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生物安全观建构野生动物保护公益诉讼
1
作者 王倩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143-155,共13页
《野生动物保护法》第六十三条确立了野生动物保护公益诉讼制度,该规定在凸显野生动物保护公益诉讼与生态环境公益诉讼交叉性的同时,未对野生动物保护公益诉讼的独立性给予充分关注。基于此,有必要在生物安全观急速融入总体国家安全观... 《野生动物保护法》第六十三条确立了野生动物保护公益诉讼制度,该规定在凸显野生动物保护公益诉讼与生态环境公益诉讼交叉性的同时,未对野生动物保护公益诉讼的独立性给予充分关注。基于此,有必要在生物安全观急速融入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背景下,构建独立的野生动物保护公益诉讼。基于生物安全保障的全面性要求,该诉的适用范围应当采用扩张方式。为保证公益诉讼立法模式的一致性,建议明确赋予检察机关或者社会组织等特定主体野生动物保护公益诉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安全观 总体国家安全观 野生动物保护公益诉讼 野生动物 生态环境公益诉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动物种类和数量的变化 被引量:12
2
作者 石强 吴楚材 吴章文 《中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1-54,共4页
为了探明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野生动物种类和数量的变化,采用野外踏察以及问卷调查法对上世纪70年代以来公园境内野生动物的种类、数量及生活习性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公园内野生动物在种类、数量和结构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许多动物已从... 为了探明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野生动物种类和数量的变化,采用野外踏察以及问卷调查法对上世纪70年代以来公园境内野生动物的种类、数量及生活习性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公园内野生动物在种类、数量和结构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许多动物已从公园中消失,不少动物亦濒临灭绝;在保存下来的动物中,也有一部分的生活习性发生了改变;在旅游开发利用的不同时期,公园内不同野生动物受影响的程度不一样;在公园开发之初,以鸟类受到的影响最大,兽类次之,爬行类最小,而在公园开发的后期,则刚好相反.为了保护野生动物资源,必须严禁猎杀野生动物,保持景区安静,建立野生动物通道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 野生动物 种类 数量 生活习性 旅游活动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调整对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被引量:4
3
作者 王怡敏 刘波 +2 位作者 肖军 涂文姬 张雁辉 《林业调查规划》 2022年第6期55-61,共7页
2021年国家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进行了调整,是自1989年以来第一次大规模、系统地调整,新名录中物种数量增加了1倍以上,新增重点保护野生动物517种(类)。文中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及调整情况进行阐述,梳理野生动物保护... 2021年国家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进行了调整,是自1989年以来第一次大规模、系统地调整,新名录中物种数量增加了1倍以上,新增重点保护野生动物517种(类)。文中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及调整情况进行阐述,梳理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的职能职责,分析名录调整后对分类分级管理、监测和评估、栖息地划定与管理、应急救助与收容救护、疫源疫病监测防控、野生动物损害补偿、野生动物管理及行政许可等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各项职责产生的影响。提出积极应对变化,争取各方支持,梳理工作重点,完善工作布局,重视调查监测,摸清资源本底等应对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名录调整 野生动物保护 栖息地 收容救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及其变化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唐凌凌 教忠意 《福建林业科技》 2022年第4期125-132,共8页
以1999年9月9日公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和2021年9月7日公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为研究对象,分析2版名录中保护植物的分类构成、主管部门等基本情况,对2版名录中保护植物的数量、保护级别、主管部门等变... 以1999年9月9日公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和2021年9月7日公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为研究对象,分析2版名录中保护植物的分类构成、主管部门等基本情况,对2版名录中保护植物的数量、保护级别、主管部门等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与1999版相比,2021版删除了39种(隶属26科36属)植物;新增保护植物总数达855种(隶属94科192属);新增苔藓植物和石松类植物,并将石松类植物与蕨类植物归为一个大类列出;并对21种(隶属15科18属)植物的保护级别和17种(隶属11科16属)植物的主管部门进行了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重点保护 野生植物名录 种类变化 保护级别 主管部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地理分布 被引量:3
5
作者 杜维波 潘建斌 +3 位作者 罗凡迪 祝传新 魏延丽 冯虎元 《甘肃林业科技》 2021年第4期1-11,共11页
依据新版《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查阅文献记录和馆藏标本,逐一查证甘肃省野生植物被收录情况。结果表明,甘肃省有分布记录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共计6大类52科83属125种2亚种8变种。
关键词 甘肃省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名录 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柏恐龙河州级自然保护区保护价值评价
6
作者 黄荣 张良实 余昌元 《林业调查规划》 2023年第2期85-88,92,共5页
双柏恐龙河州级自然保护区内保存有较为完整的自然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独特而丰富。文章在阐述保护区自然资源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其特点,从自然性、典型性、多样性、稀有性、脆弱性、科研价值等方面对保护区的保护价值进行了系统、全面... 双柏恐龙河州级自然保护区内保存有较为完整的自然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独特而丰富。文章在阐述保护区自然资源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其特点,从自然性、典型性、多样性、稀有性、脆弱性、科研价值等方面对保护区的保护价值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分析评价,认为该保护区重要生态系统和重要物种丰富,以热带季雨林和绿孔雀、滇南苏铁等为代表的生态系统及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科学研究及保护价值巨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 极小种群物种 保护价值评价 恐龙河州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母雪莲细胞悬浮培养合成黄酮及抗氧化活性(英文) 被引量:12
7
作者 刘永刚 高敏 +1 位作者 崔建云 刘春朝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421-1427,共7页
对水母雪莲细胞悬浮培养过程中细胞生长、黄酮积累和底物消耗的动力学过程进行了研究。经15d液体培养可获得最大生物量干重和黄酮产量分别为17.2g·L-1和607.8mg·L-1,通过调控基本培养基种类和有机添加物可提高雪莲细胞的生长... 对水母雪莲细胞悬浮培养过程中细胞生长、黄酮积累和底物消耗的动力学过程进行了研究。经15d液体培养可获得最大生物量干重和黄酮产量分别为17.2g·L-1和607.8mg·L-1,通过调控基本培养基种类和有机添加物可提高雪莲细胞的生长和黄酮积累。获得的水母雪莲细胞培养物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活性,其抗氧化活性与雪莲细胞中的黄酮含量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母雪莲 黄酮 悬浮细胞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视野下我国水生野生动物法律保护探析
8
作者 刘洋 赵龙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22年第10期98-102,共5页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是我国野生动物保护的重要法律依据。分析了我国水生野生动物的物种保护现状、相关法律制度及其不足之处,研究表明,我国在水生野生动物保护方面已有相应的法律保护制度,但仍存在部分野生动物缺少法律保障,...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是我国野生动物保护的重要法律依据。分析了我国水生野生动物的物种保护现状、相关法律制度及其不足之处,研究表明,我国在水生野生动物保护方面已有相应的法律保护制度,但仍存在部分野生动物缺少法律保障,不同野生动物保护名录间不匹配、不协调以及定罪量刑存在分歧等问题。建议加快修订《野生动物保护法》、科学整合野生动物保护名录、完善《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野生动物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法律保护 完善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重点保护淡水鱼类特点及其保护建议 被引量:5
9
作者 张志明 梁炆汉 +1 位作者 杨洋 陈锋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8-75,共8页
为了更好地保护中国淡水鱼类的多样性和种群资源,对2021年2月1日修订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淡水鱼类(含圆口纲和软骨鱼纲)的种类组成、地理分布、生态特点及保护地位进行了系统整理与总结。分析了当前保护工作所面临的困境... 为了更好地保护中国淡水鱼类的多样性和种群资源,对2021年2月1日修订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淡水鱼类(含圆口纲和软骨鱼纲)的种类组成、地理分布、生态特点及保护地位进行了系统整理与总结。分析了当前保护工作所面临的困境和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保护建议:①开展系统的保护鱼类资源调查,查明保护鱼类的分布、资源现状及面临的保护威胁,并建立信息共享机制;②加强鱼类生态学、人工繁育等保护科学技术研究;③落实责任强化监管,让保护工作落到实处;④持续开展监测评估,依据评估结果对保护名录进行适时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国家重点保护淡水鱼类 地理分布 生态特点 多样性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rchid conservation in China from 2000 to 2020:Achievements and perspectives 被引量:19
10
作者 Zhihua Zhou Ronghong Shi +2 位作者 Yu Zhang Xiaoke Xing Xiaohua Jin 《Plant Diversity》 SCIE CAS CSCD 2021年第5期343-349,共7页
We review achievements in the conservation of orchid diversity in China over the last 21 years.We provide updated information on orchid biodiversity and suggestions for orchid conservation in China.We outline national... We review achievements in the conservation of orchid diversity in China over the last 21 years.We provide updated information on orchid biodiversity and suggestions for orchid conservation in China.We outline national policies of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especially of orchid conservation,which provide general guidelines for orchid conservation in China.There are now approximately 1708 known species of Orchidaceae in 181 genera in China,including five new genera and 365 new species described over the last 21 years.The assessment of risk of extinction of all 1502 known native orchid species in China in 2013 indicated that 653 species were identified as threatened,132 species were treated as data-deficient,and four species endemic to China were classified as extinct.Approximately 1100 species(ca.65%)are protected i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s,and another~66 species in provincial nature reserves.About 800 native orchid species have living collections in major botanical gardens.The pollination biology of 74 native orchid species and the genetic diversity and spatial genetic structure of 29 orchid species have been investigated at a local scale and/or across species distributions.The mycorrhizal fungal community composition has been investigated in many genera,such as Bletilla,Coelogyne,Cymbidium,Cypripedium,and Dendrobium.Approximately 292 species will be included in the list of national key protected wild plants this year.Two major tasks for near future include in situ conservation and monitoring population dynamics of endangered spec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chid diversity In situ conservation Ex situ conservation Conservation biology list of national key protected wild plant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禁食水生野生动物法律法规研究--以人工繁育大鲵(Andrias davidianus)为例 被引量:3
11
作者 吴佳琦 裴兆斌 李恒顺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3期377-384,共8页
近年来SARS病毒、H7N9流感、埃博拉和新型冠状病毒等传染病共同特征都与野生动物有关。保护野生动物、禁止非法买卖和滥食野生动物再次被提及,并推到重大疫情防控和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制度的高度,如何有利于提高国家生物安全治理能力,引... 近年来SARS病毒、H7N9流感、埃博拉和新型冠状病毒等传染病共同特征都与野生动物有关。保护野生动物、禁止非法买卖和滥食野生动物再次被提及,并推到重大疫情防控和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制度的高度,如何有利于提高国家生物安全治理能力,引起整个社会的巨大关注。以人工繁育大鲵(Andrias davidianus)等水生野生保护动物为例,目前保护野生动物方面的法律法规不能行动滞后,相关部门需要加快制定全面野生动物保护的法律法规。全国人大常委会已经将全部陆生野生动物纳入禁止食用范围,扩大对其食用和经营行为的法律调整范围。虽然近期出台很多关于禁食野生动物的相关规定,但对人工繁育大鲵(A.davidianus)等水生野生保护动物是不是可以被食用还不确定,此时全面完善食用人工养殖水生野生动物的管理制度,成为法律法规制定的重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繁育大鲵 水生野生保护动物 人工繁育 禁止食用 野生动物 禁食清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 被引量:3
12
作者 蒲云海 刘瑛 +5 位作者 刘本洲 王盛斌 陈芬 王莉 梅浩 石道良 《湖北林业科技》 2021年第6期50-58,共9页
根据2021年8月7日国务院批准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对湖北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湖北省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62种,占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总种数的14.5%。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11种,国家... 根据2021年8月7日国务院批准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对湖北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湖北省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62种,占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总种数的14.5%。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11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151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野生植物名录 湖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初探
13
作者 王敏 李鹏琪 +6 位作者 钟光谱 钟慧琪 杨志刚 刘浩 刘苏 杨丽 周文昌 《湖北林业科技》 2021年第3期43-52,共10页
对湖北省分布的国家新颁布的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进行了研究,据统计湖北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共有7纲32目66科202种,其中哺乳纲5目12科27种;鸟纲16目35科141种;爬行纲2目3科4种;两栖纲2目5科10种;硬骨鱼纲4目7科13种;昆虫纲2目3科4种;双... 对湖北省分布的国家新颁布的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进行了研究,据统计湖北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共有7纲32目66科202种,其中哺乳纲5目12科27种;鸟纲16目35科141种;爬行纲2目3科4种;两栖纲2目5科10种;硬骨鱼纲4目7科13种;昆虫纲2目3科4种;双壳纲1目1科3种。上述湖北省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中,国家Ⅰ级有47种,国家Ⅱ级有155种;有16种由原国家Ⅱ级提升为国家Ⅰ级;新增的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共82种,其中国家Ⅰ级7种,国家Ⅱ级75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保护动物 野生动物 湖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峰山国家森林公园陆生脊椎动物物种多样性及其保护现状 被引量:1
14
作者 谢再成 李小青 《江西科学》 2013年第5期635-637,641,共4页
以峰山国家森林公园2次野生动物资源调查为基础,结合连年观测记载,分析了该区域内野生动物物种变化,确定境内有陆生脊椎动物237种,其中鸟类149种,兽类34种,两栖类16种,爬行类38种,包括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2种,Ⅱ级保护动物27种。同时... 以峰山国家森林公园2次野生动物资源调查为基础,结合连年观测记载,分析了该区域内野生动物物种变化,确定境内有陆生脊椎动物237种,其中鸟类149种,兽类34种,两栖类16种,爬行类38种,包括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2种,Ⅱ级保护动物27种。同时还探讨了目前影响野生动物保护的主要因素,并籍此提出了相应的野生动物保护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种多样性 野生动物保护 珍稀动物分布 栖息地 峰山国家森林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起未经许可驯养繁殖国家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案的思考
15
作者 杜运会 杜婷 +1 位作者 涂凌 张琰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8年第7期54-56,共3页
基于某农委办理的一起未经许可驯养繁殖国家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案,对驯养繁殖和利用的概念、新旧法条适用、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鉴定等问题进行了思考。围绕违法行为的定性及法律适用,总结了该案存在的未经许可繁育、未经许可驯养繁... 基于某农委办理的一起未经许可驯养繁殖国家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案,对驯养繁殖和利用的概念、新旧法条适用、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鉴定等问题进行了思考。围绕违法行为的定性及法律适用,总结了该案存在的未经许可繁育、未经许可驯养繁殖、违法利用国家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以及违法行为不存在等4种观点,笔者针对不同观点一一辨析,并由此提出尽快制定或修订配套法律法规,出台国家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鉴定标准,加快推进鉴定机构建设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人工繁育 鉴定 执法 法律适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凉风垭保护站人为干扰对野生动物的影响监测
16
作者 张卫卫 刘蕾 任文博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17期289-289,294,共2页
凉风垭保护站是进入佛坪保护区的必经之路,对入区人员进行分类管理是保护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监测凉风垭保护站人为干扰对野生动物的影响,结果表明:野生动物对人类的活动非常敏感。今后的工作重点是把入区人员数量控制在合理范围,从而... 凉风垭保护站是进入佛坪保护区的必经之路,对入区人员进行分类管理是保护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监测凉风垭保护站人为干扰对野生动物的影响,结果表明:野生动物对人类的活动非常敏感。今后的工作重点是把入区人员数量控制在合理范围,从而把人为干扰对自然环境和野生动物的影响降到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动物 人为干扰 影响 监测 凉风垭保护站 佛坪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粒体全基因组揭示斑鳠的种群遗传结构与演化历史
17
作者 邓洪 钟占友 +6 位作者 寇春妮 朱书礼 李跃飞 夏雨果 武智 李捷 陈蔚涛 《生物多样性》 2025年第1期93-102,共10页
斑鳠(Hemibagrus guttatus)被誉为“珠江四大名鱼”之首,然而在梯级开发、水体污染、过度捕捞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其野外资源量严重衰退,并于2021年2月被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为了能够有效支撑斑鳠种群的科学管理与保护工作,... 斑鳠(Hemibagrus guttatus)被誉为“珠江四大名鱼”之首,然而在梯级开发、水体污染、过度捕捞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其野外资源量严重衰退,并于2021年2月被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为了能够有效支撑斑鳠种群的科学管理与保护工作,本研究在珠江水系和韩江水系19个站位收集了111尾斑鳠样本,基于线粒体全基因组数据,综合系统发育、分化时间估算、种群遗传学等多种研究方法开展了遗传多样性、遗传结构与种群历史动态的研究。种群遗传学分析结果显示,珠江和韩江水系的斑鳠种群均呈现较低水平的核苷酸多样性,表明斑鳠种群的保护刻不容缓。系统发育分析和单倍型网络图发现,珠江水系和韩江水系的斑鳠种群分别形成独立的进化谱系,其中珠江水系的斑鳠种群形成了两个共域分布的亚谱系。分化时间估算发现珠江和韩江两个水系斑鳠种群的分化时间介于0.284–0.401百万年前(Ma),珠江水系两个亚谱系的分化时间介于0.092–0.132Ma,暗示华南地区更新世气候变化可能是斑鳠种群谱系分化的重要驱动因素。种群动态历史分析发现,斑鳠种群分别在0.072–0.101Ma和0.024–0.033Ma期间经历了明显的种群收缩和种群扩张事件,并支持珠江水系斑鳠种群在0.024–0.032Ma之间经历了显著的种群扩张,表明后更新世期间的冰期与间冰期循环引起的海平面波动及末次盛冰期可能对斑鳠种群的分布与有效种群大小造成了显著影响。基于上述研究结果,建议加强渔政监管力度或者划立保护区,提升韩江水系斑鳠种群的关注度,并指出放流前需明晰放流样本的(亚)谱系来源,避免非本地谱系亲本或者苗种的盲目投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斑鳠 线粒体基因组 遗传结构 种群历史动态
原文传递
国家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意义 被引量:25
18
作者 蒋志刚 江建平 +3 位作者 王跃招 张鹗 张雁云 蔡波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58-565,共8页
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与国家濒危物种红色名录都是物种灭绝风险的测度,前者是全球性评估,后者则是国别研究。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预警了全球物种的濒危状况,为全球生物多样性研究提供了大数据;国别红色名录确定了各国物种受威胁状况,... 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与国家濒危物种红色名录都是物种灭绝风险的测度,前者是全球性评估,后者则是国别研究。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预警了全球物种的濒危状况,为全球生物多样性研究提供了大数据;国别红色名录确定了各国物种受威胁状况,填补了前者的知识空缺,两份名录互为补充。目前对国家濒危物种红色名录重视不够。基于如下原因,应当重视国别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的意义:(1)国家是濒危物种保护的行为主体,物种在一个国家的生存状况是确定其保护级别、开展濒危物种保育的依据;(2)对于仅分布于一个国家的特有物种来说,其国别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等级即是其全球濒危等级;(3)对于跨国境分布的物种来说,国别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等级则确定了该物种在本国的生存状况;(4)结合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国别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为建立跨国保护地、保护迁徙物种的栖息地与跨国迁徙洄游通道提供依据;(5)国别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所特有的"区域灭绝"等级,反映了一个物种边缘种群在该国的区域灭绝,恢复"区域灭绝"物种是该物种原分布国重引入保育工作的重点;(6)国别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提供了该国物种编目、分类、分布和生存状况的最新信息。然而,国别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的重要性在许多情况下被忽视了。目前正值全球新冠肺炎大流行,人们正在重新审视人与野生动物的关系。我国将修订有关野生动物保护与防疫法法律以及《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防控新的人与野生动物共患疾病再次暴发。对于确定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物种名录来言,物种受威胁程度是物种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物种的特征之一。重视国别红色名录有特别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国家/区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原文传递
关于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物种范围的探讨 被引量:9
19
作者 周跃华 徐增莱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061-1073,共13页
根据已发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1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物种名录》及《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一及附录二,结合我国法定药材标准收载情况,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 根据已发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1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物种名录》及《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一及附录二,结合我国法定药材标准收载情况,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物种的范围进行探讨。初步建议可考虑将145种药材、160个物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物种范围。此外,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2批)》(讨论稿)中同时被我国法定药材标准收载的物种进行了整理,其中有35种药材、50个物种可考虑列入保护名录。整理的内容可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名录》的修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药材物种 保护动物 保护植物 药材标准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