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方案和伊立替康联合卡培他滨方案一线治疗K-ras突变型结直肠癌的疗效对比分析 被引量:23
1
作者 李大鹏 任红 李建柱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6年第12期72-75,共4页
目的评价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方案(XELOX方案)与伊立替康联合卡培他滨方案(XELIRI方案)一线治疗K-ras突变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采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进行治疗的35例K-ras突变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作为观察... 目的评价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方案(XELOX方案)与伊立替康联合卡培他滨方案(XELIRI方案)一线治疗K-ras突变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采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进行治疗的35例K-ras突变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采用伊立替康联合卡培他滨进行治疗的35例K-ras突变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种治疗方案治疗K-ras突变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有效率、疾病控制率、无进展生存时间和安全性。结果①近期疗效:两组间CR、PR、SD、PD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DCR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的ORR为40.0%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显著性(χ^2=4.36,P=0.04)。②远期疗效:观察组中位PFS为9.6个月(95%CI:6.5-12.0),对照组为7.4个月(95%CI:5.3-9.8),组间差异无显著性(Log-rank=1.89,P=0.17)。③不良反应:XELOX组主要的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34.3%),血小板减少(28.6%)和白细胞下降(25.7%);XELIRI组的主要不良反应为腹泻(25.7%),恶心、呕吐(54.3%),血小板减少(48.6%)和白细胞下降(48.6%),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用于治疗K-ras突变型晚期结直肠癌的近期疗效优于伊立替康联合卡培他滨,而远期疗效和安全性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沙利铂 伊立替康 k-ras突变 结直肠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K-ras突变联合CA19-9检测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2
作者 奉典旭 张圣道 +3 位作者 韩天权 蒋渝 袁祖荣 王学志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02年第2期73-75,共3页
目的 :探讨血浆K ras基因突变联合CA19 9检测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连续 5 8例疑为胰腺肿瘤患者 ,入院时抽取外周静脉血 ,分离血浆并提取DNA。采用突变富集PCR RFLP法分析K ras基因密码子 12突变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CA19 9。... 目的 :探讨血浆K ras基因突变联合CA19 9检测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连续 5 8例疑为胰腺肿瘤患者 ,入院时抽取外周静脉血 ,分离血浆并提取DNA。采用突变富集PCR RFLP法分析K ras基因密码子 12突变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CA19 9。所有病例的血标本分析均在术前完成 ,并将检测结果与手术探查、病理诊断进行比较。结果 :4 1例胰腺癌患者中 ,血浆K ras基因突变者 2 9例 (占 70 .7% ) ,血清CA19 9升高者 30例 (占 73.2 % )。联合K ras与CA19 9检测胰腺癌的敏感性为 90 .2 % (37/ 4 1)。在其他 17例非胰腺癌患者中 ,有 3例血浆K ras突变 ,8例血清CA19 9有升高。结论 :血浆K ras突变可能是诊断胰腺癌的一个有价值的指标 ,若同时测定血清CA19 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k-ras突变 CA19-9检测 胰腺癌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肠癌K-ras突变与对西妥昔单抗耐药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吴军 计骏 +4 位作者 张俊 马韬 叶正宝 刘炳亚 朱正纲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9年第4期396-402,共7页
目的:研究结肠癌K-ras基因突变导致对西妥昔单抗耐药的可能机制。方法:通过基因测序及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筛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达阳性,同时K-ras基因呈突变型及野生型的结肠癌细胞各1株,应用细胞增殖实验(CCK8方法)、流式细胞技... 目的:研究结肠癌K-ras基因突变导致对西妥昔单抗耐药的可能机制。方法:通过基因测序及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筛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达阳性,同时K-ras基因呈突变型及野生型的结肠癌细胞各1株,应用细胞增殖实验(CCK8方法)、流式细胞技术(Annexin V标记),检测西妥昔单抗(C225)在体外对结肠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同时用K-ras呈野生型和突变型的结肠癌细胞株,分别建立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分成HT29-C225、HT29-NS、SW620-C225及SW620-NS组,给予西妥昔单抗(每3天注射1次,每次0.5mL,共4周)。治疗后,绘制肿瘤生长曲线,用TDT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技术(TUNEL)检测细胞凋亡,用定量PCR、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HC)及蛋白印迹(Western-blot)等技术检测移植瘤标本中EGFR信号转导通路中AKT及其磷酸化蛋白的表达。结果:体外增殖及凋亡实验显示,西妥昔单抗对不同K-ras基因型的结肠癌细胞均未能显示细胞毒作用。而体内研究发现,西妥昔单抗能明显抑制K-ras野生型结肠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但对K-ras突变型者抑制作用较差。对K-ras突变型结肠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的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西妥昔单抗治疗组裸鼠的AKT基因表达率高于对照组。IHC及Western-blot显示,西妥昔单抗治疗组与对照组间AKT蛋白的表达率无明显差异,但西妥昔单抗治疗组裸鼠的p-AKT表达率高于对照组。结论:K-ras突变状态与西妥昔单抗的疗效相关,K-ras突变型者EGFR信号通路中的衔接蛋白AKT呈自主激活状态,该基因突变可能是导致对西妥昔单抗耐药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妥昔单抗 k-ras突变 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folfox6方案联合西妥昔单抗和辛伐他汀治疗K-Ras突变结直肠癌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王敬东 张庆尧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10期1290-1293,共4页
目的:探究对K-Ras突变结直肠癌患者采用Mfolfox6方案联合西妥昔单抗和辛伐他汀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并分析患者治疗后生存时长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将128例K-Ras突变的结直肠癌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患... 目的:探究对K-Ras突变结直肠癌患者采用Mfolfox6方案联合西妥昔单抗和辛伐他汀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并分析患者治疗后生存时长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将128例K-Ras突变的结直肠癌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患者治疗方式为Mfolfox6方案联合西妥昔单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辛伐他汀治疗。(1)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比较;(2)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3)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2年内的总体生存率;(4)分析患者治疗后生存时长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1)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完全缓解(CR)、病情稳定(SD)例数较多,病情进展(PR)、部分缓解(PD)例数较少,总体临床疗效显著提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5.00%)明显低于对照组(42.1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1年、治疗后2年生存患者均有明显升高,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与病理分级、腹膜转移以及治疗方案有显著相关性(均P<0.05),病理分级与腹膜转移是患者治疗后生存时间较短的危险因素。结论:采用Mfolfox6方案+西妥昔单抗+辛伐他汀治疗方案能够显著提高K-Ras突变的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疗效,明显降低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后患者生存率高,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患者病理状况以及是否存在腹膜转移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folfox6方案 西妥昔单抗 辛伐他汀 k-ras突变结直肠癌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伐单抗治疗K-ras突变型的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临床观察
5
作者 谭越 成少华 杨梅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36期46-47,共2页
目的观察贝伐单抗联合化疗治疗K-ras突变型的转移性结直肠癌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3例K-ras突变型的转移性结直肠癌,均接受化疗联合贝伐单抗(5mg/kg,qw)治疗,4周为1个周期,两个周期后根据RECIST标准评价疗效,并观察PF... 目的观察贝伐单抗联合化疗治疗K-ras突变型的转移性结直肠癌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3例K-ras突变型的转移性结直肠癌,均接受化疗联合贝伐单抗(5mg/kg,qw)治疗,4周为1个周期,两个周期后根据RECIST标准评价疗效,并观察PFS及不良反应。结果所有患者中有21例进行疗效评价,其中CR 0例,PR 5例,SD 9例,PD 7例。客观有效率为24%,疾病控制率为67%,中位疾病进展时间(mTTP)6.4个月。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肝功能异常,腹泻,其次为高血压1例,鼻出血1例,对症治疗后均缓解,无胃肠道穿孔病例。结论贝伐单抗联合化疗可提高K-ras突变型的晚期结直肠癌的的疾病控制率,且不良反应轻,患者耐受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伐单抗 k-ras突变 转移性结直肠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负载HSP70-K-ras突变多肽复合物树突细胞的抗胰腺癌作用 被引量:2
6
作者 魏小雷 郁燕 +2 位作者 曹俊 刘文佳 邹晓平 《胃肠病学》 2009年第1期16-21,共6页
背景:K-ras突变多肽难以很好地被树突细胞(DC)捕获,诱导的抗肿瘤效应有限。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70(HSP70)-K-ras突变多肽复合物体外负载于DC的抗胰腺癌作用。方法:使HSP70与K-ras突变多肽在体外结合成复合物,负载于由人外周血单... 背景:K-ras突变多肽难以很好地被树突细胞(DC)捕获,诱导的抗肿瘤效应有限。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70(HSP70)-K-ras突变多肽复合物体外负载于DC的抗胰腺癌作用。方法:使HSP70与K-ras突变多肽在体外结合成复合物,负载于由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体外诱导分化获得的DC。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DC的细胞因子分泌能力,流式细胞仪分析DC负载抗原前后的细胞表型变化,胆囊收缩素(CCK)-8法检测负载抗原后DC对同基因淋巴细胞的促增殖作用,以及激活的同基因淋巴细胞对人胰腺癌细胞株Patu8988、PANC-1和正常人肝细胞株L-02的细胞毒作用。结果:HSP70-K-ras突变多肽复合物可激活DC,最适浓度为0.75μg/ml,可使DC的白细胞介素(IL)-12、肿瘤坏死因子(TNF)-α分泌量和细胞表面CD80、CD83、CD86、HLA-DR表达率显著增高。0.75μg复合物可有效激活1×10^6个DC,刺激1×10^7个同基因淋巴细胞增殖,特异性杀伤具有相同12位点突变类型(GGT→GTT)的Patu8988细胞,杀伤率达52.9%±5.1%,对不同突变类型的PANC-1细胞(GGT→GAT)和正常人肝细胞杀伤作用不明显。结论:负载HSP70-K-ras突变多肽复合物的DC活性增强,可刺激同基因淋巴细胞产生高效而特异的抗胰腺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SP70热休克蛋白质类 k-ras突变多肽 树突细胞 胰腺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双胍抗肿瘤与K-ras突变的相关性 被引量:4
7
作者 杨川 姚凯文 张华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6年第7期1172-1174,共3页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二甲双胍除了作为一种常用的降糖药物,还具有抗肿瘤作用。二甲双胍抗肿瘤作用机制包括:激活AMPK途径,促使细胞周期停滞,降低循环中胰岛素和IGFs,自噬抗肿瘤,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杀灭肿瘤干细胞等。然而,二...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二甲双胍除了作为一种常用的降糖药物,还具有抗肿瘤作用。二甲双胍抗肿瘤作用机制包括:激活AMPK途径,促使细胞周期停滞,降低循环中胰岛素和IGFs,自噬抗肿瘤,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杀灭肿瘤干细胞等。然而,二甲双胍抗肿瘤与基因突变是否相关还尚未明确。有研究证实,二甲双胍通过诱导细胞凋亡和抑制体内肿瘤细胞增殖的途径,能够有效地抑制K-ras突变型肿瘤细胞的生长,但并不抑制K-ras野生型肿瘤细胞的生长。因此,我们推论二甲双胍可作为K-ras突变型肿瘤的一个潜在的靶向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双胍 非小细胞肺癌 抗肿瘤 k-ras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ras突变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采用奥沙利铂或伊立替康联合氟尿嘧啶治疗的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尹进南 徐进 +2 位作者 岳茂兴 毛商 顾新刚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7年第9期901-904,共4页
目的观察并探讨奥沙利铂或伊立替康联合氟尿嘧啶治疗K-ras突变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以找出一种更合适的化疗方案。方法收集2012~2015年收治的56例K-ras基因突变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接受以奥沙利铂为基础的... 目的观察并探讨奥沙利铂或伊立替康联合氟尿嘧啶治疗K-ras突变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以找出一种更合适的化疗方案。方法收集2012~2015年收治的56例K-ras基因突变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接受以奥沙利铂为基础的化疗方案者36例(奥沙利铂组),接受以伊立替康为基础的化疗方案者20例(伊立替康组)。比较两组近期治疗效果和远期治疗效果,评价两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奥沙利铂组与伊立替康组治疗后有效率分别为22.2%和15.0%,奥沙利铂组稍高于伊立替康组,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奥沙利铂组与伊立替康组治疗后疾病控制率分别为77.8%和85.0%,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截止2016年9月1日,奥沙利铂组患者的平均中位无病生存时间(PFS)为8.2个月,95%CI(6.1~9.8)个月;伊立替康组患者的平均中位PFS为7.1个月,95%CI(5.9~7.9)个月,两组中位PFS比较也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675>0.05)。安全性方面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均以1~2级为主,患者均可耐受。结论与伊立替康方案相比较,对于K-ras基因突变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能从奥沙利铂方案中获益更多,应优先选择奥沙利铂为基础的化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结直肠癌 k-ras基因突变 奥沙利铂 伊立替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候选药物TW918对K-Ras突变型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体外抑制作用
9
作者 王凤玲 杨育才 +1 位作者 李谦 王立强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52-557,共6页
探讨候选药物TW918对K-Ras突变型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体外抑制作用.以MTT法检测TW918对A549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A549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候选药物TW918可以以时间和剂量依... 探讨候选药物TW918对K-Ras突变型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体外抑制作用.以MTT法检测TW918对A549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A549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候选药物TW918可以以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地抑制A549细胞的增殖,且作用72h时抑制效果比吉非替尼高9.93倍;引起细胞周期阻滞于G1期,并诱导细胞发生凋亡;降低A549细胞中p-EGFR的表达,并抑制其下游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激活.TW918对K-Ras突变导致的吉非替尼原发耐药型A549细胞具有较好的体外抗肿瘤活性,其机制与抑制EGFR及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ras突变 肺腺癌 吉非替尼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PI3K/AKT/MTOR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K-ras突变的肺黏液腺癌具有独特的临床病理特征
10
作者 Ichinokawa H Ishii G +2 位作者 Naqai K 陈瑚(摘译) 余英豪(审校)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51-351,共1页
原发性肺黏液腺癌(mucinous adenocarcinoma,MA)为肺浸润性腺癌亚型,临床少见,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本文基于K—ras突变状态探讨肺MA的发病机制及K—ras突变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作者从2474例原发性肺腺癌的手术切除标本中选择... 原发性肺黏液腺癌(mucinous adenocarcinoma,MA)为肺浸润性腺癌亚型,临床少见,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本文基于K—ras突变状态探讨肺MA的发病机制及K—ras突变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作者从2474例原发性肺腺癌的手术切除标本中选择其中诊断为MA45例(2.1%)进行分析。其中,男性19例,女性22例。22例(48.9%)有K-ras突变,7例(15.6%)有EGFR突变,2例K—ras及EGFR均有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ras突变 原发性肺腺癌 临床病理特征 黏液腺癌 手术切除标本 发病机制 EGFR 浸润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CGA数据库筛选结直肠肿瘤K-RAS突变相关lincRNA 被引量:1
11
作者 白雪 贺平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16-620,共5页
目的筛选结肠直肠癌(CRC)中与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K-RAS突变相关的基因间长链非编码RNA(lincRNA)。方法使用来自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的RNA-Seq和临床数据来鉴定CRC中与K-RAS突变相关的lincRNA。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差异表达的li... 目的筛选结肠直肠癌(CRC)中与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K-RAS突变相关的基因间长链非编码RNA(lincRNA)。方法使用来自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的RNA-Seq和临床数据来鉴定CRC中与K-RAS突变相关的lincRNA。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差异表达的lincRNA与K-RAS野生型或突变型CRC 5年和10年生存率的关系,筛选关键的lincRNA。通过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关键lincRNA表达对患者5年和10年生存率的影响,同时分析关键lincRNA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共分析了585个癌组织和51个正常组织样品的RNA-Seq数据。从数据中获得6452个lincRNA,其中有85个上调,40个下调。筛选出12个在K-RAS突变CRC中差异表达的lincRNA,其中AL390719.2为具有K-RAS突变的关键lincRNA。生存分析结果显示,在K-RAS突变型中lincRNA AL390719.2表达与患者10年生存率(Log-rankχ^2=10.740,HR=3.255,P=0.002)和5年生存率(Log-rankχ^2=11.720,HR=3.142,P=0.001)有关,在K-RAS野生型中lincRNA AL390719.2表达与预后无关(10年:Log-rankχ^2=1.400,HR=0.822,P=0.221;5年:Log-rankχ^2=1.997,HR=0.774,P=0.086)。高表达AL390719.2的患者临床分期较晚,容易出现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结论lincRNA AL390719.2高表达与K-RAS突变型CRC的不良预后相关,可能是CRC新的预后标志物和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预后 基因 ras 基因间长链非编码RNA k-ras突变 lincRNA AL390719.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美替尼对K-ras突变直肠癌细胞恶性行为、耐药蛋白及巨噬细胞极化的作用机制的研究
12
作者 舒海韵 张汝一 +1 位作者 杨远 王新俊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264-269,共6页
目的探讨曲美替尼对K-ras突变直肠癌细胞恶性行为、耐药蛋白及巨噬细胞极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取K-ras突变直肠癌细胞HCT116,将其随机分为HCT116组(HC组)、西妥昔单抗+HCT116组(CE组)、低剂量曲美替尼+HCT116组(LT组)、中剂量曲美替尼+HCT... 目的探讨曲美替尼对K-ras突变直肠癌细胞恶性行为、耐药蛋白及巨噬细胞极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取K-ras突变直肠癌细胞HCT116,将其随机分为HCT116组(HC组)、西妥昔单抗+HCT116组(CE组)、低剂量曲美替尼+HCT116组(LT组)、中剂量曲美替尼+HCT116组(MT组)、高剂量曲美替尼+HCT116组(HT组),Transwell实验及划痕实验检测细胞恶性行为,MTT法检测药物敏感性,RT-PCR法检测耐药蛋白表达,免疫印迹法检测巨噬细胞极化相关指标。结果与HC组相比,其余四组细胞侵袭、迁移及GST-π、P-gp、TopoⅡ、CD163表达显著降低(P<0.05),CD40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与LT组相比,MT组、HT组细胞侵袭、迁移及GST-π、P-gp、TopoⅡ、CD163表达显著降低(P<0.05),CD40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且HT组比MT组变化明显(P<0.05);HCT116细胞对西妥昔单抗与曲美替尼均敏感,但与西妥昔单抗相比,曲美替尼的IC_(50)明显更低(P<0.05)。结论曲美替尼对K-ras突变直肠癌细胞具有显著疗效,可显著改善其恶性行为,抑制耐药蛋白表达,抑制巨噬细胞M2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美替尼 k-ras突变直肠癌细胞 恶性行为 耐药蛋白 巨噬细胞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沙利铂或伊立替康治疗k-ras突变型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斌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第16期163-164,共2页
目的探究和分析奥沙利铂或伊立替康联合氟尿嘧啶类药物在治疗k-ras突变型晚期结直肠癌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132例k-ras突变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6例,观察组采用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 目的探究和分析奥沙利铂或伊立替康联合氟尿嘧啶类药物在治疗k-ras突变型晚期结直肠癌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132例k-ras突变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6例,观察组采用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类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伊立替康联合氟尿嘧啶类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抑制肿瘤分化情况、治疗总有效率、总生存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抑制肿瘤分化情况、治疗总有效率、总生存时间高于对照组,但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都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结论采用奥沙利铂或伊立替康联合氟尿嘧啶类药物对k-ras突变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进行治疗,均能有效抑制肿瘤分化,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但奥沙利铂治疗效果优于伊立替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沙利铂 伊立替康 k-ras突变型晚期结直肠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ras突变体对肺癌影响研究获进展
14
《广西科学》 CAS 2012年第2期191-191,共1页
肺癌是严重危害我国人民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揭示其中关键的致病基因在肺癌发生发展及存活中的作用将为临床上肺癌的"个体化"分子靶向治疗提供潜在的药靶和新的策略。可时空调控基因表达的小鼠模型能够更好地促进肺癌发病分子机... 肺癌是严重危害我国人民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揭示其中关键的致病基因在肺癌发生发展及存活中的作用将为临床上肺癌的"个体化"分子靶向治疗提供潜在的药靶和新的策略。可时空调控基因表达的小鼠模型能够更好地促进肺癌发病分子机理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k-ras突变 临床研究 小鼠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ras基因突变与胃癌组织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15
作者 李照强 田小豆 《贵州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605-607,共3页
目的 探讨与分析K-ras基因突变与胃癌组织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100例胃癌患者作为胃癌组,选择同期在本院体检的健康人群10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对象的外周血K-ras基因突变情况。调查胃癌患者的组织病理特征,随访患者的... 目的 探讨与分析K-ras基因突变与胃癌组织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100例胃癌患者作为胃癌组,选择同期在本院体检的健康人群10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对象的外周血K-ras基因突变情况。调查胃癌患者的组织病理特征,随访患者的预后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胃癌组的K-ras基因突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胃癌组中,不同胃癌组织病理特征(病灶直径、组织学分化、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患者的K-ras基因突变率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患者平均随访时间(35.59±1.19)月,其中死亡18例,死亡患者的K-ras基因突变率显著高于生存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胃癌组中,Spearman分析显示K-ras基因突变率与病灶直径、组织学分化、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预后死亡等存在正相关性(P<0.05)。结论 胃癌患者多伴随有血清K-ras基因突变,与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死亡存在相关性,K-ras基因突变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k-ras基因突变 临床病理特征 死亡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ras突变多肽致敏树突状细胞对CCL19、CCL22和fascin-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江良县 谭广 +2 位作者 王忠裕 窦春鹏 单路娟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10年第9期917-921,共5页
目的探讨K-ras突变多肽致敏树突状细胞(DC)对细胞趋化因子CCL19、CCL22和细胞骨架蛋白fascin-1表达的影响。方法联合应用重组人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白细胞介素(IL)-4诱导培养外周血DC,收集培养7d后的DC并分为未负载组(加入RPMI164... 目的探讨K-ras突变多肽致敏树突状细胞(DC)对细胞趋化因子CCL19、CCL22和细胞骨架蛋白fascin-1表达的影响。方法联合应用重组人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白细胞介素(IL)-4诱导培养外周血DC,收集培养7d后的DC并分为未负载组(加入RPMI1640培养液50μg/ml)和K-ras负载组(加入K-ras突变多肽50μg/ml).流式细胞仪测定负载前、后DC表面标志CD1a、CD80及CD86;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负载K-ras突变多肽后的DC形态结构;ELISA法检测2组DC培养上清液中IL-12、CCL19和CCL22的表达;Westernblot法测定2组DC骨架蛋白fascin-1的表达。结果①K-ras突变多肽负载DC后,CD1a、CD80及CD86表面分子表达率明显高于负载前(P<0.01).②扫描电镜下见负载后的DC呈花瓣状、树枝样突起;透射电镜下见负载后的DC形态非常不规则,树枝状或毛刺状的突起明显增多。③K-ras负载组负载后不同时相(6、12、24及48h)的IL-12、CCL19及CCL22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未负载组(P<0.01).④K-ras负载组fascin-1蛋白的表达水平也高于未负载组(P<0.01).结论K-ras突变多肽能够促进DC成熟,并使细胞趋化因子和骨架蛋白表达水平增加,能够增强DC游走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趋化因子 细胞骨架蛋白 k-ras突变多肽
原文传递
舒尼替尼与吉西他滨联合及序贯应用对K-RAS突变A549细胞的影响
17
作者 孙杰 牟晓燕 董雪丽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5-49,55,共6页
目的研究舒尼替尼与吉西他滨单药、联合及序贯应用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及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舒尼替尼组、吉西他滨组、舒尼替尼序贯吉西他滨组、吉西他滨序贯舒尼替尼组和联合组。A549细胞经舒尼替尼与吉西他... 目的研究舒尼替尼与吉西他滨单药、联合及序贯应用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及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舒尼替尼组、吉西他滨组、舒尼替尼序贯吉西他滨组、吉西他滨序贯舒尼替尼组和联合组。A549细胞经舒尼替尼与吉西他滨单药、联合及序贯作用后,MTT法检测细胞增殖;Hoechst 33258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形态;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及周期分布;Western blotting检测磷酸化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P-ERK1/2)及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的表达。结果 A549细胞对舒尼替尼耐药,对吉西他滨敏感。与吉西他滨组相比,吉西他滨序贯舒尼替尼组A549细胞增殖抑制率及凋亡率明显增高(P<0.05)。舒尼替尼与吉西他滨分别阻滞A549细胞于G1期及S期。与对照组相比,舒尼替尼序贯吉西他滨组G1期细胞增多(P<0.05),S期细胞减少(P<0.05)。与舒尼替尼组相比,吉西他滨序贯舒尼替尼组A549细胞P-ERK1/2与P-AKT的表达降低(P<0.05)。结论吉西他滨序贯舒尼替尼作用于A549细胞具有协同作用,其机制与酪氨酸激酶受体信号通路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尼替尼 吉西他滨 k-ras突变 肺腺癌
原文传递
奥沙利铂或伊立替康联合氟尿嘧啶类药物一线治疗k-ras突变型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1
18
作者 夏学明 闫晓杰 +2 位作者 房慧 刘钦兰 白莉 《华西医学》 CAS 2015年第7期1270-1273,共4页
目的分析奥沙利铂或伊立替康联合氟尿嘧啶类药物一线化学治疗(化疗)k-ras突变型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14年2月收治、经病理确诊的74例k-ras基因突变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分别使用奥沙利铂(50例)85 mg/m2... 目的分析奥沙利铂或伊立替康联合氟尿嘧啶类药物一线化学治疗(化疗)k-ras突变型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14年2月收治、经病理确诊的74例k-ras基因突变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分别使用奥沙利铂(50例)85 mg/m2第1天或伊立替康(24例)180 mg/m2第1天,联合氟尿嘧啶(5-Fu)400mg/m2静脉推注第1天+5-Fu 2 400 mg/m2持续静脉滴注46 h+亚叶酸钙400 mg/m2第1天,14 d为1个周期或口服卡培他滨1.0 g/m2,2次/d,第1-14天,21 d为1个疗程。结果 74例患者可评价疗效,奥沙利铂组和伊立替康组的有效率分别为20.0%和12.5%,疾病控制率分别为80.0%和83.3%,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分别为8.0个月[95%CI(6.0,10.0个月)和6.7个月[95%CI(6.2,7.2)个月],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易耐受,主要为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结论 k-ras基因突变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在一线化疗方面奥沙利铂方案较伊立替康方案能获得更高的有效率,同时在晚期结直肠癌的治疗中,检测k-ras基因的状态不仅在抗EGFR靶向治疗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一线化疗方案的选择也有着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ras突变 伊立替康 奥沙利铂 氟尿嘧啶 晚期结直肠癌
原文传递
毛细管电泳-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检测K-ras基因突变 被引量:9
19
作者 石先哲 李建华 +3 位作者 赵春霞 吕申 杨青 许国旺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77-180,共4页
K ras癌基因的点突变在结直肠癌的发生起重要作用。以异丙醇为聚合反应链转移剂,水相法合成 特性粘度为0.70×10-3m3/kg,分子量为6.5×104的低粘度短链线性聚丙烯酰胺。以6%线性聚丙烯酰胺为 筛分介质,分离温度27℃,分离电... K ras癌基因的点突变在结直肠癌的发生起重要作用。以异丙醇为聚合反应链转移剂,水相法合成 特性粘度为0.70×10-3m3/kg,分子量为6.5×104的低粘度短链线性聚丙烯酰胺。以6%线性聚丙烯酰胺为 筛分介质,分离温度27℃,分离电压9kV为电泳条件,建立了检测K ras基因突变的毛细管电泳 单链构象多 态性方法。利用该方法检测36例结直肠癌患者肿瘤组织,发现12例K ras基因突变。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 快速、高灵敏的优点,为大规模进行结直肠肿瘤的早期诊断提供了可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ras基因突变 结直肠癌 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 毛细管电泳 结直肠肿瘤 患者 肿瘤组织 链转移剂 低粘度 水相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方法检测K-Ras基因突变与转移性结直肠癌疗效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晓静 徐建明 +8 位作者 宋三泰 葛飞娇 林莉 王岩 刘烈军 李珊珊 刘建芝 付亚莉 姚凯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12年第7期587-591,共5页
目的探讨直接测序法和肽核酸钳制PCR(PNA-PCR)法检测K-Ras基因突变状态与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疗效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10例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石蜡包埋肿瘤组织,采用直接测序法和PNA-PCR法分别检测肿瘤组织的K-Ras基因第2外显子... 目的探讨直接测序法和肽核酸钳制PCR(PNA-PCR)法检测K-Ras基因突变状态与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疗效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10例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石蜡包埋肿瘤组织,采用直接测序法和PNA-PCR法分别检测肿瘤组织的K-Ras基因第2外显子第12、13密码子的突变状态,并分析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直接测序法检测到43例K-Ras基因突变,PNA-PCR法除了检测出这些突变之外,还在直接测序法检测的野生型中发现了10例突变。对K-Ras突变状态与患者的预后分析发现,直接测序法检测的K-Ras野生型及突变型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OS)分别为20.5个月和15.6个月(P=0.067)。PNA-PCR法检测的野生型和突变型患者的中位OS分别为21.3个月和15.8个月(P=0.014)。两种方法检测的野生型与突变型的有效率和无病进展时间(PF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按照这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分为3组,高突变组、低突变组和野生型组,仅高突变组与野生型组的O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5.6个月vs.21.3个月,P=0.040)。Cox多因素分析显示,ECOG评分(HR=2.70,95%CI:1.39~5.25,P=0.003)和K-Ras丰度(HR=1.52,95%CI:1.52~2.19,P=0.026)与患者的预后相关。结论 K-Ras突变不是以伊立替康或奥沙利铂为主方案的疗效预测因子。PNA-PCR法检测的K-Ras突变状态与患者的预后有关。建议用PNA-PCR法确定野生型患者,而突变型患者则用直接测序法来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性结直肠癌 k-ras基因突变 直接测序法 肽核酸钳制PCR法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