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出雏至性成熟绍鸭卵巢FSH-R与LH-R mRNA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19
1
作者 倪迎冬 赵茹茜 +3 位作者 王亚菊 周玉传 傅启高 陈杰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64-67,共4页
用反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 (RT PCR)方法检测绍鸭出雏至 90日龄卵巢卵泡刺激素受体 (FSH R)和黄体生成素受体 (LH R)mRN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 ,卵巢FSH RmRNA水平在 30和 6 0日龄较高 ,且 30日龄时极显著高于 1和 90日龄 (P <0 0 1) ... 用反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 (RT PCR)方法检测绍鸭出雏至 90日龄卵巢卵泡刺激素受体 (FSH R)和黄体生成素受体 (LH R)mRN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 ,卵巢FSH RmRNA水平在 30和 6 0日龄较高 ,且 30日龄时极显著高于 1和 90日龄 (P <0 0 1) ,与该阶段较高的卵巢相对生长速度相对应 ;而卵巢LH RmRNA水平随日龄逐渐升高 ,30、 6 0和 90日龄极显著高于 1日龄 (P <0 0 1) ,90日龄显著高于 30和 6 0日龄 (P <0 0 5 )。提示 :卵巢在早期发育阶段 ,尤其是快速增重期 ,对FSH的反应性较高 ;而接近性成熟时 ,可能由于卵泡发育的关系而对LH的反应性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绍鸭 反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 卵泡刺激素受体(FSH-R) 黄体生成素受体(LH-R) 卵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硒缺乏和训练对雄性大鼠血清睾酮的影响 被引量:23
2
作者 方子龙 冯炜权 +3 位作者 杨则宜 伊木清 郭建军 谢敏豪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8-30,33,共4页
通过建立硒缺乏运动模型,结合游泳训练,观察硒缺乏和运动训练对雄性大鼠血清睾酮的影响。结果显示:①用低硒饲料喂养7周的大鼠的血清硒含量明显低于用补硒饲料喂养的大鼠。②缺硒安静大鼠的睾丸硒含量低于补硒安静大鼠,但降低的幅... 通过建立硒缺乏运动模型,结合游泳训练,观察硒缺乏和运动训练对雄性大鼠血清睾酮的影响。结果显示:①用低硒饲料喂养7周的大鼠的血清硒含量明显低于用补硒饲料喂养的大鼠。②缺硒安静大鼠的睾丸硒含量低于补硒安静大鼠,但降低的幅度比血清硒降低的幅度小,训练使缺硒大鼠的睾丸硒含量明显升高。③硒缺乏和训练均使大鼠的血清睾酮和游离睾酮水平降低,这种降低与血清的促性腺激素(rLH和rFSH)水平无关,与睾丸Leydig细胞膜上的LH/hCG受体的亲和性及结合容量无关。④硒缺乏和训练均不影响血清的皮质酮水平,睾酮/皮质酮比值和游离睾酮/皮质酮比值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硒缺乏 训练 睾酮 皮质酮 促性腺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菟丝子黄酮对实验动物及人绒毛组织生殖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57
3
作者 秦达念 佘白蓉 佘运初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2000年第6期349-351,共3页
采用放免分析等方法 ,研究了菟丝子的黄酮类提取物对下丘脑 -垂体 -性腺轴的影响。结果表明它具有雌激素样活性 ;可使成年大鼠腺垂体、卵巢、子宫重量增加 ;增强卵巢人绒毛促性腺激素 (hCG) /黄体生成素 (LH)受体功能及垂体对促性腺激... 采用放免分析等方法 ,研究了菟丝子的黄酮类提取物对下丘脑 -垂体 -性腺轴的影响。结果表明它具有雌激素样活性 ;可使成年大鼠腺垂体、卵巢、子宫重量增加 ;增强卵巢人绒毛促性腺激素 (hCG) /黄体生成素 (LH)受体功能及垂体对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LRH)的反应性 ;促进离体培养人早孕绒毛组织hCG分泌 ;增加未成年雄性小鼠睾丸、附睾重量 ;促进离体培养大鼠睾丸间质细胞睾酮的分泌。提示菟丝子有改善生殖内分泌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菟丝子黄酮/药理学 性腺/药物作用 睾酮/生理学 受体 LH/药物作用 受体 促性腺素释放素/药物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皮素-1 对大鼠排卵前卵泡颗粒细胞产生孕酮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郑月慧 徐斯凡 +2 位作者 张保平 任敏 吴忠华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2期171-173,共3页
本文用离体细胞体外孵育法研究了内皮素-1(ET)对大鼠排卵前卵泡颗粒细胞孕酮生成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结果发现,ET能显著抑制hCG刺激下的孕酮产生,抑制作用在浓度为10-8mol/L时,即有显著意义(P<0.05,n... 本文用离体细胞体外孵育法研究了内皮素-1(ET)对大鼠排卵前卵泡颗粒细胞孕酮生成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结果发现,ET能显著抑制hCG刺激下的孕酮产生,抑制作用在浓度为10-8mol/L时,即有显著意义(P<0.05,n=6),至10-7mol/L时则有非常显著的意义(P<0.01,n=6);不同浓度ET(10-7—10-7mol/L),对颗粒细胞基础孕酮的产生无明显影响。进一步研究表明,ET对hCG刺激下孕酮生成的抑制作用,在用免抗人内皮素抗血清(ET-A)1:1000及cAMP后能明显被逆转。实验中还观察到,ET使颗粒细胞LH/hCG受体数下降,亲和力降低。本文结果提示,ET可能为卵巢内的一种局部调节肽,通过作用于ET受体,干扰LH/hCG受体功能和cAMP生成而抑制颗粒细胞孕酮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素 卵泡 颗粒细胞 孕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GF-I对卵泡内膜细胞增殖及其LH受体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武秀峰 李红真 +1 位作者 范正红 郑淑蓉 《生殖与避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84-87,106,I003,共6页
目的 :通过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IGF- I)对猪卵巢卵泡内膜细胞增殖及促黄体生成素受体(LH受体 )表达的影响 ,提出 IGF- I可能在卵泡发育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细胞免疫组化、Westernblot及 MTT法进行研究。结果 :1 .细胞免疫组化结果显... 目的 :通过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IGF- I)对猪卵巢卵泡内膜细胞增殖及促黄体生成素受体(LH受体 )表达的影响 ,提出 IGF- I可能在卵泡发育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细胞免疫组化、Westernblot及 MTT法进行研究。结果 :1 .细胞免疫组化结果显示 LH+IGF- I组及 IGF- I组与 LH组相比 ,LH受体表达明显增强 ,有统计学差异 ,分别为 P<0 .0 1 ,P<0 .0 5 ;而 LH+IGF- I组与 IGF- I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Western blot结果发现 LH、IGF- I及 LH+IGF- I三组之间 LH受体蛋白强度的比较与细胞免疫组化结果相一致 ,此外还发现 LH受体蛋白为三个不同分子量的蛋白 ,它们分别为 6 0 k Da,5 0 k Da,3 5 k Da。 2 .IGF- I使卵泡内膜细胞增殖 ,LH的促增殖作用不明显 ,IGF- I及LH+IGF- I组与 LH组相比差异显著 ,P<0 .0 1 ;LH+IGF- I组与 IGF- I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本实验发现 IGF- I及它与 LH协同作用 ,可以增强卵泡内膜细胞 LH受体的表达 ,同时又可以促进卵泡内膜细胞增殖 ,为进一步阐明多囊卵巢综合征 (PCO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 促黄体生成素受体 卵泡内膜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H/hCG受体与cAMP在玉米赤霉烯酮抑制小鼠Leydig细胞分泌睾酮中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刘青 王亚军 +6 位作者 徐辉 黄沁怡 顾建红 袁燕 刘学忠 刘宗平 卞建春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147-1154,共8页
为揭示LH/hCG受体和cAMP在玉米赤霉烯酮(ZEN)抑制小鼠睾丸间质细胞(leydig cells)分泌睾酮中的作用,本研究以原代培养的小鼠Leydig细胞为材料,用ELISA法分别测定ZEN暴露浓度为0、1、5、10、20μg·mL-1及暴露时间为1、6、12、24h时... 为揭示LH/hCG受体和cAMP在玉米赤霉烯酮(ZEN)抑制小鼠睾丸间质细胞(leydig cells)分泌睾酮中的作用,本研究以原代培养的小鼠Leydig细胞为材料,用ELISA法分别测定ZEN暴露浓度为0、1、5、10、20μg·mL-1及暴露时间为1、6、12、24h时睾酮的分泌量(hCG环境及cAMP环境)和胞质内cAMP水平(hCG环境),用化学发光标记免疫分析法(CLIA)测定其细胞表面的LH/hCG受体结合力,用Western Blot法测定LH/hCG受体蛋白的表达量。结果表明,hCG环境中高浓度及长时间ZEN暴露对睾酮分泌的抑制效应极显著(P<0.01),而cAMP环境中,不同浓度及时间的ZEN暴露均可显著抑制Leydig细胞分泌睾酮(P<0.05),且浓度及时间—效应关系明显。不同浓度及时间的ZEN暴露对Leydig细胞LH/hCG受体的结合力及表达量的影响不显著(P>0.05),而低浓度及长时间ZEN暴露使胞质内cAMP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果显示,玉米赤霉烯酮可通过cAMP途径抑制小鼠Leydig细胞分泌睾酮,与LH/hCG受体途径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赤霉烯酮 睾丸间质细胞 睾酮 LH hCG受体 环腺苷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鸟苷酸对卵巢细胞功能的调控 被引量:9
7
作者 周振琪 潘玲梅 +1 位作者 王恬 石放雄 《细胞生物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6期603-606,共4页
环鸟苷酸(cGMP)是一种具有广泛生物学活性的环核苷酸。尽管cGMP作为第二信使,在调控卵巢细胞功能中发挥着广泛而重要的作用早有报道,但直至近年,cGMP在生殖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才受到人们的关注,而成为生殖科学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卵巢是... 环鸟苷酸(cGMP)是一种具有广泛生物学活性的环核苷酸。尽管cGMP作为第二信使,在调控卵巢细胞功能中发挥着广泛而重要的作用早有报道,但直至近年,cGMP在生殖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才受到人们的关注,而成为生殖科学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卵巢是雌性动物的重要器官,而cGMP在卵巢细胞中起着多方面的调节作用。现对卵巢内cGMP的来源,cGMP在卵巢内抑制雌激素(E2)的合成、LH受体表达、卵泡闭锁的作用,以及cGMP的作用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鸟苷酸 卵巢 类固醇细胞 LH受体 颗粒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H受体减量调节中受体mRNA及cAMP的变化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高飞 易静 +1 位作者 张岚 汤雪明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3期204-207,共4页
目的研究鼠Leydig细胞膜LH受体减量调节中受体mRNA及cAMP水平的变化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RT-PCR法,以β-actin为内参照,测定激素刺激后鼠Leydig细胞膜LH受体(LHR)减量调节中LHRmRNA水平的变化,同时应用放射免疫法,分析同... 目的研究鼠Leydig细胞膜LH受体减量调节中受体mRNA及cAMP水平的变化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RT-PCR法,以β-actin为内参照,测定激素刺激后鼠Leydig细胞膜LH受体(LHR)减量调节中LHRmRNA水平的变化,同时应用放射免疫法,分析同一时间细胞内cAMP水平的变化。结果LHRmRNA水平早期有20%的升高,然后逐渐下降50%,与此趋势相同,cAMP水平亦呈现出升高-降低的动态过程,二者在变化上呈“正相关”,并且前者总是“滞后”于后者一段时间。结论LHR减量调节过程中,细胞内cAMP水平可能以“正相关”的方式影响着LHR基因的转录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H受体 减量调节 CAMP MRNA 黄体化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素A对牦牛颗粒细胞FSH、LH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王立斌 王军乾 +5 位作者 赵凌 黄振华 王萌 王靖雷 余四九 潘阳阳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1-59,共9页
为了探明抑制素A(INHA)对牦牛卵泡颗粒细胞中促卵泡素(FSH)和促黄体素(LH)与其受体结合发挥的作用,通过体外培养牦牛卵泡颗粒细胞,采用免疫荧光技术(IF)检测促卵泡素受体(FSHR)和促黄体素受体(LHR)在颗粒细胞中的分布情况,用不同浓度外... 为了探明抑制素A(INHA)对牦牛卵泡颗粒细胞中促卵泡素(FSH)和促黄体素(LH)与其受体结合发挥的作用,通过体外培养牦牛卵泡颗粒细胞,采用免疫荧光技术(IF)检测促卵泡素受体(FSHR)和促黄体素受体(LHR)在颗粒细胞中的分布情况,用不同浓度外源性INHA(0、1.25、2.5、5、10、20 ng·mL^(-1))作用12 h后,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检测颗粒细胞中FSHβ、LHβ、FSHR、LHR基因的表达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分析试验(ELISA)检测细胞内外FSH、LH的含量。结果显示,FSHR和LHR在颗粒细胞质与细胞核中均有表达。FSHβ和LHβ基因在颗粒细胞中的表达随INHA浓度的增大呈先降后升的趋势;INHA浓度接近5 ng·mL^(-1)时,FSHβ表达最低;INHA浓度接近10 ng·mL^(-1)时,LHβ表达最低;FSHR和LHR基因的表达与INHA浓度呈负相关。INHA浓度接近5 ng·mL^(-1)时,颗粒细胞内外FSH含量最低;INHA浓度接近10 ng·mL^(-1)时,颗粒细胞内外LH含量最低;其他INHA浓度下,当颗粒细胞内容物中FSH和LH含量降低时,细胞上清中含量升高。综上所述,INHA对FSHR和LHR基因在颗粒细胞中的表达存在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且影响FSHβ和LHβ基因在颗粒细胞中的表达。研究表明INHA可以抑制牦牛卵泡颗粒细胞中FSH、LH与其受体的结合;同时,INHA对颗粒细胞内外FSH和LH的含量具有重要调节作用。本研究为进一步探索抑制素对雌性牦牛生殖调控的影响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细胞 抑制素A(INHA) 促卵泡素(FSH) 促黄体素(LH) 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性促性腺激素诱导日本鳗鲡卵子发生和卵巢发育成熟的机制 被引量:3
10
作者 宋海霞 方琼珊 +2 位作者 翁幼竹 王涵生 方永强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999-1010,共12页
用兔抗促黄体素生成素受体(LHR)或称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受体(CGR)、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的抗体对LHR,ER和PR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定位。目的在于揭示外源性促性腺激素(鲤鱼脑垂体提取物,CPE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诱发日本鳗鲡... 用兔抗促黄体素生成素受体(LHR)或称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受体(CGR)、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的抗体对LHR,ER和PR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定位。目的在于揭示外源性促性腺激素(鲤鱼脑垂体提取物,CPE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诱发日本鳗鲡卵子发生和卵母细胞成熟的内分泌机制。结果表明,注射激素前后卵巢发育和卵子发生出现了十分显著的变化。卵巢组织学切片观察显示激素处理前鳗鲡卵巢发育处于卵黄发生早期,卵母细胞平均直径(220±0.01)μm。第一次注射这两种激素后10d,实验组卵母细胞中卵黄核分散在核的周围,核仁数量显著增加,多达18~20个左右,而对照组8~10个。第3和4次激素处理后,卵母细胞发育进入卵黄发生早-中期至中期,卵黄颗粒数量增加。第6和7次激素处理后,卵母细胞进入卵黄发生中后期到成熟期,卵母细胞胞质中充满卵黄颗粒,胞径和核径增加,分别为(570±1.39)μm和(128±1.19)μm,而对照组没有变化。其次,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LHR、ER和PR均定位在鳗鲡卵巢中卵母细胞胞质、核膜、核质、卵被膜和体细胞上。这里值得指出的是,从第3次和第4次激素处理后,这三种受体的定位各有特点,LHR免疫活性主要定位在卵黄发生中期至中后期卵母细胞的体细胞(卵被膜内层为滤泡细胞和外层为膜细胞)的胞质,显示强的免疫阳性反应,而ER和PR则定位在卵母细胞的核内。这些结果首次揭示了外源激素(LH、FSH和hCG)诱导雌鳗卵母细胞发育和成熟的内分泌机制:首先,LH和hCG与体细胞膜上的LH受体结合,刺激其合成和分泌E2,接着E2与卵母细胞ER核受体结合,激发卵黄发生期卵母细胞生长发育和合成卵黄颗粒。另外,PR可能介导17α-羟基孕酮在卵母细胞的基因效应使之最后成熟。本研究提供确凿的形态学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鳗鲡 促性腺激素 LH或CG受体 卵子发生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乳素调节绵羊睾丸间质细胞睾酮分泌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夏国良 庄临之 杨传任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385-390,共6页
本实验利用睾丸间质细胞体外培养方法,研究了催乳素(PRS)对睾酮分泌调节的机制。结果表明,体外培养的绵羊睾丸间质细胞对激素的刺激在培养的前四天较敏感。hCG依剂量关系刺激睾酮的分泌。PRL对于hCG的刺激作用起着双相... 本实验利用睾丸间质细胞体外培养方法,研究了催乳素(PRS)对睾酮分泌调节的机制。结果表明,体外培养的绵羊睾丸间质细胞对激素的刺激在培养的前四天较敏感。hCG依剂量关系刺激睾酮的分泌。PRL对于hCG的刺激作用起着双相调节作用:低剂量的PRL(1~30n/ml)可以增加hCG的刺激强度35~71%,而高剂量的PRL(1000ng/ml)则抑制hCG的活性40%。当培养液中加入不同剂量的睾酮合成前体物(孕酮、雄烯二酮),PRL可以调节前体物向睾酮的转化。低剂量的PRL促进孕酮的转化,而高剂量的PRL则抑制其转化。PRL对雄烯二酮的转化则均呈现抑制性。用放射受体测定表明:低剂量PRL(3~10ng/ml)可以增加绵羊睾丸间质细胞膜上LH/hCG受体的数量。但当PRL剂量增加到30~1000ng/ml时,细胞膜上的LH/hCG受体数量没有明显变化。这些结果表明:PRL可以直接作用于绵羊性腺调节睾酮的分泌。这种调节作用是通过诱导细胞膜上LH/hCG受体的数量和调节前体物转化为睾酮的某些步骤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睾丸间质细胞 睾酮 催乳素 绵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膜癌组织中黄体生成素及其受体的表达意义 被引量:5
12
作者 陈蕾 白宏伟 +4 位作者 尹善德 程鸾 赵军 孙绪德 王蔼明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10-312,共3页
目的:探讨黄体生成素(LH)及其受体(LHR)在不同分化程度的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的定位及分布.方法:采用常规组织学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SABC)技术检测了子宫内膜腺癌组织15例中LH及LHR表达和分布.结果LH及LHR在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的定位... 目的:探讨黄体生成素(LH)及其受体(LHR)在不同分化程度的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的定位及分布.方法:采用常规组织学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SABC)技术检测了子宫内膜腺癌组织15例中LH及LHR表达和分布.结果LH及LHR在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的定位基本一致,阳性物质主要位于腺癌细胞的胞膜和胞质,胞核未见阳性物质.随着分化程度的提高,其免疫反应性物质的着色也逐渐增强,相邻各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子宫内膜腺癌细胞既能产生LH,又能表达LHR,与子宫内膜腺癌细胞的分化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黄体激素 受体 LH 免疫组织化学 子宫内膜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应激大鼠卵巢促卵泡刺激素及黄体生成素受体的变化 被引量:6
13
作者 柯江维 王建红 段荣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30-431,I0002,共3页
目的:探讨雌性大鼠心理应激状态下,卵巢促卵泡刺激素受体(FSHR)、黄体生成素受体(LHR)的变化,进而阐明卵巢内分泌功能失调的机制。方法:采用声-光-电复合刺激作为心理应激制造大鼠卵巢内分泌功能失调模型;用免疫组化方法、图像分析仪定... 目的:探讨雌性大鼠心理应激状态下,卵巢促卵泡刺激素受体(FSHR)、黄体生成素受体(LHR)的变化,进而阐明卵巢内分泌功能失调的机制。方法:采用声-光-电复合刺激作为心理应激制造大鼠卵巢内分泌功能失调模型;用免疫组化方法、图像分析仪定量分析卵巢FSHR、LHR的表达。结果:采用声-光-电复合刺激雌性大鼠后,大鼠卵巢FSHR表达上升,LHR表达下降。结论:心理应激雌性大鼠卵巢FSHR表达上升,LHR表达下降可能是卵巢内分泌功能失调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激 心理学 卵巢 受体 FSH 受体 LH 免疫组织化学 大鼠 女(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排卵前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释放过程中下丘脑前阿黑皮素基因表达和雌激素受体的水平 被引量:4
14
作者 杨淑萍 何莲芳 俞瑾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1998年第1期67-73,共7页
在大鼠动情前期促黄体生成激素峰形成前后测定了血清雌、孕激素水平变化、下丘脑正中隆起促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含量及弓状核区雌、孕激素受体密度改变和弓状核前阿黑皮素mRNA水平变化。结果表明:动情前期14小时时血清雌激素水... 在大鼠动情前期促黄体生成激素峰形成前后测定了血清雌、孕激素水平变化、下丘脑正中隆起促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含量及弓状核区雌、孕激素受体密度改变和弓状核前阿黑皮素mRNA水平变化。结果表明:动情前期14小时时血清雌激素水平开始升高(P<005),于16小时时达高峰。此时弓状核雌激素受体密度降低(P<005),孕激素受体密度增加(P<005),前阿黑皮素mRNA水平减少(P<005)。前阿黑皮素mRNA水平与血清雌激素及正中隆起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水平呈负相关(P值分别小于001及005),与弓状核雌激素受体密度变化呈正相关(P<001)。提示弓状核的前阿黑皮素mRNA水平在此过程中可能受雌激素及其受体调控,下丘脑β内啡肽合成减少可能参与了排卵前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黄体生成激素峰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卵前 前阿黑皮素 雌激素 受体 下丘脑 LH GNR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性Wistar大鼠、NIH小鼠性周期血清激素含量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戴丽军 黄月玲 +1 位作者 叶炳飞 廖军 《实验动物科学》 2007年第2期11-13,共3页
目的通过测定Wistar大鼠和NIH小鼠性周期各期及超排后血清生殖激素雌二醇(E2)、促黄体生成激素(LH)和促卵泡生成激素(FSH)的含量,比较不同性周期实验动物的血清性激素水平,研究动物血清性激素随性周期变化的规律。方法用阴道涂片法判定... 目的通过测定Wistar大鼠和NIH小鼠性周期各期及超排后血清生殖激素雌二醇(E2)、促黄体生成激素(LH)和促卵泡生成激素(FSH)的含量,比较不同性周期实验动物的血清性激素水平,研究动物血清性激素随性周期变化的规律。方法用阴道涂片法判定动物的性周期阶段并进行分组,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各组动物血清E2、LH和FSH的含量,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结果Wistar大鼠和NIH小鼠E2各时期间无显著差异;LH以超排组最高,与其他各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FSH在动情后期最高,与各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雌性大、小鼠的血清生殖激素在性周期的不同阶段其含量呈规律性变化,超排后动物血清LH的分泌增加,以促进卵子的排出和黄体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STAR大鼠 NIH小鼠 性周期 雌二醇 促黄体激素 受体 FS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下颌下腺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的分布及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的共定位研究 被引量:14
16
作者 付建芳 黄威权 +1 位作者 王世鄂 初晨宇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52-655,共4页
目的 研究卵泡刺激素 (FSH)和黄体生成素 (LH)在大鼠下颌下腺中的定位、分布及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 (GnRHR)共定位的关系。 方法 采用邻片免疫组织化学共定位方法。 结果 大鼠颌下腺浆液性腺泡上皮细胞、分泌管、排泄管及颗... 目的 研究卵泡刺激素 (FSH)和黄体生成素 (LH)在大鼠下颌下腺中的定位、分布及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 (GnRHR)共定位的关系。 方法 采用邻片免疫组织化学共定位方法。 结果 大鼠颌下腺浆液性腺泡上皮细胞、分泌管、排泄管及颗粒曲管上皮细胞均呈FSH和LH免疫反应阳性 ,阳性颗粒分布在细胞质内 ,细胞核阴性。邻片共定位结果显示颌下腺GnRHR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同样呈FSH免疫反应阳性 ,大部分的GnRHR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呈LH免疫反应阳性 ,小部分呈免疫反应阴性。两种免疫反应阳性物质均分布在细胞质内 ,细胞核阴性。 结论 大鼠下颌下腺浆液性腺泡上皮细胞、分泌管、排泄管和颗粒曲管上皮细胞可能以自分泌或旁分泌的GnRH调节自身合成与分泌FSH和L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泡刺激素 黄体生成素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 免疫组织化学 大鼠下颌下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藤多甙对支持细胞分泌蛋白和间质细胞LH/CG受体蛋白转录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郑文利 叶世隽 +2 位作者 何星华 陈咏梅 黄玉苓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04-110,共7页
本实验通过给Wistar成年雄性大鼠灌服不同剂量的雷公藤多甙(GTW),检测大鼠睾丸内支持细胞(SC)雄激素结合蛋白(ABP)、硫酸化糖蛋白-2(SGP-2)和间质细胞膜上黄体生成素受体(LH/CG-R)在转录水平上... 本实验通过给Wistar成年雄性大鼠灌服不同剂量的雷公藤多甙(GTW),检测大鼠睾丸内支持细胞(SC)雄激素结合蛋白(ABP)、硫酸化糖蛋白-2(SGP-2)和间质细胞膜上黄体生成素受体(LH/CG-R)在转录水平上的变化,进一步探讨GTW的雄性抗生育机制。雄性大鼠服GTW剂量分为每日30mg/kg共35d(组I),与服GTW每日10mg/kg共49d(组Ⅱ)。结果表明:两实验组中SC分泌蛋白ABP与SGP-2mRNA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均有升高,并与喂服GTW剂量呈正相关,ABP的两种mRNA1.7kb与2.3kb)中1.7kbmRNA在实验组中呈升高趋势,而2.3kbmRNA基本无变化。分析间质细胞的LH/CG-RmRNA变化发现,其1.2kbmRNA在实验组中有升高,而4.4mRNA变化不大。同时,对上述变化的机理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多甙 支持细胞 间质细胞 抗生育作用 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卵巢促黄体激素/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受体cDNA的克隆和在昆虫细胞中的高效表达 被引量:2
18
作者 申庆祥 刘海湖 +1 位作者 陈文永 Om P.Bahl 《实验生物学报》 CSCD 1995年第3期283-290,共8页
促黄体激素/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受体(LH/hCG receptor)是一种与G-蛋白偶联的糖蛋白。本文报道了从大鼠卵巢cDNA库中筛选LH/hCG受体cDNA及其在昆虫细胞中的高效表达。LH/hCG受体cDNA全长2403bp,编码受体信号肽和成熟受体674个氨基酸。用... 促黄体激素/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受体(LH/hCG receptor)是一种与G-蛋白偶联的糖蛋白。本文报道了从大鼠卵巢cDNA库中筛选LH/hCG受体cDNA及其在昆虫细胞中的高效表达。LH/hCG受体cDNA全长2403bp,编码受体信号肽和成熟受体674个氨基酸。用多角体病毒表达载体pVL1393,LH/hCG受体cDNA在昆虫细胞中得到高效表达。在非还原和还原条件下的SDS-PAGE分析显示,用亲和层析分离纯化的受体表观分子量分别为120Kd和92Kd。经配基结合和Scatchard Plot分析表明,其与hCG反应的Kd为8.4×10^(-9)mol/L,与CHO细胞表达产物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黄体激素 HCG 受体 CDNA 昆虫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对卵巢卵泡膜细胞黄体生成素/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受体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武秀峰 郑淑蓉 +1 位作者 范正红 李红真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6期512-514,共3页
目的 :研究胰岛素对猪卵巢卵泡膜细胞黄体生成素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luteinizinghormone/humanchorionicgonadotropin ,LH /hCG)受体表达的影响。 方法 :采用细胞免疫组化及Westernblot法分别检测LH /hCG受体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 目的 :研究胰岛素对猪卵巢卵泡膜细胞黄体生成素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luteinizinghormone/humanchorionicgonadotropin ,LH /hCG)受体表达的影响。 方法 :采用细胞免疫组化及Westernblot法分别检测LH /hCG受体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细胞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促卵泡激素 (follicle stimulatinghormone,FSH) +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hormone,LH)处理的细胞淡黄色着色且阳性细胞数少 ;而FSH +LH +胰岛素 (insulin ,INS)处理的细胞为深黄色着色 ,阳性细胞数多 ,FSH +LH +INS组光密度 (0 .35 3± 0 .0 13)与FSH +LH组 (0 .2 87± 0 .0 0 9)相比LH/hCG受体表达明显增强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Westernblot结果显示FSH +LH +INS组 (6 5 98± 388)LH/hCG受体蛋白分别在 6× 10 3、5× 10 3、3.5× 10 3 出现条带 ,而FSH +LH组 (2 2 37± 395 )仅在 6× 10 3 处出现条带 ,两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胰岛素可以增强卵泡膜细胞LH /hCG受体的表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性腺激素类 绒毛膜/代谢 胰岛素/药理学 受体 LH/代谢 泡膜细胞/药物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膜癌异位HCG自分泌观察 被引量:2
20
作者 郑军生 钟雪云 +4 位作者 王红艳 秦艳芳 吴赤蓬 李平 陆琳 《肿瘤学杂志》 CAS 2005年第4期255-257,共3页
[目的]观察子宫内膜癌细胞系异位HCG自分泌现象。[方法]高分化子宫内膜癌EAC和中分化子宫内膜癌JEC两株细胞与乳腺癌细胞株作为观察对象,各用1.5×105个细胞置于1ml不含血清的1640培养液中37℃、5%CO2培养箱内培养,分别于培养后24h... [目的]观察子宫内膜癌细胞系异位HCG自分泌现象。[方法]高分化子宫内膜癌EAC和中分化子宫内膜癌JEC两株细胞与乳腺癌细胞株作为观察对象,各用1.5×105个细胞置于1ml不含血清的1640培养液中37℃、5%CO2培养箱内培养,分别于培养后24h、48h和72h提取上清液做HCG放射免疫定量检测。[结果]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两株细胞自分泌的HCG量有所增加,特别JEC株表现更加明显。JEC细胞24h、48h和72h分别为1.83,10.20和28.94,而EAC细胞分别为3.35,4.06和10.34。两株细胞HCG分泌量之间存在线性回归关系(F=4.329,P=0.076)。子宫内膜癌中分化细胞株分泌量高于高分化株。[结论]子宫内膜癌细胞有异位自分泌HCG,分化差的子宫内膜癌的自分泌现象更突出,提示HCG自分泌水平与肿瘤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肿瘤 细胞系 肿瘤细胞 培养的 受体 L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