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ow-temperature performance and high-rate discharge capability of AB_5-type non-stoichiometric hydrogen storage alloy 被引量:1
1
作者 陆延静 朱磊 +3 位作者 成艳 陈晖 简旭宇 王忠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会刊:英文版》 CSCD 2007年第A02期978-984,共7页
Low-temperature performance and high-rate discharge capability of AB5-type non-stoichiometric hydrogen storage are studied. X-ray diffraction(XRD),pressure-composition-temperature(PCT) curves and electrochemical imped... Low-temperature performance and high-rate discharge capability of AB5-type non-stoichiometric hydrogen storage are studied. X-ray diffraction(XRD),pressure-composition-temperature(PCT) curves and 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EIS) are applied to characterize the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of ABx(x=4.8,4.9,5.0,5.1,5.2) alloy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non-stoichiometric alloys exhibit better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compared with that of the AB5 allo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氢合金 化学计量学 低温性能 放电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膨胀剂对动力电池低温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李敏 吴涛 +2 位作者 战祥连 陈龙霞 孟秀霞 《电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59-864,共6页
以腐植酸配方为基础配方,研究添加栲胶、木素磺酸钠及乙醇处理腐植酸等有机膨胀剂对铅酸动力电池性能的影响。通过差热分析、SEM观察、低温容量及耐高温性能等研究发现,橡椀栲胶、乙醇处理腐植酸及木素磺酸钠可提高电池的低温容量,但橡... 以腐植酸配方为基础配方,研究添加栲胶、木素磺酸钠及乙醇处理腐植酸等有机膨胀剂对铅酸动力电池性能的影响。通过差热分析、SEM观察、低温容量及耐高温性能等研究发现,橡椀栲胶、乙醇处理腐植酸及木素磺酸钠可提高电池的低温容量,但橡椀栲胶的热稳定性相对较差,因此优选乙醇处理腐植酸和木素磺酸钠做进一步的含量优化。含量优化实验发现,乙醇处理腐植酸与木素磺酸钠的复合、木素磺酸钠添加量的进一步提高,有助于低温容量的进一步提升。但是随着木素磺酸钠添加量的提高,电池的充电接受能力有所降低,当超过一定量后,电池寿命有提前终止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膨胀剂 低温性能 热稳定性 充电接受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铁锂锂电池在低温环境下的充放电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曹虎山 徐晓玲 《中国高新科技》 2025年第1期38-39,42,共3页
为了研究磷酸铁锂锂电池在低温环境下的充放电性能,文章采用不同温度条件进行实验测试,分析其容量、效率和电压平台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温显著降低了电池的充放电性能,表现为锂离子迁移速率减缓、内部阻抗增加及电池输出功率下降。分析... 为了研究磷酸铁锂锂电池在低温环境下的充放电性能,文章采用不同温度条件进行实验测试,分析其容量、效率和电压平台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温显著降低了电池的充放电性能,表现为锂离子迁移速率减缓、内部阻抗增加及电池输出功率下降。分析认为,通过优化电解液和改进电池设计,可有效改善低温下的电池性能,提升其在极端环境中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铁锂电池 低温环境 充放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搁置对锂离子电池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马文斌 杨小钰 谢松 《电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33-536,共4页
了解低温搁置对电池循环性能及老化机制的影响,对锂离子电池在低温环境的运行管理很重要。在-40℃和25℃下搁置电池,并以1.00 C倍率在2.30~3.65 V进行充放电,重复上述操作15次。通过健康状态(SOH)、电化学阻抗、微分电压及容量增量曲线... 了解低温搁置对电池循环性能及老化机制的影响,对锂离子电池在低温环境的运行管理很重要。在-40℃和25℃下搁置电池,并以1.00 C倍率在2.30~3.65 V进行充放电,重复上述操作15次。通过健康状态(SOH)、电化学阻抗、微分电压及容量增量曲线等性能参数,对锂离子电池的老化行为进行分析。低温搁置对电池SOH有一定影响,与对照组相比,平均容量保持率下降了2.04个百分点,首次库仑效率为97.4%。低温搁置后的电池欧姆阻抗和电荷转移阻抗增大。分析微分电压和容量增量曲线发现,电池内部活性物质和活性Li+损失是造成容量衰减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低温搁置 电化学性能 充放电曲线 容量损失 老化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铁锂锂离子电池低温不可逆析锂及其对电池性能衰减的影响
5
作者 李义函 卢世刚 +4 位作者 王晶 查汪珺 戴正航 郭奕彤 杨泽茜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656-3665,共10页
锂离子电池低温充放电过程中发生锂的析出-溶解反应,由于不可逆析锂导致生成“死锂”,对电池性能造成影响。本工作研究了磷酸铁锂锂离子电池在5~-12℃范围内0.1C充放电过程中锂的析锂-溶解行为,建立了总析锂量和可逆析锂量、不可逆析锂... 锂离子电池低温充放电过程中发生锂的析出-溶解反应,由于不可逆析锂导致生成“死锂”,对电池性能造成影响。本工作研究了磷酸铁锂锂离子电池在5~-12℃范围内0.1C充放电过程中锂的析锂-溶解行为,建立了总析锂量和可逆析锂量、不可逆析锂量与充放电温度之间的关联关系;拆解低温充放电后的电池,采用SEM、EDX和XPS分析了负极的形貌、元素分布和表面组成,明确了“死锂”在负极表面/内部的分布特征;研究了低温充放电后电池的充放电性能和循环性能,发现低温充放电后电池容量降低,5℃充放电后电池较原始样品0.5C循环容量衰减更快,而更低温度充放电后电池循环性能变好。研究得出,电池充放电温度越低,总析锂容量越高且不可逆析锂容量占比越大,而低温充放电后电池容量降低主要归因于不可逆析锂导致的活性锂损失,更低温度下充放电后电池循环性能更好归因于活性锂损失造成负极嵌脱锂最低电位的升高,而5℃时循环性能变差则归因于负极元素分布、孔隙结构和表面组成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铁锂锂离子电池 低温充放电 不可逆析锂 负极形貌与元素分布 性能衰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低温漂高电源抑制能力的振荡器设计
6
作者 温力畅 张瑛 +1 位作者 沈俊杰 熊天宇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08-114,共7页
为了提升开关电源芯片中振荡器的温度特性和电源抑制能力,提出一种改进型拓扑结构的RC振荡器。该振荡器由电容充放电模块、偏置电流源模块、比较器模块以及寄存器模块组成。通过将电容的上下极板都接入电流源,并对电容下极板流过的电流... 为了提升开关电源芯片中振荡器的温度特性和电源抑制能力,提出一种改进型拓扑结构的RC振荡器。该振荡器由电容充放电模块、偏置电流源模块、比较器模块以及寄存器模块组成。通过将电容的上下极板都接入电流源,并对电容下极板流过的电流进行采样,引入负反馈对充放电电流源进行动态调节,从而减小电容上极板电压通过沟道调制效应对充放电电流源的影响,增强充放电电流源的电源抑制能力。再配合偏置电流源模块中经过温度补偿的偏置电流,得到具有低温漂特性及高电源抑制能力的振荡频率。基于CSMC 0.18μm BCD工艺完成了电路设计,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振荡器工作频率为411 kHz,电源电压为2.6~3.8 V时频率变化为0.119%,温度为-40~125℃时频率变化为3%。该振荡器具有较强的电源抑制能力,能很好地满足开关电源芯片中振荡器的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C振荡器 高电源抑制能力 低温漂 电容充放电模块 振荡频率 负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极添加剂对铅酸蓄电池低温性能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陈宪刚 邵伟 +2 位作者 吴涛 徐加民 李林萍 《蓄电池》 CAS 2024年第3期121-126,136,共7页
通过DSC热流曲线初步分析了木素A与腐植酸的热分解峰差异。通过SEM扫描电镜分析了3种添加剂(木素A、腐植酸和乙炔黑)及负极活性物质的微观晶貌。通过测试,对比分析了木素A、腐植酸和乙炔黑对电池初期容量、低温容量及低温充电接受能力... 通过DSC热流曲线初步分析了木素A与腐植酸的热分解峰差异。通过SEM扫描电镜分析了3种添加剂(木素A、腐植酸和乙炔黑)及负极活性物质的微观晶貌。通过测试,对比分析了木素A、腐植酸和乙炔黑对电池初期容量、低温容量及低温充电接受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木素A与腐植酸热分解峰温度不同,木素A、腐植酸和乙炔黑的微观形貌也不同。结合木素A、腐植酸和乙炔黑的作用机理,猜测可能它们对电池低温性能影响程度不同。不同添加剂配比下的负极活性物质微观晶貌、孔径等没有太大差异。木素A、腐植酸、乙炔黑均能够提高电池初期容量、低温容量和低温充电接受能力,但是相对来说木素A的影响程度较大,而且其添加量越多,电池初期容量、低温容量及低温充电接受能力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酸蓄电池 负极 添加剂 木素磺酸钠 腐植酸 乙炔黑 初期容量 低温容量 充电接受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循环老化锂离子电池热失控特性研究
8
作者 赵路遥 童军 +1 位作者 徐果 张钧铭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80-786,共7页
锂离子电池在低温环境下工作会不可避免地发生循环老化,导致电池容量下降、阻抗增加等性能衰退,更会加剧电池发生热失控的风险。文章搭建了热失控试验平台,进行锂离子电池低温环境下循环老化热失控特性研究,分析老化程度、荷电状态及其... 锂离子电池在低温环境下工作会不可避免地发生循环老化,导致电池容量下降、阻抗增加等性能衰退,更会加剧电池发生热失控的风险。文章搭建了热失控试验平台,进行锂离子电池低温环境下循环老化热失控特性研究,分析老化程度、荷电状态及其耦合条件对锂离子电池热失控特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在-10℃的低温环境下,电池发生燃爆的时间提前,喷射更加剧烈,温升速率上升更为明显,但电池表面上部(近泄压阀)温度随循环圈数的增加而降低。由于电池下部没有喷射口,热量聚集导致电池下部温度略高于上部。试验同时给出了不同老化程度及荷电状态下电池发生热失控时的电压及质量损失演变规律。研究结果有助于提高对老化锂离子电池热失控特性的认识,为低温环境下运行的锂离子电池安全性提供理论依据及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低温环境 热失控 充放电倍率 荷电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方波脉冲模式下介质阻挡放电产生臭氧的研究
9
作者 姜松 何园园 《电子科技》 2024年第2期30-35,共6页
为提高介质阻挡放电产生臭氧的浓度和产量,文中研究了不同方波脉冲模式下介质阻挡放电产生臭氧的特性。文中对系统放电特性进行分析,计算系统放电功率,研究其在不同极性、不同频率和不同脉宽下产生臭氧的浓度和产量,并对其产生的结果进... 为提高介质阻挡放电产生臭氧的浓度和产量,文中研究了不同方波脉冲模式下介质阻挡放电产生臭氧的特性。文中对系统放电特性进行分析,计算系统放电功率,研究其在不同极性、不同频率和不同脉宽下产生臭氧的浓度和产量,并对其产生的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研究结果表明,在施加正负极性方波脉冲时,臭氧浓度最高,为8.8 g·Nm^(-3);在施加正极性方波脉冲时,臭氧产量最高,为55 g·kWh^(-1)。随着频率的增加,臭氧浓度和产量均呈现先增加后下降趋势。在放电频率为1 kHz时,臭氧浓度最大;在放电频率为1.5 kHz时,臭氧产量最高。在其它参数一定的情况下,随着脉宽的增加,臭氧浓度缓慢增加,臭氧的产量基本无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质阻挡放电 低温等离子体 方波脉冲 不同脉冲模式 放电特性 累积电荷 臭氧浓度 臭氧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木素在铅酸蓄电池领域的应用分析
10
作者 高鹤 陈二霞 +5 位作者 霍玉龙 王再红 闫娜 李阿欣 梁红玉 朱红英 《蓄电池》 CAS 2024年第3期111-116,共6页
采用固含量及pH值、SEM、IR、TGA/DSC等分析方法对两种木素进行理化性能分析。对分别采用这两种木素的12 V 70 Ah样品电池进行低温放电性能、充电接受能力和循环寿命性能验证。结果发现:两种木素在官能团及热重分析的第1个吸热峰存在差... 采用固含量及pH值、SEM、IR、TGA/DSC等分析方法对两种木素进行理化性能分析。对分别采用这两种木素的12 V 70 Ah样品电池进行低温放电性能、充电接受能力和循环寿命性能验证。结果发现:两种木素在官能团及热重分析的第1个吸热峰存在差异。木素B对铅酸蓄电池的低温放电性能、25℃下17.5%DoD循环寿命和60℃下17.5%DoD循环寿命更有利。通过综合分析木素B的理化性能和电化学性能得出了木素B的最佳添加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酸蓄电池 木素 膨胀剂 低温放电 充电接受能力 循环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寒条件下军用二次电池充放电保障适应性改进研究
11
作者 赵润泽 程中华 +3 位作者 路瑜亮 陈正虎 王苏逸 张宇 《蓄电池》 CAS 2024年第6期266-272,共7页
针对极寒条件下军用二次电池的充放电性能下降从而严重影响部队作战保障能力的问题,分析了二次电池保障现状与矛盾问题,研究了极寒条件下二次电池保障需求,探讨了不同二次电池充放电低温适应性关键技术,进一步阐述了电池快充技术的优越... 针对极寒条件下军用二次电池的充放电性能下降从而严重影响部队作战保障能力的问题,分析了二次电池保障现状与矛盾问题,研究了极寒条件下二次电池保障需求,探讨了不同二次电池充放电低温适应性关键技术,进一步阐述了电池快充技术的优越性与换电保障模式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寒条件 二次电池 充放电保障 铅酸电池 锂离子电池 低温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工况下不同类型纯电动汽车充电性能测试研究
12
作者 刘鹏 李川 +1 位作者 张宝强 樊彬 《汽车电器》 2024年第11期21-23,共3页
800V高压平台等技术的发展促进新能源汽车充电性能的提高。文章以不同动力电池类型、不同电压平台的纯电动汽车整车作为研究对象,在不同低温工况下进行整车充电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三元锂电池的测试车辆的低温充电性能好于采用磷酸... 800V高压平台等技术的发展促进新能源汽车充电性能的提高。文章以不同动力电池类型、不同电压平台的纯电动汽车整车作为研究对象,在不同低温工况下进行整车充电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三元锂电池的测试车辆的低温充电性能好于采用磷酸铁锂电池的测试车辆(整车电压平台都为400V);采用800V整车电压平台的测试车辆的低温充电性能好于采用400V整车电压平台的测试车辆(整车动力电池都为磷酸铁锂电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电动汽车 低温 充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车用锂离子电池低温性能研究 被引量:44
13
作者 雷治国 张承宁 +2 位作者 李军求 范广冲 林哲炜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927-933,共7页
为揭示锂离子电池的低温性能,对35A·h锰酸锂电池单体进行低温下充放电特性实验研究,并通过电压极差对电池的一致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低温下,电池的充放电性能显著下降(在-10℃,以10A恒流充电仅能充入额定容量的60.23%;在-40℃... 为揭示锂离子电池的低温性能,对35A·h锰酸锂电池单体进行低温下充放电特性实验研究,并通过电压极差对电池的一致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低温下,电池的充放电性能显著下降(在-10℃,以10A恒流充电仅能充入额定容量的60.23%;在-40℃下,以10A恒流放电仅能放出额定容量的22%);充放电内阻显著增大,电池一致性变差。因此,锂离子动力电池组须安装加热系统,以确保电动车辆在低温下正常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车 锂离子电池 充放电特性 低温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LiCoO_2系锂离子电池低温充放电性能 被引量:15
14
作者 陈继涛 周恒辉 +2 位作者 倪江锋 常文保 慈云祥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90-92,共3页
研究了低温(-20℃)对锂离子电池充放电性能的影响,并与其常温(25℃)性能作了比较。结果表明:在低温条件下电池的放电性能显著变差,0 2C放电时,放电容量仅为常温放电容量的77%,放电平台比常温时降低了0 5V;1C放电时,放电容量仅为0 2C放... 研究了低温(-20℃)对锂离子电池充放电性能的影响,并与其常温(25℃)性能作了比较。结果表明:在低温条件下电池的放电性能显著变差,0 2C放电时,放电容量仅为常温放电容量的77%,放电平台比常温时降低了0 5V;1C放电时,放电容量仅为0 2C放电容量的4%。低温充电性能也明显恶化,恒压充电时间增长。锂离子电池低温电化学性能变差,主要是低温条件下锂离子在正负极颗粒中固相扩散阻抗增大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iCoO2系锂离子电池 充电性能 放电性能 电解液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低温充放电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6
15
作者 谢晓华 解晶莹 夏保佳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581-583,614,共4页
研究了锂离子电池在不同温度下(室温~-30℃)的充放电性能。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降低,锂离子电池的充电性能和放电性能均显著降低。当温度降至-30℃时,电池的放电容量为室温放电容量的87.0%,放电平均电压比室温时降低了0.598V;锂离子电... 研究了锂离子电池在不同温度下(室温~-30℃)的充放电性能。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降低,锂离子电池的充电性能和放电性能均显著降低。当温度降至-30℃时,电池的放电容量为室温放电容量的87.0%,放电平均电压比室温时降低了0.598V;锂离子电流的恒流充电容量仅为充电总容量的14%,恒压充电时间增长。结合电化学阻抗图谱,对锂离子电池低温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充放电 低温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车用MH-Ni蓄电池充放电性能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范美强 廖维林 +2 位作者 吴伯荣 陈晖 简旭宇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95-198,共4页
检测比较了80Ah方型MH-Ni蓄电池不同倍率的充放电性能,并给出了不同温度下1C充放电电压和温度特性曲线。分析得出:充电过程温度升高较快,须对温度进行检测和控制;以前将作为充电终点判据的温升速率确定为1.5~2.0℃·min-1,不适合8... 检测比较了80Ah方型MH-Ni蓄电池不同倍率的充放电性能,并给出了不同温度下1C充放电电压和温度特性曲线。分析得出:充电过程温度升高较快,须对温度进行检测和控制;以前将作为充电终点判据的温升速率确定为1.5~2.0℃·min-1,不适合80Ah方型电池,须重新确定充电截止温升速率;不同温度下,MH-Ni蓄电池1C充放电性能较好,显示MH-Ni蓄电池具有良好的大电流充放电能力,可在混合动力车上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H-NI蓄电池 充放电性能 高低温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烷和丙烯用于低温冷柜的性能和充灌量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钱文波 晏刚 +1 位作者 冯永斌 李景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04-108,共5页
为了解决目前应用于低温冷柜的制冷剂R22、R404A等的环保问题,将天然工质HCs(碳氢化合物)应用于低温冷柜以替代上述传统的低温制冷剂.编写了制冷剂循环性能程序,比较了HCs和R22等在低温工况下的热力学循环性能.根据欧盟标准EN-378中对HC... 为了解决目前应用于低温冷柜的制冷剂R22、R404A等的环保问题,将天然工质HCs(碳氢化合物)应用于低温冷柜以替代上述传统的低温制冷剂.编写了制冷剂循环性能程序,比较了HCs和R22等在低温工况下的热力学循环性能.根据欧盟标准EN-378中对HCs充灌量的要求,建立了相应的冷柜充灌量计算模型,计算比较了R1270(丙烯)、R290(丙烷)和R22的理论充灌量.结果表明:R1270和R290的压力比、排气温度等比R22要低,系统的性能系数比R502、R507A、R404A要高,综合性能要好于R22、R502、R507A、R404A;R1270和R290在某冷柜中的最优充灌量分别为130 g和110 g,远小于R22的220 g,符合欧盟标准的安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氢化合物 低温工况 循环性能 充灌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FePO4锂离子电池的低温性能 被引量:18
18
作者 冯祥明 张晶晶 +1 位作者 李荣富 李中军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6-37,共2页
采用循环伏安和充放电测试研究了LiFePO4和碳负极材料的低温性能。LiFePO4在25℃时的0.1C和0.3C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56 mAh/g和148 mAh/g,在-20℃时分别为91 mAh/g和65 mAh/g。碳负极材料在-20℃下以0.1C和0.3C放电,几乎可放出25℃时的全... 采用循环伏安和充放电测试研究了LiFePO4和碳负极材料的低温性能。LiFePO4在25℃时的0.1C和0.3C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56 mAh/g和148 mAh/g,在-20℃时分别为91 mAh/g和65 mAh/g。碳负极材料在-20℃下以0.1C和0.3C放电,几乎可放出25℃时的全部比容量,约330 mAh/g。LiFePO4是LiFePO4锂离子电池低温容量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铁锂(LiFePO4) 锂离子电池 低温 动力学性能 放电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传动车辆用锂离子电池组低温加热方法研究 被引量:17
19
作者 雷治国 张承宁 +1 位作者 雷学国 李军求 《电源学报》 CSCD 2016年第1期102-108,共7页
为提高电动车辆用锂离子动力电池的低温充放电性能,以35 Ah锰酸锂电池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低温下电池充放电特性,并采用宽线金属膜加热方法对-40℃下的电池组进行加热和充放电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低温下电池的充放电性能大幅衰减,采用宽... 为提高电动车辆用锂离子动力电池的低温充放电性能,以35 Ah锰酸锂电池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低温下电池充放电特性,并采用宽线金属膜加热方法对-40℃下的电池组进行加热和充放电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低温下电池的充放电性能大幅衰减,采用宽线金属膜加热方式能够显著提升电池的低温充放电性能;加热后,电池组可进行大电流充放电,可以满足电动车辆的行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充放电特性 低温性能 电动车辆 加热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密实模块药的弹道性能 被引量:9
20
作者 梁勇 姚月娟 +2 位作者 杨建 王琼林 郑双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1-54,共4页
采用含能材料对高能硝胺发射药药粒进行表面处理并模压,得到一种新型颗粒密实模块药。利用30mm高压模拟试验火炮,研究其弹道性能。结果表明,不同密度颗粒密实模块药弹道试验稳定性均较好,与散粒药相比相同膛压下初速提高4.1%。另外,该... 采用含能材料对高能硝胺发射药药粒进行表面处理并模压,得到一种新型颗粒密实模块药。利用30mm高压模拟试验火炮,研究其弹道性能。结果表明,不同密度颗粒密实模块药弹道试验稳定性均较好,与散粒药相比相同膛压下初速提高4.1%。另外,该颗粒密实模块药还具有明显的低温度系数效果,低温(-40℃)初速降为-0.13%,高温(50℃)膛压升为0.37%,而散粒药低温(-40℃)初速降为0.26%,高温(50℃)膛压升为9.04%。因此,将散粒药制成颗粒密实模块药,在保持最大膛压不变的条件下可以实现增加装药量,降低温度系数,达到大幅度提高炮口初速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能硝胺发射药 模块药 弹道性能 低温度系数 含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