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稀土La^(3+)离子取代对M型锶铁氧体的结构和磁性的影响 被引量:46
1
作者 刘先松 钟伟 +1 位作者 顾本喜 都有为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85-388,共4页
采用陶瓷工艺,制备了Sr1-xLaxFe12O19M型锶铁氧体。系统地研究了稀土La3+取代Sr2+对M型六角铁氧体的结构和磁性的影响。La3+离子取代部分的Sr2+离子能明显改善M型铁氧体的内禀磁性。
关键词 m型锶铁氧体 结构 磁性 镧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型锶铁氧体纳米纤维静电纺丝和磁性能 被引量:11
2
作者 刘明权 沈湘黔 +2 位作者 孟献丰 宋福展 向军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8-72,共5页
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olyvinylpylrrolidone,PVP)和金属盐为原料,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了SrFe12O19/PVP复合纤维前驱体,前驱体经焙烧后得到M型锶铁氧体纳米纤维.通过FTIR、TG/DSC、XRD、SEM和VSM技术对复合纤维前驱体及所制备的M型锶铁氧体... 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olyvinylpylrrolidone,PVP)和金属盐为原料,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了SrFe12O19/PVP复合纤维前驱体,前驱体经焙烧后得到M型锶铁氧体纳米纤维.通过FTIR、TG/DSC、XRD、SEM和VSM技术对复合纤维前驱体及所制备的M型锶铁氧体纳米纤维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复合纤维前驱体的直径与溶液中金属盐浓度有关,随盐浓度的升高纤维直径增大;经800℃焙烧2h后,得到纯相M型锶铁氧体纳米纤维,直径在100~150nm,组成纤维的平均晶粒大小约为49nm,且随焙烧温度的升高,晶粒长大;经1000℃焙烧2h后得到的锶铁氧体纤维的磁性能最佳,此时纤维平均直径约为100nm,晶粒尺寸约为61nm,室温下测得的饱和磁化强度为68.5A.m2/kg,矫顽力为503kA/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型锶铁氧体 纳米纤维 静电纺丝 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Co取代对M型锶铁氧体结构和磁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8
3
作者 黄凯 刘先松 +5 位作者 周圣强 王勇 蔡霞 孙红军 马宝 Pablo Hernández-Gómez 《磁性材料及器件》 CAS CSCD 2006年第4期17-19,29,共4页
采用陶瓷法制备了La、Co取代的M型锶铁氧体Sr1-xLaxFe12-xCoxO19(x=0.05~0.20)。用X射线衍射仪、振动样品磁强计和永磁材料测量仪对粉末样品的结构与磁学性能进行了观测。系统地研究了La、Co取代对M型锶铁氧体结构和磁性能的影响... 采用陶瓷法制备了La、Co取代的M型锶铁氧体Sr1-xLaxFe12-xCoxO19(x=0.05~0.20)。用X射线衍射仪、振动样品磁强计和永磁材料测量仪对粉末样品的结构与磁学性能进行了观测。系统地研究了La、Co取代对M型锶铁氧体结构和磁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替代量x的增大,内禀矫顽力Hcj增大,而比饱和磁化强度δs和剩磁Br先增大后减小。La、Co部分取代能明显改善M型锶铁氧体的内禀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型锶铁氧体 LA Co取代 结构 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钇掺杂M型锶铁氧体的结构与磁性能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涂芙蓉 牛晓飞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89-92,共4页
采用固相烧结法于1150℃保温烧结3h制备了钇掺杂的M型锶铁氧体SrYxFe(12-x)O19(x=0,0.25,0.5,0.75,1.0)预烧料,再将预烧料在取向磁场下压制成型后于1295℃保温3h烧结成磁体。用X射线衍射仪对烧结磁体的相结构进行分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 采用固相烧结法于1150℃保温烧结3h制备了钇掺杂的M型锶铁氧体SrYxFe(12-x)O19(x=0,0.25,0.5,0.75,1.0)预烧料,再将预烧料在取向磁场下压制成型后于1295℃保温3h烧结成磁体。用X射线衍射仪对烧结磁体的相结构进行分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烧结磁体的表面形貌进行分析,用磁性能测试仪测试烧结磁体的磁性能。结果表明,随着钇掺杂量的增加,晶格常数a呈现非常微小的变化,c缓慢增大,a/c先增大后减小,晶体X射线密度dX-ray近似呈线性增加。SEM分析表明制备的磁体具备典型的六方晶系结构的形貌特征。磁性能研究表明随着钇掺杂量的增加,剩磁Br单调增加,内禀矫顽力Hcj、最大磁能积(BH)max与磁感矫顽力Hcb的变化规律均为先增大后减小;当x=1.0时,剩磁Br达到最大值420.7mT,但内禀矫顽力Hcj随之变为最小值;当x=0.75时Hcj达到最大值323.7kA·m-1,同时剩磁Br达到了410.4m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钇(Y)掺杂 SrYx Fe(12-x) O19 固相烧结 m型锶铁氧体 晶格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云鄂博超级铁精矿固相烧结制备M型锶铁氧体 被引量:3
5
作者 李佳伟 李解 +3 位作者 林嘉威 张文浩 武靖轩 李敏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9-37,共9页
以白云鄂博超级铁精矿为原料,采用固相烧结法合成了M型锶铁氧体。通过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合成样品进行检测,考察了不同烧结温度和保温时间对M型锶铁氧体磁粉物相、形貌及磁性... 以白云鄂博超级铁精矿为原料,采用固相烧结法合成了M型锶铁氧体。通过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合成样品进行检测,考察了不同烧结温度和保温时间对M型锶铁氧体磁粉物相、形貌及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烧结温度1200℃、保温时间1~5 h的条件下,利用超级铁精粉均可制备出性能良好的M型锶铁氧体,其样品均为单一的磁铅石相,晶粒呈规则的六角形板状结构,其饱和磁化强度(MS)和剩余磁化强度(Mr)在1200℃、保温时间3 h的条件下达到最大值,分别为71.89和36.32 A·m2/kg,而矫顽力(HC)随保温时间的延长递减。相较于纯Fe2O3粉末及其他超级铁精粉,采用白云鄂博超级铁精矿制备的锶铁氧体矫顽力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铁精矿 m型锶铁氧体 磁性能 矫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含量对Ca-La-Co联合取代M型锶铁氧体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张鹏杰 高峰 +3 位作者 孙威 王继全 李炳山 徐光青 《磁性材料及器件》 CAS CSCD 2021年第2期61-64,共4页
采用传统陶瓷法制备了Ca-La-Co联合取代的M型锶铁氧体。为补偿球磨掉入的铁,通过降低Fe含量(相对理论正分)研究了Fe_(2)O_(3)/SrO摩尔比n对材料磁性能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仪、场发射扫描电镜、永磁材料自动测试仪表征不同Fe含量... 采用传统陶瓷法制备了Ca-La-Co联合取代的M型锶铁氧体。为补偿球磨掉入的铁,通过降低Fe含量(相对理论正分)研究了Fe_(2)O_(3)/SrO摩尔比n对材料磁性能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仪、场发射扫描电镜、永磁材料自动测试仪表征不同Fe含量样品的成分、结构、微观形貌和磁性能。结果表明:降低Fe含量可抑制α-Fe_(2)O_(3),并有效提高材料的剩磁、矫顽力和最大磁能积等性能。Ca-La-Co联合取代的M型锶铁氧体Sr_(0.5)La_(0.3)Ca_(0.2)Fe_(x)Co_(0.3O19)(x=11.3~11.7),Fe含量x=11.4时性能最好,B_(r)=430 mT,H_(cb)=324 kA/m,H_(cj)=380 kA/m,(BH)_(max)=35.2 kJ/m^(3),与未进行铁补偿的理论摩尔比n=6(x=12)的磁体相比,性能分别提高了5.39%、4.52%、2.15%和5.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型锶铁氧体 Fe含量 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取代的M型锶铁氧体研究现状和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怀民 吴泽 +2 位作者 单连伟 董丽敏 韩志东 《信息记录材料》 2015年第4期47-51,共5页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离子取代的M型锶铁氧体研究现状和进展,介绍了单独取代Sr2+、Fe3+离子,和联合取代Sr2+、Fe3+离子的研究现状,阐述了取代量、取代离子对晶体微观结构、剩磁Br、最大磁能积(BH)max、矫顽力Hc等性能的影响。通过离...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离子取代的M型锶铁氧体研究现状和进展,介绍了单独取代Sr2+、Fe3+离子,和联合取代Sr2+、Fe3+离子的研究现状,阐述了取代量、取代离子对晶体微观结构、剩磁Br、最大磁能积(BH)max、矫顽力Hc等性能的影响。通过离子取代技术可以从根本上改善M型锶铁氧体的磁性能,尤其是稀土离子联合取代,更是成为现阶段国内外铁氧体研究的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型锶铁氧体 离子取代 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混合Fe源制备M型锶铁氧体
8
作者 曹春香 王芳宇 +1 位作者 孙芮 夏爱林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8年第2期115-119,共5页
以α-FeOOH和a-Fe_2O_3为混合Fe源,采用氧化物法制备名义成分为SrFe_(12)O_(19)的六角晶系M型锶铁氧体,并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和振动样品磁强计等对其结构和磁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Fe源对M型SrFe_(12)O_... 以α-FeOOH和a-Fe_2O_3为混合Fe源,采用氧化物法制备名义成分为SrFe_(12)O_(19)的六角晶系M型锶铁氧体,并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和振动样品磁强计等对其结构和磁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Fe源对M型SrFe_(12)O_(19)铁氧体的相形成影响不大,但对其饱和磁化强度和矫顽力有很大影响;与采用α-FeOOH作为单一Fe源制备的SrFe_(12)O_(19)样品相比,混合Fe源样品的饱和磁化强度略低,但其矫顽力明显上升。本研究为提高SrFe_(12)O_(19)铁氧体的磁性能提供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型锶铁氧体 氧化物法 混合铁源 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含量对Ca-La-Co联合取代M型锶铁氧体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魏汉中 孙威 +4 位作者 马斌 张鹏杰 王继全 全小康 刘辉 《矿冶》 CAS 2022年第3期80-84,共5页
以CaCO_(3)、Co_(3)O_(4)、La_(2)O_(3)为原料,采用固相球磨法制备M型锶铁氧体,研究了Ca含量对Ca-La-Co联合取代M型锶铁氧体结构和性能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场发射扫描电镜、永磁测量仪分别对M型锶铁氧体的物相、晶胞结构、微观形貌... 以CaCO_(3)、Co_(3)O_(4)、La_(2)O_(3)为原料,采用固相球磨法制备M型锶铁氧体,研究了Ca含量对Ca-La-Co联合取代M型锶铁氧体结构和性能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场发射扫描电镜、永磁测量仪分别对M型锶铁氧体的物相、晶胞结构、微观形貌和磁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Ca^(2+)部分取代Sr^(2+)会造成晶胞c轴收缩,Ca取代量x≤0.2at%时,得到单一的磁铅石相;Ca取代量x≥0.3at%时,开始出现α-Fe_(2)O_(3)相,Ca^(2+)与SrO等形成低共熔物,会加速晶粒c轴方向上的生长,促进六角片状结构的形成;Ca取代量x=0.2at%时,M型铁氧体的粒径在1.0μm左右,且分布均匀;随着取代量的增加,出现晶粒异常长大的现象;Ca取代量的增加虽然会降低磁体的饱和磁化强度和剩磁,但会提高磁体的矫顽力,当Ca取代量x≤0.2at%时,随着取代量的增加,样品的剩磁略微下降,而矫顽力却急剧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型锶铁氧体 离子取代 固相球磨法 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Co取代M型锶铁氧体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1
10
作者 谢光环 孙威 +4 位作者 曹玉杰 张鹏杰 王继全 全小康 刘辉 《矿冶》 CAS 2022年第4期95-101,共7页
采用固相球磨法制备La-Co取代系M型锶铁氧体。对比研究了单独添加Co和La、Co同时添加对铁氧体性能的影响,La-Co取代量对样品晶体结构、微观形貌和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o^(2+)单一取代和La、Co联合取代均会引起样品晶格常数的变化,... 采用固相球磨法制备La-Co取代系M型锶铁氧体。对比研究了单独添加Co和La、Co同时添加对铁氧体性能的影响,La-Co取代量对样品晶体结构、微观形貌和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o^(2+)单一取代和La、Co联合取代均会引起样品晶格常数的变化,所制备的M型锶铁氧体均形成了六角片状结构;与Co^(2+)单一取代相比,La、Co联合取代可有效抑制微粒的长大,且分布均匀;当M型锶铁氧体的理论化学式为Sr_(0.6)La 0.4 Fe_(11.7)Co_(0.3)O_(19)时,样品的H_(cj)最大,达到407 kA/m,较锶铁氧体SrFe_(12)O_(_(19))的H_(cj)提高88.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型锶铁氧体 固相球磨法 La-Co取代 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烧工艺对以铁鳞为原料的M型锶铁氧体预烧料性能的影响
11
作者 杨小良 江田田 +3 位作者 边宝茹 郑强 张健 杜娟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2-26,共5页
本文设计了一种在预烧过程中进行低温氧化,达到直接以铁鳞为原料生产的SrFe_(12)O_(19)预烧料生产工艺。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的预烧料生产工艺,本文方法直接以铁鳞为原料,省去了预氧化过程,简化了生产工艺;无杂质预烧料的温度从1000℃降... 本文设计了一种在预烧过程中进行低温氧化,达到直接以铁鳞为原料生产的SrFe_(12)O_(19)预烧料生产工艺。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的预烧料生产工艺,本文方法直接以铁鳞为原料,省去了预氧化过程,简化了生产工艺;无杂质预烧料的温度从1000℃降至900℃,最终温度的保温时间从3 h缩短至1.5 h;同样预烧温度下,预烧料的比磁化强度、矫顽力及最大磁能积都有提高,平均粒径大幅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型锶铁氧体 铁鳞 预烧料 低温氧化 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Co(Zn)共掺杂对M型锶铁氧体性能影响的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
12
作者 李昕语 侯育花 +3 位作者 陈璇 黄有林 李伟 陶小马 《物理学报》 2025年第6期232-242,共11页
六角晶系磁铅石型(M型)锶铁氧体因其独特的磁性、介电性能和热稳定性,在永磁材料领域备受关注.但相比于稀土永磁Nd_(2)Fe_(14)B材料来说,M型锶铁氧体(SrFe_(12)O_(19))永磁材料的综合磁性能较低,这极大地限制了其使用范围.本文基于密度... 六角晶系磁铅石型(M型)锶铁氧体因其独特的磁性、介电性能和热稳定性,在永磁材料领域备受关注.但相比于稀土永磁Nd_(2)Fe_(14)B材料来说,M型锶铁氧体(SrFe_(12)O_(19))永磁材料的综合磁性能较低,这极大地限制了其使用范围.本文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结合广义梯度近似(GGA+U),系统研究了Ca-Co(Zn)共掺杂对M型锶铁氧体的电子结构、力学性能、导电性和磁性能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Ca-Co(Zn)共掺杂SrFe_(12)O_(19)铁氧体均具有良好的结构稳定性和力学性能.Ca-Zn共掺杂可以使体系导电性增强,这是因为二价Zn离子取代了^(4)f_(1)晶位的三价Fe离子.同时,Ca-Co(Zn)共掺杂使体系的总磁矩增大,磁晶各向异性能下降,但相比于Co和Zn单掺杂体系,磁晶各向异性能有所改善.这表明,Ca-Co(Zn)共掺杂能够有效地提高M型锶铁氧体的磁性能,并具备节约成本和环保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型锶铁氧体 第一性原理计算 掺杂 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La掺杂对M型锶六角铁氧体电、磁、磁介电行为的影响
13
作者 周双 杨阳 +1 位作者 雷润宇 周剑平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6-124,共9页
采用固相反应法合成了Sr_(1-x)La_(x)Fe_(12)O_(19)(x=0,0.05,0.1和0.15)陶瓷样品。结构分析表明,镧掺杂对样品的晶胞参数能够产生影响,但不会对形貌产生影响。介电性能分析表明,掺杂陶瓷的介电常数比纯SrFe_(12)O_(19)陶瓷有明显提高,... 采用固相反应法合成了Sr_(1-x)La_(x)Fe_(12)O_(19)(x=0,0.05,0.1和0.15)陶瓷样品。结构分析表明,镧掺杂对样品的晶胞参数能够产生影响,但不会对形貌产生影响。介电性能分析表明,掺杂陶瓷的介电常数比纯SrFe_(12)O_(19)陶瓷有明显提高,但是介电损耗也相对较大,其介电性能主要是由Maxwell-Wagner界面极化效应造成。磁性能分析表明,随着镧掺杂量的增加,饱和磁化强度和矫顽力均有所提高。不同样品发生正负磁介电系数转变的温度有所不同,其中x=0的转变温度在50~75 K温度范围,而x=0.05~0.15的转变温度在25~50 K之间,镧掺杂后陶瓷在75~200 K获得较大的磁介电系数。镧掺杂在提高陶瓷样品介电常数的同时保持陶瓷的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掺杂 m六角铁氧体 介电性能 磁性能 磁介电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沉淀法制备的锶铁氧体磁粉的结构、形貌及磁性能(英文)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贤 马永青 +5 位作者 吴丹丹 马倩 昝芬莲 郑赣鸿 吴明在 李广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42-45,共4页
采用共沉淀法按照n(Fe)∶n(Sr)=10∶1合成M型锶铁氧体。通过把样品在不同的温度下退火,研究了退火温度对晶体结构、形貌和磁性能的影响。所制备的样品用FTIR、XRD、SEM和VSM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退火温度为1000℃时样品颗粒分布规则且... 采用共沉淀法按照n(Fe)∶n(Sr)=10∶1合成M型锶铁氧体。通过把样品在不同的温度下退火,研究了退火温度对晶体结构、形貌和磁性能的影响。所制备的样品用FTIR、XRD、SEM和VSM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退火温度为1000℃时样品颗粒分布规则且比饱和磁化强度达最大值,为77.87emu/g。当退火温度为1100℃时样品颗粒变成球形且矫顽力最小,为1601Oe。此外,通过控制退火温度可使矫顽力在1601~4591Oe范围内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型锶铁氧体 共沉淀法 纳米颗粒 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Co掺杂对锶铁氧体磁导率减落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先松 徐小兵 +1 位作者 黄凯 Pablo Hernández-Gómez 《磁性材料及器件》 CAS CSCD 2007年第6期19-21,共3页
采用陶瓷法制备了La3+-Co2+取代的M型锶铁氧体Sr1-xLaxFe12-xCoxO19(x=0.05~0.2)。用X射线衍射仪对粉末样品的结构进行了观测,磁导率减落测量用计算机辅助系统的阻抗自动测量仪(LCR电桥)来完成。系统地研究了La3+-Co2+取代对M型锶铁氧... 采用陶瓷法制备了La3+-Co2+取代的M型锶铁氧体Sr1-xLaxFe12-xCoxO19(x=0.05~0.2)。用X射线衍射仪对粉末样品的结构进行了观测,磁导率减落测量用计算机辅助系统的阻抗自动测量仪(LCR电桥)来完成。系统地研究了La3+-Co2+取代对M型锶铁氧体结构和磁导率的影响。在80~500K温度范围内进行去磁处理,测量结果用等时曲线表示,实验结果表明,在纯的M型锶铁氧体中没有发现磁导率减落现象,掺杂La3+-Co2+后的系列样品中均发现了较为明显的磁导率减落现象,在样品中观察到了三个吸收蜂,这证实了掺杂取代后有少量的Fe2+离子产生和杂质磁性Co2+离子进入六角晶体的晶位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型锶铁氧体 La^3+-Co^2+取代 磁导率减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rFe_(12-x)Re_xO_(19)(Re=Sm,Dy,Er)铁氧体纤维的制备及其磁性能
16
作者 孟献丰 纪永康 沈湘黔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29-333,共5页
以聚乙烯吡咯烷酮、金属盐和稀土为原料,采用静电纺丝法成功制备了SrFe12-xRexO19(Re=Sm,Dy,Er)铁氧体纤维.通过TG-DSC,XRD,SEM,TEM和VSM等技术手段对前驱体复合纤维和目标纤维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稀土离子在SrFe12O19纤维晶格中... 以聚乙烯吡咯烷酮、金属盐和稀土为原料,采用静电纺丝法成功制备了SrFe12-xRexO19(Re=Sm,Dy,Er)铁氧体纤维.通过TG-DSC,XRD,SEM,TEM和VSM等技术手段对前驱体复合纤维和目标纤维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稀土离子在SrFe12O19纤维晶格中的溶解度是有限的,稀土离子的引入抑制了铁氧体晶粒的生长;制备的SrFe12-xRexO19纤维表面光滑,主要由六角片状晶粒组成,晶粒尺寸在60 nm左右;比饱和磁化强度随稀土离子半径的增大和稀土掺量的增加而减小,矫顽力表现出相反的特征,表明稀土离子取代改变了铁氧体的晶格结构和磁晶各向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型锶铁氧体 稀土 纤维 静电纺丝 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锶铁氧体矫顽力和剩磁增强的机理分析(英文) 被引量:3
17
作者 昝芬莲 马永青 +3 位作者 张贤 马倩 郑赣鸿 戴振翔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5-54,共10页
通过改变前驱体溶液中Fe3+/Sr2+的摩尔比和烧结温度,用共沉淀法合成锶铁氧体的纳米晶体.由于应力各向异性的减弱,随着烧结温度的增加,单相和复合相的SrFe12O19纳米粒子样品的矫顽力均减小.对于前驱体溶液中不同Fe3+/Sr2+摩尔比形成的单... 通过改变前驱体溶液中Fe3+/Sr2+的摩尔比和烧结温度,用共沉淀法合成锶铁氧体的纳米晶体.由于应力各向异性的减弱,随着烧结温度的增加,单相和复合相的SrFe12O19纳米粒子样品的矫顽力均减小.对于前驱体溶液中不同Fe3+/Sr2+摩尔比形成的单相SrFe12O19,矫顽力的大小主要由Fe3+空位和反磁化核决定.单相SrFe12O19纳米粒子间交换相互作用和硬磁的SrFe12O19与软磁的γ-Fe2O3之间的交换弹簧作用,可导致剩磁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型锶铁氧体 矫顽力机理 交换耦合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晶复合SrM永磁铁氧体的制备和交换耦合作用 被引量:8
18
作者 刘先松 钟伟 +2 位作者 姜洪英 顾本喜 都有为 《中国粉体技术》 CAS 2001年第5期6-9,共4页
采用sol-gel方法制备M型六角锶铁氧体。利用X光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和VSM对纳米晶样品进行了研究。当热处理温度小于 80 0℃ ,样品存在复相。在同样条件下 ,压成薄片的样品存在硬磁与软磁SrFe12 O19/γ Fe2 O3 的纳米复合相的磁性交换... 采用sol-gel方法制备M型六角锶铁氧体。利用X光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和VSM对纳米晶样品进行了研究。当热处理温度小于 80 0℃ ,样品存在复相。在同样条件下 ,压成薄片的样品存在硬磁与软磁SrFe12 O19/γ Fe2 O3 的纳米复合相的磁性交换耦合作用。温度为 80 0℃的薄片样品 ,比饱和磁化强度σS 为 75 .6emu/g ,内禀矫顽力Hcj 为6 0 15Oe ,最大磁能积 (BH) Max 为 1.87MGOe ,而粉末样品相应的分别为 75 .9emu/ g ,6 40 0Oe和 1.5 2MGOe。当热处理温度大于 85 0℃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复合材料 m六角铁氧体 交换耦合 溶胶-凝胶法 制备 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r_(1-x)La_xFe_(12-y)Co_yO_(19)铁氧体的结构与磁性 被引量:4
19
作者 黄凯 刘先松 《磁性材料及器件》 CAS CSCD 2008年第4期22-25,共4页
采用陶瓷法制备了La3+、Co2+取代的Sr1-xLaxFe12-yCoyO19各向异性烧结锶铁氧体材料。实验发现,随着取代量y的增大,样品Sr1-xLaxFe12-yCoyO19(x=0.18,x>y)的晶格常数a基本保持不变,晶格常数c逐渐减小,而磁感应矫顽力Hcb和比饱和磁化... 采用陶瓷法制备了La3+、Co2+取代的Sr1-xLaxFe12-yCoyO19各向异性烧结锶铁氧体材料。实验发现,随着取代量y的增大,样品Sr1-xLaxFe12-yCoyO19(x=0.18,x>y)的晶格常数a基本保持不变,晶格常数c逐渐减小,而磁感应矫顽力Hcb和比饱和磁化强度σs显著增大,内禀矫顽力Hcj先增大后减小。结果表明样品Sr1-xLaxFe12-yCoyO19(x=0.18,x>y)具有良好的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型锶铁氧体 La3+ Co2+取代 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TCC环行器用SrFe_(12)O_(19)铁氧体的低温烧结特性
20
作者 彭龙 胡跃斌 +3 位作者 张大弓 苏海 胡云 李乐中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B12期71-75,共5页
基于微波铁氧体材料在低温共烧陶瓷(LTCC)术领域的重要应用前景,采用固相法以Bi_2O_3、CuO、PbO、B_2O_3、MoO_3和高岭土(Al_2O_3·2SiO_2·2H_2O)为烧结助剂制备了低温烧结六角晶M型锶铁氧体(Sr Fe12O19)材料。结果表明,烧结... 基于微波铁氧体材料在低温共烧陶瓷(LTCC)术领域的重要应用前景,采用固相法以Bi_2O_3、CuO、PbO、B_2O_3、MoO_3和高岭土(Al_2O_3·2SiO_2·2H_2O)为烧结助剂制备了低温烧结六角晶M型锶铁氧体(Sr Fe12O19)材料。结果表明,烧结助剂对材料的晶体结构、致密度、直流电阻率和静态磁学性能影响显著。通过调整Bi_2O_3、CuO和PbO的含量可以改善材料的晶相组成,获得Sr Fe_(12_O_(19)单相结构。Bi_2O_3和PbO的适当添加使材料的致密度提高到94%以上,利于材料饱和磁化强度Ms和内禀矫顽力Hcj的增加。当Bi2O3的添加量为3%(质量分数)时,材料的电学特性和磁性能都较优,直流电阻率ρ为0.42×108Ω·cm,Ms和Hcj分别达到60.7 A·m2/kg和347.2 k A/m,在微波LTCC环行器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型锶铁氧体 低温烧结 微波铁氧体器件 LTCC环行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