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Komoto综合征的矫治体会
被引量:2
1
作者
杨勇
刘德贵
黄涛
张黔义
李晋
程崇典
机构
成都军区总医院烧伤整形科
成都军区总医院眼科
出处
《中国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05年第5期294-295,共2页
关键词
komoto综合征
内眦赘皮矫正术
先天性上睑下垂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治体
同期完成
临床综合征
外眦成形术
内眦间距
分类号
R622
[医药卫生—整形外科]
题名 Komoto综合征的手术治疗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鞠治才
王栾弟
刘江梅
机构
山东省潍坊市人民医院眼科
出处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1997年第5期81-82,共2页
关键词
komoto综合征
睑裂综合征
手术
分类号
R777.1
[医药卫生—眼科]
题名 Komoto综合征矫正一例
3
作者
马继权
刘文阁
刘玲
劭桢
机构
永州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美容整形科
北京黄寺美容外科医院创伤美容科
出处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7年第1期121-121,共1页
文摘
1 病例介绍
某男,6岁。出生后即发现睑裂沙小,双眼睁眼困难,双内眦部出现倒向性赘皮,鼻梁低平,鼻根平坦。检查:患儿睑裂狭小,平视时双上睑缘遮盖角膜近瞳孔缘,双眼倒向型内眦赘皮,两眼内眦间距增宽大于一眼长度,鼻背增宽,鼻梁低平,鼻根平坦,余无特殊异常。
关键词
komoto综合征
矫正
睑裂狭小
眼内眦间距
内眦赘皮
鼻梁
出生后
内眦部
分类号
R777.1
[医药卫生—眼科]
题名 Komoto综合征一家系报告
4
作者
佘德梅
机构
武警浙江总队杭州医院眼科
出处
《浙江医学》
CAS
1994年第S1期62-63,共2页
文摘
先证者:男,12岁。出生时双眼小,至今仍不大,通常要仰头视物,既往身体健康。家族史:祖父母、父母非近亲通婚,但父亲患同样眼病。患者兄妹4人,均为足月顺产,亦均患同样眼病。体检:一般情况良好。眼部检查:双侧上睑睑缘遮及上方瞳孔1/2,平视时睑裂宽5mm,长20mm,两内眦间距38mm;双眼下睑内侧皱襞,水平方向皮肤皱折,倒睫。
关键词
komoto综合征
家系报告
睑裂宽
内眦间距
下睑
上睑
先证者
睑缘
近亲通婚
足月顺产
分类号
R596
[医药卫生—内科学]
题名 Komoto氏综合征综合整形术一例
5
作者
徐琳
吴世信
机构
上海市长宁区中心医院眼科
出处
《眼科研究》
CSCD
1996年第4期239-239,共1页
文摘
Komoto 氏综合征是具有多种眼部畸形的先天性眼病。眼部多具有四大畸形:上睑下垂、内眦赘皮、小睑裂、内眦间距宽;且常伴鼻梁发育差,鼻根低平。据所涉猎文献尚无一次性手术矫正以上诸多畸形的报导。为缩短治疗时间,减轻病人多次手术痛苦,考虑到Mustarde 氏切口较大,且为无菌伤口。
关键词
komoto综合征
综合 整形术
眼部畸形
分类号
R777.105
[医药卫生—眼科]
题名 Komoto氏综合征一家系
6
作者
雷霍
朱宝生
机构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眼科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医学遗传研究中心
出处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02年第5期287-287,I003,共2页
文摘
Komoto氏综合征即先天性眼睑四联征.主要表现为先天性上睑下垂,伴有倒向性内眦赘皮、睑裂缩短、内眦距离增宽的先天性遗传性疾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属散发性病例[1].我们遇见一家系,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komoto 氏综合征
家系报告
家系谱
诊断
分类号
R771.1
[医药卫生—眼科]
题名 小睑裂综合征的基因定位和突变研究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孙树栋
唐胜建
机构
潍坊医学院整形外科研究所
出处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8年第6期937-939,共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30772268)
文摘
小睑裂综合征又称睑裂狭小、倒转型内眦赘皮和上睑下垂综合征(blepharophimosis epicanthus in—versus and ptosis,BPES),1875年,Galeyowski首先报告本病,1912年,Komoto有详细描述。1981年,Bengin等将其正式命名为Komoto氏综合征。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与正常人相比,睑裂水平径及垂直径明显变小,临床特点主要表现为睑裂小、
关键词
小睑裂综合征
基因定位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
komoto 氏综合征
上睑下垂综合征
倒转型内眦赘皮
突变
睑裂狭小
分类号
R777.1
[医药卫生—眼科]
R596
[医药卫生—内科学]
题名 先天性小睑裂综合症1例
被引量:2
8
作者
汪汇
张文俊
胡小刚
赵耀忠
机构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整形外科
总后北京老干部服务管理局门诊部
出处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911-1912,共2页
文摘
先天性小睑裂综合症(congenital blepharophimosis syndrome)SL称睑裂狭小-上睑下垂-逆向内眦赘皮综合征(blepharophimosis—ptosis-epicanthus inversussyndrome,BPES),由Galeowski(1875)首先发现报道。1921年Komoto对该病进行了详细描述,故也称Komoto综合征、Vignes综合征。该病以先天性上睑下垂、睑裂狭小、逆向型内眦赘皮和内眦间距增宽四联征为主要表现.同时可合并鼻梁低平、下睑外翻、上眶缘发育不良等一系列眼睑和颜面部发育异常.面容较特殊。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整形外科于2008年7月收治1例.
关键词
先天性小睑裂综合 症
komoto综合征
先天性上睑下垂
第二军医大学
内眦赘皮
睑裂狭小
内眦间距
下睑外翻
分类号
R777.1
[医药卫生—眼科]
R197.3
[医药卫生—卫生事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