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期电针下合穴对肠道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陈辉 瞿丽 +1 位作者 黄永钢 谢达飞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15期143-145,153,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电针下合穴对肠道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1月~2014年9月浙江医院收治的行开腹胃肠道手术患者8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禁食、胃肠减压、补液、抗感染等对症治疗,治疗组于术后2... 目的:探讨早期电针下合穴对肠道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1月~2014年9月浙江医院收治的行开腹胃肠道手术患者8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禁食、胃肠减压、补液、抗感染等对症治疗,治疗组于术后24 h内给予电针下合穴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及血浆胃泌素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7%,显著高于对照组(74.4%)(P〈0.05);治疗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及进食时间均较对照组患者明显缩短(P〈0.05);术后1、2 d两组血浆胃泌素水平均明显下降,治疗组术后2、3 d血浆胃泌素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电针下合穴治疗肠道术后胃肠功能紊乱,可改善血清胃泌素水平,促进胃肠功能早期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手术 电针治疗 下合穴 胃肠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性便秘患者相关经穴红外热温度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张辉 谷忠悦 +2 位作者 杜天龙 王波 陈苏宁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8年第12期2631-2634,共4页
目的:通过功能性便秘患者临床常用经穴的红外温度比较研究,探讨功能性便秘患者的敏感经穴,为提升功能性便秘的针灸诊治水平治疗提供客观依据。方法:招募功能性便秘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健康受试者3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ATIR-M301医用红外... 目的:通过功能性便秘患者临床常用经穴的红外温度比较研究,探讨功能性便秘患者的敏感经穴,为提升功能性便秘的针灸诊治水平治疗提供客观依据。方法:招募功能性便秘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健康受试者3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ATIR-M301医用红外热像仪,采集受试者红外热图,采用点测温方法检测受试者腹部及文献报道四肢部可治疗便秘的特定穴、经验用穴的红外温度,计算相对温度(经穴温度/腋下温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左侧支沟、上巨虚、下巨虚、曲池穴位相对温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左侧支沟、上巨虚、下巨虚、曲池是功能性便秘的病理反应敏感点,其经穴红外温度变化可作为临床治疗选穴的依据,体现了特定穴理论的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热成像 功能性便秘 经穴 下合穴 特定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下合穴为主治疗小儿呃逆56例
3
作者 龙书科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年第5期50-51,共2页
目的:观察针刺下合穴为主,与常规针刺治疗小儿呃逆的疗效差异。方法:治疗组采用针刺足三里(双侧),上巨虚(双侧),下巨虚(双侧),左右交替使用;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两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78.57%,对照组治愈率为57.14%... 目的:观察针刺下合穴为主,与常规针刺治疗小儿呃逆的疗效差异。方法:治疗组采用针刺足三里(双侧),上巨虚(双侧),下巨虚(双侧),左右交替使用;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两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78.57%,对照组治愈率为57.14%,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本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治疗 下合穴 小儿呃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