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8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境因素对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发病和视力预后的影响
1
作者 徐日 徐歆桐 +2 位作者 刘泽 徐全刚 张磊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24年第6期461-464,共4页
目的分析环境因素在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HON)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纳入2021年4月11日—2023年4月11日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神经眼科病区就诊的LHON患者,收集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可能诱发疾病和影响患者视力预后的相... 目的分析环境因素在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HON)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纳入2021年4月11日—2023年4月11日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神经眼科病区就诊的LHON患者,收集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可能诱发疾病和影响患者视力预后的相关环境因素。根据末次随访时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将患者分为低视力组和非低视力组,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临床特征、发病诱因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者视力预后的相关环境因素。结果研究共纳入76例患者,平均年龄为(22.07±11.25)岁,其中男性66例(86.8%)、女性10例(13.2%),男:女=6.6:1;55例(71.2%)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视力下降,10例(13.2%)因熬夜、6例(7.9%)因心理上存在较大学业压力、5例(6.6%)因过度用眼后发病。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过度用眼(OR=0.06,P=0.04)是影响LHON患者视力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环境因素可能通过影响线粒体功能而导致LHON发生以及影响患者的视力预后。熬夜、过度用眼和心理上存在较大学业压力是诱发LHON发病的相关因素;另外,过度用眼是LHON患者视力预后较差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 环境因素 预后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胺丁醇诱发的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1例
2
作者 唐戈 杨永红 杨德雨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79-80,共2页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HON)是少见的母系遗传疾病,临床表现为进行性视力下降。乙胺丁醇作为抗结核分枝杆菌的重要药物可诱发LHON,而国内鲜有报道。本文报道1例乙胺丁醇诱发的LHON如下。1病例患者,女性,36岁,农民,因“进展性双眼视力下...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HON)是少见的母系遗传疾病,临床表现为进行性视力下降。乙胺丁醇作为抗结核分枝杆菌的重要药物可诱发LHON,而国内鲜有报道。本文报道1例乙胺丁醇诱发的LHON如下。1病例患者,女性,36岁,农民,因“进展性双眼视力下降9个月”入院。9个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双眼视力下降,无疼痛、流泪,无头痛、呕吐,无肢体无力、麻木,无头晕、行走不稳,无骨骼、肌肉疼痛等,双眼视力下降进行性加重,双眼不能识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眼视力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 进行性加重 抗结核分枝杆菌 乙胺丁醇 肌肉疼痛 LHON 母系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族性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慢性期1例
3
作者 杨梦雨 张浩 +3 位作者 田淑磊 王瑛璇 刘雅文 王雪贞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364-365,共2页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HON)是一种罕见的线粒体突变性疾病,在1858年被Von Graefe首次发现;1988年Wal-lace等发现LHON与线粒体DNA(mtDNA)突变有关;线粒体功能损伤会影响电子转移和ATP生成,使能量失衡从而进一步损伤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HON)是一种罕见的线粒体突变性疾病,在1858年被Von Graefe首次发现;1988年Wal-lace等发现LHON与线粒体DNA(mtDNA)突变有关;线粒体功能损伤会影响电子转移和ATP生成,使能量失衡从而进一步损伤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最终导致视力下降[1]。LHON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但主要发病于年轻男性,通常在年轻人中表现为单/双侧、无痛、中心/旁中心视力衰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 年轻男性 中心视力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线粒体突变 LHON 慢性期 电子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五子衍宗丸治疗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的潜在作用机制
4
作者 徐晨 师若迪 俞洋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4年第17期2423-2429,共7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五子衍宗丸治疗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HON)的药效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PubChem数据库和Swiss Target Prediction分析平台获取五子衍宗丸中有效活性成分及蛋白靶点,结合药典补充后,借...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五子衍宗丸治疗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HON)的药效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PubChem数据库和Swiss Target Prediction分析平台获取五子衍宗丸中有效活性成分及蛋白靶点,结合药典补充后,借助UniProt数据库对靶点进行规范。利用GeneCards、OMIM及DisGeNET数据库获取LHON的靶点。在Venny 2.1.0平台得到WYP和LHON的交集基因,后导入String数据库完成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图,再以Cytoscape3.9.1软件提取出核心靶点,最后应用DAVID数据库完成富集分析。结果共得到五子衍宗丸药物靶点413个,LHON疾病靶点1365个,两者交集基因37个。GO富集共218个条目,主要涉及血管生成、细胞凋亡、基因表达等过程,KEGG通路分析表明与流体剪切力与动脉粥样硬化通路、癌症通路、MAPK信号通路和PI3K/Akt信号通路等密切相关。结论五子衍宗丸治疗LHON是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协同作用的结果,可能是通过作用于TP53、CASP3、ERBB2、VEGFA等核心靶点,调节MAPK、PI3K/Akt等多条信号通路参与抗氧化应激、抑制细胞凋亡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子衍宗丸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 网络药理学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伪装成脱髓鞘视神经炎的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叠加综合征1例
5
作者 金思妍 孙明明 徐全刚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24年第6期484-486,共3页
资料患儿女性,9岁,于2023年10月体检时发现右眼视力下降,视力为0.2,矫正不提高。患儿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为“弱视”并进行“眼贴”治疗(具体不详),自觉右眼视力无好转。检查期间发现左眼无痛性视力下降,视力降至矫正视力0.5,未予重视,... 资料患儿女性,9岁,于2023年10月体检时发现右眼视力下降,视力为0.2,矫正不提高。患儿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为“弱视”并进行“眼贴”治疗(具体不详),自觉右眼视力无好转。检查期间发现左眼无痛性视力下降,视力降至矫正视力0.5,未予重视,后左眼自行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眼视力 视神经炎 矫正视力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 脱髓鞘 叠加综合征 无痛性 视力下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ublication trends of Leber congenital amaurosis researches:a bibliometric study during 2002-2022
6
作者 Xiao-Xu Huang Yi-Min Wang +7 位作者 Min-Yue Xie Yi-Qing Sun Xiao-Huan Zhao Yu-Hong Chen Jie-Qiong Chen Si-Yang Han Min-Wen Zhou Xiao-Dong Su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2024年第8期1501-1509,共9页
AIM:To analyze the changes in scientific output relating to Leber congenital amaurosis(LCA)and forecast the study trends in this field.METHODS:All of the publications in the field of LCA from 2002 to 2022 were collect... AIM:To analyze the changes in scientific output relating to Leber congenital amaurosis(LCA)and forecast the study trends in this field.METHODS:All of the publications in the field of LCA from 2002 to 2022 were collected from Web of Science(WOS)database.We analyzed the quantity(number of publications),quality(citation and H-index)and development trends(relative research interest,RRI)of published LCA research over the last two decades.Moreover,VOSviewer software was applied to define the co-occurrence network of keywords in this field.RESULTS:A total of 2158 publications were ultimately examined.We found that the focus on LCA kept rising and peaked in 2015 and 2018,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gene therapy.The USA has contributed most to this field with 1162 publications,56674 citations and the highest H-index value(116).The keywords analysis was divided into five clusters to show the hotspots in the field of LCA,namely mechanism-related,genotype-related,local phenotype-related,system phenotype-related,and therapy-related.We also identified gene therapy and antiretinal degeneration therapy as a major focus in recent years.CONCLUSION:Our study illustrates historical research process and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s in LCA field.This may help to guide the orientation for further clinical diagnosis,treatment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OSviewer BIBLIOMETRICS leber congenital amaurosis gene therapy hotpot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1例
7
作者 冯雨润 牛丽霞 刘君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512-514,共3页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eber hereditary optic neuropathy,LHON)是一种由线粒体DNA(mtDNA)突变导致的以无痛性视力进行性下降或丧失为主要临床表现的遗传性神经系统疾病。我科于2021年收治1例,经基因检测后明确诊断为双眼Leber遗传性...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eber hereditary optic neuropathy,LHON)是一种由线粒体DNA(mtDNA)突变导致的以无痛性视力进行性下降或丧失为主要临床表现的遗传性神经系统疾病。我科于2021年收治1例,经基因检测后明确诊断为双眼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追踪其家族史,其母、弟弟、表弟均患有同一疾病。现将其诊疗过程报道如下,以希给予眼科医生参考,避免造成此病的漏诊、误诊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 视神经萎缩 线粒体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tRNA^(Glu)A14693G可能是与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相关的基因突变 被引量:16
8
作者 张永梅 冀延春 +8 位作者 刘晓玲 周翔天 赵福新 孙艳红 韦企平 张娟娟 刘燕 瞿佳 管敏鑫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53-359,共7页
收集了3个具有典型临床特征的中国汉族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eber′s hereditary optic neuropathy,LHON)家系。通过对先证者和家系其他成员进行眼科临床(如视力损害程度和发病年龄)检查,发现这些家系成员中视力损害的外显率很低,经mt... 收集了3个具有典型临床特征的中国汉族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eber′s hereditary optic neuropathy,LHON)家系。通过对先证者和家系其他成员进行眼科临床(如视力损害程度和发病年龄)检查,发现这些家系成员中视力损害的外显率很低,经mtDNA测序分析,在tRNAGlu上发现了A14693G同质性突变位点,多态性位点分别属于东亚单体型Y1b、Y1和Y1,没有发现其他高度保守和有功能意义的突变位点。A14693G突变位于线粒体tRNAGlu高度保守区(通用位点为54位),可能导致tRNA空间结构和稳定性发生改变,继而影响tRNA的代谢,导致线粒体蛋白合成功能受损和ATP障碍,最终导致视力损害。所以,tRNAGluA14693G突变可能是与视神经病变相关的致病性线粒体突变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 线粒体DNA 视力障碍 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家系的线粒体基因突变分析 被引量:9
9
作者 林玲 陈贻锴 +3 位作者 童绎 郑志 林建银 朱进伟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67-270,共4页
为探讨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eber′shereditaryopticneuropathy,LHON)家系线粒体DNA(mtDNA)常见致病原发突变的频谱,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PCR)和单链构象多态性(single strandedconformationalpolymorphism,SSCP... 为探讨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eber′shereditaryopticneuropathy,LHON)家系线粒体DNA(mtDNA)常见致病原发突变的频谱,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PCR)和单链构象多态性(single strandedconformationalpolymorphism,SSCP)以及DNA测序的方法,对13个家系22位临床诊断为LHON的患者及其母系亲属21人的线粒体DNA进行检测,同时检测71例正常人作为对照。临床拟诊为LHON的13个家系中,11个家系存在mtDNA位点11778G→A突变,另2个家系存在14484位点T→C突变。说明中国LHON病人存在线粒体DNA11778或14484位点突变,其中14484位点突变在国内尚未见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 线粒体基因 突变 线粒体DNA PCR-SSCP 遗传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ND1基因T3866C突变可能是Leber’s遗传性视神经病和四肢畸形跛行相关的突变 被引量:12
10
作者 刘燕 庄淑流 +7 位作者 童绎 瞿佳 周翔天 赵福新 张娟娟 张永梅 章豫 管敏鑫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1-147,共7页
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突变与人类许多疾病的发病机制相关。现报道1个具有典型母系遗传特征的中国人Leber’s遗传性视神经病和四肢畸形跛行的家系。该家系共5代60人,共27名母系成员,其中4人只有Leber’s遗传性视神经病症... 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突变与人类许多疾病的发病机制相关。现报道1个具有典型母系遗传特征的中国人Leber’s遗传性视神经病和四肢畸形跛行的家系。该家系共5代60人,共27名母系成员,其中4人只有Leber’s遗传性视神经病症状,1人呈现四肢畸形跛行症状,4人同时具有上述两种临床症状,而其他成员无临床症状。对先证者的mtDNA全序列进行分析,发现ND1基因T3866C突变位点和43个多态位点,经系统进化树分析属于东亚单体型D4a3。MtDNAND13866位点T-C碱基的改变使ND1亚基第187位进化高度保守的异亮氨酸转变为苏氨酸,从而改变该蛋白的结构,进而影响其功能。在135名正常对照中未发现该突变。因此,线粒体ND1T3866C可能是与Leber’s遗传性视神经病和四肢畸形跛行相关的线粒体基因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ber’s遗传性视神经病变 线粒体DNA 突变 视力障碍 四肢畸形跛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群携带m.14484T>C突变的Leber’s遗传性视神经病变线粒体单体型及多态位点分析 被引量:11
11
作者 孟祥娟 朱金萍 +9 位作者 高敏 张赛 赵福新 张娟娟 刘晓玲 韦企平 童绎 张铭连 瞿佳 管敏鑫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36-345,共10页
线粒体ND6基因(MT-ND6)上的m.14484T>C突变是Leb er's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eber's hereditary optic neuropathy,LHON)的一个原发性突变,但该突变自身不足以产生视力损伤.为研究线粒体单体型对携带该突变人群LHON发病的影响,文章对... 线粒体ND6基因(MT-ND6)上的m.14484T>C突变是Leb er's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eber's hereditary optic neuropathy,LHON)的一个原发性突变,但该突变自身不足以产生视力损伤.为研究线粒体单体型对携带该突变人群LHON发病的影响,文章对1 177例中国汉族LHON患者MT-ND6基因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筛查,共筛查到67例患者携带m.14484T>C同质性突变,在该研究群体中所占比例为5.7%.携带m.14484T>C突变的51例家系LHON的外显率从5.6%~100.0%不等,平均外显率为21.5%.对家系中51例先证者线粒体全基因组进行分析,各表现为不同的多态性,分别属于18个东亚线粒体单体型.其中单体型A和单体型F在病例组频率均明显低于106例对照组.另外,单体型M10a在病例组中占9.8%,在对照组中未被发现,进一步发现该单体型家系LHON的平均外显率(46.13%)显著高于其他单体型家系的平均外显率,提示线粒体单体型M10a可能增加视力损伤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 线粒体 突变 单体型 外显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T12338C突变可能是与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相关的突变位点 被引量:7
12
作者 冀延春 刘晓玲 +5 位作者 赵福新 张娟娟 章豫 周翔天 瞿佳 管敏鑫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22-328,共7页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变(Leber’s hereditary optic neuropathy,LHON)是一种与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突变相关的母系遗传性眼科疾病。文章报道了两例具有典型LHON临床、分子遗传特征的中国汉族家系。首先通过对家系先...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变(Leber’s hereditary optic neuropathy,LHON)是一种与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突变相关的母系遗传性眼科疾病。文章报道了两例具有典型LHON临床、分子遗传特征的中国汉族家系。首先通过对家系先证者和其他成员进行眼科相关检查,发现两个家系成员中视力都仅有先证者一人损害严重,即外显率很低。经常规的方法对母系成员进行mtDNA测序及相关软件分析,结果发现携带ND4 G11696A和ND5 T12338C同质性突变位点,多态性变异位点均属于东亚单体型F2。线粒体DNA ND4 G11696A是一个已知的与LHON相关的突变位点,而T12338C位于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复合体I亚基ND5的第2个碱基,该突变使起始密码子由蛋氨酸转变成苏氨酸,并且紧连tRNALeu(CUN)的3′末端。这可能影响tRNA Leu(CUN)空间结构和稳定性发生改变,以及起始密码子改变导致线粒体ND5蛋白合成功能受损和ATP障碍,最终导致需求能量高的视神经受损和视力损害。因此,线粒体ND4 G11696A和ND5 T12338C突变可能协同作用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的发生,是与LHON相关的mtDNA突变位点,但外显率很低说明突变本身不足以造成LHON的表型表达,提示其他修饰因子(核修饰基因、环境等)可能对这两个家系发病起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变 外显率 线粒体DNA 突变 视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子衍宗汤治疗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李成武 庄曾渊 +1 位作者 张守康 韦企平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078-1080,共3页
目的观察中药五子衍宗汤对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eber hereditary optic neuropathy,LHON)的治疗作用。方法将符合观察要求的30例LHON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五子衍宗汤及辅酶Q10片,对照组仅口服辅酶Q10片,疗程均为90天。... 目的观察中药五子衍宗汤对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eber hereditary optic neuropathy,LHON)的治疗作用。方法将符合观察要求的30例LHON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五子衍宗汤及辅酶Q10片,对照组仅口服辅酶Q10片,疗程均为90天。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视力、视野、视觉诱发电位变化。结果治疗前后治疗组视力、视野、视觉诱发电位有一定程度改善;对照组视力改善,但视野、视觉诱发电位未见改善。组间比较,治疗组视力、视野、视觉诱发电位改善更明显。结论五子衍宗汤对LHON具有一定的临床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子衍宗汤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eber氏病的mtDNA突变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志平 张丽珊 +5 位作者 黄鹰 王世浚 李方园 童绎 高静娟 朱斌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21-23,共3页
Leber氏病是一种典型的母系遗传病,表现为急性、亚急性视神经萎缩,Wallace于1988年首次证实了此病患者中存在mtDNA的特异性改变——Walllce突变。我们研究了8个独立来源的中国汉族人Leber氏病患者,其中在4个患者中找到了mtDNA的Wallace... Leber氏病是一种典型的母系遗传病,表现为急性、亚急性视神经萎缩,Wallace于1988年首次证实了此病患者中存在mtDNA的特异性改变——Walllce突变。我们研究了8个独立来源的中国汉族人Leber氏病患者,其中在4个患者中找到了mtDNA的Wallace突变,支持了Wallace关于Leber氏病发病机理的假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突变 leber MT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的线粒体基因突变及临床特征 被引量:4
15
作者 赖春涛 杨凌 +7 位作者 尚军 张晓君 王景群 王薇 秦朝晖 王虔 孙林 余华峰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10,i006,共4页
目的 了解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 (LHON)线粒体基因突变及其临床特征。方法 采用PCR法扩增96例视神经病变患者mtDNA中ND1、ND4、ND6上的 3个片段后 ,用 377测序仪对mtDNA上 11778、346 0、14 4 84位点进行序列分析确定有无碱基突变。结... 目的 了解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 (LHON)线粒体基因突变及其临床特征。方法 采用PCR法扩增96例视神经病变患者mtDNA中ND1、ND4、ND6上的 3个片段后 ,用 377测序仪对mtDNA上 11778、346 0、14 4 84位点进行序列分析确定有无碱基突变。结果  96例患者中 4 0例 (41 7% )线粒体基因突变 ,其中男性 34例 (85 % ) ,女性 6例 (15 % ) ;34例 (85 % )为 11778位点突变 ,2例 (5 % ) 346 0位点突变 ,4例 (10 % ) 14 4 84位点突变 ;346 0及 14 4 84突变均为散发病例 ;有家族史者突变表达占 87 0 % (2 0 /2 3) ,无家族史者突变占 2 7 4 % (2 0 /73) ;头颅MR显示 11778突变者中 3例有脑白质区病灶 ,1例LHON合并垂体瘤 ;12例突变阳性者检查脑脊液 ,11例有炎性脱髓鞘改变。结论 LHON以 11778突变常见 ;起病及病程多样化、散发病例比例较高、眼底微血管病改变不易发现、脑脊液改变与炎性脱髓鞘雷同导致LHON在临床上易漏诊误诊 ,应尽早行突变检测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 线粒体DNA 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群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线粒体ND1基因突变频谱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赵福新 周翔天 +6 位作者 张娟娟 瞿佳 冀延春 章豫 周晖晖 戴显宁 管敏鑫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53-756,共4页
背景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HON)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眼病,常导致患者双侧中心视力下降,其基因突变频谱并不完全清楚。目的筛查中国人群LHON线粒体NDl基因的突变位点并明确其突变频谱。方法经温州医学院伦理道德委员会批准,所有受... 背景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HON)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眼病,常导致患者双侧中心视力下降,其基因突变频谱并不完全清楚。目的筛查中国人群LHON线粒体NDl基因的突变位点并明确其突变频谱。方法经温州医学院伦理道德委员会批准,所有受试者知情同意。收集临床诊断为LHON患者894例和正常对照者134名,抽取受检者的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对受检者线粒体ND1基因进行扩增和测序,并与修正的线粒体剑桥参考序列进行比对,筛查突变位点并分析其突变频率。结果本研究在894例LHON患者的NDl基因中发现了7个与LHON相关的突变位点G3316A、T3394C、G3460A、C3497T、G3635A、G3733A、T4216C,携带这7个位点的患者共100例,占11.19%,其中与3个原发性突变位点共存者29例(3.24%)。这几个突变位点在病例中的发生频率分别为2.57%、2.23%、1.45%、3.80%、0.67%、0.11%、0.34%,其中G3316A、T3394c、C3497T、T4216C在正常对照者中也可检测到,分布频率分别为4.48%、2.99%、4.48%和1.49%,经分析在LHON组和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0.926,P=0.336;x2=0.052,P=0.820;x2=0.142,P=0.707;P=0.129),而其他一些在欧美人群中报道的位点,如G3376A、G3496T、G3700A、A4136G、T4160C、C4171A在中国LHON人群中并未发现。结论线粒体NDl基因是中国人群LHON的一个突变热点区域,约11.19%的中国LHON患者与NDl基因突变有关。G3635A、G3733A为中国人群中少见的致病突变位点,而G3316A、T3394C、C3497T、T4216C本身并不足以致病,但可能对LHON外显率和表型的表达起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 线粒体DNA ND1基因 突变热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14484位点突变的家系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孙艳红 韦企平 +2 位作者 周剑 韦秀菊 张守康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460-462,共3页
目的:了解我国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eber’shereditaryopticneuropathy,LHON)线粒体DNA(mtDNA)14484位点突变患者的发病率和临床特征。方法:对来自117个家系的119例临床确诊或疑诊LHON的患者进行mtDNA检测。对3例证实为14484位点突... 目的:了解我国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eber’shereditaryopticneuropathy,LHON)线粒体DNA(mtDNA)14484位点突变患者的发病率和临床特征。方法:对来自117个家系的119例临床确诊或疑诊LHON的患者进行mtDNA检测。对3例证实为14484位点突变的家系做深入调查并收集相关病史及临床资料,抽取15例家属的血样进行mtDNA检测。结果:存在线粒体DNA突变的62例(62/119,52.1%)中,14484位点突变仅3例(4.8%)。该3例3个家系56例中,28例有眼部症状,外显率50%。发病经过和临床表现类似11778位点突变的LHON,但其中视力恢复者17例(60.7%)。15例家属的血样检测再次证实为14484位点突变。结论:我国LHON患者中14484位点突变者少见,其临床表现与11778位点突变者相似,惟视力恢复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 14484位点突变 家系分析 线粒体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基因治疗中ND4基因腺相关病毒的构建及检测 被引量:5
18
作者 杜皓 徐凤岚 +5 位作者 王贵攀 裴晗 刘荣 胡维琨 李涛 李斌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01-203,共3页
目的构建人ND4基因腺相关病毒,为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eber hereditary optic neuropathy,LHON)的基因治疗做准备。方法人工合成人的正常ND4基因,构建rAAV2/2-ND4重组腺相关病毒,进行纯化与浓缩后,用特异扩增ND4基因的引物进行PCR鉴... 目的构建人ND4基因腺相关病毒,为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eber hereditary optic neuropathy,LHON)的基因治疗做准备。方法人工合成人的正常ND4基因,构建rAAV2/2-ND4重组腺相关病毒,进行纯化与浓缩后,用特异扩增ND4基因的引物进行PCR鉴定,用地高辛标记的H1探针点杂交方法检测病毒液中rAAV2/2-ND4的物理滴度。结果构建的rAAV2/2-ND4重组腺相关病毒能够特异地扩增出ND4目的基因条带,基因组测定物理滴度为400×109vg·mL-1,证明该重组腺病毒携带目的基因。结论本实验成功地构建了人ND4基因腺相关病毒,作为一种先进的载体系统,为今后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患者的基因治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 NADH脱氢酶4 重组腺相关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eber家族遗传视神经病变RNFL厚度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3
19
作者 苏艳 廖良 +2 位作者 唐万华 孙艳红 韦企平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224-226,共3页
目的:探讨Leber遗传视神经病变视乳头旁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与病程、视力、发病年龄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应用Zeiss Cirrus 3D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仪的Optic Disc Cube 200×200扫描程序,测量64例LHON患者... 目的:探讨Leber遗传视神经病变视乳头旁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与病程、视力、发病年龄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应用Zeiss Cirrus 3D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仪的Optic Disc Cube 200×200扫描程序,测量64例LHON患者及88例年龄相匹配的正常对照者的视乳头旁全周及各象限RNFL厚度平均值,并分析病程、视力等因素对RNFL厚度的影响。结果:正常对照组RNFL厚度随年龄不同有一定差异,其中18~29岁组最厚,随年龄增长RNFL平均厚度有所降低;LHON发病后3mo内RNFL厚度明显增厚,3~6mo RNFL厚度与正常人群值无明显差异(P=0.745),超过6mo以后RNFL厚度逐渐变薄,与相应年龄正常人群RNFL厚度值比较,薄变量(差值)以下方象限最大,鼻侧象限最小,薄变率(百分比)以颞侧象限最大,鼻侧象限最小。此外,不同视力组患者RNFL厚度差异不显著(P=0.58)。结论:年龄、发病时间等是影响Leber遗传视神经病变患者RNFL厚度的重要因素,患者各象限RNFL薄变程度不同,而视力则与RNFL厚度无明显相关性。应用OCT测量RNFL厚度是判断LHON疾病进展及进一步研究其临床特征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神经纤维层 leber遗传视神经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探针法检测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11778位点突变的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艳敏 宋丹 +4 位作者 安慧娟 陈慷 王志立 鲍玉洲 赵朝霞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64-167,共4页
背景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HON)与视神经炎的病因和治疗方法均不相同,但由于其临床表现相似,因此易被误诊。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建立一种高通量、简便、快速、特异性高的LHON检测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的建立以实时荧光... 背景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HON)与视神经炎的病因和治疗方法均不相同,但由于其临床表现相似,因此易被误诊。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建立一种高通量、简便、快速、特异性高的LHON检测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的建立以实时荧光定量突变特异性Taqman探针技术检测LHON线粒体DNA(mtDNA)11778G〉A突变的方法,实现快速、简便、准确地筛查mtDNA11778位点突变LHON患者。方法根据mtDNA全基因组序列设计针对mtDNA11778G〉A突变的特异性Taqman探针和引物,从河南省眼科研究所分子生物室LHONDNA库任意选取标本84份,另抽取40名18~20岁健康体检者的血样40份作为正常对照,分别用实时荧光定量特异性探针法和序列测定法检测LHONmtDNA11778G〉A突变,并对检测方法进行可靠性验证。结果用实时荧光定量Taqman探针法检测mtDNA11778G〉A突变,84例视神经病变患者中发现mtDNA11778G〉A突变者23例,阴性结果者61例,23例阳性患者样本扩增曲线结果显示ct值为22.993±0.708,正常对照组样本ct值均为0,与直接测序法检测结果完全相符,其符合率为100%,未发现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者。结论用实时荧光定量突变特异性Taqman探针法检测LHONmtDNA11778G〉A突变位点的方法简单、省时、准确、直观、特异性强、敏感度高,适用于对LHONmtDNA11778G〉A突变的大规模筛查或预防性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 线粒体DNA 实时荧光定量PCR 点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