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2篇文章
< 1 2 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银体系国产化LTCC基板工艺的关键技术
1
作者 马涛 张鹏飞 李靖巍 《电子工艺技术》 2025年第2期19-23,共5页
研究了全银体系国产化LTCC基板的填孔、烧结及化学镀镍钯金工艺。分析了浆料性能和掩模版参数对填孔工艺质量的影响,探讨了基板烧结平整性与收缩一致性的控制方案,并剖析了化学镀镍钯金工艺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填孔浆料的收缩率、触... 研究了全银体系国产化LTCC基板的填孔、烧结及化学镀镍钯金工艺。分析了浆料性能和掩模版参数对填孔工艺质量的影响,探讨了基板烧结平整性与收缩一致性的控制方案,并剖析了化学镀镍钯金工艺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填孔浆料的收缩率、触变性能以及掩模版的厚度和孔径均会显著影响填孔工艺质量;导体浆料的烧结收缩率、基板烧结温度及等静压工艺则直接关系基板的平整性和收缩一致性;LTCC材料特性及化学镀镍钯金工艺对表层金属化质量产生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浆 ltcc 填孔 烧结 化学镀镍钯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嵌金属柱在LTCC微流道基板中的散热性能
2
作者 王晗 李振松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1期111-116,共6页
在集成散热微流道的低温共烧陶瓷(low-temperature co-fired ceramics,LTCC)封装基板中引入内嵌金属柱(embedded metal columns,EMCs)作为导热增强结构,是提升封装体散热性能的重要改进措施。基于已有的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结果,结合工... 在集成散热微流道的低温共烧陶瓷(low-temperature co-fired ceramics,LTCC)封装基板中引入内嵌金属柱(embedded metal columns,EMCs)作为导热增强结构,是提升封装体散热性能的重要改进措施。基于已有的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结果,结合工艺条件,分析内嵌金属柱截面形状、长度、直径和流体入口流速对其散热性能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在有限元仿真软件中建立带有内嵌金属柱的LTCC微流道基板的热仿真模型,并对得到的热仿真数据进行极差与方差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内嵌金属柱散热性能的因素由大到小依次为流体流速、内嵌金属柱截面形状、内嵌金属柱直径以及内嵌金属柱长度;在置信度为90%的情况下,流体入口流速、内嵌金属柱截面形状和直径均对其散热性能有显著影响,内嵌金属柱长度对其散热性能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试验设计 散热性能 微流道 内嵌金属柱 低温共烧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TCC基板共烧焊盘的可焊性分析
3
作者 孙建彬 陈翔 董军荣 《电子工艺技术》 2025年第2期38-41,共4页
FBGA与LTCC基板的焊接可靠性直接影响TR组件的功能实现以及性能一致性。针对样件中出现的虚焊,进行了各种原因分析,最终确认LTCC基板共烧焊盘上玻璃相富集是导致焊接可靠性下降的主要原因,同时分析了玻璃相产生的机理及其影响因素。通... FBGA与LTCC基板的焊接可靠性直接影响TR组件的功能实现以及性能一致性。针对样件中出现的虚焊,进行了各种原因分析,最终确认LTCC基板共烧焊盘上玻璃相富集是导致焊接可靠性下降的主要原因,同时分析了玻璃相产生的机理及其影响因素。通过大量样件试验,探索出适合本项目的LTCC烧结温度,为后续量产提供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tcc 玻璃相 共烧焊盘 可焊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型化LTCC带阻滤波器的设计与研制
4
作者 王志华 林亚梅 +2 位作者 黎燕林 蒙腾奥 杨俊雅 《电子工艺技术》 2025年第2期31-34,共4页
采用LTCC工艺设计一种集总元件结构带阻滤波器,先用ADS软件优化仿真获得电路元件初始值,然后采用微波电磁场仿真软件HFSS对滤波器物理模型优化仿真。其中谐振单元采用左右对称结构,降低三维模型调试难度。螺旋电感以双层介质层线路为基... 采用LTCC工艺设计一种集总元件结构带阻滤波器,先用ADS软件优化仿真获得电路元件初始值,然后采用微波电磁场仿真软件HFSS对滤波器物理模型优化仿真。其中谐振单元采用左右对称结构,降低三维模型调试难度。螺旋电感以双层介质层线路为基础进行环绕降低耦合电容的值。成功设计了一种LTCC带阻滤波器,其中心频率为1500MHz,在带阻1450~1550MHz范围内衰减量大于32dB,在通带10~1200MHz和1800~4000 MHz范围内插入损耗小于1.5 dB,通带驻波比小于2.0。采用LTCC工艺制备该带阻滤波器,尺寸为4.5mm×3.2mm×1.5mm,样品实测结果与电磁仿真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tcc 小型化 带阻滤波器 HFSS 电磁场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化LTCC基陶瓷管壳的可靠性分析
5
作者 卢会湘 柴昭尔 +6 位作者 徐亚新 唐小平 李攀峰 田玉 王康 韩威 尹学全 《电子工艺技术》 2025年第2期11-14,共4页
针对低温共烧陶瓷(LTCC)基陶瓷管壳开展了国产化替代研究,采用化学镀镍钯金工艺提高焊盘的焊接可靠性。通过键合强度、耐焊性和气密性的检测,对管壳及镀层质量进行全面评估,并通过温度循环及多批次重复验证,保证了陶瓷管壳的稳定性、一... 针对低温共烧陶瓷(LTCC)基陶瓷管壳开展了国产化替代研究,采用化学镀镍钯金工艺提高焊盘的焊接可靠性。通过键合强度、耐焊性和气密性的检测,对管壳及镀层质量进行全面评估,并通过温度循环及多批次重复验证,保证了陶瓷管壳的稳定性、一致性。结果表明,所选用的国产可化镀LTCC材料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共烧陶瓷 国产化 化学镀钯金 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低温共烧陶瓷(LTCC)生瓷材料烧结收缩率的因素及调控方法
6
作者 海韵 郭恩霞 +7 位作者 韩滨 殷先印 那华 吕金玉 刘永华 朱宝京 徐博 祖成奎 《玻璃搪瓷与眼镜》 2025年第2期1-8,共8页
低温共烧陶瓷(Low temperature co-fired ceramic,简称LTCC)技术是实现电子元件高密度集成的主要方式。为了满足小型化和高性能系统应用的需求,作为基板支撑材料的LTCC生瓷,必须具备高质量和一致性。此外,为了确保共烧匹配和对位精度,... 低温共烧陶瓷(Low temperature co-fired ceramic,简称LTCC)技术是实现电子元件高密度集成的主要方式。为了满足小型化和高性能系统应用的需求,作为基板支撑材料的LTCC生瓷,必须具备高质量和一致性。此外,为了确保共烧匹配和对位精度,严格控制生瓷在烧结过程的收缩行为至关重要。从材料和工艺两个方面综述了影响LTCC生瓷材料烧结收缩率的主要因素:包括无机粉体的粒度和形貌、玻璃软化点、粘合剂和增塑剂的比例、流延速度、热压叠片压力、以及烧结曲线等。通过分析生瓷的烧结过程及产生收缩的原因,阐述了各个因素对生瓷质量的影响程度及相应的控制方法,为制备高品质生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共烧陶瓷 生瓷 烧结收缩率 影响因素 调控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TCC电路板化学沉积ENEPIG层焊盘内缩失效分析
7
作者 王玉廷 韩锡正 《电子工艺技术》 2025年第2期28-30,共3页
以低温共烧陶瓷(LTCC)共晶焊接时焊盘内缩为例,通过宏观形貌检查、X-ray膜厚衍射测试、电子显微镜扫描、X-ray能谱分析及截面分析等方法,探索失效原因与机理。通过元素面扫描图像发现镍层表面有异常氧化与磷聚集现象,这是最终导致焊盘... 以低温共烧陶瓷(LTCC)共晶焊接时焊盘内缩为例,通过宏观形貌检查、X-ray膜厚衍射测试、电子显微镜扫描、X-ray能谱分析及截面分析等方法,探索失效原因与机理。通过元素面扫描图像发现镍层表面有异常氧化与磷聚集现象,这是最终导致焊盘表面共晶焊接时焊料内缩的主要诱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共烧陶瓷 化镀镍钯金 焊盘内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L波段新型LTCC滤波器的实现 被引量:2
8
作者 何鲁晋 刘林杰 +1 位作者 赵祖军 乔志壮 《电子元件与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9-85,共7页
基于滤波器技术指标,综合分析低温共烧多层陶瓷(LTCC)滤波器中集总、分布两种设计方案的优劣势,提出了一种集总元件和分布元件结合的电路,即两端电路采用集总元件,中间电路采用分布元件,并在建模中优化了元件特性。经过三维电磁软件仿... 基于滤波器技术指标,综合分析低温共烧多层陶瓷(LTCC)滤波器中集总、分布两种设计方案的优劣势,提出了一种集总元件和分布元件结合的电路,即两端电路采用集总元件,中间电路采用分布元件,并在建模中优化了元件特性。经过三维电磁软件仿真与工艺加工制作,发现该集总元件和分布元件结合的设计实现了L波段11%相对带宽下插入损耗3 dB以内,回波损耗20 dB以上,近端抑制60 dB以上,远端至X波段无明显寄生通带。测试结果、电路仿真结果和电磁场仿真结果一致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共烧多层陶瓷技术 ltcc滤波器 分布元件 集总元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双性LTCC材料基础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钟慧 张怀武 《电子元件与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2-83,共2页
随着电子技术在自动化、工业控制、医学、航天航空和日常生活等领域的广泛应用,高密度、宽温域、小尺寸、多功能、高品质等特性日益成为其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这些特性给传统封装技术及工艺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众多的封装技术中,低温... 随着电子技术在自动化、工业控制、医学、航天航空和日常生活等领域的广泛应用,高密度、宽温域、小尺寸、多功能、高品质等特性日益成为其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这些特性给传统封装技术及工艺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众多的封装技术中,低温共烧陶瓷LTCC(Low Temperature Co-fired Ceramic)技术成为了国际研究的焦点,因为利用LTCC技术制备的产品不仅能具备高电流密度、小体积,而且还具备高可靠性和优良的电性能、传输特性及密封性。LTCC技术是一种先进的混合电路封装技术。它将四大无源器件,即变压器(T)、电容器(C)、电感器(L)和电阻器(R)集成,配置于多层布线基板中,与有源器件(如:功率MOS、晶体管和IC电路模块等)共同集成为一完整的电路系统。因此LTCC技术又称为混合集成技术,它能有效地提高电路的封装密度及系统的可靠性。笔者围绕LTCC技术中的低温共烧铁氧体LTCF(Low Temperature Co-fired Ferrite)材料,采用理论、实验及应用三位一体的研究模式,开发了一种新型LTCC复合介质材料,不但对该材料的复合机理进行了理论模拟而且对其在LTCC滤波器中的应用展开了研究。笔者在理论模型、材料制备和器件设计上做了一些探索性和创新性的工作,具体内容如下:(1)探索性地建立了针对LTCC陶瓷的低温烧结模型。模型基于液相烧结理论,以液相在晶粒边界引起的毛细管压力及溶解–淀析过程中化学势能的变化为烧结驱动力,将烧结温度、时间与烧结后的最终晶粒大小、相对密度联系起来,模拟出低温烧结动态过程中相对密度的变化趋势。(2)首次提出铁电–铁磁复合材料的复合理论并给予了系统的分析。讨论了复合材料中两相成分的化学结构及电磁性能在理论上对复合可能性的影响,根据材料的微观结构建立了复合模型,模型中假设铁电相均匀分布于铁磁相晶粒表面,并和气孔一起形成非磁性薄层将铁磁晶粒之间隔断,使铁磁颗粒孤立。通过对复合结构中铁磁晶粒内场变化的分析,推导出复合材料铁电/铁磁成分比与复合磁导率的关系方程;另外,利用微观结构中电流流通的等效电路,推导得到不同铁电/铁磁成分比时复合材料复数介电常数与频率的关系表达式。(3)研究了工艺条件对材料电磁性能的影响。按照工艺流程改变工艺参数预烧温度、二次球磨时间、烧结曲线中升温降温速度、烧结温度和保温时间,通过SEM、XRD等分析手段了解改变工艺参数对铁氧体材料微观结构的影响规律,通过对材料介电常数频谱、磁导率频谱及品质因数的测量得知工艺参数对材料电磁性能的影响规律,根据实验数据结果得到最佳铁氧体烧结工艺参数。(4)研究了不同掺杂离子及助熔剂的加入对低温烧结铁氧体LTCF材料的微观结构及电磁性能影响。首先研究了不同MnCO3和CuO含量对NiZn铁氧体烧结特性、微观结构及电磁性能的影响,首次发现了掺杂Mn离子的NiZn铁氧体其电磁性能对烧结温度具有敏感性。其次研究了不同助熔剂Bi2O3、WO3和Nb2O5对NiCuZn铁氧体烧结特性、微观结构及电磁性能的影响,实验揭示W6+对材料微观结构的改善;最后对低温NiCuZn铁氧体进行改性掺杂,研究稀土氧化物CeO2对其微观结构及电磁性能的影响,并给出NiCuZn铁氧体掺杂稀土元素时的磁频谱及介频谱。(5)开发了一新型的基于不同低温烧结NiCuZn铁氧体与高介电常数(BaTiOk+X)钙钛矿的具有电感、电容双性的铁电–铁磁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铁电–铁磁含量对各组复合材料微观结构及电容电感双性的影响。并研究了不同助熔剂Bi2O3、WO3和Nb2O5对其烧结特性、微观结构及电容电感双性的影响。最后对复合材料进行稀土掺杂改性,研究稀土氧化物CeO2对其微观结构及电容电感双性的影响。(6)设计并制作出两种使用LTCC复合双性材料的3G通讯设备用带通滤波器。采用Ansoft HFSS电磁仿真软件对所建立的滤波器模型进行模拟仿真,通过调节滤波器结构参数使滤波器各性能指标达到要求,并实现生产制备。制得带通中心频率3.5 GHz,插损<2.8 dB,带宽>400 MHz,阻带衰减大于35 dB的微带式带通滤波器和带通中心频率1.4 GHz,插损<3 dB,带宽>160 MHz,阻带衰减大于30 dB的LC式带通滤波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技术 ltcc(Low Temperature Co-fired Ceramic)技术 ltcc材料 烧结模型 复数磁导率 介电常数 铁电-铁磁复合材料 ltcc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小型的片式LTCC滤波器设计 被引量:4
10
作者 余承伟 冯磊 《无线电工程》 2016年第7期89-92,共4页
针对微波设备小型化需求,利用低温共烧陶瓷(LTCC)技术,建立了小型化的LTCC电感和LTCC电容模型,并设计了内埋置LTCC电感和电容的片式L频段集总型带通滤波器,同时为了满足高频应用,设计了X频段分布带状线LTCC带通滤波器,通过用电磁场仿真... 针对微波设备小型化需求,利用低温共烧陶瓷(LTCC)技术,建立了小型化的LTCC电感和LTCC电容模型,并设计了内埋置LTCC电感和电容的片式L频段集总型带通滤波器,同时为了满足高频应用,设计了X频段分布带状线LTCC带通滤波器,通过用电磁场仿真软件ANSYS HFSS对滤波器进行建模及三维仿真优化,加工实现,制成的L和X频段LTCC带通滤波器的插入损耗分别<2.5 d B和<3 d B,体积分别为6 mm×3 mm×1.1 mm和3.1 mm×2 mm×1.1 mm,小型化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tcc ltcc电感 ltcc电容 滤波器 小型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对称型双谐振电路的LTCC温湿传感器
11
作者 刘建航 高尚 江剑 《微纳电子技术》 CAS 2024年第2期94-102,共9页
为了实现高温、恶劣环境下温度和湿度复合参数测量,设计了一种基于对称型双谐振电路的双参数传感器。该传感器采用了一种独特的对称型双谐振电路,可解决多参数间物理性串扰的难题。首先通过高频结构模拟器(HFSS)对传感器电场进行仿真,... 为了实现高温、恶劣环境下温度和湿度复合参数测量,设计了一种基于对称型双谐振电路的双参数传感器。该传感器采用了一种独特的对称型双谐振电路,可解决多参数间物理性串扰的难题。首先通过高频结构模拟器(HFSS)对传感器电场进行仿真,采用低温共烧陶瓷(LTCC)技术对传感器进行制备,最后搭建温度和湿度平台测试并验证了传感器的可行性。测试结果表明,两个被测参数的谐振频率彼此完全独立、解耦,其中传感器的最高测试温度为500℃,随着温度的升高,温度灵敏度逐渐升高,在25~300℃、300~400℃和400~500℃范围内,温度灵敏度分别约为0.0116、0.0259和0.0493 MHz/℃,湿度灵敏度约为0.043 MHz/%RH,传感器对温度和湿度测量均表现出了良好的敏感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传感器 湿度传感器 低温共烧陶瓷(ltcc) 对称型双谐振电路 LC传感器 双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G200型LTCC生瓷带应用研究
12
作者 兰耀海 吕洋 +2 位作者 王飞 沐方清 张鹏飞 《电子与封装》 2024年第9期12-16,共5页
为了推动低温共烧陶瓷(LTCC)生瓷带的国产化进程,同时系统深入地研究国产LTCC生瓷带的工艺加工性能和工程化应用,以进口LTCC浆料和自主研发的G200型LTCC生瓷带为研究对象,采用LTCC工艺制作测试基板,设计一系列应用验证实验方案,测试并研... 为了推动低温共烧陶瓷(LTCC)生瓷带的国产化进程,同时系统深入地研究国产LTCC生瓷带的工艺加工性能和工程化应用,以进口LTCC浆料和自主研发的G200型LTCC生瓷带为研究对象,采用LTCC工艺制作测试基板,设计一系列应用验证实验方案,测试并研究G200型LTCC生瓷带的印刷精度、尺寸稳定性、烧结收缩率以及浆料共烧匹配性等关键性能。通过优化生瓷带的预热工艺、导体印刷等工艺参数,选择合适的基板放大系数及基板层数,使制作的LTCC基板产品达到实际应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装 ltcc 工程化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a波段LTCC一体化集成基板的关键技术 被引量:1
13
作者 梁杰 王颖麟 《电子工艺技术》 2024年第6期26-29,共4页
Ka波段LTCC一体化集成基板由于工作频率高,对LTCC基板加工工艺和加工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对LTCC基板制造关键工艺的分析、改进和优化,实现了高精度高可靠的LTCC基板制造。通过Ka波段LTCC基板研发工艺和测试平台的建设,部分关键... Ka波段LTCC一体化集成基板由于工作频率高,对LTCC基板加工工艺和加工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对LTCC基板制造关键工艺的分析、改进和优化,实现了高精度高可靠的LTCC基板制造。通过Ka波段LTCC基板研发工艺和测试平台的建设,部分关键指标有所提高,满足了毫米波段产品的批量生产对产品一致性和可靠性的较高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 ltcc工艺 加工精度 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大尺寸LTCC基板钎焊型铝硅金属外壳的设计
14
作者 张恒 刘旭 +3 位作者 刘林杰 谷丽 许保珍 宋丹 《价值工程》 2024年第17期83-86,共4页
本文阐述了大尺寸LTCC基板钎焊型铝硅金属外壳设计的基本要点,并通过有限元分析和试验相结合的方式,论证了设计要点的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合理的设计应是限定激光封焊区域的宽度和深度,同时增加铝硅外壳钎焊区域的厚度。
关键词 ltcc 基板 外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0.1~3 GHz超宽带小型化LTCC功分器研究
15
作者 杨亚洋 吕超杰 林宏声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1期151-154,共4页
本文介绍了一种0.1~3GHz的超宽带小型化的功分器设计。通过在传输线上引入周期性LC单元,构建慢波传输线,成功将λ/4阻抗变换线长度缩短了55%,实现了器件小型化设计。该功分器采用高介电常数和多层的LTCC基板,将分配端口的λ/4阻抗变换... 本文介绍了一种0.1~3GHz的超宽带小型化的功分器设计。通过在传输线上引入周期性LC单元,构建慢波传输线,成功将λ/4阻抗变换线长度缩短了55%,实现了器件小型化设计。该功分器采用高介电常数和多层的LTCC基板,将分配端口的λ/4阻抗变换线分布在不同层次,并通过信号传输过孔实现类似传统功分器中的T型结构。最终该功分器的实物尺寸仅为8mm×6mm×1.344mm,且实测结果表明其在0.1~3GHz频段内,分配损耗≤0.8dB,端口相位一致性≤±4°,端口驻波比≤2。相较于传统功分器,该设计显著减小了尺寸并扩展了带宽,极大地促进了系统的小型化设计。此外,该功分器具有加工简单、生产周期短、成本低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宽带 功分器 小型化 慢波传输线 ltc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秒/皮秒激光加工CaSiO_(3) LTCC的可行性对比研究
16
作者 谢明君 韦佳伟 +2 位作者 肖何 赵俊熠 陈妮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0-17,共8页
围绕硅酸钙低温共烧陶瓷叠层基板难加工的问题,对比纳秒和皮秒激光加工对CaSiO_(3) LTCC的影响、激光作用后的成分以及不同激光参数下CaSiO_(3) LTCC的烧蚀特性,通过硬度变化评价两种激光加工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两种激光加工后的区域... 围绕硅酸钙低温共烧陶瓷叠层基板难加工的问题,对比纳秒和皮秒激光加工对CaSiO_(3) LTCC的影响、激光作用后的成分以及不同激光参数下CaSiO_(3) LTCC的烧蚀特性,通过硬度变化评价两种激光加工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两种激光加工后的区域皆呈现出粉末层及重铸层的叠加,重铸层产物均为CaSiO_(3),皮秒激光加工后的形貌优于纳秒加工后的形貌;纳秒和皮秒的烧蚀深度分别在97.2~442.6μm和161.7~461.7μm范围内,随激光功率的增加以及速度和填充间距的减小,烧蚀深度基本呈线性增加的趋势,激光功率是影响烧蚀深度的主要因素;皮秒激光作用后的表面粗糙度整体比纳秒激光更低,化学铣切后最小可达6.41μm;纳秒作用后表面热影响区硬度分别下降72.0%~77.2%,较皮秒激光加工更利于后续机加工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秒激光 皮秒激光 CaSiO_(3)ltcc 粗糙度 维氏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TCC工艺的YIG调谐滤波器小型化驱动器
17
作者 王津丰 张平川 +1 位作者 任浩 聂勇 《磁性材料及器件》 CAS 2024年第2期73-77,共5页
提出了一种YIG调谐滤波器专用、基于低温共烧陶瓷(LTCC)工艺的小型化驱动器,其采用系统化封装SIP方案,体积缩小至常规小型化驱动器的1/4,以LTCC工艺技术制作的陶瓷基板为主载板、氮化铝基板为大功率元件载板,通过高密度SIP集成电容、电... 提出了一种YIG调谐滤波器专用、基于低温共烧陶瓷(LTCC)工艺的小型化驱动器,其采用系统化封装SIP方案,体积缩小至常规小型化驱动器的1/4,以LTCC工艺技术制作的陶瓷基板为主载板、氮化铝基板为大功率元件载板,通过高密度SIP集成电容、电阻、集成电路裸芯的方式,实现驱动器的小型化。通过对基板特性分析、热源的计算与仿真、电流温度补偿,有效解决了小型化驱动器的电流温度漂移,使其电流温度漂移小于±0.5 mA,驱动器对YIG调谐器件(滤波器调谐灵敏度为20 MHz/mA)的频率温度漂移影响值小于±10 MHz,满足了YIG调谐器件的小型化驱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IG调谐滤波器 低温共烧陶瓷 SIP集成 驱动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TCC技术的TR组件失效分析
18
作者 贺彪 高鹏 张辉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4年第16期159-162,共4页
对某Ku频段4通道TR组件在后续客户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异常导通现象,进行故障定位。通过机理分析与各种检测手段,认为在电磁场、温度、湿度等综合应力作用下LTCC基板内部存在银离子迁移导致的绝缘电阻下降甚至短路等失效模式是造成该TR组... 对某Ku频段4通道TR组件在后续客户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异常导通现象,进行故障定位。通过机理分析与各种检测手段,认为在电磁场、温度、湿度等综合应力作用下LTCC基板内部存在银离子迁移导致的绝缘电阻下降甚至短路等失效模式是造成该TR组件异常导通的根本原因。根据分析结果,提出改进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tcc TR组件 银离子迁移 异常导通 故障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压力辅助烧结方法改善LTCC基板翘曲的研究
19
作者 杨兴宇 马其琪 +1 位作者 张艳辉 贾少雄 《电子与封装》 2024年第4期25-29,共5页
低温共烧陶瓷(LTCC)基板普遍存在翘曲问题。由于不同材料和结构的LTCC基板的翘曲存在差异性,基于基板材料和结构方面改善翘曲的办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提出1种新型的压力辅助烧结方法,该方法通过将耐高温压片和LTCC基板相结合,能够有效... 低温共烧陶瓷(LTCC)基板普遍存在翘曲问题。由于不同材料和结构的LTCC基板的翘曲存在差异性,基于基板材料和结构方面改善翘曲的办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提出1种新型的压力辅助烧结方法,该方法通过将耐高温压片和LTCC基板相结合,能够有效改善基板翘曲,同时满足基板的可靠性要求。不同厚度的耐高温压片能够平衡基板翘曲和扭曲之间的关系,从而确保LTCC基板形态稳定。压力辅助烧结方法为改善LTCC基板翘曲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装技术 ltcc基板 翘曲 扭曲 压力辅助烧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TCC基板微通道进出口布局结构散热性能仿真分析
20
作者 廖志平 罗冬华 《电子与封装》 2024年第3期50-55,共6页
微通道作为微集成系统的主流散热渠道,与其结构相关的多种因素会影响系统的散热性能,进而影响整个系统的正常工作。为研究微通道流体进出口布局结构对微系统散热性能的影响,采用ANSYS有限元数值仿真软件建立了一种采用LTCC基板的微波TR... 微通道作为微集成系统的主流散热渠道,与其结构相关的多种因素会影响系统的散热性能,进而影响整个系统的正常工作。为研究微通道流体进出口布局结构对微系统散热性能的影响,采用ANSYS有限元数值仿真软件建立了一种采用LTCC基板的微波TR组件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仿真分析研究了该组件微通道流体4种进出口布局结构的散热性能。研究结果表明,4种微通道流体进出口布局结构中通道内流体在进水口处的压强最大,在出水口处的压强最小;对角方式进出口布局结构中流体压强损失最大,流速、压强分布均匀性相对较差,中间方式进出口布局结构中微通道内流体的流速、压强分布相对其他3种较均匀,整体的压强损失最小。在边界条件一致、组件芯片功率相同的情况下,4种流体进出口布局结构仿真结果表明中间方式的微通道进出口布局结构整体热量分布较均匀,没有出现明显的热量集中现象,综合散热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tcc 微通道 进出口布局结构 有限元仿真 散热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