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焊缝中M-A组元对X70管线钢焊缝组织及冲击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1
作者 薛屺 刘德臣 +1 位作者 尹长华 范玉然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32-37,共6页
针对X70管线钢在自保护药芯焊丝焊接下焊接接头冲击值的离散性进行研究。试验通过对其焊后不同填充层次进行显微组织观察,结合焊后M-A组元的定量分析,探讨了焊接热循环作用对X70管线钢焊缝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多层焊接焊缝组织中粗晶... 针对X70管线钢在自保护药芯焊丝焊接下焊接接头冲击值的离散性进行研究。试验通过对其焊后不同填充层次进行显微组织观察,结合焊后M-A组元的定量分析,探讨了焊接热循环作用对X70管线钢焊缝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多层焊接焊缝组织中粗晶区保留了部分原有的晶体学位向关系,晶内M-A组元明显减少。受多次焊接热循环作用,焊缝组织表现出来的冲击值极低,主要是焊接时峰值温度使部分焊缝组织奥氏体化,多取向的针状铁素体在填充层粗晶区晶内形核,M-A含量增加,块状M-A在晶内及晶间出现,这种焊缝组织表现出了极差的冲击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70管线钢 m-a组元 针状铁素体 冲击性能
原文传递
M-A组元对石油储罐用钢粗晶热影响区韧性的影响 被引量:24
2
作者 张英乔 张汉谦 刘伟明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9-112,118,共5页
利用Gleeble-3800热模拟试验机模拟粗晶热影响区(CGHAZ)焊接热循环,研究了大热输入条件下不同石油储罐用钢的粗晶区组织、韧性及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各钢粗晶区组织均以贝氏体为主,但由于铁素体、粒状贝氏体等组织的比例差异,韧性差别... 利用Gleeble-3800热模拟试验机模拟粗晶热影响区(CGHAZ)焊接热循环,研究了大热输入条件下不同石油储罐用钢的粗晶区组织、韧性及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各钢粗晶区组织均以贝氏体为主,但由于铁素体、粒状贝氏体等组织的比例差异,韧性差别较大.同时,随着M-A组元面积分数的增加,韧性也呈下降趋势,两者均为先降之后维持较低值.另外,M-A组元的形态等也对韧性有影响,块状M-A组元对韧性的损害大于条状M-A组元.考虑多种合金元素共同作用对M-A组元形成的综合影响,利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对M-A组元面积分数做出了预测,对粗晶区韧性评判有一定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输入 粗晶热影响区 m-a组元 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钢级管线钢中M-A组元的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周民 杜林秀 +1 位作者 刘相华 王小鹏 《轧钢》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9,共3页
利用金相显微镜和电镜观察了高钢级管线钢中M-A组元的形貌,并计算分析了其尺寸、百分比及显微结构。结果表明,该材料以20℃/s的冷却速度终冷至410℃的工艺下得到的M-A组元尺寸一般小于3μm, Lapera试剂腐蚀测量的百分比与利用SEM金相照... 利用金相显微镜和电镜观察了高钢级管线钢中M-A组元的形貌,并计算分析了其尺寸、百分比及显微结构。结果表明,该材料以20℃/s的冷却速度终冷至410℃的工艺下得到的M-A组元尺寸一般小于3μm, Lapera试剂腐蚀测量的百分比与利用SEM金相照片所测量的结果有所差别,TEM衍射斑点分析得出M-A组元为多个取向的马氏体组合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线钢 m-a组元 形貌 显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Cr-1%Mo耐热钢熔敷金属中M-A组元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王红鸿 张汉谦 孙咸 《焊接》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2-26,共5页
通过透射电镜,扫描电镜,光学显微镜以及X射线衍射(XRD)等试验方法,对9%Cr-1%Mo耐热钢熔敷金属焊态下的显微组织进行了观察和分析,观察到了一种新的显微组织,在以前的研究文献中从未提到过。通过对其显微组织进行相的鉴别,认定它是一种M-... 通过透射电镜,扫描电镜,光学显微镜以及X射线衍射(XRD)等试验方法,对9%Cr-1%Mo耐热钢熔敷金属焊态下的显微组织进行了观察和分析,观察到了一种新的显微组织,在以前的研究文献中从未提到过。通过对其显微组织进行相的鉴别,认定它是一种M-A组元,并运用焊接冶金理论对其形成及演变过程进行了分析。直接凝固残留的奥氏体的存在是形成M-A组元的必要条件,而后的在两相区内的焊接热作用是形成M-A组元的充分条件;在焊后热处理作用下M-A组元消失,其原因在于在回火热处理温度及一定的保温时间内,残余奥氏体中碳原子与合金元素结合形成碳化物,低碳或无碳的奥氏体转变成马氏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组元 9%Cr-1%Mo 熔敷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460耐候钢焊接粗晶热影响区中M-A组元及其对韧性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贾坤宁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8-71,共4页
利用模拟试验机对Q460耐候钢不同热输入条件下的焊接粗晶热影响区进行模拟,分析粗晶热影响区中显微组织及其中马氏体-奥氏体(M-A)组元的数量、形态、分布及大小对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t8/5较小时,组织由板条贝氏体和粒状贝氏体构成,M-... 利用模拟试验机对Q460耐候钢不同热输入条件下的焊接粗晶热影响区进行模拟,分析粗晶热影响区中显微组织及其中马氏体-奥氏体(M-A)组元的数量、形态、分布及大小对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t8/5较小时,组织由板条贝氏体和粒状贝氏体构成,M-A组元尺寸较小;t8/5为100 s时,组织中板条贝氏体量逐渐减小,粒状贝氏体含量逐渐增多,M-A呈块状,尺寸变大,有效晶粒尺寸增加,韧性降低;当t8/5达到150~200 s时,即使组织粗大,M-A组元的量有所减少,出现部分残留奥氏体,韧性也会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460耐候钢 粗晶热影响区 m-a组元 韧性
原文传递
Q690C粒状贝氏体钢MAG焊接头中M-A组元的演变及其对热影响区冲击韧度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曹志民 张贵锋 +2 位作者 张建明 黄超 赵继鹏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84-92,共9页
为了研究Q690C低碳粒状贝氏体钢热影响区M-A组元演变及其对各亚区韧性的影响,采用全自动熔化极活性气体保护焊(Metal active-gas welding,MAG)施焊并在接头各个区域开V型缺口进行冲击试验,分析各亚区韧性与各亚区组织、断口、M-A组元统... 为了研究Q690C低碳粒状贝氏体钢热影响区M-A组元演变及其对各亚区韧性的影响,采用全自动熔化极活性气体保护焊(Metal active-gas welding,MAG)施焊并在接头各个区域开V型缺口进行冲击试验,分析各亚区韧性与各亚区组织、断口、M-A组元统计结果之间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焊缝为针状铁素体,断口上韧窝细小密集,呈韧性断裂,虽然M-A组元数量很多,且存在于晶界,但是由于尺寸小,大都为块状,所以对冲击韧度影响不大;熔合区与粗晶区均为上贝氏体,且M-A组元大多以长条状分布于上贝氏体板条束间;其中熔合区的冲击韧度最差,系粗大基体引发的解理断裂;其余各亚区韧性接近母材,无明显恶化,M-A组元多呈较小块状,存在于晶界。由上述结果可知,M-A的分布、尺寸与形态的演变受控于为领先相的基体组织;细小的贝氏体基体及针状铁素体基体可弥补M-A组元对韧性的危害;组织控制仍应以基体组织控制为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690C 低合金高强钢 低碳粒状贝氏体钢 m-a组元 冲击韧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对大线能量焊接条件下HSLA焊接热影响区粗晶区M-A组元及冲击韧性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于磊 王红鸿 汪兴隆 《电焊机》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69-72,共4页
采用热模拟试验方法分析了HSLA在100 kJ/cm大线能量条件下添加不同铝元素(0.027%,0.038%0.070%)对焊接热影响区粗晶区的M-A组元内部组织、含量的影响。通过透射电镜分析M-A组元的内部组织转变,发现铝元素可以促进M-A组元内部残余奥氏体... 采用热模拟试验方法分析了HSLA在100 kJ/cm大线能量条件下添加不同铝元素(0.027%,0.038%0.070%)对焊接热影响区粗晶区的M-A组元内部组织、含量的影响。通过透射电镜分析M-A组元的内部组织转变,发现铝元素可以促进M-A组元内部残余奥氏体的稳定性,减少M-A组元中马氏体的含量。M-A组元统计和低温冲击试验结果表明添加铝元素能够有效减少焊接热影响区粗晶区中M-A组元的含量,含有较高铝元素的试样冲击吸收功明显提升且较为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合金高强度钢 大线能量焊接 焊接热影响区 m-a组元 低温冲击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图像仪测定M-A组元的腐蚀方法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田德蔚 钱百年 +1 位作者 陈晓风 斯重遥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CAS 1994年第1期28-29,63,共3页
比较研究了三种腐蚀方法对图像仪测定低碳合金高强钢焊接粗晶区M—A组元的适用性。分析了误差来源,讨论了误差修正方法。
关键词 腐蚀 m-a组元 图象仪 金相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组元对低温压力容器用钢09MnNiDR焊接接头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马世成 周冰峰 杨锐 《中国特种设备安全》 2017年第10期20-23,共4页
本文比较了09MnNiDR焊接接头在焊态和SR态的组织、拉伸性能和摆锤冲击性能,揭示了09MnNiDR钢在焊接过程中有M-A组元出现,以及经去应力退火后M-A组元明显分解的现象,同时试验表明M-A组元的分解可以大幅度改善焊接接头的低温韧性。
关键词 09MNNIDR钢 m-a组元 低温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100管线钢焊接热影响区中链状M-A组元对冲击韧性和断裂机制的影响 被引量:40
10
作者 李学达 尚成嘉 +2 位作者 韩昌柴 范玉然 孙建波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025-1035,共11页
利用示波冲击试验机对X100管线钢直缝埋弧焊实际焊接接头热影响区不同位置处的冲击韧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当缺口穿过不完全重结晶粗晶区(ICCGHAZ)时冲击韧性很低(平均为51 J),而当缺口不穿过ICCGHAZ时冲击韧性则高达183 J.还利用Glee... 利用示波冲击试验机对X100管线钢直缝埋弧焊实际焊接接头热影响区不同位置处的冲击韧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当缺口穿过不完全重结晶粗晶区(ICCGHAZ)时冲击韧性很低(平均为51 J),而当缺口不穿过ICCGHAZ时冲击韧性则高达183 J.还利用Gleeble热模拟试验机对热影响区不同区域的组织进行了模拟,得到均一组织的粗晶区(CGHAZ),细晶区(FGHAZ)和不完全重结晶区(ICHAZ)的冲击韧性较高,平均分别为244,164和196 J,而ICCGHAZ的冲击韧性只有32 J.因此,ICCGHAZ是导致冲击韧性骤降的主要原因.ICCGHAZ由粗大的原奥氏体晶粒及沿晶界呈链状分布的马氏体-奥氏体(M-A)组元构成,晶粒内部为粗大的粒状贝氏体或者上贝氏体.断口分析表明,ICCGHAZ是整个断面的起裂源,且裂纹扩展过程中M-A组元易成为解理刻面的起裂源.示波冲击结果显示,ICCGHAZ的存在使得起裂功显著降低.对断口下方二次裂纹的研究表明,CGHAZ处的断裂机制为形核控制型,而在ICCGHAZ处则为扩展控制型.因此,ICCGHAZ中链状M-A组元的存在是导致热影响区韧性恶化的根本原因,并且使得断裂行为和断裂机制发生显著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线钢 热影响区(HAZ) 链状m-a组元 冲击韧性 断裂机制
原文传递
二次热循环对深海管线钢粗晶区组织与韧性的影响
11
作者 刘治文 韩鹏彪 +5 位作者 张亮 杨浩 贾书君 李拔 李子健 王蕾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4-108,共5页
采用热模拟机模拟深海管线钢的粗晶区,并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电子背散射衍射和夏比冲击试验表征了其组织和韧性,研究了二次热循环中不同峰值温度对深海管线钢粗晶区组织和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二次热循环峰值温度为800℃时,... 采用热模拟机模拟深海管线钢的粗晶区,并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电子背散射衍射和夏比冲击试验表征了其组织和韧性,研究了二次热循环中不同峰值温度对深海管线钢粗晶区组织和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二次热循环峰值温度为800℃时,管线钢粗晶区的组织主要为粒状贝氏体,块状M-A组元在原奥氏体晶界呈现断续的链状结构,大角度晶界比例较低,冲击吸收功为37.8 J,表现出明显的脆化现象。当峰值温度为900℃时,组织主要为多边形铁素体和准多边形铁素体,大角度晶界比例较高,韧性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海管线钢 热影响区 m-a组元 晶界 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40 MPa级高强钢焊条熔敷金属组织与低温冲击韧性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曾道平 郑韶先 +2 位作者 安同邦 代海洋 马成勇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0-128,I0010,共10页
为满足440 MPa级高强钢对焊接材料的需求,研制了三种焊条,并进行了熔敷金属焊接试验,使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等手段研究了熔敷金属组织与低温冲击韧性.结果表明,随着Mn,Ni,Cr和Cu含量的增大,熔敷金属的-40℃平均冲击吸收功... 为满足440 MPa级高强钢对焊接材料的需求,研制了三种焊条,并进行了熔敷金属焊接试验,使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等手段研究了熔敷金属组织与低温冲击韧性.结果表明,随着Mn,Ni,Cr和Cu含量的增大,熔敷金属的-40℃平均冲击吸收功从35.7 J逐渐增至96.3 J,低温冲击韧性逐渐提高;随着Mn,Ni,Cr和Cu含量的增大,虽然熔敷金属中M23C6型碳化物含量逐渐增大,但是熔敷金属的CCT曲线逐渐右移,相变温度逐渐降低,使得针状铁素体含量逐渐增加,铁素体板条尺寸逐渐减小和板条间交织状分布趋势逐渐增强,M-A组元含量及尺寸逐渐减小,是低温冲击韧性逐渐提高的主要原因;含Cu熔敷金属中夹杂物外层会形成CuS,针状铁素体形核更容易,有利于低温冲击韧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40 MPa级高强钢 熔敷金属 针状铁素体 m-a组元 低温冲击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690QL低合金高强钢焊接接头组织特征和低温韧性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艳华 谢耿 +2 位作者 张斌 沐卫东 蔡艳 《电焊机》 2024年第5期17-24,共8页
对40 mm厚S690QL高强钢进行多层多道焊接,观察焊缝金属和热影响区的显微组织特征,统计M-A组元数量和形貌,分别对母材、焊缝金属和热影响区进行了冲击韧性测试和断裂韧性测试。结果表明:多次热循环促进了碳元素的析出和偏聚,在焊缝金属... 对40 mm厚S690QL高强钢进行多层多道焊接,观察焊缝金属和热影响区的显微组织特征,统计M-A组元数量和形貌,分别对母材、焊缝金属和热影响区进行了冲击韧性测试和断裂韧性测试。结果表明:多次热循环促进了碳元素的析出和偏聚,在焊缝金属和粗晶区均发现了M-A组元的存在,它们的含量分别为5.8%和12.5%,平均尺寸分别为0.157μm和0.194μm。粗晶区的M-A组元尺寸较大,且在原奥氏体晶界处呈链状分布。母材、焊缝金属和粗晶区的室温CTOD平均值分别为0.38 mm,0.25 mm和0.22 mm。粗晶区的力-位移曲线出现明显的局部陡降特征,表明粗大的M-A组元加速了裂纹扩展速率。焊缝金属和粗晶区的冲击吸收功均随温度下降而显著下降,表明M-A组元的脆化效应随温度下降而加剧。-40℃时,焊缝金属冲击吸收功急剧降低,与粗晶区接近,表明M-A组元对韧性的不利影响在低温时占主导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钢 m-a组元 粗晶区 冲击韧性 断裂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90MPa级HSLA钢焊缝金属的显微组织与冲击韧性 被引量:17
14
作者 王爱华 彭云 +2 位作者 肖红军 田志凌 王晶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10,42,共5页
对690 MPa级HSLA钢的焊缝金属进行了研究,应用OM,TEM,EBSD和Lepera腐蚀法,对焊缝金属的组织、M-A组元、残余奥氏体及晶界角度特征进行了观察,并对焊缝金属的冲击韧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手工电弧焊焊条和MIG焊丝施焊,焊缝金属在-5... 对690 MPa级HSLA钢的焊缝金属进行了研究,应用OM,TEM,EBSD和Lepera腐蚀法,对焊缝金属的组织、M-A组元、残余奥氏体及晶界角度特征进行了观察,并对焊缝金属的冲击韧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手工电弧焊焊条和MIG焊丝施焊,焊缝金属在-50℃的平均冲击吸收功分别为31 J和96 J,手工电弧焊焊条施焊的焊缝金属冲击吸收功较低.手弧焊焊条和MIG焊丝施焊的焊缝金属中M-A组元体积分数分别为4.4%和2.52%,M-A组元体积分数的增加是导致手工电弧焊焊条施焊的焊缝金属韧性下降的原因之一,同时手弧焊条焊缝金属中残余奥氏体含量和大角度晶界数量的减少也是导致其韧性降低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韧性 化学成分 m-a组元 残余奥氏体 大角度晶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强钢Q1100的SH-CCT曲线及粗晶热影响区组织和性能 被引量:7
15
作者 温长飞 邓想涛 +1 位作者 王昭东 王国栋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09-813,共5页
利用焊接热模拟试验,采用热膨胀法研究了屈服强度1 100 MPa级超高强钢在平衡条件和焊接条件下的奥氏体化相变温度,结合OM,SEM观察和硬度检测结果,绘制出实验钢焊接条件下奥氏体连续冷却转变曲线(SH-CCT),研究了不同冷却速率下粗晶热影响... 利用焊接热模拟试验,采用热膨胀法研究了屈服强度1 100 MPa级超高强钢在平衡条件和焊接条件下的奥氏体化相变温度,结合OM,SEM观察和硬度检测结果,绘制出实验钢焊接条件下奥氏体连续冷却转变曲线(SH-CCT),研究了不同冷却速率下粗晶热影响区(CGHAZ)显微组织和硬度的变化规律.采用TEM观察和Lepera腐蚀,研究不同冷速下M-A组元数量、形貌和分布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在焊接条件下,实验钢的奥氏体化温度明显高于平衡条件下的奥氏体化相变温度;随着冷却速率增大,相继发生B,B+M和M相变,硬度逐渐上升,当冷却速率达到60℃/s时,其维氏硬度最高可达HV464.当冷却速率小于10℃/s时,开始出现M-A组元,并且随冷却速率降低,M-A组元数量增加,尺寸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强钢 SH-CCT曲线 粗晶热影响区 m-a组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输入对3Cr耐候钢MAG焊缝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肖晓明 彭云 +1 位作者 马成勇 田志凌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1-46,共6页
采用三种热输入进行3Cr耐候钢MAG焊,借助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及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了热输入对焊缝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热输入焊缝金属组织主要由板条贝氏体、粒状贝氏体和M-A组元组成.随着焊接热输入的增加,焊缝... 采用三种热输入进行3Cr耐候钢MAG焊,借助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及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了热输入对焊缝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热输入焊缝金属组织主要由板条贝氏体、粒状贝氏体和M-A组元组成.随着焊接热输入的增加,焊缝组织中粒状贝氏体含量增加;M-A组元含量增加且尺寸增大.随着热输入的增加,焊缝金属冲击韧性降低.组织粗化、M-A组元含量增加尺寸增大是导致其韧性降低的主要原因.接头不同区域耐蚀性能相当,腐蚀产物主要由α-Fe OOH组成.热输入为8~12 k J,采用所选焊丝焊接高强耐候钢能够获得强韧性、耐蚀性匹配良好的焊接接头.热输入为8 k J,接头综合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焊接热输入 织和性能 高强耐候钢 焊缝金属 MAG焊 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 m-a组元 粒状贝氏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循环峰值温度对Q690钢热影响区组织与韧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孟尧 罗鹏 +1 位作者 胡聪 杜宝帅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43-45,共3页
根据焊接热影响区各亚区热循环特征,采用热模拟试验机模拟了单道次焊接Q690高强贝氏体钢热影响区不同峰值温度热循环过程。采用SEM表征了试样微观组织结构和断口形貌,测试了不同峰值温度热模拟试样的冲击韧性和显微硬度。研究结果表明,... 根据焊接热影响区各亚区热循环特征,采用热模拟试验机模拟了单道次焊接Q690高强贝氏体钢热影响区不同峰值温度热循环过程。采用SEM表征了试样微观组织结构和断口形貌,测试了不同峰值温度热模拟试样的冲击韧性和显微硬度。研究结果表明,各亚区显微组织特征对其冲击韧性具有重要影响。在焊接热影响区各亚区中,粗晶区是性能最为薄弱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690钢 贝氏体 m-a组元 冲击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B36钢临界再热粗晶区组织性能 被引量:7
18
作者 王学 常建伟 +1 位作者 黄关政 章应霖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29-32,共4页
用热模拟方法研究了WB36钢(15NiCuMoNb5)临界再热粗晶区(IRCGHAZ)组织特征及性能,分析组织转变过程及M-A组元形成原因,揭示了IRCGHAZ脆化机理。结果表明,IRCGHAZ保持粗大的板条状马氏体组织特征,形成了密集的M-A组元,其中条状M-A组元分... 用热模拟方法研究了WB36钢(15NiCuMoNb5)临界再热粗晶区(IRCGHAZ)组织特征及性能,分析组织转变过程及M-A组元形成原因,揭示了IRCGHAZ脆化机理。结果表明,IRCGHAZ保持粗大的板条状马氏体组织特征,形成了密集的M-A组元,其中条状M-A组元分布于马氏体板条间,而在原始奥氏体晶界形成链状M-A组元。与一次粗晶区(CGHAZ)、二次粗晶区及过临界再热粗晶区(SCCGHAZ)相比,IRCGHAZ的韧性最低,它将导致接头的局部脆化现象。IRCGHAZ脆化的主要原因是存在于晶内的条状M-A组元,而不是分布于晶界的粒状M-A组元,这是由于条状M-A组元比颗粒状M-A组元更容易引起解理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合金高强钢 临界再热粗晶区 脆化 m-a组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B36钢多层焊接头近缝区网状组织研究(Ⅱ):显微结构及韧性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学 常建伟 +1 位作者 黄关政 任遥遥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6-80,共5页
研究了WB36钢临界再热粗晶区(IRCGHAZ)网状组织的构成、形成机理及对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网状组织主要由颗粒状M-A组元和粒状贝氏体构成,其形成是由于一次粗晶区受到峰值温度在AC1~AC3的再次热循环作用时,晶界附近在加热过程中发生... 研究了WB36钢临界再热粗晶区(IRCGHAZ)网状组织的构成、形成机理及对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网状组织主要由颗粒状M-A组元和粒状贝氏体构成,其形成是由于一次粗晶区受到峰值温度在AC1~AC3的再次热循环作用时,晶界附近在加热过程中发生无序奥氏体转变,形成富碳的细小球形奥氏体,它们冷却时转变为粒状M-A组元和贝氏体。网状组织所在的IRCGHAZ韧性最低,但含有较多M-A组元的网状组织并不是导致IRCGHAZ脆化的主要原因,晶内板条件间形成的方向性排列的条状M-A组元直接导致了IRCGHAZ的脆化,这是由于条状M-A组元比颗粒状M-A组元更容易促进解理方式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合金高强钢 临界再热粗晶区(IRCGHAZ) 脆化 m-a组元
原文传递
HQ130钢不完全淬火区组织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吴会强 李亚江 邹增大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2000年第3期79-83,共5页
利用显微图象分析仪 ,显微硬度计和扫描电镜 (SEM)对HQ130钢不完全淬火区 (Ac1~Ac3)的组织性能进行了分析 .针对峰值温度tp =80 0℃附近区域冲击韧性下降的问题 ,着重分析了M-A组元及碳化物对脆化的影响 .结果表明 :控制焊接线能量E≤ ... 利用显微图象分析仪 ,显微硬度计和扫描电镜 (SEM)对HQ130钢不完全淬火区 (Ac1~Ac3)的组织性能进行了分析 .针对峰值温度tp =80 0℃附近区域冲击韧性下降的问题 ,着重分析了M-A组元及碳化物对脆化的影响 .结果表明 :控制焊接线能量E≤ 16kJ/cm ,可避免或减小碳化物聚集 ,减少M -A组元的含量及尺寸大小 ,保证该区域冲击韧性满足使用要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影响区 m-a组元 HQ130钢 焊接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