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UCMSCs促进VEGF分泌对LPS刺激下牙髓细胞增殖和凋亡及成牙本质细胞分化能力的影响
1
作者 彭佳颖 朱晓密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73-79,共7页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促进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分泌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刺激下牙髓细胞增殖、凋亡及成牙本质细胞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牙髓细胞,将其分为牙髓细胞组(...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促进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分泌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刺激下牙髓细胞增殖、凋亡及成牙本质细胞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牙髓细胞,将其分为牙髓细胞组(A组,常规培养)、牙髓细胞+LPS组(B组,牙髓细胞+10 mg/L LPS)、过表达VEGF牙髓细胞+LPS组(C组,牙髓细胞+转染过表达VEGF质粒+10 mg/L LPS)、hUCMSCs+牙髓细胞+LPS组(D组,牙髓细胞和hUCMSCs1∶1混合+10 mg/L LPS)及过表达VEGF牙髓细胞+hUCMSCs+LPS组(E组,转染过表达VEGF质粒的牙髓细胞和hUCMSCs1∶1混合+10 mg/L LPS);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VEGF mRNA表达,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细胞凋亡,茜素红染色检测成牙本质细胞向分化,免疫印迹法检测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Ⅰ型胶原(collagen typeⅠ,COLⅠ)及牙本质涎磷蛋白(dentin sialophosphoprotein,DSPP)蛋白表达。结果与A组比较,B组、C组、D组、E组细胞VEGF mRNA表达、凋亡率均显著升高,细胞增殖率、矿化结节、ALP、COLⅠ及DSPP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与B组比较,C组、D组、E组细胞VEGF mRNA表达、增殖率、矿化结节、ALP、COLⅠ及DSPP蛋白表达明显升高,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LPS刺激下牙髓细胞活性具有显著改善作用,且可显著促进牙髓细胞成牙本质细胞向分化,其机制可能与促VEGF分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lps刺激 牙髓细胞活性 分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F-κB通路探讨疏肝健脾含药血清对LPS刺激下大鼠肝细胞、Kupffer细胞炎症损伤保护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韩莉 龚享文 +6 位作者 杨钦河 闫海震 张玉佩 李媛媛 徐拥建 张金文 林春梅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114-1119,共6页
目的基于核转录因子kappa B(nuclear transcription factor-kappa B,NF-κB)信号通路探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刺激大鼠肝细胞及Kupffer细胞炎症损伤以及疏肝健脾含药血清的保护作用。方法通过体外培养以及免疫荧光鉴定S... 目的基于核转录因子kappa B(nuclear transcription factor-kappa B,NF-κB)信号通路探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刺激大鼠肝细胞及Kupffer细胞炎症损伤以及疏肝健脾含药血清的保护作用。方法通过体外培养以及免疫荧光鉴定SD大鼠肝细胞及Kupffer细胞,利用LPS刺激大鼠肝细胞及Kupffer细胞产生炎症反应,酶联免疫法检测肝细胞及Kupffer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白介素-1(interleukin-1,IL-1)、人血清淀粉样蛋白(serum amyloid A,SS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肝细胞及Kupffer细胞NF-κB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每只大鼠通过纯化后获得肝细胞数量1.5×108~2.0×108个,Kupffer细胞数量0.5×107~1.0×107个,Typan blue染色测定肝细胞及Kupffer细胞活力均可达到95%以上。LPS组肝细胞及Kupffer细胞较空白血清组IL-1、SSA水平均有显著升高(P〈0.01)。而与LPS组比较,药物干预组可显著降低(P〈0.01)。肝细胞、Kupffer细胞的蛋白表明,与空白血清组比较,LPS组肝细胞及Kupffer细胞NF-κB、IκB及磷酸化IKKβ蛋白表达均有显著升高(P〈0.01);与LPS组比较,疏肝健脾方药含药血清能显著下调肝细胞IκB及p-IKKβ蛋白的蛋白表达水平(P〈0.01),但NF-κB蛋白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疏肝健脾含药血清能下调Kupffer细胞NF-κB、IκB及p-IKKβ蛋白表达(P〈0.01)。结论疏肝健脾含药血清能够对LPS刺激大鼠肝细胞、Kupffer细胞炎症损伤产生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NF-κB信号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肝健脾方药 NF-ΚB通路 肝细胞、Kupffer细胞 lps刺激 炎症损伤 含药血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PS刺激对RAW264.7细胞p38蛋白激酶的细胞内定位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张琳 姜勇 张璐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3期197-201,共5页
目的 探讨p38蛋白激酶信号传导的过程及其在细胞中的特异性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间接荧光标记免疫探针技术及共聚焦激光扫描技术观察单核细胞中p38蛋白激酶的分布及LPS对其分布的影响。结果p38在未受刺激的静息单核细胞及内皮生长因子(... 目的 探讨p38蛋白激酶信号传导的过程及其在细胞中的特异性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间接荧光标记免疫探针技术及共聚焦激光扫描技术观察单核细胞中p38蛋白激酶的分布及LPS对其分布的影响。结果p38在未受刺激的静息单核细胞及内皮生长因子(EGF)刺激的单核细胞胞浆和胞核中荧光强度均呈弥散性分布;脂多糖(LPS)刺激使细胞核区的荧光强度明显增强,而胞浆区域的荧光强度降低。激酶动力学的研究显示,p38激活先于p38移位。LPS刺激后30 min,p38激酶活性即达到高峰,随后2 h内逐步下降,p38激酶活性呈一过性增高;LPS刺激45 min后,核区荧光强度达到峰值,且在2 h内维持在高水平。结论 单核细胞由LPS激活后,其p38蛋白激酶由胞浆转位到胞核,反应具有一定的特异性;p38移位入核依赖于p38磷酸化活化及由细胞浆移位到细胞核是一系列连续发生的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38蛋白激酶 lps刺激 RAW264.7细胞 细胞内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38MAPK和STAT3在LPS刺激小鼠肺泡巨噬细胞中的作用
4
作者 孟爱宏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10期2078-2078,共1页
关键词 小鼠肺 lps刺激 STAT3 P38MAPK 巨噬细胞 细胞上清液 免疫细胞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池蝶蚌IκBα和c-Rel的结构特征及在LPS刺激下的表达分析
5
作者 王小敏 周叶 +4 位作者 马慧妹 ZAHID Anwar 胡蓓娟 彭扣 洪一江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86-795,共10页
为研究淡水贝类NF-κB/Rel信号通路中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appaB,NF-κB)和NF-κB抑制因子(Inhibitors of NF-κB,IκB)的功能,对池蝶蚌(Hyriopsis schlegelii)IκBα和c-Rel(以下简称HsIκBα和Hsc-Rel)的序列结构、表达特征及H... 为研究淡水贝类NF-κB/Rel信号通路中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appaB,NF-κB)和NF-κB抑制因子(Inhibitors of NF-κB,IκB)的功能,对池蝶蚌(Hyriopsis schlegelii)IκBα和c-Rel(以下简称HsIκBα和Hsc-Rel)的序列结构、表达特征及Hs IκBα和Hsc-Rel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Hs IκBα的c DNA全长为1783 bp,其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为1083 bp,编码360个氨基酸。Hsc-Rel的cDNA为2414 bp,ORF为2298 bp,编码765个氨基酸。通过构建HsIκBα-ORF-GST和Hsc-Rel-RHD-HIS重组质粒、原核诱导表达和纯化,进行GST-pull down,通过SDS-PAGE和Western Blot检测研究,发现HsIκBα和Hsc-Rel-RHD存在直接的相互作用。通过对池蝶蚌进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刺激后,分别在7个时间点(0、6h、12h、24h、36h、48h和72h)对10个组织中HsIκBα和Hsc-Rel的mRNA表达差异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HsIκBα和Hsc-Rel的mRNA在所有组织都有表达,且在肝胰腺组织表达最高,在血细胞表达最低。在6h时,HsIκBα在8个组织中和Hsc-Rel在7个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都出现下调;在12h时,HsIκBα在10个组织中的表达量都上调,并且都达到了峰值。Hsc-Rel只有血细胞、心脏、肝胰腺和肠出现上调;在24h时,HsIκBα在10个组织中的表达值呈现下调,Hsc-Rel却都出现上调(肾组织除外),其中血细胞、斧足、肠的表达值达到峰值;在36—72h,HsIκBα和HscRel的部分组织的表达值逐渐恢复到基础水平,以上结果表明,HsIκBα和Hsc-Rel的表达量随着LPS的诱导而产生明显变化,说明其参与免疫应答反应,且可能存在应答LPS的NF-κB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sIκBα Hsc-Rel 克隆 蛋白互作 lps刺激 池蝶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倒刺鲃TRPV1基因的克隆及对高温和LPS刺激的响应
6
作者 刘耀辉 谢云龙 +6 位作者 张子恒 杨馨悦 卢敏芳 蒲德永 王志坚 张耀光 刘小红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113-1119,共7页
为探讨鱼类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TRPV1)的功能,研究以本土淡水养殖鱼类中华倒刺鲃Spinibarbus sinensis为实验材料,克隆其TRPV1基因,开展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其蛋白结构,并检测其组织表达谱。克隆所得到的TPRV1基因片段长2023 bp。... 为探讨鱼类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TRPV1)的功能,研究以本土淡水养殖鱼类中华倒刺鲃Spinibarbus sinensis为实验材料,克隆其TRPV1基因,开展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其蛋白结构,并检测其组织表达谱。克隆所得到的TPRV1基因片段长2023 bp。该序列所编码的蛋白具有6次跨膜结构域、锚蛋白重复结构域和离子转运结构域。中华倒刺鲃TRPV1基因在脑的各部分区域及肠、肾等组织均有表达。为检验TRPV1基因的表达是否受到温度变化的调控,实验鱼被分为磷酸缓冲液(PBS)和脂多糖(LPS)组,并分别于不同温度(25℃和35℃)处理1h、6h和24h后,检测TRPV1在间脑和延脑的表达量变化。结果显示温度变化和LPS处理会引起该基因在间脑和延脑表达量的明显变化,但两种组织的变化模式相反,且具有时间特异性。综上,中华倒刺鲃TRPV1的表达具有温度和体内炎症的敏感性,并可能具有组织和时间的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PV1 基因克隆 组织表达 温度感受 lps刺激 中华倒刺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精氨酸对脂多糖刺激仔鹅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闫伟 施寿荣 +2 位作者 杨海明 邹剑敏 王志跃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071-1075,共5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脂多糖(LPS)刺激所产生的免疫应激对仔鹅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及L-精氨酸对免疫应激的缓解作用。选取128只14日龄健康扬州鹅公鹅,随机分为A、B、C、D4个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鹅。A组饲喂基础饲粮,并静脉注射生理盐水;... 本试验旨在研究脂多糖(LPS)刺激所产生的免疫应激对仔鹅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及L-精氨酸对免疫应激的缓解作用。选取128只14日龄健康扬州鹅公鹅,随机分为A、B、C、D4个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鹅。A组饲喂基础饲粮,并静脉注射生理盐水;B组饲喂基础饲粮,并注射细菌LPS;C组饲喂添加0.5%L-精氨酸的基础饲粮,并注射LPS;D组饲喂添加1.0%L-精氨酸的基础饲粮,并注射LPS。14日龄逐一称重,并分别于15、17、19日龄进行注射,21日龄时屠宰采样,称量试验鹅活重以及心脏、肝脏、肌胃、脾脏、胸腺、腔上囊的重量。结果表明:1)LPS刺激导致3周龄仔鹅体增重显著下降(P<0.05),而0.5%精氨酸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LPS刺激导致的3周龄仔鹅体增重的下降(P>0.05);2)LPS刺激导致3周龄仔鹅腔上囊重量显著降低(P<0.05),而0.5%精氨酸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LPS刺激导致的腔上囊重量的降低(P>0.05);LPS刺激导致3周龄仔鹅腔上囊指数显著降低(P<0.05);0.5%或1.0%精氨酸使LPS刺激3周龄仔鹅的脾脏指数显著增加(P<0.05);3)LPS刺激导致3周龄仔鹅肠道长度显著减小(P<0.05),而0.5%精氨酸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LPS刺激导致的肠道长度的减小(P>0.05)。本试验以仔鹅生长发育为衡量指标,表明适当的精氨酸添加量可以缓解鹅由LPS刺激所产生的免疫应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精氨酸 lps刺激 扬州鹅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炎症刺激对新生仔猪铁含量 血清生化指标及Hepcidin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8
作者 李梦云 梁晓晓 +3 位作者 段新安 聂芙蓉 哈斯通拉嘎 李婉涛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4-26,共3页
挑选刚出生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10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脂多糖(LPS)刺激组,每组5头。LPS刺激组分别于3日龄、5日龄和7日龄时腹腔注射100μg/kg·bw LPS,建立炎症刺激模型;对照组仔猪分别在相同日龄注射相同体积生理盐水。7日龄时将所... 挑选刚出生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10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脂多糖(LPS)刺激组,每组5头。LPS刺激组分别于3日龄、5日龄和7日龄时腹腔注射100μg/kg·bw LPS,建立炎症刺激模型;对照组仔猪分别在相同日龄注射相同体积生理盐水。7日龄时将所有仔猪全部处死,采集血清,并分离肝脏和脾脏.。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LPS刺激可显著降低仔猪肝脏铁含量(P<0.05),极显著降低血清铁含量(P<0.01),但对脾脏铁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LPS刺激显著降低了仔猪血清中总蛋白、球蛋白、总胆红素和葡萄糖含量(P<0.05),显著提高了肝脏中Hepcidin mRNA表达量(P<0.05)。表明LPS刺激可显著增加仔猪肝脏中Hepcidin mRNA表达量,因而降低机体铁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ps刺激 机体铁含量 生化指标 Hepcidin基因表达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仿刺参cytb和β-actin基因表达稳定性比较 被引量:31
9
作者 杨爱馥 周遵春 +6 位作者 董颖 姜北 汪笑宇 陈仲 关晓燕 王摆 孙大鹏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2010年第1期79-84,共6页
基因表达分析需要采用内参基因来校正目的基因的表达量。采用半定量RT-PCR的方法分析了cytb和β-actin基因在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未受精卵、受精卵、多细胞期、囊胚期、原肠期、小耳状幼体、中耳状幼体、大耳状幼体、樽型幼... 基因表达分析需要采用内参基因来校正目的基因的表达量。采用半定量RT-PCR的方法分析了cytb和β-actin基因在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未受精卵、受精卵、多细胞期、囊胚期、原肠期、小耳状幼体、中耳状幼体、大耳状幼体、樽型幼体、五触手幼体、稚参11个发育阶段和幼参的体壁、体腔细胞、肠道和呼吸树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cytb在不同发育阶段和不同组织中稳定表达;β-actin基因在稚参之前不同发育阶段中表达水平有显著差异,在幼参的体壁、肠道和呼吸树中稳定表达。此外,cytb在lipopolysaccgarides(LPS)刺激前后的原肠胚、小耳状幼体、中耳状幼体、大耳状幼体、樽型幼体、稚参和幼参四种组织中表达量无显著差异;β-actin基因在LPS刺激前后的幼参体腔细胞、肠道和呼吸树中表达量无显著差异。本研究为仿刺参功能基因表达分析中,cytb与β-actin基因作为内参基因的可行性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刺参 CYTB基因 Β-ACTIN基因 lps刺激 内参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仿刺参铁蛋白ferritin基因的序列分析及表达 被引量:13
10
作者 杨爱馥 周遵春 +6 位作者 孙大鹏 董颖 姜北 汪笑宇 陈仲 关晓燕 王摆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10-717,共8页
通过构建仿刺参cDNA文库,获得铁蛋白全长cDNA序列。该基因序列全长792bp,5′-非翻译区长133bp,开放阅读框长522bp,编码173个氨基酸,3′-UTR长137bp;预测蛋白分子量为20ku。5′-UTR具有一个高度保守的铁离子应答元件。仿刺参ferritin氨... 通过构建仿刺参cDNA文库,获得铁蛋白全长cDNA序列。该基因序列全长792bp,5′-非翻译区长133bp,开放阅读框长522bp,编码173个氨基酸,3′-UTR长137bp;预测蛋白分子量为20ku。5′-UTR具有一个高度保守的铁离子应答元件。仿刺参ferritin氨基酸序列具备脊椎动物ferritin的亚铁氧化酶活性中心所特有的保守结构。该序列与海参的同源性最高,达84%,与其它无脊椎动物如:海星、鲍、牡蛎、海葵、线虫、小龙虾和果蝇的同源性为74%~34%;与脊椎动物ferritin重链亚基同源性高于轻链亚基。系统进化分析表明,仿刺参的ferritin与大部分无脊椎动物聚为一支。利用半定量RT-PCR检测,ferritin mRNA在仿刺参未受精卵、受精卵、多细胞期、囊胚期、原肠期、小耳状幼体、中耳状幼体、大耳状幼体、樽型幼体、五触手幼体、稚参11个发育阶段和幼参的体壁、体腔细胞、肠道和呼吸树中均表达。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结果显示,ferritin mRNA在未受精卵至原肠期表达量低,从小耳状幼体至稚参表达量显著增高;在幼参的不同组织中,ferritin mRNA在呼吸树中的表达量显著低于其他3种组织;幼参注射LPS后,4种组织中ferritin mRNA表达量与注射前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刺参 铁蛋白ferritin基因 序列分析 基因表达 lps刺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鹅珍珠贝组织蛋白酶D的cDNA克隆、序列特征分析和应激表达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潘俐玲 黄桂菊 +2 位作者 成书营 王晓宁 喻达辉 《南方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2-29,共8页
笔者初步研究了企鹅珍珠贝(Pteria penguin)组织蛋白酶D(cathepsin D,CTSD)的基因克隆和功能,通过同源克隆方法和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RACE)获得了企鹅珍珠贝组织蛋白酶D基因(命名为pgCTSD)。该基因cDNA全长1 767 bp,其中5'UTR为38... 笔者初步研究了企鹅珍珠贝(Pteria penguin)组织蛋白酶D(cathepsin D,CTSD)的基因克隆和功能,通过同源克隆方法和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RACE)获得了企鹅珍珠贝组织蛋白酶D基因(命名为pgCTSD)。该基因cDNA全长1 767 bp,其中5'UTR为38 bp,3'UTR为553 bp,ORF为1 176 bp,编码392个氨基酸,包括信号肽(Met1-Ala18)、前体域(Leu19-Lys47)和成熟域(Tyr48-Ser392)三部分,分子量为42.3 kDa,等电点为8.04。pgCTSD氨基酸序列与大珠母贝(Pinctada maxima)pmCTSD的相似性最高(79%),与其他物种的相似性为59%~75%。荧光定量分析表明,空白对照组中pgCTSD mRNA在闭壳肌、性腺、肝胰脏、外套膜和鳃组织中都有表达,且在闭壳肌中表达量最少,肝胰脏中最高。与试验对照组相比,脂多糖(LPS)刺激6 h后性腺和肝胰脏显著下降,闭壳肌的表达量虽不大但增加显著,外套膜和鳃组织变化不显著;哈维弧菌(Vibrio harveyi)刺激6 h后肝胰腺和外套膜显著下降,闭壳肌和鳃显著上升,性腺无显著变化。肝胰腺中pgCTSD对LPS和弧菌刺激的应答反应表明pgCTSD可能参与了免疫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鹅珍珠贝 组织蛋白酶D lps刺激 弧菌刺激 组织表达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仿刺参profilin基因全长cDNA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董颖 高杉 +5 位作者 陈仲 杨爱馥 姜北 关晓燕 王摆 周遵春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59-167,共9页
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是我国北方沿海重要养殖品种之一。克隆了仿刺参profilin基因全长cDNA序列,并分析了基因的表达规律。该基因cDNA序列全长787 bp,5'-非翻译区(5'-untranslated region,UTR)长205 bp,3'-UTR长2... 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是我国北方沿海重要养殖品种之一。克隆了仿刺参profilin基因全长cDNA序列,并分析了基因的表达规律。该基因cDNA序列全长787 bp,5'-非翻译区(5'-untranslated region,UTR)长205 bp,3'-UTR长204 bp,开放阅读框378 bp,编码125个氨基酸,预测蛋白分子量13.4 kDa。仿刺参Profilin蛋白的PROF保守结构域中含有肌动蛋白互作位点、多聚脯氨酸结合位点和PIP2互作位点。氨基酸序列比对结果显示,仿刺参Profilin与丝盘虫(Trichoplax adhaerens)和囊舌虫(Saccoglossus kowalevskii)相似度最高,为46%。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结果显示,profilin mRNA在仿刺参未受精卵、受精卵、多细胞期、囊胚期、原肠期、小耳状幼体、中耳状幼体、大耳状幼体、樽型幼体、五触手幼体和稚参11个发育阶段及幼参的体壁、体腔细胞、肠道和呼吸树中均有表达;在仿刺参的不同发育阶段中,未受精卵至原肠期profilin mRNA表达量低,从小耳状幼体至稚参表达量增高;在仿刺参的不同组织中,profilin mRNA在体腔细胞中的表达量最高。经过棘皮动物免疫系统有效激活物脂多糖LPS的刺激,体腔细胞中profilin mRNA表达量显著升高,为仿刺参养殖病害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刺参 PROFILIN 序列分析 基因表达 lps刺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肠炎康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13
作者 张二力 董宇翔 +4 位作者 李晓春 李有田 常雅萍 陈东 王聃红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71-474,共4页
目的 :探讨溃疡性结肠炎 ( UC)发病过程中的免疫异常机制及中药肠炎康 ( CYK)口服液对本病的治疗机理。方法 :通过免疫方法成功复制 UC大鼠模型 ,应用 CYK口服液及对照药物柳氮磺胺吡啶 ( SASP)分别灌胃治疗 5 0 d,观察并分析治疗前后... 目的 :探讨溃疡性结肠炎 ( UC)发病过程中的免疫异常机制及中药肠炎康 ( CYK)口服液对本病的治疗机理。方法 :通过免疫方法成功复制 UC大鼠模型 ,应用 CYK口服液及对照药物柳氮磺胺吡啶 ( SASP)分别灌胃治疗 5 0 d,观察并分析治疗前后脾细胞 Con A刺激指数、LPS刺激指数、IL- 2、IFN- r水平及 NKc杀伤活性变化。结果 :模型组大鼠脾细胞 Con A刺激指数、NKc杀伤活性明显下降 ( P<0 .0 1 ) ,IL- 2、IFN- r水平也有下降 ( P<0 .0 5 ) ;而脾细胞 LPS刺激指数明显升高( P<0 .0 5 )。治疗后 ,CYK组大鼠脾细胞 Con A刺激指数、IL- 2、IFN- r水平及 NKc杀伤活性同模型组比较均有明显提高 ;但脾细胞 LPS刺激指数同模型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 P>0 .0 5 )。SASP组大鼠脾细胞 LPS刺激指数同模型组比较明显下降 ( P<0 .0 5 ) ;其 IL- 2、IFN- r水平及 NKc杀伤活性同模型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 P>0 .0 5 )。结论 :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细胞免疫功能减退 ,体液免疫增强。CYK能促进 UC大鼠肠粘膜溃疡修复及炎症消退 ,在恢复其细胞免疫功能方面 ,优于 SASP,但对 UC大鼠体液免疫的抑制作用不及 SAS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炎 溃疡性/中药疗法 脾细胞lps刺激指数 脾细胞ConA刺激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K1在巨噬细胞中调控IL-6及IL-12表达的研究
14
作者 娄军 欧阳川 +4 位作者 郑明珠 姚韵靓 王珞 仇庆 周秀梅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第4期591-596,共6页
通过LPS(lipopolysaccharide)刺激巨噬细胞,发现盐诱导激酶(Salt Inducible Kinase 1,SIK1)基因的表达随着刺激时间呈现一定的变化趋势。提示SIK1在免疫系统中可能具有潜在的功能。实验构建了Sik1基因过表达的腺病毒载体Ad-Sik1,通过感... 通过LPS(lipopolysaccharide)刺激巨噬细胞,发现盐诱导激酶(Salt Inducible Kinase 1,SIK1)基因的表达随着刺激时间呈现一定的变化趋势。提示SIK1在免疫系统中可能具有潜在的功能。实验构建了Sik1基因过表达的腺病毒载体Ad-Sik1,通过感染RAW264.7细胞过表达Sik1基因,采用荧光定量PCR、ELISA及Western Blot等方法,分别从mRNA及蛋白质水平探讨SIK1与免疫炎症因子IL-6(Interleukin-6)及IL-12(Interleukin-12)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SIK1能够上调免疫炎症因子IL-6I、L-12的表达。这将为免疫调节的研究及一些免疫相关疾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K1 lps刺激 IL-6 IL-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凡纳滨对虾微粒体谷胱甘肽硫转移酶3基因克隆及其功能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郑佩华 汪蕾 +5 位作者 张秀霞 李军涛 张泽龙 王冬梅 冼健安 王安利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311-2320,共10页
【目的】明确凡纳滨对虾微粒体谷胱甘肽硫转移酶3(LvMGST3)在机体抗逆境胁迫与抵御病原体侵染过程中的功能作用,为有效提高对虾的抗胁迫能力和抗病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RACE克隆LvMGST3基因cDNA序列,以EditSeq、ExPASy、SignalP... 【目的】明确凡纳滨对虾微粒体谷胱甘肽硫转移酶3(LvMGST3)在机体抗逆境胁迫与抵御病原体侵染过程中的功能作用,为有效提高对虾的抗胁迫能力和抗病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RACE克隆LvMGST3基因cDNA序列,以EditSeq、ExPASy、SignalP 5.0、TMHMM 2.0、Clustal X和MEGA 6.0等在线软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再应用半定量PCR进行组织表达量分析。凡纳滨对虾分别进行氨氮胁迫(20.00 mg/L)及脂多糖(LPS,8μg/g)刺激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分析LvMGST3基因的表达响应情况。【结果】LvMGST3基因cDNA序列全长826 bp,包含85 bp的5'端非编码区(5'-UTR)、321 bp的3'端非编码区(3'-UTR)和420 bp的开放阅读框(ORF),在ploy(A)尾前端15个核苷酸处存在加尾信号AATAAA。LvMGST3基因编码139个氨基酸残基,包含MGST3亚家族共有的保守结构域FNCX1QRX2H,此序列为FNCYQRAH。LvMGST3蛋白分子量为15.53 kD,理论等电点(pI)为9.38,具有3个跨膜结构域,但不存在信号肽。LvMGST3氨基酸序列与软甲纲普通卷甲虫(Armadillidium vulgare)的MGST3氨基酸序列(RXG56258.1)相似性最高,为71.22%;基于MGST3氨基酸序列相似性构建的系统发育进化树显示,LvMGST3与节肢动物门和软体动物门的MGST3亲缘关系较近。LvMGST3基因在凡纳滨对虾肝胰腺、鳃组织和眼柄中的基础表达量较高;经氨氮胁迫后,肝胰腺中的LvMGST3基因相对表达量分别在胁迫6和24 h时极显著上调(P<0.01,下同),鳃组织中的LvMGST3基因相对表达量在胁迫12 h时显著上调(P<0.05,下同)、胁迫48 h时极显著上调;肝胰腺中的LvMGST3基因在LPS刺激前期表达受抑制,至刺激12 h时极显著上调,鳃组织中的LvMGST3基因分别在LPS刺激3和48 h时出现2个表达峰值,其相对表达量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是对照组的4.39和6.45倍。【结论】LvMGST3基因具有典型的MGST3亚家族结构特征,主要在凡纳滨对虾的肝胰腺、鳃组织和眼柄中表达,且氨氮胁迫和LPS刺激可明显诱导凡纳滨对虾肝胰腺和鳃组织中LvMGST3基因的表达水平,即MGST3在对虾抗逆境胁迫及抵御病原菌感染的调控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谷胱甘肽硫转移酶3(MGST3) 基因克隆 氨氮胁迫 脂多糖(lps)刺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仿刺参过氧化氢酶基因全长cDNA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高杉 周遵春 +6 位作者 董颖 杨爱馥 陈仲 王摆 关晓燕 蒋经伟 姜北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27-134,共8页
研究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免疫相关基因的功能和作用机制可为仿刺参养殖病害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克隆了仿刺参过氧化氢酶(catalase)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全长1 885 bp,其中5'-非翻译区(5'-untranslated region,UTR)长... 研究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免疫相关基因的功能和作用机制可为仿刺参养殖病害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克隆了仿刺参过氧化氢酶(catalase)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全长1 885 bp,其中5'-非翻译区(5'-untranslated region,UTR)长76 bp,3'-UTR长306 bp,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1 503 bp,编码500个氨基酸,预测蛋白分子量为56.56 kDa。氨基酸序列比对结果显示,仿刺参Catalase与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和紫海胆(Strongylocentrotus purpuratus)的相似度最高,为75%。仿刺参catalase cDNA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具有过氧化物酶定位信号PTS2、与还原型辅酶Ⅱ(NADPH)结合的氨基酸残基及与其它物种高度保守的Catalase近端血红素配体签名序列(351RLFSYSDTH359)。系统进化分析显示仿刺参处于无脊椎动物分支中,和紫海胆位于同一小支上。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catalase mRNA在仿刺参肠、体壁、肌肉、呼吸树、体腔细胞和管足中均有表达,在肠中表达量最高。在细菌脂多糖LPS刺激后4 h,体腔细胞中catalase mRNA表达量显著升高,表明仿刺参的catalase基因在应对外来病原菌刺激的免疫应答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刺参 过氧化氢酶基因 lps刺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