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50篇文章
< 1 2 10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大黑山东部姜巴斯套组下段的凝灰岩锆石LA—ICP—MS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4
1
作者 樊婷婷 周小虎 +4 位作者 柳益群 李玮 郑朝阳 胡亭 梁浩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12-320,共9页
准噶尔东部大黑山地区出露的姜巴斯套组为一套厚层海相火山—沉积地层,其形成时代及地层层序存在争议。对姜巴斯套组下段2个具有地层意义的晶屑凝灰岩开展的锆石LA—ICP—MS测年,获得的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339.4±1.9 Ma(MSWD=0.39)... 准噶尔东部大黑山地区出露的姜巴斯套组为一套厚层海相火山—沉积地层,其形成时代及地层层序存在争议。对姜巴斯套组下段2个具有地层意义的晶屑凝灰岩开展的锆石LA—ICP—MS测年,获得的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339.4±1.9 Ma(MSWD=0.39)和336.3±2.6 Ma(MSWD=0.58),结合古生物新的研究成果,确定了该套地层时代为早石炭世。其中,最老的继承性单颗粒碎屑锆石谐和年龄为2999±51 Ma,推测该区应存在前寒武纪古老地块,因此准噶尔盆地东北缘古生代山系由两条蛇绿岩、蛇绿混杂岩带围限的区带,应是由蛇绿岩、蛇绿混杂岩地体、岛弧岩浆杂岩和微古陆块共同组成的古生代增生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屑凝灰岩 姜巴斯套组 锆石 la - icp - MS 测年 准噶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金北缘大平沟金矿床赋矿围岩LA—ICP—MS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2
作者 何江涛 陈柏林 陈安东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B11期305-306,共2页
阿尔金北缘大平沟金矿区位于阿尔金山北坡,是阿尔金北缘地区重要的中型金矿床。近年来,随着对阿尔金地区的深入研究,大平沟金矿区吸引了大批学者的注意。并对大平沟金矿床的地质特征、矿床成因、矿床类型以及成矿时代展开了细致的研... 阿尔金北缘大平沟金矿区位于阿尔金山北坡,是阿尔金北缘地区重要的中型金矿床。近年来,随着对阿尔金地区的深入研究,大平沟金矿区吸引了大批学者的注意。并对大平沟金矿床的地质特征、矿床成因、矿床类型以及成矿时代展开了细致的研究(杨屹等,2001;杨风等,2001;李学智等,2002;陈柏林等,2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钾长变粒岩:la—MC—icp-MS锆石 U-PB年龄 地球化学特征 大平沟金矿 阿尔金北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居石LA-ICP-MS U-Pb法测定北大别木子店片麻杂岩变质年龄
3
作者 邱啸飞 卢山松 +6 位作者 谭娟娟 童喜润 吴年文 杨小莉 邵鑫 刘飞 杨小丽 《岩矿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5-87,共13页
北大别构造带木子店片麻杂岩是目前华南陆块范围内出露的最古老岩石,但有关其变质时代和构造性质等问题仍缺乏研究。对这些岩石的变质时代开展研究,对于了解华南陆块早期地壳演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LA-ICP-MS方法对木子店片麻... 北大别构造带木子店片麻杂岩是目前华南陆块范围内出露的最古老岩石,但有关其变质时代和构造性质等问题仍缺乏研究。对这些岩石的变质时代开展研究,对于了解华南陆块早期地壳演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LA-ICP-MS方法对木子店片麻杂岩中两件片麻岩样品进行了独居石的微区原位U-Pb定年和微量元素分析,采用独居石标准物质44069对年龄进行校正,独居石标准物质Trebilcock作为监控,测试结果与其推荐值在误差范围内相一致。结果显示,大多数独居石具有均一、无环带特点,且存在重稀土元素明显亏损以及负Eu异常,暗示其可能形成于变质成因。两件片麻岩样品的独居石U-Pb年龄分别为129±1Ma和130±1Ma,代表了木子店片麻杂岩发生变质作用的时间,这一年龄与木子店地区早白垩世花岗岩的侵位年龄基本一致,也与北大别造山带内大量出露的混合岩时代相吻合。研究认为大别造山带早白垩世加厚地壳的伸展垮塌和造山山根拆沉,引起了变质作用和同时代的岩浆活动,将北大别构造带从挤压向伸展的构造转换时间限定在~130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子店片麻杂岩 变质作用 独居石 北大别构造带 英云闪长片麻岩 la-icp-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分析的大鼠脑区金属元素空间分布
4
作者 师程程 刘曼雪 +4 位作者 程琳 耿柠波 于颖 张海军 陈吉平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4-423,共10页
金属元素的脑区分布对于理解大脑的生理功能、疾病的发生机制以及开发新的治疗策略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和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对大鼠脑中的金属元素进行定量和原位成像分析,元素... 金属元素的脑区分布对于理解大脑的生理功能、疾病的发生机制以及开发新的治疗策略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和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对大鼠脑中的金属元素进行定量和原位成像分析,元素定量分析结果进行脑区分布特征研究、统计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大鼠脑中金属元素的含量和分布存在显著差异,这可能与不同脑区的生理功能和代谢活动有关,其中镁、锌元素是脑中含量较丰富的元素,主要分布在胼胝体、尾壳核、侧隔核、纤维边缘以及侧嗅束部分,而铜主要分布在侧隔核、纤维边缘、第三脑室区域。痕量金属铬和镍主要分布在胼胝体。LA-ICP-MS可以对体内元素的空间分布进行原位成像,可以用于研究金属元素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作用,揭示潜在的健康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p-MS la-icp-MS 原位成像 元素分析 空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颗粒锆石不同束斑LA-ICP-MS原位微区U-Pb年龄对比测定及其应用研究
5
作者 孟重天 郝宇杰 +7 位作者 李予晋 王世昌 任枫荻 张宇婷 商青青 张峻硕 李泽宇 罗炜丞 《岩石矿物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73-489,共17页
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利用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LA-ICP-MS)锆石U-Pb定年方法,通过进一步改进测试流程、优化仪器参数及增加氮气等辅助气体增敏设备,最大程度提升小束斑LA-ICP-MS中的灵敏度并降低元素分馏效应。对此,本文对Qinghu、P... 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利用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LA-ICP-MS)锆石U-Pb定年方法,通过进一步改进测试流程、优化仪器参数及增加氮气等辅助气体增敏设备,最大程度提升小束斑LA-ICP-MS中的灵敏度并降低元素分馏效应。对此,本文对Qinghu、Ple2ovice、Tanz 3个标准锆石在束斑直径分别为32μm、24μm和16μm条件下进行了定年研究。实验结果显示:在32μm小束斑条件下,标准锆石Qinghu的^(206)Pb/^(238)U的年龄范围为162~157 Ma,^(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159.5±0.8 Ma(2σ,n=26,MSWD=0.36);标准锆石Ple2ovice的^(206)Pb/^(238)U的年龄范围为340~334 Ma,^(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337.1±1.5 Ma(2σ,n=27,MSWD=0.085);标准锆石Tanz的^(206)Pb/^(238)U的年龄范围为574~562 Ma,^(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566.6±2.9 Ma(2σ,n=29,MSWD=0.070)。在24μm小束斑条件下,标准锆石Qinghu的^(206)Pb/^(238)U的年龄范围为162~157 Ma,^(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159.3±0.7 Ma(2σ,n=30,MSWD=0.22);标准锆石Ple2ovice的^(206)Pb/^(238)U年龄范围为341~334 Ma,^(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337.2±1.5 Ma(2σ,n=29,MSWD=0.13);标准锆石Tanz的^(206)Pb/^(238)U年龄范围为568~561 Ma,^(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566.5±2.9 Ma(2σ,n=30,MSWD=0.054)。在16μm小束斑条件下,标准锆石Qinghu的^(206)Pb/^(238)U年龄范围为163~154 Ma,^(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159.5±1.4 Ma(2σ,n=25,MSWD=0.45);标准锆石Ple2ovice的^(206)Pb/^(238)U年龄范围为340~334 Ma,^(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337.3±2.0 Ma(2σ,n=30,MSWD=0.063);标准锆石Tanz的^(206)Pb/^(238)U年龄范围为575~563 Ma,^(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567.0±4.3 Ma(2σ,n=30,MSWD=0.028)。以上结果表明,Qinghu、Ple2ovice、Tanz 3个标准锆石加权平均年龄与推荐值在误差范围内完全吻合。因此,文中尝试建立的小束斑(24μm及16μm)锆石LA-ICP-MS U-Pb定年新方法具有可行性。该方法的建立有利于扩大LA-ICP-MS锆石U-Pb定年的应用范围,对颗粒较小、结构复杂的锆石颗粒进行定年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与经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la-icp-MS) 小束斑 锆石U-PB定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LA-ICP-MS磷灰石裂变径迹实验流程建立与应用
6
作者 李晨星 常健 +3 位作者 邱楠生 曹世纪 张应鳞 郑立庆 《地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71-482,共12页
原位LA-ICP-MS(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磷灰石裂变径迹测试技术以其安全、高效的优势逐渐成为国内外热年代学实验室广泛使用的方法。在对比分析磷灰石裂变径迹定年使用的外探测器法和原位LA-ICP-MS法原理基础上,本研究改进了磷灰... 原位LA-ICP-MS(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磷灰石裂变径迹测试技术以其安全、高效的优势逐渐成为国内外热年代学实验室广泛使用的方法。在对比分析磷灰石裂变径迹定年使用的外探测器法和原位LA-ICP-MS法原理基础上,本研究改进了磷灰石裂变径迹制样方式,并介绍了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热年代学实验室建立的LA-ICP-MS磷灰石裂变径迹实验流程。利用新建立的测试流程分析磷灰石国际标样Fish Canyon Tuff和Durango得到其年龄分别为(28.70±2.70)Ma(2σ,MSWD=0.63)和(32.01±0.52)Ma(2σ,MSWD=0.91),与其推荐年龄在误差范围内一致。采用LA-ICP-MS方法对延庆千家店盆地侏罗系样品进行分析,7个样品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介于91.18~74.28 Ma,与前人使用外探测器法测年结果基本相同,通过热史模拟揭示出燕山地区西段在侏罗纪以来经历了140~130 Ma和100~0 Ma两期冷却事件。研究表明实验室新建立的原位LA-ICP-MS磷灰石裂变径迹实验流程可靠,相比传统外探测器法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灰石 裂变径迹定年 原位la-icp-MS法 实验流程 国际标样 构造-热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MC-ICP-MS微区原位Pb同位素的分析精度研究:以两种类型检测器为例
7
作者 余红霞 张银慧 +2 位作者 刘希军 吴玲玲 洪路兵 《地球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4-125,共12页
根据样品的Pb含量,本研究建立了法拉第杯-离子计数器(FC-IC)和全法拉第杯(FC)两种杯结构模式微区原位分析Pb同位素比值的方法。因^(206)Pb、^(207)Pb和^(208)Pb在两种模式中均采用FC检测器分析,两种模式下^(20y)Pb/^(206)Pb(y=7、8)值... 根据样品的Pb含量,本研究建立了法拉第杯-离子计数器(FC-IC)和全法拉第杯(FC)两种杯结构模式微区原位分析Pb同位素比值的方法。因^(206)Pb、^(207)Pb和^(208)Pb在两种模式中均采用FC检测器分析,两种模式下^(20y)Pb/^(206)Pb(y=7、8)值的相对标准误差(2RSE)一致,仅与信号强度有关。同等信号强度下(IC线性范围内),^(20x)Pb/^(204)Pb(x=6、7、8)值的2RSE在FC-IC杯结构模式优于FC杯结构模式,且两种模式下^(20x)Pb/^(204)Pb值的2RSE差异随^(208)Pb信号强度的增加而减少,最终均趋于约0.06%。FC-IC杯结构模式分析在^(208)Pb信号强度为0.10~0.25 V时,或FC杯结构模式分析在^(208)Pb信号强度>0.50 V时,均可获得较好的Pb同位素比值的精度和准确度。对于Pb含量较高(>40μg/g)或者尺寸较大的样品,优先采用激光大束斑结合FC杯结构模式可获得高精度的Pb同位素比值;对于Pb含量较低(≈10μg/g)或者尺寸有限的样品,FC-IC杯结构模式获得的Pb同位素精度优于FC杯结构模式。利用建立的微区原位Pb同位素分析方法,本研究分析了不同Pb含量标样的Pb同位素组成,分析结果在误差范围内均与参考值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MC-icp-MS PB含量 原位Pb同位素分析 地质标准样品 法拉第型检测器-离子计数型检测器(FC-IC) 法拉第型检测器(F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ICP-MS石榴子石U-Pb定年方法在异剥钙榴岩和矽卡岩年代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王森 张拴宏 +3 位作者 蔡梦颖 申佳奇 张琪琪 杨静 《地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6-396,I0001-I0004,共15页
本文利用Coherent GeoLas HD型193 nm ArF准分子激光剥蚀系统和Agilent 7900型四极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建立了LA-ICP-MS石榴子石U-Pb定年方法。利用该方法,对采自冀北地区晚古生代镁铁质-超镁铁质混杂岩体中的异剥钙榴岩和闽西南... 本文利用Coherent GeoLas HD型193 nm ArF准分子激光剥蚀系统和Agilent 7900型四极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建立了LA-ICP-MS石榴子石U-Pb定年方法。利用该方法,对采自冀北地区晚古生代镁铁质-超镁铁质混杂岩体中的异剥钙榴岩和闽西南马坑式铁矿含矿石榴子石矽卡岩这两种岩石中的石榴子石开展U-Pb定年研究。在冀北地区晚古生代镁铁质-超镁铁质混杂岩体中的异剥钙榴岩中,获得石榴子石下交点年龄为(387.6±5.4) Ma (D496-1, MSWD=1.1, N=30)和(409.3±7.8) Ma (D493-1, MSWD=2.0, N=60),在马坑铁矿石榴子石矽卡岩中,获得石榴子石下交点年龄为(128.6±2.1) Ma (ZK7921-b24, MSWD=2.0, N=60)和(128.7±3.2)Ma(ZK7922-b1,用锆石91500校正,MSWD=1.8,N=42);在潘田铁矿的石榴子石矽卡岩中,获得石榴子石的下交点年龄为(128.7±1.7)Ma (PT-b1, MSWD=1.7, N=30)和(132.1±1.3) Ma(PT-b1样品,用锆石91500校正,MSWD=1.6,N=30)(除了指明使用锆石标样91500校正石榴子石未知样品外,其他皆用石榴子石标样Willsboro校正石榴子石未知样品的U/Pb分馏)。以上结果与Sm-Nd等时线年龄及前人报道的锆石U-Pb年龄在误差范围内一致。对马坑式铁矿石榴子石矽卡岩U-Pb定年结果表明,利用石榴子石标样Willsboro和锆石标样91500作为外标样校正同一样品中石榴子石U/Pb同位素分馏,获得的下交点年龄一致,206Pb/238U年龄的加权平均值也一致,说明石榴子石与锆石之间的基体效应较小,在缺乏石榴子石标样时,可用锆石标样91500代替。在上述研究基础上分析了石榴子石U-Pb定年方法在矽卡岩型矿床成矿时代研究及异剥钙榴岩年代学研究中的应用潜力,认为石榴子石U-Pb定年方法在矽卡岩型矿床及异剥钙榴岩年代学研究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推广前景,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际应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子石 锆石 U-Pb定年 la-icp-MS 异剥钙榴岩 矽卡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江盆地金、锑成矿过程:来自晴隆锑矿床和泥堡金矿床萤石LA-ICP-MS微量元素研究的制约 被引量:1
9
作者 刘林林 陈军 +7 位作者 杜丽娟 杨瑞东 黄智龙 杨再风 高军波 吉彦冰 谭泽东 刘旭阳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9-419,共21页
位于“滇-黔-桂”接壤处的右江盆地中发育大量的金、锑矿床,金、锑相互伴生,具共生分异特征。然而,金、锑之间的成矿联系和成矿过程异同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工作。萤石作为热液矿床中广泛出现的脉石矿物,前人已经对其开展了大量的研究用... 位于“滇-黔-桂”接壤处的右江盆地中发育大量的金、锑矿床,金、锑相互伴生,具共生分异特征。然而,金、锑之间的成矿联系和成矿过程异同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工作。萤石作为热液矿床中广泛出现的脉石矿物,前人已经对其开展了大量的研究用于揭示矿床的形成过程。右江盆地中的晴隆锑矿床和泥堡金矿床具有相似的成矿时代以及围岩蚀变特征,是研究金、锑共生分异的理想对象。因此,本文选择晴隆锑矿床和泥堡金矿床中与成矿相关的萤石展开原位LA-ICP-MS微量元素研究,旨在揭示金、锑矿床成矿过程的差异。萤石矿物化学及阴极发光(CL)研究显示,晴隆锑矿床中与成矿相关的萤石沉淀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稀土元素呈LREE富集HREE亏损的右倾特征,第二阶段呈“中稀土(MREE)”富集,第三阶段沉淀的萤石基本继承了第二阶段的稀土元素的配分特征,但ΣREE更低。整体上,随着成矿过程进行,三个阶段萤石ΣREE随着成矿过程逐渐下降,且均伴随Ce的负异常。泥堡金矿床中与成矿相关的萤石沉淀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萤石稀土元素也呈右倾特征,第二阶段萤石呈MREE富集特征,整体上与晴隆萤石大致相似。不同阶段萤石Y/Ho、La/Ho、Tb/Ca和Tb/La图解显示,锑、金矿床中成矿早阶段和晚阶段萤石具有不同成因特征。其中,成矿早阶段萤石主要为热液充填成因,成矿晚阶段与水/岩反应密切相关,随着水/岩反应加剧,大量围岩组分进入流体形成晚阶段萤石。同时,这一过程导致成矿流体pH的逐渐升高和稀土元素总量的逐渐降低。综合分析认为,锑成矿流体为酸性流体,强烈的水/岩反应促使碳酸盐岩围岩溶解形成大量的萤石;同时成矿环境p H的增高和成矿流体温度的降低可能是导致辉锑矿大量沉淀的原因之一;而金成矿流体呈弱酸-中性特征,去碳酸岩化作用不彻底,形成少量萤石并伴生大量白云石,有利于大量含金黄铁矿的形成。通过对已有的锑矿床中辉锑矿及成矿阶段脉石矿物稀土元素研究数据统计发现,成矿阶段脉石矿物稀土元素呈MREE富集特征可能是大量辉锑矿对轻稀土元素(La)的富集作用所导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icp-MS 微量元素 萤石 金-锑矿床 右江盆地
原文传递
适用于单个流体包裹体LA-ICP-MS分析的多元素流体包裹体标样合成及飞秒激光分析方法建立 被引量:1
10
作者 蒋子琦 蓝廷广 +3 位作者 郭海浩 尚林波 王新松 唐燕文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09-417,共9页
单个流体包裹体成分LA-ICP-MS分析在精准示踪成矿物质来源和精细刻画成矿过程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但目前流体包裹体标样的研究还较缺乏,制约了该分析方法的发展和应用。本文通过高温加热-淬火法,结合金刚石磨片打磨和HF酸蚀,在石英中合成... 单个流体包裹体成分LA-ICP-MS分析在精准示踪成矿物质来源和精细刻画成矿过程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但目前流体包裹体标样的研究还较缺乏,制约了该分析方法的发展和应用。本文通过高温加热-淬火法,结合金刚石磨片打磨和HF酸蚀,在石英中合成了数量多、大小适中且多为规则状/椭圆状的适用于LA-ICP-MS分析的多元素(B、Na、K、Mn、Co、Rb、Sr、Mo、Cs、W)流体包裹体标样。合成的流体包裹体标样冰点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2%,显示均一性很好。193 nm激光和飞秒激光对该标样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193 nm激光获得的元素含量相对误差绝大多数(>85%)在±20%以内,RSD变化在5%~17%之间,测试准确度和精度与国际同行实验室相当。飞秒激光获得的元素含量多数(>80%)相对误差在±30%以内,RSD变化在11%~25%之间,准确度和精度比193 nm激光略差,但与国际同行实验室相当甚至更优,表明飞秒激光分析方法是可行的。飞秒激光能够极大地提高流体包裹体分析成功率和效率,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值得开展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合成 流体包裹体 la-icp-MS 飞秒激光
原文传递
基于LA-ICP-MS表面原位分析技术测定热电离质谱仪灯丝支架上铀的沉积分布
11
作者 熊超 郭冬发 +5 位作者 李伯平 汤书婷 刘桂方 刘瑞萍 王娅楠 乔麓伊 《世界核地质科学》 CAS 2024年第2期376-385,共10页
热电离质谱法(Thermal ionization mass spectrometry,简称TIMS)是一种测量同位素丰度比的经典分析方法,在地质学和核工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热电离质谱法测铀同位素丰度比时一般采用三带结构,由于铀的第一电离能较高,需要较高的电离温... 热电离质谱法(Thermal ionization mass spectrometry,简称TIMS)是一种测量同位素丰度比的经典分析方法,在地质学和核工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热电离质谱法测铀同位素丰度比时一般采用三带结构,由于铀的第一电离能较高,需要较高的电离温度,长时间测试蒸发出铀化合物或电离出的铀离子在灯丝支架上沉积,影响灯丝支架上悬浮高压与源电压间的绝缘电阻,降低两者之间的电压差,导致绝大部分离子因动能不足无法进入离子透镜,最终影响离子流的稳定性,引起测试时信号产生波动。针对热电离质谱仪灯丝支架铀沉积导致的灯丝支架绝缘失效问题,采用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Laser ablation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简称LA-ICP-MS)对灯丝支架铀沉积分布进行了分析,取得以下结果:建立了LA-ICP-MS原位表面分析技术,其最佳激光频率为10 Hz,能量密度为6 J·cm-2,束斑直径为60μm。校准曲线相关系数R2=0.9992,表明建立的方法线性关系良好。应用建立的方法,测定了灯丝支架表面铀沉积的分布特征。结果显示:灯丝支架表面铀沉积随着灯丝支架使用时间的增加,对应的绝缘电阻变小;并沿着支架向两端延伸,铀沉积量逐渐降低。铀沉积主要集中在电离带灯丝支架中心上端,且蒸发带上铀沉积量明显低于电离带。同时绝缘挡片可以有效降低陶瓷绝缘体上铀的沉积,因此可以通过增大绝缘挡片来提高灯丝支架的绝缘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电离质谱仪 灯丝支架 铀沉积 la-icp-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ICP-MS和LA-ICP-TOF-MS探究上海青中铅的富集与转运特征
12
作者 曹敬文 徐照 +4 位作者 刘月月 周袁媛 季涛涛 李桃生 程雄卫 《化学试剂》 CAS 2024年第4期80-87,共8页
利用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和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飞行时间质谱(LA-ICP-TOF-MS)进行定量测定和原位成像,对上海青(Brassica rapa var.chinensis(Linnaeus)Kitamura.)中铅(Pb)的富集与转运特征及其机制进行探究。... 利用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和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飞行时间质谱(LA-ICP-TOF-MS)进行定量测定和原位成像,对上海青(Brassica rapa var.chinensis(Linnaeus)Kitamura.)中铅(Pb)的富集与转运特征及其机制进行探究。结果表明:上海青中的Pb含量为根>茎>叶,对Pb的吸收效率为根>茎>叶,转运能力为根到茎>茎到叶;富集系数(BCF)和转运系数(TF)受种植土壤Pb含量、pH值和大气中Pb沉降等因素影响;Pb等元素在叶片中的原位分布图表明Pb主要富集在叶脉中,与铝(Al)和铁(Fe)分布特征相似,与锌(Zn)、铜(Cu)、锰(Mn)、磷(P)、硫(S)和镁(Mg)分布特征存在差异。基于Pb的富集与转运特征及其在叶片中与其他元素原位分布特征的异同,探讨上海青对Pb的吸收、富集和转运机制,为评估Pb潜在的健康危害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 上海青 转运 富集 icp-MS la-icp-TOF-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永州老寨岭铜锡矿床锡石LA-MC-ICP-MSU-Pb定年研究
13
作者 崔玉荣 杨君 +5 位作者 涂家润 肖志斌 周红英 喻光明 崔敏利 刘玖芬 《岩矿测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80-891,共12页
锡石是锡多金属矿床中重要的矿石矿物,采用锡石对锡多金属矿床进行定年,已成为获得矿床成矿年龄最直接的方法。但由于锡石具有U含量较低、普通铅高的特点,目前锡石微区原位U-Pb定年方法的技术难点在于理想标样的研制和普通铅的准确扣除... 锡石是锡多金属矿床中重要的矿石矿物,采用锡石对锡多金属矿床进行定年,已成为获得矿床成矿年龄最直接的方法。但由于锡石具有U含量较低、普通铅高的特点,目前锡石微区原位U-Pb定年方法的技术难点在于理想标样的研制和普通铅的准确扣除。本文通过优化该技术,对湖南省永州市老寨岭铜锡矿床的成矿时代进行约束。老寨岭铜锡矿床是以脉型为主的锡多金属矿床,矿体产出于印支晚期阳明山复式岩体的接触带上,主要由含锡石英脉、碎裂化云英岩化花岗岩及云英岩组成。利用LA-MC-ICP-MS微区原位U-Pb同位素测年技术,对老寨岭铜锡矿床中锡石进行研究,获得16LZ01、16LZ02、16LZ03等三件样品的Tera-WasserburgU-Pb下交点年龄分别为222.0±1.5Ma(MSWD=1.6,n=37)、220.5±3.5Ma(MSWD=2.9,n=28)、225.0±1.6Ma(MSWD=1.3,n=31)。结合矿床地质特征和前人成岩-成矿年代学成果,研究表明老寨岭铜锡矿床成矿作用主要发生在印支晚期,与阳明山复式花岗岩体的岩浆热液活动关系密切。本文研究结果为老寨岭铜锡矿的岩浆热液成因提供了重要的年代学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锡矿床 锡石U-Pb定年 la-MC-icp-MS 老寨岭 湖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毕家山铅锌矿床中镉的赋存状态及矿床成因:来自硫化物LA−ICP−MS微量元素和原位硫同位素的证据
14
作者 陈雪锋 白荣龙 +1 位作者 郭东宝 刘光贤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15-1733,共19页
甘肃毕家山铅锌矿床是西秦岭造山带西成矿田发现的首个铅锌矿床,累计探明铅锌资源量120×10^(4)t,Pb和Zn的品位分别为1.86%和5.42%。矿床中发育2类矿体,分别是赋存于灰岩中的灰岩型和赋存于千枚岩中的千枚岩型。2类矿体的矿石矿物... 甘肃毕家山铅锌矿床是西秦岭造山带西成矿田发现的首个铅锌矿床,累计探明铅锌资源量120×10^(4)t,Pb和Zn的品位分别为1.86%和5.42%。矿床中发育2类矿体,分别是赋存于灰岩中的灰岩型和赋存于千枚岩中的千枚岩型。2类矿体的矿石矿物组合均为闪锌矿+方铅矿±黄铁矿±黄铜矿。毕家山铅锌矿床镉的赋存状态尚不明确。通过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LA-ICP-MS)分别对灰岩型和千枚岩型矿石中的硫化物(闪锌矿、方铅矿、黄铁矿和黄铜矿)进行了微量元素及原位S同位素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灰岩型和千枚岩型矿石中闪锌矿的Cd平均含量分别为2076×10^(-6)和1695×10^(-6),高于矿产工业一般标准(1000×10^(-6)),而方铅矿、黄铁矿和黄铜矿中的Ga、Ge、Se、In、Tl含量均低于矿产工业一般标准(100×10^(-6))。结合岩相学和LA-ICP-MS分析发现,毕家山铅锌矿床无Cd的独立矿物和以吸附形式存在的Cd,Cd主要以Cd^(2+)↔Zn^(2+)类质同象形式赋存于闪锌矿中,其次为Cd^(2+)+Fe^(2+)↔2Zn^(2+)。通过闪锌矿微量元素温度计获得灰岩型和千枚岩型矿石中闪锌矿的形成温度分别为198~254℃(平均值为227℃)和203~245℃(平均值为230℃),与前人通过流体包裹体和矿物对温度计的研究结果一致,表明其成矿温度为中温。此外,原位硫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该矿床中灰岩型和千枚岩型矿石的δ34S平均值分别为+13.64‰和+17.72‰,表明硫来源于海相硫酸盐。综合闪锌矿微量元素数据、同位素地球化学、成矿温度、岩相古地理和矿床地质特征对比分析,推测毕家山铅锌矿床的成因类型属于SEDEX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毕家山铅锌矿床 Cd 赋存状态 la-icp-MS 硫同位素 西成矿田 矿床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佛子冲铅锌矿田闪锌矿LA-ICP-MS微量元素特征及指示意义
15
作者 常晋阳 吴小雷 +6 位作者 王加昇 曾南石 姜海 范春宝 黄长帅 李敏 赵毅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5-349,共15页
广西佛子冲铅锌矿田所在的钦杭成矿带西段是广西重要的多金属矿集区,矿田范围内发现的铅锌矿有条带状、浸染状、热液脉状3种类型矿石。3种类型矿石中的闪锌矿均具有Fe元素最为富集,Cd元素富集,Co元素较富集,In元素亏损,Ge、As、Mo、Tl... 广西佛子冲铅锌矿田所在的钦杭成矿带西段是广西重要的多金属矿集区,矿田范围内发现的铅锌矿有条带状、浸染状、热液脉状3种类型矿石。3种类型矿石中的闪锌矿均具有Fe元素最为富集,Cd元素富集,Co元素较富集,In元素亏损,Ge、As、Mo、Tl元素含量低且含量变化不大的特征,但三者Fe元素含量存在一定差异,条带状闪锌矿w(Fe)<浸染状闪锌矿w(Fe)<热液脉状闪锌矿w(Fe)。3种闪锌矿的Mn、Fe、Co、Cd、In元素以类质同象的形式赋存于闪锌矿的晶格中,Cu、Pb、Bi元素则以独立矿物(黄铜矿、方铅矿、辉铋矿)或显微包裹体的形式赋存于闪锌矿中,但3种闪锌矿的Ag元素的赋存形式却存在一定差异。其中,条带状与热液脉状闪锌矿的Ag元素主要以独立矿物(自然银)或显微包裹体的形式赋存于闪锌矿之中,而浸染状闪锌矿的Ag元素则可能以类质同象的形式赋存于闪锌矿的晶格中。3种闪锌矿中Fe对Cd(或Mn、Co、In)与Zn的替代所起到的作用存在一定差异,其中条带状闪锌矿中Fe对Cd(或Mn)与Zn的替代可能起一定促进作用,对Co(或In)与Zn的替代机制所起作用不明。浸染状闪锌矿中Fe对Cd(或Mn、Co、In)与Zn的替代均起促进作用。而热液脉状闪锌矿中Fe对Mn与Zn的替代起促进作用,对Cd(或In)与Zn的替代可能也起到一定促进作用,但却对Co与Zn的替代起到了抑制进作用。3种闪锌矿的形成与岩浆活动密切相关,但沉积改造作用在条带状闪锌矿的形成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条带状闪锌矿可能形成于中-低温环境,浸染状和热液脉状闪锌矿则可能形成于中-高温环境,但热液脉状闪锌矿形成温度可能高于浸染状闪锌矿。结合Ga/Ge-Zn/Cd和Zn/Cd-Mn投影及前人的研究成果综合分析认为佛子冲铅锌矿田存在喷流沉积型、矽卡岩型、岩浆热液型3种矿床成因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锌矿 微量元素 佛子冲铅锌矿田 la-icp-MS 成因类型
原文传递
单秒脉冲Sr同位素LA-MC-ICP-MS分析技术:在海水珍珠与淡水珍珠“无损”判别中的应用
16
作者 廖秀红 胡兆初 +3 位作者 刘丹 曾显丽 冯兰平 张文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中英文)》 CAS 2024年第S01期89-90,共2页
珍珠是一种广受欢迎的生物成因有机宝石。由于海水珍珠与淡水珍珠之间巨大的价格差异,市场上淡水珍珠冒充海水珍珠进行售卖的现象屡见不鲜,尤其是在某些外观特征如颜色、尺寸、大小和表面纹理等极为相似的珍珠中,如白色的“淡水Akoya珍... 珍珠是一种广受欢迎的生物成因有机宝石。由于海水珍珠与淡水珍珠之间巨大的价格差异,市场上淡水珍珠冒充海水珍珠进行售卖的现象屡见不鲜,尤其是在某些外观特征如颜色、尺寸、大小和表面纹理等极为相似的珍珠中,如白色的“淡水Akoya珍珠”与白色的Akoya珍珠^([1])。海水珍珠与淡水珍珠的鉴别方法研究存在巨大的市场需求。本研究提出,Sr同位素组成可以作为区分海水珍珠与淡水珍珠的有效工具。为了实现珍珠样品中Sr同位素组成的高效测试,本研究开发了一种基于单秒激光剥蚀的LA-MC-ICP-MS Sr同位素分析方法,使用线性回归策略进行数据校正^([2])。该方法将剥蚀时间从30~60 s缩短至1 s,不仅加快了测试速度和降低成本,而且极大程度地减少了对珍珠这类宝石的损伤(图1)。此外,本研究开发了一款用于珍珠微区原位Sr同位素分析的参考物质GIC-P,并对不同激光剥蚀束斑、频率和能量密度条件下的剥蚀行为进行了探索。总体来说,单秒脉冲Sr同位素LA-MC-ICP-MS分析方法,可在几近于“无损”的情况下满足海水珍珠与淡水珍珠的鉴定需求。基于所开发的分析方法与标准物质,本研究首次报道了海水珍珠和淡水珍珠的Sr同位素组成。结果发现,海水珍珠的^(87)Sr/^(86)Sr比值基本保持在0.7092附近,与现代海水的Sr同位素比值吻合良好^([3-4]),而淡水珍珠则显示出相对较高且变化较大的^(87)Sr/^(86)Sr比值。从中国市场上收集到的淡水珍珠^(87)Sr/^(86)Sr比值范围在0.7102~0.7135,这与长江流域淡水样品中的Sr同位素组成呈现出高度一致性^([5])。这表明珍珠中的Sr同位素组成与其养殖水体中的Sr同位素组成紧密相关,利用Sr同位素区分海水珍珠与淡水珍珠的本质在于对其养殖水体Sr同位素组成的追溯,是一种极为可靠的鉴别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珍珠 淡水珍珠 SR同位素 la-MC-icp-MS 微区原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庐江—枞阳地区A型花岗岩的LA-ICP-MS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97
17
作者 范裕 周涛发 +3 位作者 袁峰 钱存超 陆三明 DAVID Cooke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715-1724,共10页
本文对安徽庐江—枞阳地区产出的 A 型花岗岩体(碱性侵入岩体)进行了锆石 LA-ICP-MS U-Pb 同位素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城山岩体、花山岩体、黄梅尖岩体和枞阳岩体的形成年龄分别为126.5±2.1Ma、126.2±0.8Ma、125.4±1.7M... 本文对安徽庐江—枞阳地区产出的 A 型花岗岩体(碱性侵入岩体)进行了锆石 LA-ICP-MS U-Pb 同位素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城山岩体、花山岩体、黄梅尖岩体和枞阳岩体的形成年龄分别为126.5±2.1Ma、126.2±0.8Ma、125.4±1.7Ma和124.8±2.2Ma,均形成于早白垩世126~124Ma 之间。这些岩体的硅含量和全碱含量均较高,准铝质;稀土含量中等,强 Eu亏损,呈略右倾的海鸥型稀土配分模式,均为 A1型花岗岩。结合长江中下游地区高碱钙碱性侵入岩和盆地内火山岩的研究成果,本文认为126~124Ma 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壳伸展最强烈的阶段,这一研究成果对探讨长江中下游地区早白垩世早期的动力学背景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花岗岩 la—icp—ms定年 长江中下游 庐江—枞阳地区 地臻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陇山杂岩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73
18
作者 何艳红 孙勇 +3 位作者 陈亮 李海平 袁洪林 柳小明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25-134,共10页
陇山杂岩位于华北克拉通西南缘,构造位置与小秦岭地区遥相呼应,主要为一套中、深变质的火山-侵入岩和碎屑岩系正变质花岗质片麻岩具有高SiO2,Al2O3,高Na2O/K2O(>2.0)以及Sr/Y(>20)和La/Yb(N)(>10)特征,与太古代TTG岩套(奥长花... 陇山杂岩位于华北克拉通西南缘,构造位置与小秦岭地区遥相呼应,主要为一套中、深变质的火山-侵入岩和碎屑岩系正变质花岗质片麻岩具有高SiO2,Al2O3,高Na2O/K2O(>2.0)以及Sr/Y(>20)和La/Yb(N)(>10)特征,与太古代TTG岩套(奥长花岗岩-英云闪长岩-花岗闪长岩)的地化特征相似,是陇山杂岩内部首次发现并报道的TTG质片麻岩系露头;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显示三组峰值年龄:1.90Ga(1.90-1.95Ga)、2.35Ga(2.35-2.40Ga)和2.50Ga(2.45-2.50Ga)1.90Ga的Th/U为0-0.08,2.35Ga和2.50Ga的Th/U几乎都大于0.1,指示陇山杂岩经历了1.9Ga透入性的变质事件、2.35Ga和2.50Ga岩浆事件,2.50Ga代表了英云闪长岩的形成时限本文地球化学以及年代学研究结果与华北克拉通内部记录一致。陇山杂岩与太华杂岩、涑水杂岩和登封杂岩等共同构成了华北地块南缘基底岩系的出露带,广泛且强烈的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陇山杂岩 锆石U—Pb年代学 TFG la—icp—ms 华北克拉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陇东地区阎家店闪长岩LA-ICP-MS锆石U-Pb测年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51
19
作者 裴先治 孙仁奇 +4 位作者 丁仨平 刘会彬 李佐臣 刘战庆 孟勇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7年第1期8-16,共9页
祁连造山带东段的陇山杂岩中出露有较多的加里东期和印支期岩浆侵入岩类,但缺乏精确的年代学资料。对该区阎家店闪长岩体的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确定:闪长岩体形成的同位素地质年代为(440.2±0.92)Ma(MSWD=1.13),表明闪长岩体... 祁连造山带东段的陇山杂岩中出露有较多的加里东期和印支期岩浆侵入岩类,但缺乏精确的年代学资料。对该区阎家店闪长岩体的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确定:闪长岩体形成的同位素地质年代为(440.2±0.92)Ma(MSWD=1.13),表明闪长岩体所代表的岛弧杂岩系形成于晚奥陶世。区域地质及构造演化研究表明,该区曾在中晚奥陶世发生以红土堡蛇绿岩为代表的洋壳向北的俯冲作用,并产生中晚奥陶世陈家河群岛弧型火山-沉积岩系和晚奥陶世以阎家店闪长岩体为代表的岛弧岩浆杂岩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长岩 la—icp—ms 锆石U-PB测年 陇东地区 祁连造山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昆仑阿牙克库木湖北巴什尔希花岗岩锆石LA-ICP-MS U-Pb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47
20
作者 高晓峰 校培喜 +3 位作者 谢从瑞 范立勇 过磊 奚仁刚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001-1008,共8页
巴什尔希岩体分布在东昆仑西段白干湖断裂和阿尔金断裂之间,岩性主要为二长花岗岩和钾长花岗岩,其中二长花岗岩与白干湖钨、锡多金属矿床关系密切。对锆石内部结构、阴极发光图像特征和Th/U比值的研究表明,二长花岗岩中的锆石为岩浆锆... 巴什尔希岩体分布在东昆仑西段白干湖断裂和阿尔金断裂之间,岩性主要为二长花岗岩和钾长花岗岩,其中二长花岗岩与白干湖钨、锡多金属矿床关系密切。对锆石内部结构、阴极发光图像特征和Th/U比值的研究表明,二长花岗岩中的锆石为岩浆锆石。锆石LA-ICP-MSU-Pb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二长花岗岩形成年龄为(458.0±9.0)Ma。结合前人对巴什尔希钾长花岗岩的锆石U-Pb定年(432.3±0.8)Ma,初步认为该岩体为晚奥陶世—早志留世侵入体。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巴什尔希花岗岩为弱准铝质或弱过铝质A型花岗岩,是东昆仑地区加里东期局部弧后盆地拉张过程中,地幔底侵导致地壳物质熔融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锆石la—icp—ms U-PB定年 巴什尔希 东昆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