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55篇文章
< 1 2 9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VI过程中三向正交预制体孔隙结构的演变及气体扩散行为
1
作者 肖佳文 杨敏 +4 位作者 姚彧敏 黄成杰 李红 任慕苏 孙晋良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8-67,共10页
为探究碳纤维预制体孔隙结构对碳/碳材料致密化效率的影响,以织造参数不同的3种三向正交预制体为研究对象,采用相同的化学气相渗透(chemical vapor infiltration,CVI)工艺致密化,并研究气体在纤维束内、纤维束间孔隙中的扩散行为,探究不... 为探究碳纤维预制体孔隙结构对碳/碳材料致密化效率的影响,以织造参数不同的3种三向正交预制体为研究对象,采用相同的化学气相渗透(chemical vapor infiltration,CVI)工艺致密化,并研究气体在纤维束内、纤维束间孔隙中的扩散行为,探究不同类型孔隙对增重速率的影响.借助ImageJ软件计算CVI后3种预制体中纤维束内规则化模型孔隙的演变;借助显微观测法获得预制体参数,定量计算模型孔隙通道面积及气体扩散系数.研究结果表明,气体在纤维束内孔隙中扩散时,前期发生Fick扩散,后期以Knudsen扩散为主,束内孔隙数量主要通过影响前期增重速率来影响孔隙填充;纤维含量低的A3预制体中束间孔隙率高,孔隙截面积大,具有更高的扩散系数,束内单丝按同心圆式排列,在CVI过程中易形成闭孔,气体在纤维束间孔隙处主要发生Fick扩散,扩散系数主要受扩散通道面积和孔隙率影响,并对后期增重速率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预制体 孔隙结构 化学气相渗透 (chemical vapor INFILTRATION cvi) 致密化 气体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bWindows/CVI的雷达噪声调频干扰效果仿真
2
作者 祝明波 孙铭浩 孙文轩 《舰船电子工程》 2025年第1期74-77,117,共5页
接收机作为雷达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对雷达系统的检测性能具有重要影响。宽带噪声调频干扰是实战中的一种重要的雷达压制干扰形式,教学中具有干扰机理复杂,不易理解的特点。针对这一问题,论文介绍一种基于虚拟仪器软件LabWindows/CVI开... 接收机作为雷达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对雷达系统的检测性能具有重要影响。宽带噪声调频干扰是实战中的一种重要的雷达压制干扰形式,教学中具有干扰机理复杂,不易理解的特点。针对这一问题,论文介绍一种基于虚拟仪器软件LabWindows/CVI开发的雷达噪声调频干扰效果仿真实现,具有参数可调、结果直观等特点,对雷达接收机以及噪声调频干扰的理论教学具有重要辅助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仿真 LABWINDOWS/cvi 雷达接收机 噪声调频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bWindows/CVI的在线密度计标准装置监控软件设计
3
作者 李斌 袁浩 +1 位作者 陈洁 周帅宇 《工业控制计算机》 2024年第6期18-20,共3页
在线振动管液体密度计检定规程指出,在线密度计标准装置是由被检密度计、标准密度计、温度计和液体介质控制单元组成,并要求检定过程中液体温度稳定性应达到±0.05℃。针对检定过程中液体温度的准确性、稳定性要求,基于LabWindows/... 在线振动管液体密度计检定规程指出,在线密度计标准装置是由被检密度计、标准密度计、温度计和液体介质控制单元组成,并要求检定过程中液体温度稳定性应达到±0.05℃。针对检定过程中液体温度的准确性、稳定性要求,基于LabWindows/CVI平台完成在线密度计标准装置的监控软件设计。通过串行通信协议实现了信号采集与数据显示、执行机构的控制功能,同时基于MySQL数据库实现了用户登录管理以及数据记录与证书生成等功能。测试结果表明,监控软件人机交互界面易于操作,可靠性好,可满足在线密度计的检定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装置 LABWINDOWS/cvi MYSQL 监控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bWindows/CVI的高效高精度专用测试设备设计
4
作者 王云霞 葛双超 +4 位作者 李杰 胡陈君 冯凯强 高正阳 张林竹 《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 2024年第6期50-55,80,共7页
针对某型号炮射导弹仪器舱的传统测试设备无法满足高效率批量检测的问题,设计了基于LabWindows/CVI虚拟仪器平台的高效高精度专用测试设备。该设备通过标准化的通信协议、模块化、多线程、ACCESS数据库等关键性技术实现了系统自检、设... 针对某型号炮射导弹仪器舱的传统测试设备无法满足高效率批量检测的问题,设计了基于LabWindows/CVI虚拟仪器平台的高效高精度专用测试设备。该设备通过标准化的通信协议、模块化、多线程、ACCESS数据库等关键性技术实现了系统自检、设备计量、多工位自动测试和数据管理等功能。经过实验验证,该专用测试设备对同一产品重复性测试时误差不超过0.5%,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单发产品测试时各项技术指标测试误差较小,并行测试时比传统测试设备缩短了62.857%的测试时间,有效解决了多工位自动化并行测试问题,提高了测试效率和精度,降低了测试成本,促进了国防事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BWINDOWS/cvi 多线程技术 ACCESS数据库 测试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bWindows/CVI的微波消融仿真软件系统设计研究
5
作者 蒋梦玮 晋晓飞 钱志余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 2024年第4期293-301,共9页
针对目前微波消融缺少术前精准仿真系统,拟定治疗方案高度依赖医生临床经验,难以实现肿瘤精准消融的问题,本研究设计了一款基于LabWindows/CVI的微波消融仿真软件。该软件能进行不同消融针组合形式及不同热疗剂量下的热场及热损伤场模拟... 针对目前微波消融缺少术前精准仿真系统,拟定治疗方案高度依赖医生临床经验,难以实现肿瘤精准消融的问题,本研究设计了一款基于LabWindows/CVI的微波消融仿真软件。该软件能进行不同消融针组合形式及不同热疗剂量下的热场及热损伤场模拟,辅助临床医生制定治疗方案。经验证,该软件可实现消融功率0~100 W和消融时间0~25 min连续可调;且可实现双针顺序消融仿真、单针退步消融仿真,仿真结果与实际消融状况高度吻合。该软件可大幅提高微波消融仿真效率,弥补不同消融针组合形式下微波消融治疗效果的不可预见性,为临床医生在治疗计划阶段提供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消融 肝脏 有限元仿真 LABWINDOWS/cvi 温度场 热损伤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VI-RMI联用法制备高性能C/(C-SiC)陶瓷基刹车材料 被引量:1
6
作者 范丽君 《化工设计通讯》 CAS 2024年第5期105-106,123,共3页
采用化学气相渗透-反应熔体渗透(CVI-RMI)联用法制备C/(C-SiC)陶瓷基复合材料,并对材料的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热学性能、摩擦磨损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CVI化学气相渗透最佳C/C多孔坯体密度为1.40~1.55 g/cm^(3),RMI熔融渗硅最佳温度... 采用化学气相渗透-反应熔体渗透(CVI-RMI)联用法制备C/(C-SiC)陶瓷基复合材料,并对材料的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热学性能、摩擦磨损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CVI化学气相渗透最佳C/C多孔坯体密度为1.40~1.55 g/cm^(3),RMI熔融渗硅最佳温度为1650℃,制备的C/(C-SiC)复合材料密度2.10 g/cm^(3)。本方法制备的C/(C-SiC)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优于采用前驱体浸渍裂解(PIP)法制备的复合材料,且导热性能优异,满足高温环境使用要求。研究发现C/(C-SiC)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适中,力矩曲线平稳,湿态下摩擦性能无衰减,静摩擦系数高满足低速刹车要求,且磨损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vi化学气相沉积 RMI反应熔体渗透 C/(C-SiC)陶瓷基刹车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bWindows/CVI的导弹舵机性能测试系统
7
作者 黄家庚 徐恺 封丁路 《软件导刊》 2024年第1期115-121,共7页
为了满足舵机在性能测试过程中多目标任务的需求,设计一款舵机性能测试系统。该系统能够完成舵机空载性能测试,在四通道加载台的配合下能够模拟舵机在空中所受的负载力矩,实现加载测试。该系统基于LabWindows/CVI虚拟仪器设计平台,通过R... 为了满足舵机在性能测试过程中多目标任务的需求,设计一款舵机性能测试系统。该系统能够完成舵机空载性能测试,在四通道加载台的配合下能够模拟舵机在空中所受的负载力矩,实现加载测试。该系统基于LabWindows/CVI虚拟仪器设计平台,通过RS422传输协议实现多点多通道数据传输,产生多种测试激励信号,完成舵机上电自检、信号反馈、数据采集与信息显示等功能。通过试验,测试效果达到了相应设计的要求,相较于传统舵机测试系统提高了测试效率与测试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舵机测试系统 LABWINDOWS/cvi 虚拟仪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bWindows/CVI的飞机油量系统故障检测和修理
8
作者 张锐 王新芝 《电子技术应用》 2024年第6期42-46,共5页
现阶段国内直升机油量采集和显示系统的排故方式多采用系统联试,不能快速准确地定位故障。基于LabWindows/CVI设计开发了油量系统故障诊断测试程序,既可以单独测试系统中某一个部件,又可以系统联试。通过对串行数据的分析,均可以快速判... 现阶段国内直升机油量采集和显示系统的排故方式多采用系统联试,不能快速准确地定位故障。基于LabWindows/CVI设计开发了油量系统故障诊断测试程序,既可以单独测试系统中某一个部件,又可以系统联试。通过对串行数据的分析,均可以快速判定油量信号变换器或油量指示器的故障情况。该诊断方法易实现,有助于弥补现阶段直升机油量系统故障检测和修理手段的不足,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机油量系统 LABWINDOWS/cvi 故障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bWindows/CVI的多路电动舵机自动化综合测试系统设计 被引量:1
9
作者 郭伟欣 张志东 《物联网技术》 2024年第3期108-110,114,共4页
舵机有三种工作状态(航向、俯仰、滚动),其性能指标直接决定着导弹功能实现。为实现舵机三种工作状态下的空载和加载性能指标测试,设计了一种基于LabWindows/CVI的多路电动舵机自动化综合测试系统。该系统应用1553B总线、PC104总线、虚... 舵机有三种工作状态(航向、俯仰、滚动),其性能指标直接决定着导弹功能实现。为实现舵机三种工作状态下的空载和加载性能指标测试,设计了一种基于LabWindows/CVI的多路电动舵机自动化综合测试系统。该系统应用1553B总线、PC104总线、虚拟仪器、多线程等技术,可实现同时对多路、多种测试功能模块的实时测试,测试过程中数据能够自动读取、处理、显示以及生成和存储报表。本文详细论述了电动舵机自动化测试系统的硬件、软件设计和功能组成。该系统已被应用于某型舵机的功能和性能指标的测试,人机交互界面友好,操作简单,运行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BWINDOWS/cvi 电动舵机 测试系统 PC104总线 1553B总线 多线程技术 加载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bWindows/CVI的疲劳及刚度测控系统
10
作者 黄岩岩 何子扬 《自动化应用》 2024年第21期63-65,73,共4页
基于LabWindows/CVI编写上位机程序,实现对弹性体试件的疲劳测试,并实时监测试件的刚度系数,同时绘制出其动刚度曲线图谱。测控系统主要分为3大部分:上位机主要完成试验参数的设定及采集数据的处理与显示,包括位移和载荷;控制板卡与上... 基于LabWindows/CVI编写上位机程序,实现对弹性体试件的疲劳测试,并实时监测试件的刚度系数,同时绘制出其动刚度曲线图谱。测控系统主要分为3大部分:上位机主要完成试验参数的设定及采集数据的处理与显示,包括位移和载荷;控制板卡与上位机软件通过UDP通信交互完成数据交换,控制板卡将数据输出给电液伺服系统并采集设备台体的传感器数据信息,实时调节输出完成闭环控制;台体的电液伺服系统执行指令并反馈实时的位移和载荷的数据信息。系统着重介绍上位机的UDP协议的网口通信、电液伺服系统的PID闭环控制策略,以及刚度系数的计算与曲线绘制。系统可在监测疲劳测控的同时监测试件的刚度系数变化,无需将试件进行二次测量,大大提高了对试件验证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荷 疲劳测试 动刚度系数 LABWINDOWS/cv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bWindows/CVI的多线程技术在测试设备中的应用
11
作者 闫勇 汪峥嵘 贾文抖 《微型计算机》 2024年第3期37-39,共3页
LabWindows/CVI多线程技术在Windows系统中已经被成熟运用。基于此,本文简要介绍LabWindows/CVI的多线程技术和编程使用方法,测试设备采用多线程技术的软件工作流程,检测设备各个功能模块的软件实现和程序设计流程,并提出软件中参数设... LabWindows/CVI多线程技术在Windows系统中已经被成熟运用。基于此,本文简要介绍LabWindows/CVI的多线程技术和编程使用方法,测试设备采用多线程技术的软件工作流程,检测设备各个功能模块的软件实现和程序设计流程,并提出软件中参数设置功能单元、调试功能单元、实航发控功能单元、数据处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BWINDOWS/cvi 多线程技术 软件工作流程 软件具体设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路协同下基于元胞自动机的精细交通流模型
12
作者 李珣 程硕 +2 位作者 吴丹丹 张蕾 王晓华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5-232,共8页
针对经典元胞自动机交通流模型中元胞尺寸难以准确表达车辆间位置关系的问题,提出通过细化元胞尺寸对基于元胞自动机的双车道模型(symmetrictwo-lanecellularautomaton,STCA)进行改进的方案.首先,分析城市道路双车道环境下的位置、速度... 针对经典元胞自动机交通流模型中元胞尺寸难以准确表达车辆间位置关系的问题,提出通过细化元胞尺寸对基于元胞自动机的双车道模型(symmetrictwo-lanecellularautomaton,STCA)进行改进的方案.首先,分析城市道路双车道环境下的位置、速度、加速度以及车辆间的相互影响,并基于元胞自动机搭建相应数值模型,特别地,针对现有基于元胞自动机的交通流模型与实际车辆行驶现象不符的问题,改进其道路尺寸和元胞表征形式,建立精细化元胞自动机车道模型;其次,结合实际车路环境,对STCA模型中的道路堵塞、换道等行为重新定义,并将车道规则与精细化车道模型相结合,建立新的交通流模型STCA-CH;最后,与STCA、STCA-I、STCA-S、STCA-M模型相对比,通过分析在不同车辆密度下的平均速度、平均流量、换道频率及时空图,验证STCA-CH模型有效性.结果表明,STCA-CH模型的换道频率相较于STCA-M模型提高约21.14%,最大平均流量较STCA-I、STCA-S和STCA-M模型分别提升约25.76%、11.30%和3.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微观交通对象 车路协同 元胞自动机模型 细元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车路协同系统演进及关键技术发展趋势研究
13
作者 崔金魁 《信息化研究》 2025年第1期6-11,共6页
车路协同系统(CVIS)是集车辆自动化、道路智能化和系统集成化于一体的多维集成系统,是实现车路协同自动驾驶的基础,对未来交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CVIS的早期发展和演进过程及其相关研究热点,然后详细阐述了CVIS框架... 车路协同系统(CVIS)是集车辆自动化、道路智能化和系统集成化于一体的多维集成系统,是实现车路协同自动驾驶的基础,对未来交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CVIS的早期发展和演进过程及其相关研究热点,然后详细阐述了CVIS框架体系的C-V2X、路侧感知、高精地图、云控平台等关键技术和典型应用,探讨了这些关键技术面临的问题挑战和发展方向,最后进行了总结展望,以期为从事智能网联车路协同、自动驾驶等相关领域研究的同行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路协同系统 演进 关键技术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P结合CVI制备氧化铝-莫来石陶瓷基复合材料 被引量:9
14
作者 陈照峰 张立同 +2 位作者 成来飞 徐永东 韩桂芳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638-644,共7页
通过PIP结合CVI法制备了C纤维增初三维氧化铝-莫来石陶瓷基复合材料,采用CVD法制备了防氧化涂层,研究了复合材料致密化过程、复合材料的物相、微观结构、力学性能和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CVI能够将氧化硅引入到多孔氧化铝基体内部,1400... 通过PIP结合CVI法制备了C纤维增初三维氧化铝-莫来石陶瓷基复合材料,采用CVD法制备了防氧化涂层,研究了复合材料致密化过程、复合材料的物相、微观结构、力学性能和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CVI能够将氧化硅引入到多孔氧化铝基体内部,1400℃处理后氧化硅与氧化铝完全反应生成莫来石,显著提高了仅以PIP法制备的多孔氧化铝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CVD制备的氧化硅涂层有效阻止了氧气的侵入,复合材料在1200℃大气环境下保温50h后,试样三点弯曲强度保持率为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纤维 PIP cvi 氧化铝-莫来石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轴对称C/C复合材料件等温CVI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姜开宇 李贺军 +1 位作者 侯向辉 李克智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665-668,共4页
根据轴对称 C/C复合材料的结构特征及 CVI工艺的特点 ,建立了几何结构模型和动力学模型 ,并利用该模型对其 CVI过程进行了模拟与分析。
关键词 轴对称 碳碳复合材料 等温 cvi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bWindows/CVI的多线程技术的电磁兼容预测试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俊鸣 张智军 +2 位作者 张安旭 陈汉辉 郭博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11-314,共4页
充分利用LabWindows/CVI的多线程技术,通过交互式编程方式,实现了测试仪器硬件和应用软件的有机结合,研制了电磁兼容预测试系统。自动完成数据的采集、传输、处理、存储和测试曲线及报告生成等功能,提高了测试工作的效率、精确度。使用... 充分利用LabWindows/CVI的多线程技术,通过交互式编程方式,实现了测试仪器硬件和应用软件的有机结合,研制了电磁兼容预测试系统。自动完成数据的采集、传输、处理、存储和测试曲线及报告生成等功能,提高了测试工作的效率、精确度。使用结果表明:系统研制周期短,运行效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BWINDOWS/cvi 多线程 电磁兼容 测试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VI+压力PIP”混合工艺制备低成本C/SiC复合材料 被引量:16
17
作者 闫联生 李贺军 +1 位作者 崔红 王涛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664-670,共7页
以低成本填料改性有机硅浸渍剂作为先驱体,采用“化学气相渗透法+压力先驱体浸渍裂解法”(CVI+P-PIP)混合工艺制备了低成本C/SiC陶瓷复合材料.研究了浸渍剂裂解机理,探讨了界面涂层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填料改性有机硅浸... 以低成本填料改性有机硅浸渍剂作为先驱体,采用“化学气相渗透法+压力先驱体浸渍裂解法”(CVI+P-PIP)混合工艺制备了低成本C/SiC陶瓷复合材料.研究了浸渍剂裂解机理,探讨了界面涂层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填料改性有机硅浸渍剂裂解产物结构致密、陶瓷产率高;压力可提高填料改性有机硅浸渍剂的致密效率.混合工艺充分利用沉积 SiC基体和裂解SiC基体的致密化特点,有效缩短了制备周期. C/SiC/C三层界面不仅可降低纤维/基体之间结合强度界面,提高了复合材料韧性;而且减缓了氧化性气体扩散到碳纤维表面的速度,改善了复合材料的抗氧化性能.复合材料的抗弯强度达到455MPa,断裂韧性达到 15.7MPa·m-1/2.在1300℃空气中氧化3h,复合材料失重仅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SIC复合材料 低成本 cvi+压力PIP”混合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切炭纤维的CVI处理及其在CFRC中的分散性 被引量:10
18
作者 王闯 李克智 +1 位作者 李贺军 徐国忠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35-140,共6页
采用CVI法对短炭纤维进行表面处理,借助超声波对其进行预分散,用新型分散剂羟乙基纤维素(HEC)和超细粉硅灰对其进行分散,并研究了其在水泥基体中的分散性;在SEM电镜下观察了短炭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CFRC)的断口形貌,用炭纤维质量变... 采用CVI法对短炭纤维进行表面处理,借助超声波对其进行预分散,用新型分散剂羟乙基纤维素(HEC)和超细粉硅灰对其进行分散,并研究了其在水泥基体中的分散性;在SEM电镜下观察了短炭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CFRC)的断口形貌,用炭纤维质量变动系数定量评价了短炭纤维在CFRC中的分散性。结果表明,采用CVI预处理和超声波预分散,在分散剂HEC和硅灰不同掺量下,炭纤维的分散性均得到显著改善。炭纤维的分散性随HEC掺量的增加而提高,当HEC掺量为水泥质量的0.6%、硅灰掺量为水泥质量的10%时,两种分散剂的协同作用使炭纤维质量变动系数最小,此时炭纤维在水泥基体中的分散性最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vi炭纤维水泥基 HEC SEM变动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CVI制备C/SiC复合材料 被引量:6
19
作者 肖鹏 徐永东 +1 位作者 张立同 成来飞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903-908,共6页
旋转 CVI是在 CVI原理基础上发展的一种制备 C/SiC复合材料的新工艺,通过石墨衬底的旋转,使预制体的制备与基体的沉积同步进行,能有效消除一般CVI工艺过程中存在的“瓶颈”效应.在自制的旋转 CVI设备上实验,探索... 旋转 CVI是在 CVI原理基础上发展的一种制备 C/SiC复合材料的新工艺,通过石墨衬底的旋转,使预制体的制备与基体的沉积同步进行,能有效消除一般CVI工艺过程中存在的“瓶颈”效应.在自制的旋转 CVI设备上实验,探索了旋转 CVI工艺参数中 CH3SiCl3(MTS)的流量与浓度、沉积温度和C布缠绕线速度对SiC基体沉积速度,以及沉积温度对基体结构的影响.并在低压(5kPa)、高温 (1100℃)、 400 mL·min-1 H2、 200 mL·min-1Ar、 MTS40℃与C布以1.1~3.5mm·min-1的线速度连续旋转的沉积条件下,实现了单丝纤维间微观孔隙、纤维束之间以及C布层间宏观孔隙的致密化同步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cvi 复合材料 碳化硅 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基及陶瓷基复合材料CVI工艺数值模拟的相关数学模型 被引量:7
20
作者 姜开宇 李贺军 +1 位作者 侯向辉 李克智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42-45,共4页
概要阐述了CVI数值模拟的基本原理及几种相关的数学模型,提出了2D碳/碳复合材料的孔隙结构模型,并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
关键词 cvi工艺 复合材料 碳基 陶瓷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