
MODIS MAIAC高分辨率气溶胶光学厚度产品在干旱区的适用性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陈香月 丁建丽 +4 位作者 王敬哲 葛翔宇 张子鹏 张喆 左洪超 《遥感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06-419,共14页
多角度大气校正MAIAC(Multiangle Implementation of Atmospheric Correction)是一种新的获取高分辨率气溶胶光学厚度AOD(Aerosol Optical Depth)的通用算法,其空间分辨率高达1 km,在改善陆地暗表面和亮表面AOD反演方面具有很大潜力,但... 多角度大气校正MAIAC(Multiangle Implementation of Atmospheric Correction)是一种新的获取高分辨率气溶胶光学厚度AOD(Aerosol Optical Depth)的通用算法,其空间分辨率高达1 km,在改善陆地暗表面和亮表面AOD反演方面具有很大潜力,但在资料稀缺的干旱区的适用性尚不可知。基于此,利用2000年—2019年AERONET气溶胶站点观测数据,对干旱背景下的MAIAC AOD开展适用性评价。结果表明:大量的MAIAC和AERONET AOD匹配显示了MAIAC AOD在不同时间尺度和下垫面类型都具有较好的信息表征能力。MAIAC AOD在月、季和年尺度上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总体效果呈现出较好的适用性(R2=0.821,RMSE=0.117),但存在轻微的低估现象。MAIAC AOD在4种典型地表都具有良好的应用优势,其中草地有效匹配数据最多并呈现高估现象,建筑用地受气溶胶模型影响最大,农田受地表反射率干扰强烈且低估最明显(Below EE=46.5%)。MAIAC AOD双星观测Terra和Aqua准确性较为一致,R2都达到了0.75以上,同时也都存在低估现象,其中Aqua的低估效果更明显。总体而言,MAIAC AOD在干旱背景下适用性良好,具有研究干旱区精细气溶胶特性的潜力,并可进一步促进干旱区大气污染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气溶胶 AOD AERONET maiac 干旱区
原文传递
2004—2022年赤峰市气溶胶时空变化特征及气象影响因素分析
9
作者 樊雪丰 张迎杰 《环境与发展》 2024年第3期39-43,67,共6页
利用2004—2022年MODIS MAIAC高时空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分析赤峰市气溶胶光学厚度(AOD)时空变化特征。运用Theil-Sen Median趋势分析、Mann-Kendall检验法及Pearson相关系数法探讨了赤峰市气溶胶光学厚度的时空变化趋势及其与气象因子... 利用2004—2022年MODIS MAIAC高时空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分析赤峰市气溶胶光学厚度(AOD)时空变化特征。运用Theil-Sen Median趋势分析、Mann-Kendall检验法及Pearson相关系数法探讨了赤峰市气溶胶光学厚度的时空变化趋势及其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赤峰市AOD年均值在0.15~0.25之间,AOD低值区主要分布在西北高海拔地区,高值区主要分布在东南部低海拔地区。2004—2022年赤峰市AOD呈波动下降趋势。赤峰市AOD最低值在1月,最高值出现在7月。研究时段内,赤峰市AOD与月平均气温、月平均相对湿度呈显著性正相关关系,与月最大风速平均值的相关性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溶胶光学厚度 MODIS maiac 时空分布 赤峰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三角地区气溶胶光学厚度长时间格局变化分析
10
作者 王细元 吉婷婷 +1 位作者 王月香 贺巧宁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8-125,共8页
气溶胶光学厚度(AOD)是气溶胶特性的一个重要指标,现有研究对长三角区域内部AOD变化趋势探讨较少。该文基于2000-2020年多角度大气校正(MAIAC)AOD数据,采用变异系数和Mann-Kendall法分析了长三角地区AOD空间和时间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 气溶胶光学厚度(AOD)是气溶胶特性的一个重要指标,现有研究对长三角区域内部AOD变化趋势探讨较少。该文基于2000-2020年多角度大气校正(MAIAC)AOD数据,采用变异系数和Mann-Kendall法分析了长三角地区AOD空间和时间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1)MAIAC AOD在长三角地区具有较好的适用性,与监测数据相关系数为0.863,均方差为0.218,有58%的数据落在期望误差范围内。(2)AOD呈现北高南低、西高东低的空间格局,北强南弱、东强西弱的空间变化特征。春季为北高南低、夏季为东北高西南低、秋季为除江苏徐州外,其他地区值均比较低和冬季为西北高东南低的分布格局。(3)以2017年为转折点,AOD呈现先增后减波动趋势,且2000-2017年AOD属于波动式上升。空间差异呈现较弱波动性,总体表现为先增后减的趋势。(4)内部各省AOD由高到低分别为江苏省(0.55±0.07)、安徽省(0.51±0.07)、上海市(0.47±0.06)和浙江省(0.43±0.05)。总体均以2017年为转折点,表现出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各省份变化趋势并不完全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地区 maiac AOD MANN-KENDALL检验 空间格局 变化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M_(2.5)站点监测数据的京津冀AOD补值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宋春杰 魏强 +5 位作者 范丽行 王卫 韩芳 李伟妙 李夫星 成贺玺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3000-3012,共13页
以京津冀2020年318个地面监测站点的PM_(2.5)数据为估算因子,构建了时空线性混合效应模型(STLME)和时空嵌套线性混合效应模型(STNLME),为AOD数据的补值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方法.结果表明:在有AOD-PM_(2.5)匹配数据的日期,上述两个模型估算... 以京津冀2020年318个地面监测站点的PM_(2.5)数据为估算因子,构建了时空线性混合效应模型(STLME)和时空嵌套线性混合效应模型(STNLME),为AOD数据的补值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方法.结果表明:在有AOD-PM_(2.5)匹配数据的日期,上述两个模型估算精度相近,交叉验证后决定系数R^(2)分别为0.868和0.874,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0.112和0.109;在无AOD-PM_(2.5)匹配数据的日期,嵌套模型估算精度明显高于非嵌套模型,交叉验证后决定系数R^(2)分别为0.63和0.26.经过模型补值后,研究区监测站点所在网格AOD数据空间维有效比率从原始数据的44.35%提高到99.35%,时间维有效比率从87.94%提高到100%;同时,每个站点的年均AOD值都有明显提高,弥补了高PM_(2.5)浓度条件下缺失的AOD数据,可以减少空气污染和健康研究中暴露评估的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iac AOD 监测站点AOD补值 时空混合效应模型 时空嵌套混合效应模型 京津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海矿区AOD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4
12
作者 简小妹 周伟 袁涛 《遥感信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3-70,共8页
针对大气低空间分辨卫星遥感数据不能准确反映长时间序列矿区小尺度区域的大气环境问题,利用MODIS MAIAC高分辨率数据,分析2003—2018年乌海矿区气溶胶光学厚度(aerosol optical depth,AOD)时空变化特征,采用Theil-Sen median趋势分析、... 针对大气低空间分辨卫星遥感数据不能准确反映长时间序列矿区小尺度区域的大气环境问题,利用MODIS MAIAC高分辨率数据,分析2003—2018年乌海矿区气溶胶光学厚度(aerosol optical depth,AOD)时空变化特征,采用Theil-Sen median趋势分析、Mann-Kendall检验方法、Pearson相关系数法,分析像元尺度AOD空间变化趋势和AOD与6个影响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乌海矿区年际和季度AOD空间分布有明显的差异;乌海矿区年际AOD均值整体呈下降趋势,季度AOD变化秋季最高,春季和冬季较高,夏季最低;大尺度AOD与人为因子呈正相关关系,与自然因子无显著相关性;像元尺度AOD与人为因子和气温因子呈正相关性分布,在中部煤矿开采区及工业园区,与风速和降水因子呈强负相关性分布,在南部,与植被指数的相关性呈分散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OD maiac数据 Theil-Sen Median趋势分析 时空特征 乌海矿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分辨率与精度协同改进的卫星AOD产品降尺度模型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华玉 邹滨 +1 位作者 刘宁 李莎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4033-4042,共10页
针对现有卫星气溶胶光学厚度(AOD)产品空间分辨率和精度往往难以满足大气污染精细治理实际需求,提出了一种耦合偏差校正的统计降尺度改进模型(SDBC).该模型基于“空间尺度不变性假设”引入相关驱动因子的额外空间信息实现AOD降尺度,并... 针对现有卫星气溶胶光学厚度(AOD)产品空间分辨率和精度往往难以满足大气污染精细治理实际需求,提出了一种耦合偏差校正的统计降尺度改进模型(SDBC).该模型基于“空间尺度不变性假设”引入相关驱动因子的额外空间信息实现AOD降尺度,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偏差校正进一步提升降尺度产品的精度.以1km分辨率MAIAC AOD产品为例,在北京、大湾区、台湾岛3个典型地区开展模型验证.结果表明:(1)DEM、NDVI、人口数量和土地覆盖是影响AOD变化的细节因子,在SDBC空间降尺度过程中引入可将AOD产品的空间分辨率有效提升至500m,且降尺度产品验证R 2最高可达0.88;(2)顾及卫星观测几何、质量标识、大气水蒸气柱、气溶胶模式等因子的偏差校正则可进一步提升降尺度AOD产品的精度,3个地区的验证R^(2)均在0.85以上,最高可达0.93;(3)信息熵评估结果显示SDBC模型生成的500m AOD产品提高了原始MAIAC AOD产品的空间信息量.在保留了公里级产品AOD的空间分布格局的基础上,SDBC产品也增强了细节和纹理特征、改善了边界现象和马赛克效应.研究结果证实SDBC模型能有效协同改进现有卫星AOD产品的空间分辨率和精度,提升我国大气污染遥感精准监测的业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iac AOD 空间降尺度 偏差校正 趋势面 PM_(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河中下游气溶胶时空变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陶兰花 李春娥 +1 位作者 马静 何芷 《地理空间信息》 2023年第6期39-41,共3页
探究塔里木河中下游气溶胶分布及变化特征,准确了解塔里木河中下游气溶胶对研究大气污染、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对2017—2019年的MODIS MAIAC气溶胶光学厚度数据从不同的时空尺度和气溶胶空间分布上分析塔里木河中下游气... 探究塔里木河中下游气溶胶分布及变化特征,准确了解塔里木河中下游气溶胶对研究大气污染、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对2017—2019年的MODIS MAIAC气溶胶光学厚度数据从不同的时空尺度和气溶胶空间分布上分析塔里木河中下游气溶胶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从年际尺度上看,1-5月AOD呈现持续上升趋势,5-12月AOD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从季节尺度上看,AOD季节变化呈春季整体高、夏季局部高、秋冬季略低的特点;在空间上,AOD呈现显著的西南高、东北低趋势特征。可进一步探究不同时空气溶胶分布特征,以期为塔里木河中下游环境污染治理提供更好的决策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MODIS maiac AOD 时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州市国控站PM_(2.5)监测的代表范围研究
15
作者 王振 宋京京 +3 位作者 余益军 杨卫芬 叶香 李璐 《环境监控与预警》 2022年第6期46-51,共6页
为评价常州市国家大气自动监测站(国控站)细颗粒物(PM_(2.5))监测的代表范围,通过1 km×1 km的多角度大气校正算法(MAIAC)的气溶胶光学厚度(AOD)等相关数据,采用随机森林方法进行PM_(2.5)估算反演,考虑变异函数和最优分割模型等统... 为评价常州市国家大气自动监测站(国控站)细颗粒物(PM_(2.5))监测的代表范围,通过1 km×1 km的多角度大气校正算法(MAIAC)的气溶胶光学厚度(AOD)等相关数据,采用随机森林方法进行PM_(2.5)估算反演,考虑变异函数和最优分割模型等统计学模型,开展国控站PM_(2.5)监测代表范围的评价。结果表明:(1)估算反演的PM_(2.5)浓度空间分布显示,常州市区东部区域浓度相对较高,西南部区域浓度相对较低;(2)变异函数分析中,PM_(2.5)浓度在5 km范围内具有相对显著的空间相关性,但超过5 km范围后空间自相关性不显著,差异性增大到最大;(3)最优分割法分析中,常州市各个国控站PM_(2.5)监测均存在各自的代表范围,2019年的代表范围为3~5 km,其中“经开区”站点范围最大(5 km),“市监测站”和“武进监测站”站点范围最小(均为3 km),且逐年分析显示,各个站点PM_(2.5)监测的代表范围呈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自动监测站 细颗粒物 多角度大气校正算法 气溶胶光学厚度 监测范围 常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港澳大湾区大气PM_(2.5)浓度的遥感估算模型 被引量:5
16
作者 代园园 龚绍琦 +2 位作者 张存杰 闵爱莲 王海君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22,共15页
PM_(2.5)对大气环境和人类健康危害极大,及时准确地掌握高时空分辨率的PM_(2.5)浓度对空气污染防治起着重要作用.基于粤港澳大湾区2015~2020年多角度大气校正算法(MAIAC)1 km AOD产品、ERA5气象资料和站点污染物浓度(CO、O_(3)、NO_(2)... PM_(2.5)对大气环境和人类健康危害极大,及时准确地掌握高时空分辨率的PM_(2.5)浓度对空气污染防治起着重要作用.基于粤港澳大湾区2015~2020年多角度大气校正算法(MAIAC)1 km AOD产品、ERA5气象资料和站点污染物浓度(CO、O_(3)、NO_(2)、SO_(2)、PM10和PM_(2.5)),分别建立了估算PM_(2.5)浓度的时空地理加权模型(GTWR)、BP神经网络模型(BPNN)、支持向量机回归模型(SVR)和随机森林模型(RF).结果表明,RF模型的估算能力优于BPNN、SVR和GTWR模型,BPNN、SVR、GTWR和RF模型的相关系数依次为0.922、0.920、0.934和0.981,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7.192、7.101、6.385和3.670μg·m^(-3),平均绝对误差(MAE)分别为5.482、5.450、4.849和2.323μg·m^(-3);RF模型在季节PM_(2.5)的预测中以冬季效果最佳、夏季次之、春季和秋季再次,预测值与实测值的相关系数在0.976以上;RF模型可用于大湾区PM_(2.5)浓度的预测分析研究.在时间上,大湾区各市2021年逐日ρ(PM_(2.5))呈“先减后增”的变化趋势,最高值在65.550~112.780μg·m^(-3),最低值介于5.000~7.899μg·m^(-3);月均浓度变化呈“U”型分布,1月开始降低至6月达到谷值后逐渐升高;季节上表现为冬季浓度最高、夏季最低、春秋季节过渡的特点;大湾区年均ρ(PM_(2.5))为28.868μg·m^(-3),低于年均二级浓度限值.空间上,2021年PM_(2.5)呈“西北-东南”递减的特征,高污染区域聚集在大湾区的中部,以佛山为代表;低浓度区主要分布在惠州东部、港澳和珠海等沿海地区;不同季节PM_(2.5)浓度在空间分布上也表现出异质性和区域性.RF模型估算了高精度PM_(2.5)浓度,为大湾区PM_(2.5)污染相关的健康风险评估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maiac AOD PM_(2.5) 时空地理加权模型(GTWR) BP神经网络模型(BPNN) 支持向量机回归模型(SVR) 随机森林模型(RF)
原文传递
基于时空混合效应模型的京津冀PM_(2.5)浓度变化模拟 被引量:6
17
作者 范丽行 杨晓辉 +5 位作者 宋春杰 李梦诗 段继福 王卫 李夫星 李伟妙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262-2273,共12页
为揭示京津冀地区高精度PM_(2.5)的时空分布特征,以空间分辨率为1 km的MAIAC AOD数据为主要预测因子,以气象数据、植被指数、夜间灯光数、人口密度和海拔数据作为辅助因子,构建了一种新的时空混合效应模型(STLME),在拟合最优次区域划分... 为揭示京津冀地区高精度PM_(2.5)的时空分布特征,以空间分辨率为1 km的MAIAC AOD数据为主要预测因子,以气象数据、植被指数、夜间灯光数、人口密度和海拔数据作为辅助因子,构建了一种新的时空混合效应模型(STLME),在拟合最优次区域划分方案基础上对京津冀地区PM_(2.5)浓度进行预测分析.结果表明,基于STLME模型的ρ(PM_(2.5))预测精度高于传统的线性混合效应模型(LME),其十折交叉验证(CV)R^(2)为0.91,明显高于LME模型的0.87,说明STLME模型在同时校正PM_(2.5)-AOD关系的时空异质性方面具有优势.最优次区域划分方案识别出PM_(2.5)-AOD关系的空间差异,并结合缓冲区平滑方法,提高了STLME模型预测精度.京津冀PM_(2.5)浓度时空变化差异显著,高值区主要分布在以石家庄、邢台和邯郸为中心的河北南部,低值区则位于燕山-太行山区;冬季PM_(2.5)污染最严重,其次是秋季和春季,夏季污染最轻.STLME模型提供的高精度PM_(2.5)浓度时空分布预测结果,为京津冀地区与PM_(2.5)污染相关的健康风险评估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大气污染源识别提供了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_(2.5) 多角度大气校正算法的气溶胶光学厚度(maiac AOD) 时空混合效应模型(STLME) 时空差异 京津冀地区(BTH)
原文传递
京津冀地区高分辨率PM_(2.5)浓度时空变化模拟与分析 被引量:20
18
作者 杨晓辉 宋春杰 +5 位作者 范丽行 张凌云 魏强 李夫星 王丽艳 王卫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4083-4094,共12页
为了全覆盖、高分辨率和高精度识别京津冀地区大气PM_(2.5)质量浓度时空变化,选取多角度大气校正算法遥感反演的1km AOD为主要预测因子,多种气象要素和土地利用要素为辅助预测因子,构建了混合效应模型+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两阶段统计模型... 为了全覆盖、高分辨率和高精度识别京津冀地区大气PM_(2.5)质量浓度时空变化,选取多角度大气校正算法遥感反演的1km AOD为主要预测因子,多种气象要素和土地利用要素为辅助预测因子,构建了混合效应模型+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两阶段统计模型,并针对京津冀地区PM_(2.5)污染较严重的特点,模型中引入了AOD2等独特预测因子.通过上述两阶段模型定量预测了研究区2017年1 km^(2)空间分辨率的每日PM_(2.5)质量浓度.结果表明,模型交叉验证的决定系数R2为0.94,斜率为0.95,均方根预测误差为13.14μg·m^(-3),在前人基础上预测精度进一步提升,可用于PM_(2.5)浓度时空变化预测与分析.2017年,京津冀地区PM_(2.5)浓度年均值为44.96μg·m^(-3),年均值范围在0~89.89μg·m^(-3)之间.PM_(2.5)浓度时空变化差异性明显,整体上呈现"平原西南部浓度高、平原东北部浓度中等和山区高原浓度低"的空间分布格局以及"冬季浓度高、夏季浓度低和春秋过渡"的季节变化特点.模型预测结果的高时空分辨率可以支持流行病学研究在较小区域的暴露评估和识别小尺度污染源的时空变化,分析发现在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以来,污染较严重的冀中南山麓平原区可能出现了重要污染源的空间变化.模型预测与分析结果可以为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提供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iac AOD PM_(2.5) 线性混合效应模型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京津冀地区
原文传递
2008~2016年MODIS多角度大气校正气溶胶产品在中国的时空分布及变化趋势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浩天 汪源 袁强强 《遥感技术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17-228,共12页
探究全国大气气溶胶分布及变化特征,准确了解中国地区气溶胶光学特性对研究大气环境污染、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是非常重要的。对2008~2016年的MODIS MAIAC气溶胶光学厚度数据在中国的适用性进行验证,并采用Mann-Kendall方法,从不同的时空... 探究全国大气气溶胶分布及变化特征,准确了解中国地区气溶胶光学特性对研究大气环境污染、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是非常重要的。对2008~2016年的MODIS MAIAC气溶胶光学厚度数据在中国的适用性进行验证,并采用Mann-Kendall方法,从不同的时空尺度和气溶胶类型上分析中国地区AOD值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验证表明C6的MAIAC反演结果在中国AERONET匹配点上表现良好,C6的MAIAC反演AOD结果适用于中国区域;(2)从年际尺度上看,2008~2016年AOD年均值整体呈波动下降;从季节尺度上看,AOD季节变化呈春季整体高、夏季中心高、秋冬季水平低的特点,各省AOD平均值及各省份划区AOD平均值随季节变化趋势相似。(3)在空间上,AOD呈东南高、西北低、高值中心聚集的特征。(4)中国AOD变化整体呈现出东部减少且集聚,西部增加且分散的变化特征。可进一步探究不同种类气溶胶分布和气溶胶与典型大气污染物分布关系,以期为中国环境污染治理提供更好的决策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IS maiac 气溶胶光学厚度 时空分布 变化趋势分析 中国地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