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氮离子注入的拟南芥M1代RAPD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王卫东 刘磊安 +2 位作者 王燕 秦广雍 霍裕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5-48,共4页
 对拟南芥种子进行能量为30keV的不同剂量N+离子束诱变,以当代拟南芥幼苗叶片为材料建立基因池,并进行随机引物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分析。结果表明,每个基因池可扩增出约200条有效条带,不同剂量组变异率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大。对经...  对拟南芥种子进行能量为30keV的不同剂量N+离子束诱变,以当代拟南芥幼苗叶片为材料建立基因池,并进行随机引物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分析。结果表明,每个基因池可扩增出约200条有效条带,不同剂量组变异率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大。对经离子注入后的拟南芥发芽率统计显示,发芽率并不随剂量的增加而单调下降。最后初步探讨了不同剂量条件下发芽率和变异率变化趋势不一致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离子注入 拟南芥 m1代 RAPD 剂量 发芽率 变异率 诱变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MS玉米花粉诱变的M_1代生物学效应 被引量:10
2
作者 祝丽英 池书敏 +3 位作者 刘志增 孟义江 陈景堂 宋占权 《玉米科学》 CAS CSCD 2002年第1期33-35,共3页
本试验通过对EMS玉米花粉诱变所得种子及M1后代植株性状的观察 ,对EMS对M1的结实率、出苗率、抽雄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随EMS处理浓度的增加 ,M1的结实率逐渐降低。与对照相比 ,M1群体的出苗率低 ,出苗迟缓 ,持续时间长 ,每天... 本试验通过对EMS玉米花粉诱变所得种子及M1后代植株性状的观察 ,对EMS对M1的结实率、出苗率、抽雄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随EMS处理浓度的增加 ,M1的结实率逐渐降低。与对照相比 ,M1群体的出苗率低 ,出苗迟缓 ,持续时间长 ,每天出苗百分比表现出一种由少至多再至少的平缓发展规律。M1群体的抽雄期表现出早熟、晚熟及同时具有早熟和晚熟变异 3种类型。M1苗期变异以叶色变异为主 ,而成株期以雄穗结构变异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淀粉 m1代 生物学效应 烷化剂EmS 化学诱变 遗传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注入棉花种子M_1代细胞学效应研究初报 被引量:19
3
作者 程备久 李展 +3 位作者 田秋元 王公明 余增亮 何建军 《安徽农学院学报》 CSCD 1991年第4期329-331,共3页
本文分析了N^+离子注入棉子后,其胚芽细胞和当代植株花粉母细胞的细胞学效应。初步结果显示:在4×10^(16)N^+/cm^2剂量以下,离子注入对胚芽细胞的分裂无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处理后的胚芽组织的核异常细胞率、微核细胞率和染色体畸变... 本文分析了N^+离子注入棉子后,其胚芽细胞和当代植株花粉母细胞的细胞学效应。初步结果显示:在4×10^(16)N^+/cm^2剂量以下,离子注入对胚芽细胞的分裂无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处理后的胚芽组织的核异常细胞率、微核细胞率和染色体畸变率均显著高于对照,且与离子注入剂量呈正相关。花粉母细胞的减数分裂也出现多种异常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种子 m1代 细胞学 离子注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舟三号飞船搭载水稻种子M_1代变化的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魏力军 辛平 +3 位作者 罗成飞 袁杨成 赫杰 孙野青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41-643,共3页
为研究空间环境处理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筛选有益的突变体 ,在神舟三号飞船上搭载 10个不同熟期水稻品种的干种子 .种子返地后栽培 ,考察发芽率、分蘖数和抽穗期等性状 ,并进行显著性分析 .结果表明空间环境对不同基因型品种的分蘖... 为研究空间环境处理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筛选有益的突变体 ,在神舟三号飞船上搭载 10个不同熟期水稻品种的干种子 .种子返地后栽培 ,考察发芽率、分蘖数和抽穗期等性状 ,并进行显著性分析 .结果表明空间环境对不同基因型品种的分蘖有刺激和抑制两种效应 ,不同熟期的品种抽穗期变化的方向与基因型有关 .空间处理M1代亦出现 5株株高变高的个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舟三号飞船 水稻种子 发芽率 分蘖数 抽穗期 变异株 株高 空间环境处理 m1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射线与HNO_2复合处理对辣椒M_1代的诱变效应 被引量:7
5
作者 琚淑明 巩振辉 李大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7-50,共4页
 利用60Co-γ射线与HNO2复合处理辣椒种子,结果表明,M1代的损伤效应随着复合处理剂量的增加而增大;发芽势、根长表现累加效应,成株率表现协和效应,但对最终发芽率影响很小;复合处理最优诱变剂量为30(1×10)Gyγ射线与0.05mol/L的H...  利用60Co-γ射线与HNO2复合处理辣椒种子,结果表明,M1代的损伤效应随着复合处理剂量的增加而增大;发芽势、根长表现累加效应,成株率表现协和效应,但对最终发芽率影响很小;复合处理最优诱变剂量为30(1×10)Gyγ射线与0.05mol/L的HNO2浸种70min;复合处理最优诱变剂量的早期形态预测指标是M1根长为对照的54%;诱变处理对发芽势、成株率、株高和根长的效应趋势一致,其相关系数均达到显著水平。据此认为,发芽势、成株率和株高可作为早期测定复合处理生物学效应的可靠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射线 HNO2复合处理 辣椒m1代 诱变效应 损伤效应 剂量 成株率 形态预测指标 发芽势 成株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离子注入彩棉种子引起M_1代的变化 被引量:11
6
作者 王新绘 李冠 +1 位作者 吕杰 张秋云 《激光生物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294-297,共4页
不同剂量低能氮离子注入彩色棉种子 ,发芽率随剂量增大呈现出马鞍形曲线 ;对M1 代主要经济性状测定 ,铃重、衣分、马克隆值有明显变异 ,在 1 2× 1 0 1 6 N+ cm2 剂量下改良效果较好 ,但离子注入对纤维长度和纤维强度以负影响为主 ;
关键词 N^+注入 彩色棉 m1代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MeV/u碳离子辐照休眠和萌发春麦种子的M_1代比较 被引量:5
7
作者 李兴林 卫增泉 +1 位作者 王晓娟 李文建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29-133,共5页
50MeV u碳离子辐照春麦 86 336和 1 46 1 5的休眠和萌发种子。通过M1代生物学性状和苗期POD、SOD和CAT酶活性、蛋白质含量以及MDA含量等研究表明 :1 )同对照相比 ,许多生物学性状的变化表现出萌发种子大于休眠种子 ;除蛋白质含量外 ,SO... 50MeV u碳离子辐照春麦 86 336和 1 46 1 5的休眠和萌发种子。通过M1代生物学性状和苗期POD、SOD和CAT酶活性、蛋白质含量以及MDA含量等研究表明 :1 )同对照相比 ,许多生物学性状的变化表现出萌发种子大于休眠种子 ;除蛋白质含量外 ,SOD酶活性、POD酶活性、CAT酶活性和MDA含量等在休眠种子和萌发种子间差异显著 ;2 )两个春麦材料的表现 ,在有些性状的变化上也有所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 休眠种子 萌发种子 生物学性状 m1代 抗氧化酶活性 重离子辐射 诱变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诱变方式对普那菊苣M_1代和SP_1代各项生理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王曾珍 白史且 +1 位作者 张玉 干友民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238-1245,共8页
分别用60Co-γ射线、NaN3和航天诱变以不同剂量处理普那菊苣种子,对诱变处理后的幼苗进行了生理生化特性测定,结果表明:普那菊苣幼苗对60Co-γ射线、NaN3和航天诱变的刺激在生理生化特性上显示出不同程度的应激效应。其中在游离脯氨酸... 分别用60Co-γ射线、NaN3和航天诱变以不同剂量处理普那菊苣种子,对诱变处理后的幼苗进行了生理生化特性测定,结果表明:普那菊苣幼苗对60Co-γ射线、NaN3和航天诱变的刺激在生理生化特性上显示出不同程度的应激效应。其中在游离脯氨酸积累方面,辐射诱变幼苗的积累量大于航天诱变和化学诱变;而在可溶性蛋白含量上,航天诱变的效应大于化学诱变和辐射诱变;在可溶性糖含量上则是化学诱变的积累量最大,高于辐射诱变和航天诱变的刺激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诱变 化学诱变 航天诱变 m1代 SP1 逆境胁迫 生理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Co-γ射线诱变苦荞麦籽粒M_1代性状表现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王安虎 戴红燕 +2 位作者 胡丽 杨敬东 钟宏 《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年第4期267-270,共4页
采用60Co-γ射线400Gy、500Gy、600Gy对九江苦荞等4个苦荞麦品种籽粒进行辐射处理,考查M1代株高、茎粗、一级分枝数、主茎节数、饱粒数和单株粒重6个性状,并就不同品种材料M1代性状的表现和不同辐射剂量对苦荞麦M1代性状的影响进行二因... 采用60Co-γ射线400Gy、500Gy、600Gy对九江苦荞等4个苦荞麦品种籽粒进行辐射处理,考查M1代株高、茎粗、一级分枝数、主茎节数、饱粒数和单株粒重6个性状,并就不同品种材料M1代性状的表现和不同辐射剂量对苦荞麦M1代性状的影响进行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之间M1代性状差异不明显,但随着诱变剂量增加,性状表现受到的影响程度加强,差异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Co-γ射线 诱变 苦养麦 m1代 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诱变方式对普那菊苣M_1代和SP_1代各项形态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曾珍 陈太祥 +2 位作者 白史且 张玉 干友民 《草业与畜牧》 2010年第8期1-10,21,共11页
分别用60Co-γ射线、NaN3和航天诱变以不同剂量处理普那菊苣种子,对诱变处理后的植株进行了各项形态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普那菊苣对60Co-γ射线、NaN3和航天诱变的刺激在形态特性上显示出不同程度的应激效应;辐射诱变中高剂量处理对... 分别用60Co-γ射线、NaN3和航天诱变以不同剂量处理普那菊苣种子,对诱变处理后的植株进行了各项形态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普那菊苣对60Co-γ射线、NaN3和航天诱变的刺激在形态特性上显示出不同程度的应激效应;辐射诱变中高剂量处理对菊苣生长起到了明显的抑制作用;化学诱变各不同剂量处理对菊苣的影响不大;而航天诱变材料的综合表现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诱变 化学诱变 航天诱变 m1代 SP1 灰色关联度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O^(8+)注入小麦种子胚乳引起M_1代幼苗可溶性蛋白质的变化
11
作者 李兴林 卫增泉 +2 位作者 王晓娟 李文建 王亚馥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67-270,共4页
通过控制单核能大小 ,将 1 6 O离子注入小麦种子胚乳 ,结果引起 M1 代幼苗可溶性蛋白质的较大变化。可溶性蛋白质电泳凝胶胶片的扫描曲线显示 :1 )在高剂量的处理中 ,有的峰消失 ;有的峰高于对照 ,中、高剂量值呈升高趋势 ;有的峰低于对... 通过控制单核能大小 ,将 1 6 O离子注入小麦种子胚乳 ,结果引起 M1 代幼苗可溶性蛋白质的较大变化。可溶性蛋白质电泳凝胶胶片的扫描曲线显示 :1 )在高剂量的处理中 ,有的峰消失 ;有的峰高于对照 ,中、高剂量值呈升高趋势 ;有的峰低于对照 ,中、高剂量值呈下降趋势。 2 )按分子量的大小将可溶性蛋白质分成 5个区段 ,并计算不同区段蛋白质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 ,同对照相比 ,第 2区段的相对含量降低 (分子量较大区段 ) ,而第 5区段的相对含量升高 (分子量最小区段 )。 3 )同时也表明 ,低剂量效应表现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乳 普通小麦 可溶性蛋白质 重离子注入 种子 m1代幼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注入稻胚的M_1代效应 被引量:3
12
作者 崔叶龙 柳学余 缪炳良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4年第3期306-309,共4页
以30keV的N+离子,不同脉冲次数(30、60、90、120次)注入水稻种子,研究了离子束注入稻胚M1代效应。结果表明:离子束注入去壳糙米后,在种胚上留下了明显的刻蚀痕迹,即使辐照带壳的稻谷,其种胚表面也存在许多深... 以30keV的N+离子,不同脉冲次数(30、60、90、120次)注入水稻种子,研究了离子束注入稻胚M1代效应。结果表明:离子束注入去壳糙米后,在种胚上留下了明显的刻蚀痕迹,即使辐照带壳的稻谷,其种胚表面也存在许多深凹的刻痕。离子束能引起种子内部的物理化学变化,ESR分析自由基波谱出现有根强的自由基信号峰。离子束对M1代的苗期生长和结实率的影响较小,一般生理损伤较轻,但在一定注入剂量影响下,损伤可达显著差异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注入 水稻 m1代效应 杂种 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离子束注入对燕麦M1-M_2代幼苗耐盐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亚萍 计巧灵 +2 位作者 周小云 葛春辉 张富春 《生物技术》 CAS CSCD 2006年第2期73-76,共4页
采用能量为25keV的不同剂量(4×1016N+/cm2、6×1016N+/cm2、8×1016N+/cm2、12×1016N+/cm2)N+注入燕麦种胚,研究N+离子束注入后,盐胁迫对燕麦M1和M2代幼苗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 采用能量为25keV的不同剂量(4×1016N+/cm2、6×1016N+/cm2、8×1016N+/cm2、12×1016N+/cm2)N+注入燕麦种胚,研究N+离子束注入后,盐胁迫对燕麦M1和M2代幼苗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脯氨酸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糖及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对M1代,以6×1016N+/cm2剂量处理燕麦较合适,能提高燕麦受盐胁迫影响后幼苗SOD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而对M2代,4×1016N+/cm2处理剂量能降低MDA含量,提高可溶性糖含量,这都有利于盐胁迫后燕麦幼苗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离子束注入 燕麦 盐胁迫 m1m2 生理生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离子束注入燕麦种子对M_1-M_2代幼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亚萍 周小云 +1 位作者 葛春辉 计巧灵 《生物技术》 CAS CSCD 2006年第1期65-68,共4页
采用能量为25keV的不同剂量(4×1016N+/cm2、6×1016N+/cm2、8×1016N+/cm2、12×1016N+/cm2)N+束注入燕麦种胚,研究了N+离子束注入后,燕麦M1代和M2代种子的发芽率,幼苗体内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 采用能量为25keV的不同剂量(4×1016N+/cm2、6×1016N+/cm2、8×1016N+/cm2、12×1016N+/cm2)N+束注入燕麦种胚,研究了N+离子束注入后,燕麦M1代和M2代种子的发芽率,幼苗体内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叶绿素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糖及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以12×1016N+/cm2剂量处理燕麦较合适,能提高燕麦M1和M2代种子的发芽率,幼苗POD、CAT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有利于幼苗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离子束注人 燕麦 m1m2 生理生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射线对球根海棠M_1、M_2代SOD和CAT的活性影响
15
作者 强继业 《科技通报》 2006年第1期65-67,共3页
本文报道了在相同环境条件下,经60Coγ-射线辐照后球根海棠M1、M2代的SOD、CAT活性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经不同剂量60Coγ-射线辐照后,M1代和M2代叶中的SOD和CAT活性不同。花的SOD、CAT升高,在相同剂量下,叶中的SOD、CAT含量高于花中... 本文报道了在相同环境条件下,经60Coγ-射线辐照后球根海棠M1、M2代的SOD、CAT活性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经不同剂量60Coγ-射线辐照后,M1代和M2代叶中的SOD和CAT活性不同。花的SOD、CAT升高,在相同剂量下,叶中的SOD、CAT含量高于花中的含量,辐射剂量与叶中的CAT活性存在极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学 球根海棠 m1m2 辐射 SOD和CAT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叠氮化钠对大豆M_1的生物学诱变效应 被引量:41
16
作者 姜振峰 刘志华 +2 位作者 李文滨 徐德衡 滕刚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08-210,共3页
用0.04%的化学诱变剂叠氮化钠处理大豆品种黑农37、抗线2号、东农42号、东农92-070和东农44号,M1代田间调查发现处理后的植株成活率降低,有矮化和晚熟现象。室内考种发现:株高、主茎节数、分枝数、单株粒数、单株重和百粒重处理后的平... 用0.04%的化学诱变剂叠氮化钠处理大豆品种黑农37、抗线2号、东农42号、东农92-070和东农44号,M1代田间调查发现处理后的植株成活率降低,有矮化和晚熟现象。室内考种发现:株高、主茎节数、分枝数、单株粒数、单株重和百粒重处理后的平均数和均数标准误的值与对照相比,变异范围均增加。SDS-PAGE分析表明有贮藏蛋白亚基缺失体出现。因此,利用化学诱变剂叠氮化钠处理大豆种子是研究大豆化学诱变效应的有效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NAN3 m1代 农艺性状 贮藏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辽市奈曼旗大代村辽代M1清理简报 被引量:3
17
作者 长海 格日乐图 郭力 《草原文物》 2017年第1期37-40,共4页
2015年11月中旬,通辽市奈曼旗新镇大代村东北一处辽墓被盗,奈曼旗文化局接到报案后立即赶往现场了解情况,并及时将情况上报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局。自治区文物局责成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墓葬进行抢救性清理发掘,墓葬编号为2015TN... 2015年11月中旬,通辽市奈曼旗新镇大代村东北一处辽墓被盗,奈曼旗文化局接到报案后立即赶往现场了解情况,并及时将情况上报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局。自治区文物局责成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墓葬进行抢救性清理发掘,墓葬编号为2015TNDM1(以下简称大代村M1),现将发掘情况简报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奈曼旗 m1 中晚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Coγ射线诱变甘蓝型油菜品种中双11号M1效应研究.
18
作者 张文英 王凯华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中旬)》 CAS 2012年第5期4-7,共4页
用3种不同剂量60Coγ射线(800Gy、1000Gy和1200Gy)处理甘蓝型油菜(Brassicanapu$)基因组测序亲本中双11号的成熟种子,测定了辐射处理种子的发芽率、成苗率、株高、千粒重等M1代农艺性状。结果表明,种子的发芽率随辐射剂量的增加... 用3种不同剂量60Coγ射线(800Gy、1000Gy和1200Gy)处理甘蓝型油菜(Brassicanapu$)基因组测序亲本中双11号的成熟种子,测定了辐射处理种子的发芽率、成苗率、株高、千粒重等M1代农艺性状。结果表明,种子的发芽率随辐射剂量的增加而降低,高剂量辐照处理对M1代株高等株型性状造成严重抑制,M1代千粒重有所增大,单株产量显著降低;1200Gy已达到中双11号的辐照处理致死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射线 诱变 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m1代 农艺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束诱变蔬菜、药材等种子M_1生物效应 被引量:3
19
作者 吐尔逊.伊不拉音 李茜 +6 位作者 武宝山 王军 张石峰 曾宪贤 葛菊芬 郝微丽 刘炜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4,共2页
N^+ 离子注入莴笋、蕃茄、辣椒、茄子、麻黄草等蔬菜和药材种子后 ,通过对比试种 ,分析了用离子束诱变育种中出现的各种有用变异 ,包括 M1 种子的出苗率、株型、植株性状、单果重、果实性状、以及早熟和增产效应。
关键词 N^+离子注入 诱变育种 生物效应 m1代 蔬菜 药材种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Co-γ射线辐射元胡M1的效果 被引量:4
20
作者 厉永强 马美兰 徐文政 《浙江农业科学》 2020年第5期965-966,共2页
用60Co-γ 射线不同剂量辐射元胡块茎,研究辐照剂量对元胡M1代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大,元胡鲜品产量极显著降低,每丛块茎数极显著下降、每丛块茎重极显著减少;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大,呈现丛高下降、地上茎分枝数减少、生... 用60Co-γ 射线不同剂量辐射元胡块茎,研究辐照剂量对元胡M1代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大,元胡鲜品产量极显著降低,每丛块茎数极显著下降、每丛块茎重极显著减少;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大,呈现丛高下降、地上茎分枝数减少、生育期缩短、出苗率下降的趋势.用于育种的元胡块茎辐照剂量以80~100 Gy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胡 Γ射线 m1代 辐照剂量 性状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