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文文学的启蒙与汉语文化的重建——刘再复、朱寿桐、卢新华澳门三人谈 被引量:3
1
作者 庄园 《华文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10,共6页
2017年12月21日,文化名人刘再复、朱寿桐和卢新华等在澳门大学中国历史文化中心雅聚,他们就中国文化与华文文学等话题展开学术对谈。刘再复谈启蒙的重要性;朱寿桐倡言汉语文化;卢新华再提中国文化的重建。
关键词 华文文学 汉语文化 刘再复 朱寿桐 卢新华 澳门对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醉翁谈录》中“新话”考
2
作者 韩洪波 陈安梅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62-66,共5页
《醉翁谈录》中"新话"一词与"新语"相近,实为旧话新说、汇集旧闻轶事的小说家言,其体制可远溯至汉代陆贾《新语》,而主要是借鉴《世说新语》之体,为说书艺人提供底本,以随意拼接,临场演绎新的故事。
关键词 醉翁谈录 新话 新语 考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伤痕文学看文学永恒的魅力
3
作者 于启泓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59-60,共2页
伤痕文学,作为文革后的一个文学流派,是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写出了一批反映"受伤的一代"的作品,抒发了埋藏在人民心底的悲愤与狂喜。特别是以刘心武、卢新华为代表的伤痕小说,更充分地体现了这一特色。
关键词 伤痕文学 刘心武 卢新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承载民族救亡使命的传播符号——论重庆时期《新华日报》抗战木刻版画的独特使命与价值 被引量:3
4
作者 魏长健 《传媒观察》 2019年第5期96-101,共6页
在抗战烽火中创刊的《新华日报》,是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出版的第一张中央机关报。为了团结全民族统一抗战,《新华日报》充分发挥新兴木刻版画易读易懂的图像传播功能,刊发了大量国内抗战、国际反法西斯斗争,以及大后方和解放区的民生木... 在抗战烽火中创刊的《新华日报》,是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出版的第一张中央机关报。为了团结全民族统一抗战,《新华日报》充分发挥新兴木刻版画易读易懂的图像传播功能,刊发了大量国内抗战、国际反法西斯斗争,以及大后方和解放区的民生木刻版画,为民族独立自由解放起到了呐喊、鼓舞、推动的宣传作用。这种以新兴木刻形态参与抗敌救亡运动的群体性美术创作现象,既是中国美术史上的特例,更是近代中国报业史上珍贵的传播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华日报》 鲁迅 新兴木刻 抗战版画 “木刻阵线” 现实主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