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1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K-B法和VITEK2法检测108株大肠埃希氏菌18种抗生素耐药表型的一致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梁其冰 冯春艳 +5 位作者 谢作蓉 冯晨韵 袁维道 陈彩霞 王雪吟 罗小菊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10期31-38,共8页
目的运用K-B法和VITEK2法检测大肠埃希氏菌对氨苄西林等18种抗生素的药敏情况,对比研究二者结果的一致性。方法收集食源性大肠埃希氏菌108株(32株产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 producingβ-lactamase,ESBLs+E.coli;76... 目的运用K-B法和VITEK2法检测大肠埃希氏菌对氨苄西林等18种抗生素的药敏情况,对比研究二者结果的一致性。方法收集食源性大肠埃希氏菌108株(32株产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 producingβ-lactamase,ESBLs+E.coli;76株不产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 non-producingβ-lactamase,ESBLs-E.coli),通过K-B法和VITEK2法检测大肠埃希氏菌对18种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除了复方新诺明,两种方法检测其他17种抗生素的敏感率、中介率和耐药率均无统计学上的差异;18种抗生素的一致率(catagorical agreement,CA)在85.18%~100.00%之间,非常重大误差(very major error,VME)在0%~26.41%之间,重大误差(major error,ME)在0%~1.78%之间,次要误差(minor error,MIE)在0%~12.04%之间。其中氨苄西林/舒巴坦的CA(87.96%)、复方新诺明的CA(85.18%)、氨曲南的VME(7.14%)、复方新诺明的VME(26.41%)和氨苄西林/舒巴坦的MIE(12.04%)不符合标准要求。结论K-B法与VITEK2法在耐药表型测定方面不具有完全等同性,K-B法对异质性耐药菌识别能力优于VITEK2法,但是在检测复方新诺明耐药表型时,可采用其他方法进行验证,综合判断后确定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埃希氏菌 耐药表型 k-b法 VITEK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头孢唑啉敏感及耐药菌的K-B法验证结果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刘霞 邹自英 刘媛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8年第4期343-345,共3页
目的采用体外K-B法对梅里埃V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检测肠杆菌科细菌的头孢唑啉敏感性结果进行验证,以期为临床准确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已用梅里埃V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检测过的320株非尿液标本中的肠杆菌科敏... 目的采用体外K-B法对梅里埃V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检测肠杆菌科细菌的头孢唑啉敏感性结果进行验证,以期为临床准确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已用梅里埃V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检测过的320株非尿液标本中的肠杆菌科敏感菌和164株尿液标本的肠杆菌科耐药菌,使用手工K-B法进行验证,依据2017 CLSI-S27标准判定药敏结果。结果 320株非尿液标本中头孢唑啉药敏结果为敏感菌株主要分离自呼吸道、全血和脓液等标本,其中92.50%为敏感,7.50%为中介,无耐药菌株;选择的164株尿液分离仪器检测最小抑菌浓度(MIC)≥8μg/ml的耐药菌株,K-B法检测结果全部MIC≤14 mm,判定为耐药。结论现在医院普遍使用的梅里埃公司的系列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它对头孢唑啉的测试下限是4μg/ml,按照CLSI标准不能明确是中介还是敏感,由于仪器无法区分标本是否尿液来源,≥8μg/ml仪器判断为耐药的菌株,其中8μg/ml和16μg/ml的菌株可能实际为敏感菌株,为确保药敏报告结果的准确性,需进行K-B法验证,以指导临床正确使用头孢唑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唑啉 敏感性 仪器鉴定 k-b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Y-800型K-B法抑菌圈测量仪的应用评价 被引量:2
3
作者 马全玲 魏殿军 刘扬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466-468,共3页
目的:评价ZY-800型K-B法抑菌圈测量仪的性能(与手工法的一致性分析)。方法:采用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推荐的纸片扩散法,对抑菌圈用手工法和仪器法(ZY-800型K-B法抑菌圈测量仪)分别测量其直径,分析测量结果,评价ZY-800型K-B法抑菌圈... 目的:评价ZY-800型K-B法抑菌圈测量仪的性能(与手工法的一致性分析)。方法:采用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推荐的纸片扩散法,对抑菌圈用手工法和仪器法(ZY-800型K-B法抑菌圈测量仪)分别测量其直径,分析测量结果,评价ZY-800型K-B法抑菌圈测量仪的性能。结果:1、仪器法和手工法采用221株细菌对16种抗生素抑菌环直径的测量,分析表明结果一致,无重大误差率和次要误差率。结论:ZY-800型KB法抑菌圈测量仪与纸片琼脂扩散法的抑菌环直径测量结果一致性良好。运用该仪器操作简便、省时省力,可节约测量时间,便于药敏试验的结果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 药敏试验 k-b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TB法和K-B法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比较 被引量:1
4
作者 余芳 曾丽 赵彤 《贵州医药》 CAS 2001年第5期468-469,共2页
关键词 细菌 药物敏感试验 ATB k-b法 抗菌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Scan AS-4与K-B法药敏结果比较
5
作者 吴清 卢亚玲 +1 位作者 许涛 徐光英 《上海医学检验杂志》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7-58,共2页
目的 了解MicroScanAS 4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药敏测定系统的准确性。方法 我们用 5 4株革兰阳性球菌和 15 4株革兰阴性杆菌 ,分别选用 16种抗生素做了MicroScanAS 4的微量稀释法与纸片扩散法 (K B法 )两组平行药敏测定。结果 除革兰阳... 目的 了解MicroScanAS 4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药敏测定系统的准确性。方法 我们用 5 4株革兰阳性球菌和 15 4株革兰阴性杆菌 ,分别选用 16种抗生素做了MicroScanAS 4的微量稀释法与纸片扩散法 (K B法 )两组平行药敏测定。结果 除革兰阳性球菌对复方磺胺甲唑药敏测定 ,AS 4法耐药率为 2 2 .2 % ,K B法耐药率为 5 1.9% ,两法测定结果差异有显著性外 ,其它 15种抗生素两法测定结果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MicroScan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 细菌 药敏试验 k-b法 MicroScanAS-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念珠菌体外药敏试验K-B法与E-test法的对照研究
6
作者 李廷军 邱婷婷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第24期145-146,共2页
目的 探讨分别采用K-B法与E-test法检测我院念珠菌体外药物敏感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选择我院2010年∽2014年间的110例念珠菌眼炎患者,收集110例眼分泌物标本,接种培养念珠菌菌株110株,分别采用K-B法与E-test法检测念... 目的 探讨分别采用K-B法与E-test法检测我院念珠菌体外药物敏感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选择我院2010年∽2014年间的110例念珠菌眼炎患者,收集110例眼分泌物标本,接种培养念珠菌菌株110株,分别采用K-B法与E-test法检测念珠菌对于伊曲康唑、氟康唑的敏感率,比较检测结果的差异性。结果 采用K-B法对伊曲康唑敏感菌株的检出率为88.2%,对氟康唑敏感菌株的检出率为97.3%;采用E-test法对伊曲康唑敏感菌株的检出率为86.4%,对氟康唑敏感菌株的检出率为98.2%,二者的差异经统计学比较分析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采用K-B法与E-test法检测念珠菌体外药敏试验的结果具较高的符合率,均为较为理想的念珠菌体外药敏试验方法,可根据医院具体情况加以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念珠菌 体外药敏试验 k-b法 E-TE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K-B法与MIC法药敏试验结果的比较 被引量:3
7
作者 庞彩莲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5期677-679,共3页
目的探讨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K-B法与MIC法药敏试验结果的差异。方法对该院2015年1-12月住院患者培养出的72株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同时进行K-B法和MIC药敏试验,在35℃培养48h后读取结果,K-B法手工正确测量抑菌环直径,MIC法用ATB细菌鉴定... 目的探讨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K-B法与MIC法药敏试验结果的差异。方法对该院2015年1-12月住院患者培养出的72株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同时进行K-B法和MIC药敏试验,在35℃培养48h后读取结果,K-B法手工正确测量抑菌环直径,MIC法用ATB细菌鉴定仪进行读取。结果两种方法的检测中,除全耐药的复方磺胺甲噁唑、氨苄西林/舒巴坦两种全耐药外,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派酮/舒巴坦的敏感性两种方法相差小于5%,其余结果相差在10%左右,MIC法普遍比K-B法敏感性高。在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妥布霉素、头孢派酮/舒巴坦敏感性较好,敏感率为88%~96%,对其余抗菌药物的敏感率为50%~80%。结论 K-B法在检测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比MIC法更稳定、更可靠。在日常检测工作中选择K-B法检测更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液型铜绿假单胞 k-b法 MIC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影响细菌药敏试验(K-B法)质量的各因素 被引量:5
8
作者 陈淑兰 宋熙瑶 +2 位作者 董娟 刘文博 赵金英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9年第2期157-157,共1页
严格控制各因素的影响是保证药敏试验获得正确结果的先决条件,药敏试验结果的质量是检验各因素质控的手段。本文从实验室的角度,就影响药敏试验质量的各因素做以下论述,供同道参考。1保证细菌药敏试验质量的前提是要正确选择被检致... 严格控制各因素的影响是保证药敏试验获得正确结果的先决条件,药敏试验结果的质量是检验各因素质控的手段。本文从实验室的角度,就影响药敏试验质量的各因素做以下论述,供同道参考。1保证细菌药敏试验质量的前提是要正确选择被检致病菌根据不同种类的病原菌及其所在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 细菌 药敏试验 k-b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B法药敏试验中菌液量的规范 被引量:7
9
作者 余修中 《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177-178,共2页
目的 :K -B法药敏试验中准确取量菌液与用棉拭子蘸取菌液的药敏结果比较。方法 :无菌刻度吸管取0 35ml菌液 ,用L型玻棒均匀涂布 ,同时用棉签蘸取菌液涂布 ,进行K -B法药敏试验。结果 :两种方法的抑菌环直径均在允许范围内 ,准确取菌液... 目的 :K -B法药敏试验中准确取量菌液与用棉拭子蘸取菌液的药敏结果比较。方法 :无菌刻度吸管取0 35ml菌液 ,用L型玻棒均匀涂布 ,同时用棉签蘸取菌液涂布 ,进行K -B法药敏试验。结果 :两种方法的抑菌环直径均在允许范围内 ,准确取菌液量法抑菌环直径分布范围更窄 ,重复性更好。结论 :规范K -B法药敏试验中接种的菌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b法药敏试验 菌液量 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K-B法细菌药物敏感试验抑菌环直径改变规律及对判断结果的影响
10
作者 王恒秋 刘雨峰 +1 位作者 王双 胡志方 《实用检验医师杂志》 2014年第4期223-226,共4页
目的探讨快速K-B法细菌药物敏感试验(antibiotic susceptibility test,AST)抑菌环直径改变的规律以及对判断结果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1月-2014年9月分离自门诊和住院患者的菌株865株,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109株,其他葡萄球菌218株,... 目的探讨快速K-B法细菌药物敏感试验(antibiotic susceptibility test,AST)抑菌环直径改变的规律以及对判断结果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1月-2014年9月分离自门诊和住院患者的菌株865株,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109株,其他葡萄球菌218株,大肠埃希菌139株,其他肠杆菌302株,铜绿假单胞菌26株,其他非发酵菌71株。采用快速K-B法进行AST,菌株的菌龄分别为≤48 h,72 h,96 h及≥120 h,于进行AST后2 h,2.5 h,3 h,3.5 h和4 h测量抑菌环改变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6类细菌的抑菌环直径改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同菌龄的不同菌种抑菌环直径改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相同菌种不同菌龄的菌株抑菌环直径改变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不同菌种相同观测时间的抑菌环直径改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同一菌种不同观测时间的抑菌环直径改变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不同菌种的抑菌环直径改变率在相同观测时间的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同一菌种的抑菌环直径改变率在各观测时间的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细菌抑菌环直径的改变率与菌种无关,与菌龄相关,抑菌环直径改变对AST判断结果基本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 k-b法 细菌 抑菌环 药物敏感试验 菌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B法检测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不同时间药敏结果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1
作者 孙淑红 胡晓峰 +1 位作者 冯尚彩 朱德全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2263-2266,共4页
目的探讨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不同时间的药敏结果差异。方法采用K-B法对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进行药敏试验,分别检测24 h、48 h及72 h结果,并对其差异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4 h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对常见抗菌药物敏感率均在70%以上,其中阿米... 目的探讨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不同时间的药敏结果差异。方法采用K-B法对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进行药敏试验,分别检测24 h、48 h及72 h结果,并对其差异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4 h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对常见抗菌药物敏感率均在70%以上,其中阿米卡星、妥布霉素、庆大霉素、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敏感率超过90%。48 h后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妥布霉素、庆大霉素、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敏感率均在85%~90%之间,对头孢吡肟、头孢他啶、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敏感率分别为60.1%、50.5%、52.0%和54.0%,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氨曲南敏感率较低,分别为46.0%和41.9%。48 h药敏结果与24 h相比敏感性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01)。72 h与48 h药敏结果无明显差别。结论实验室尽量向临床报告48 h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药敏结果。治疗黏液型铜绿感染时应联合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破坏其生物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黏液型 k-b法 药物敏感性 生物膜
原文传递
自动化药敏系统与K-B纸片扩散法在肠杆菌科细菌中对阿米卡星药敏结果差异的探讨 被引量:4
12
作者 牛冬梅 周万青 +1 位作者 洪骏 陈云 《东南国防医药》 2015年第2期131-134,187,共5页
目的探讨自动化微生物药敏系统与K-B纸片扩散法对阿米卡星(AMK)药敏结果的差异。方法收集临床K-B纸片扩散法对AMK敏感、完全耐药及双圈耐药的肠杆菌科细菌分别为4株、4株和13株;其中大肠埃希菌12株,肺炎克雷伯菌8株,产气肠杆菌1株;分别... 目的探讨自动化微生物药敏系统与K-B纸片扩散法对阿米卡星(AMK)药敏结果的差异。方法收集临床K-B纸片扩散法对AMK敏感、完全耐药及双圈耐药的肠杆菌科细菌分别为4株、4株和13株;其中大肠埃希菌12株,肺炎克雷伯菌8株,产气肠杆菌1株;分别采用Vitek-2 Compact、Phoenix和Micro Scan药敏系统对以上菌株进行AMK的复核,并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药物浓度(MIC)值。采用PCR方法检测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整合子及16S rRNA甲基化酶相关基因。结果三种自动化药敏系统对于敏感及完全耐药菌株的药物敏感性结果与K-B纸片扩散法相符;对于在K-B纸片扩散法中呈双圈耐药13株菌,Phoenix和Micro Scan药敏系统结果均为耐药(>32 mg/L);而Vitek 2 Compact药敏卡出现不同结果,其中4株菌株为敏感(≤16 mg/L),4株为中介(32 mg/L),5株为耐药(≥64 mg/L);琼脂稀释法结果显示双圈耐药表型菌株的MIC均>512 mg/L。所测菌株携带不同的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及整合子基因盒,主要为aac(6’)-Ⅰ和aad A5-dfr A17;双圈耐药表型菌株均扩增出arm A基因,而敏感菌株和完全耐药菌株均未扩增出该基因。结论在K-B纸片扩散法中出现对AMK呈双圈耐药结果时,自动化鉴定药敏系统中的Vitek系统可能会产生偏差,造成这种差异的出现可能与菌株产arm A基因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米卡星 自动化系统 双圈 k-b纸片 肠杆菌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B法与MIC法在鼠伤寒沙门菌药物敏感性检测中的应用比较
13
作者 邱玉锋 陈建辉 +4 位作者 黄梦颖 杨劲松 徐海滨 罗朝晨 陈爱平 《预防医学论坛》 2018年第7期481-482,486,共3页
目的评价纸片法(K-B法)应用于鼠伤寒沙门菌对氨苄西林、四环素、氯霉素、复方新诺明、头孢噻肟、环丙沙星及萘啶酸药物敏感性判定的可行性。方法对分离于临床腹泻患者及健康体检者鼠伤寒沙门菌株共83株,分别使用K-B法及肉汤稀释法(MIC法... 目的评价纸片法(K-B法)应用于鼠伤寒沙门菌对氨苄西林、四环素、氯霉素、复方新诺明、头孢噻肟、环丙沙星及萘啶酸药物敏感性判定的可行性。方法对分离于临床腹泻患者及健康体检者鼠伤寒沙门菌株共83株,分别使用K-B法及肉汤稀释法(MIC法)进行7种药物敏感性试验,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K-B法检测鼠伤寒菌对氨苄西林、四环素、氯霉素、复方新诺明、头孢噻肟、环丙沙星及萘啶酸敏感性的检出率分别为21.69%、14.46%、69.88%、72.29%、86.75%、86.75%及67.47%;MIC法对上述7种药物敏感性的检出率分别为20.48%、14.46%、69.88%、74.70%、86.75%、62.65%及71.08%。K-B法和MIC法检测结果的一致性表明除环丙沙星一致性较差外(P<0.01,Kappa=0.278),其余6种药都具有很好的一致性(P <0.01,Kappa>0.900)。结论 K-B法和MIC法检测鼠伤寒菌敏感性结果除环丙沙星外,其余药物均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伤寒沙门菌 k-b法 MIC 药物敏感性
原文传递
基于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微生物检验技术说课——以K-B法为例
14
作者 周艳朵 《学园》 2014年第32期183-184,共2页
本文基于任务驱动教学法,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教学效果五个方面说明本次课(K-B法)应该"教什么"和"怎么教",阐明了"为什么这样教"的依据。
关键词 任务驱动教学 k-b法 说课
原文传递
K-B琼脂扩散法与微量稀释法两种药敏试验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6
15
作者 杨素 贺建群 《衡阳医学院学报》 1998年第2期207-208,共2页
用K—B琼脂扩散法和微量稀释法两种方法同时测定标准菌株对6种抗生素的敏感性,以此来评价微量稀释法的可靠性。结果表明,微量稀释法和K—B琼脂扩散法具有相同的准确性。但K—B琼脂扩散法测定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仅限于定性;... 用K—B琼脂扩散法和微量稀释法两种方法同时测定标准菌株对6种抗生素的敏感性,以此来评价微量稀释法的可靠性。结果表明,微量稀释法和K—B琼脂扩散法具有相同的准确性。但K—B琼脂扩散法测定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仅限于定性;而微量稀释法既可定性也可以定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b琼脂扩散 微量稀释 标准菌株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B纸片琼脂扩散法检测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3
16
作者 王亚霞 苏振杰 任凤秋 《中国医药指南》 2009年第5期41-42,共2页
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的结果是临床合理用药的重要依据,确保其结果的准确性,必须了解试验中培养基种类及质量、试验用药的纯度和菌液的浓度、药物的含量及孵育时间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本文主要探讨K-B纸片琼脂扩散法中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 细菌 k-b纸片琼脂扩散 药物敏感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畜禽沙门氏菌药敏性研究及两种测定方法比较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莉 曾艳兵 +3 位作者 尹德风 严寒 罗林广 孙吉昌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3年第5期114-116,119,共4页
采用Kirby-Bauer纸片扩散法(以下简称K-B法)和梅里埃公司的ATB Expression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仪(以下简称ATB法),测定了36株畜禽源沙门氏菌对16种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表明:ATB法和K-B法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亚胺培南和复方新诺明... 采用Kirby-Bauer纸片扩散法(以下简称K-B法)和梅里埃公司的ATB Expression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仪(以下简称ATB法),测定了36株畜禽源沙门氏菌对16种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表明:ATB法和K-B法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亚胺培南和复方新诺明的测定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其他13种药物的测定结果没有显著性差异;全部菌株耐1种以上的抗生素,58%的菌株耐2种以上的抗生素。得出以下结论:在畜禽源沙门氏菌药敏性研究中,ATB法还不能完全替代K-B法;畜禽源沙门氏菌分离菌株不仅耐药性较强,而且耐药谱也在不断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产品 沙门氏菌 药敏性 k-b法 AT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大肠杆菌TTC显色快速药敏试验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廖诗英 张世卿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06-208,共3页
利用细菌增殖过程中产生的琥珀酸脱氢酶能使2,3,5-氯化三苯四氮唑(TTC)显色的原理,在M-H培养基中加入0.003%TTC作指示剂,改进传统药敏试验方法——纸片扩散法(K-B法),设计出一种试验成本低、报告时间不及K-B法1/4的鸡大肠杆菌快速药敏... 利用细菌增殖过程中产生的琥珀酸脱氢酶能使2,3,5-氯化三苯四氮唑(TTC)显色的原理,在M-H培养基中加入0.003%TTC作指示剂,改进传统药敏试验方法——纸片扩散法(K-B法),设计出一种试验成本低、报告时间不及K-B法1/4的鸡大肠杆菌快速药敏试验方法。对临床分离的69株鸡致病性大肠杆菌同时用TTC显色快速药敏法和传统K-B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TTC显色法在4 h内所有的菌株均可得出药敏结果(K-B法用时为18 h),与传统K-B法的符合率为95.4%,而且选用标准菌株时2种方法的抑菌圈没有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大肠杆菌 快速药敏试验 TTC显色 k-b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纸片扩散法药敏试验条件的选择 被引量:20
19
作者 张彩芳 张爱君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2期946-947,共2页
目的探讨影响Kirby-Bauer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的因素。方法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K-B法。在不同琼脂种类、不同琼脂浓度、不同厚度M-H培养基上涂布接种不同浓度的菌液,观察抑菌圈的大小。每组实验作25个数值取均值,用统计学处理。结果... 目的探讨影响Kirby-Bauer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的因素。方法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K-B法。在不同琼脂种类、不同琼脂浓度、不同厚度M-H培养基上涂布接种不同浓度的菌液,观察抑菌圈的大小。每组实验作25个数值取均值,用统计学处理。结果配制药敏培养基要选择合适的琼脂及恰当的琼脂浓度;琼脂平板厚应在4mm,最大允许差异±1mm。结论常规操作中,应控制好平板厚度、琼脂浓度、细菌接种量以及琼脂种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素敏感试验 k-b法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检测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的评价 被引量:5
20
作者 黄秀荣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第9期22-23,共2页
目的探讨研究头孢西丁(FOX K-B)法对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的检测价值。方法选取132株葡萄球菌,分别通过苯唑西林(OXA)琼脂平板筛选试验法、FOX K-B法以及OXA K-B法对MRS加以检测,将OXA琼脂平板筛选法的检测结果 作为标准,对比分析FO... 目的探讨研究头孢西丁(FOX K-B)法对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的检测价值。方法选取132株葡萄球菌,分别通过苯唑西林(OXA)琼脂平板筛选试验法、FOX K-B法以及OXA K-B法对MRS加以检测,将OXA琼脂平板筛选法的检测结果 作为标准,对比分析FOX与OXA K-B法的敏感性与特异性。结果 本组132株葡萄球菌中,74株金黄色葡萄球菌通过OXA琼脂平板筛选检测确定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为30株;58株葡萄球菌属于凝固酶阴性,其中48株检测确定为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参考以上标准,FOX K-B法对MRSA检测的特异性、敏感性均达到100%,但OXA K-B法检测的特异性为90.91%(40/44),敏感性为93.33%(28/30)。FOX K-B法对MRCNS检测的特异性、敏感性均达到100%,但OXA K-B法检测的特异性为40.0%(4/10),敏感性为95.83%(46/48)。结论 FOX K-B发检测MRS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极高,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b法 检测 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