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开塞通联合阿司匹林对缺血性中风患者神经功能及脑血流灌注参数的影响
1
作者 何泉 余晖 《中国药业》 CAS 2025年第1期97-100,共4页
目的探讨开塞通胶囊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缺血性中风(IS)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神经功能及脑血流灌注参数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IS患者1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70例。两组患者均予常规疗法联合... 目的探讨开塞通胶囊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缺血性中风(IS)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神经功能及脑血流灌注参数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IS患者1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70例。两组患者均予常规疗法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联合组加用开塞通,均治疗1个月。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1.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43%(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I)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且联合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脑血流量、脑血容量均显著升高(P<0.05),平均通过时间、达峰时间均显著缩短(P<0.05),且联合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记忆商数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和S100β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联合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1.43%比4.29%,P=0.310)。结论开塞通联合阿司匹林治疗IS的临床疗效良好,可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灌注参数和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中风 开塞通 阿司匹林 神经功能 脑血流灌注参数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塞通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病(痰瘀阻络证)的临床观察
2
作者 成晓玲 余晖 +2 位作者 吴平路 何泉 汪立家 《中国中医急症》 2024年第11期2010-2014,共5页
目的观察开塞通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病(IS)(痰瘀阻络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IS(痰瘀阻络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给予单纯西药治疗和西药+口服开塞通胶囊,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2、4周及随访4周评价中医证候积分、... 目的观察开塞通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病(IS)(痰瘀阻络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IS(痰瘀阻络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给予单纯西药治疗和西药+口服开塞通胶囊,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2、4周及随访4周评价中医证候积分、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评价中医证候疗效及改良Rankin量表(m RS)预后,并检测血清氧化应激指标变化。结果治疗2、4周及随访4周,观察组的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而对照组在随访4周时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的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4周及随访4周,两组的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均较对照组升高更显著(P<0.05)。两组治疗4周后均测得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升高,而丙二醛(MDA)和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的改善均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观察组的预后良好率为64.44%,较对照组的48.89%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的综合疗效总有效率84.4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11%(P<0.05)。结论开塞通胶囊治疗IS(痰瘀阻络证)疗效显著且安全性好,能够减轻神经功能缺损,改善ADL并减轻病残程度,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抗氧化应激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中风 开塞通胶囊 痰瘀阻络证 神经功能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