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江华苦茶新品系红茶发酵性研究
被引量:
4
1
作者
刘振
杨培迪
+4 位作者
成杨
赵洋
张曙光
宁静
杨阳
《茶叶通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19-423,494,共6页
本研究对26个苦茶新品系的生化成分、氯仿发酵性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26个新品系的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和咖啡碱含量平均值分别为41.31%、27.86%、3.50%和4.76%,具有水浸出物、茶多酚和咖啡碱含量高的品种特征...
本研究对26个苦茶新品系的生化成分、氯仿发酵性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26个新品系的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和咖啡碱含量平均值分别为41.31%、27.86%、3.50%和4.76%,具有水浸出物、茶多酚和咖啡碱含量高的品种特征。春季发酵指数达到1.3的有7个品系,分别为B17-2、B19-1、A8-1、A21-1、A24-1、A24-2和A38-1;夏季发酵指数达到1.3的有16个,分别为B1-2、B6-2、B13-1、B17-2、B19-1、B19-2、A28-1、A29-1、A8-1、A9-1、A21-1、A24-1、A24-2、A31-1、A36-1和A38-1。26个品系的PPO活性均高于对照槠叶齐,最高的为B19-1(2176.1 U/mL)。综合生化成分、氯仿发酵性和PPO活性测定结果,初步筛选出可能适制红茶新品系6个,分别为B1-2、B17-2、B19-1、A8-1、A24-2和A3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品种
江华苦茶
红茶
发酵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改进工艺条件下茶树品种潇湘红21-3的制茶品质分析
被引量:
5
2
作者
黎娜
黄怀生
+1 位作者
钟兴刚
粟本文
《茶叶通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27-432,共6页
潇湘红21-3是从湖南地方特色茶树资源江华苦茶群体种中选育出的茶树新品种,其鲜叶酚氨比较大,适制红茶。本试验针对该品种特性,在前期加工工艺试验基础上以其春季一芽一叶鲜叶为原料,采用改进工艺分别加工制成绿茶、红茶、黑(毛)茶、白...
潇湘红21-3是从湖南地方特色茶树资源江华苦茶群体种中选育出的茶树新品种,其鲜叶酚氨比较大,适制红茶。本试验针对该品种特性,在前期加工工艺试验基础上以其春季一芽一叶鲜叶为原料,采用改进工艺分别加工制成绿茶、红茶、黑(毛)茶、白茶及"江华瑶茶",对加工的茶样进行感官审评和生化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潇湘红21-3加工的工夫红茶外形色泽乌黑油润,甜香浓郁,滋味浓厚,汤色红明亮;加工的绿茶条索较紧细、色泽黄绿润,汤色绿亮,香气嫩栗香、持久,滋味浓、尚鲜爽;加工"江华瑶茶"外形色泽黄褐油润,豆香馥郁、透栗香,滋味甘醇,回甘生津明显。生化成分方面,加工的绿茶水浸出物含量达46.57%,加工的红茶和黑茶也均超过43%;加工的瑶茶氨基酸含量高达4.64%,加工的绿茶氨基酸含量达到3.34%。试验结果可为茶树新品种潇湘红21-3及江华苦茶资源与江华苦茶其他茶树新品种鲜叶的加工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华苦茶
茶树品种
潇湘红21-3
适制性
改进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农艺性状和SSR标记亲缘关系分析的江华苦茶品系评价
被引量:
7
3
作者
杨培迪
刘振
+5 位作者
赵洋
成杨
宁静
刘勇
黄建安
杨阳
《分子植物育种》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402-2409,共8页
为选出适制红茶的品系,本研究对25个江华苦茶品系进行了叶长、叶宽、叶身、叶色、叶片着生状态、花蕊高低、叶形、PPO活性、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酚氨比和发酵性共14个农艺性状的统计和聚类分析和SSR分子标记的亲缘关系...
为选出适制红茶的品系,本研究对25个江华苦茶品系进行了叶长、叶宽、叶身、叶色、叶片着生状态、花蕊高低、叶形、PPO活性、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酚氨比和发酵性共14个农艺性状的统计和聚类分析和SSR分子标记的亲缘关系分析。结果表明:(1)叶长、叶宽、叶身、叶色、叶片着生状态、花蕊高低、叶型是生物学性状的主要因素,变异系数分别为15.46%、11.20%、19.79%、49.99%、50.68%、9.48%、24.62%;PPO活性、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酚氨比和发酵性是影响做红茶品质的重要因素,变异系数分别为7.81%、5.95%、11.87%、14.73%、9.91%、19.62%、13.55%,将25个品系分为3个大类4个亚类;(2)基于20个SSR标记的25个江华苦茶新品系的相似系数,其中,相似系数最大的为0.97,最小的为0.70,相似系数的平均值为0.76,25个品系的相似程度较高;基于SM相似系数的SAHN聚类结果显示,遗传背景相似的资源大都能聚在了一起,在相似系数平均值0.76处,将参试品系分成4个类群;(3)结合分子标记和性状数据分成的9个类群中,首先考虑发酵性,兼顾功能成分,最终选择A36-1、B13-1、B6-2、B17-2、B19-1、A24-2、B19-2、A3-1、A9-1、B1-1、A8-1,共11个优势红茶备选单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华苦茶
农艺性状
SSR
聚类分析
品种选育
原文传递
题名
江华苦茶新品系红茶发酵性研究
被引量:
4
1
作者
刘振
杨培迪
成杨
赵洋
张曙光
宁静
杨阳
机构
湖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国家茶树改良中心湖南分中心农业部湖南茶树及茶叶观测实验站
出处
《茶叶通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19-423,494,共6页
基金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CARS-19)
湖南省科技重点研发项目(2018NK2031)
+1 种基金
湖南省农业科技创新项目(2017JC15、2017GP05)
湖南农业科技创新联盟项目(2017LM02)
文摘
本研究对26个苦茶新品系的生化成分、氯仿发酵性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26个新品系的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和咖啡碱含量平均值分别为41.31%、27.86%、3.50%和4.76%,具有水浸出物、茶多酚和咖啡碱含量高的品种特征。春季发酵指数达到1.3的有7个品系,分别为B17-2、B19-1、A8-1、A21-1、A24-1、A24-2和A38-1;夏季发酵指数达到1.3的有16个,分别为B1-2、B6-2、B13-1、B17-2、B19-1、B19-2、A28-1、A29-1、A8-1、A9-1、A21-1、A24-1、A24-2、A31-1、A36-1和A38-1。26个品系的PPO活性均高于对照槠叶齐,最高的为B19-1(2176.1 U/mL)。综合生化成分、氯仿发酵性和PPO活性测定结果,初步筛选出可能适制红茶新品系6个,分别为B1-2、B17-2、B19-1、A8-1、A24-2和A38-1。
关键词
茶树品种
江华苦茶
红茶
发酵性
Keywords
tea
varieties
jianghua kucha tea
Black
tea
Fermentability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改进工艺条件下茶树品种潇湘红21-3的制茶品质分析
被引量:
5
2
作者
黎娜
黄怀生
钟兴刚
粟本文
机构
湖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出处
《茶叶通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27-432,共6页
基金
湖南省科技重点研发项目(2017NK2191)
湖南省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项目(2019NK4166)
湖南省农业科技创新项目(2017JC18,2019CY01)。
文摘
潇湘红21-3是从湖南地方特色茶树资源江华苦茶群体种中选育出的茶树新品种,其鲜叶酚氨比较大,适制红茶。本试验针对该品种特性,在前期加工工艺试验基础上以其春季一芽一叶鲜叶为原料,采用改进工艺分别加工制成绿茶、红茶、黑(毛)茶、白茶及"江华瑶茶",对加工的茶样进行感官审评和生化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潇湘红21-3加工的工夫红茶外形色泽乌黑油润,甜香浓郁,滋味浓厚,汤色红明亮;加工的绿茶条索较紧细、色泽黄绿润,汤色绿亮,香气嫩栗香、持久,滋味浓、尚鲜爽;加工"江华瑶茶"外形色泽黄褐油润,豆香馥郁、透栗香,滋味甘醇,回甘生津明显。生化成分方面,加工的绿茶水浸出物含量达46.57%,加工的红茶和黑茶也均超过43%;加工的瑶茶氨基酸含量高达4.64%,加工的绿茶氨基酸含量达到3.34%。试验结果可为茶树新品种潇湘红21-3及江华苦茶资源与江华苦茶其他茶树新品种鲜叶的加工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江华苦茶
茶树品种
潇湘红21-3
适制性
改进工艺
Keywords
jianghua
kucha
tea
variety
Xiaoxianghong 21-3
Processing suitability
Process improvement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农艺性状和SSR标记亲缘关系分析的江华苦茶品系评价
被引量:
7
3
作者
杨培迪
刘振
赵洋
成杨
宁静
刘勇
黄建安
杨阳
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
湖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出处
《分子植物育种》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402-2409,共8页
基金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8JJ3266)
湖南省重点研发项目(2018NK2031)
国家现代农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19)共同资助。
文摘
为选出适制红茶的品系,本研究对25个江华苦茶品系进行了叶长、叶宽、叶身、叶色、叶片着生状态、花蕊高低、叶形、PPO活性、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酚氨比和发酵性共14个农艺性状的统计和聚类分析和SSR分子标记的亲缘关系分析。结果表明:(1)叶长、叶宽、叶身、叶色、叶片着生状态、花蕊高低、叶型是生物学性状的主要因素,变异系数分别为15.46%、11.20%、19.79%、49.99%、50.68%、9.48%、24.62%;PPO活性、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酚氨比和发酵性是影响做红茶品质的重要因素,变异系数分别为7.81%、5.95%、11.87%、14.73%、9.91%、19.62%、13.55%,将25个品系分为3个大类4个亚类;(2)基于20个SSR标记的25个江华苦茶新品系的相似系数,其中,相似系数最大的为0.97,最小的为0.70,相似系数的平均值为0.76,25个品系的相似程度较高;基于SM相似系数的SAHN聚类结果显示,遗传背景相似的资源大都能聚在了一起,在相似系数平均值0.76处,将参试品系分成4个类群;(3)结合分子标记和性状数据分成的9个类群中,首先考虑发酵性,兼顾功能成分,最终选择A36-1、B13-1、B6-2、B17-2、B19-1、A24-2、B19-2、A3-1、A9-1、B1-1、A8-1,共11个优势红茶备选单株。
关键词
江华苦茶
农艺性状
SSR
聚类分析
品种选育
Keywords
jianghua kucha tea
Agronomic traits
SSR
Cluster analysis
Breed selection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江华苦茶新品系红茶发酵性研究
刘振
杨培迪
成杨
赵洋
张曙光
宁静
杨阳
《茶叶通讯》
北大核心
2019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改进工艺条件下茶树品种潇湘红21-3的制茶品质分析
黎娜
黄怀生
钟兴刚
粟本文
《茶叶通讯》
北大核心
2020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农艺性状和SSR标记亲缘关系分析的江华苦茶品系评价
杨培迪
刘振
赵洋
成杨
宁静
刘勇
黄建安
杨阳
《分子植物育种》
CAS
北大核心
2021
7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