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Kuiper带天体的轨道动力学
被引量:
1
1
作者
万晓生
黄天衣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60-370,共11页
主要评述太阳系动力学研究的一个新方向——Kuiper带的轨道动力学。早期的研究是为了探讨短周期彗星的起源。在发现第一颗Kuiper带小天体之后,人们开始将注意力转到Kuiper带共振区的相空间结构上。Morbidelli和Malhotra分别采用不同的...
主要评述太阳系动力学研究的一个新方向——Kuiper带的轨道动力学。早期的研究是为了探讨短周期彗星的起源。在发现第一颗Kuiper带小天体之后,人们开始将注意力转到Kuiper带共振区的相空间结构上。Morbidelli和Malhotra分别采用不同的模型研究了这些共振区的大小,其中主要研究对象是3:2共振区。冥王星也处在这一共振区中。从冥王星的轨道特性来看,冥王星应是一颗较大的Kuiper带天体,它还拥有另外两种共振——Kozai共振和1:1超级共振。正是由于这些共振的存在,冥王星的运动才得以长期保持稳定。观测表明许多Kuiper带天体也处在海王星的平运动共振中。早期的理论认为这些平运动共振起源于灾难性事件,如碰撞。然而这都是一些小概率事件,无法对共振的形成进行合理的解释。Malhotra通过行星迁移成功地解释了冥王星被共振俘获的机制。这一机制的概率非常大,同样可以用来解释Kuiper带天体共振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动力学
kuiper
带
共振
行星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行星迁移述评
2
作者
陈丰
李雄耀
王世杰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99-303,共5页
轨道靠近恒星的太阳系外大行星的发现导致对星盘与行星相互作用和行星迁移形式的广泛研究。行星迁移发生在行星与气体或星子的星盘之间进行潮汐相互作用时,这造成行星轨道参数,特别是半主轴的变更。早期研究建立了I型和II型行星迁移方式...
轨道靠近恒星的太阳系外大行星的发现导致对星盘与行星相互作用和行星迁移形式的广泛研究。行星迁移发生在行星与气体或星子的星盘之间进行潮汐相互作用时,这造成行星轨道参数,特别是半主轴的变更。早期研究建立了I型和II型行星迁移方式,分别对应于小质量行星和形成能隙的大质量行星。另外,讨论了新的能够快速迁移的III型迁移方式,它可以使大质量星盘中的行星直接向内或向外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星
迁移
热木星
半主轴
kuiper
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Kuiper带天体的分布及动力学演化
3
作者
吴晓梅
孙勇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S2期83-85,共3页
Kuiper带是太阳系中最近新发现的在海王星之外30~50AU之间的小行星带.本文对Kuiper带天体的轨道分布特点进行简要归纳,着重讨论目前存在的几种解释Kuiper带天体分布的动力学演化机制,以及原始Kuiper带天体的碰撞演化.
关键词
kuiper
带
动力学演化
共振
行星迁移
碰撞
原文传递
题名
Kuiper带天体的轨道动力学
被引量:
1
1
作者
万晓生
黄天衣
机构
南京大学天文学系
出处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60-370,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173007)
文摘
主要评述太阳系动力学研究的一个新方向——Kuiper带的轨道动力学。早期的研究是为了探讨短周期彗星的起源。在发现第一颗Kuiper带小天体之后,人们开始将注意力转到Kuiper带共振区的相空间结构上。Morbidelli和Malhotra分别采用不同的模型研究了这些共振区的大小,其中主要研究对象是3:2共振区。冥王星也处在这一共振区中。从冥王星的轨道特性来看,冥王星应是一颗较大的Kuiper带天体,它还拥有另外两种共振——Kozai共振和1:1超级共振。正是由于这些共振的存在,冥王星的运动才得以长期保持稳定。观测表明许多Kuiper带天体也处在海王星的平运动共振中。早期的理论认为这些平运动共振起源于灾难性事件,如碰撞。然而这都是一些小概率事件,无法对共振的形成进行合理的解释。Malhotra通过行星迁移成功地解释了冥王星被共振俘获的机制。这一机制的概率非常大,同样可以用来解释Kuiper带天体共振的形成。
关键词
轨道动力学
kuiper
带
共振
行星迁移
Keywords
kuiper belt objects-resonance-planets migration
分类号
P134 [天文地球—天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行星迁移述评
2
作者
陈丰
李雄耀
王世杰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99-303,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803019,40873055,40673053)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导向项目(KZCX2-YW-110)
国家863项目(2008AA12A213)
文摘
轨道靠近恒星的太阳系外大行星的发现导致对星盘与行星相互作用和行星迁移形式的广泛研究。行星迁移发生在行星与气体或星子的星盘之间进行潮汐相互作用时,这造成行星轨道参数,特别是半主轴的变更。早期研究建立了I型和II型行星迁移方式,分别对应于小质量行星和形成能隙的大质量行星。另外,讨论了新的能够快速迁移的III型迁移方式,它可以使大质量星盘中的行星直接向内或向外迁移。
关键词
行星
迁移
热木星
半主轴
kuiper
带
Keywords
planet
migration
hot Jupiter
semi-major axis
kuiper
belt
分类号
P185 [天文地球—天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Kuiper带天体的分布及动力学演化
3
作者
吴晓梅
孙勇
机构
泰山学院物理与电子科学系
泰山医学院放射系
出处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S2期83-85,共3页
文摘
Kuiper带是太阳系中最近新发现的在海王星之外30~50AU之间的小行星带.本文对Kuiper带天体的轨道分布特点进行简要归纳,着重讨论目前存在的几种解释Kuiper带天体分布的动力学演化机制,以及原始Kuiper带天体的碰撞演化.
关键词
kuiper
带
动力学演化
共振
行星迁移
碰撞
Keywords
kuiper
belt
dynamical evolution
resonance
planet
migration
collision
分类号
P136.1 [天文地球—天体力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Kuiper带天体的轨道动力学
万晓生
黄天衣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行星迁移述评
陈丰
李雄耀
王世杰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Kuiper带天体的分布及动力学演化
吴晓梅
孙勇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